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中心化營銷
㈠ 互聯網對營銷帶了什麼改變
很多企業決策者發現,自從互聯網出現,營銷彷彿進入無厘頭狀態:消費者變挑剔了,渠道增多了,價格體系亂了,就連傳播都去中心化了……
互聯網對營銷的最大改變是什麼?
互聯網對營銷最大的改變是傳播與渠道。互聯網工具論,主要是指傳播的工具。互聯網渠道論,主要是指銷售的渠道。
互聯網對營銷帶來的最大障礙是傳播。因為傳統媒體是可控的,而互聯網時代的傳播截止目前基本是不可控的。即使那些互聯網時代的網紅,也沒有發現成為網紅的規律。網紅們還沒來得及總結成為網紅的規律,就被新的網紅快速迭代。難怪羅振宇說網紅「Papi醬」要快速變現。
雷軍就是一例。無意中,雷軍成了網紅,助推小米。當雷軍覺得找到小米成功的規律,總結出「七字訣」等一系列規律時,雷軍又被互聯網快速邊緣化了。也許從成了網紅到被邊緣化,雷軍都是一頭霧水。
一、互聯網沒有改變4P架構
無論互聯網工具論、渠道論、本質論,都不會改變營銷的基本要素。營銷的20多個要素(營銷變數),最佳整合架構就是4P。前不久,我已經發文說「4P是個萬能架構」,意思是說4P是個分析框架,分析框架不因互聯網而改變。今天我們的分析仍然沿用這個框架。
二、互聯網改變了需求和產品形態嗎?
互聯網在四個層面改變了消費者的需求和產品形態:
1.跨界整合幾乎可以改變所有行業和產品形態。互聯網的支持技術是微電子技術(IT技術),微電子技術跨界,幾乎能夠改變所有行業,創造出前所未有的產品。現在互聯網企業可以輕易進入某個傳統行業,如特斯拉、谷歌進軍汽車行業。
2.互聯網改變了生活方式。生活方式的改變能夠衍生出新的需求和產品形態。這點與機器和電力催生了工業文明,而工業文明作為一種生活形態,衍生了眾多不同於農業文明的需求和產品形態。
3.互聯網作為信息工具,是認識與洞察消費者需求的工具。比如,過去無論多麼強調營銷是發現消費者需求,但無論是消費者調研還是消費者洞察,都很難真正做到。現在的需求鏈邏輯,能夠讓社會的極客們以互聯網為鏈接,在研發階段深度參與,從而真正做到消費者導向。
4.互聯網作為營銷傳播工具,要求產品本身自傳播屬性。互聯網傳播,商品本身就是傳播的源頭,這個時候對產品的要求自然高一些。那些在網上迅速傳播的產品,本身一定是有特點的。如果沒特點,即使有大咖傳播,投資重資傳播,可能也沒效果。
至於自吹自擂的「極致產品」,互聯網思維,不過是商業語言而已,商家可以說,讀者別當真。
當然,在目前特定的情況下,互聯網還在改變廠家的產品體系。過去,由於KA與通路的定價體系不一樣,廠家往往會有兩套產品體系。現在有了電商,可能會有第三套產品體系。
三、互聯網改變了價格體系嗎?
我的回答是「肯定改變了」,並且形成了新的成本均衡。
只要互聯網能改變成本體系,就能改變價格體系。至於現在產品結構調整所帶來的價格體系變化,與互聯網本身沒有太大關系,只是電商時代與「主流換擋」偶爾碰在一起了。
根據「零售商業輪轉假說」,任何大型新興商業的崛起,都是從「三低」(低地位、低毛利、低價格)開始的,都是有成本優勢的,比如沃爾瑪,都會帶來商業的成本再均衡。
電商在中國是從低價開始的,吸引的是「屌絲」消費者。但是,電商現在也已經成為「三高」(高地位、高毛利、高價格),電商價格高於線下已經成為常態。電商已經完成了成本再均衡過程,線下成本下降,電商成本上升,已經接近均衡狀態。
但是,電商的成本均衡過程還沒結束。C端電商的普及,形成了一輪成本均衡過程,B端電商才剛剛開始,B端最大的特點就是運營成本會下降,會再次形成成本均衡。
四、互聯網改變了渠道體系嗎?
互聯網讓渠道體系多樣化了,這是不容質疑的。電商是渠道,某種程度上是對的。
電商渠道論曾經很有市場,也很有說服力。小米成功後,曾經有人說不需要傳統渠道了,從2016年小米跌出行業前五,現在又在反思線上渠道的局限性。
互聯網肯定改變了渠道體系,未來的渠道體系一定是線上線下共生。某個階段可能線上突出一點,但單一的渠道體系是跛腳的。
過去,傳統企業大致有兩大渠道:一是通路;二是KA。互聯網改變了渠道體系。
一個渠道體系有四大參與者:廠家(F)、經銷商(B)、零售店(R)、消費者(C)。這四個參與者,原來是縱向鏈接的,雖然也有跨環節的,比如直銷,但畢竟只佔極小的份額。
C端電商的出現,所有環節都可以與消費者(C)鏈接,於是,出現了F2C和B2C,如京東、天貓、白酒行業的酒仙網等;也出現了R2C,如社區電商;還出現了C2C。F2C、B2C、R2C、C2C,渠道環節肯定增多了。
B端電商出現了,有了F2B,如招商網;也有了F2R,如京東新通路、阿里1688;還有B2R,如煙台萬商購、壹吉購、易酒批、批多多等,幾乎每個行業都有。
歸納起來,廠家從原來的兩大渠道(通路、KA),增加了三個電商渠道(F2B、F2R、F2C)和一個微商渠道。經銷商從原來的二個渠道(直供終端、直供二批),增加了二個電商渠道(B2C、B2R)和一個微商渠道。
廠家的環節從原來兩個增加到六個,渠道增多了,總銷量不一定增長,每個渠道的銷量就會被攤薄。經銷商從原來的兩大渠道增加了五大渠道,而且可以藉助電商跨區域經營,總銷量是可能增加的。
五、互聯網對營銷的最大挑戰是傳播
互聯網首先是傳播工具,然後才是商業工具,商業源於信息不對稱。但是,很多企業在互聯網時代好像突然不會做傳播了。
傳播帶來的是交易流量。做電商如果只會買流量是很難賺錢的,所以要學會自帶流量。
流量從哪裡來?新增流量從傳播中來。
過去,傳播是可控的,因為媒體是可控的,花錢是基本能夠解決問題的。現在,互聯網本身很難控制,花錢也控制不了。
無論是製造業,還是商業,基本格局是由傳播格局決定的。商業源於信息不對稱,傳播格局決定商業格局。
傳統傳媒(除了喉舌之外)基本上是寡頭壟斷的,寡頭壟斷決定了傳播門檻很高,資金投入很大,比如央視。一旦產業格局形成,就很難顛覆。所以,現在工業多數是寡頭壟斷的行業格局。大者恆大,除非行業龍頭自身犯錯誤。
互聯網出現後,出現了所謂的去中心化現象。屌絲逆襲就是因為去中心化後,逆襲門檻降低了。但是互聯網也出現了更大的中心化現象,BAT就是超級中心,或稱為互聯網平台。
歸納起來,互聯網對傳播的改變有三點:
一、「硬廣」基本消失了。傳統傳媒的壟斷性,決定了即使硬廣也有效,所以才會出現「最差的創意也有最好的效果」的廣告現象。傳統傳播靠持續傳播和強大的投入,就能夠形成影響力,這樣的現象在互聯網上很難再現。
二、互聯網流量,集中的更集中,分散的更分散了。流量總體上向BAT集中,形成了更大的互聯網商業平台,規模再大的企業在平檯面前也很小。
互聯網的去中心化,流量碎片化,給營銷傳播製造了障礙。碎片化的傳播要「引爆」,成為網紅,引爆流行,目前還很難找到規律。
三、互聯網數據為定向營銷提供了便利。互聯網雖然提供了傳播便利,但營銷傳播不能散彈打鳥,無的放矢。互聯網的鏈接、交易,最後沉澱下來的是數據,數據為營銷定向傳播提供了依據。所以,現在的互聯網公司都流行說自己是數據公司,也有人說現在進入了DT時代。
㈡ 微營銷的核心就是去中心化,什麼失去中心化
所謂去中心化的商圈,就是伴隨著城市生態圈越來越大,有限的大商圈變成無限的小商圈,甚至分散成微商圈,比如上海,目前基本上成規模的商圈有兩百多個。
㈢ 秀購的營銷模式屬於傳銷嗎
題主可能被其他平台坑的害怕了吧,有點草木皆兵,可以理解。但是秀購的營銷模式真不是傳銷,是社交電商,自己下載用用看,規則在APP上都寫的明明白白
㈣ 去中心化的智能商業指的是什麼,與中心化的智能商業有什麼不同
坦白的說,隨著經營成本的不斷高升和中心化平台的擠壓,傳統經銷商的日子並不算好過。尤其,阿里、京東等互聯網企業紛紛涉足快消品流通領域之後,備受擠壓的經銷商紛紛開始尋求出路。
但是,巨頭所奉行的中心化平台模式,會不斷的蠶食平台內的參與者,同時也會擠壓中小商業形態的生存空間,破壞整個行業秩序的健康發展,從根本上來講,不適合經銷商進入,也不利於構建和諧共生的生態體系。
「把自己的渠道、命脈、資源交給幾個巨頭掌握,並不妥當,也不長久。」業內專業人士表示,「所有品牌商和零售企業都應該清晰的意識到:產品或場景是你的,用戶是你的,運營和營銷都是你在做,數據也應該是你的,你不是去入駐某個平台,而是要搭建屬於自己的花園。」
同時,雲媒股份創始人馬玉峰認為,去中心化的真正價值在於,其構建了一個共享共生的智能閉環生態,企業可以在其中發揮自己的專長,做強自己的主業。更重要的是,這種共享共生、共創共贏的賦能形式,有利於低成本實現整個行業的的智能化升級,是經銷商需要抓住的大好機會。
㈤ 去中心化的電子商務區塊鏈中的供應鏈的方式是什麼
電子商務專業是融計算機科學、市場營銷學、管理學、法學和現代物流於一體的新型交叉學科。目的是培養系統掌握電子商務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熟悉各類電子商務活動的基本業務流程,能熟練運用電子商務技能和現代信息技術從事電子商務活動、電子商務網站及系統建設和安全維護工作、電子商務管理業務的高級應用型技術人才。基本簡介
電子商務(Electronic Commerce),簡稱EC。通俗的說電子商務,電子商務就是利用互聯網開展商務活動,當企業將它的主要業務通過企業的內聯網、外聯網、及互聯網與企業的職員、客戶、供銷商及其合作夥伴直接相連時,其中發生的活動就是電子商務。融計算機科學、市場營銷學、管理學、法學和現代物流於一體的新型交叉學科。培養掌握計算機信息技術、市場營銷、國際貿易、管理、法律和現代物流的基本理論及基礎知識,具有利用網路開展商務活動的能力和利用計算機信息技術、現代物流方法改善企業管理方法,提高企業管理水平能力的創新型復合型電子商務高級專門人才。
折疊專業方向
電子商務專業有六個專業方向:網站設計與程序方向、網路營銷編輯方向、網路產品規劃方向、企業信息化、個人網路創業及銀行卡的研發方向。電子商務專業在不同高校里要求的課程也是不一樣的,一些院校注重電子商務網路技術計算機技術,還有一些院校會把課程重點放在商務模式上面,這些主要體現在這個專業所在的院系,有的在管理學院,有的會在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有的會在軟體學院,在這樣各個院校培養出來的學生的專長也會有一定的區別。
就業方向
專業畢業後,可從事銀行的後台運作(網路運作)、企事電子商務就業業單位網站的網頁設計、網站建設和維護、或網路編輯、網站內容的維護和網路營銷(含國際貿易)、企業商品和服務的營銷策劃等專業工作,或從事客戶關系管理、電子商務項目管理、電子商務活動的策劃與運作、電子商務系統開發與維護工作以及在各級學校從事電子商務教學等工作。專科學生,還可以在呼叫中心從事電話營銷、電子商務助理等文職的工作。一般的年薪在15W左右還是比較不錯的,值得推薦。
㈥ 智能商業時代誕生的「去中心化」模式,有什麼優點/阿里的中心化和雲媒的去中心化,哪個更好
當前,阿里巴巴等巨頭都在奉行中心化平台的模式,這種集權化的模式雖然可以讓平台更好的協調資源和增加話語權,但是平台會不斷的蠶食平台內的參與者,同時也會擠壓中小商業形態的生存空間,破壞整個行業秩序的健康發展,從根本上來講,並不利於構建和諧共生的生態體系。
簡單的來說,所有品牌商和零售企業都應該清晰的意識到:產品或場景是你的,用戶是你的,運營和營銷都是你在做,數據也應該是你的,你不是去「入駐」某個平台,不是把你的花花草草種植到別人家的院子里去,而是要搭建屬於自己的花園。
我們認為,中國商業的未來一定是基於連鎖制、去中心化、雲端高度協同和連接形成一個未來生態。因而,我們覺得智能商業的開創者和引領者,雲媒股份構建的去中心化的商業賦能模式,更有未來和生命力。
雲媒股份負責人表示,去中心化的真正價值在於,其構建了一個共享共生的智能閉環生態,企業可以在其中發揮自己的專長,做強自己的主業。更重要的是,這種共享共生、共創共贏的賦能形式,有利於低成本實現整個行業的的智能化升級。
㈦ 去中心化只是一種營銷嗎
為什麼說去中心化是區塊鏈最根本的特徵?
從區塊鏈誕生以來,去中心化一直被業界作為區塊鏈的核心屬性之一。但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國內一些業界大佬紛紛開始否認這一點,
甚至有人聲稱去中心化這個詞是區塊鏈行業翻譯產生的重大誤導,呼籲翻譯成「點對點」,任何區塊鏈應用的規則制定者就是根本的中心。這是一種極其錯誤的傾向,可能會誤導很多區塊鏈創業者,使其在探索區塊鏈應用落地的過程中走彎路。
什麼是「去中心化」?
「去中心化」翻譯自英語單詞Decentralization,是由前綴de-、詞干central、後綴-ization組成。其中,詞干central意為「中心」,後綴-ization意為「……化」,而前綴de-則有離開、除去、取消、相反等含義。因此,將其翻譯為去中心化是非常准確的。
那麼,去中心化具體而言是什麼含義呢?
以太坊創始人Vitalik Buterin於2017年2月發表的《The meaning of decentralization》一文中,詳細闡述了去中心化的含義。他認為應該從三個角度來區分計算機軟體的中心化和去中心化:架構、治理和邏輯。
㈧ 新媒體營銷方式有哪些
網路營銷作為新媒體呈現在廣大客戶面前,方式有google推廣,網路推廣,soso推廣,sogou推廣,社會化媒體營銷推廣,但是所有的營銷推廣都是靠流量來支撐。
網站流量和Alexa排名:
這是最直接、誤差也最大的因素。尤其是Alexa排名,由於樣本分布不均勻,又容易作弊,與網站推廣真實流量往往相差很大,不過網站流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明網站受歡迎的程度。
重復搜索以及相應的點擊:
用戶第一次搜索,點擊一個網站之後,可能沒有找到有用的答案。單擊「返回」按鈕再次來到網路營銷搜索引擎搜索結果頁面,點擊另一個網站,才找到對自己有幫助的結果。這種行為模式可能影響到這兩個網站推廣的排名。
點擊率:
網站頁面在網路營銷搜索結果中被點擊的比例。雖然點擊率主要是由排名先後決定的,但是由於網站的知名度、用戶體驗、標題寫作等方面的差別,有的網頁也可能排名靠後,卻有比較高的點擊率。所有搜索引擎都記錄搜索結果的點擊率,發現某些頁面有超出所在排名位置應該有的平均點擊率,可能認為這些頁面對用戶更有用,因而給予更高的網站推廣排名。
社會化媒體網站:
目前網路旗下推出網路分享功能,網路分享里收集各大社會化媒體網站推廣平台,每分享一個平台網路就代表有一個人喜歡,其實這個網路分享也是有助於排名的因素之一,用戶分享的越多說明用戶越喜歡這個網站,是有可能將網路營銷排名往前提的。
品牌名稱搜索:
如果某個品牌名稱或域名本身被很多用戶搜索,這個品牌的官方網站就很可能是用戶在尋找的網站,排名可能相應提高。比如在SEO領域,「點石互動」具有品牌效應。雖然網路營銷搜索「SEO博客」時點石網站排名不在第一,但是有很多人直接搜索「點石」或「點石互動」,也會對點石網路推廣排名有影響。
用戶特徵:
不管是新用戶還是老用戶,一個用戶多次返回訪問同一個網站,說明這個網站有用處,應該給予更好的排名。如果用戶本身是哪個領域的專家,他也可能對所訪問網站推廣的排名有影響。
網站黏度:
彈出率、訪問時間、訪問頁面數這些反映網站黏度的指標,也都可以被工具條記錄。彈出率越低,停留時間越長,訪問頁面數越多,說明網站用戶體驗越好,可能對排名有正面影響。
㈨ 什麼是「三位一體」的太米新零售門店營銷系統
太米新零售門店營銷系統基於移動支付,整合會員管理與營銷,O2O智慧門店,三位一體的門店營銷方案,打通線上線下,構建互聯網+商圈,幫助門店建立自有流量,自有會員系統,自有營銷系統,去中心化,擁有自有線上門店,小程序賦能門店,一個店做出兩個店的生意,提升門店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