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跨中力怎麼算支座反力
❶ 3跨連續梁支座反力如何計算
RA=RG= 0.4ql+1.35P ;
RC=RD=1.1ql+2.15P。
支座反力的計算:簡支梁可以用靜力平衡,就是在豎向方向恆有等式 ∑F =0 ,對於鉸接點有∑M=0 ,對於連續梁、剛構等超靜定應該用力法或者位移法算。求出的豎向力為支點反力,具體算每個支座反力就是求出的支點豎向力除以支座數量。
(1)已知跨中力怎麼算支座反力擴展閱讀:
靜力計演算法是在柱荷載作用下,求地基反力,然後直接將基礎梁按在柱力作用和地基凈反力作用下,求出各截面的內力。相對來說,計算比倒梁法要簡單。靜定分析法計算實質是將基礎梁看成是一個剛度很大獨立的單梁,忽略了上部結構和下部地基與它的共同工作,忽略了上部柱子之間的連系。
倒梁法是在考慮了基礎梁具有足夠剛度的前提下,把柱子和上部結構的剛度視為無窮大,相對靜定分析法來說,誇大了柱子對基礎梁的約束力。
而靜定分析法則忽略了柱子和上部結構對基礎梁的約束力。而實際工程中,上部結構多處於這兩者之間。 所以,在計算中,如果認為上部剛度較大時,宜採用倒梁法;
上部剛度較小時, 宜採用靜定分析法;中等剛度時,可採用這兩種方法進行分析調整。必要時,我們還可兩種結果作內力包絡圖,當然,安全性就更高了。
❷ 工程力學中求支座反力計算過程!急····
首先假設 A點給予一個向右向上的支座反力 B點給予一個向上的反力 那個長度看不清楚啊~是a吧 FX=0 FAX+QA=0 FAX=-QA MF(B)=-FAY X 2A-QA X A =0 -FAY=QA的平方/2A A點的支座約束力為 FAY= -2份之QA FAX=-QA 與 A點假設方向相反
❸ 求圖示各多跨梁支座的反力
第一步:確認基本部分和附屬部分
(a圖AB是附屬部分,BC是基本部分;b圖AC是基本部分,CD是附屬部分)
第二步:先計算附屬部分,後算基本部分(注意附屬部分會傳力給基本部分)
a圖計算式子:
附屬部分:5×4×2-4×Ra=0;解得A支座為10kN,在B點傳力給基本10kg
基本部分:反力偶Mc=5×4×4+10×2+10×6=160kN*M;反力Yc=10+5×4+10=40kN
b圖的答案是:A支座反力為5kN,B支座反力75kN,D支座反力20kN
❹ 2跨連續梁,每跨樑上有三個集中荷載(荷載分布詳見附圖),如何算支座反力
結構對稱、荷載對稱,RA=RC;但是必須求解一次超靜定,因為B點有負彎矩,對支座反力有影響,不能向結點平分荷載;力法求解還是挺麻煩的。無論把B點變成鉸還是去掉B支座,圖乘求系數和自由項都比較麻煩,但是把B點變成鉸的基本體系似乎簡單一些,但是不難。
❺ 求圖中所示各梁的支座反力(詳細答案)
∑Fx=0 NAx-p2 cos45度=0
∑Fy=0 NAy-p1-p2 sin45度=0
∑MA=0 M-2p1-4p2 sin45度=0
上三式聯立解可得:NAx、NAy、M。
假設左邊的支點為A,右邊的支點為B
對B點取距,則RA*6+8=30*4+4→RA=58/3kN
RB=30kN-58/3kN=32/3kN
(5)已知跨中力怎麼算支座反力擴展閱讀:
支座反力的計算
簡支梁可以用靜力平衡,就是在豎向方向恆有等式 ∑F =0 ,
對於鉸接點有∑M=0 ,
對於連續梁、剛構等超靜定應該用力法或者位移法算。
求出的豎向力為支點反力,具體算每個支座反力就是求出的支點豎向力除以支座數量。
❻ 多跨靜定梁中的支座反力的求法
這個就是列兩個方程式求出了,第一個方程式可以根據力的平衡列出來,那就是C+Na+Nb=0
第二個方程式可以根據力矩的平衡列出來,可以對A點求矩:C*(l+l/2)+Nb*l=0
正負的話你隨便定個向上或者向下為正就行,求出了是負的那就說明跟你設的正方向相反就是了!
❼ 工程力學 根據圖求多跨梁的支座反力
1. 先分析該多跨梁是層疊式還是弦跨式,然後找到基礎部分和附屬部分的梁;
2. 從最高層(即附屬梁)將多跨梁在連接處(即內約束處)拆解開,成為多個單跨梁;
3. 根據單跨梁的靜力平衡方法,從最高層的附屬梁開始,計算每一個梁的支承反力。每一個梁的支承反力,都是它下面一層的外力,如此,一直計算到基礎梁,從而整個多跨梁的全部支承反力都計算出來了;
4. 內計算的方法與支反力的計算方法一樣。
❽ 力學中的支座反力怎麼個求法
常見的支座有三種,即鉸支座,輥軸支座,和固定支座.鉸支座處受力可沿x軸和y軸分解,然後由兩個方向的受力平衡求解;輥軸支座受力垂直於支撐面,一般沿y軸,可以直接列式求解;固定支座處受力可分解為一個力偶和沿x軸、y軸方向的力,列力矩和力平衡的方程即可.
❾ 2等跨連續梁,2個對稱跨中集中力,怎麼求解支座反力啊
最簡單的是畫影響線,通過話製作兩端支座的影響線,求出影響量即兩端支座反力
❿ 計算靜定多跨梁的支座反力及彎矩。求詳細過程!!!
今天晚了,只能告訴你一個方法步驟。圖中AC是基本結構,CE是AC的附屬結構,EF又是CE的附屬結構,從C鉸、E鉸劃開成三部分。此題只有豎向荷載,C鉸、E鉸只承受並傳遞豎向力,不承受、傳遞彎矩。
基本結構上的荷載不影響附屬結構,附屬結構的荷載按分配後逐層往下向基本結構上傳。就按這個方法步驟,從右至左,分成了三部簡單的梁,一步一步計算。比照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