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日子為什麼一去不復返呢是中心句嗎
① 《匆匆》里:「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麼一去不復返呢」 從這個句子能體會到什麼
《匆匆》里:「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麼一去不復返呢?」 從這個句子能體會到作者對時光逝去而無法挽留的無奈和對已逝日子的惋惜,留戀。
該句出自現代作者朱自清《匆匆》。
《匆匆》
朱自清
原文:
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麼一去不復返呢?——是有人偷了他們罷:那是誰?又藏在何處呢?是他們自己逃走了罷:現在又到了哪裡呢?
我不知道他們給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確乎是漸漸空虛了。在默默里算著,八千多日子已經從我手中溜去,像針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里,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我不禁頭涔涔而淚潸潸了。
去的盡管去了,來的盡管來著;去來的中間,又怎樣地匆匆呢?早上我起來的時候,小屋裡射進兩三方斜斜的太陽。
太陽他有腳啊,輕輕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著旋轉。於是——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里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里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
我覺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時,他又從遮挽著的手邊過去,天黑時,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從我身上跨過,從我腳邊飛去了。等我睜開眼和太陽再見,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著面嘆息。但是新來的日子的影兒又開始在嘆息里閃過了。
在逃去如飛的日子裡,在千門萬戶的世界裡的我能做些什麼呢?只有徘徊罷了,只有匆匆罷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麼呢?過去的日子如輕煙,被微風吹散了,如薄霧,被初陽蒸融了;我留著些什麼痕跡呢?我何曾留著像游絲樣的痕跡呢?
我赤裸裸來到這世界,轉眼間也將赤裸裸的回去罷?但不能平的,為什麼偏要白白走這一遭啊?
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麼一去不復返呢?
(1)我們的日子為什麼一去不復返呢是中心句嗎擴展閱讀:
《匆匆》創作背景:
《匆匆》寫於1922年3月,恰逢「五四」運動落潮期,身為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作者感受著時代脈搏,內心充溢無盡找不到出路的迷茫苦悶。
但是堅強的他並不甘心沉淪,而是站在「中和主義」立場上執著地追求人生理想。這篇文章在淡淡哀愁中透出詩人心靈不平的低訴,反映了當時大部分知識青年的普遍情緒。
《匆匆》作者簡介:
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生於光緒年間,原名自華,號秋實,字佩弦。現代著名作家、學者、民主戰士。原籍浙江紹興,生於江蘇揚州,後隨祖父、父親定居揚州。朱自清祖父朱則余,號菊坡,本姓余,因繼承朱氏,遂改姓。
為人謹慎,清光緒年間在江蘇海州任承審官10多年。父親名鴻鈞,字小坡,娶妻周氏,是個讀書人。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朱鴻鈞由海州赴揚州府屬邵伯鎮上任。兩年後,全家遷移揚州城,從此定居揚州。朱自清妻子名叫陳竹隱。幼年在私塾讀書,受中國傳統文化的熏陶。1912年入高等小學。
因三代人定居揚州,自己又畢業於當時設在揚州的江蘇第八中學高中,且在揚州做過教師,故自稱「揚州人」。他是現代著名的作家和學者。
② 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麼一去不復返呢這句話是反問句。對還是錯
對啊,因為很多啊,不合適啊
③ 我們的日子為什麼一去不復返呢是反問句嗎
這是一個反問句,明知故問的是反問句,這句話明明知道我們的日子一去不復返,卻還故意問,所以是反問句。
疑問句是不知道確確答案的,比如,你知道小明在那裡嗎?答案可以是知道,也可以是不知道。這樣的句子才是疑問句。
④ 「我們的日子為什麼一去不復返呢」是什麼句
疑問句
⑤ 「我們的日子為什麼一去不復返呢」是反問句嗎
這句不是,反問句一般有難道,莫非,這類詞。它所表達給對方的是肯定,認可的意思
⑥ 匆匆這一篇課文的中心句是我們的日子為什麼會一去不復返還是對還是錯
中心句是:「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而我們的日子一去不復返。
⑦ 在朱自清的《匆匆》中,作者開頭問:我們的日子為什麼一去不復返呢為什麼在文章結尾又問這個問題
前後照應。
看似在問,實際上表達了作者對時光逝去而無法留住它的無奈和對已逝日子的深深的留戀。
⑧ 朱自清的《匆匆》中,「我們的日子為什麼一去不復返呢」這句話在全文中起什麼作用
開頭第一段提出這個問題,起到領起下文的作用,同時也設置懸念,吸引讀者;
最後再一次出現,與開頭相照應,前後呼應
⑨ 《匆匆》我們的日子為什麼一去不復返呢在全文中起什麼作用
《匆匆》「我們的日子為什麼一去不復返呢?」開頭第一段提出這個問題,所起的作用:
1、引領下文,同時設置懸念,吸引讀者;
2、最後再一次出現,與開頭相照應,前後呼應。
3、「我們的日子為什麼一去不復返呢」一句,看似在問,實際上表達了作者對時光逝去而無法留它的無奈和對已逝日子的深深的留戀。
作品簡介:
《匆匆》是現代傑出的散文家朱自清寫的一篇膾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緊扣「匆匆」二字,細膩地刻畫了時間流逝的蹤跡,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逝的無奈和惋惜。文章的特點:一是結構精巧,層次清楚,轉承自然,首尾呼應;二是文字清秀雋永,純朴簡練;三是情景交融,無論是寫燕子、楊柳、桃花,還是寫太陽,都與「我們的日子為什麼一去不復返呢」的感嘆融為一體,處處流露出作者對時光流逝感到無奈和惋惜。
作品主題:
《匆匆》表現青年知識分子對未來的求索。作者身為知識分子,感受著時代跳動的脈搏。朱自清的內心充溢著苦於找不到出路的迷茫。作者所流露的不僅是個人的無奈, 也反映了當時一部分青年熱愛生活、追求進步, 然而又不無惶惑、苦悶的時代情緒。但是朱自清在彷徨中並不甘心沉淪, 作者站在他的立場上執著地追求著。盡管當時的社會是千孔百瘡, 他經過思想的掙扎後仍堅持走自己的人生之路, 也許前方不一定有光明, 但是堅決不停留於現實的黑暗中。在當時的社會, 有多少知識青年就如作者一樣堅持追求光明和希望, 在人生的路上勇敢地趕路, 留下匆匆的身影。
作者簡介: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華、號秋實,改名自清;原籍浙江紹興,生於江蘇省東海縣(今連雲港 市東海縣平明鎮);現代傑出的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士。主要作品有《背影》、《春》、《梅雨潭的綠》、《荷塘月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