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力桿鋼筋怎麼算
Ⅰ 傳力桿的重量怎麼計算
截面面積x長度x容重,鋼筋每立方米厘米7.85克
Ⅱ 傳力桿應該用什麼鋼筋
鋼筋常用的分類:
鋼筋種類很多,通常按化學成分、生產工藝、軋制外形、供應形式、直徑大小,以及在結構中的用途進行分類:
(一)按軋制外形分
(1)光面鋼筋:I級鋼筋(Q235鋼鋼筋)均軋制為光面圓形截面,供應形式有盤圓,直徑不大於10mm,長度為6m~12m。
(2)帶肋鋼筋:有螺旋形、人字形和月牙形三種,一般Ⅱ、Ⅲ級鋼筋軋製成人字形,Ⅳ級鋼筋軋製成螺旋形及月牙形。
(3)鋼線(分低碳鋼絲和碳素鋼絲兩種)及鋼絞線。
(4)冷軋扭鋼筋:經冷軋並冷扭成型。
(二)按直徑大小分
鋼絲(直徑3-5mm)、細鋼筋(直徑6-10mm)、粗鋼筋(直徑大於22mm
(三)按力學性能分
Ⅰ級鋼筋(235/370級);Ⅱ級鋼筋(335/510級);Ⅲ級鋼筋(370/570)和Ⅳ級鋼筋(540/835)
(四)按生產工藝分
熱軋、冷軋、冷拉的鋼筋,還有以Ⅳ級鋼筋經熱處理而成的熱處理鋼筋,強度比前者更高。
(五)按在結構中的作用分:受壓鋼筋、受拉鋼筋、架立鋼筋、分布鋼筋、箍筋等。
配置在鋼筋混凝土結構中的鋼筋,按其作用可分為下列幾種:
(1)受力筋——承受拉、壓應力的鋼筋。
(2)箍筋——承受一部分斜拉應力,並固定受力筋的位置,多用於梁和柱內。
(3)架立筋——用以固定梁內鋼箍的位置,構成梁內的鋼筋骨架。
(4)分布筋——用於屋面板、樓板內,與板的受力筋垂直布置,將承受的重量均勻地傳給受力筋,並固定受力筋的位置,以及抵抗熱脹冷縮所引起的溫度變形。
(5)其它——因構件構造要求或施工安裝需要而配置的構造筋。如腰筋、預埋錨固筋、環等。
Ⅲ 普通水泥混凝土路面一般傳力桿,拉桿的鋼筋含量是多少
【提問】普通水泥混凝土路面一般傳力桿,拉桿的鋼筋含量是多少?
【解答】這要依據具體設計。最近剛做一報價是:傳力桿核0.5公斤;拉桿核0.4公斤。僅供參考希望能幫到你。
以上內容均根據學員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問題整理而成,供參考,如有問題請及時溝通、指正。
Ⅳ 傳力桿怎麼按m3為工程量單位
應該是單位標注錯誤,路橋方面水泥路面接縫、施工縫、脹縫等連接桿鋼筋都是按噸計算的
Ⅳ 傳力桿怎麼套定額
這個是市政工程道路變形縫的施工工序,需要套用市政定額中鋼筋的項目即可
Ⅵ 請求脹縫的傳力桿的托架鋼筋大樣圖
一、接縫設置的原因
混凝上面層是由一定厚度的混凝土面板組成的,具有熱脹冷縮的性質。由於一年四季氣
溫的變化,混凝土板會產生不同程度的膨脹和收縮。而在一晝夜戶,白天氣溫升高,混凝土板頂面溫度較底面為高,這種濕度坡差會造成面板的中部突起。夜間氣溫降低,混凝土板頂面溫度較底面為低,會使板的周圍和角隅翹起;。這些變形會受到面板與基礎之間的摩阻力和粘結力,以及板自重和車輪荷載等的約束。致使板內產生過大的應力,造成板的斷裂或拱脹破壞。由於翹曲而引起的裂縫,則在在裂縫發生後被分割的兩塊板體尚不致完全分離,還具有傳遞荷載的能力,倘若板體溫度均勻下降引起收縮,則將使兩塊板拉開,從而失去傳遞荷載的能力。
為了避免這些缺陷,水泥混凝土路面不得不在縱橫兩個方向設置許多接縫.把整個路面
分割成為許多板塊。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接縫可分為縱縫和橫縫兩大類。與路線中線平行的接
縫稱為縱縫,與路線垂直的接縫稱為橫縫。接縫設計應能:①控制收縮應力和翹曲應力所引
起的裂縫出現的位置;②通過接縫提供足夠的荷載傳遞;③防止堅硬的雜物落入接縫縫隙
內。
二、縱縫及其構造
1.縱向縮縫
當一次鋪築的寬度大於4.5m時,應增設縱向縮縫。縱向縮縫可採用假縫加拉桿型。設置拉桿,可以防止板塊橫向位移使縫隙擴大,拉桿應設置在板厚的1/2處;在縮縫上部設置的槽口,一般應在混凝土澆築後,並達到一定的抗壓強度(碎石混凝土為6.0~12.0MPa.礫石混凝土為9.0~12.0MPa)時,用切縫機進行切割,或在混凝土澆築時振人木條。槽門深度要適中,過淺,則混凝土截面的強度削弱得不夠,從而不能保證以後的開裂發生在接縫位置上;過深,則不規則斷裂面面積過少,接縫傳荷能力降低。根據經驗,槽深—般為板厚的1/4—1/5,槽口寬度根據施工條件,宜盡可能窄些,通常為3~8mm。
2.縱向施工縫
由於施工條件等原因,當—次鋪築寬度小於路面寬度需分兩次以上澆築時,則應設置縱向施工縫。縱向施工縫按其構造的不同,可分為平縫和企口縫兩種形式:一般採用平縫,並應在板厚中央設置拉桿,以防止接縫張開和板的上下錯動。根據國內外的實踐經驗,企口縫易產生破壞,其原因有:①榫舌尺寸過大,降低了接縫處的強度,並可能導致榫舌破壞;②大而深的企口,在澆築混凝土時出現漏漿,榫舌和稜角變形,拆模困難、振動大,常給企口造成早期損傷,有時甚至振壞企口,需重新修補。這些損傷以細微紋潛於陰企口,在重復荷載作用下.局部應力集中,導致裂縫發展直至破壞。此外,施工比較麻煩。
三、橫縫及其構造
橫縫一般分為橫向縮縫、脹縫和橫向施工縫。
1.脹縫
在脹縫處混凝土面板完全斷開,因而也稱之為真縫。脹縫的設置目的是為混凝土板的膨
脹提供伸長的餘地,從而避免產生過大的熱壓應力。脹縫的構造。脹縫必須貫穿到底,縫壁垂直:縫寬為2.0~2.5cm,在板厚的中央設置傳力桿。傳力桿的一半以上應塗瀝青或加塑料套,並加長10cm的小套子,套底和傳力桿頭之間留3cm的空隙(用紗頭填)。其下部設接縫板(木板塗以瀝青),上部3~4m范圍內灌填縫料進行封層。同結構物相接處或與其他公路交叉處的脹縫,無法設置傳力桿時,可採用邊緣鋼筋型或厚邊型:
設置脹縫,給施工帶來不便。同時,由於施工時傳力桿設置不當(未能正確定位)或封縫
不好等原因.使脹縫處的混凝土板常出現碎裂等病害。使用經驗和觀測資料表明,脹縫間距較短的路段(100m以下),在使用過程中往往會出現脹縫縫隙增大,使依靠集料嵌鎖作用的接縫傳荷能力大大降低;且因填縫料難於保持其效能,砂石等雜物便易於落入縫內,造成接縫區的混凝土在膨脹受阻時產生碎裂破壞,或者拱起。少設(加大脹縫間距)或不設(僅在同結構物交接處設)脹縫,一方面便利了施工,另一方面約束了板的位移.減少了接縫縫隙,使傳荷能力增加,錯台、碎裂和拱起等病害減少。因此,脹縫只設置在以下場合:鄰近橋梁或其他固定構築物處;與柔性路面相接處;板厚改變處;隧道口;小半徑平曲線和凹形豎曲線縱坡變換處。在鄰近構造物處的脹縫,應根據施工溫度至少設置兩條。除上述位置以外的脹縫宜盡量不設或少設,其間距可根據施工溫度、混凝土集料的膨脹性並結合當地經驗具體確定。
Ⅶ 混凝土路面傳力桿的問題
首先要更正的是,縱向設置的是拉桿,橫向的縮縫和脹縫才設置傳力桿。
1、左右半幅澆築,中間設置的是縱向拉桿,拉桿的設置與你的面板厚度和板寬、板長有關。
以普通水泥混凝土面層為例:當板塊為3m,面層厚度為200-250mm時,拉桿採用φ14螺紋鋼筋×700mm長度×900mm間距,並且距最外側橫向接縫的距離不得小於10mm(意思就是一塊板長為4米的板兩頭需要凈不小100mm的間距)。
2、傳力桿應採用光圓鋼筋。
以橫向脹縫為例:當面層厚度為220mm時,傳力桿的直徑為28mm(φ28),傳力桿最小長度為400mm,傳力桿最大間距為300mm。
3、傳力桿的設置是根據橫向縮縫和脹縫來設置的,意思就是有橫向縮縫和脹縫的地方才設置傳力桿,並不是板塊之間就必須設置。一般情況下,每200m設置一道脹縫,或其他道路相交處,與橋梁相接處必須設置。
這樣我給你幾CAD圖,給你看看。如果需要電子版的CAD圖,你在問我。
再者,希望你仔細看看《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結構設計規范》JGT D40-2011
Ⅷ 道路工程里什麼是拉桿什麼是傳力桿
道路工程里的拉桿指的是沿水泥混凝土路面板接縫,每隔一定距離在板厚中央布置的異形鋼筋。其作用是防止路面板錯動和縱縫間隙擴大。
傳力桿指的是沿水泥混凝土路面板橫縫,每隔一定距離在板厚中央布置的圓鋼筋。其一端固定在一側板內,另一端可以在鄰側板內滑動,其作用是在兩塊路面板之間傳遞行車荷載和防止錯台,增加相鄰混凝土塊之間的應力傳遞以防止混凝土路面局部受力較大造成混凝土路面不均勻沉降,傳遞應力使相鄰混凝土塊共同受力。
(8)傳力桿鋼筋怎麼算擴展閱讀:
水泥混凝土路面拉桿:拉桿應採用螺紋鋼筋,設在板厚中央,並應對拉桿中部10CM范圍內進行防銹處理。拉桿尺寸及間距可按規定選用。其最外邊的拉桿距接縫或自由邊的距離一般為25-35CM。接縫傳荷能力對水泥混凝土路面使用性能有著重要影響,橫縫處設置傳力桿能夠明顯提高板間傳荷能力,降低板邊和板角處豎向變形,從而延緩錯台發展速度,保證水泥路面的長期使用性能。
Ⅸ 縱縫拉桿為什麼採用螺紋鋼筋,橫向傳力桿採用光圓鋼筋。
縱縫只為負責混凝土的溫度收縮變形(變形量較小)。加螺紋鋼筋為了防止路面錯動和防止縱縫間隙擴大。(縱縫不允許擴大)
橫縫除了負責混凝土的溫度收縮變形外。還要考慮在荷載作用下路面彎曲造成的橫縫變形擴張(變形量較大)故採用光圓鋼筋,只防止路面錯動。而允許橫縫擴張縮小(橫縫允許擴大),一般是一端錨固,一端活動。
有關標准中對螺紋鋼的表面質量作了規定,要求端頭應切得平直,表面不得有裂縫、結疤和折疊,不得存在使用上有害的缺陷等。外形尺寸偏差允許值。螺紋鋼的彎曲度及鋼筋幾何形狀的要求在有關標准中作了規定。
(9)傳力桿鋼筋怎麼算擴展閱讀:
鋼筋相鄰兩面上橫肋末端之間的間隙(包括縱肋寬度)總和不應大於鋼筋公稱周長的20%;當鋼筋公稱直徑不大於12mm時,相對肋面積不應小於0.055;公稱直徑為14mm和16mm時,相對肋面積不應小於0.060;公稱直徑大於16mm時,相對肋面積不應小於0.065。
在管片拼裝結束後,必須進行整環管片的橢圓度測試。控制橢圓度的目的是為了下幅管片的拼裝順利(尤其是錯縫拼裝),控制管片的形態以利於受力;而從防水角度來說,更重要的是控制接縫處的管片間張角, 以保證密封墊能有足夠的接觸面積以及足夠的接觸壓力來抵禦外水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