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兒童自我中心心理方案
1. 3到4歲幼兒以自我意識為中心有什麼好的方案
一.滿足幼兒合理需要,促進幼兒健康成長 (一)滿足幼兒物質需要,保障幼兒身體健康滿足幼兒的物質需要是保證幼兒身體健康成長的必要前提。幼兒的物質需要主要包括他們對吃、喝、穿、住的需要,即我們要給幼兒提供富含營養的食品、適宜的飲用水、服裝和住房。幼兒的這些需要目前在家庭、在幼兒園基本上能夠得到滿足。在滿足幼兒對物質需要的同時,成人往往比較忽視對幼兒精神需要的滿足。 (二)滿足幼兒精神需要,促進幼兒心理健康幼兒的精神需要有許多種,其中對游戲的需要、對安全的需要、對求知的需要、對交往的需要、對歸屬的需要等是其主要表現形式。 1.對游戲的需要。幼兒有強烈的玩游戲的需要,有的幼兒甚至不吃不喝也要游戲。游戲又是幼兒最佳的學習途徑,幼兒的所有學習過程都可以通過游戲實現,游戲是幼兒最重要的"工作"。幼兒階段的游戲有三大類。 (1)練習性游戲,1歲-3歲幼兒表現明顯。如幼兒拉著小鴨車在屋裡來回走;把小積木塊放進盒子,倒出來,又裝進去,又倒出來,再裝進去,再倒出來;拿著小鏟子,在地上"噠噠噠"不停地敲。在練習性游戲中,幼兒熟悉著各種物品的特點、屬性,練習著各種動作,體驗著距離的遠近,空間的里外、上下等。這種游戲與幼兒剛剛來到這個世界上,急需"了解、熟悉周圍事物"有關。 (2)象徵性游戲,1歲-6歲幼兒表現明顯。這種游戲最明顯的特點是假裝,一切都是假裝的。人物是假裝的:我當爸爸,你當媽媽,他當孩子。物品是假裝的:半個皮球可能現在是帽子,幼兒把它戴在頭上,過一會兒它可能成了家裡做飯用的鍋,再過一會兒它又可能成了給娃娃洗澡用的澡盆。情節是假裝的:在家做飯、到商店買東西、帶孩子看病、乘坐公共汽車等。雖然一切都是假裝的,但幼兒玩得特別認真、投入。在象徵性游戲中,幼兒使用著練習性游戲里學會的各種動作、對各種物品的使用方法以及語言,體會著人和人之間的關系、事物之間的聯系以及各種規則的含義等。這種游戲與幼兒有"不斷地與周圍的人、環境相互作用,學習怎樣的行為在該環境中才是適宜的"需要有關。它是幼兒階段最具標志性的游戲類型。這種游戲延續到成人階段即是戲劇表演。 (3)規則性游戲,幼兒5歲-6歲開始發展起來。幼兒的規則游戲是棋類游戲和戶外體育游戲。在這類游戲中幼兒必須遵守游戲的規則,用規則約束自己的行為,使自己在規則允許的范圍內行動。這需要幼兒有一定的規則理解能力,自我約束、自我控制能力等。它要求幼兒服從規則,克服自我中心化思維。這種游戲延續到成人是各種體育競賽。各種游戲對幼兒都有獨特的發展價值。幼兒對游戲的需要就象魚兒對水的需要、人對空氣的需要一樣。但是,有些成人用成人社會的標准去要求孩子,認為游戲是浪費時間,是不務正業。事實證明,正是由於有些人在幼兒階段游戲得不充分,導致了他們的發展遲緩或發展障礙。 2.對安全的需要。這里主要是指心理安全。有了安全的心理環境,幼兒才能有學習的願望和行動。但由於成人對幼兒各方面特點的不了解,他們總是用成人的標准要求幼兒,幼兒又做不到成人的標准,造成幼兒經常處於無端地受到各種批評的狀態。如幼兒由於自身能力所限,各方面的表現自然會差於成人,有時他們會穿反鞋、有時他們會撒飯、有時不小心可能把杯子摔碎了、畫畫可能會畫得不夠象等等,這些本來都是正常現象,但成人經常會拿它當成孩子的缺點進行批評。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精神時刻處於緊張狀態,長此以往,孩子形成緊張、拘謹、刻板的性格。 3.對求知的需要。幼兒天生好奇心強、求知慾強,他們經常會主動學習。幼兒的這一特點往往以探究行為表現出來,而幼兒的探究行為又經常表現為成人眼睛裡的"玩",如見到沙子幼兒會主動用手感知沙子,見到水他可能用小棍去打打水,見到剪子可能要拿它去剪剪東西。幼兒的這些探究行為經常在成人的眼睛裡被認為是淘氣、是搗亂、是不乖。 4.對交往的需要。人是社會性動物,幼兒只有在與他人的交往中學會交往的方法、交往的規則、交往的技巧等。對幼兒來說,橫向交往(與同伴之間的交往)比縱向交往(與長輩之間的交往)更為重要、更為需要。家長一定要創造條件讓幼兒有更多機會與同輩人、同齡人交往,以利於他入學以後與同學、工作以後與同事的順利交往。事實證明,成年人的很多心理疾病與其童年時期的交往不充分有直接關系,往往造成成年後的交往障礙,引起自卑感強、自我價值感低等心理狀態。如果產生了消極情緒不能及時、有效地宣洩,遇事就容易採取極端化行為,造成犯罪。 5.對歸屬的需要。人是社會性動物的另一種表現是希望別人接納自己。幼兒階段他們能感知到的接納就是父母對孩子的愛,在幼兒身上的重要表現是依戀。0-3歲是幼兒情感發展的關鍵階段,如果幼兒能夠和家人建立起穩定的依戀關系,那麼他的情緒基本上是安定、愉快的,長大以後積極的情緒佔主導地位,如果由於某種原因幼兒不能和家人建立起正常的依戀關系,那麼他會產生比較多不安的、沮喪的情緒,長大以後消極的情緒佔主導地位。由於成人不知道依戀的重要作用,往往忽視幼兒的心理需要,甚至說孩子"太粘人"、"太煩人"。這有可能造成孩子冷漠、內向的性格。總之,在封建文化延續了幾千年的中國,忽視幼兒的心理需要已經成為一些人的習慣,我們要努力克服這一傾向,使我們的兒童健康成長。 二.尊重幼兒學習特點,引導幼兒快樂發展幼兒的學習特點是由與其相關心理特點決定的。 與學習有關的心理特點主要有: 1.行為的有意性低。即幼兒的許多行為處於無意狀態,如無意注意、無意記憶、無意想像等。有意注意在3歲階段只能維持3-5分鍾。 2.情緒性強。即幼兒的許多行為受情緒控制,這件事願意干就干,不願意干就不幹,或者是感興趣就干,不感興趣就不幹,只有到了5歲以後才逐漸理智起來。這與幼兒思維的自我中心化、注意的廣度比較窄有關。 3.感知覺是主要的信息輸入渠道。感知覺的發展始於胎兒6個月,而語言的發展始於1歲左右,即幼兒的語言發展要大大落後於他的感知覺發展,因此,幼兒認識事物的信息渠道是感知覺為主,語言為輔。隨著幼兒年齡的增長,特別是兒童入小學後的不斷"鍛煉",語言信息逐漸成為其認識事物的主要信息源,感知覺退為輔助信息。 4.思維的具體形象性。因為幼兒詞彙貧乏,語言能力不夠發達,所以他們在思維的時候往往以頭腦中的表象進行思維,而非如成人以語言、概念的形式進行思維。而且幼兒也不能理解許多概念。 幼兒以上心理特點決定了幼兒的學習過程有其特質。 1.學習的切入點:幼兒感興趣的內容是學習的切入點。然後成人把他向教育目標方向引導,使他獲得合目的的發展。 2.學習的途徑:在生活、游戲中學習。因為幼兒的注意多是無意注意,因此你就不能讓他坐好了、注意力集中了以後再開始學習,只能在生活、游戲中進行滲透式學習。 3.學習的層面:獲得豐富的感知、體驗,而非能夠用語言表述的准確知識。 4.學習的內容:發展各種能力,而非書本知識。5大領域,既健康領域(身體、心理健康;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提高生活自理能力;發展基本動作;提高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語言領域(養成良好的傾聽習慣;提高語言的理解、表達能力;喜歡閱讀;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社會學習領域(情緒積極;會與他人交往;遵守能理解的行為規則;初步認識周圍環境)、科學領域(有好奇心和求知慾;會表達和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認識常見的動物、植物及生活用品;體驗數學的重要和有趣;有初步的環保意識)、藝術領域(感受和喜愛環境、生活、藝術中的美;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表現自己的情感。
2. 什麼是學前兒童文學自我中心的心理特徵
其實學前兒童文學基本上都是以簡單易懂,符合他們的生理健康的文學才是一種健康的文學
3. 早期兒童「自我中心」的心理特點給我們確定幼兒社會教育目標時提出什麼要求
幼教就是幼兒教育,主要指的是對3~6歲年齡階段的幼兒所實施的教育,幼兒教育是學前教育或說早期教育的後半階段,前面與0~3歲的嬰兒教育銜接,後面與初等教育銜接,是一個人教育與發展的重要而特殊的階段。
4. 如何提防孩子的「自我中心的性格」
在皮亞傑的發生認識論學說中,"兒童自我中心"概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兒童自我中心主義"表現在兩個方面,即理智的自我中心和社會的自我中心.同時也表現在兒童心理發展的兩個不同階段,即感知-運動階段和前運算階段.皮亞傑指出:活動缺乏協調、主客體沒有分化是心理上的自我中心狀態的根源.兒童理智上的和社會的自我中心都是隨著動作的逐漸協調而消逝的.如果僅從個體心理的基礎來看,皮亞傑對兒童自我中心狀態的根源的分析,以及他所指出的去除自我中心的途徑,是基本正確的.但從社會心理機制的角度看,則存在一些明顯的局限:明顯的認知中心論,混淆了主客體關系與主體間關系,忽略了符號功能與擺脫社會的自我中心狀態的內在聯系。
皮亞傑認為言語的自我中心狀態與兒童的活動及社會環境有關,這與我們的研究較為一致。首先,活動,尤其是象徵性游戲會影響兒童自我中心言語的系數。皮亞傑指出:「獨白的常數,無論是私人的或是集體的獨白,總是和想像的游戲成正比例的,而在實驗研究中根本就沒有獨白,伴隨而來的是適應性的言語。」我們曾進行「20名大班幼兒語言功用的比較研究」,自我中心言語佔23.03%,低於皮亞傑的研究(自我中心言語為38%)。我們認為,在兒童身上確實存在著自我中心的語言,他們說話時並不在乎旁人的觀點,也不需旁人的理解和答語,但造成皮亞傑研究中自我中心言語系數較高,皮亞傑認為與兒童的活動和兒童對他的環境的反應有關,這是正確的,兒童所處的情境(獨自或合作的游戲)與協作的機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兒童語言的功用。其次,兒童的社會環境對於自我中心系數的變化也是有影響的。皮亞傑認為,兒童有兩種類型的關系:和同伴的關系與和成人的關系。有兩個因素促使自我中心系數減少:一是兒童和他的同伴有著共同的興趣,可以很自然地產生社會化的言語並指導著同伴間的協作;二是成人與兒童的交往,如成人對兒童游戲的干預。這與我們的研究也是一致的。我們的研究設置了兩個被試與一個小年齡幼兒共同游戲,要求被試共同拼插玩具、協商主題、分配角色,這一情境本身就自然傾向產生較為顯著的社會態度,使兒童語言中社會化語言所佔的比例大。同時,在游戲中,主試對被試的提問,也降低了兒童自我中心的比例。
5. 兒童自我中心性的實例(寫詳細)
兒童自我中心論的實力,你可以通過你自己的觀察和數據的分析來寫。
6. 如何克服自我中心意識 教案
「老師,小紅踩了我的腳!」 上課時,一個響亮清脆的聲音打斷了我的講話。
告狀孩子是小美,今年10歲,性格潑辣,是我們班的「告狀」大戶。小美「告狀」有個特點,就是從來不論場合。她經常在上課的時候冷不丁的冒兩句話出來,每次都是小不點的事情。
有一次上課,我提了個問題,很多同學都高高地舉起了小手。小美是個好學的學生,但是這個問題比較簡單,我得照顧其他平時發言甚少的同學,於是,我叫了小利。就在這時,我清楚地看見小美的臉色一下子暗了下來,手「啪「的一聲打在桌子上,而且我清晰地聽到了一句罵人的方言「寶器」!
還有一次,小美和遠來的妹妹(叔叔的孩子)一起看電視。兩人為看哪個台意見不統一,於是小美把遙控器一摔,一頭鑽進了被窩,並大聲對妹妹說:「滾回去,這兒不是你的家!」
小美的表現在心理學上被稱為「自我中心意識」,這是一種性格障礙。這類孩子往往把注意力過分集中在自己的需求和利益上,不能採納不同意見。
兒童「自我中心意識」的形成往往與家庭不恰當的教育方式有關。現在讓我們回頭看看小美的家庭情況。小美小時候生活在一個大家庭里,爺爺奶奶整天圍著小美轉。後來叔叔結婚並有了小孩,爺爺奶奶自然分心了。有時候論及妹妹的好,小美就不高興,感覺自己受了冷落,好像家裡人不再喜歡她了。再後來,爸爸媽媽換了工作,離家很遠,很少回家,小美就跟爺爺奶奶一起生活。爺爺奶奶非常寵愛小美,無論小美要什麼,都滿足她。去年,小美的母親病逝了,爺爺奶奶更加心疼小美,什麼事情都順著她,小美稍不順心就發脾氣,甚至離家出走。
從以上情況我們分析認為,小美生活在一個溺愛的家庭中,家長對孩子百依百順,言聽計從,使得孩子養成了任性、唯我獨尊的性格。
克服自我中心意識是一項重要的教育任務,必須家庭、學校共同配合,採取科學的教育方式。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一、家庭方面
首先家庭中各成員要統一觀念,提高認識。現在社會是一個合作競爭的社會,一個人的力量是微小的,要想在競爭中立於立於不敗之地, 就得與人建立良好的關系,學會交往,學會合作。
另外,孩子遲早得接觸社會,融入社會,接受挫折的挑戰。要認識到從小培養孩子與人合作的精神是十分必要的。
其次,家庭教育要掌握原則,不能無休止地滿足孩子的願望。在為孩子提供必要的物質條件的前提下,要學會對孩子說「不」。
第三、家庭教育要掌握方法。對孩子既不能百依百順,也不能命令呵斥。要為孩子創設一個民主寬松的家庭環境,家庭成員要成為孩子的朋友。比如,和孩子輪流當家,讓孩子體會到父母的辛勞;有好吃的和孩子共同分享,而不是讓孩子一個人吃;孩子和同伴發生了矛盾,不能解決時,家長既不能指責別的孩子不對,也不能簡單粗暴地埋怨自己的孩子,要引導孩子分析原因,和孩子一起尋找解決的途徑。
二、學校方面
首先,教師要對孩子充滿愛心。以自我為中心的孩子在家庭中都是寶貝,如果在學校感覺同學不關心他,老師也漠視他,那他的脾氣不但不會減,反而會有所滋長。
其次,教師處理這類孩子的問題時,宜用冷處理的方法。如果教師平時比較關心他,遇到問題他就會相信教師一定會處理好他的事情。在他告狀的時候,教師可以推辭說:「老師這會很忙,呆會幫助你,好嗎?」待他稍微冷靜後,你再給他分析原因,講明道理,我想他是能接受的。
第三,給孩子創設合作、分享的環境。設計一些活動,使孩子在活動中體驗到合作的重要和分享的快樂。
第四,教會孩子關愛他人,幫助他人。在生活中引導孩子關注他人,和他人心理換位,從他人的感受出發去思考問題。一是多給學生講關愛他人的故事。二是多讓孩子做一些幫助他人的實事。
總之,家庭和學校共同配合,不溺愛孩子,多讓孩子參加集體活動,讓孩子多為他人著想,就能使孩子走出自我中心的誤區,走向健康的人生。
7. 如何讓孩子擺脫自我中心思維
這位知友,一、接受孩子的自我中心思維 自我中心思維只是孩子的認知方式,和自私自利不一樣,更不是性格缺陷,所以父母應該尊重孩子的這種思維,而非指責、批評。 事實上,大人也經常以自我為中心考慮問題。比如有人會抱怨別人為什麼不幫他;有的人在集體討論時不尊重別人的意見,認為只有自己是對的……因此,父母需要平常心看待,不需要去強行糾正,否則只會傷害到孩子的心靈。 二、不要太寵愛孩子 父母愛孩子的心情能理解,但如果太寵愛他,比如常常對孩子說「這些都給你吃」「都是給你買的」、「寶貝想去哪裡玩都可以」,只會讓孩子更加以自我為中心,根本不會去考慮別人的感受。 可以跟孩子說「分給奶奶一點吃」「跟別的小朋友一起玩」「讓媽媽休息一會」,讓他知道還有別人,適當的把別人放在「主角」的位置,時間長了孩子就能注意考慮到別人。 三、讓孩子學會感同身受 如果讓孩子懂得感同身受,孩子的自我中心思維就會改變。比如說他困了,想睡覺,媽媽就可以假裝纏著要跟他一起玩,不讓他睡覺,說:「那下次媽媽累了的時候,你要不要媽媽休息呢?」 再比如,如果他不願意分享食物給別人,媽媽就可以說:「如果媽媽也不分享給你,你去哪吃呢?」 這種引導會讓孩子感同身受,知道如何考慮別人感受。 四、通過游戲讓孩子學會換位思考 孩子為什麼會有自我中心思維,因為沒人教他如何從別人角度考慮事情,游戲可以讓孩子學會換位思考。 舉手游戲:媽媽和孩子面對面站著,讓孩子舉右手,再問他:「我該舉哪只手?」這個時候孩子就需要從媽媽的位置考慮問題。 捉迷藏:父母可以先示範給孩子看自己會藏在哪些地方,玩的過程中,父母藏起來讓孩子找。這時候孩子就要換位思考:如果我是爸爸媽媽,會選擇藏在哪裡呢? 角色扮演:此類游戲最能吸引孩子,也最能引導其換位思考。比如「狼捉小羊」,如果孩子扮演的是狼,那他就要從狼的角度考慮問題:小羊會躲在哪?該怎麼樣捉它?等等。 這些好玩的角色游戲可以讓孩子在短時間內扮演多種角色,體驗不同角色的內心世界,從而達到學會換位思考的效果。 五、讓孩子體驗自我中心的結果 比如安安接電話的例子,安安打電話的時候,爸爸只是點頭不說話,讓安安體會一下接電話聽不到聲音是怎樣的感覺。 這樣,下次再接電話的時候,安安肯定知道了原來接電話是要說出聲來才可以的。 六、在實踐中學習 心理學家博克曾做過類似皮亞傑的三山實驗,發現:當兒童熟悉場景、問題相對容易理解時,兒童是能夠考慮別人的感受的。由此可見,兒童的自我中心傾向與情景熟悉程度、生活化程度有關,因此可以通過提供豐富的材料和環境,讓孩子自己觀察、動手操作,逐漸擺脫自我中心的的思維。
摘自網路,僅供參考!
8. 如何糾正孩子以自我為中心的思維習慣
一般來說,兒童在三歲左右有自我意識的萌芽, 自我傾向過於嚴重或到了4-5歲,甚至6-7歲,還停滯在自我中心階段 ,這就成了問題。 從上面的分析,我們希望得出以下的結論: 1、孩子自我意識在三歲左右萌芽,這時候是對其引導的最關鍵時期; 3、一但發現孩子存在以自我為中心的問題,或因這個問題與其他小夥伴的交往障礙那就要及早糾正,越早越好,而糾正孩子首先要是改變大人的思想觀念。 第一:轉移家長注意的焦點:孩子為什麼會以完全以自我為中心?因為在家裡全家人都以他為中心,我們原來說「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是「敗家子」的寫照,但現在我們想想家裡的小孩子,有多少個不是這樣呢?家庭將孩子當成家裡的小皇帝,以孩子小為借口什麼都哄著、寵著,使他從小養成了「這世界上所有人都是圍著我轉,都是為我服務的」這樣一個思維習慣,那這樣的孩子到社會怎麼會不碰璧!其實孩子就是家庭一個普通的成員,只不過由於他的生活自理能力還比較差,還是未成年人,需要大人的照顧,這是人的本性,但和孩子交往中決不能讓孩子感覺自己在家裡的「地位」是高人一等的,那就大錯特錯了。我們接觸的兩個案例都是在孩子兩三歲的時候由保姆帶大的,父母唯恐孩子生活受苦,對保姆千叮嚀萬囑咐,錢也由著花,有這樣生活服務型的「大臣」,難免就會培養出以自我為中心的「小皇帝」。 第二:同理心教育:我們古代聖賢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我們也常說:「吃虧是福」,家長總怕孩子未來走上社會吃虧,所以就會不自覺地將社會上一些陰暗的東西說給孩子,在孩子幼小的心靈形成對社會的戒備心理,加之以自我為中心的思維習慣,那這個孩子和別人的交往問題就會非常嚴重。所以,要想讓孩子克服這個心理問題,最好的法寶就是「同理心」,遇事多讓孩子想一想:「假如別的小朋友也對你這樣,你會怎麼想?」,讓孩子學會站在他的角度考慮問題,逐步克服以自我為中心的思維習慣。 第三:多讓孩子參加集體活動:不要想著孩子事事都不吃虧,其實讓孩子經受些挫折會更加有利於孩子的成長,生活中的挫折會讓孩子更加成熟與堅強,沒有經過挫折的孩子永遠長不大。孩子與人交往有問題,在與人交往中受了委屈倒未必是壞事,家長以「同理心」進行引志就是一個很好的教育機會,那種擔心孩子與人交往存在問題就更怕孩子與人交往的作法只能使孩子的問題越來越嚴重。
9. 兒童認知的自我中心包括哪些
兒童認知的自我中心包括:"兒童自我中心主義"表現在兩個方面,即理智的自我中心和社會的自我中心.同時也表現在兒童心理發展的兩個不同階段,即感知-運動階段和前運算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