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評文如何由中心事件去擬題
① 高三時評類作文怎麼寫
時評類高考滿分作文範文
寫作時評首先要明白的是:既要充滿激情,又要富於理性。充滿激情就是時評的寫作要如同天然氣和石油的井噴一樣,一沖九天,富於理性就是要以事實出發,理性對待,不能平空幻想。
一、引述事件,簡明扼要——扣材是第一要點
時評類文章,在開端處必先引述新聞事件,這是寫作的根源所在,立論所在。相當於材料作文的引述材料,在材料作文中,引——就是引述材料作話題,揭示論點或提出問題。它屬於「引論」的部分。最好從提出論點的需要出發,抓住材料要旨,用簡潔的語言,准確地引述。一般說來,材料不同,引述方式各異:文字多的敘述性材料應概述,精闢的名言警句要復述,寓意深刻內蘊豐富的文字要闡述,漫畫型材料要對畫面作簡潔介紹和扼要闡述。對時評而言,引述的事件應該有出處和來源。
引,一般寫在第一自然段,要求從事件中引出恰當的中心論點。那麼從哪些材料中引出中心論點呢? 可以考慮從以下幾個方面:
一句話:主要是一句名言、格言、警句、俗語,甚至諺語和哲理性的話。例如從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可引出論點「提倡尊老愛幼」。再如「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可引出論點「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遠」。
一種現象:如從「逢年過節,大吃大喝,鋪張浪費」可引出論點「成由節儉敗由奢」;又如從中學生早戀現象引出論點「早戀,成功的絆腳石」。
一件事情:如從一起嚴重的交通事故可引出論點「車禍猛於虎。生命價更高」。
當然,近年的高考,幾乎都是材料作文。而材料本身就寫了一種現象或一件事情。尤其要認真讀懂材料,深刻領悟材料。三言兩語,擊中要害,乾脆利落,恰當而迅速地引出中心論點。
二、分析原因,透析根源——圍繞材料議論的最佳手法
探因分析法,也叫因果分析法。這種分析法就是從因果關繫上把論點與論據聯系起來。具體地說,就是對事例中的行為和結果,沿著「為什麼」這條思路,探其根源,發現其本質,使內容逐步深化。
如為證明「人要立志」這一論點,敘述這樣一個故事:據說,牛頓小的時候並不聰明,有一次,父親叫他在門上打個洞,讓大貓和小貓出去方便些,他卻打了兩個大洞,說是因為有兩只小動物。盡管如此,牛頓立志探索科學的奧秘過程中,因刻苦鑽研取得累累碩果。接著用探因分析法就是:一個人立了志,就像機器上按了發動機,就有了使不完的勁。牛頓正是因為在這種「使不完的勁」的推動下,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成為著名的科學家。
這正是在舉出事例之後,沿著牛頓為什麼會成為科學家的思路,探究其根源,從而證明了「人要立志」這一論點。
此類分析法常常用「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原來……」引出探究和剖析事理的文字。
探因分析法的好處是,一可以緊緊圍繞材料進行議論,絕不會發生越扯越遠的偏離題意現象,二是完全符合「不偏離材料的中心」這個高考作文的考點;第三,增強了材料作文的思辨性。
三、探源本質,哲理思辨延伸拓展議論空間
從根本上說,議論文的主體就是在回答 一個「為什麼」的問題。當我們在論證某個論點時,應該開動思維,多追問幾個
「為什麼」。換句話說,就是把中心論點作為結論去追溯這個結論產生的條件和原因,或透過現象深入本質,或揭示問題產生的原因,從而形成分論點。由於因果聯系是存在於一切事物和現象之間的一種普遍聯系,因此,運用「追根溯源,探究原因」法切分分論點也是議論文寫作中使用得較多的一種方法。
緣其事,析其理,可明得失,辨真偽。例:人生什麼事最苦呢?貧嗎?不是。失意嗎?不是。老嗎?死嗎?都不是。我說人生最苦的事,莫若身上背著一種未了的責任。人若能知足,雖貧不苦;若能安分(不多作分外希望),雖失意不苦;老、死乃是人生難免的事,達觀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麼苦。獨是凡人生在世間一天,便有應該做的事。該做的事沒有做完,便像是有幾千斤重擔壓在肩頭,再苦是沒有的了。為什麼呢?因為受那良心責備不過,要逃躲也沒處逃躲呀!(附:這篇文章的中心論點是人生最苦的事,莫若身上背著一種未了的責任。)
在這一段落中,考生可以引經據典,充分發揮自己的社會知識面,深挖根源,以及社會影響,對材料和觀點進行拓展延伸,使觀點深化。
四、聯系現實,旗幟鮮明——以小見大,廣泛涉獵
(一)聯系現實部分在全文中出現的位置
聯系現實部分往往在文章的中間或後半部分;也可用於全篇。我們中學生寫的議論文,也可以在全篇都聯系現實中鮮活的事例,而不涉及歷史,這種情況很少;多數都是在文章的後半部分,即在旁徵博引古代的一些典型事例或名人名句之後,又聯繫到當今社會中鮮活的事例;還有的僅僅在文章的結尾之前,聯系當前現實情況或自己的實際情況,論證中心觀點,增強了文章的說服力與時代感。
部分聯系現實,出現於文章的中間或後半部分
特色是成功的催化劑
(09上海高考滿分作文)
鄭板橋的書法之所以聞名,被稱為「板橋體」,是因為他的作品有它自身的特色,是獨一無二,無可替代的,設想鄭板橋當初如果只是用隸書或行楷,即使模仿名人的筆跡再出色,也不會在書法界有如此大的成就吧!
例如現在經營餐飲業,競爭很激烈,隨時有被時代淘汰的可能性,據網上統計,業績好、受顧客歡迎的,大多數是主題餐廳。有在一片黑暗中進食的餐廳,有專門以白領女性為顧客的餐廳,考慮到白領女性的煩惱,特地提供免費營養減肥套餐,並提供一次性拖鞋,除去她們穿高跟鞋的不適。這些餐廳之所以能在金融危機影響下,保持較好的業績,因為他們的主管經營有道,知道如何突出店中的特色,迎合顧客的需要。
又如英國十六、七世紀的著名畫家喬治·摩蘭,他的油畫作品起初被當做貢品運往中國的時候,人們以為遠看還行,可近看一無是處,只看得見一片片的顏料。正是因為這種特色,他的油畫作品還是漸漸別國人所接受了,甚至以有他的作品收藏為榮。
其實,我們自身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由於現在上海著力建設國際金融中心和國際航運中心,因此今年財經大學、海事大學、海洋大學都非常熱門,許多人是有從眾心理的,即使自己的孩子不喜歡,也硬逼著他們填上這所學校。我認為這樣的做法是不可取的,當我們自身的特色和別人的特色一樣時,那也就不可稱其為「特色」。反之,只要根據自己喜歡的專業來填報學校,即使這門專業是冷門,只要自己有興趣,就可以學得很好,說不定畢業後會成為各公司爭奪的人才呢!(聯系生活現實,加入個人見解,使文章既有了「我」的存在,又增強了時代感)
做人也是如此,有諺語說:「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只要自己認為有意義的事,值得去做的事,那就放手一搏,努力去做吧,又何必在意別人的眼光呢!活出自己的特色就好。
但特色並不等於個性,在做任何事之前,要考慮是否侵犯了別人的利益,要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
培養出屬於自己的特色,我相信可以活得更精彩,生活也會充滿樂趣。
(二)整篇聯系現實,可以用多個時事熱點組織文章,也可以用一個時事熱點貫穿全文。
② 高考時評類作文怎麼寫 時評作文寫作指導
時評就是針對時下新聞發表看法,屬於評論性文章,即時事評論。它往往以社會生活中的種種現象作為評論的對象,上至國家大事,小到凡人瑣事, 有感而發,作出深刻評論。它可以是對先進的新生事物贊頌、褒揚;也可以是對落後丑惡現象批評、鞭撻;還可以就某一社會問題進行分析,闡發某種具有現實意義的道理。此類文評的對象是事實,所以敘是基礎,議是敘的目的,是主。 時評是論說文,但它在對事件作出理性判斷和分析時並不排斥情感的作用,即要亦理亦情。
作文示例:
1、最近,人教社出版的中學教材決定減少魯迅作品,引來非議。中學教材里魯迅作品是否保留,保留多少,歷來有不同的意見,各有理由,相持不下。
對此,你有什麼意見?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短評。
2、北大教授季羨林以98歲高齡辭世,上至中央領導,下至普通百姓,都紛紛悼念這位德高望重、著作等身的大學者;各種媒體也大量報道。就一個學者而言,這樣的規格和影響在新中國歷史上是空前的。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麼?僅僅是痛失一位學貫中西博通古今的學者嗎?
對此你有怎樣的思考?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短評。
3、2009年9月9日,恰逢「三九合一」,「天長地久」的幸福寓意讓很多青年男女選擇在這個良辰吉日喜結良緣,登記結婚,討一個好兆頭,希望能為婚姻生活開個好頭。中國人這種討個好兆頭的心理比較普遍,如手機號、車牌號等喜歡選「8」字,樓層、房號忌用「4」字;婚禮、葬禮,搬家、建房,都要選個好日子;生活中也有不少禁忌。
針對諸如此類的文化現象,你有怎樣的看法?請寫一篇評論性的文章,說說你的觀點並闡述理由。
時評的基本特徵:
1、講究「時效性、針對性、准確性、說理性、思想性」。尤其要注重准確性和說理性。
2、在寫法上,分為就事論事和就事論理兩類。 就事論事,就是按照事物本身的性質來評定是非得失,不要求作過多的材料外的拓展和延伸,主要就材料本身進行評議,發表自己的看法,能言之成理,持之有據。 就事論理,是對所評之事進行具體深入分析,充分說理,闡明一個道理,而不是停留在就事論事上,以達到「扶正祛邪,激濁揚清」的寫作目的。
3、在命題上,具有開放性,可以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4、在審題立意上,可以抓住中心事件,考察中心事件的構成因素,然後選取一個側面、一個角度來立意。
寫作模式:
(一)引用材料(選准切入點,簡明扼要,1自然段,約100字)
(二)分析材料(注意層次,邏輯關系要清晰,2-3自然段,約400字)
(三)聯系實際說道理(搜集典型論據,適當發揮,約200字)
(四)結論(約100字)
「時評」也屬於議論文,那麼時評寫作的基本思路就和一般的議論文的寫作思路基本一致。它的基本思路是: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1、開篇引用材料的新聞報道內容。(引)【略】
2、對報道內容進行一些解析作為過渡。(點)【略】
3、從多個角度分析新聞,或闡釋其意義,或剖析其謬誤。(議)【詳】
4、聯系社會現實的類似現象,挖掘現象背後的根源。(聯)【詳】
5、最後從多個層面提出若干個解決問題的「合理化建議」。(結)【詳】
即:引——點——議——聯——結
時評寫作四要求:
1.選取恰當的當下新聞
2.確定鮮明獨到的觀點
3.搜集典型有力的論據
4.運用嚴密有趣的語言
閱讀下面文字,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陳小姐帶著在BB車中熟睡的1歲大的孩子乘公交車,司機讓陳小姐將BB車折疊放好,否則就多交1元的行李費。陳小姐表示,如果把車折疊起來會把孩子弄醒,而車上沒有空座位,把小孩抱在手中乘車又很危險。她認為司機的要求非常不合理,堅決不交這1元錢,而司機則拒不開車。為了這1元錢,陳小姐與司機「對峙」數小時,其間陳小姐多次報警,警察兩度出警,車上數十人被迫轉車。最後,在警察苦口婆心的勸導下,陳小姐搭乘警車回家。
此事引起了社會各方的反響,議論不一。
要求:選擇一個角度構思作文,自主確定立意,確定文體,確定標題;不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例文】
學會包容與體諒
因為一輛BB車,司機與女乘客「對峙」數小時;因為一輛BB車,警察兩度出警;因為一輛BB車,數十乘客被迫轉車。這也許只是大千社會中的一件小事,但卻充滿諷刺,令人唏噓。(引用材料)
這件事本來不難解決,只要司機肯體諒一下那位年輕的母親,讓她把BB車停在車內一角,只要車上的哪位乘客能體諒一下司機的顧慮,把位子讓給那位要抱嬰兒的母親,幫她折疊一下那BB車。但是在那天的車廂里,就是沒有這種忍讓,這種體諒,所以可笑可悲的一幕就此發生。(針對材料具體分析,點出論點)
每一個人都是社會中的一員,每個人的生活,都離不開與人相處,與人打交道,而在人與人的交往中,每個人都免不了會與別人發生磨擦,發生爭執,但是如果大家都能體諒一下他人的難處,多為他人著想,也許,這社會中的許多干戈就能化為玉帛,也許和諧社會就不在離我們那麼遙遠。(過渡到生活實際)
但是,在這個唯自己利益至上,在這個人與人之間的情感日益淡漠的社會中,有多少人可以先放下自己的利益去體諒他人,又有誰,肯犧牲自己的利益去忍讓別人?城管為了嚴格執法,強行扣留小販的貨物,小販為了與城管對抗,不惜把貨物摔爛,不惜以死相挾;房地產商為了盡快收地,野蠻拆掉居民民房;住戶為了爭取更多的補償,甘願死守陣地,做「釘子戶」;農戶為了擺脫薰天的臭氣,不惜火燒鄰居的豬棚,學生為了一時之憤,用筆刺傷同學,鄰居間為了越牆的樹惡言相向……我們都忘了「退一步海闊天空」的道理了嗎?我們都忘了「以和為貴」的意義了嗎?(聯系生活現象反面論證)
但我們必定還記得藺相如諒解廉頗對自己的不滿,對對方處處遷就,最後他以國事為重,忍讓同僚的品質使廉頗羞悔自疚,負荊請罪,我們必定還記得一位學者在建屋子的時候叮囑家人為鄰居留下幾米小巷,結果鄰居也為他們留下小巷子的故事。這其實就是我們大家想要的結局,少一些爭吵,多一點忍讓,少一點沖突,多一點和諧。這個結局,是需要大家一起努力的。(聯系生活現象正面論證)
放下自己煩躁,功利、自私的心吧,多去體諒一下他人,多為旁人著想,也許人家也在體諒著你的難處,也在包容著你的錯誤。用包容的心,照亮社會的每一個角落,用體諒去化解每一場干戈。(總結、點題、扣題)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寫出結構模式。
2008年12月,天地壹號公司正式與35名研究生簽訂工作協議。大學生養豬、賣肉、擦皮鞋、沐足、當保姆究竟是浪費人才還是轉變擇業觀念的體現?對此,各方眾說紛紜。
有很多人認為,大學生賣豬肉合情但不合理。金融海嘯的惡劣形勢下出現這種情形情有可原。但如果都去從事這些與專業不相乾的簡單勞動,卻是「不合理」的。資料顯示,培養一個大學生,國家每年花在大學生身上的錢大約1.3~1.5萬元人民幣,每個家庭所花費的更多。如果只能去賣豬肉,那麼投入的教育資源就是一種巨大的浪費。
但不少簽約研究生表示,「無論是什麼行業,都必需從基層做起。」而且,在結束3天的賣肉實習後他們表示:「賣豬肉其實很有技術含量,豬肉的切割就可以影響20%的利潤。」
針對2009年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困境,北京大學校長周其鳳說:「事實上我年輕時什麼都做過,砌過牆,做過下水工。」他還一再強調,能夠充分發揮一個人長處的職業就是好的職業,只有轉變擇業觀念才會化解困境。
概述材料中心事件:
引:思考挖掘 找准切入點
1、關注時事主體
2、抓住事件本身的焦點
(與自己價值觀、人生觀有沖突或相一致,與社會文化傳統、文明禮儀有沖突或相一致,與傳統的道德底線有沖突或相一致等等 。)
金融危機影響下,大學生就業困難。
分析挖掘材料內容,明確立意角度 :
①大學畢業生要轉變就業思維。要從基層做起,從小事做起,積累經驗,鍛煉自己。「勞動不分貴賤」。「是金子總會發光的」。大學生畢業選擇養豬、賣肉、擦皮鞋、沐足作為自己的職業,實際上反映了我國高等教育從精英教育到大眾教育的轉變。
②大學畢業找不到工作,只有選擇養豬、賣肉、擦皮鞋、沐足這些沒有多少技術含量的工作,浪費國家教育資源和人民稅收,增加了普通民眾的經濟負擔,也是對學生時間、精力的巨大浪費。如果所有畢業生都去賣豬肉,如果所有有專業知識的人才都要從事沒有多少技術含量的工作,那我們的高等教育難道不是失敗的嗎?高等教育亟需改革。
從對(贊成)、錯(反對)的角度立意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寫出結構模式。
家住長沙的韓女士在化療後被醫生建議服用一種癌症輔助治療葯蘆筍片。這種蘆筍片在湘雅二醫院開價213元。韓女士經打聽發現,其實這種蘆筍片每瓶只需30元。
醫院葯品采購負責人告訴記者,該院所有葯品價格,均經過湖南省物價部門的審批,且按規定招標采購。記者查詢了湖南省2010年度集中采購葯品投標報價指導價格,發現蘆筍片的指導價是136元。湘雅二醫院實際上的加價率達56%,遠超國家規定的15%。
記者從醫葯公司獲取的銷售清單顯示,蘆筍片從醫葯公司賣到醫院,價錢從三四十元漲到了136元。而蘆筍片入庫價格僅需15.5元。也就是說,醫院售價是批發價的7倍,是出廠價的14倍。
立意訓練:
鏈接材料:
1、央視《新聞調查》: 哈爾濱市離休教師 翁文輝 患上了惡性淋巴瘤。因為化療引起多臟器功能衰竭,被送進了哈爾濱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的心外科重症監護室。 住院67天,花費近140萬元,平均每天 近21000元。 更讓人驚奇的是,醫葯單上居然有患者 嚴重敏感的葯物,而在患者去世後的兩天,醫院竟然還陸續開出了兩張化驗單。
2、台灣醫院誤將艾滋感染者器官移植給五名病人 。
立意方向
1、恪守醫德、天職
2、監管漏洞、為己牟利
3、 壟斷物價,見利忘義
4、道德缺失
5、百姓生命 百姓權利
6、社會秩序 信任缺失
7、法律缺失
閱讀材料,進行橫向思考,發表見解。
2011年10月13日下午5點30分,廣東佛山南海黃岐的廣佛五金城裡,2歲女童小悅悅在過馬路上不慎被一輛麵包車撞倒並兩度碾壓,隨後肇事車輛逃逸,隨後開來的另一輛車直接從已經被碾壓過的女童身上再次開了過去,七分鍾內在女童身邊經過的十幾個路人,都對此冷眼漠視,只有最後一名拾荒阿姨陳賢妹上前施以援手,由此引發網友廣泛熱議。2011年10月21日,小悅悅經醫院全力搶救無效,於0時32分離世。小悅悅事件餘波未平,又一還有幾天才滿3歲「悅悅」在增城新塘牛仔城附近自家檔口門前被車撞倒, 被壓在輪下,頭部變形。 終因傷勢過重搶救無效身亡。
所謂橫向的思考,指由一個事物想到另一個相關的事物,由一種現象聯想到另一種相關的現象,這種思考方式能使人視野更為寬廣,「思接千載,視通萬里」,由此及彼,這樣會使文章的內容更為豐富,立意自然深刻。
1、南京市一名75歲的老漢 ,一頭從公交車後門跌倒在地,爬不起來,跟在身後的乘客都不敢上前救他,老漢大喊:「是我自己跌的,你們不用擔心。」聽了這話,眾乘客才上前救他。
2、2006年11月20日早晨,一位老太在交站台等 車。人來人往老太被撞倒摔成了骨折,彭宇趕忙去扶她了, 另一男子 也主動過來扶 。老太不停地說謝謝,後 一起將她送到醫院。」鑒定後構成8級傷殘,醫葯費花了不少。老太指認撞人者是剛下車的小伙彭宇。老太及其家屬一口就咬定彭宇是「肇事者」,告到法院索賠13萬多元。
3、天津市車主許雲鶴因攙扶違章爬馬路護欄摔倒的王老太,被天津市紅橋區人民法院判賠108606元。法院的判決理由之一,是「車主許雲鶴發現王老太時只有4、5米,在此短距離內作為行人的王老太突然發現車輛向其駛來,必然會發生驚慌錯亂,其倒地定然會受到駛來車輛的影響。」 許雲鶴攙扶老人賠償10萬成第二個彭宇。 不少網友直呼這是翻版的「彭宇案」。
材料鏈接:
5、2011年 7月12日23時許,寧夏 連鎖超市兩名女員工下夜班回家,途經 裕民東街時遇兩劫匪搶包。90後小伙兒李瀟、納正東剛巧路過,見狀奮力追趕上搶包劫匪,兩人被刺十多刀後仍堅持追趕,最終在計程車司機的協助下,警察迅速趕到將歹徒制服。二人隨後被緊急送醫院,目前尚在昏迷中,生命跡象暫時平穩。
4、2009年10月24日,為了搶救兩名落水的少年,長江大學十多名大學生手拉手結成人梯撲進江中營救,兩名男孩獲救,陳及時、何東旭、方招3名大學生不幸被江水吞沒,英勇獻身。
【訓練題目】
用橫向和縱向思考對問題進行分析:
一、一說ABC,兒子就大哭大鬧。家住渝北區新南路龍湖花園的王超,最近為這事兒傷透腦筋。他不知道,是該繼續逼著娃兒學英語,還是該放棄?昨日,他把5歲的兒子送到位於龍湖花園的培正逗點早教中心,希望專業人士能給一些「靈丹妙葯」,讓孩子開口說ABC。「英語好重要喲。」說起逼迫兒子王思洋學英語,王超顯得很激動。由於家庭條件比較好,他想把兒子送出國讀高中,英語就成了重要的一環。王超的好友周祥記得,從小王的妻子懷孕起,小兩口就買來《瘋狂英語》等各類碟子,天天放起聽搞胎教。在11月9號兒子5歲生日那天,王超買來英語教材,正式開始手把手教孩子學英語。怎料,第一天學英語,兒子拿起字母表,到處亂扔,隨便怎樣教,就是不肯開口說。「還專門制定了計劃表。」王超的妻子李程說,每天早上七點教英語字母,下午五點半,教寫英語單詞。可是,娃娃一點也不感冒,隨便自己怎麼教,孩子嘴裡只嚷著要吃飯。下午寫單詞,娃兒只是在紙上亂塗亂畫。
所謂縱向分析,是由某種現象生發開去,對現象進行深入地剖析,分析這種現象產生的原因,分析各種現象之間的聯系,從紛繁復雜的表面現象中挖掘出事物的本質,從而尋找解決問題的根本方法。
1、聯系社會類似的「英語熱」、「鋼琴班」、「奧數班」等兒童超前教育、早慧教育、特色教育的社會現象,提出評論的問題:我們的孩子該學點什麼?我們的超前教育應該教些什麼?
2、分析問題:成人與成才的關系、品德與學識的關系、小時的習慣養成對人生成長的影響等,要舉例論證。
3、針對問題提出我們看法:成才先成人
由橫向思考引出:
這種教育方法的危害( a、孩子失去了應有的歡樂童年;b、強迫會讓小孩產生厭惡,久而久之,不僅僅是對英語,對學習,甚至對父母所要求做到的一切;c、強迫會讓小孩產生依賴,失去自立; d、這種片面教育會影響孩子的知識結構和對世界的認知;
e、甚至會扭曲孩子的人格。)
解決問題的方法(a、教育要循序漸進、因時施教;b、兒童學習要注重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c、要注重激發和培養孩子的興趣;d、兒童學習要寓教於樂[游戲、故事、卡通、影視等 ;e、英語學習要結合孩子的日常生活和行為等。)
由縱向思考引出:
例:值得思考的是,大學生賣豬肉實屬正當職業,何以遭致詬病。中國的孩子從小被教育「勞動最光榮」,但在實際中卻被教育「勞動也有三六九等」,這不是對教育的莫大諷刺嗎?更何況人的一生不會只從事一種職業,朱元璋還是出身於乞丐呢!富蘭克林從12歲起 在印刷所里當學徒,從事印刷工作很長時間。也許這正是他能成為大家的基礎吧。因此,大學生們,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
①形象收尾(比喻、意蘊句、排比段等)。
②情感收尾(感嘆句、祈使句、展望)。
二、5月7日晚上8點多,20歲的胡斌和另兩人分駕三輛高級跑車,從東而西沿文二西路一路疾速行駛。車輛行至紫桂花園和德嘉公寓兩個小區門之間的斑馬線時,撞上正通過斑馬線橫穿馬路的25歲浙江大學畢業生、計算機工程師譚卓。譚卓的身體被車頭撞上後,先是在空中翻轉,在撞到擋風玻璃後再度飛了出去。「有兩層樓那麼高,至少20多米遠」。根據當事人胡某及相關證人陳述,案發時肇事車輛速度為70公里/小時左右。70碼車速能否將人撞飛5米高20米遠?「70碼」隨後成了最熱的網路新名詞。網友們還在互動網路上創造了一個新物種——「欺實馬」. 「70碼的車速怎麼能導致飛高5米飛遠20米?」由於警方的調查結果與眾多現場目擊者的描述相差甚遠,浙大學生和杭州市民立即表達了極大不滿。
針對杭州警方的網路惡搞隨後展開。「70碼」隨後成了最熱的網路新名詞。網友們還在互動網路上創造了一個新物種——欺實馬」,以此諷喻交警在通報會上的表現。
時事材料分析:
災難片大師羅蘭•艾默里奇的最新力作,電影《2012 :世界末日》橫空出世。 長期以來,人類掠奪性地攫取資源,導致地球內部能量平衡系統崩潰,伴隨著火山爆發,將導致地震、海嘯,世界末日即將來臨,人類將遭遇滅頂之災。各國政府秘密製造方舟,希望能躲過這一浩劫。
在生死攸關的時刻,人類表現各異。勇敢者主動承擔重任,自私者無所遁形。傑克遜帶領自己的家人,駕駛一架臨時租來的飛機,沖出被死亡陰霾瞬間籠罩的城市上空。為尋找查理所說的方舟,千千萬萬個生靈通過各種方法來到方舟製造基地,方舟有限的容納數量引發前所未有的恐慌。最終,人們因互愛和對生命的尊重而得以生存。
材料鏈接:
思路 一: 以「責任」為話題
地球即將毀滅,地球人將遭受滅頂之災,是誰造成這一惡果?面對災難,人們將採取何種態度?是以拯救人類苦難為己任,還是逃之夭夭,為顧一己之私利?是君子風范,把婦女嬰兒生命放在第一位,還是只圖個人生存。災難,是考驗人品質的試金石,人們啊,不管什麼時候,不能忘記自己應承擔的責任,應盡的義務。
思路二:以「品質」為話題
災難,激揚人性的光輝;災難。彰顯人類的風采。胸懷博大者,憂天下之所憂,急天下之所急,將拯救同胞的苦難作為責任,一往無前,義無反顧;卑劣低賤者,耍弄伎倆,以害人為快,殘忍地置他人與死地,機關算盡太聰明,卻害了卿卿性命,到頭來只能把自己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冰心高傑者,面對死亡,從容鎮定,蹈死而不顧,奉獻無私之愛;私慾膨脹者,苦心鑽營,為保一己之私利,挖空心思,不擇手段,成為財富的奴隸。
思路三:以「呵護自然」為話題
地球滅亡,人類具有深重的罪孽。給人類帶來滅頂之災的正是人類自己,破壞性的攫取資源,肆意毀壞自然,豪無顧忌地把科學作為掠奪的手段,結果就是環境污染嚴重、水土流失、二氧化碳增多,也因此給人類自己帶來滅頂之災。然而,現實中沒有諾亞方舟,解決人類災難的不二人選只能是人類自己,呵護自然,就是保護我們自己的生命。
思路四:以「多難興邦」為話題
世紀末日興許只是驚世之言,然而,驚心動魄的災難場景,直令人銘刻於心。
影片中地球人的行為印證了這一哲理:災難面前,不能一味悲觀失望,怨天尤人。而應空前團結,化悲痛為力量,堅強守望家園,用拼搏點亮生命的光輝。
事實是:苦難是孕育智慧的搖籃,可磨練人的意志,可凈化人的靈魂,可更新我們生活的世界,多難,亦可振興我們的邦國!
思路五:以「憂患」為話題
古語道: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現在,我們人類無法徜徉於陶潛筆下的世外桃源、梭羅心中的瓦爾登湖畔,執迷不悟,終將自食地球災難的惡果。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我們要樹立憂患意識,見微知著、洞察未來,保護我們共同生活的地球。增強「憂患」意識,未雨綢繆,地球才會生生不息,真正成為一艘「諾亞方舟」。
思路六:以「愛」為話題
愛是地球毀滅時人們的相互尊重和對生的退讓,由此,我們不難想到:愛是向對方奉獻;愛,可構建和諧社會;愛,是生死存亡的考驗。
作為每一個普通公民,也應「從我做起。「悠悠萬事,民生為大。」災情如火,在災情的「烤問」下,作為每一個被納稅人供養的人民公僕,應多多憂民之憂、解民之慮。
思路七:以「發展」為話題
克服顧此失彼,重視均衡發展. 地方追求GDP增長而毀林建設,種植單一經濟類樹 種 ,破壞了生物多樣性,水土保固功能降低,也是不可忽視的因素。
反思經濟發展模式。不能再執迷於高碳經濟、GDP數字,要綜合考量環境承載能力,轉向低碳經濟模式,減少對自然環境的破壞,走科學循環發展的道路。
高考作文,有其不容動搖的社會屬性:無論命題怎樣改變,萬變不離其宗的是對社會、民生乃至青年成長的深刻關注。做了書蟲,受其牽絆,作文是做不好的。考生要真正懂得,用心、用思想去面對乃至評判現時色彩斑斕、內容駁雜的生活以及生活中的人和事,最起碼,要讓自己具有社會的責任意識、歷史的人文精神和人生的悲憫情懷,而這,有時甚至比語言本身更重要。
寫作訓練:
近年來,一些公民在旅遊活動中表現出來的不文明行為,損害了中國「禮儀之邦」的形象,引起了海內外輿論的關注和批評。「大聲喧嘩、隨地吐痰、亂扔雜物、排隊加塞、亂刻亂畫、衣冠不整」等這些隨處可見的現象,被海外一些媒體歸納為中國遊客的「通病」。有的境外旅行社和賓館甚至因此拒絕接待中國旅遊團隊。這實在是令人難堪的現象。為此,中央文明委日前發出通知,部署在全國實施「提升中國公民旅遊文明素質行動」。
這是提高公民文明素質和現代文明程度,形成良好社會風尚的有效途徑,也是維護國家形象,增強國家「軟實力」的迫切需要。同時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形成「文明可貴,不文明可鄙」、「文明走遍天下,不文明寸步難行」的共識也是時代發展的需要。讓我們從自己做起,從點滴做起,逐步養成文明的習慣,形成文明的社會大環境,孕育出「文明光榮,不文明可恥」的氛圍。
要求:請根據材料提煉觀點,自選角度,自擬標題,自定文體,所寫文章不要脫離材料內容或其含義范圍。
③ 如何給文章擬題
題目是文章的眼睛。好的題目能引起讀者的注意,能給讀者無窮的聯想。
那麼如何給作文擬一個好題目呢?下面介紹幾種常用的方法。
一、修辭法 用修辭格的方法擬題
比喻:《父愛是座山》《五月榴花紅似火》《我是一隻快樂的小狐狸》《父愛將我舉過命運的欄桿》
誇張:《世界不大是個家》《一張煎餅包天下》《貪心不足蛇吞象》《膽大包天》
對比:《小人物的大故事》《紅與黑》《為了忘卻的記憶》《城裡人,鄉下人》
設問:《你有一顆柔弱的心嗎?》《誰是阿Q?》《是誰動了我的乳酪?》《今天,你學會了什麼?》
擬人:《冬天的訴說》《蚊子的自白》《螳螂的秘密》《誠信漂流記》
反問:《雷鋒真的沒戶口?》《我是差生,我容易嗎?》《阿斗扶不起來,怪誰?》
反語:《我是一個傻女孩》《我想當個差生》《其實我很笨》《爸爸,我不想做你的女兒》
仿詞:《牛教師的「牛脾氣」》《槐花村的槐花情》《
對偶:《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想,要壯志凌雲;干,要腳踏實地》《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排比:《那山·那人·那狗》《小橋·流水·人家》《棗樹·父親和我》《雨珠·露珠·淚珠》
移覺:《晶瑩的鉛球》《給心靈吃點冰激凌》
呼告:《請給我松綁》《渴望被愛》《老師,請您聽我說》《救救我吧》
二、故弄玄虛法 故意用使人迷惑和誤會的手段,引人注意
例如:《我和他的第一次親密接觸》《毛毛蟲小傳》《懷念狼》
三、標點法 藉助標點符號給作文擬題
例如:《我?我!》《10000元的價值=?》《好女孩?壞女孩?》《火,火!》
四、代數法 借用常用的代數式擬題
例如:《真誠+守信=真誠的友誼》《1+1=?》《我的PH=7》《減負≠減副》
五、模仿套用法 模仿套用名著、名篇、名曲的標題擬題
例如:《莎菲女孩的日記》《誰是我最可愛的人》《哦,白雪》《同桌的你》《媽媽的吻》
六、反串法 反常理而用之
例如:《引的春風渡玉門》《勝利乃成功之母》《開卷未必有益》《「鬆鬆跨跨」出人才》
七、以小見大法 用微不足道的事物擬題
例如:《七根火柴》《我是一隻桔子》《我喜愛的一句箴言》《苔花如米小》
八、借用歷史人物、事件和社會熱點擬題
例如:《「伊麗莎白」的故事》《我班的「九·一八事件」》《鐵血班長畢小麥》《我和媽媽的「冷戰」》《為什麼學保爾不學蓋茨》《我老爸是個農民工》。
④ 記錄時事熱點新聞,人物型,事件型均可,從作文可提煉的話題角度進行幾十個字范圍的點評
時評材料作文是當前高考中常用的作文形式,加強時評材料作文的訓練,不僅有利於學生提高寫作能力,還可以加強他們的社會責任感。本文在闡述時評材料作文的特徵和意義的基礎上,提出加強時評材料作文訓練必要性,並從形式和內容角度提升時評寫作技法。【關鍵詞】時評作文技法時評類文章針對社會實際問題,旗幟鮮明地提出觀點,說理透徹、語言辛辣,為讀者所喜愛。時評類作文是高考中應用較多的新材料作文,將社會焦點問題以材料的形式呈現出來,使學生以時評的寫作方式表達看法與觀點。這不僅有利於學生將視野從學校擴展到社會,提高深度分析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取得更好的作文成績,而且使學生在關注社會現狀的同時,增強社會責任感,時評類材料作文具有思想教育的意蘊。新華社總編輯何平認為在時事評論中,「時」決定了文章的內容,他說:「顧名思義定位在『時』上。『時』就是時事、時勢、時世、時政、時局、時弊,時評就是圍繞『時』字作文章。」筆者認為,時評類材料作文的另一主要特徵是「評」,即針對國際或國內某社會事件或社會現象發表評論,做到以理服人。一、時評材料作文的特徵(一)激情與理性的交融。時評材料作文必需充滿激情,才能使讀者產生共鳴。因為讀者對社會問題也有獨到的評價和生動的體會,如果作文中的語言如溫吞水一般平淡無味,則難以反映生動鮮活的生活,也會讓讀者覺得「不過癮」。要想說理透徹還需有深刻的理性分析。學生需理性客觀地判斷材料,運用分析方法理清邏輯脈絡,合理搭建文章框架,樹立明確觀點,尋找有力的論據支撐。總之,時評材料作文既要是動之以情,又要曉之以理,做到情理交融,交相輝映。(二)鮮明的時效性。時評類文章對剛剛發生或正在發生的事件發表意見,以搶占輿論引導的制高點。而時評材料作文的材料內容通常是近年來發生的事件,學生寫作時也要結合當前社會形勢、思想潮流進行分析,寫出體現鮮明時代氣息、反映社會發展變化的文章。(三)准確的針對性。時評材料作文不是對某一社會問題泛泛而論,自有發表見解,而要緊密結合給出的材料,針對其中反映的矛盾關系,有針對性地發表評論。換言之,時評材料作文一定要弄清「文章所論何來?是沖著什麼來的?」這兩個問題,然後有的放矢地進行寫作。二、時評材料作文對於學生思維和寫作的意義(一)為學生滿足學生個性化的表達需求。寫作訓練不僅要求學生學會獨立思考,以獨特的視角看待社會問題,加強知識積累,提高分析問題能力,具有寬廣的視野和胸懷,具有真情實感,拒絕千篇一律、套話連篇的文章,勇於表達自己的個性化觀點。時評材料作文的話題內容「火辣」,能夠激發青少年思考的意願和表達自己獨特觀點的慾望,時評材料作文鼓勵學生旗幟鮮明地亮出自己的觀點,發出內心的聲音。(二)有利於提高學生思維和文字表達的嚴密性首先,時評材料作文需充分運用邏輯推理方法,准確分析問題,並使自己的表達層次清晰。所以有利於訓練學生嚴密的思維,提高思維水平。其次,材料作文需要學生將思維聚焦在材料所提供的事件和矛盾上,所表達內容必需緊密圍繞材料,如果脫離材料內容進行天馬行空的論述,即便言之有物、精彩紛呈,也不是一篇良好的時評材料作文。(三)有利於引導和規范學生的網路表達。隨著互聯網和移動終端的普應用,學生在網路上具有很多發表自己觀點、表達自身意見的機會,而高中生由於年齡、閱歷、文字基礎等原因,尤其在網路碎片化閱讀和情感宣洩的影響下,高中生的網路表達有時具有文字膚淺、情緒偏激的問題,時評材料作文的訓練可以規范學生的網路時評表達。三、方法和措施(一)加強審題,把握材料的抓手時評材料作文要求學生從材料入手提煉觀點、形成思路,所以寫好時評材料作文,加強審題是必備的基礎。教師應引導學生找准材料「抓手」,把握文章寫作的第一塊敲門磚。對於評述性材料而言,學生應在材料的議論和敘述間找到材料的核心觀點,發現材料核心矛盾,這就是作文寫作的「抓手」。學生在此基礎上進行問題分析、框架搭建、觀點提煉。一般來說,評述性材料中的抒情議論語句,常常是材料中的關鍵語句。而在事件性材料中,常常沒有議論抒情語句,揭示事件的因果關系的語句是關鍵語句。如在2011年高考語文全國卷的作文題目,給出的就是事件性材料。2010年9月12日,北京一家體育彩票專賣店的業主為某彩民墊資購買了一張1024元的復式足球彩票,第二天他得知這張彩票中了533萬元大獎,在第一時間給購買者打電話,並把中獎彩票交給買主。他成為又一位彩票銷售「最誠信的業主」。有人據此在互聯網上設計了一項調查:「假如你墊資代買的中了500萬元大獎的彩票在你手裡,你怎麼做?」調查引來16萬人次的點擊,結果顯示,有29.9%的人選擇「通過協商協議兩家對半分」;有28.1%「把500萬元留給自己」;有22.1%的人選擇「把500萬元給對方」;還有19.9%的人沒做選擇。該段文字中,沒有議論性的語句,都是描述性的語言,我們通過閱讀分析可以把握「北京一家體育彩票專賣店的業主為某彩民墊資購買了一張1024元的復式足球彩票,第二天他得知這張彩票中了533萬元大獎,在第一時間給購買者打電話,並把中獎彩票交給買主。」這句話體現了「業主為某彩民墊資——彩票中獎——交給買主」這樣的邏輯順序和因果關系,應該成為我們剖析材料的抓手。(二)觀點鮮明、重心突出時評材料作文在行文時,先要確立明確的觀點,旗幟鮮明地表達意見和觀點。文章的觀點可以針對材料中觀點的爭議、人物的對錯、事件的成因等,可以從不同角度進行切入,但必須緊密圍繞材料內容,不能脫離材料空發議論。例如面對以下材料:「2013年之前,多名內地狀元選擇港大,一時間港大成為了比北大清華更加受到追捧的對象,成為了比北大清華更加遙遠而美好的夢想。當然,一直也不斷有港大拒收內地學子的新聞。2013年,遼寧高考狀元劉丁寧同學從港大退學,選擇復讀來實現北大夢。」通過閱讀材料,我們可以看到出題者對於選擇港大和北大清華間具有明確的傾向性,則我們在確定觀點時要鮮明地站在支持該同學復讀圓夢的立場,進一步挖掘則是執著追求理想與迎合現實需要的關系。(三)論證充分、論據有力時評材料作文不僅應有明確的觀點,還應為自己的觀點進行充分論證,用說理和證據說明自己觀點的合理性,把道理講清、講透,只有這樣才能使人信服文章觀點,起到辨是非、明事理的效果。所有的說理都需要實例的證明,而時評材料作文的論據,則要時代氣息和歷史素材有機結合,新近發生的政治、經濟、社會要聞和科學技術進步是富有時代精神的論據,而對於歷史性的論據,我們應挖掘其中的新因素,年代久遠的事件不能不經加工就簡單作為論據,否則發揮的支撐作用有限。論據還應做到共性和個性相結合,點(詳寫事例)和面(略寫事例)相結合。例如清華校長顧秉林在會見宋楚瑜時,贈送其一副字畫,當一首詩的卷幅時,顧校長不能將全詩的三十二個字認全,念錯了一個字,沒有把整首詩念完整就結束了。我們在分析這則材料時,如果從支持顧秉林的角度看,則可首先承認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會犯錯;其次,說明顧秉林在其物理和材料學專業是大家,做出很大貢獻,不能因為其在不擅長領域的一次小失誤而對其大加鞭撻;第三,舉例說明古今中外有很多大家出醜的例子,並未影響他們的光輝形象;最後指出過度批評者是否在嚴於律己、寬以待人方面做得欠佳。這樣論述的層次鮮明,說理有力,具有說服力。(四)行文規范、思維縝密時評材料作文的寫作通常在第一部分的引證中提出問題,並旗幟鮮明地表達自己的論點,使讀者清晰地把握作文的核心思想。在作文的論述部分,既要使用正面論據闡述論點,還要運用反面實例從另外的角度進行支撐,並在論述中注意「腳踏實地」,即緊密聯系生活實際,解決實際問題,而不是空發議論。最後說理需深刻,不能浮於表面,要體現出對於事件本身的深入思考,如此才能服人。(五)透過現象挖掘材料本質時評類材料作文給出的參考資料,常反映一定的社會現象,而我們在作文寫作過程中,論述的層面絕不能局限於現象,而要通過自己的思考,挖掘現象背後的本質,使作文的探討走向更深的層次。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能力,需要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通過多觀察、深入思考進行鍛煉。重慶2014年高考語文作文材料講述這樣一件事情:一個遊客打算在波羅的海邊租一位老人的房子渡假,老人非常熱情,建議他先住幾天再決定是否租住。遊客住了幾天,覺得很好,但就在他決定和老人簽協議的前一天,不小心打破了一個精美的杯子。他懷著忐忑的心情打電話告訴老人,老人並未生氣,只是說,明天我過去簽協議時再帶一個杯子就好了。第二天,老人如約而至,進門第一件事情就問那個打碎的杯子在哪裡。遊客說已經和其他垃圾裝在一個垃圾袋裡,放在門口的垃圾桶里。老人立刻去垃圾桶找到杯子碎片,單獨裝在袋子里,並在袋子上寫了「玻璃碎片危險」幾個字。回來後老人很堅定地告訴遊客,這間房子不租給他了。對於材料中給出的事例,從表面上看是一間房子租與不租的問題,向更深層次挖掘則看到社會公德心的不同,老人對於遊客不小心打碎精美的杯子給予寬容,但對他將玻璃碎片混於垃圾中,可能危害他人安全的做法堅決反對,體現出較高道德修養。我們再深入思考,則看到老人和遊客對於「人」的觀念的不同,看到老人思想中蘊含的以人為本的理念,如果從這個深度去談,則作文更有深度。(六)寫時評作文要做到「五味雜陳」時評作文具有很強的現實感,必須寫得生動鮮活接地氣,才是好的時評文章。時評作文應寫出「五味」。1.鮮味。時評材料反映的是當前發生的事,我們也要結合對當前形勢的分析,使用鮮活的語言,盡量運用當前的事例來寫作文章。2.雜味。學生思路一定要開闊,不能就事論事,可以將古今中外與之相關的材料都為自己所用。3.辣味。時評作文切忌不溫不火、四平八穩,要針砭時弊就一針見血,要放聲謳歌就熱情似火,具有立場鮮明的戰斗性,讓讀者讀起來「過癮」。例如某文作者在指摘官場用人不正之風時,說「像官居某省委副書記的貪官王耀昭,「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兒子女婿小舅子一家門統統當了官,這樣的惡例,並非只此一家。」便有些辣的味道。4.趣味。評論角度的選擇、題材的確立和語言風格的使用,都可以體現風趣幽默,寓庄於諧的特點,增強作文的吸引力。5.哲味。時評作文要對現象進行深入挖掘,發現事物的本質,用簡明、深刻、富有哲理的語句進行表達,令讀者深思。
⑤ 時事評論如何寫
第一條是時效性。時效是對整個新聞傳播來說的。從新聞評論的傳播來看,時評的時效性要求應該更高、更嚴一些,毋寧說常常是到了苛求的程度。例如嘉興日報對其開創的「嘉興時評」的要求是在新聞一線「第一時間發表評論」。新華社的許多「新華時評」也大都是隨新聞事件或新聞報道而隨時播發的,有的甚至還會早於新聞報道播發,以搶占輿論引導的制高點。總之,就是要求能及時、隨時、即時發表評論。
第二條是針對性。就是所論何來?是沖著什麼來的?是否有的放矢的問題。新華社對「新華時評」的要求是「緣事而發」「抓住新聞事件,緊扣時代脈搏」「針對性強」。人民日報對「人民時評」的追求是「緊密關注事實」「讓評論與新聞如影隨形」,都是說的時評要見事見物,不能無的放矢、無病呻吟,放空槍、打亂炮。
第三條是戰斗性。這是時評從一產生就與生俱來的傳統,它來自於報紙設立的監督政府的功能,來自於近代中國資產階級報刊論戰的特色,甚至來自於時評初創時曾經有過的別名「短批評」 (1896年6月26日創刊於上海的《蘇報》)和「批評」(1907年4月2日創刊於上海的《神州日報》)等。就是說時評因為 本質上含有的批評甚至批判的意味和功能在裡面,就總是免不了要批評、批判甚至罵人的。罵什麼人?當然是一罵貪瀆腐敗者,二罵為富不仁者。正是時評的戰斗性要求,才使得它可以體現出 「尖銳潑辣」的特點。
第四條是簡捷性。因為時評的特點有「簡潔明快、短小精悍」,是匕首和投槍似的文體,又由於時評對時效性的苛刻要求,是短兵相接的快速肉搏,所以不能也無法走「漫長」的路線,只能要求以最簡潔的文字表達盡可能深刻的思想,傳達成熟的意見,傳播正確的觀點。
⑥ 高考作文怎麼從命題區分要求是時評文和一般議論文
時評文就是最近發生的一個或幾個事件,會給你比較詳細的事件概述,一般議論文會有一個較明確的主題,可能沒有事件或者敘述不太完整
⑦ 評論文章的題目怎麼擬
選後者,也可以不拘於一定格式,直接以你評論的主題為題,如評論一篇歷史及文章時《*********》——發人深省的沉思。等等有許多形式。
⑧ 高中作文時評文怎麼寫
時評文到底該寫點啥?
時評文是議論文的一種,直接對時事進行議論,有很強的論辯色彩,因此要求邏輯嚴密。寫作前擬好提綱,是思路清晰,邏輯嚴密的保證。
大體結構:「引—點—議—結」。
引:即某一新聞事件或人們關心的熱點話題。
點:就是點明中心論點,必須要旗幟鮮明。
議:要求聯系社會現實,要有務實的文風。議論時,可以摻入作者的情感色彩,嘻笑怒罵,皆成文章。
結:結尾要有力,最好給人們留下思考的空間。
注意:如果需要反駁別人的觀點的話,可以先擺出要批駁的對象,然後指出他的漏洞,引例證將其駁倒,再樹立自己的觀點,進行正面的議論,使自己的觀點深入人心。
高校學生替課替考,誠信失范並非小事
來源:中國青年網
近日記者調查發現,北京高校出現不少替課替考的現象。有學生替別人上課,每月收入數千,替上的課以公共課和選修課為主。替課替考現象還催生了中介,稱可以找到各種各樣的人來替課,滿足不同「客戶」的需求。(《新京報》7月10日)
【熱點現象,引入話題,引出思考】
調查所反映出的替課替考行為,概率上還屬於小眾化,並以潛規則的方式存在,但不難發現,此行當已日益公開而泛濫,呈現出產業化發展的模式。不但有供需雙方私下直接進行交易,還為此催生了中介組織,實行有針對性的供需匹配。替課替考也催生了一批專業人員,並獲得了不低的報酬,若不加有效的干預與整治,紛紛效仿之下,此風必更加難以遏制。替課替考一旦成為常態,不但會增加治理和管理的成本,大學生的學業狀況也難以達到預期,而且會顛覆誠信基礎,讓莘莘學子輕易越過誠信底線去「作姦犯科」,內心的規則敬畏也會盪然無存。
【現象分析,指出替課替考行為是不誠信的現象】
魯迅說過,偉大人格的素質,重要的是一個誠字。於人而言,誠信是立人之本,「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一個人若失去了基本的誠信,則失去了做人處世的基本原則和資源,註定難以獲得成功。一個社會和國家也是如此,失信會帶來巨大的損失,也會成為嚴重的災難。據不完全統計,每年由於誠信問題,給國家造成的損失達6000多億元,產品質量問題達2000多億元。以管窺豹,因失信所帶來的直接和間接損失,包括潛在的風險幾乎難以估量。高校被視為純潔的象牙塔,是精英人才培養和人格塑造之地,大學生又是國家和社會的未來,是潛力巨大
⑨ 時評怎麼寫
1.觀點集中。時評屬於小文章,切忌面面俱到。選准切入點,深入剖析往往能出奇制勝。
2.題目要能吸引眼球。沒有好標題,文章再好也沒人看。
3.選好主題之後一定要多搜索材料。選用最精的上等原料,吸收最精彩的觀點,在此基礎上發揮,自然能勝人一籌。
4.要注意文采。言之無文,行之不遠。能用藝術語言表達,就不要用書面語言表達。要善於化繁為簡,用形象比喻解讀復雜道理。這樣文章就增加了信息量和可讀性。
5.文章一般控制在1000-2000字左右,這適合人的閱讀習慣。行文要注意層次,邏輯關系越鮮明,人們越愛讀。
6.如果在網上發貼,沒有編輯,需要自己對自己負責。文章寫完後先用文檔自動校對,然後仔細閱讀兩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