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表型數據能算遺傳力嗎
❶ 性狀遺傳力的數值范圍是
選B
遺傳力表明某一性狀受到遺傳控制的程度。它介於0與 1之間,當等於1時表明表型變異完全是由遺傳的因素決定的,當等於0時表型變異由環境所造成。
❷ 遺傳力的相關計算
遺傳力的計算
遺傳力是可用不同的方法來計算的。現舉例說明
假設影響長度的一對等位基因A和a,在一個群體中
基因型aa Aa AA
表現型10 18 20
頻度0.36 0.48 0.16
a基因的平均效應=13.20 cm
A基因的平均效應=18.80 cm
之間的平均差異=18.80-13.20=5.60 cm
當A和a雜合時Aa=18,並不等於AA和 aa的平均數,表明有某些顯性效誚存在。
Gg雜合狀態下的高度6cm 正好等於兩個純合基因型GG和 gg的平均值,6=(4++8)/2說明沒有顯性;當G g 貢獻8 cm 高度,和GG的表型相同,則表現出了G對g完全顯性。
若Gg=(GG+gg)/2=(4+8)/2=6(cm) 說明G對g無顯性
若Gg=GG=8 表明G對g完全顯性
若Gg的表型為6<Gg<8 則為不完全顯性
若4<Gg<6 則g對G為顯性
若Gg>AA(8) 表明超顯性。
加性方差和顯性方差
只有在基因純合時才能顯示相加效應,在雜合時顯示顯性效應。我們把群體總的遺傳方差分成加性方差(additiive genetic variance)Sa2和顯性方差(dominance variance)Sd2,加性方差是由群體中兩種純合體(AA和 aa)之間的平均差異而形成的;顯性方差Sd2是由基因雜合作用而產生的。這樣
VG=VA+VD
現以aa=10 Aa=18 AA=20為例
=0.36×10+0.48×18+0.16×20=15.44 (cm)
總的遺傳方差
=17.13(cm)=
a等位基因的頻率
或者
A等位基因的頻率
等位基因的平均方差
=0.60×(13.20-15.44)2+0.40×(18.80-15.44)2=7.525(cm2)
以上是以一個等位基因計算的,而二倍體生物都帶有兩等位基因,因此,
(cm2)
由於所以(cm2)
總的表型方差
總的表型方差
表型方差只有在F2代中通過對不同表型的後代的測量方可得到。當我們求得Sg2和環境方差Se2時也可求得Sp2。
求環境方差的方法一般是測算基因型相同的個體組成的某群體的方差,即是環境方差。因在基因型相同時表型的變異只可能是環境引起的。常常採用的方法是
Vp1和Vp2表示植物雜交中兩個親本的方差。由於親本都要求是純系,基因型可視為一致的。那麼每一個親本產生的表型變異應是環境造成的。為了較為精確,希望有不同的樣本,所以採用兩個親本。但由於有些植物純系表現出明顯的退化,如玉米純化後植株矮小,結實少,這樣會帶來誤差。為了消除或減少誤差可用下式來計算:
VE=(VP1+VP2+VF1)/3
與前式不同之處僅增加了F1的表型方差。因F1雖是雜合的,但基因型相同,如果表型發生變異當然可以推測為環境因素所造成的,同時F1又有雜種優勢,比親本長得高大,結籽率也高,從而解決了性狀退化所帶來的誤差。
我們求得環境方差後很容易就可以求出廣義遺傳力
❸ 遺傳力指的是什麼
遺傳力指的是什麼
遺傳力又稱遺傳率,指遺傳方差在總方差(表型方差)中所佔的比值,可以作為雜種後代進行選擇的一個指標。遺傳力分為廣義遺傳力和狹義遺傳力。數量性狀受到環境因素的影響很大,那麼表型的變異可能有遺傳的因素,也有環境的因素,甚至還有環境和遺傳相互作用的因素。
❹ 遺傳力的分類
廣義遺傳力
(broad-sense heritability)和狹義遺傳力(narrow-sense heritability)。廣義遺傳力是指表型方差(Vp)中遺傳方差(Vg)所佔的比率:
表6-7 人類一些性狀的遺傳力 性狀 身材 坐高 體重 口才 IQ(Binet) IQ(Otis) 唇裂 糖尿病 遺傳力 0.81 0.76 0.78 0.68 0.68 0.80 0.76 0.75 性狀 理科天賦 數學天賦 文史天賦 拼寫能力 先天性幽門狹窄 精神分裂症 高血壓 冠狀動脈病 遺傳力 0.34 0.12 0.45 0.53 0.75 0.80 0.62 0.65 狹義遺傳力
狹義遺傳力是指表型方差(Vp)中加性方差(VA)所佔的比率:
什麼是加性方差呢?
在數量性狀中,每對等位基的作用有積加的效應,如控制高度的基因,一個等位基因g 平均可貢獻2cm的高度,G平均貢獻4cm的高度,gg純合貢獻4cm高度,Gg雜合可貢獻6cm高度,或者7cm,8cm的高度,GG純合可貢獻8 cm的高度,它們的遺傳方差稱為加性遺傳方差(additive genetic variance)。若G對g有顯性作用,那麼G g將貢獻8 cm,顯性作用使表型產生的方差稱顯性方差。若有非等位基因之間存在上位效應的話還必須考慮到上位方差,或稱為互作方差( interaction variance)VI, 因此遺傳方差是由下式表示:VG=VA+VD+VI
總表型方差可以表示為:VP=VA+VD+VI+VE+VGE
❺ 遺傳力計算數值特別小是怎麼回事
這個需要理解遺傳力的概念,遺傳力是個體加性效應方差與表型方差的比率。因此 ,答案選(B),
(A)確實是不遺傳的;
這是不對的,如果個體間加性效應都相同,即使遺傳,遺傳力也會為0;
(B)可能是在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個體中觀察到的;
這是對的,即考察所有個體的加性效應相同;
(C)沒有受到環境的影響;
受不受到環境的影響,決定的是表型,而不是個體的基因型;
(D)是一種沒有基因參與的表現型;
這是不可能的,表型=基因型+環境;
(E)是很多互作基因引起的結果。
這和遺傳力為0 沒有關系。應緊扣遺傳力概念來解釋。
❻ 請問 在不知道親本數據的基礎上,根據後代的表型數據能估測出某性狀的遺傳力么
可以的,根據後代中各個基因或者性狀比例關系,可以確定親本的基因序列。不同的親本生出的後代,基因序列和性狀的比例是不同的,而且各比例關系是一定的
❼ 遺傳力的其他
Warner法求廣義遺傳力
1952年Warner提出用兩個回交世代估算狹義遺傳力的方法設一對基因雜交。
設一對基因雜交AA×aa→1/4 AA+1/2 Aa+1/4 aa
AA的表型值為a,Aa的觀察值為d,aa的觀察值為-a。
AA 和 aa的差異為2a,in點為AA和aa的均值,又稱中視點。Aa到m點的距離為d,d/a稱優勢比率(potence raaton)(圖6-6)
當d=a d/a=1 Aa=AA 時完全顯性
d=m Aa=m 無顯性
m<d<a 0<d/a<1 部分顯性或不完全顯性
d>a d/a>1 超顯性(Superdominance)
m>d>-a aa對AA為顯性
以上是以一以基因時的情況,當群體性況由多基因控制的d/a,就不能直接接度量顯性程度,因為可能有一些h 是正值,而另一些是負值可以互相抵消。表6-8是Aa自交的結果,但此均值是差異部分的均值,並非是整體的均值。
表6-8 F2的均值和方差計算
基因型fi xI fixi fixi2 AA 1/4 a 1/4 a 1/4 a2 Aa 1/2 d 1/2 a 1/4 d2 Aa 1/4 -a -1/4 a 1/4 a2
合計1
表6-9 B1的平均數和遺傳方差的計算
fi XI fiXi fiXi2
AA 1/2 a 1/2 a 1/2 a2
Aa 1/2 d 1/2 d 1/2 d2
合計1
表6-10 B2的均值和遺傳方差的計算
fi xi fixi fixi2
Aa 1/2 d 1/2 d 1/2 d2
aa 1/2 -a -1/2 a 1/2 a2
合計1
將Aa與AA回交,回交1代B1的頻度和觀察值如表6-9所示,根據表6-9,B1差異部分的均值
B1的方差
將F1 Aa與aa回交,回交一代B2的頻度和觀察值如表所示。B2差異部分的均值
B1的方差
回交一代的平均方差為
因F2=1/2 a2+1/4 d2 這兒未考慮環境方差,實際上是遺傳方差,其1/2 a2是加性方差,即Sa2=1/2 a2;1/4 d2是顯性方差,即
若將VF2的表型方差和回交1代平均方差相減
VF2-1/2 (VB1+VB2)=(1/2 a2+1/4 d2)-(1/4 a2+1/4d2)=1/4a2
即使考慮環境方差的話,雙方也可以減掉,並不影響上式結果,那麼狹義遺傳力就可以按一式計算
式中的VB1,VB2和VF2都可以通過直接測量來獲得。
由於加性方差是基因酏合時與均值的偏差,而狹義遺傳力又是加性方差和表型方差的比,也就是說加性效應在表型中產生多大作用。即基因純合時遺傳因素起了多大的作用。而育種中選種時只有選擇純合的類型才有意義,雜合的類型是不能做為種子的,所以狹義遺傳力對種子的選育是有重要意義,狹義遺傳力高的性狀才可以選育。
❽ 植物生理學問題----遺傳力:在分離群體中,一個性狀的遺傳方差占表型總方差的比例
廣義遺傳力
遺傳變異占表型總變異的百分數即為廣義遺傳力,用表示,因此:
遺傳率常用百分數表示。從上述公式可以看出,如果環境方差小,遺傳率就高,表示表型變異大都是可遺傳的,反之,環境方差大,遺傳率就低,表示該表型變異大都是不能遺傳的。
下面用圖來表示表型方差、遺傳方差和環境方差三者的關系及其計算。
http://ch.sysu.e.cn/hope/sites/inherite/course/G04/webtext/G04-3-2.html
具體參考這個圖示。。。
❾ 遺傳力可以是零或一嗎
可以。
遺傳力分廣義遺傳力和狹義遺傳力
廣義遺傳力(H2)(H的二次方)是指數量性狀基因型方差占表型方差的比例,用公式表示為:
H2=(基因型方差/表型方差)乘以100%=(VG/VP)乘以100%
狹義遺傳力(h2)(h的二次方)是指數量性狀育種值方差(或基因微效加性方差)占表型方差的比例,用公式表示為:
h2=(育種值方差/表型方差)乘以100%=(VA/VP)乘以100%(其中G、A、P都是V的下標)
遺傳力表明某一性狀受到遺傳控制的程度,遺傳力的值介於0與+1之間,由公式可知,當等於1時表型變異完全是由遺傳的因素決定的,當等於0時表型變異由環境所造成。
❿ 遺傳學方面,急用
遺傳力或稱遺傳率,用來測量一個群體內某種由遺傳原因(對環境影響而言)引起的變異在表型變異中所佔的比重,以此作為選擇的一個參考指標,從而判斷該性狀變異傳遞給後代的可能程度,例如奶牛的出生體重的遺傳力是49%(見表),說明出生體重在很大程度上是由遺傳因素決定的,所以按出生體重來選育大型牛的成功的可能性較大。相反地,懷孕率的遺傳力是3%,說明懷孕率大部分不決定於遺傳因素,所以按懷孕率來選育多產的奶牛的成功的可能性很小。廣義遺傳力 (h2B)以遺傳型方差占表型方差的比值(h2B=VG/VP)表示。遺傳力大,則該性狀的變異主要來自遺傳因素,受環境變動的影響較小。由於遺傳方差中只有累加方差VA是上下代可以固定遺傳的變異量,所以在育種上應用時常以累加方差占表型方差的比值來表示遺傳力(h2N=VA/VP),這就是狹義遺傳力。遺傳力在動、植物育種中有著廣泛的應用。育種實踐常需求出有關數量性狀的遺傳力作為確定選種方法和時期的參考,以及用來預測選擇效果與估計累加效應值,即育種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