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改革防汛信息中心去哪裡
㈠ 內蒙古自治區防汛抗旱調度信息中心怎麼樣
內蒙古自治區防汛抗旱調度信息中心,本省范圍內,當前企業的注冊資本屬於一般。
通過網路企業信用查看內蒙古自治區防汛抗旱調度信息中心更多信息和資訊。
㈡ 機構改革後長沙地區自然資源和規劃部門管理體制是怎樣的
一、「合並同類項」 力圖解決「政出多門」
本次國務院機構改革的一大特點是用「合並同類項」辦法解決問題,以前散落在各個部委的職責被整合在一起。優化政府機構設置和職能配置,實現一類事項原則上由一個部門統籌、一件事情原則上由一個部門負責成為此次改革的一大基本邏輯。
例如,針對當前自然資源所有者不到位、空間規劃重疊等問題,方案提出組建自然資源部,對山水林田湖草進行整體保護、系統修復、綜合治理。
此外,還擬整合長期分散在環保部等多個機構的生態環境保護職責,組建生態環境部,統一行使生態和城鄉各類污染排放監管與行政執法職責,加強環境污染治理。
新組建國家醫療保障局。醫療、醫保、醫葯的聯動,不僅能夠更好保障「病有所醫」,也更符合改革的需求,比如通過醫保和葯品生產商進行價格談判來控制葯費的機制就能更為順暢的運行。
為保障軍人合法權益,方案擬組建退役軍人事務部,通過加強退役軍人服務保障體系的建設,讓軍人成為全社會尊崇的職業。
考慮到災害多發頻發的國情,方案整合抗震救災、森林防火、防汛抗旱、消防管理等多方面職責,組建應急管理部,以更好防範化解重特大安全風險。統一領導、權責一致、權威高效的國家應急能力體系的建立,有助於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穩定。
㈢ 鄉鎮農業服務中心工作人員的主要工作職責是什麼
農業服務中心工作人員職責:
1、宣傳貫徹落實國家有關農業工作的政策和法律法規;開展農業、畜牧業、農機技術推廣服務,負責農業綜合技術培訓;
2、承擔農業承包合同,農民負擔監督管理工作;負責畜牧獸醫、農業綜合開發、農產品質量檢測、農用物資、鄉鎮企業管理服務等工作;
3、負責扶貧開發工作,負責對各級各部門幫扶鄉鎮項目資金的對接工作,組織實施扶貧開發,整村推進、小康建設和以工代賑、農田基本建設工作;負責財政扶貧資金的項目立項,申報管理工作;
4、承擔新農村建設、生態文明家園建設、危房改造等工作。承辦鄉鎮黨委、政府和上級有關部門交辦的其他工作。
(3)機構改革防汛信息中心去哪裡擴展閱讀:
鄉鎮農業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工作內容
宣傳貫徹國家有關農業機械化推廣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搞好農業機械安全監理工作,做好農機新技術指導、新機具的推廣和農機信息服務工作;
組織各類農業機械的技術檢測、機具維修、開展農機社會化服務,為農業生產、農民生活和農村建設做好農村運輸、農機堤灌、收割、農產品加工與農田基本水利設施建設等各項社會化服務指導協調工作;
負責本鎮農業機械的建檔及統計上報工作,組織農業機械進行搶險救災;抓好轄區內交通安全工作,提高人民安全意識。
㈣ 水利局下屬有哪些部門
水利局就是水務局,政府的水行政主管部門,主要搞水利工程建設管理,水資源管理,給排水,工程建設,河湖治理保護等。下屬單位:灌溉處
灌溉處主要職責:
1、承擔氣象觀測、作物用水觀測和最優灌溉制度試驗;
2、負責指導全市水利工程的灌溉用水管理;
3、負責全市農田灌溉用水實驗;
4、負責全市農業灌溉計劃用水、節約用水、合理配水的等業務指導工作;
5、負責全市農業灌溉科研和科技人員的培訓工作;
6、承擔上級交辦的其它工作。
(4)機構改革防汛信息中心去哪裡擴展閱讀
2018年國務院機構改革,將國務院南水北調工程建設委員會及其辦公室並入水利部後,組建了5個南水北調直屬單位,分別是:南水北調工程政策及技術研究中心、南水北調工程建設監管中心、南水北調工程設計管理中心、南水北調中線干線工程建設管理局、南水北調東線總公司。
2018年開始實施的《水利部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中明確提出水利部職能的轉變,應切實加強水資源合理利用、優化配置和節約保護。
㈤ 請問哪裡有政府機構改革總結方面的資料可參考。謝謝
正寧縣政府機構改革工作總結報告
今年以來,我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和省市編辦的精心指導下,始終把政府機構改革工作作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體制和機制保障,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以轉變政府職能、優化組織結構為主線,以健全政府責任體系為重點,以建設法制政府、責任政府、服務政府和廉潔政府為目標,不斷加強領導,創新思路,細化措施,狠抓落實,政府機構改革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為全縣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一、基本情況
2009年7月,省委、省政府下發《關於市縣政府機構改革的意見》(省委發〔2009〕16號),並召開電視電話會議對政府機構改革工作進行總體部署之後,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快速啟動,全面展開,至今年12月,正寧縣政府機構改革工作基本完成。具體工作分為三個階段:一是調研准備階段。根據市上的總體安排,縣上組織專門力量進行了前期調研,廣泛聽取社會各界對政府機構改革工作的意見和建議。二是擬訂方案階段。在前期調研的基礎上,研究提出了縣政府機構改革初步方案。匯報市上後,經縣編委會、縣政府常務會議和縣委常委會議審議通過,上報市委、市政府審批。三是組織實施階段。我縣機構改革方案通過市委、市政府批准後,縣上制定印發了《正寧縣人民政府機構改革實施意見》,今年10月26日,縣委、縣政府召開全縣動員大會,對政府機構改革工作進行安排部署。會後,各部門迅速行動,按期完成了「三定」規定的制定和銜接等工作,縣編委辦對各部門擬制的「三定」規定進行了認真審核,並及時提交縣編委會議、縣政府常務會議和縣委常委會議進行審定。目前,各部門「三定」規定和涉及到改革的事業單位「九定」方案全部審批完畢,以縣委辦、政府辦文件印發執行。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強領導,認真落實省市會議精神。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政府機構改革工作,召開縣委常委會議、縣政府常務會議和縣編委會議,對政府機構改革工作進行周密部署,明確了改革方向、基本思路和原則。要求各部門立足縣情實際,認真落實省市會議精神,精心組織,明確分工,強化責任,把政府機構改革作為本部門的頭等大事,主要領導總體抓,分管領導具體抓,組織專人,加強力量,認真做好本部門機構改革實施工作,保證改革順利推進。
(二)深入調研,科學制定機構改革方案。根據市委、市政府的總體安排,我們採取切實措施,深入細致地做好縣政府機構改革方案擬制工作。一是認真研究,提早准備。一方面,積極學習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和省市機構改革文件精神,深刻領會新形勢下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和政府機構改革的重要意義。另一方面,認真研究縣政府部門機構設置、職能配置及運行狀況,提出了深化政府機構改革的總體思路和初步對策。二是廣泛調研,完善方案。縣委、縣政府組織專門力量,採取召開座談會、聽取部門領導、職工及社會各界的意見和建議,及時進行匯總分析,形成專題調研報告。在此基礎上,擬制了縣政府機構改革初步方案,反復論證,不斷完善,力求方案既符合省市要求,又體現正寧實際。
(三)把握重點,精心做好規定製定工作。按照省市要求,縣政府無論新組建部門、機構調整或機構未做調整部門,都要重新報批「三定」 規定和「九定」方案。在「三定」規定 和「九定」 方案制定過程中,我們採取「二上二下」的辦法(由部門和單位提出「三定」 和「九定」規定的初稿並與編辦初步銜接,再由部門審查後,以正式文件上報編辦審核,編辦審核後送部門主要領導簽字確認),主要強調了五個方面:一是「三定」規定、「九定」方案統一參照市上各部門的「三定」、「九定」格式起草。二是把部門職責的調整變化作為銜接、審核的重點,認真對接調整變化的各部門職責,防止因職責調整變化,形成漏缺。三是部門內設機構按照精簡、統一、效能的原則設置,必須與改革後確定的職責任務相匹配、相協調,能不設的盡量不設,能整合的盡量整合設置。四是按照縣上《關於對紀委、監察局派駐(出)機構實行統一管理的實施意見》,對政府工作部門和涉及到改革的事業單位,統一在原部門編制總額中核定了1名紀檢監察人員編制。五是按隸屬管理、歸口管理和掛牌機構要求,理順了各事業單位的管理關系。
(四)遵照規定,合理核定部門人員編制。按照《甘肅省機構編制管理辦法》第二十四條規定和《正寧縣人民政府機構改革實施意見》精神,我們對政府各部門領導職數進行了總額核定,部門行政編制在5名以下的,按1-2名核定;行政編制在10名以下的,按2-3名核定;行政編制在20名以下的,按3-4名核定;行政編制在21名以上的,按4-5名核定;對部門(內設機構)加掛牌子的機構,一律不單獨核定編制和領導職數,其相關職務由部門(內設機構)領導兼任。對工勤人員的編制按本部門行政編制總額的15%核定,做到了領導職數、工勤人員與編制基本合理匹配。
(五)依據政策,妥善消化單位超編人員。按照政府機構改革的總體精神,我們採取得力措施,對因機構調整變化超職數的領導幹部進行了妥善安排和逐步消化。一是對職能調整合並的部門適當增加領導職數;二是不能按原職務安排實職的,改任主任科員或副主任科員,改任虛職不受部門虛職配備比例限制;三是不能改任虛職的原班子成員可暫時保留,在兩年內逐步消化。
三、成效與體會
(一)政府職能轉變有了新的進展。轉變政府職能是深化行政管理體制和政府機構改革的核心。實際工作中,無論機構改革方案的醞釀研究,還是部門「三定」規定的銜接草擬,我們都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把切實轉變政府職能作為首要任務,加快推進政企分開、政資分開、政事分開、政府與市場中介組織分開。把政府職能切實轉變到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上來,轉變到更加有效地貫徹實施中央、省、市的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上來,加強對全縣經濟社會事務的統籌協調,更加註重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著力解決民生問題,強化執行和執法監管職責,增強處置突發公共事件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能力,做好面向基層和群眾的服務與管理,維護市場秩序和社會安定,促進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這次改革,各部門共取消職責21項,調整職責28項,新增和強化職責56條,較好地體現了推進政府職能轉變的要求。
(二)部門職責調整取得了新的成效。理順關系、明確和強化責任是政府機構改革的重要任務,也是轉變政府職能、優化組織結構的必然要求。按照一件事情由一個部門管理的原則,這次改革對有關部門的職責進行了調整,對有關機構進行了名稱變更,進一步理順了部門間的職責關系。縣交通運輸局增加了指導城市公共交通的職責,實現了管理職責的城鄉合一;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增加了全縣房地產行業管理職責,縣文化廣播影視局增加了新聞出版行業管理職責;將科技局的職責、文化教育體育局的教育和體育行政管理職責整合劃入縣教體局;將物價局、糧食局的職責整體劃入縣發改局,切實解決了部門職責交叉和關系不順的問題。
(三)組織結構優化邁出了新的步伐。優化組織結構,是合理配置政府職能,提高政府行政效能的客觀要求。這次改革中,遵循「在機構限額內,用大部制思維推進政府機構改革,需要統一設置的機構應當上下對口,其他機構因地制宜設置」的要求,我們將經貿局、鄉企局、商務局整合,組建了工業和信息化局,強化了部門的統籌管理;將環保局、安監局列入政府工作部門,將葯管局由垂直管理調整為政府工作部門,強化了環保、安監和食品葯品監管工作在社會經濟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將縣編辦列入縣委序列,強化了機構編制綜合管理與協調服務的地位。按照「機構改革服從和服務於縣委、縣政府中心工作,服從和服務於改革、發展、穩定大局」的要求,我們融合了縣文化、廣電與旅遊部門的統一關系,將縣文化局、廣電局、旅遊局職責進行整合,組建了縣文化廣播影視局;針對我縣作為果業大縣,產業優勢凸現,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非常重要的實際,將林業局由部門管理機構調整為政府工作部門。此外,還對有關部門名稱進行了變更。直屬事業機構中,按照省委、省政府「各地不再新設具有行政管理職能的事業單位,現有直屬事業機構要歸並整合,逐步減少」的規定,將政府教育督導室和油煤辦由縣政府直屬事業單位調整為部門隸屬管理單位。改革後的縣政府設置工作部門23個。既符合上級改革精神,也符合我縣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
(四)嚴格控編的要求得到了有效落實。嚴格控制機構編制,確保改革後省上下達的行政編制總額不突破,是政府機構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這次縣政府機構改革,各部門對增加編制的呼聲普遍較高,對此,縣委、縣政府按照中央、省市關於嚴格控制機構編制的要求,反復向部門宣傳政策,搞好溝通,爭取部門的理解與支持。在不突破省上核定我縣行政編制總量的前提下,根據各部門職責調整變化情況,採取區別對待,有保有壓的辦法,對一些近年來職能增加較多、工作任務明顯加重部門的編製作了適當調整,既解決了有關部門多年積累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又堅持了嚴格控制機構編制的原則。
(五)行政效能水平有了新的提升。提高行政效能、建設人民滿意的政府,是機構改革的主要目的,也是衡量機構改革能否取得成效的重要標志。這次縣政府機構改革,通過各種方式作了積極探索。一是通過明確各部門職責邊界、范圍和責任內容,增強了部門的責任意識,提高了政府的執行力和公信力。二是通過部門「三定」,進一步健全和完善了各項規章制度,強化了部門內部的崗位目標責任制,增強了各部門的服務意識,提高了服務質量。三是通過實施人員定崗,優化人員配置,增強了部門工作人員的競爭意識、責任意識和服務意識,推動了機關效能建設。
這次政府機構改革,主要體會有:一是機構改革要適應並服務於經濟社會的發展變化。政府機構是上層建築的重要組成部分,必然要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不斷改革完善。今後,仍然要根據形勢任務的發展變化,不斷深化改革,積極探索職能有機統一的大部門體制,建立健全決策、執行、監督既相互制約、又相互協調的機制,逐步形成與正寧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行政管理體制。二是機構改革要堅持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這次縣政府機構改革,按照省上關於市縣政府機構改革的總體要求,立足實際,緊緊圍繞我縣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完善基本公共服務和健全公共治理結構的要求,整合完善經濟、社會管理部門,加強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公共服務部門,體現了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社會和諧的客觀要求,三是機構改革要突出轉變職能、理順關系、強化責任的重點。轉變職能、理順關系、強化責任,是提高行政效能、降低行政成本、建設人民滿意政府的根本措施。這次改革,緊緊抓住這一重點,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實踐證明,這一做法行之有效,應當成為政府機構改革一以貫之的重要原則。四是機構改革要與加強機構編制管理緊密結合。這次改革,我縣在嚴格控制機構編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要求增設機構、增加編制的壓力仍然存在,稍加鬆懈,就會產生新的膨脹。因此,改革以後,應當繼續採取嚴格措施,加強和規范機構編制管理,建立健全控制機構編制增長的長效機制,不斷鞏固改革成果。
總之,我縣的這次政府機構改革,雖然多措並舉,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還存在編制與實有人員矛盾突出、新設立的政府工作部門無法使用行政編制、一些機構編制遺留問題難以解決等問題。今後,我們嚴格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總體要求,著力做好兩方面的工作:一是跟蹤研究縣政府機構改革方案的運行情況。積極深入了解縣政府各部門「三定」規定的落實情況,研究分析存在的問題,採取有力措施,將省市關於政府機構改革的各項要求落到實處。二是進一步加強機構編制管理。認真貫徹落實機構編制管理的各項規定,進一步完善機構編制管理的相關制度,嚴格控制行政機構編制,保持「三定」規定的相對穩定。同時,積極推行機構編制實名制管理,加強機構編制的監督檢查,對違反機構編制管理規定的行為,堅決糾正,嚴肅處理,切實增強機構編制管理的有效性和權威性。
㈥ 這次機構改革縣級水利部門如何改內設機構如何設置
(一)取消和調整已由省、市、縣人民政府公布取消和調整的行政審批事項。
(二)將原縣水利局的職責、縣供水局的行政管理職責、縣發電管理局的小水電行政管理職責以及縣環保和建設局的污水處理行政管理職責等整合劃入縣水務局,實行涉水事務統一管理。
(三)加強水資源的節約、保護和合理配置,保障城鄉供水安全,促進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四)在做好全縣防汛防旱防風工作的基礎上,增加防低溫雨雪冰凍工作職責。
㈦ 事業單位改革實行以後全國環保局信息中心將如何改革劃為哪一類呢請教達人!
,《山西省人民政府機構改革方案》經黨中央、國務院批准,正式公布實施。改革後,省政府機構設置總數47個。其中,辦公廳和組成部門25個,直屬特設機構1個,直屬機構15個,部門管理機構6個。改革在今年上半年完成。《方案》主要內容:一是組建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以省經委為基礎,將經委承擔的工業管理方面的職責,無線電管理的職責,信息產業的職責劃入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將國防工辦、中小企業局由省政府直屬機構改為部門管理機構,由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管理。中小企業局承擔的農產品加工及質量監督管理等職責劃入省農業廳。不再保留省經委、信息產業局。二是組建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不再保留省人事廳、勞動和社會保障廳。三是組建環境保護廳。不再保留省環保局。四是組建煤炭工業廳。以煤炭工業局為基礎,將煤炭工業局的職責、省經委等有關部門涉及煤炭工業的職責整合劃入煤炭工業廳。不再保留省煤炭工業局。五是組建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在建設廳的基礎上,將指導城市客運以外的職責劃入住房和城鄉建設廳。不再保留省建設廳。六是組建交通運輸廳。將交通廳的職責、建設廳的指導城市客運的職責整合劃入交通運輸廳。不再保留交通廳。七是調整理順食品葯品監管體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調整為衛生廳的部門管理機構,實行分級管理,不再實行省以下垂直管理體制。八是清理規范地方自定機構、議事協調機構。省政府參事室、金融辦改為省政府辦公廳內設機構;扶貧辦由議事協調機構的辦事機構改為農業廳部門管理機構;畜牧局改為農業廳的內設機構。同時,對法制、安全生產、人防、外事、廣電、機關事務等機構進行職能整合、機構調整規范。法制辦由省政府辦公廳的部門管理機構,改為省政府直屬機構;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不再與山西煤礦安全監察局合署辦公,仍為省政府直屬機構;人防辦由議事協調機構的辦事機構,改為省政府直屬機構;外事辦公室(掛僑務辦公室牌子)更名為外事僑務辦公室;廣播電視局更名為廣播電影電視局,將文化廳的電影管理職能劃入廣播電影電視局;省政府機關事務管理局作為直屬機構,確定為正廳級建制。
㈧ 潢川企業養老保險中心機構改革後屬於什麼
事業單位之間轉移接續養老保險關系,其中的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政策為:
第一,在同一統籌范圍內的機關事業單位之間流動的,只轉移基本養老保險關系,不轉移基金。
第二,在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內跨統籌范圍流動的,在轉移基本養老保險關系的同時,轉移基金。
本人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的儲存額全部轉移;單位繳費部分以本人各年度實際繳費工資為基數,按12%的總和轉移,參保繳費不足1年的,按實際繳費月數計算轉移。
第三,參加地方原有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試點,並納入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的人員,在轉移接續基本養老保險關系時,不轉移參加試點期間的單位繳費和個人繳費,原試點期間個人繳費本息按照人社部發〔2015〕28號有關規定執行。
㈨ 請大神解答地級市政府內設的參公管理事業單位 經濟信息中心 在2018年國家機構改之後的命運人事調動問題
國家機構改革總的來說是好事,畢竟以前國家機構人員太冗餘了。人多了,雖然工作會輕松一些,但是薪水不會太高,晉升的機會也會因為競爭激烈而希望比較小,改革之後,薪水提高的可能性就比較大,而且升職的道路也好走一些。
現在的公務員我感覺跟原來是不一樣了,我有朋友就是稅務局的,說不輕松,不過待遇比以前更好了,能有機會晉升工作也有盼頭。
總之,不要考慮有沒有機會調入,與其多思多慮不如行動起來,提升自己,開辟道路,為自己的調入增加籌碼。個人以為,國家經濟是社稷的命脈,將來就肯定有很大的發展空間,要好好把握這個機會。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對你有所幫助。
㈩ 我國機構改革的現狀和機構改革的制度
我說說未來國務院機構的改革設想,希望與你交流。
各部委(由原來29個變成15個,直屬機構18個、10個部管局全部上收並入15部)
內務部、外交部、國防部、民政部、規劃部、科教部、建設部、交通部 、經濟部 、農業部 、公安部、監察部、財政部 、人事部、中國人民銀行
1、科技部與教育部、文化、衛生部合並。國家體育總局、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國家知識產權局、新聞出版總署(國家版權局)、國家文物局、國家中醫葯管理局上收科教部
2、國防科學工業委員會並入國防部。
3、國家安全部並入公安部。
4、鐵道部並入交通部。中國民用航空總局上收交通部。
5水利部並入農業部。國家林業局、國家海洋局、國家糧食局上收農業部。
6、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計劃生育委員會、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並入民政部。國家宗教事務局上收民政部。
7、國土資源部與建設部合並。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測繪局上收建設部
8、信息產業部、商務部合並成更名為經濟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國家煙草專賣局、國家電力監管委員會、技術監督局上收經濟部。
9、審計暑並入監察部。
10、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更名規劃部。
11、國務院法制辦公室並入司法部一同並入國務院辦公廳更名內務部。國家統計局、國家旅遊局、國務院參事室、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國務院研究室、國家信訪局、國家郵政局、國家檔案局、中央檔案館、國家保密局上收內務部。武警總部上收內務部。
12、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海關總署 、國家稅務總局、國家外匯管理局上收財政部。
13、撤消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其職能分別並入建設部、農業部、科教部。
14、國務院僑務辦公室、 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國家外國專家局上收外交部。
15、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 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中國金融基金監管委員會並入中國人民銀行管理。
國務院直屬事業單位(14個----縮減為3個)
新華通訊社、中國科學院 、國家行政學院 中國防災局、中國金融基金監督管理委員會 。
1、中國社會科學院 中國工程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合並入中國科學院。
2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並入國家行政學院。
3、中國地震局 中國氣象局合並成中國防災局。
國務院各部統一設置的機構:辦公廳、規劃司、政策法規司、人事司、計財司、科教司。
其餘業務機構自行設置,原則上各業務機構不超過15個。每個司局人員控制在25-30人,每個部控制在500人,國務院全體機關人員控制在7500-8000人。(武警和公安的現役軍人除外)。
5個事業單位總人數控制在10000人左右。國家皇糧人員不超過2萬人。
一、內務部:
通用的規劃司、政策法規司、人事司、計財司、科教司、行政司等外:
1、綜合局2、秘書局3、督察局4、信息局4、接待局5、保衛局(武警總部)6、行政局(機關事物管理局)7、機要保密局9、統計局、10、旅遊局、11、參事室12、信訪局 13、檔案局14、政策研究局15、新聞辦公室16、法制宣傳局17、公證局18、仲裁局
二、國防部、外交部(略)
四、民政部
通用的辦公廳、規劃司、政策法規司、人事司、計財司、科教司、行政局等外:
1、優撫局2、救災局3、政權區劃局4、社團局5、福利局6、軍人安置局7、社會事務局8、計劃生育局9、宗教局10、民族事務局11、勞動力管理局12、社會就業局13、殘疾人救助局14、郵政局
五、規劃部
通用的辦公廳、政策法規司、人事司、計財司、科教司、行政局等外:
1、長期規劃局2、產業政策局3、國民經濟綜合局4、固定資產投資局5、國外資金利用局6、財政金融局7、商品流通局8、社會發展局9、對外貿易局10、農村經濟局11、能源綜合利用局12、價格調控局13、收費管理局14、經濟技術協作局
六、科教部
通用的辦公廳、規劃司、政策法規司、人事司、計財司、行政司等外:
1、科技成果局2、科研開發局3、基礎教育局4、高等及師范教育局5、職業成人教育局6、文化局7、藝術局8、文物局9、電影局10、廣播局11、電視局12、知識產權局13、新聞出版局14、衛生防疫局15、醫葯管理局16、葯械管理局17、婦幼保健局18、體育競賽局19、體育訓練局20、醫務管理局21、高新技術局
七、建設部
通用的辦公廳、規劃司、政策法規司、人事司、計財司、科教司、行政局等外:
1、基本建設局2、城市建設局3、村鎮建設局4、房地產業局5、建設及土地規劃局6、測繪局7、施工管理局8、勞動安全局9、生產安全局10、建材管理局11、環境監測局12、污染控制局13、環境治理局14、土地利用局15、礦產資源開發局16、礦產資源管理局
八、交通部
通用的辦公廳、規劃司、政策法規司、人事司、計財司、科教司、行政局等外:
1、公路建設局2、交通管理局3、運輸管理局4、海運管理局5、遠洋管理局6、民用航空局7、交通公安局8、交通基建局9、橋梁建設局10、鐵路客運局11、鐵路貨運局12、交通稽查局13、調度規劃局14、國際合作局15、高速公路管理局
九、經濟部
通用的辦公廳、規劃司、政策法規司、人事司、計財司、科教司、行政局等外:
1、經濟運行局2、國有企業管理局3、地方企業管理局4、生產流通局5、市場管理局6、品牌保護局7、對外經濟局8、質量管理局9、標准計量局10、安全生產局11、煙草專賣局12、電力生產局13、電力運營局14、產品質量檢驗局15、通訊管理局16、高新產品開發局17、產業發展局18、體制改革局19、物資局20、鹽業專賣局
十、農業部
通用的辦公廳、規劃司、政策法規司、人事司、計財司、科教司、行政局等外:
1、農業生產局2、多種經營局3、農墾局4、農村經濟局5、資源管理局6、水土保持局7、農田水利局8、農業基本建設局9、農業綜合開發局10、防汛抗旱局11、漁業管理局12、海洋管理局13、農副產品加工局14、種子管理局15、農業生產資料管理局16、畜牧發展局17、國土綠化局18、森林管理局19、農業保護局22、農業機械管理局23、國家糧食儲備局
十一、公安部
通用的辦公廳、規劃司、政策法規司、人事司、計財司、科教司、行政局等外:
1、國家安全局2、刑事警察局3、經濟警察局4、交通警察局5、社會治安局6、技術偵察局7、出入境管理局8、政治偵察局9、文化保衛局10、戶政管理局11、法制局12、計算機監管局13、裝備局14、邊防局15、消防局16、民航局17、森林局18、鐵路局19、情報局20、黃金局
十二、監察部
通用的辦公廳、規劃司、政策法規司、人事司、計財司、科教司、行政局等外:
1、機關財務審計局2、幹部財務審計局3、信訪局4、反瀆職局5、經濟犯罪局6、案件偵察局7、案件審理局8、離任審計局
十三、財政部
通用的辦公廳、規劃司、政策法規司、人事司、科教司、行政局等外:
1、綜合預算局2、基本建設局3、會計管理局4、社會保障局5、財政監督局6、國有資產管理局7、國稅局8、地方稅務局9、征稅稽查局10、特稅徵收局11、關稅局12、海關公安緝查局13、外匯管理局14、中直機關財政局15、大型企業征稅局16、行業收費管理局17、重點項目局18、預算外局19、企業局20、行政事業局21、資產評估局
十四、人事部
通用的辦公廳、規劃司、政策法規司、計財司、科教司、行政局等外:
1、幹部考核局2、幹部任免局3、錄用調配局4、工資福利局5、保險退休局6、幹部培訓局7、職稱專家局8、公務員管理局9、軍官專業安置局10、畢業生分配局11、行政機構編制局12、事業機構編制局13、外國專家局14、青年幹部局15、下派幹部局
十五、中國人民銀行
通用的辦公廳、規劃司、政策法規司、計財司、科教司、行政局等外:
執行原機構,增加基金管理職能。總機構控制25個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