海浪力怎麼算
① 海浪的力氣有多大(噸/平方米)
取決於推動海浪的力量。
歷史上有幾個著名的事例:
海嘯時,海浪的力量,目前所知,是最大的。
2004年12月26日星期日上午,在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西南印度洋深海下的地殼運動發生突變,形成了地球歷史上有地震記錄以來的第三大的地震海嘯。這次巨震,在幾秒之內,使海洋底部突然出現了一個百公里寬,上千公里長,幾米深的大坑。由此而來的劇烈海水震盪,相當於100萬枚投在日本廣島原子彈的能量。一瞬間,人和岸邊的一切就消失在巨浪之中了。
1883年8月26日和27日,喀拉喀托火山大爆發,將20立方千米的岩漿噴到蘇門答臘和爪哇之間的巽他海峽。當火山噴發到最高潮時,岩漿噴口倒塌,引發了一次大海嘯……爪哇梅拉克的海浪高達40餘米,蘇門答臘的直落勿洞巨浪也高達36米,3.6萬人遭難。海嘯波及全球,連英吉利海峽的觀潮器都錄下了它的震波。
1896年(明治29年)的日本三陸大海嘯,里氏震級雖只有7.6級,也沒有發生直接的地震災害,但死於海嘯者卻超過2.7萬人。著名的日本關東大地震引發的海嘯也十分驚人,造成8000餘艘船隻沉沒,5萬多人淹死,並使沿岸大小港口均告癱瘓。
1946年4月1日,夏威夷也曾發生過一次大海嘯。這場海嘯由發生在距夏威夷3750千米的阿留申群島附近海底的7.3級地震引起。地震發生45分鍾後,滔天巨浪首先襲擊了阿留申群島中的尤尼馬克島,徹底摧毀了一座架在12米高的岩石上的鋼筋水泥燈塔和一座架在32米高的平台上的無線電差轉塔。之後,海嘯以噴氣式飛機般的速度往南直掃而去,摧毀了夏威夷島上的488棟建築物,造成159人死亡。
1960年5月,智利中南部的海底發生了強烈的地震,引發了巨大的海嘯,導致數萬人死亡和失蹤,沿岸的碼頭全部癱瘓,200萬人無家可歸,這是世界上影響范圍最大、也是最嚴重的一次海嘯災難。
② 海浪譜的計算方法
主要方法有二:一是利用觀測得到的波高、周期的推導,得出半理論、半經驗形式的海浪譜;二是利用某一固定點測得的波面隨時間變化的這段記錄,來推算相關函數,然後求譜。也有通過建立能量平衡方程式來求譜。得到的譜,主要是建立在觀測數據的基礎上求出的。但由於缺乏精確的風和海浪的觀測資料,故已提出的一些譜,彼此相差較大。海浪譜的分析研究是很重要的,根據海浪譜,可以較合理地設計防坡堤及海面對雷達的反射部分,利用海浪譜,可以算出波高、周期等海浪要素。有的國家根據海浪譜設計出自動控制系統,來以校正軍艦上武器發射偏差。
③ 海浪為什麼有向前的沖力
質點是理想化的模型,現實中的海不僅是一滴一滴的水,而是很多水滴的聚集,那麼就會形成張力,在地球的引力外還有月球的作用,當然最重要的還是風的作用下形成海浪。其實在整個海面上都是有波動的,只是在岸邊的顯示比較明顯,而且在深海處的海浪速度是快於海面的,所以深海的已經到達而海面的仍在前進,然後就在不同密度的海水張力作用及慣性的原因沖向海面,這是具有很大的動能的。
個人水平有限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④ 怎麼計算波浪力,跟ANSYS有關
可以用ANSYS的AQWA模塊:ANSYS建模——生成DAT文件——輸入自己需要的環境參數等——導入AQWA進行分析——AQWAGS的graph查看生成的PLT文件——選擇需要的波浪力;或者使用workbench
⑤ 海浪有多大的力量!
不知海嘯算不算大海浪,要是算那威力可大了去
⑥ 力的公式怎麼算
1.力(F):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
物體間力的作用總是相互的。
力的單位:牛頓(N)。
測量力的儀器:測力計;實驗室使用彈簧測力計。
力的作用效果:使物體發生形變或使物體的運動狀態發生改變。
物體運動狀態改變是指物體的速度大小或運動方向改變。
2.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叫做力的三要素。
力的圖示,要作標度;力的示意圖,不作標度。
3.重力G:由於地球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方向:豎直向下。
重力和質量關系:G=mg m=G/g
g=9.8牛/千克。讀法:9.8牛每千克,表示在地球上質量為1千克物體所受重力為9.8牛。
重心:重力的作用點叫做物體的重心。規則物體的重心在物體的幾何中心上,不規則物體中心可在物體上可不在物體上。
4.二力平衡條件:作用在同一物體;兩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直線上。
物體在二力平衡下,可以靜止,也可以作勻速直線運動。
物體的平衡狀態是指物體處於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處於平衡狀態的物體所受外力的合力為零。
5.同一直線二力合成:方向相同:合力F=F1+F2 ;合力方向與F1、F2方向相同;
方向相反:合力F=F1-F2,合力方向與大的力方向相同。
6.相同條件下,滾動摩擦力比滑動摩擦力小得多。
滑動摩擦力與正壓力,接觸面材料性質和粗糙程度有關。【滑動摩擦、滾動摩擦、靜摩擦】
7.牛頓第一定律也稱為慣性定律其內容是:一切物體在不受外力作用時,總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慣性:物體具有保持原來的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的性質叫做慣性。
⑦ 海浪壓力如何計算
如果有條件的話找一下蔣德才老師編寫的《海洋波動動力學》P84-P89,我找不到電子版,打下來有點困難...
⑧ 水下壓力怎麼計算計算公式是
1、水下壓力的計算方式:
以單位面積上的力進行計量。中國的法定計量單位和國際單位制(SI)中的壓強單位是帕斯卡(Pa)。1Pa=1N/m2。
一、 以大氣壓強計量:
取76cm水銀柱高所產生的壓強(約為10.33m水柱高)為標准大氣壓(atm)。工程上習慣採用10m水柱高的壓強為一個工程大氣壓(at)。
二、 以液柱高計量:
常用的有汞柱高或水柱高。不同計量單位之間的變換關系為:latm = 1.033at = 1.013×105Pa = 10.33mH2O = 76mmHg
2、計算公式:
p=ρgh(p是壓強,ρ是液體密度,水的密度為1×10^3kg/m^3,g是重力加速度取9.8 N/kg,h是取壓點到液面高度)
(8)海浪力怎麼算擴展閱讀
水在建築物、構築物表面靜止或流動時與水接觸的正常作用會產生水壓。水或其他液體在其界面上垂直作用,指向作用面,作用面可以是液體的兩部分之間的界面,也可以是液體與固體或氣體接觸面之間的界面。
每單位面積的壓強,按液體的靜態或流動分為靜水壓力和動水壓力。
靜水壓力:
在一個均勻的固定液在重力作用下,壓力計算是p = p0 +γh。,p0液體的壓力水平,h點的深度在液面以下,γ是液體體積密度,γ是單位面積上的液柱的重量從液面。靜止液體中任意一點相對於某一水平基準面的位置高度z,該點的壓力很大,公式的和等於同一個常數。
動水壓力:
在流動的液體中,由於粘性作用,不僅存在垂直於界面的壓力,而且存在沿界面作用於任意界面的剪切力。與靜止的液體不同,在運動的液體中,在相同的點和不同的方向上,作用表面上的壓力是不同的。
⑨ 海浪的能量有多大
在美國西太平洋沿岸的哥倫比亞河入海口,聳立著一座高高的燈塔,旁邊還有一座小屋,燈塔看守人就住在裡面。
1894年12月的一天,看守人忽然聽見屋頂上響聲如雷,他本能地抬起頭來,還沒來得及弄清是怎麼回事,只見一個黑黝黝的怪物,劈里啪啦地穿透屋頂後砸到地上。
面對這自天而降的「不速之客」,看守人嚇呆了,過了好一會,才戰戰兢兢地挪步走到怪物面前。他簡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那怪物竟是一塊大石頭!後來人們稱得其重量為64千克。
這是個人跡罕至的地方,有哪個大力士會搞這樣的惡作劇呢?
第二天,看守人請來了專家,經過一番調查和鑒定,專家得出了結論:這大力士是海浪。這塊大石頭是被海浪拋到40米高的半空,再砸到看守人的屋頂上的。
海浪!看守人實在難以接受這個結論。要知道,他長年與海浪廝守相處,雖然也看到過不少驚濤駭浪,也見識過浪尖拋石的場面,可這畢竟是塊64千克的石頭啊,海浪能將它拋到十幾層樓房的高度嗎?
專家告訴他,這是可能的。雖然海浪的高度並不算很高,到目前為止,根據儀器記錄到的海浪高度還未超過20米,但巨浪沖擊海岸激起的浪花常可高達60米~70米。斯里蘭卡海岸上一個60米高處的燈塔就曾被海浪打碎過。
海浪的威力也往往大得出乎人的想像。如法國的契波格海港,曾經有一個浪頭打來,居然把一塊3.5噸重的巨物像擲鉛球似的扔過了6米高的防波牆。
還有,在荷蘭阿姆斯特丹,一塊26噸重的混凝土塊竟被波浪從海中舉起,再穩穩地放到7米高的防波堤上去;蘇格蘭威克那地區,1872年曾有一個巨浪將1370噸的龐然大物移動15米之遠;西班牙巴裡布附近的海邊,在1894年的一次狂風巨浪後,人們發現一塊起碼有1700噸重的巨石翻了個個兒……
專家還說,一些測試材料表明,海浪拍岸時的沖擊力每平方米會達到20~30噸,大的甚至可達60噸。具有這樣沖擊力的海浪,可以把13噸重的巨石拋到20米高的空中。把那塊60多千克的黑色石頭拋上40米高,對它來說,真算得上是輕而易舉的區區小事了。
人們自然會想到,對海浪這個放盪不羈而又力蓋群雄的大力士,能否約束一下,使它變害為利,為人類服務呢?
有人想到了可利用它來發電。海浪發電有著巨大的潛力。人們經過計算,發現10平方千米的海面上產生的波浪能,大約就相當於一個新安江水電站的電能,或相當於90萬噸煤炭的熱能。而且,海浪這樣的能源不僅不用花錢,還有無污染的優點。
對海浪的能量抱的希望最大、研究得最為熱心的大約要算日本的科學家了。因為日本是幾乎沒有礦產資源的國家,它的能源全靠進口,但它又是個有著3000多個大小島嶼的島國,海岸線長達13萬千米,這樣遼闊的海面所擁有的波浪能,每年可達10億千瓦。乖乖,這相當於目前日本每年用電量的25倍呢!
1964年,日本製成了世界上第一盞用海浪發電的航標燈,開了利用海浪能量的先河。雖然這台裝置發出的電能僅60瓦,只夠一盞燈使用,但它證明了用海浪發電是完全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