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耶克去中心化
A. 什麼是國家主義
國家主義:
國家主義(Statism)是近代興起的關於國家主權、國家利益與國家安全和國民的利益問題的一種政治學說。
在本質上,國家主義和國民權利是不可分割,國家是由國土、人民(民族)、文化和政府四個要素組成的。
國民通過契約法律授權政府管理國家事物,法律是國民和政府之間的契約。
國家主義的核心就是倡導國民通過契約法律為本位,引導國民維護國家利益,國家維護國民利益,共同約束。
國家主義主張全民利益。
原則上,國家主義不反對專業人才治理國政,但專業人才必須在國民和國家契約法律下進行,不可以違反國家法律。
國家主義反對獨裁和政治寡頭和政治精英控制國家政府,體現在於政治寡頭和所有的精英凌駕於法律之上;
把控著國家維護官僚階級的利益,而使官僚由國家工具異化為國家的唯一主宰,破壞了全民利益。
(1)哈耶克去中心化擴展閱讀
對國家主義的批評與支持:
國家主義的反對者經常指責國家干涉限制個人自由的不道德。
他們也傾向於拒斥國家主義的經濟模式,而支持更加自由的經濟政策,因為他們相信去中心化的、個人層面或自由市場內私人組織層面的經濟活動能帶來更好的經濟結果。
與之相反,國家主義的支持者認為,與自由市場經濟相比,集中的計劃經濟能夠給每個人帶來更好的經濟收益(參見計劃經濟[planned economy])。
雙反都積極引證相關的理論論證和歷史事實。共產主義國家,由於通常被認為是國家主義的典型,常常成為這場爭論的焦點。
國家主義的反對者認為共產主義國家與相同時間范圍內同時代的自由市場國家相比,表現要糟糕得多:它們未能解決貧困問題,同時也造成了與無國家主義成分的國家類似的階級分化。
作為回應,大部分的國家主義者只是拒絕communism國家使用的經濟模式並提出一種不同的模式。但也有人為communism國家辯護:相同情形下它們取得的經濟成就比自由市場要好,把它們與工業化了的西方世界相比,是毫無根據的。
在個人自由問題上,一些國家主義者認為與市場導向的經濟體制相比,通過給予一些個體(特別是窮人)在嚴格資本主義體制下不可能擁有的選擇自由,國家主義能提供更多的積極自由。
相反,許多國家主義的反對者,尤其是弗里德里希·哈耶克,認為偏離市場經濟將導致政治自由的無情喪失。
B. 除了AlphaGo,此刻還有哪些趨勢在挑戰人類智
人機大戰昨天落幕。逗革命的第二天地今天降臨。我們來聽聽萬維鋼談怎麼理解此時此刻的世界。
萬維鋼,筆名同人於野,物理學家和科學作者。他著有暢銷書《萬萬沒想到:用理工科思維理解世界》,其文章宗旨為逗用理工科思維理解世界地,喜歡科學和政治,強調理性和現代化。
本文是萬維鋼為新著《智識分子:做個復雜的現代人》(電子工業出版社,2016年2月)撰寫的序言,澎湃新聞經作者授權刊發。
2
這是一本關於現代世界的書。我想在這本書中講些一個現代人應該有,而且只有現代人才可能有的"智識"——智慧和見識。想要理解這個現代世界,乃至做些決策,就得有這種智識。
從社會變革的大尺度來看,本書要說的思想都相當新,還沒有來得及變成成語典故寫進我們的文化基因。它們散落在各個學科的最新進展之中,常常不為外行所知。但是這些思想其實並不需要什麼專業知識就能被理解和掌握,它們已經在科學家、哲學家、工程師、企業家、創業者、大學師生以及各行各業中對現代世界保持敏感興趣的人群中傳播。
這些人已不僅僅是傳統意義上的"知識分子",而是"智識分子"。
我本是一個physicist,以科研為生,成就還沒達到敢以中文"物理學家"自稱的程度。按理說應該專注於物理研究,可我卻讀了好多非專業的書,寫了好多跟物理學沒關系的文章。我做這些不務正業的事並不是因為物理學家自由時間多,而實在是因為,這個風起雲涌的現代世界,太有意思了——我甚至覺得如果你不去好好了解這個世界的最新思想,僅僅滿足於當個特定專業的知識分子的話,簡直就是白生在了現代一回。
而且你有可能面臨掉隊的危險。此時此刻的世界有三個重要趨勢,對我們提出了智識上的挑戰。
1. 三個趨勢第一個趨勢是世界越來越復雜。
經濟學家愛拿鉛筆說事。一支鉛筆看似簡單,但如果你仔細想想,其中的石墨鉛芯、木質外殼、筆頭的金屬皮和橡皮,從最初級的原材料提取到加工組裝,中間不知道經過了多少人的手。沒有任何一個人掌握製造鉛筆的全套"手藝",每個人所會的只不過是其中一步而已。
哈耶克告訴我們,這是市場的力量。知識其實是去中心化的,分布在人群之中,是市場把人們組織起來分工協作。所以如果你只會一樣知識,沒問題,只要你對價格信號做出合理反應就能生活得不錯。反過來說如果有人想擁有全部的知識,試圖去總攬全局甚至制訂計劃,那他只能幫倒忙。
但是現代世界比傳統鉛筆工人面臨的局面還要復雜。如果我是一個工資不高、但是有點現代意識的鉛筆工人,我就想問問為什麼我不能拿高工資,這我就需要了解點經濟學知識。我還想建議工廠在鉛筆上印些字和花紋來促進銷量,這大概涉及心理學。我關心我的工作是否穩定,有人說鉛筆行業快不行了,我怎麼評估這種言論的可信度看我會不會被機器人取代看我應該怎麼跟老闆搞辦公室政治看如果我想讓子女將來從事更高端的工作,我應該側重應試教育還是素質教育看
沒有誰只知道盯著價格信號,以上這些才是一個現代人的真實處境:每天面對很多的問題。怎麼回答這些問題看大多數人的辦法其實是模仿他人,因為自己思考也沒用,看《三國演義》《孫子兵法》《厚黑學》也沒用 — 適應傳統簡單社會的經驗和思想越來越不適應現代社會。
第二個趨勢是人工智慧正在慢慢取代人的工作。
對這一點我會在書里細說。簡而言之,局面比人們想像的嚴峻得多。直到目前為止仍然好使的很多謀生技能,甚至包括一些高級技能,都將很快被人工智慧替代。我們即將迎來一個逗不換思想就換人地的時代。
第三個趨勢是盡管所有人的物質生活都在改善,整個社會階級分層卻正在擴大。
近年有關貧富差距的研究都在強調一個觀點:窮人跟富人的最重要差別,並不在於金錢數量多少,甚至不在於得到機會的多少,而在於文化和觀念。貧困並不僅僅是一個經濟狀態,而且還是一個思維模式。這個思維模式的差異並不僅僅是什麼《窮爸爸富爸爸》之類的區別,而且還是一整套的東西。
比如說,對陌生人的信任程度,可能就反映了你的階級高度。有人曾深入調查過美國波士頓地區義大利移民工薪階層社區的社交習俗,發現對這些人來說,家人、親戚和從小玩到大的熟人遠遠比任何外人都更值得信任。他們認為一切外面的東西都是神秘甚至是充滿敵意的。而英國的另一項研究發現,工薪階層和窮人更樂意說一些只有身邊親友才能聽懂的話,根本不管外人能否理解 — 而中產階級人士則盡量向所有人解釋他在說什麼。
對比中國人熱衷的同鄉情誼、校友之間的方言黑話,我們大多數國人在思想上是個什麼階層看我們是不是很容易陷入被傳統熟人社會乃至從原始社會來的進化心理學所左右的思維模式之中看我們具備現代社會推崇的理性思維嗎看
這個世界的定律不是心靈雞湯,所以我必須得說,落後的思維模式很難被改變。我會在書中介紹幾個試圖改變貧困思維的研究,其中鮮有成功案例。
加拿大心理學家基思·斯坦諾維奇有本書叫《超越智商:為什麼聰明人也會做蠢事》,用大量研究結果說明一個問題:智商跟理性是兩碼事,二者幾乎不相關。理性能力 — 充分認識當前局面,做好最佳決策的能力 — 得另外學習。
在優質教育資源稀缺,不同階層家庭文化的差異巨大的情況下,你猜誰更容易學到理性。
再考慮到前面兩個趨勢,世界越來越復雜、越來越不容易理解,人工智慧又在逼著我們換腦子——在這樣一個局面下,貧富差距怎麼可能不越來越大呢看
這三個趨勢將對我們構成極大的挑戰。可以說只有少數人具備了現代社會的智識,大多數人的思想仍然停留在傳統社會、有的甚至停留在原始社會。
怎麼迎接這思想上的挑戰呢看第一步,是聽專家的嗎看
2. 如何聽取理工科專家的意見
理工科思維是最重要的現代化思維,講究tradeoff(取捨)、量化和科學方法。我的上一本書就叫《萬萬沒想到:用理工科思維理解世界》。但是別搞錯了:如果只滿足於自己的一個小領域,那麼一個理工科方面的專家,未必就能用理工科思維去理解世界。
其實理工科專家大概都有個煩惱。別人問你個見識方面的問題,如果你不用自己本專業的知識回答,人們就會說你在這個領域根本不是專家;如果你用本專業的知識回答,你其實是個僅供參考的工具。
這話怎麼講呢看復雜世界中很少有哪個實際問題是只用一方面的知識就能解決的。據說,美國某著名科學家,有一次受邀上談話節目談環保問題,出了個大洋相。搞與環境相關研究的科學家肯定強調環保,但這位老兄比較極端,他居然說那些能源巨頭公司的CEO們"犯了反人類罪"!
像這樣的專家,別人沒法認真對待你。用能源的是我們,反而要怪能源公司的CEO看而且還反人類罪看顯然這位科學家的知識面太窄,他只知道自己學科里的這么一點點知識,以為就他研究的東西最重要。他根本沒有tradeoff的思維,也不知道社會中其他方面需求的重要性。正所謂不當家不知柴米貴。
我看這種情況相當普遍,在公共問題上有些科學家和工程師的見識並不高明,而且還習慣性地過分強調自己專業的重要性。鼓吹全球變暖的氣象學家大言不慚地要求不惜代價減少碳排放,彷彿經濟規模變小根本就不是個事兒似的;搞航天的人認為每往航天事業投入一塊錢就能帶來七塊錢的回報;搞生物能源的人說核電特別危險;搞物理的人說正負電子對撞機是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百廢待興的中國最急需的科研項目……只有楊振寧先生最公平:作為搞物理的,他說21世紀是生物的世紀。
所以對待理工科專家,最好的辦法是把他們的意見當成決策的參考。你可以在你的專業范圍內給我提供最好的論點數據,但具體怎麼決策,我還得再聽聽別人的論點和數據。
君子不器。如果僅僅滿足於當某一特定小領域的技術型專家,恐怕是往大了說不足以做公共決策,往小了說不足以明白人生。
那麼,聽文科專家的行嗎看
3. 理念與算數
理工科專家至少知道自己知識的局限性,文科專家經常認為自己無所不知。他們行走江湖不是靠"理性",而是靠"理念"。
包括經濟學、政治學、社會學在內諸多的人文學科仍然處在非常初級的階段,這體現在學者們對很多重大問題還沒有達成共識,他們分成了好多派別,常常冠以"××主義"的名字,有時候就如同武俠世界中的門派一樣黨同伐異。凱恩斯主義經濟學認為消費刺激增長,政府應該出台經濟刺激計劃;供給派經濟學則認為真正的英雄是企業家,所以最好的刺激辦法是減稅。自由派政治學者認為政府應該在社會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而保守派政治學者則要求小政府。
高稅收高福利的北歐國家瑞典,是大政府的典型代表。作為民主黨的美國總統,奧巴馬執政期間實行了很多大政府的政策。有人寫文章說奧巴馬要把美國變得更像瑞典,而與此同時瑞典卻在減少稅收,去瑞典化,你奧巴馬不是逆潮流而動的傻瓜嗎看
結果一個數學家說你那叫線性腦袋!我們畫張圖,橫坐標是政策有多像大政府瑞典,縱坐標是經濟繁榮程度,那麼圖上這個曲線不太可能是直線。最大繁榮值不太可能正好在曲線的端點!最大值完全可以在中間某處,兩端都不好。奧巴馬和瑞典只不過從兩個方向都在尋找這個值。
認准一個方向毫不動搖,是理念,是派系斗爭,是意識形態,是情懷。知道過猶不及,該左左該右右,時刻為尋找最優值進行調整,才是理性態度。
解決問題的關鍵往往並不在於你有沒有一個高大上的理念,而在於"度",在於數字。復雜世界中幾乎任何東西都有利有弊,用與不用不僅僅要看這個東西好不好,還要看你能承受多大代價。
獨立自主、支持國貨當然是個特別好的理念,但是洋務運動時期張之洞的湖北槍炮廠耗費巨資搞出來的漢陽造質量極差,同樣的錢遠遠不如直接進口外國步槍。在國家急需強兵的時代,一味追求國產化可能就未必是最好的選擇。新中國改革開放之初曾經幾乎放棄軍工研發,甚至讓軍隊養豬經商,後來又放棄國產中國之星進口高鐵技術,現在進口核電技術,這些政策都曾經備受批評,但你不知道其省下來的錢對發展經濟起到了多大作用,運力和發電的急需能不能等國產技術。
想要學會尋找合適的"度",你至少需要掌握兩個不同的理念。然而我們在現實生活中遇到的很多公共知識分子們,卻往往只知道不遺餘力地宣傳自己的唯一的那一個理念,有時候連事實都不顧了。
2015年9月5日,是微博上有意思的一天。有三位名人,幾乎同時發表了特別愚蠢的言論。名人A為了宣揚破除偽善的雞湯理念,把一篇網路小說中虛構的光緒皇帝講話當成真的評論轉發;名人B為了宣揚愛國理念發表《人類起源於中國的猜想》— 一篇被戲稱為"分形式錯誤"的雄文 — 從小處到大處各種尺度上全錯了;名人C為了宣揚扶持民營製造業的理念犯了統計錯誤。這已經不僅僅是理念,這是迷信。他們被自己的理念給劫持了。
崇尚自由市場的教授認為所有經濟問題都應該用市場解決,鼓吹自由民主的專欄作家把美國政治的缺點都能變成煽情的素材,熱愛儒家文化的歷史愛好者看宋朝一切都是好的,自詡保守主義者的中國思想家對一戰國際條約體系的推崇可能連現在的英國人和美國人都比不了。他們用半生之力鑄就了一個屬於自己的錘子,就把一切東西都視為釘子。
像這樣試圖以一招鮮吃遍天的學者,美國心理學家飛利浦·泰特洛克(Philip E. Tetlock)對他們有個專門的名詞:刺蝟。
4. 狐狸與刺蝟
從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開始,泰特洛克搞了一項歷時二十多年,影響深遠的研究:用科學方法評估專家們對政治事件的預測能力。我們常常抱怨專家做出錯誤的預測,有時候講得頭頭是道也只不過是事後諸葛亮。泰特洛克則使用了復雜而嚴謹的評估方法,一個最明顯的效果就是能避免馬後炮。比如說,他在蘇聯尚未解體的時候讓專家們預測蘇聯未來的命運會比當時更好、更差還是保持現狀,並且要求專家對各種情況設定一個概率。
二十多年後,一切問題水落石出,再回頭看當初專家們的預測:專家的預測成績,總體來說,還不如投個硬幣隨機選擇。
所以在預測未來方面,很多專家的確是"磚家"。其實其他領域的專業也差不多是如此,如果你想知道未來哪個領域最值得投資或者什麼專業最好找工作,問專家可能真不如自己猜。
但泰特洛克這個研究最值得稱道的發現卻是,並非所有專家都這么不堪,有的專家預測得相當准確!這個准確與否,與專家的專業從業時間,是否能接觸到機密資料,他是自由派還是保守派、樂觀派還是悲觀派,都沒關系。唯一有關系的是專家的思維方式。
泰特洛克把專家按思維方式分成了兩類:刺蝟和狐狸。刺蝟型專家非常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小領域,他們都有一個"大主意"。狐狸型專家則對什麼知識都了解一點,有無數"小主意"。在總結此研究的《狐狸與刺蝟:專家的政治判斷》一書中,泰特洛克對這兩種專家的思維方式是這么描寫的:
刺蝟式的思維方式是進取的,只知一件大事,在簡約的名義下,尋求和擴大此事的解釋力,以"掩蓋"新的案例;狐狸式的思維方式更加折中,知道很多小事,與瞬息萬變的世界保持同步,滿足於根據時代找出合適的解決之道。
狐狸預測的准確度,遠遠超過了刺蝟。
這個事實非常,非常重要。一直到近代,知識分子常以擁有不容置疑的信仰為榮,總想把自己的學說推廣到根本不適用的領域,在學霸的路線上越走越遠,樹起主義的大旗吸引無數徒子徒孫,其實都是刺蝟。他以為自己的一個大主意能解釋所有問題,當現實不符合他的理論的時候,他忽略現實。當結果不符合他的預測的時候,他不但拒絕承認自己錯了,反而還能找個理由說這恰恰說明自己當初是對的!
一棵樹可能很簡單,但樹木組成的森林非常復雜,而刺蝟則以為只要他能理解樹,他就能解釋森林。刺蝟眼中的世界是簡單的,簡單到他用一個理論就能解釋一切。他眼光簡單,辦事方法也簡單,把自己蜷縮成一團,試圖用渾身的刺去面對外面復雜的世界。
然而真正有見識的,其實是狐狸。
我敢說,現代化的道理千頭萬緒,唯有此事最為關鍵:不要被自己心中的"大主意"劫持。
所以我們智識分子的最根本教訓,就是要做狐狸,不要做刺蝟。泰特洛克用統計問卷的方法發現了狐狸思維相對於刺蝟思維的種種特點,值得我們作為美德,甚至作為座右銘列舉出來:
狐狸樂於接收新的信息;
狐狸對自己決策的信心遠小於刺蝟;
即使做過決定之後,狐狸仍然想從不同的視角進行再思考;
狐狸總愛不斷修正自己的預測;
狐狸也許並不像刺蝟一樣對某個特定領域無比內行,但是他的知識面寬得多,了解很多事;
狐狸對很多事情持懷疑態度;
當考慮沖突的時候,狐狸能看到雙方可能正確的方面;
狐狸喜歡與觀點不同的人打交道;
狐狸在工作中並不追求明確的規則和秩序;
狐狸喜歡有多個答案的問題,他們在解決問題的時候常常能發現多個選擇……
總而言之,狐狸眼中的世界是復雜的。世界任何時候都需要很多刺蝟來提供觀點和建議,但是刺蝟在科學決策中的真正地位只不過是個吹鼓手和工具。狐狸,才是這個越來越復雜的世界真正寵愛的人。
怎樣才能成為狐狸呢看
5. 十八般武藝
這意味著我們不能滿足於當某一方面的"專才",而應該廣泛學習各種知識,掌握"通識"。想要解決社會、經濟和生活問題,不能追求掌握一個一勞永逸的"正確"理論,而應該追求掌握一系列不同流派的思維方法,十八般武藝,多多益善。
這其實正是西方所謂"博雅教育"(liberal arts)的意義所在。博雅教育起源於古希臘,柏拉圖提出"七藝"——有點像中國孔子那時候的"六藝"——被認為是一個自由的城市公民所應該掌握的若干個基本學科。這些學科有文法、修辭、邏輯、歷史、天文學等,都是一些不能直接作為一門手藝出去賺錢,但是可以提高一個人思想見識水平的"素質教育"。
我國教育家很愛談素質教育,還特別喜歡文學、音樂、美術這些領域,最主要的教育形式就是讓小孩放學以後去上個鋼琴班之類。為什麼要搞素質教育看他們可能會告訴你,拉小提琴是為了效法愛因斯坦,給科研工作提供靈感,但人們心裡想的往往是,素質教育可以把人變得像個"上等人"。
人們幻想自己的孩子接受了素質教育,長大以後就可以跟外國友人聊聊《傲慢與偏見》這種世界文學名著,跟商業夥伴打打高爾夫球,彰顯貴族氣質。
難道素質教育是化妝品嗎看
博雅教育的本意其實是有很強的實用性的!這個用處並不在於談戀愛找對象好找,而是為了學習怎麼做決策!
古希臘"自由人"的反義詞,不是罪犯,而是奴隸。奴隸只需要聽話幹活就可以了,其實生活未必有多差 — 美國南北戰爭時期南方媒體的一個重要論點就是奴隸生活穩定不用擔心失業而且有終生的醫保,比北方某些工人強——但奴隸不能對事情做決策。只有自由人,因為要管理奴隸,要為自己的生活做主,要對公共事務發表意見,才需要做決策。
博雅之學的本意是決策之學。
嚴肅文學可以讓人學會體察他人的感受,了解真實世界中不同類型人的生活。邏輯可以讓人學會推理和辯論。文法修辭可以讓人學會怎麼用語言爭取別人的支持。歷史可以讓人學會借鑒前人的經驗。數學可以讓人學會取捨。天文學可以讓人對世界的自然規律產生敬畏。這些學問不是什麼用於打扮自己、被別人審美的"教養",這些都是大人物辦大事的實用技能!
所以博雅之學訓練的不是什麼"貴族品位",而是真貴族,是社會的中流砥柱,是精英。
博雅之學,並不是告訴我們什麼放諸四海而皆準的真理,而是提供一些寓言故事、名人典故和思維套路。你掌握的套路越多,辦事的時候可供選擇的思路就越多。至於遇到什麼事應該用哪個套路去解決,這沒有任何程序性固定辦法,是一種藝術,只能自己選擇。
比如說,如果你把經濟學理論模型當成放諸四海皆準的真理,你什麼事兒都不太可能幹成。但是如果你把經濟學理論當成僅供參考的寓言,你反而可能非常靈活地辦成一些事情。
如果拿武俠小說打比方,那就是我們不能學那些只會本門武功——哪怕這個武功很厲害 — 而且還個性單一的配角。我們得學師從多位名家,招式復雜多變,性格也被女主角認為是捉摸不定的男主角。面對一個問題,你可以把它當成經濟學問題,但你也可以把它當成政治問題,甚至物理問題。我們就如同使用武功一樣不斷嘗試各種招法,一招不成再來一招。理論不好使不能怨老師教錯了,只能怪自己會的招太少。
簡單打不過復雜。只有復雜的人才能打敗復雜。
想要學會這樣的本事,就得讀書。
6. 本書
這不是一本學術著作,不是一本教材,也不是一本完備的行動指南。我既不可能在書中完整地介紹所有有用的知識,也不打算列舉這些知識的目錄。我還不能保證書中說的理論都是對的,理查德·費曼有句話說,(物理學)理論進展之快常常超過書籍出版的速度。
我能保證的是書中所有內容都是有趣的。"有趣"其實是個特別高級的標准,為了達到這一點我付出了艱苦的努力。這本書的任務是給讀者帶來啟發。如果現代世界的智識是我們追求的月亮,這本書是指向月亮的手指。
本書的第一部分"世界觀祛魅",試圖向讀者介紹一個跟傳統看法不太一樣的世界。網上的青年經常說什麼東西能"改變我的三觀",而學者們對此有個格調稍微高一點的說法,叫作"budge my priors" — 直譯差不多是"使我心目中對世界的的基本假設稍微移動了一下"。 常識是我們的敵人。社會上人們對一些常見問題的主流看法,很可能是錯的。我期待這部分的內容能讓你對世界的基本假設稍微移動一下。
第二部分"自動化時代的英雄",重點談教育問題,尤其是中國教育。我認為當前人們討論教育根本沒說到點子上 — 現代教育制度的本質不是什麼培養有用人才,而是把人分類,讓階級分層。對這個問題你想得越明白,內心就會越難受。但是最後我會給一個光明結局,說說英雄是怎麼突破教育和階層的局限的。我還會提出一個基於大數據、自由意志、人工智慧、資訊理論和供給派經濟學的英雄定義。英雄的存在,可能是復雜世界的一大好處。
第三部分"智識分子的十八般武藝",講幾個當前學界流行的觀察世界的角度和解釋世界的方法。這些方法有心理學的也有物理學的,有軟的也有硬的,有大的也有小的,絕對不帶門戶之見。將來遇到一些一般人對付不了的問題,把這些武藝啪啪啪抖落出來,也許真能破解一二。
第四部分"機器厲害還是人厲害看"展望未來,而且是迫在眉睫的未來。為了在人工智慧時代保持人的創造性優勢,我們需要新的工作策略,新的組織管理方式,和新的社會形態。這些策略、方式和形態,並不是什麼科幻推理,而是早就已經發生了,甚至已經發生了好多年,只不過我們沒有注意到。
科學家的職業病是希望什麼好東西都是自己第一個發現的,然而這本書涉及的所有嚴肅理論都是別人的研究 — 我自己的研究,磁約束受控核聚變等離子體模擬,還不夠符合這本書"有趣"的標准。但是我能追求這個:書中有些思想,是我第一個告訴中國讀者的!
C. 除了AlphaGo,此刻還有哪些趨勢在挑戰人類智識
人機大戰昨天落幕。「革命的第二天」今天降臨。我們來聽聽萬維鋼談怎麼理解此時此刻的世界。
萬維鋼,筆名同人於野,物理學家和科學作者。他著有暢銷書《萬萬沒想到:用理工科思維理解世界》,其文章宗旨為「用理工科思維理解世界」,喜歡科學和政治,強調理性和現代化。
本文是萬維鋼為新著《智識分子:做個復雜的現代人》(電子工業出版社,2016年2月)撰寫的序言,澎湃新聞經作者授權刊發。
2
這是一本關於現代世界的書。我想在這本書中講些一個現代人應該有,而且只有現代人才可能有的"智識"——智慧和見識。想要理解這個現代世界,乃至做些決策,就得有這種智識。
從社會變革的大尺度來看,本書要說的思想都相當新,還沒有來得及變成成語典故寫進我們的文化基因。它們散落在各個學科的最新進展之中,常常不為外行所知。但是這些思想其實並不需要什麼專業知識就能被理解和掌握,它們已經在科學家、哲學家、工程師、企業家、創業者、大學師生以及各行各業中對現代世界保持敏感興趣的人群中傳播。
這些人已不僅僅是傳統意義上的"知識分子",而是"智識分子"。
我本是一個physicist,以科研為生,成就還沒達到敢以中文"物理學家"自稱的程度。按理說應該專注於物理研究,可我卻讀了好多非專業的書,寫了好多跟物理學沒關系的文章。我做這些不務正業的事並不是因為物理學家自由時間多,而實在是因為,這個風起雲涌的現代世界,太有意思了——我甚至覺得如果你不去好好了解這個世界的最新思想,僅僅滿足於當個特定專業的知識分子的話,簡直就是白生在了現代一回。
而且你有可能面臨掉隊的危險。此時此刻的世界有三個重要趨勢,對我們提出了智識上的挑戰。
1. 三個趨勢第一個趨勢是世界越來越復雜。
經濟學家愛拿鉛筆說事。一支鉛筆看似簡單,但如果你仔細想想,其中的石墨鉛芯、木質外殼、筆頭的金屬皮和橡皮,從最初級的原材料提取到加工組裝,中間不知道經過了多少人的手。沒有任何一個人掌握製造鉛筆的全套"手藝",每個人所會的只不過是其中一步而已。
哈耶克告訴我們,這是市場的力量。知識其實是去中心化的,分布在人群之中,是市場把人們組織起來分工協作。所以如果你只會一樣知識,沒問題,只要你對價格信號做出合理反應就能生活得不錯。反過來說如果有人想擁有全部的知識,試圖去總攬全局甚至制訂計劃,那他只能幫倒忙。
但是現代世界比傳統鉛筆工人面臨的局面還要復雜。如果我是一個工資不高、但是有點現代意識的鉛筆工人,我就想問問為什麼我不能拿高工資,這我就需要了解點經濟學知識。我還想建議工廠在鉛筆上印些字和花紋來促進銷量,這大概涉及心理學。我關心我的工作是否穩定,有人說鉛筆行業快不行了,我怎麼評估這種言論的可信度?我會不會被機器人取代?我應該怎麼跟老闆搞辦公室政治?如果我想讓子女將來從事更高端的工作,我應該側重應試教育還是素質教育?
沒有誰只知道盯著價格信號,以上這些才是一個現代人的真實處境:每天面對很多的問題。怎麼回答這些問題?大多數人的辦法其實是模仿他人,因為自己思考也沒用,看《三國演義》《孫子兵法》《厚黑學》也沒用 — 適應傳統簡單社會的經驗和思想越來越不適應現代社會。
第二個趨勢是人工智慧正在慢慢取代人的工作。
對這一點我會在書里細說。簡而言之,局面比人們想像的嚴峻得多。直到目前為止仍然好使的很多謀生技能,甚至包括一些高級技能,都將很快被人工智慧替代。我們即將迎來一個「不換思想就換人」的時代。
第三個趨勢是盡管所有人的物質生活都在改善,整個社會階級分層卻正在擴大。
近年有關貧富差距的研究都在強調一個觀點:窮人跟富人的最重要差別,並不在於金錢數量多少,甚至不在於得到機會的多少,而在於文化和觀念。貧困並不僅僅是一個經濟狀態,而且還是一個思維模式。這個思維模式的差異並不僅僅是什麼《窮爸爸富爸爸》之類投資理財的區別,而且還是一整套的東西。
比如說,對陌生人的信任程度,可能就反映了你的階級高度。有人曾深入調查過美國波士頓地區義大利移民工薪階層社區的社交習俗,發現對這些人來說,家人、親戚和從小玩到大的熟人遠遠比任何外人都更值得信任。他們認為一切外面的東西都是神秘甚至是充滿敵意的。而英國的另一項研究發現,工薪階層和窮人更樂意說一些只有身邊親友才能聽懂的話,根本不管外人能否理解 — 而中產階級人士則盡量向所有人解釋他在說什麼。
對比中國人熱衷的同鄉情誼、校友之間的方言黑話,我們大多數國人在思想上是個什麼階層?我們是不是很容易陷入被傳統熟人社會乃至從原始社會來的進化心理學所左右的思維模式之中?我們具備現代社會推崇的理性思維嗎?
這個世界的定律不是心靈雞湯,所以我必須得說,落後的思維模式很難被改變。我會在書中介紹幾個試圖改變貧困思維的研究,其中鮮有成功案例。
加拿大心理學家基思·斯坦諾維奇有本書叫《超越智商:為什麼聰明人也會做蠢事》,用大量研究結果說明一個問題:智商跟理性是兩碼事,二者幾乎不相關。理性能力 — 充分認識當前局面,做好最佳決策的能力 — 得另外學習。
在優質教育資源稀缺,不同階層家庭文化的差異巨大的情況下,你猜誰更容易學到理性。
再考慮到前面兩個趨勢,世界越來越復雜、越來越不容易理解,人工智慧又在逼著我們換腦子——在這樣一個局面下,貧富差距怎麼可能不越來越大呢?
這三個趨勢將對我們構成極大的挑戰。可以說只有少數人具備了現代社會的智識,大多數人的思想仍然停留在傳統社會、有的甚至停留在原始社會。
怎麼迎接這思想上的挑戰呢?第一步,是聽專家的嗎?
2. 如何聽取理工科專家的意見
理工科思維是最重要的現代化思維,講究tradeoff(取捨)、量化和科學方法。我的上一本書就叫《萬萬沒想到:用理工科思維理解世界》。但是別搞錯了:如果只滿足於自己的一個小領域,那麼一個理工科方面的專家,未必就能用理工科思維去理解世界。
其實理工科專家大概都有個煩惱。別人問你個見識方面的問題,如果你不用自己本專業的知識回答,人們就會說你在這個領域根本不是專家;如果你用本專業的知識回答,你其實是個僅供參考的工具。
這話怎麼講呢?復雜世界中很少有哪個實際問題是只用一方面的知識就能解決的。據說,美國某著名科學家,有一次受邀上談話節目談環保問題,出了個大洋相。搞與環境相關研究的科學家肯定強調環保,但這位老兄比較極端,他居然說那些能源巨頭公司的CEO們"犯了反人類罪"!
像這樣的專家,別人沒法認真對待你。用能源的是我們,反而要怪能源公司的CEO?而且還反人類罪?顯然這位科學家的知識面太窄,他只知道自己學科里的這么一點點知識,以為就他研究的東西最重要。他根本沒有tradeoff的思維,也不知道社會中其他方面需求的重要性。正所謂不當家不知柴米貴。
我看這種情況相當普遍,在公共問題上有些科學家和工程師的見識並不高明,而且還習慣性地過分強調自己專業的重要性。鼓吹全球變暖的氣象學家大言不慚地要求不惜代價減少碳排放,彷彿經濟規模變小根本就不是個事兒似的;搞航天的人認為每往航天事業投入一塊錢就能帶來七塊錢的回報;搞生物能源的人說核電特別危險;搞物理的人說正負電子對撞機是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百廢待興的中國最急需的科研項目……只有楊振寧先生最公平:作為搞物理的,他說21世紀是生物的世紀。
所以對待理工科專家,最好的辦法是把他們的意見當成決策的參考。你可以在你的專業范圍內給我提供最好的論點數據,但具體怎麼決策,我還得再聽聽別人的論點和數據。
君子不器。如果僅僅滿足於當某一特定小領域的技術型專家,恐怕是往大了說不足以做公共決策,往小了說不足以明白人生。
那麼,聽文科專家的行嗎?
3. 理念與算數
理工科專家至少知道自己知識的局限性,文科專家經常認為自己無所不知。他們行走江湖不是靠"理性",而是靠"理念"。
包括經濟學、政治學、社會學在內諸多的人文學科仍然處在非常初級的階段,這體現在學者們對很多重大問題還沒有達成共識,他們分成了好多派別,常常冠以"××主義"的名字,有時候就如同武俠世界中的門派一樣黨同伐異。凱恩斯主義經濟學認為消費刺激增長,政府應該出台經濟刺激計劃;供給派經濟學則認為真正的英雄是企業家,所以最好的刺激辦法是減稅。自由派政治學者認為政府應該在社會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而保守派政治學者則要求小政府。
高稅收高福利的北歐國家瑞典,是大政府的典型代表。作為民主黨的美國總統,奧巴馬執政期間實行了很多大政府的政策。有人寫文章說奧巴馬要把美國變得更像瑞典,而與此同時瑞典卻在減少稅收,去瑞典化,你奧巴馬不是逆潮流而動的傻瓜嗎?
結果一個數學家說你那叫線性腦袋!我們畫張圖,橫坐標是政策有多像大政府瑞典,縱坐標是經濟繁榮程度,那麼圖上這個曲線不太可能是直線。最大繁榮值不太可能正好在曲線的端點!最大值完全可以在中間某處,兩端都不好。奧巴馬和瑞典只不過從兩個方向都在尋找這個值。
認准一個方向毫不動搖,是理念,是派系斗爭,是意識形態,是情懷。知道過猶不及,該左左該右右,時刻為尋找最優值進行調整,才是理性態度。
解決問題的關鍵往往並不在於你有沒有一個高大上的理念,而在於"度",在於數字。復雜世界中幾乎任何東西都有利有弊,用與不用不僅僅要看這個東西好不好,還要看你能承受多大代價。
獨立自主、支持國貨當然是個特別好的理念,但是洋務運動時期張之洞的湖北槍炮廠耗費巨資搞出來的漢陽造質量極差,同樣的錢遠遠不如直接進口外國步槍。在國家急需強兵的時代,一味追求國產化可能就未必是最好的選擇。新中國改革開放之初曾經幾乎放棄軍工研發,甚至讓軍隊養豬經商,後來又放棄國產中國之星進口高鐵技術,現在進口核電技術,這些政策都曾經備受批評,但你不知道其省下來的錢對發展經濟起到了多大作用,運力和發電的急需能不能等國產技術。
想要學會尋找合適的"度",你至少需要掌握兩個不同的理念。然而我們在現實生活中遇到的很多公共知識分子們,卻往往只知道不遺餘力地宣傳自己的唯一的那一個理念,有時候連事實都不顧了。
2015年9月5日,是微博上有意思的一天。有三位名人,幾乎同時發表了特別愚蠢的言論。名人A為了宣揚破除偽善的雞湯理念,把一篇網路小說中虛構的光緒皇帝講話當成真的評論轉發;名人B為了宣揚愛國理念發表《人類起源於中國的猜想》— 一篇被戲稱為"分形式錯誤"的雄文 — 從小處到大處各種尺度上全錯了;名人C為了宣揚扶持民營製造業的理念犯了統計錯誤。這已經不僅僅是理念,這是迷信。他們被自己的理念給劫持了。
崇尚自由市場的教授認為所有經濟問題都應該用市場解決,鼓吹自由民主的專欄作家把美國政治的缺點都能變成煽情的素材,熱愛儒家文化的歷史愛好者看宋朝一切都是好的,自詡保守主義者的中國思想家對一戰國際條約體系的推崇可能連現在的英國人和美國人都比不了。他們用半生之力鑄就了一個屬於自己的錘子,就把一切東西都視為釘子。
像這樣試圖以一招鮮吃遍天的學者,美國心理學家飛利浦·泰特洛克(Philip E. Tetlock)對他們有個專門的名詞:刺蝟。
4. 狐狸與刺蝟
從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開始,泰特洛克搞了一項歷時二十多年,影響深遠的研究:用科學方法評估專家們對政治事件的預測能力。我們常常抱怨專家做出錯誤的預測,有時候講得頭頭是道也只不過是事後諸葛亮。泰特洛克則使用了復雜而嚴謹的評估方法,一個最明顯的效果就是能避免馬後炮。比如說,他在蘇聯尚未解體的時候讓專家們預測蘇聯未來的命運會比當時更好、更差還是保持現狀,並且要求專家對各種情況設定一個概率。
二十多年後,一切問題水落石出,再回頭看當初專家們的預測:專家的預測成績,總體來說,還不如投個硬幣隨機選擇。
所以在預測未來方面,很多專家的確是"磚家"。其實其他領域的專業也差不多是如此,如果你想知道未來哪個領域最值得投資或者什麼專業最好找工作,問專家可能真不如自己猜。
但泰特洛克這個研究最值得稱道的發現卻是,並非所有專家都這么不堪,有的專家預測得相當准確!這個准確與否,與專家的專業從業時間,是否能接觸到機密資料,他是自由派還是保守派、樂觀派還是悲觀派,都沒關系。唯一有關系的是專家的思維方式。
泰特洛克把專家按思維方式分成了兩類:刺蝟和狐狸。刺蝟型專家非常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小領域,他們都有一個"大主意"。狐狸型專家則對什麼知識都了解一點,有無數"小主意"。在總結此研究的《狐狸與刺蝟:專家的政治判斷》一書中,泰特洛克對這兩種專家的思維方式是這么描寫的:
刺蝟式的思維方式是進取的,只知一件大事,在簡約的名義下,尋求和擴大此事的解釋力,以"掩蓋"新的案例;狐狸式的思維方式更加折中,知道很多小事,與瞬息萬變的世界保持同步,滿足於根據時代找出合適的解決之道。
狐狸預測的准確度,遠遠超過了刺蝟。
這個事實非常,非常重要。一直到近代,知識分子常以擁有不容置疑的信仰為榮,總想把自己的學說推廣到根本不適用的領域,在學霸的路線上越走越遠,樹起主義的大旗吸引無數徒子徒孫,其實都是刺蝟。他以為自己的一個大主意能解釋所有問題,當現實不符合他的理論的時候,他忽略現實。當結果不符合他的預測的時候,他不但拒絕承認自己錯了,反而還能找個理由說這恰恰說明自己當初是對的!
一棵樹可能很簡單,但樹木組成的森林非常復雜,而刺蝟則以為只要他能理解樹,他就能解釋森林。刺蝟眼中的世界是簡單的,簡單到他用一個理論就能解釋一切。他眼光簡單,辦事方法也簡單,把自己蜷縮成一團,試圖用渾身的刺去面對外面復雜的世界。
然而真正有見識的,其實是狐狸。
我敢說,現代化的道理千頭萬緒,唯有此事最為關鍵:不要被自己心中的"大主意"劫持。
所以我們智識分子的最根本教訓,就是要做狐狸,不要做刺蝟。泰特洛克用統計問卷的方法發現了狐狸思維相對於刺蝟思維的種種特點,值得我們作為美德,甚至作為座右銘列舉出來:
狐狸樂於接收新的信息;
狐狸對自己決策的信心遠小於刺蝟;
即使做過決定之後,狐狸仍然想從不同的視角進行再思考;
狐狸總愛不斷修正自己的預測;
狐狸也許並不像刺蝟一樣對某個特定領域無比內行,但是他的知識面寬得多,了解很多事;
狐狸對很多事情持懷疑態度;
當考慮沖突的時候,狐狸能看到雙方可能正確的方面;
狐狸喜歡與觀點不同的人打交道;
狐狸在工作中並不追求明確的規則和秩序;
狐狸喜歡有多個答案的問題,他們在解決問題的時候常常能發現多個選擇……
總而言之,狐狸眼中的世界是復雜的。世界任何時候都需要很多刺蝟來提供觀點和建議,但是刺蝟在科學決策中的真正地位只不過是個吹鼓手和工具。狐狸,才是這個越來越復雜的世界真正寵愛的人。
怎樣才能成為狐狸呢?
5. 十八般武藝
這意味著我們不能滿足於當某一方面的"專才",而應該廣泛學習各種知識,掌握"通識"。想要解決社會、經濟和生活問題,不能追求掌握一個一勞永逸的"正確"理論,而應該追求掌握一系列不同流派的思維方法,十八般武藝,多多益善。
這其實正是西方所謂"博雅教育"(liberal arts)的意義所在。博雅教育起源於古希臘,柏拉圖提出"七藝"——有點像中國孔子那時候的"六藝"——被認為是一個自由的城市公民所應該掌握的若干個基本學科。這些學科有文法、修辭、邏輯、歷史、天文學等,都是一些不能直接作為一門手藝出去賺錢,但是可以提高一個人思想見識水平的"素質教育"。
我國教育家很愛談素質教育,還特別喜歡文學、音樂、美術這些領域,最主要的教育形式就是讓小孩放學以後去上個鋼琴班之類。為什麼要搞素質教育?他們可能會告訴你,拉小提琴是為了效法愛因斯坦,給科研工作提供靈感,但人們心裡想的往往是,素質教育可以把人變得像個"上等人"。
人們幻想自己的孩子接受了素質教育,長大以後就可以跟外國友人聊聊《傲慢與偏見》這種世界文學名著,跟商業夥伴打打高爾夫球,彰顯貴族氣質。
難道素質教育是化妝品嗎?
博雅教育的本意其實是有很強的實用性的!這個用處並不在於談戀愛找對象好找,而是為了學習怎麼做決策!
古希臘"自由人"的反義詞,不是罪犯,而是奴隸。奴隸只需要聽話幹活就可以了,其實生活未必有多差 — 美國南北戰爭時期南方媒體的一個重要論點就是奴隸生活穩定不用擔心失業而且有終生的醫保,比北方某些工人強——但奴隸不能對事情做決策。只有自由人,因為要管理奴隸,要為自己的生活做主,要對公共事務發表意見,才需要做決策。
博雅之學的本意是決策之學。
嚴肅文學可以讓人學會體察他人的感受,了解真實世界中不同類型人的生活。邏輯可以讓人學會推理和辯論。文法修辭可以讓人學會怎麼用語言爭取別人的支持。歷史可以讓人學會借鑒前人的經驗。數學可以讓人學會取捨。天文學可以讓人對世界的自然規律產生敬畏。這些學問不是什麼用於打扮自己、被別人審美的"教養",這些都是大人物辦大事的實用技能!
所以博雅之學訓練的不是什麼"貴族品位",而是真貴族,是社會的中流砥柱,是精英。
博雅之學,並不是告訴我們什麼放諸四海而皆準的真理,而是提供一些寓言故事、名人典故和思維套路。你掌握的套路越多,辦事的時候可供選擇的思路就越多。至於遇到什麼事應該用哪個套路去解決,這沒有任何程序性固定辦法,是一種藝術,只能自己選擇。
比如說,如果你把經濟學理論模型當成放諸四海皆準的真理,你什麼事兒都不太可能幹成。但是如果你把經濟學理論當成僅供參考的寓言,你反而可能非常靈活地辦成一些事情。
如果拿武俠小說打比方,那就是我們不能學那些只會本門武功——哪怕這個武功很厲害 — 而且還個性單一的配角。我們得學師從多位名家,招式復雜多變,性格也被女主角認為是捉摸不定的男主角。面對一個問題,你可以把它當成經濟學問題,但你也可以把它當成政治問題,甚至物理問題。我們就如同使用武功一樣不斷嘗試各種招法,一招不成再來一招。理論不好使不能怨老師教錯了,只能怪自己會的招太少。
簡單打不過復雜。只有復雜的人才能打敗復雜。
想要學會這樣的本事,就得讀書。
6. 本書
這不是一本學術著作,不是一本教材,也不是一本完備的行動指南。我既不可能在書中完整地介紹所有有用的知識,也不打算列舉這些知識的目錄。我還不能保證書中說的理論都是對的,理查德·費曼有句話說,(物理學)理論進展之快常常超過書籍出版的速度。
我能保證的是書中所有內容都是有趣的。"有趣"其實是個特別高級的標准,為了達到這一點我付出了艱苦的努力。這本書的任務是給讀者帶來啟發。如果現代世界的智識是我們追求的月亮,這本書是指向月亮的手指。
本書的第一部分"世界觀祛魅",試圖向讀者介紹一個跟傳統看法不太一樣的世界。網上的青年經常說什麼東西能"改變我的三觀",而學者們對此有個格調稍微高一點的說法,叫作"budge my priors" — 直譯差不多是"使我心目中對世界的的基本假設稍微移動了一下"。 常識是我們的敵人。社會上人們對一些常見問題的主流看法,很可能是錯的。我期待這部分的內容能讓你對世界的基本假設稍微移動一下。
第二部分"自動化時代的英雄",重點談教育問題,尤其是中國教育。我認為當前人們討論教育根本沒說到點子上 — 現代教育制度的本質不是什麼培養有用人才,而是把人分類,讓階級分層。對這個問題你想得越明白,內心就會越難受。但是最後我會給一個光明結局,說說英雄是怎麼突破教育和階層的局限的。我還會提出一個基於大數據、自由意志、人工智慧、資訊理論和供給派經濟學的英雄定義。英雄的存在,可能是復雜世界的一大好處。
第三部分"智識分子的十八般武藝",講幾個當前學界流行的觀察世界的角度和解釋世界的方法。這些方法有心理學的也有物理學的,有軟的也有硬的,有大的也有小的,絕對不帶門戶之見。將來遇到一些一般人對付不了的問題,把這些武藝啪啪啪抖落出來,也許真能破解一二。
第四部分"機器厲害還是人厲害?"展望未來,而且是迫在眉睫的未來。為了在人工智慧時代保持人的創造性優勢,我們需要新的工作策略,新的組織管理方式,和新的社會形態。這些策略、方式和形態,並不是什麼科幻推理,而是早就已經發生了,甚至已經發生了好多年,只不過我們沒有注意到。
科學家的職業病是希望什麼好東西都是自己第一個發現的,然而這本書涉及的所有嚴肅理論都是別人的研究 — 我自己的研究,磁約束受控核聚變等離子體模擬,還不夠符合這本書"有趣"的標准。但是我能追求這個:書中有些思想,是我第一個告訴中國讀者的!
D. 編輯戰的現象
編輯戰通常會使條目在短時間內內容頻繁變化,並會造成大量的版本覆蓋,所以編輯戰通常的結果是條目被臨時甚至永久性的保護或鎖定,以進行一段時間的強製冷卻,一段時間後一般會遵循等待適當時機再次開放編輯的原則,有時也會採取保留較為合適的版本並長期鎖定的措施。在維基網路中幽默地稱之為「接著使用者們就會發現該條目無法編輯,即可享受一星期悠閑的生活。」
在維基網路中,通常這種保護並不會很快解除,這一點在爭議性的條目的情形特別重要,這樣可能編輯戰會再一次發生,而保護該頁面的管理員可能正在與爭論的各方進行協調,如果雙方真的無法達成協議,其中立精神要求將兩種意見都表達出來,可以像這樣:關於XXX的爭議,一方認為……,另一方認為……。「雖然文章內可能會有相互矛盾的內容,但維基在有爭議的情況下,不是、也不能成為判斷某種說法對錯的地方。它只能記錄下來,表示有這樣兩種說法。」
維基網路創辦者們希望將全人類的知識匯聚在一起,再無償分享給每一個地球公民。無數個文化各異的腦袋通過光纜連接,催生「地球村」和全新的共處共享法則——「去中心化」,奉行人人皆可編輯、思考、學習和共享。
2002年,中國加入世界維基序列。這一年秋天,北京大學數學系的學生Mountain無意中發現了維基網站,隨後漢化了界面。不久後得到維基總部的承認。很快,中文維基迎來了首批活躍的志願者編輯——三位來自中國大陸,一位來自台灣,一位來自香港,一位來自新加坡。「中文維基一開始就是多元的。不同地區、不同文化的華人都能參與。」Mountain說,「但也埋下分歧。」
這個預見很快就成為現實。兩岸青年在歷史文化認識上的分歧迅速凸顯。例如1945年至1949年發生在中國大陸的戰爭,就引起了「解放戰爭」和「第二次國共內戰」的定義之爭。兩岸歷史和現實的復雜性讓爭論變得頻繁而瑣碎,就連一個方框都能成為戰場。中文維基要編一個中國朝代年表,但到1949年後,台灣維基人要求台灣並列在大陸旁邊,而且表格大小要一樣。大陸維基人則表示反對,認為應按兩岸實際面積大小來劃分。
2005年,中文維基的元老們覺得要定章法了。他們直接翻譯英文維基的章程,但效果並不好。例如「中立的觀點」,英文版章程里用了五千多個單詞來解釋,翻譯成中文後顯得晦澀難懂。Mountain翻譯闡述了「共識」——充分溝通,善意推定,理性合作,像古希臘城邦的「公民」們那樣自由辯論討論。「這是一個從混沌中建立秩序的過程。」Mountain引用哈耶克的話。
但呼籲並沒有減輕這些「編輯戰」,維基創始人吉米·威爾士都為此感到煩惱,傳言說他甚至一度考慮關閉中文維基。但在此之前,後者就付出了代價——過分開放的編輯環境也提升了敏感度,從2004年至2008年,中文維基在中國大陸被封鎖了三次。封鎖期間由於登陸困難,大陸維基人逐漸減少,港台等地維基人則不斷增多。到2012年9月,在編輯量上,台灣已領先大陸16%,中文維基上的輿論陣地逐漸轉移,格局大不相同。這期間,台灣維基人創建了「平型關戰役」的條目,在條目中揶揄「幸虧敵人只是負責後勤運輸的輜重兵」。
2008年,中文維基被解封。大陸的維基人重新到來後,爭吵開始了。幾年之內,條目被修改超過千次,編輯戰幾度爆發,管理員沒辦法,不惜違背維基網路的初衷,將條目設置為「不可修改」。還有維基人注冊了「揭開歷史真相」的賬號,雙方各舉證據,互相質疑,原本只是一千位元組的條目,容量擴充了二十倍。
2013年4月,一家雜志刊長文揭露了東北某女子勞教所的酷刑內幕。三天後,台灣維基人「wetrace」和「smile886」在中文維基上建立起相關新條目並進行了49次編輯擴充,內容包括外媒報道、聯合國報告,以及一封未證真偽的求救信。從第三天開始,大陸維基人開始反擊。他們質疑的焦點在於,台灣編輯的信息來源的客觀性和對西方媒體的傾向性。
「黑雪姬」在質疑之後的半個小時之內,進行了29次編輯,刪去與媒體報道有關的兩千多字,主要是勞教人員的自述,和聯合國報告中對酷刑的具體描述。凌晨兩點,「黑雪姬」再次刪去了台灣編輯的內容,並加上表示條目具有爭議性的標志。但不過二十分鍾,在電腦前堅守整晚的台灣編輯「wetrace」就發現了「敵情」,重新撤銷了「黑雪姬」的版本。他開始變得憤怒,向「黑雪姬」提出抗議:「警告你不要再破壞。」當晚三點二十,另一位大陸維基人宇文宙武則充當了「黑雪姬」的援軍,他再次撤銷了「wetrace」的編輯。
這場拉鋸戰從當天下午三點一直持續到第二天早上九點,管理員不得不介入,永久不許編輯。
經此一役,「黑雪姬」開始變得憤怒。他開始懷疑維基上的虛假信息是有組織的,決心給予打擊。「維基上有些人是別有用心。他們在故意誇大一些問題,作為攻擊和自我宣傳的工具。」「黑雪姬」說,「這激起了我的使命感。」
學者毛向輝曾批評維基網路缺乏信任機制。他半開玩笑說:「在大陸維基人看來,台灣維基人親日又台獨(只有顯隱性之分),香港維基人只是一群小孩子。而在港台維基人看來,大陸維基人都是被洗腦的鄉下人。」
E. 為什麼只能由政府來發行貨幣,私人發貨幣可以嗎
哈耶克在學術生涯早期跟隨他的老師米塞斯一起研究商業周期理論以及貨幣理論。1931年,他發表了《價格與生產》,由於書中的主張與凱恩斯一年前出版《貨幣論》相反,兩人展開了論戰。
最為典型的例子莫過於金銀。金銀在很長一段時間都是世界通用的貨幣,各國商貿的硬通貨,不屬於任何一個國家。即使在金本位時代,國家發行法定紙幣,但法定紙幣依然是以自由競爭的黃金為錨,黃金在全球自由流通,且比紙幣更為硬通。
至少有以下三個原因,導致大量的競爭性貨幣的存在:
一是多層次市場的存在,由於金屬貨幣不易切割,超零面額貨幣與銀幣並存。
18、19世紀孟加拉各地長期存在高位的金幣姆魯、細卡盧比、中位的阿廓特盧比,下位的銅錢與貝幣。由於銀幣不易切割,在偏遠地區以及小額交換中需要大量超零面額的貝幣。
這種情況在中國古代長期存在,銅錢本位在中國古代持續了一千多年,但是鐵錢也長期流通(如宋朝),鐵錢相對銅錢面額小。到了清代,隨著南美波托西銀礦被發現,大量銀幣流入中國。1730年左右的交易中銀和錢的使用各佔一半。相對於銅錢,銀幣面額更大,方便大額交易解決銅錢不易運輸的缺點。
二是季節性通縮,私人鑄幣平衡市場需求。
在農耕時代,農產品的交易量佔比大,大量貨幣用於農產品交易,然而農產品具有明顯季節性,金屬貨幣運輸供應極為不便,因此在豐收季節經常出現貨幣不足的問題。黑田明伸教授在書中列舉了1606年中國福建泉州的例子,原有庫存管錢不能滿足大米交易,於是私鑄錢導入滿足市場需求以平衡供需。這種情況在當今中國每年都發生,每年接近春節都是貨幣需求高峰期,央行都會針對性地釋放部分流動性來平衡供求。
三是金屬貨幣屬於通縮型貨幣,地域性和特定領域流通多種貨幣。
黑田明伸教授在書中列舉了拿迪納傑布爾的情況,「米之類的穀物的交易專用索諾托銀幣,油脂之類的買賣只用法國阿廓特盧比或英國阿廓特盧比,而亞麻之類專用法國阿廓特盧比。」
20世紀初的中國,江西九江流通各種銀幣,墨西哥銀元用於上海的茶、瓷器輸出產品的交易,江蘇省本地發行的銀幣用於面向煙草或豆類等本地市場的交易。還有山西晉商圈內使用的銀票,以及環中國海錢幣共同體包括日本、朝鮮、東南亞等國使用的各類銅錢。
金屬貨幣在多層次市場、季節性通縮、地域性和特定領域的問題,在今天信用貨幣年代都不存在了。黑田明伸教授所列舉各種競爭性貨幣很多也都在銀幣全球化以及法定貨幣制度中消失了。
所以,今天我們看到的全球各國的貨幣格局都是一國一貨幣,由國家壟斷法定發行。
文 | 智本社
智本社 |一個聽硬課、讀硬書、看硬文的硬核學習社。微信搜索「智本社」(ID:benshe0-1),學習更多深度內容。
F. 如期分期淺談什麼是共享經濟以及共享經濟的本質
一、共享經濟的真正內涵
共享經濟的典型案例是 Airbnb ,人們將自己的起居室與遊客分享,因此共享經濟的直觀形式是人們將閑置物品通過互聯網平台分享給他人使用,並且獲得回報。如果共享經濟只限於此,那麼確如某知名學家說,所謂共享經濟,其實就是出租,何必再造一個新概念呢?然而出租並不能涵蓋共享經濟的全部形式,比如兼職行為就是勞動力的共享,但並非出租,又如汽車4S店將自身作為汽車電商平台的線下提車點和服務點,也是一種新型合作與共享,這顯然比租賃更加復雜。
那麼共享經濟的內涵到底是什麼?我認為共享經濟有兩個基礎,首先是各類生產資料、耐用消費品非常充足,出現閑置;其次是這些資源可以通過信息技術實現信息化、碎片化。在此基礎上,一些互聯網平台可以將這些資源更高效、更靈活的組織起來,滿足人們的衣食住行等各方面需求。概況的說,共享經濟是一種利用信息技術開展的新型生產活動組織方式。
二、共享經濟的經濟學原理
我們提到兼職也屬於共享經濟,那麼我們就從兼職入手來談談共享經濟背後的經濟學原理。與「兼職」對應的是「全職」,也就是說勞動者與企業形成穩固的僱傭關系,勞動者成為企業內部用行政命令調動的人力資源。打個比方,兼職往往需要完成一 項明 確的任務,完成任務後就可以得到相應報酬,這更多是一次市場交易行為。而上班則通常沒有明確的任務,而是根據上級的指示不斷完成工作,這更多的是執行企業內部的行政命令。
說到這里,就不得不提到企業形成的原因。在本專欄此前的文章《信息的權屬:區塊鏈與信息社會》中,我們提到諾 貝爾 經濟學獎得主羅納德·哈里·科斯(Ronald H. Coase)率先提出了企業存在的原因。為了實現資源的流動和配置,可以通過市場交易的方式,也可以通過行政命令的方式。當市場交易成本高於企業內部的管理協調成本時,企業便產生了。企業的存在正是為了節約市場交易費用,即用費用較低的企業內交易代替費用較高的市場交易。
哪些因素決定了市場交易成本的高低呢?首先包括明確的產權和便於計量。科斯提到,為了可以交易,資源需要有明確的產權。比如現在我國農村土地是集體所有,產權不夠明確,就會為交易帶來很大的困難。此外,1974年諾 貝爾 經濟學獎得主哈耶克在《知識在社會中的應用》一文中提到,資源能夠交易的前提是可以被准確的計量,比如工人的計件工資、租車按行駛里程收費等都可以比較准確的計量,但是一幅字畫、一項知識產權的價值卻比較模糊,這也使得交易定價變得困難。除此以外,生產活動的不確定性、資源描述的難度、交易雙方信息傳遞難度等因素,也會影響交易成本。
如果交易成本很高,不能通過市場交易來配置這類資源,那麼只能把這些資源納入企業內部,通過企業的行政命令來配置這類資源。比如技術專家幫助企業檢修設備故障,他的勞動值多少錢?很難准確計量。設備發生故障的頻率不確定,故障的復雜程度也不透明。所以企業很難與專家就每次檢修支付報酬(也就是進行交易),還不如聘請專家為顧問,每年支付固定的顧問費,不管出現什麼故障專家都要負責(也就是行政命令)。
然而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一些原本難以計量的資源,現在可以信息化、便於計量了。這就降低了交易成本,這得這些資源可以從企業或個人的控制中重新釋放出來,通過市場進行配置。比如在Airbnb上,我們可以看到房間的照片、地理位置、其他用戶的點評等信息,這都有助於用戶判斷是否值得為房間買單,降低了計量的難度。房間的配置。這是又如在 豬八戒網 上,設計師通過網站接活,幫助企業完成設計工作,企業主可以看到設計師的過往作品、收費標准、客戶點評等信息,而且可以接受多位設計師的報價,這也降低了企業評判和定價的難度。這是設計勞務的配置。
企業或個人的控制是一種獨占,而通過市場配置則體現了共享。資源便於計量,就可以碎片化,靈活組合、按需調配,這就是共享經濟的基礎。但是這些分散化、碎片化的資源需要組合在一起才能形成完整的產品,而消費者自己很難去組合這么多資源(或者說是沒有專業比較優勢),所以就需要出現一個新的組織者。比如互聯網家裝平台就組織起眾多設計師、泥瓦匠、木工、電工等,為用戶提供整體裝修服務。而要組織這么多分散化的資源,就必須依靠一套強大的信息系統。因此,信息技術一方面讓資源碎片化,另一方面又賦予組織者更強的組織能力,這兩方面的整體才是共享經濟的核心。
我們看到,共享經濟的反映了信息技術對商業活動組織形式的深刻影響。此前很多人只關注資源的碎片化,忽略了資源的新型組織方式,對未來信息社會商業形態的認識是片面的。
三、共享經濟的創新實踐——O2O與SaaS的未來
理論上,我們認為共享經濟反映了未來經濟活動的組織方式,那麼實踐上,這種組織方式是如何實現的呢?一種商業模式都包含供給側和需求側,共享經濟更多的是一種供給側的組織方式,調動分散化、碎片化的生產要素,組合起來為消費者提供產品或服務。而這項工作,是由產業鏈上新出現的成員完成的,我們過去把這個新的組織者稱為「互聯網平台」。
起初,這個新成員是從流通環節切入的,也就誕生的電子商務。無論B2B、C2C還是B2C等名目繁多的概念,其關注的都是產品的流通。在此階段,誕生的互聯網巨頭是淘寶、京東、 餓了么 、美團、 滴滴 等。以「 餓了么 」為例,它為眾多餐廳安裝了客戶端,每當有用戶訂餐,餐廳里就會響起那熟悉的女聲——「你有新的 餓了么 訂單,請盡快查收」,接下來就是餐廳大廚一頓煎炒烹炸、鍋碗瓢盆。 餓了么 只在乎怎麼把外賣交給消費者,這是流通環節,至於菜是怎麼炒出來的、用了什麼油,這其實是生產環節,餓了么是不在乎的。
然而,只關注流通環節的問題在於很難控制產品和服務的品質,尤其對於復雜的產品和服務,要在生產流程的每一步進行質量控制,所以這個新成員正在逐漸進入生產環節,這也就誕生了O2O和SaaS。SaaS是Software as a Service(「軟體即服務」)的縮寫,它的用戶主要是企業。這里軟體是形式,服務才是本質,可以說沒有通過軟體提供服務的SaaS都是耍流氓。怎樣通過軟體提供服務呢?其實就是把服務者的專業知識、經驗、思想、能力都融入了軟體的功能和 程序 邏輯里,與SaaS用戶(企業)的業務流程緊密融合,幫助SaaS的使用者更好的完成業務活動。這也是SaaS和傳統ERP的本質區別,ERP只有記錄功能,而SaaS有指導能力。因此,SaaS指導和監督企業完成好每一步生產流程,從而進入了產品的生產環節,成為企業活動的組織者。
由於進入了生產環節,SaaS背後的運營者可以組織起更復雜的生產活動,比如為產業鏈上下游不同企業提供SaaS、指導他們各自的生產流程,而組合起來則是SaaS組織了整個產業鏈。這一切的前提是產業鏈內的資源分散化、碎片化、可計量、易描述,這是信息技術的功效,而這種新型組織方式通過信息技術滲透進產業鏈各個環節,比傳統的市場交易、合格供應商等組織方式更精準、更靈活、更高效。
在經歷了2015年的資本泡沫後,O2O和SaaS似乎被資本棄入了冷宮,然而恰恰是在這種情況下,一些SaaS服務企業逐漸找到了方向,真正融入到企業的業務流程,成為生產活動的組織者。在筆者公司投資和關注的企業中,就有多家這樣的企業,他們可能屬於旅遊、教育、醫療、汽車出行等不 同行 業,但它們有共同的特徵,成長軌跡也互相具有借鑒意義。盡管目前他們還大都是無名小卒,但我相信他們之中會有下一個阿里、 滴滴 。
四、從共享經濟到信息經濟
以上,SaaS實現了供給側的新型組織方式,一旦它與需求側的新型組織方式相結合(不同於線下店、互聯網中心化網站被動等待消費者上門,還將出現其他流量組織方式,此不贅述,以後專文討論),就會迸發出更具活力的經濟活動。
這些經濟活動的新型組織方式,連同經濟活動所需的新要素,則構成了信息社會的新經濟形態,我們稱之為「信息經濟」。O2O、SaaS受到追捧又受到質疑,這不是共享經濟的落幕,而是信息社會的大幕正在緩緩拉開。
G. 區塊鏈的分布式記賬是什麼意思
這個問題問的好,我舉個例子吧,比如我在銀行存了100元,這個存錢的數據只記錄在銀行的資料庫,別人無法獲取,即「中心式記賬」。而區塊鏈是是分布式記賬,是一種新的信息記錄技術,而且是「加密的」「分布式的」,數據不存在一個中心了,而是在全網的計算機上都存一次。比如我向你轉了100元,我會向全網所有的計算機都喊一嗓子,大家一起記一下賬,即「分布式記賬」。
H. 為什麼持續9年做一件事
2015年1月8日上午,「海爾互聯網模式創新國際研討會」在海爾洲際酒店海洋廳正式召開。本次研討會以「變軌加速創用戶最佳生活體驗」為主題,旨在探討海爾在互聯網時代的商業模式創新,並尋求中國企業應對互聯網時代挑戰的道路。
會上,海爾董事局主席、首席執行官做了題為《海爾互聯網模式的9年探索》的演講,向外界講述了海爾正在發生的變革。「傾否,而非否傾」,張瑞敏認為企業必須主動顛覆封閉的局面,而不是被封閉的局面所顛覆,就像斯圖爾特?克萊納在《管理百年》中所說的那樣,管理上沒有最終的答案,只有永恆的追問。面對不斷變革的時代,海爾要做的就是永恆地追問、永恆地追求,使海爾真正變成一個時代的企業。
以下是演講全文。
2005年9月,我們提出了「人單合一雙贏」模式,對互聯網模式的探索已堅持不懈進行了九年多。那麼,為什麼我們要持續不斷地堅持九年多?目前階段,海爾在做什麼?這兩個問題合起來,其實就是一個因果關系或者來龍去脈,既有海爾互聯網模式的過去時,也有現在進行時,還有未來探索的東西。
為什麼要堅持不懈九年多?
所謂「人單合一雙贏」,「人」就是員工,「單」是是用戶需求。員工和他的用戶需求聯系在一起,非常困難,因為一個企業找到自己的用戶就並不容易,如果變成每個人都要找到自己的用戶,就更加困難。
我們為什麼要在2005年9月份提出「人單合一雙贏」模式?因為當時最困難之處在於內部員工對發生的變化很難理解。為什麼?有人說,我們現在發展得已經很不錯了,很多企業還跑到海爾來學習,我們憑什麼要改變?改變對我們自己有什麼好處?還有人感到了(改變)對自己可能有威脅。
但是,當初我們已經感受到互聯網的挑戰已經到來。什麼挑戰?信息的零距離——原來的信息是不對稱的,而互聯網上用戶得到的信息比企業更多。這個信息零距離帶來的挑戰是什麼?就是用戶個性化,要求企業從大規模製造變成大規模定製。然而,不讓每一個員工都對准他的用戶,大規模定製是沒有辦法進行的。所以,這是應對互聯網時代的挑戰必須要做的選擇。
當初,海爾內部的員工很難接受,為什麼?因為我們過去的文化是執行力文化。我們能從1984年創業時只有幾百人的一個集體所有制街道小工廠發展起來,能夠脫穎而出,主要就是我們當時提煉了一個「日清模式」——「日事日畢,日清日高」,今天的事情今天一定要做完,今天做完的事情一定要比昨天有所提高。我們提了一個1%的原則——每天都比昨天提高1%,70天就可以翻一番。之所以我們能夠在大量的企業中脫穎而出,創名牌、多元化擴展、國際化都比較順利,主要的原因就在於,盡管中國很多企業都在學習國外先進管理模式,但當時管理太粗放,沒有辦法落實到位,而日清模式把它落實到位了。直到今天,有許多到海爾學習的企業,聽了海爾現在的轉型說,這個我們不感興趣,你們把日清模式教給我們就行了。
執行到位是整齊劃一,是完全指令性的,到了互聯網時代肯定不行。所以,2005年,我們提出要轉型。但是,觀念上要轉變,思維模式要改變,更重要的是,管理、組織架構全部都要變,這很難被接受。所以,我們進行了這么長時間的探索,因為一開始老是在糾結,有時候在徘徊,有的時候可能是走兩步退一步,甚至退兩步,也就是一個試錯的過程。
那麼,為什麼又一直堅持下來了呢?就是基於這樣一個理念——「沒有成功的企業,只有時代的企業」。所有的企業都不要說自己成功了,你只要是感到自己成功了,但那隻不過是因為你踏准了時代的節拍,而沒有任何企業可以永遠踏准時代的節拍,因為時代變化太快了,沒有辦法預測它;我們是人不是神,沒有辦法永遠踏准,所以唯一要做的就是改變自己,企業不可能改變時代。
怎麼做呢?海爾有一個很重要的理念——自以為非而不是自以為是。「是」是什麼?是時代,是用戶,只有跟著在變的用戶和時代改變。《創新者的基因》(The Innovator's DNA)里有一句話說得好,「即使向著同一方向極目眺望,也不會看到新方向。」為什麼一定要朝同一個方向極目眺望?因為自以為是,覺得朝著這個路走下去就行了。實際上,這是不行的,而是要走另外一條路。克萊頓?克里斯坦森說創新有兩類,一是延續性創新,一是破壞性創新。延續性創新只不過延續過去的路走,而破壞性創新則要找到新的路。破壞性創新對企業來講就是兩個結局,要麼成為破壞者,要麼被破壞。
我們希望海爾成為舊模式的破壞者,要創建兩個平台:一個是投資驅動平台,一個是用戶付薪平台。所謂投資驅動平台是指,把企業從管控型組織變成一個投資平台,不再有各種部門和事業部,通通都要變成創業團隊,公司與這些團隊只是股東和創業者的關系。過去的組織架構是一個正三角型,是馬克斯?韋伯提出來的科層制。科層制組織最大的特點就是整齊劃一、指令一直到底,要求所有人都貫徹到位。而每個員工處在不同崗位、不同職位,薪酬往往與職級相關,所以並不關心用戶需求。但是,互聯網時代,用戶個性化、市場碎片化,整齊劃一的組織一定會被顛覆。所以,海爾的整個組織,從一個正三角、金字塔型變成了一個扁平化的結構。之前,「正三角」里充滿了各種層級,現在變成一個個創業團隊。那麼,海爾變成了什麼?一個生態圈。從過去的上下級關系變成了投資人與創業者的關系;當然,這和普通的投資者還不一樣,因為一要負責戰略方向正確,二要有一個平台,驅動員工在正確的道路上前進。過去的職能部門,人力、財務、戰略、信息等就構成了服務平台,已經做好的創業小微可以在該平台上面購買服務。因此,員工原來都是由企業發薪,現在既然沒有(傳統意義上的)上下級了。企業上級是誰?員工上級是誰?就是用戶。所以,給用戶創造了價值,就有薪金;沒有創造用戶價值,就沒有薪金。
我們轉型的目標,就是要從原來製造產品的加速器變成孵化創客的加速器。原來就是為了規模,產品做得越多、做得越快、做得越有競爭力越好,現在要變成孵化創客。簡單地說,企業要從原來的產品製造者變成「創客製造者」。
約瑟夫?熊彼特有一句話說得非常好,創新是生產要素的重新組合,所以創新不等於新產品的開發,更重要的是生產要素的重新組合。怎麼重新組合?外面需要你怎麼組合就要怎麼組合,以適應用戶需求,適應市場需求。打一個通俗的比方,如打撲克一樣,抓到什麼牌沒有辦法控制,但能不能贏要看你能不能把手裡的牌組合到最佳,既包括相互之間的協調,也包括對對手之間的判斷。
兩大平台之投資驅動平台
現在的海爾,沒有層級,只有三種人——平台主、小微主、創客,都圍著用戶轉。原來的員工,以前要聽從上級指揮,現在要為用戶創造價值,必須要變成創業者、創客,這些創客組成小微創業企業,創客和小微主共同創造用戶、市場。不過,小微主不是由企業任命的,而是創客共同選舉的。創客和小微主間可以互選,如果小微主做了一段時間被小微成員的創客認為不稱職,可以選掉。實際上,海爾的小微主經常有被選掉的。最重要的是,不局限於內部員工,還可以引進外部的資源。這些小微加上社會的資源,就變成了一個生態圈,共同去創造不同的市場。這就會形成有很多並聯平台的生態圈,對著不同的市場,對著不同的用戶。
我經常引用《維基經濟學》的作者唐?泰普斯科特先生的兩句話,「世界就是你的研發部」、「要麼協作,要麼消失」。我把前一句話延伸了一下,「世界就是你的人力資源部」,全世界的人力資源都可為我所用。例如,有幾個員工在網上發現,有一些孕婦說懷孕之後看電視比較困難,希望躺在床上看。於是,這幾個人就搞了一個家用投影儀,現在做得還不錯。他們不再有自己的研發部:研發資源是美國矽谷的,主要的核心零部件來自美國德州儀器,生產在武漢光谷。後一句話對傳統企業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因為過去企業一定是與上下游之間進行博弈的,供應方、營銷商等等都想讓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但是現在大家要和用戶一起共同創造需求,要各方的利益都最大化。
轉型到現在,為什麼時間比較長?很大的一個挑戰就是上萬名中間管理層一定要轉變為創業者,否則就要離開。這里所說的「中間管理層」,並不是傳統的中層領導、中層管理者,而是指企業和用戶之間的那一道隔熱牆,這些人不一定有什麼職位,但所有外面來的資源都要經過他們。比如,供應商要到海爾來必須經過他們,這就衍生出很多的問題;現在,所有的供應商只需要通過網路就可以進入。之前有點像中國的大學,嚴進寬出,而美國大學是寬進嚴出,只有這樣,網路才可以整合到最好的資源。
企業文化也要從執行力文化轉變成創業文化。這兩種文化的要求、標準是不一樣的。執行力文化就是要求員工一定是執行指令不走樣,今天要求你做好的事情必須今天完成,哪怕下了班干到晚上十一點也要完成。過去都是把堅定不移執行公司指令的人樹為公司標兵。但是,創業文化要求你以創業成果為立身發展之本,沒有成果就不應該在這里存在。成果大可以分享的大,小分享的就少。
201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法國人讓?梯若爾在《公司金融理論》一書中指出,有兩種減輕內部人風險的辦法:一是基於經理績效的激勵機制,二是股東可實行監督,對企業很重要。這兩者加起來就是西方社會所謂的委託—代理激勵機制:股東給代理人、經理人期權,經理人給股東利潤。但是,這種辦法只針對少數人,主要是管理者,而海爾現在要讓每個人都成為創業者,每個人都要做好自己的市場、用戶。而且,委託—代理理論是要控制經營風險,我們不是要控制風險,而是要使企業充滿活力。這樣才可以做到德魯克所說的「每個人成為自己的CEO」。當然,我們也面臨著文化上的挑戰,要改變一個觀念,要從「只要聽領導的就行了」變成聽用戶的,用戶就是我的領導。
互聯網時代的變化和挑戰就是三條:第一,零距離,信息零距離;第二,去中心化,互聯網上所有的人都是中心,每個人都是發布者、評論者,符合用戶要求、需求的就可以購買;第三,分布式,資源都是分布的。現在,海爾面臨最重要一個挑戰就是去中心化的問題:怎麼樣滿足每個人都是中心?怎麼樣把組織從原來緊耦合變成松耦合?就像抓一把沙子,越攥緊拳頭可能抓住的沙子很少,手掌鋪開放的沙子反而更多。我們要把企業鋪開,打造成創業平台,每個人都可以在上面創業,海爾會得到的更多。而緊耦合結構像一部精密機器一樣,所有的齒輪都在高速運轉,但每一個齒輪都沒有主動性,一旦外界發生變化可能就會轟然倒塌。柯達是全世界膠卷界老大,但在數碼時代轟然倒塌,因為它是一個緊耦合的結構;它發明了數碼相機,但沒有做下去,現在設想如果是松耦合結構,可以切出一塊業務持續做數碼相機,可能也不是今天這個樣子。
松耦合可以解決什麼問題?市場摩擦力。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羅納德?科斯提出了一個很有名的理論,企業內部不能有市場。為什麼?因為企業里有非常大的市場摩擦力。為什麼會有市場摩擦力?因為企業是一個科層制組織,搜索成本、協調成本很大。現在,我們把這個組織解構了,市場摩擦力基本可以消除。里夫金在《零成本社會》里說,互聯網時代很多邊際成本趨向於零,要實現一個協同共享的經濟,所有人在其中既可以共同協同,又可以共享。比如,他說將來很可能GDP會下降,為什麼?我不需要擁有一輛車,因為可以租車;我不需要有玩具,例如現在美國已經有了玩具網站,大家的玩具可以都放在那裡,只要領一張卡就可以玩。將來不是擁有權而是訪問權、使用權,所以國家的GDP可能會下降,但對大家來講有好處。海爾這個並聯平台就可以實現協同共享的經濟,所有的各方包括用戶都在裡面,可以做到各方利益最大化,推動往前發展。
我們的目標是什麼?希望小微成為一個自組織並自演進為能進入邊際收益遞增的通路。過去的組織,從來不是自組織,都是他組織,聽命於別人。自組織,必須有兩個條件:第一,正反饋循環,簡言之就是由更好的人創造更高的目標,再帶來更高的價值,又制定更高的目標,優化進來更好的人,二可以引進負熵,讓更好的人進來。這一種自組織,最主要的目標就是可以做到自演進,不要給他制定亦步亦趨的目標,而是讓他自己向目標演進,成為收益邊際遞增的路徑。傳統經濟時代是收益遞減,互聯網時代做好了一定是邊際收益遞增,為什麼?因為過去是封閉的,就這些資源,最後一定是邊際收益遞減,但是現在開放了,而且是自組織,一定可以邊際收益遞增。
例如,之前,我們在游戲本行業是零,現在由三個80後創建的雷神在一年之內做到行業第二。怎麼做到的?他們深入挖掘了三萬條用戶數據,發現沒有一個游戲本能讓用戶滿意,整理出了十多個痛點,然後想一定要讓用戶滿意。因為有用戶交互,所以可以整合代工廠、設計資源等社會資源,並引入了風投。當然,他們自己也要跟投,這樣就從執行者變成了所有者,然後現在正考慮從硬體延伸到軟體等。這不是企業給他制定好必須要怎麼樣走,而是機制驅動他們向正確的路線走。
除了雷神這樣的創客小微,還有一種小微是轉型小微,是指我們在這些行業已經做得比較大,比如說冰箱、洗衣機,有成熟的流程。怎麼改變?最大的改變是什麼?要從原來的串聯流程變成並聯流程——原來企業從研發開始,到製造,再到營銷,現在要變成把所有的資源並聯起來,共同面對用戶。比如,過去設計職能是根據設計完之後下一環節的評價拿薪酬,現在怎麼拿?先不要拿,等這個產品到了市場之後產生了效益再來分享,如果不產生效益就要分擔這個風險。因此,他不會再把自己關在實驗室里,而是要走到用戶當中去。這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非常困難,因為涉及到很多人的利益。當然,最重要的是開發要改變,傳統時代的產品開發是瀑布式,現在要變成迭代式,先用戶參與,一代一代往前走。
外界質疑我們的做法不符合科斯定律:企業之所以存在是為了使交易成本最小化。其實應該倒過來想,為什麼有的交易成本高,有的低呢?因為人更優秀。所以,開放所有人力資源都為我所用,就沒有這個問題了。其實,海爾真正要直面的問題是對試錯的承受力。這幾年試錯過程時間這么長,就是因為需要掂量和斟酌。容忍程度太高、太大,可能會出現後面沒有辦法控制;太低,轉型又轉不動。怎麼拿捏這個程度很難,這就像凱文?凱利在《失控》中所說的「進化的代價就是失控」,想發展就必須進化,進入進化的過程就很難控制。
兩大平台之用戶付薪平台
投資驅動平台是整個企業結構的變化。企業的關鍵是人,那麼,員工怎麼辦?我們要建立起用戶付薪平台。之前,海爾的薪酬像今天很多國際大公司一樣是寬頻薪酬。這樣做帶來的問題就是:員工只盯著職級沒有盯著用戶。
海爾用二維點陣圖來評估。橫軸是「企業價值」,衡量的是諸如銷售收入、利潤、市場佔有率等這些常見指標;縱坐標是「網路價值」,也就是用戶價值。過去,一個人賣十萬台產品,橫軸所代表的指標很高,就可以拿高薪金;現在不行,還要問你賣十萬台有多少用戶?顧客和企業只是交易關系,交易完成就兩清了;用戶,則是要從產品還沒有出來就要參與,出來之後還要談體驗並迭代。網路規模包括兩點,第一網路節點能不能越來越多,第二連接能不能越來越多。我們定義了一個拐點,過了這個拐點就會自驅動,用戶會越來越多。所有小微如果不能到達引爆點就不應存在。
360度評價說到家是封閉的自我評價。現在,海爾直接讓用戶評價,與用戶交互。之前,我們依靠電話中心打電話詢問用戶來評價,現在電話中心已經去掉了近千人。轉型非常需要ZBB(零基預算)思路,你要裁掉一個部門10%的人非常困難,現在不是裁掉多少人,而是整個部門可能要連根去掉,因為沒有必要存在。
薪酬文化也要改變:原來是企業付薪文化,現在是用戶付薪文化,必須要有用戶好評和用戶超值才可能分享,而且要持續引爆才能分享,要分享利潤,分擔風險。例如,有些小微在推進工作時,企業價值超額不少,但是沒有用戶價值,因此就沒有得到真正的薪酬,但小微主掏錢給員工發工資。這肯定是不可持續的,如果一直沒有真正的薪酬就要解散。
哈耶克曾經說過一句話,市場最關鍵的優勢不在於分配效率,而在於信息的自由流動。過去,信息肯定沒有辦法自由流動,信息都是不對稱的,現在員工和用戶融為一體,首先解決信息的不對稱。第二,員工要相互融為一體,自演進出用戶最佳體驗。英國女學者丹娜?左哈爾提出了量子管理學。她說世界由很多能量球組成,這些能量球相互碰撞,碰撞之後不會離開,而是碰撞之後融合到一起,會衍生出新的事物,這與牛頓思維完全不一樣,因為牛頓思維是碰撞之後就離開了,世界是靜態的,而世界應是動態的。
海爾的「三化」——企業平台化、員工創客化、用戶個性化,最關鍵是員工能不能成為創客。當時,全世界都在學習豐田管理模式時,我始終想知道德魯克對豐田模式是怎麼評價的,我沒有看到一篇德魯克贊揚豐田的文章。後來,我看到德魯克在《已經發生的未來》,專門講為何沒有高度評價豐田模式。因為他認為豐田模式沒有體現出目標管理和自我控制的精髓。第一,沒有體現出個人尊嚴,第二,沒有體現出機會公平。員工下班也在做技術創新、技術改進,現場也做得很好,但都受指令於領導而不是自發,沒有體現自己的價值。個人自發,其實就是可以要使自己得到別人尊重。有沒有這個機會?沒有。另外,他不接觸用戶,有等級也就沒有機會公平。
海爾的大家電配送是全國最好最大的。我們有九萬輛車,一輛車一個司機一個安裝工,就18萬人。過去配送車是由電話中心指揮,再把信息集中起來評價。現在這些中間層都去掉了,把所有的評價權都交給用戶,「超時免單」,例如約定七點送到,過了七點送到送的貨就不要錢了。還真有用戶故意做實驗,提出凌晨一點給我送,沒想到送到的時候他在家裡睡覺。這個比事後再評價好得多,九萬多輛車沒有辦法評價。這個用戶評價出來之後,網上誰的評價最好,這個訂單就自動到這個車了;點贊的高,得到的訂單就多,點贊少就沒有了。所以,「車小微」就不是指一輛車,一輛可以發展成十幾輛幾十輛,而有的可能就被淘汰兼並了。總之,評價員工這個很重要的是權力,一定要放給用戶。
另一個例子是水盒子。起初我們和以色列合作做了一個凈水機,自認為非常好,檢測評價也非常好,因為以色列是非常缺水的國家,所以對水處理有獨到的一套。但是,賣起來就是不行。後來才發現沒有跟用戶交互,於是搞了一個水盒子,直接讓用戶測自己家裡的水質,然後根據水質提供解決方案。由此形成的凈水平台發展很快,也有很多風投投資。
有人質疑,員工只管自己不管別人,協作會更難,其次很可能只管短期,不管長期。一開始的確有這兩個問題。但是,我們用二維點陣解決了這個問題。其實,我們真正面臨的問題是員工適應二維點陣,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用戶付薪體系。我個人想應該像資產負債表,員工的薪酬和員工創造的價值,也應該和借貸關系一樣。
《易經》否卦有句爻辭「傾否,而非否傾」。主動顛覆封閉的局面,而不是被封閉的局面所顛覆,這是我們現在一直要探索的主要原因。就像克萊納在《管理百年》裡面所說的,「管理上沒有最終的答案,只有永恆的追問」。「傾否」不是只傾一次、一勞永逸,而是要根據時代不斷地顛覆,不斷地「傾否」。我們永恆的追求是什麼?就是為了使海爾真正變成一個時代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