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算力簡介 » 去中心化對營銷的營銷

去中心化對營銷的營銷

發布時間: 2021-03-23 09:26:00

Ⅰ 國際商友圈俱樂部是去中心化的,去中心化對企業的益處是什麼

當一個企業不實行去中心化,企業的所有利益會緊緊握在個人或者股東手中,當企業實行去中心化時,參與企業的所有人都是股東,都是受益者,在國際商友圈不論消費者,經營者,生產者都是受益者。

Ⅱ 如何理解電商中的中心化和去中心化

摘自:YiShop電商系統
眼下中國最好的電商都是「中心化」模式。所謂中心化模式就是一個電商平台集中了所有商家和眼球/流量,成為消費者購物的第一入口。消費者通過這個入口找商品,平台通過這個入口做利益分配,雁過拔毛。

去中心化,這個概念在這兩年炒的沸沸騰騰,高潮出現在去年十二月張小龍詳細闡述微信公眾平台的八大觀點,其中一點是說「微信要打造一個真正的去中心化系統,不會提供一個中心化的流量入口來給所有的公眾平台方、第三方」。

Ⅲ 「微店」這種以「去中心化」為賣點的電商模式會成功嗎

微店現在很普遍,他們都是賣好多東西之類的東西,電商模式的話也有成功的,那都是每天堅持下來刷朋友圈刷的,他們都是靠明天刷個廣告刷出來的,但是這種微電的賣點電商成功率很少的

Ⅳ 互聯網對營銷帶了什麼改變

很多企業決策者發現,自從互聯網出現,營銷彷彿進入無厘頭狀態:消費者變挑剔了,渠道增多了,價格體系亂了,就連傳播都去中心化了……
互聯網對營銷的最大改變是什麼?
互聯網對營銷最大的改變是傳播與渠道。互聯網工具論,主要是指傳播的工具。互聯網渠道論,主要是指銷售的渠道。
互聯網對營銷帶來的最大障礙是傳播。因為傳統媒體是可控的,而互聯網時代的傳播截止目前基本是不可控的。即使那些互聯網時代的網紅,也沒有發現成為網紅的規律。網紅們還沒來得及總結成為網紅的規律,就被新的網紅快速迭代。難怪羅振宇說網紅「Papi醬」要快速變現。
雷軍就是一例。無意中,雷軍成了網紅,助推小米。當雷軍覺得找到小米成功的規律,總結出「七字訣」等一系列規律時,雷軍又被互聯網快速邊緣化了。也許從成了網紅到被邊緣化,雷軍都是一頭霧水。
一、互聯網沒有改變4P架構
無論互聯網工具論、渠道論、本質論,都不會改變營銷的基本要素。營銷的20多個要素(營銷變數),最佳整合架構就是4P。前不久,我已經發文說「4P是個萬能架構」,意思是說4P是個分析框架,分析框架不因互聯網而改變。今天我們的分析仍然沿用這個框架。
二、互聯網改變了需求和產品形態嗎?
互聯網在四個層面改變了消費者的需求和產品形態:

1.跨界整合幾乎可以改變所有行業和產品形態。互聯網的支持技術是微電子技術(IT技術),微電子技術跨界,幾乎能夠改變所有行業,創造出前所未有的產品。現在互聯網企業可以輕易進入某個傳統行業,如特斯拉、谷歌進軍汽車行業。

2.互聯網改變了生活方式。生活方式的改變能夠衍生出新的需求和產品形態。這點與機器和電力催生了工業文明,而工業文明作為一種生活形態,衍生了眾多不同於農業文明的需求和產品形態。

3.互聯網作為信息工具,是認識與洞察消費者需求的工具。比如,過去無論多麼強調營銷是發現消費者需求,但無論是消費者調研還是消費者洞察,都很難真正做到。現在的需求鏈邏輯,能夠讓社會的極客們以互聯網為鏈接,在研發階段深度參與,從而真正做到消費者導向。

4.互聯網作為營銷傳播工具,要求產品本身自傳播屬性。互聯網傳播,商品本身就是傳播的源頭,這個時候對產品的要求自然高一些。那些在網上迅速傳播的產品,本身一定是有特點的。如果沒特點,即使有大咖傳播,投資重資傳播,可能也沒效果。

至於自吹自擂的「極致產品」,互聯網思維,不過是商業語言而已,商家可以說,讀者別當真。

當然,在目前特定的情況下,互聯網還在改變廠家的產品體系。過去,由於KA與通路的定價體系不一樣,廠家往往會有兩套產品體系。現在有了電商,可能會有第三套產品體系。
三、互聯網改變了價格體系嗎?
我的回答是「肯定改變了」,並且形成了新的成本均衡。

只要互聯網能改變成本體系,就能改變價格體系。至於現在產品結構調整所帶來的價格體系變化,與互聯網本身沒有太大關系,只是電商時代與「主流換擋」偶爾碰在一起了。

根據「零售商業輪轉假說」,任何大型新興商業的崛起,都是從「三低」(低地位、低毛利、低價格)開始的,都是有成本優勢的,比如沃爾瑪,都會帶來商業的成本再均衡。

電商在中國是從低價開始的,吸引的是「屌絲」消費者。但是,電商現在也已經成為「三高」(高地位、高毛利、高價格),電商價格高於線下已經成為常態。電商已經完成了成本再均衡過程,線下成本下降,電商成本上升,已經接近均衡狀態。

但是,電商的成本均衡過程還沒結束。C端電商的普及,形成了一輪成本均衡過程,B端電商才剛剛開始,B端最大的特點就是運營成本會下降,會再次形成成本均衡。
四、互聯網改變了渠道體系嗎?
互聯網讓渠道體系多樣化了,這是不容質疑的。電商是渠道,某種程度上是對的。

電商渠道論曾經很有市場,也很有說服力。小米成功後,曾經有人說不需要傳統渠道了,從2016年小米跌出行業前五,現在又在反思線上渠道的局限性。

互聯網肯定改變了渠道體系,未來的渠道體系一定是線上線下共生。某個階段可能線上突出一點,但單一的渠道體系是跛腳的。

過去,傳統企業大致有兩大渠道:一是通路;二是KA。互聯網改變了渠道體系。

一個渠道體系有四大參與者:廠家(F)、經銷商(B)、零售店(R)、消費者(C)。這四個參與者,原來是縱向鏈接的,雖然也有跨環節的,比如直銷,但畢竟只佔極小的份額。

C端電商的出現,所有環節都可以與消費者(C)鏈接,於是,出現了F2C和B2C,如京東、天貓、白酒行業的酒仙網等;也出現了R2C,如社區電商;還出現了C2C。F2C、B2C、R2C、C2C,渠道環節肯定增多了。

B端電商出現了,有了F2B,如招商網;也有了F2R,如京東新通路、阿里1688;還有B2R,如煙台萬商購、壹吉購、易酒批、批多多等,幾乎每個行業都有。

歸納起來,廠家從原來的兩大渠道(通路、KA),增加了三個電商渠道(F2B、F2R、F2C)和一個微商渠道。經銷商從原來的二個渠道(直供終端、直供二批),增加了二個電商渠道(B2C、B2R)和一個微商渠道。

廠家的環節從原來兩個增加到六個,渠道增多了,總銷量不一定增長,每個渠道的銷量就會被攤薄。經銷商從原來的兩大渠道增加了五大渠道,而且可以藉助電商跨區域經營,總銷量是可能增加的。
五、互聯網對營銷的最大挑戰是傳播
互聯網首先是傳播工具,然後才是商業工具,商業源於信息不對稱。但是,很多企業在互聯網時代好像突然不會做傳播了。

傳播帶來的是交易流量。做電商如果只會買流量是很難賺錢的,所以要學會自帶流量。

流量從哪裡來?新增流量從傳播中來。

過去,傳播是可控的,因為媒體是可控的,花錢是基本能夠解決問題的。現在,互聯網本身很難控制,花錢也控制不了。

無論是製造業,還是商業,基本格局是由傳播格局決定的。商業源於信息不對稱,傳播格局決定商業格局。

傳統傳媒(除了喉舌之外)基本上是寡頭壟斷的,寡頭壟斷決定了傳播門檻很高,資金投入很大,比如央視。一旦產業格局形成,就很難顛覆。所以,現在工業多數是寡頭壟斷的行業格局。大者恆大,除非行業龍頭自身犯錯誤。

互聯網出現後,出現了所謂的去中心化現象。屌絲逆襲就是因為去中心化後,逆襲門檻降低了。但是互聯網也出現了更大的中心化現象,BAT就是超級中心,或稱為互聯網平台。

歸納起來,互聯網對傳播的改變有三點:

一、「硬廣」基本消失了。傳統傳媒的壟斷性,決定了即使硬廣也有效,所以才會出現「最差的創意也有最好的效果」的廣告現象。傳統傳播靠持續傳播和強大的投入,就能夠形成影響力,這樣的現象在互聯網上很難再現。

二、互聯網流量,集中的更集中,分散的更分散了。流量總體上向BAT集中,形成了更大的互聯網商業平台,規模再大的企業在平檯面前也很小。

互聯網的去中心化,流量碎片化,給營銷傳播製造了障礙。碎片化的傳播要「引爆」,成為網紅,引爆流行,目前還很難找到規律。

三、互聯網數據為定向營銷提供了便利。互聯網雖然提供了傳播便利,但營銷傳播不能散彈打鳥,無的放矢。互聯網的鏈接、交易,最後沉澱下來的是數據,數據為營銷定向傳播提供了依據。所以,現在的互聯網公司都流行說自己是數據公司,也有人說現在進入了DT時代。

Ⅳ 微營銷的核心就是去中心化,什麼失去中心化

所謂去中心化的商圈,就是伴隨著城市生態圈越來越大,有限的大商圈變成無限的小商圈,甚至分散成微商圈,比如上海,目前基本上成規模的商圈有兩百多個。

Ⅵ 你認為微商的去中心化對淘寶等平台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沒啥影響,微商現在名聲已經壞了,再怎麼操作,都難以洗清

Ⅶ 去中心化的智能商業指的是什麼,與中心化的智能商業有什麼不同

坦白的說,隨著經營成本的不斷高升和中心化平台的擠壓,傳統經銷商的日子並不算好過。尤其,阿里、京東等互聯網企業紛紛涉足快消品流通領域之後,備受擠壓的經銷商紛紛開始尋求出路。
但是,巨頭所奉行的中心化平台模式,會不斷的蠶食平台內的參與者,同時也會擠壓中小商業形態的生存空間,破壞整個行業秩序的健康發展,從根本上來講,不適合經銷商進入,也不利於構建和諧共生的生態體系。
「把自己的渠道、命脈、資源交給幾個巨頭掌握,並不妥當,也不長久。」業內專業人士表示,「所有品牌商和零售企業都應該清晰的意識到:產品或場景是你的,用戶是你的,運營和營銷都是你在做,數據也應該是你的,你不是去入駐某個平台,而是要搭建屬於自己的花園。」
同時,雲媒股份創始人馬玉峰認為,去中心化的真正價值在於,其構建了一個共享共生的智能閉環生態,企業可以在其中發揮自己的專長,做強自己的主業。更重要的是,這種共享共生、共創共贏的賦能形式,有利於低成本實現整個行業的的智能化升級,是經銷商需要抓住的大好機會。

Ⅷ 智能商業時代誕生的「去中心化」模式,有什麼優點/阿里的中心化和雲媒的去中心化,哪個更好

當前,阿里巴巴等巨頭都在奉行中心化平台的模式,這種集權化的模式雖然可以讓平台更好的協調資源和增加話語權,但是平台會不斷的蠶食平台內的參與者,同時也會擠壓中小商業形態的生存空間,破壞整個行業秩序的健康發展,從根本上來講,並不利於構建和諧共生的生態體系。

簡單的來說,所有品牌商和零售企業都應該清晰的意識到:產品或場景是你的,用戶是你的,運營和營銷都是你在做,數據也應該是你的,你不是去「入駐」某個平台,不是把你的花花草草種植到別人家的院子里去,而是要搭建屬於自己的花園。

我們認為,中國商業的未來一定是基於連鎖制、去中心化、雲端高度協同和連接形成一個未來生態。因而,我們覺得智能商業的開創者和引領者,雲媒股份構建的去中心化的商業賦能模式,更有未來和生命力。

雲媒股份負責人表示,去中心化的真正價值在於,其構建了一個共享共生的智能閉環生態,企業可以在其中發揮自己的專長,做強自己的主業。更重要的是,這種共享共生、共創共贏的賦能形式,有利於低成本實現整個行業的的智能化升級。



Ⅸ 去中心化只是一種營銷嗎

為什麼說去中心化是區塊鏈最根本的特徵?
從區塊鏈誕生以來,去中心化一直被業界作為區塊鏈的核心屬性之一。但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國內一些業界大佬紛紛開始否認這一點,
甚至有人聲稱去中心化這個詞是區塊鏈行業翻譯產生的重大誤導,呼籲翻譯成「點對點」,任何區塊鏈應用的規則制定者就是根本的中心。這是一種極其錯誤的傾向,可能會誤導很多區塊鏈創業者,使其在探索區塊鏈應用落地的過程中走彎路。
什麼是「去中心化」?
「去中心化」翻譯自英語單詞Decentralization,是由前綴de-、詞干central、後綴-ization組成。其中,詞干central意為「中心」,後綴-ization意為「……化」,而前綴de-則有離開、除去、取消、相反等含義。因此,將其翻譯為去中心化是非常准確的。
那麼,去中心化具體而言是什麼含義呢?
以太坊創始人Vitalik Buterin於2017年2月發表的《The meaning of decentralization》一文中,詳細闡述了去中心化的含義。他認為應該從三個角度來區分計算機軟體的中心化和去中心化:架構、治理和邏輯。

熱點內容
trx動作原理 發布:2024-11-24 03:39:40 瀏覽:289
壹橋股份和區塊鏈什麼關系 發布:2024-11-24 03:21:12 瀏覽:867
幣圈海報宣傳文案怎麼寫 發布:2024-11-24 03:12:54 瀏覽:15
擴展存在惡意挖礦行為 發布:2024-11-24 03:10:40 瀏覽:222
幣圈做合約的大佬 發布:2024-11-24 02:57:09 瀏覽:144
幣圈行情的即時聊天社區 發布:2024-11-24 02:39:08 瀏覽:905
重慶區塊鏈一所 發布:2024-11-24 02:31:13 瀏覽:780
眾籌以太礦機託管 發布:2024-11-24 01:51:47 瀏覽:595
小白初入幣圈是什麼 發布:2024-11-24 01:37:25 瀏覽:878
喜歡人民幣朋友圈說說 發布:2024-11-24 01:31:14 瀏覽: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