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算力簡介 » 增長黑客去中心化

增長黑客去中心化

發布時間: 2024-07-08 11:54:47

❶ 2022年新趨勢,「DAO」到底是什麼

你能想像一種與世界各地的其他人一起組織的方式,彼此不了解對方但是建立相應的規則,並自主地做出自己的決定,所有這些都編碼在區塊鏈上嗎?


DAO 正在使這成為現實。


最近,一些 DAO 開始吸引更多傳統投資者的注意力,包括億萬富翁馬克·庫班 (Mark Cuban),他稱它們為「進步主義的終極結合」。風險投資公司 a16z還在個人 DAO 和支持 DAO 創建的公司中領導了數百萬美元的融資。


隨著Messari 預測 DAO 將成為該領域的「下一個大趨勢」時, 你可能想知道 DAO 到底是什麼?


今天,我們就為你解讀一番。



1


那,什麼是DAO?


DAO的全稱是Decentralized Autonomous Corporations,意為 去中心化自治組織。


要了解 DAO,首先需要了解其背後的技術。 大多數 DAO 依賴於區塊鏈技術和智能合約,它們是在區塊鏈上運行的代碼集合。



我們知道,在傳統組織中,通常有一個層次結構: 正式的董事會、高管或高層管理人員決定結構並有權做出改變。


而DAO 是去中心化的,這意味著它們不受個人或實體的管理, 每個 DAO 的規則和治理都編碼在區塊鏈上的智能合約中,除非由 DAO 成員投票通過,否則無法更改。 每個 DAO 的成員可以共同對決策進行投票,而不是少數人擁有多數發言權,通常是在平等的基礎上進行投票。


對於 DAO 來說,區塊鏈可以充當主幹,保持每個鏈上的結構和規則。 一個DAO的誕生,必須具備三個基本要素:



DAO 並不新鮮,但它們正變得越來越主流,接下來我們來分解它們如何工作以及它們是否安全。

2

DAO 的運行與安全問題


DAO 需要以下要素才能充分發揮作用:一組運行的規則,組織可以用來獎勵其成員的某些活動的代幣之類的資金,以及為建立操作規則而提供的投票權。 此外,也是最重要的,是一個良好而安全的結構。


投票系統的一個潛在問題是,即使在其初始代碼中發現了安全漏洞,也無法在多數人投票之前予以糾正。在投票過程中,黑客可以利用代碼漏洞中的漏洞進行攻擊。


2016 年 5 月,德國初創公司 Slock.it 推出了創意命名的「The DAO」,以支持他們的去中心化版 Airbnb。當時,眾籌活動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籌集了價值超過 1.5 億美元的以太坊


不幸的是,他們在 DAO 中使用的代碼存在某些問題。 不可避免地,在 2016 年 6 月,黑客基於這些漏洞攻擊了 DAO。黑客獲得了 360 萬個 ETH,當時價值約 5000 萬美元。


這在 DAO 投資者中引發了一場大規模且有爭議的爭論,一些人提出了各種解決黑客問題的方法,另一些人則呼籲永久解散 DAO。



當時DAO 建立在以太坊網路上,使用智能合約演算法來確保其治理結構和經濟激勵。為了阻止網路攻擊,以太坊區塊鏈進行了硬分叉,導致以太坊分裂成兩個不同的區塊鏈——今天的以太坊,被盜資金被撤回並返還,以及以太坊經典,原始區塊鏈繼續運行,被黑客入侵的資金被從未恢復。


這仍然被稱為加密貨幣中最大的黑客攻擊之一,暴露了 DAO 的風險並削弱了投資者的信任。


根據IEEE Spectrum 的說法 ,DAO 容易受到編程錯誤和攻擊向量的影響。 事實上,該組織結構的潛在後果還有可能很多,投資者擔心他們會為 DAO 作為一個更廣泛的組織所採取的行動承擔責任。


3

今天如何使用 DAO?


到目前為止,DAO被用於許多場景, 例如投資、慈善、籌款、借貸等 ,所有這些都沒有「中介」參與。


例如,一個慈善DAO可以接受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的捐贈,成員們可以決定如何使用捐贈;自由職業者網路DAO可以創建一個承包商網路,這些承包商將資金用於辦公空間和軟體訂閱;風險投資DAO可以創建一個風險基金,匯集投資資本並投票支持風險投資,償還的錢可以在 DAO 成員之間重新分配。


近兩年,由於去中心化金融 (DeFi) 的爆炸式增長,導致人們對 DAO 的興趣重新升溫。



DAO 的未來會怎樣?截至 2020 年中期,最初設想的 DAO 尚未恢復。盡管如此,人們對去中心化自治組織作為一個更廣泛的群體的興趣繼續增長。


DAO 還需要克服許多潛在的監管和法律挑戰,尤其是在美國。關於美國潛在的法律框架如何影響 DAO 以及它們如何運作,還有幾個未知數。


盡管在合法性、安全性和結構方面存在許多揮之不去的擔憂和潛在問題,但一些分析師認為,這種類型的組織最終會脫穎而出,甚至可能取代傳統結構的企業。

❷ 區塊鏈的共識機制

一、區塊鏈共識機制的目標

區塊鏈是什麼?簡單而言,區塊鏈是一種去中心化的資料庫,或可以叫作分布式賬本(distributed ledger)。傳統上所有的資料庫都是中心化的,例如一間銀行的賬本就儲存在銀行的中心伺服器里。中心化資料庫的弊端是數據的安全及正確性全系於資料庫運營方(即銀行),因為任何能夠訪問中心化資料庫的人(如銀行職員或黑客)都可以破壞或修改其中的數據。


而區塊鏈技術則容許資料庫存放在全球成千上萬的電腦上,每個人的賬本通過點對點網路進行同步,網路中任何用戶一旦增加一筆交易,交易信息將通過網路通知其他用戶驗證,記錄到各自的賬本中。區塊鏈之所以得其名是因為它是由一個個包含交易信息的區塊(block)從後向前有序鏈接起來的數據結構。


很多人對區塊鏈的疑問是,如果每一個用戶都擁有一個獨立的賬本,那麼是否意味著可以在自己的賬本上添加任意的交易信息,而成千上萬個賬本又如何保證記賬的一致性? 解決記賬一致性問題正是區塊鏈共識機制的目標 。區塊鏈共識機制旨在保證分布式系統里所有節點中的數據完全相同並且能夠對某個提案(proposal)(例如是一項交易紀錄)達成一致。然而分布式系統由於引入了多個節點,所以系統中會出現各種非常復雜的情況;隨著節點數量的增加,節點失效或故障、節點之間的網路通信受到干擾甚至阻斷等就變成了常見的問題,解決分布式系統中的各種邊界條件和意外情況也增加了解決分布式一致性問題的難度。


區塊鏈又可分為三種:


公有鏈:全世界任何人都可以隨時進入系統中讀取數據、發送可確認交易、競爭記賬的區塊鏈。公有鏈通常被認為是「完全去中心化「的,因為沒有任何人或機構可以控制或篡改其中數據的讀寫。公有鏈一般會通過代幣機制鼓勵參與者競爭記賬,來確保數據的安全性。


聯盟鏈:聯盟鏈是指有若干個機構共同參與管理的區塊鏈。每個機構都運行著一個或多個節點,其中的數據只允許系統內不同的機構進行讀寫和發送交易,並且共同來記錄交易數據。這類區塊鏈被認為是「部分去中心化」。


私有鏈:指其寫入許可權是由某個組織和機構控制的區塊鏈。參與節點的資格會被嚴格的限制,由於參與的節點是有限和可控的,因此私有鏈往往可以有極快的交易速度、更好的隱私保護、更低的交易成本、不容易被惡意攻擊、並且能夠做到身份認證等金融行業必須的要求。相比中心化資料庫,私有鏈能夠防止機構內單節點故意隱瞞或篡改數據。即使發生錯誤,也能夠迅速發現來源,因此許多大型金融機構在目前更加傾向於使用私有鏈技術。

二、區塊鏈共識機制的分類

解決分布式一致性問題的難度催生了數種共識機制,它們各有其優缺點,亦適用於不同的環境及問題。被眾人常識的共識機制有:


l PoW(Proof of Work)工作量證明機制

l PoS(Proof of Stake)股權/權益證明機制

l DPoS(Delegated Proof of Stake)股份授權證明機制

l PBFT(Practical Byzantine Fault Tolerance)實用拜占庭容錯演算法

l DBFT(Delegated Byzantine Fault Tolerance)授權拜占庭容錯演算法

l SCP (Stellar Consensus Protocol ) 恆星共識協議

l RPCA(Ripple Protocol Consensus Algorithm)Ripple共識演算法

l Pool驗證池共識機制


(一)PoW(Proof of Work)工作量證明機制


1. 基本介紹


在該機制中,網路上的每一個節點都在使用SHA256哈希函數(hash function) 運算一個不斷變化的區塊頭的哈希值 (hash sum)。 共識要求算出的值必須等於或小於某個給定的值。 在分布式網路中,所有的參與者都需要使用不同的隨機數來持續計算該哈希值,直至達到目標為止。當一個節點的算出確切的值,其他所有的節點必須相互確認該值的正確性。之後新區塊中的交易將被驗證以防欺詐。


比特幣中,以上運算哈希值的節點被稱作「礦工」,而PoW的過程被稱為「挖礦」。挖礦是一個耗時的過程,所以也提出了相應的激勵機制(例如向礦工授予一小部分比特幣)。PoW的優點是完全的去中心化,其缺點是消耗大量算力造成了的資源浪費,達成共識的周期也比較長,共識效率低下,因此其不是很適合商業使用。



2. 加密貨幣的應用實例


比特幣(Bitcoin) 及萊特幣(Litecoin)。以太坊(Ethereum) 的前三個階段(Frontier前沿、Homestead家園、Metropolis大都會)皆採用PoW機制,其第四個階段 (Serenity寧靜) 將採用權益證明機制。PoW適用於公有鏈。


PoW機制雖然已經成功證明了其長期穩定和相對公平,但在現有框架下,採用PoW的「挖礦」形式,將消耗大量的能源。其消耗的能源只是不停的去做SHA256的運算來保證工作量公平,並沒有其他的存在意義。而目前BTC所能達到的交易效率為約5TPS(5筆/秒),以太坊目前受到單區塊GAS總額的上限,所能達到的交易頻率大約是25TPS,與平均千次每秒、峰值能達到萬次每秒處理效率的VISA和MASTERCARD相差甚遠。


3. 簡圖理解模式



(ps:其中A、B、C、D計算哈希值的過程即為「挖礦」,為了犒勞時間成本的付出,機制會以一定數量的比特幣作為激勵。)


(Ps:PoS模式下,你的「挖礦」收益正比於你的幣齡(幣的數量*天數),而與電腦的計算性能無關。我們可以認為任何具有概率性事件的累計都是工作量證明,如淘金。假設礦石含金量為p% 質量, 當你得到一定量黃金時,我們可以認為你一定挖掘了1/p 質量的礦石。而且得到的黃金數量越多,這個證明越可靠。)


(二)PoS(Proof of Stake)股權/權益證明機制


1.基本介紹


PoS要求人們證明貨幣數量的所有權,其相信擁有貨幣數量多的人攻擊網路的可能性低。基於賬戶余額的選擇是非常不公平的,因為單一最富有的人勢必在網路中佔主導地位,所以提出了許多解決方案。


在股權證明機制中,每當創建一個區塊時,礦工需要創建一個稱為「幣權」的交易,這個交易會按照一定比例預先將一些幣發給礦工。然後股權證明機制根據每個節點持有代幣的比例和時間(幣齡), 依據演算法等比例地降低節點的挖礦難度,以加快節點尋找隨機數的速度,縮短達成共識所需的時間。


與PoW相比,PoS可以節省更多的能源,更有效率。但是由於挖礦成本接近於0,因此可能會遭受攻擊。且PoS在本質上仍然需要網路中的節點進行挖礦運算,所以它同樣難以應用於商業領域。



2.數字貨幣的應用實例


PoS機制下較為成熟的數字貨幣是點點幣(Peercoin)和未來幣(NXT),相比於PoW,PoS機制節省了能源,引入了" 幣天 "這個概念來參與隨機運算。PoS機制能夠讓更多的持幣人參與到記賬這個工作中去,而不需要額外購買設備(礦機、顯卡等)。每個單位代幣的運算能力與其持有的時間長成正相關,即持有人持有的代幣數量越多、時間越長,其所能簽署、生產下一個區塊的概率越大。一旦其簽署了下一個區塊,持幣人持有的幣天即清零,重新進入新的循環。


PoS適用於公有鏈。


3.區塊簽署人的產生方式


在PoS機制下,因為區塊的簽署人由隨機產生,則一些持幣人會長期、大額持有代幣以獲得更大概率地產生區塊,盡可能多的去清零他的"幣天"。因此整個網路中的流通代幣會減少,從而不利於代幣在鏈上的流通,價格也更容易受到波動。由於可能會存在少量大戶持有整個網路中大多數代幣的情況,整個網路有可能會隨著運行時間的增長而越來越趨向於中心化。相對於PoW而言,PoS機制下作惡的成本很低,因此對於分叉或是雙重支付的攻擊,需要更多的機制來保證共識。穩定情況下,每秒大約能產生12筆交易,但因為網路延遲及共識問題,需要約60秒才能完整廣播共識區塊。長期來看,生成區塊(即清零"幣天")的速度遠低於網路傳播和廣播的速度,因此在PoS機制下需要對生成區塊進行"限速",來保證主網的穩定運行。


4.簡圖理解模式




(PS:擁有越多「股份」權益的人越容易獲取賬權。是指獲得多少貨幣,取決於你挖礦貢獻的工作量,電腦性能越好,分給你的礦就會越多。)


(在純POS體系中,如NXT,沒有挖礦過程,初始的股權分配已經固定,之後只是股權在交易者之中流轉,非常類似於現實世界的股票。)


(三)DPoS(Delegated Proof of Stake)股份授權證明機制


1.基本介紹


由於PoS的種種弊端,由此比特股首創的權益代表證明機制 DPoS(Delegated Proof of Stake)應運而生。DPoS 機制中的核心的要素是選舉,每個系統原生代幣的持有者在區塊鏈裡面都可以參與選舉,所持有的代幣余額即為投票權重。通過投票,股東可以選舉出理事會成員,也可以就關系平台發展方向的議題表明態度,這一切構成了社區自治的基礎。股東除了自己投票參與選舉外,還可以通過將自己的選舉票數授權給自己信任的其它賬戶來代表自己投票。


具體來說, DPoS由比特股(Bitshares)項目組發明。股權擁有著選舉他們的代表來進行區塊的生成和驗證。DPoS類似於現代企業董事會制度,比特股系統將代幣持有者稱為股東,由股東投票選出101名代表, 然後由這些代表負責生成和驗證區塊。 持幣者若想稱為一名代表,需先用自己的公鑰去區塊鏈注冊,獲得一個長度為32位的特有身份標識符,股東可以對這個標識符以交易的形式進行投票,得票數前101位被選為代表。

代表們輪流產生區塊,收益(交易手續費)平分。DPoS的優點在於大幅減少了參與區塊驗證和記賬的節點數量,從而縮短了共識驗證所需要的時間,大幅提高了交易效率。從某種角度來說,DPoS可以理解為多中心系統,兼具去中心化和中心化優勢。優點:大幅縮小參與驗證和記賬節點的數量,可以達到秒級的共識驗證。缺點:投票積極性不高,絕大部分代幣持有者未參與投票;另整個共識機制還是依賴於代幣,很多商業應用是不需要代幣存在的。


DPoS機制要求在產生下一個區塊之前,必須驗證上一個區塊已經被受信任節點所簽署。相比於PoS的" 全民挖礦 ",DPoS則是利用類似" 代表大會 "的制度來直接選取可信任節點,由這些可信任節點(即見證人)來代替其他持幣人行使權力,見證人節點要求長期在線,從而解決了因為PoS簽署區塊人不是經常在線而可能導致的產塊延誤等一系列問題。 DPoS機制通常能達到萬次每秒的交易速度,在網路延遲低的情況下可以達到十萬秒級別,非常適合企業級的應用。 因為公信寶數據交易所對於數據交易頻率要求高,更要求長期穩定性,因此DPoS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2. 股份授權證明機制下的機構與系統


理事會是區塊鏈網路的權力機構,理事會的人選由系統股東(即持幣人)選舉產生,理事會成員有權發起議案和對議案進行投票表決。


理事會的重要職責之一是根據需要調整系統的可變參數,這些參數包括:


l 費用相關:各種交易類型的費率。

l 授權相關:對接入網路的第三方平台收費及補貼相關參數。

l 區塊生產相關:區塊生產間隔時間,區塊獎勵。

l 身份審核相關:審核驗證異常機構賬戶的信息情況。

l 同時,關繫到理事會利益的事項將不通過理事會設定。


在Finchain系統中,見證人負責收集網路運行時廣播出來的各種交易並打包到區塊中,其工作類似於比特幣網路中的礦工,在採用 PoW(工作量證明)的比特幣網路中,由一種獲獎概率取決於哈希算力的抽彩票方式來決定哪個礦工節點產生下一個區塊。而在採用 DPoS 機制的金融鏈網路中,通過理事會投票決定見證人的數量,由持幣人投票來決定見證人人選。入選的活躍見證人按順序打包交易並生產區塊,在每一輪區塊生產之後,見證人會在隨機洗牌決定新的順序後進入下一輪的區塊生產。


3. DPoS的應用實例


比特股(bitshares) 採用DPoS。DPoS主要適用於聯盟鏈。


4.簡圖理解模式





(四)PBFT(Practical Byzantine Fault Tolerance)實用拜占庭容錯演算法


1. 基本介紹


PBFT是一種基於嚴格數學證明的演算法,需要經過三個階段的信息交互和局部共識來達成最終的一致輸出。三個階段分別為預備 (pre-prepare)、准備 (prepare)、落實 (commit)。PBFT演算法證明系統中只要有2/3比例以上的正常節點,就能保證最終一定可以輸出一致的共識結果。換言之,在使用PBFT演算法的系統中,至多可以容忍不超過系統全部節點數量1/3的失效節點 (包括有意誤導、故意破壞系統、超時、重復發送消息、偽造簽名等的節點,又稱為」拜占庭」節點)。



2. PBFT的應用實例


著名聯盟鏈Hyperledger Fabric v0.6採用的是PBFT,v1.0又推出PBFT的改進版本SBFT。PBFT主要適用於私有鏈和聯盟鏈。


3. 簡圖理解模式




上圖顯示了一個簡化的PBFT的協議通信模式,其中C為客戶端,0 – 3表示服務節點,其中0為主節點,3為故障節點。整個協議的基本過程如下:


(1) 客戶端發送請求,激活主節點的服務操作;

(2) 當主節點接收請求後,啟動三階段的協議以向各從節點廣播請求;

(a) 序號分配階段,主節點給請求賦值一個序號n,廣播序號分配消息和客戶端的請求消息m,並將構造pre-prepare消息給各從節點;

(b) 交互階段,從節點接收pre-prepare消息,向其他服務節點廣播prepare消息;

(c) 序號確認階段,各節點對視圖內的請求和次序進行驗證後,廣播commit消息,執行收到的客戶端的請求並給客戶端響應。

(3) 客戶端等待來自不同節點的響應,若有m+1個響應相同,則該響應即為運算的結果;



(五)DBFT(Delegated Byzantine Fault Tolerance)授權拜占庭容錯演算法


1. 基本介紹


DBFT建基於PBFT的基礎上,在這個機制當中,存在兩種參與者,一種是專業記賬的「超級節點」,一種是系統當中不參與記賬的普通用戶。普通用戶基於持有權益的比例來投票選出超級節點,當需要通過一項共識(記賬)時,在這些超級節點中隨機推選出一名發言人擬定方案,然後由其他超級節點根據拜占庭容錯演算法(見上文),即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進行表態。如果超過2/3的超級節點表示同意發言人方案,則共識達成。這個提案就成為最終發布的區塊,並且該區塊是不可逆的,所有裡面的交易都是百分之百確認的。如果在一定時間內還未達成一致的提案,或者發現有非法交易的話,可以由其他超級節點重新發起提案,重復投票過程,直至達成共識。



2. DBFT的應用實例


國內加密貨幣及區塊鏈平台NEO是 DBFT演算法的研發者及採用者。


3. 簡圖理解模式




假設系統中只有四個由普通用戶投票選出的超級節點,當需要通過一項共識時,系統就會從代表中隨機選出一名發言人擬定方案。發言人會將擬好的方案交給每位代表,每位代表先判斷發言人的計算結果與它們自身紀錄的是否一致,再與其它代表商討驗證計算結果是否正確。如果2/3的代表一致表示發言人方案的計算結果是正確的,那麼方案就此通過。


如果只有不到2/3的代表達成共識,將隨機選出一名新的發言人,再重復上述流程。這個體系旨在保護系統不受無法行使職能的領袖影響。


上圖假設全體節點都是誠實的,達成100%共識,將對方案A(區塊)進行驗證。



鑒於發言人是隨機選出的一名代表,因此他可能會不誠實或出現故障。上圖假設發言人給3名代表中的2名發送了惡意信息(方案B),同時給1名代表發送了正確信息(方案A)。


在這種情況下該惡意信息(方案B)無法通過。中間與右邊的代表自身的計算結果與發言人發送的不一致,因此就不能驗證發言人擬定的方案,導致2人拒絕通過方案。左邊的代表因接收了正確信息,與自身的計算結果相符,因此能確認方案,繼而成功完成1次驗證。但本方案仍無法通過,因為不足2/3的代表達成共識。接著將隨機選出一名新發言人,重新開始共識流程。




上圖假設發言人是誠實的,但其中1名代表出現了異常;右邊的代表向其他代表發送了不正確的信息(B)。


在這種情況下發言人擬定的正確信息(A)依然可以獲得驗證,因為左邊與中間誠實的代表都可以驗證由誠實的發言人擬定的方案,達成2/3的共識。代表也可以判斷到底是發言人向右邊的節點說謊還是右邊的節點不誠實。


(六)SCP (Stellar Consensus Protocol ) 恆星共識協議


1. 基本介紹


SCP 是 Stellar (一種基於互聯網的去中心化全球支付協議) 研發及使用的共識演算法,其建基於聯邦拜占庭協議 (Federated Byzantine Agreement) 。傳統的非聯邦拜占庭協議(如上文的PBFT和DBFT)雖然確保可以通過分布式的方法達成共識,並達到拜占庭容錯 (至多可以容忍不超過系統全部節點數量1/3的失效節點),它是一個中心化的系統 — 網路中節點的數量和身份必須提前知曉且驗證過。而聯邦拜占庭協議的不同之處在於它能夠去中心化的同時,又可以做到拜占庭容錯。


[…]


(七)RPCA(Ripple Protocol Consensus Algorithm)Ripple共識演算法


1. 基本介紹


RPCA是Ripple(一種基於互聯網的開源支付協議,可以實現去中心化的貨幣兌換、支付與清算功能)研發及使用的共識演算法。在 Ripple 的網路中,交易由客戶端(應用)發起,經過追蹤節點(tracking node)或驗證節點(validating node)把交易廣播到整個網路中。追蹤節點的主要功能是分發交易信息以及響應客戶端的賬本請求。驗證節點除包含追蹤節點的所有功能外,還能夠通過共識協議,在賬本中增加新的賬本實例數據。


Ripple 的共識達成發生在驗證節點之間,每個驗證節點都預先配置了一份可信任節點名單,稱為 UNL(Unique Node List)。在名單上的節點可對交易達成進行投票。共識過程如下:


(1) 每個驗證節點會不斷收到從網路發送過來的交易,通過與本地賬本數據驗證後,不合法的交易直接丟棄,合法的交易將匯總成交易候選集(candidate set)。交易候選集裡面還包括之前共識過程無法確認而遺留下來的交易。

(2) 每個驗證節點把自己的交易候選集作為提案發送給其他驗證節點。

(3) 驗證節點在收到其他節點發來的提案後,如果不是來自UNL上的節點,則忽略該提案;如果是來自UNL上的節點,就會對比提案中的交易和本地的交易候選集,如果有相同的交易,該交易就獲得一票。在一定時間內,當交易獲得超過50%的票數時,則該交易進入下一輪。沒有超過50%的交易,將留待下一次共識過程去確認。

(4) 驗證節點把超過50%票數的交易作為提案發給其他節點,同時提高所需票數的閾值到60%,重復步驟(3)、步驟(4),直到閾值達到80%。

(5) 驗證節點把經過80%UNL節點確認的交易正式寫入本地的賬本數據中,稱為最後關閉賬本(last closed ledger),即賬本最後(最新)的狀態。


在Ripple的共識演算法中,參與投票節點的身份是事先知道的,因此,演算法的效率比PoW等匿名共識演算法要高效,交易的確認時間只需幾秒鍾。這點也決定了該共識演算法只適合於聯盟鏈或私有鏈。Ripple共識演算法的拜占庭容錯(BFT)能力為(n-1)/5,即可以容忍整個網路中20%的節點出現拜占庭錯誤而不影響正確的共識。



2. 簡圖理解模式


共識過程節點交互示意圖:



共識演算法流程:



(八)POOL驗證池共識機制


Pool驗證池共識機制是基於傳統的分布式一致性演算法(Paxos和Raft)的基礎上開發的機制。Paxos演算法是1990年提出的一種基於消息傳遞且具有高度容錯特性的一致性演算法。過去, Paxos一直是分布式協議的標准,但是Paxos難於理解,更難以實現。Raft則是在2013年發布的一個比Paxos簡單又能實現Paxos所解決問題的一致性演算法。Paxos和Raft達成共識的過程皆如同選舉一樣,參選者需要說服大多數選民(伺服器)投票給他,一旦選定後就跟隨其操作。Paxos和Raft的區別在於選舉的具體過程不同。而Pool驗證池共識機制即是在這兩種成熟的分布式一致性演算法的基礎上,輔之以數據驗證的機制。






❸ DeFi涔嬬帇鐨勪竾鍊嶅湡鐙楀竵錛屽嚭閬撳嵆宸呭嘲鐨刌FI(澶уЖ澶)鏄浠涔堟ā寮忥紵


鎻縐樺姞瀵嗚揣甯佺晫鐨勪紶濂囷細YFI錛堝ぇ濮ㄥか錛夛紝DeFi涔嬪穮鐨勫礇璧</

鍦ㄥ姞瀵嗚揣甯佺殑涓栫晫閲岋紝鏈変竴縐嶆暟瀛楄揣甯佺姽濡備竴棰楄鐪肩殑褰楁槦錛屽嚭閬撳嵆宕闇插ご瑙掞紝閭e氨鏄痀FI錛屽浗鍐呮樀縐扳滃ぇ濮ㄥか鈥濄傚畠鐨勪環鍊煎湪鐭鐭鍑犲ぉ鍐呬粠3緹庡厓椋欏崌鑷4500緹庡厓錛岃秴瓚婃瘮鐗瑰竵錛岃璧炶獕涓衡淒eFi鏃朵唬鐨勬瘮鐗瑰竵鈥濆拰鈥淒eFi涔嬬帇鈥濄


YFI鐨勮癁鐢熷苟闈炲伓鐒訛紝瀹冩簮浜庝互澶鍧婄殑鍩虹煶錛屽畬鍏ㄥ幓涓蹇冨寲錛屾棤浠諱綍褰㈠紡鐨勭佸嫙錛100%鐢辯ぞ鍖虹熆宸ュ叡鍚屾寲鐭誇駭鍑猴紝璞″緛鐫Yearn.finance鐨勫熀鐭充唬甯併傚壋濮嬩漢Andre Cronje錛屼竴涓鑷瀛︽垚鎵嶇殑緙栫▼濂囨墠錛屽嚟鍊焂FI灝嗚嚜宸辨帹鍚戜簡DeFi鐨勮垶鍙頒腑蹇冦


YFI鐨勭嫭鐗歸瓍鍔</

灝界℃病鏈夋妧鏈鑳屾櫙錛屼絾Cronje鍑鍊焂FI浠庡熻捶騫沖彴鏁村悎浼樺寲鍑哄彂錛屽嚟鍊熸不鐞嗕唬甯乊FI鎵甯︽潵鐨勯珮鏀剁泭錛岃繀閫熻耽寰椾簡紺懼尯鐨勫枩鐖便俌FI鐨勬樉钁楃壒鎬у湪浜庡叾鎬婚噺鏈夐檺錛岄氳繃鎸栫熆浜х敓錛屾病鏈夊洟闃熸垨鍒涘嬩漢浠介濓紝榧撳姳鎵鏈夊弬涓庤呭叡浜鍖哄潡閾劇殑鍏騫崇簿紲炪俌FI鐨勬垚鍔燂紝鐢熷姩灞曠幇浜嗗幓涓蹇冨寲紺懼尯鐨勫姏閲忥紝鎺ㄥ姩浜咲eFi棰嗗煙鐨勯潻鏂般


YFI鐨勫壋鏂頒笉浠呬粎鏄浜у搧錛岃繕鍖呮嫭鍏惰儗鍚庣殑緇忔祹妯″瀷銆傞氳繃涓や釜緇忚繃瀹夊叏瀹¤$殑FII欏圭洰錛孻FI浠e竵閫氳繃瀛樺叆鐗瑰畾鐨勯珮鏀剁泭奼犺幏鍙栵紝姣忓懆鏈熷噺鍗婄殑鏈哄埗璁╂棭鏈熷姞鍏ヨ呮敹鑾鋒洿澶氾紝榪欏紩鍙戜簡浠鋒牸鐨勬毚娑ㄣ俌FI鐧婚檰涓繪祦浜ゆ槗鎵鍚庯紝灝界″壋濮嬩漢鏇捐〃紺轟笉璧嬩簣鍏朵環鍊礆紝浣嗗競鍦虹殑鎶曟満鐑鎯呬嬌鍏朵環鏍奸欏崌錛屼粎43澶╁氨瀹炵幇浜嗕竾鍊嶅為暱錛屾渶楂樹環鏇捐揪鍒版儕浜虹殑95000緹庡厓銆傜劧鑰岋紝榪欎竴浼犲囦篃浼撮殢鐫椋庨櫓錛岄粦瀹㈠埄鐢ㄥ悎綰︽紡媧炴敾鍑伙紝瀵艱嚧綰7100涓囦漢姘戝竵鐨勬崯澶憋紝YFI鍥㈤槦鎵胯や簡榪欎竴浜嬪疄錛屽苟璁″垝閫氳繃Yield Farming鐨勬柟寮忚╃敤鎴烽噸鏂拌幏寰梇FI錛屼粠鑰屽紑鍚浜咲eFi鍐滀笟闈╁懡鐨勫簭騫曘


YFI鐨勬寲鐭塊毦搴﹁皟鏁存棬鍦ㄧ淮鎸佸競鍦虹ǔ瀹氾紝鑰屼駭鍝佽凱浠e傛満鏋奼燰2鐨勬帹鍑猴紝浠ュ強鍘諱腑蹇冨寲娌葷悊鐨勫疄鏂斤紝鏇存槸鎺ㄥ姩浜嗗叾浠鋒牸鐨勬寔緇涓婃定銆傛祦鍔ㄦф寲鐭跨瓥鐣ュ垯閫氳繃濂栧姳鎻愪緵嫻佸姩鎬х殑鐢ㄦ埛錛岃繘涓姝ユ帹鍔ㄤ簡甯傚満琛屾儏銆俌FI鐨勬垚鍔燂紝鏄鍒涙柊涓庢椂鏈虹殑瀹岀編緇撳悎錛屼絾涔熸彁閱掓姇璧勮咃紝浠諱綍鎶曡祫閮藉簲璋ㄦ厧瀵瑰緟銆


緇撹</

闆風背錛屼綔涓轟簰鑱旂綉杞浠跺紑鍙戝叕鍙哥殑璐熻矗浜猴紝浠栫殑瑙傚療鍩轟簬鍏寮淇℃伅錛屼絾騫朵笉鑳戒繚璇佸叾鍑嗙『鎬с俌FI鐨勬晠浜嬫槸鍔犲瘑璐у竵涓栫晫鐨勪竴涓緙╁獎錛屽畠灞曠ず浜嗗幓涓蹇冨寲閲戣瀺鐨勬綔鍔涳紝鍚屾椂涔熸彮紺轟簡椋庨櫓涓庢満閬囧苟瀛樼殑浜嬪疄銆傚逛簬鍔犲瘑璐у竵鐖卞ソ鑰呭拰鎶曡祫鑰呮潵璇達紝YFI鐨勫礇璧鋒槸涓涓鍊煎緱娣卞叆鐮旂┒鍜岀悊瑙g殑妗堜緥銆


娉ㄦ剰</

瀵逛簬浠諱綍鎶曡祫鑰咃紝鎺㈢儲鍔犲瘑璐у竵涓栫晫鐨勫悓鏃訛紝璇蜂繚鎸佺悊鎬э紝椋庨櫓鑷鎷呫傛蹭簡瑙f洿澶氫簰鑱旂綉璧勮錛屾暚璇峰叧娉ㄧ浉鍏充笓涓氫漢澹銆


❹ 一文看懂互聯網區塊鏈

一文看懂互聯網區塊鏈

一文看懂互聯網區塊鏈,要了解區塊鏈,就不得不從互聯網的誕生開始研究區塊鏈的技術發展簡史,從中發掘區塊鏈產生的動因,並由此推斷區塊鏈的未來。下面讓我們一文看懂互聯網區塊鏈。

一文看懂互聯網區塊鏈1

區塊鏈的鼻祖就是麻將,最早的區塊鏈是中國人發明的!區塊鏈就跟麻將一樣,只不過麻將的區塊比較少而已,麻將只有136個區塊,各地麻將規則不同可視作為比特幣的硬分叉。

麻將作為最古老的區塊鏈項目,四個礦工一組,最先挖出13位正確哈希值的獲得記賬權以及獎勵,採用願賭服輸且不能作弊出老千的共識機制!

麻將去中心化,每個人都可以是庄,完全就是點對點。

礦池=棋牌室的老闆抽佣。

不可篡改,因為說服其他三個人需要消耗太多算力和體力。

典型的價值互聯網。我兜里的價值用不了八圈,就跑到他們兜里去了。

中國人基本上人手打得一手好麻將,區塊鏈方面生產了全球70%~80%的礦機,並擁有全世界最多的算力,約佔77%的算力

麻將其實是最早的的區塊鏈項目:

1,四個礦工一組,先碰撞出13個數字正確哈希值的礦工可以獲得記賬權並得到獎勵。

2,不可篡改。因為說服其他三個人需要消耗太多算力和體力。

3,典型的價值互聯網。我兜里的價值數字貨幣www.gendan5.com/digitalcurrency/btc.html用不了八圈,就跑到他們兜里去了。

4、去中心化,每個人都可以是庄,完全就是點對點。

5、UTXO,未花費的交易支出。

還有另外一種賒賬的區塊鏈玩法,假設大家身上都沒現金

細究一下,在大家達成共識時,我們看不到任何中介或者第三方出來評判丙贏了,大家給丙的獎勵也不需要通過第三方轉交給丙,都是直接點對點交易,這一過程就是去中心化,牌友們(礦工)各自記錄了第一局的戰績,丙大胡自摸十三幺,乙杠了甲東風,記錄完成後就生成了一個完整的區塊,但要記住,這才只是第一局,在整個區塊鏈上,這才僅僅是一個節點,開頭說的8局打完,也就是8個節點(區塊),8個區塊連接在一起就形成了一個完整賬本,這就是區塊鏈。因為這個賬本每人都有一個,所以就是分布式賬本,目的就是為了防止有人篡改記錄,打到最後,誰輸誰贏一目瞭然。

4個男士(甲乙丙丁)湊在一塊打麻將來錢,大家都沒帶現金,於是請一美女(中心化)用本子記賬,記錄每一局誰贏了多少錢、誰輸了多少錢?最後結束時,大家用支付寶或微信支付結總賬,但是如果這位美女記賬時記錯了或者預先被4人中的某人買通了故意記錯,就保證不了這個游戲結果的公正公平合理性,你說是不是?那怎麼辦呢?如果你「打麻將」能用「區塊鏈」作為游戲規則改編為如下:

4個男士(甲乙丙丁)湊在一塊打麻將來錢,大家都沒帶現金,乙說讓她帶來的美女記賬,甲說這位美女我們都不認識,於是甲乙丙丁4人一致約定每個人每局牌都在自己的手機上(區塊鏈節點)同時記賬(去中心化),最後打完麻將,直接手機上以電子貨幣結賬時,大家都對一下記賬的的結果,本來應該是一樣的記賬結果。

假設本來結果是甲手機上記的賬:乙欠甲10元。但乙手機上的記錄卻是不欠,可是其餘2人(丙、丁)和甲的記賬一樣,那還是按照少數服從多數規則結算,另外大家心裡對乙的誠信印象就差評了,下次打麻將就不會帶乙一起玩了。

除非乙預先買通(丙、丁)2人讓其故意作假,但乙買通他們2人的代價是10萬元(賴賬10元的1萬倍),那常理上乙只能選擇放棄,因為做假成本太高了。

假設即使乙在打牌的過程中,偷偷願意以高價10萬元預先買通丙、丁做這筆巨虧的傻貓交易,但區塊鏈的規則是按時間戳記賬的,原來是下午1點鍾記賬乙欠甲10元的,即丙和丁下午3點鍾再改賬時,時間是不可逆的,只能記下午3點鍾,那就又不吻合游戲規則了。

實際上在2017年博主已經開發出了一套麻將幣

中國最早的區塊鏈項目:四個礦工一組,最先從 148 個隨機數字中碰撞出 14 個數字正確哈希值的礦工,可以獲得一次記賬權激勵,由於分布式記賬需要得到其他幾位礦工的共識,因此每次記賬交易時間長約十幾分鍾。

一文看懂互聯網區塊鏈2

一、比特幣誕生之前,5個對區塊鏈未來有重大影響的互聯網技術

1969年,互聯網在美國誕生,此後互聯網從美國的四所研究機構擴展到整個地球。在應用上從最早的軍事和科研,擴展到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互聯網誕生後的近50年中,有5項技術對區塊鏈的未來發展有特別重大的意義。

1、1974誕生的TCP/IP協議:決定了區塊鏈在互聯網技術生態的位置

1974年,互聯網發展邁出了最為關鍵的一步,就是由美國科學家文頓瑟夫和羅伯特卡恩共同開發的互聯網核心通信技術--TCP/IP協議正式出台。

這個協議實現了在不同計算機,甚至不同類型的網路間傳送信息。所有連接在網路上的計算機,只要遵照這個協議,都能夠進行通訊和交互。

通俗的說,互聯網的數據能穿過幾萬公里,到達需要的計算機用戶手裡,主要是互聯網世界形成了統一的信息傳播機制。也就是互聯網設備傳播信息時遵循了一個統一的法律-TCP/IP協議。

理解TCP/IP協議對掌握互聯網和區塊鏈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在1974年TCP/IP發明之後,整個互聯網在底層的硬體設備之間,中間的網路協議和網路地址之間一直比較穩定,但在頂層應用層不斷涌現層出不窮的創新應用,這包括新聞,電子商務,社交網路,QQ,微信,也包括區塊鏈技術。

也就是說區塊鏈在互聯網的技術生態中,是互聯網頂層-應用層的一種新技術,它的出現,運行和發展沒有影響到互聯網底層的基礎設施和通訊協議,依然是按TCP/IP協議運轉的眾多軟體技術之一。

2、1984年誕生的思科路由器技術:是區塊鏈技術的模仿對象

1984年12月,思科公司在美國成立,創始人是斯坦福大學的一對夫婦,計算機中心主任萊昂納德·波薩克和商學院的計算機中心主任桑蒂·勒納,他們設計了叫做「多協議路由器」的聯網設備,放到互聯網的通訊線路中,幫助數據准確快速從互聯網的一端到達幾千公里的另一端。

整個互聯網硬體層中,有幾千萬台路由器工作繁忙工作,指揮互聯網信息的傳遞,思科路由器的一個重要功能就是每台路由都保存完成的互聯網設備地址表,一旦發生變化,會同步到其他幾千萬台路由器上(理論上),確保每台路由器都能計算最短最快的路徑。

大家看到路由器的運轉過程,會感到非常眼熟,那就是區塊鏈後來的重要特徵,理解路由器的意義在於,區塊鏈的重要特徵,在1984年的路由器上已經實現,對於路由器來說,即使有節點設備損壞或者被黑客攻擊,也不會影響整個互聯網信息的傳送。

3、隨萬維網誕生的B/S(C/S)架構:區塊鏈的對手和企圖顛覆的對象

萬維網簡稱為Web,分為Web客戶端和伺服器。所有更新的信息只在Web伺服器上修改,其他幾千,上萬,甚至幾千萬的客戶端計算機不保留信息,只有在訪問伺服器時才獲得信息的數據,這種結構也常被成為互聯網的B/S架構,也就是中心型架構。這個架構也是目前互聯網最主要的架構,包括谷歌、Facebook、騰訊、阿里巴巴、亞馬遜等互聯網巨頭都採用了這個架構。

理解B/S架構,對與後續理解區塊鏈技術將有重要的意義,B/S架構是數據只存放在中心伺服器里,其他所有計算機從伺服器中獲取信息。區塊鏈技術是幾千萬台計算機沒有中心,所有數據會同步到全部的計算機里,這就是區塊鏈技術的核心,

4、對等網路(P2P):區塊鏈的父親和技術基礎

對等網路P2P是與C/S(B/S)對應的另一種互聯網的基礎架構,它的特徵是彼此連接的多台計算機之間都處於對等的地位,無主從之分,一台計算機既可作為伺服器,設定共享資源供網路中其他計算機所使用,又可以作為工作站。

Napster是最早出現的P2P系統之一,主要用於音樂資源分享,Napster還不能算作真正的對等網路系統。2000 年3月14 日,美國地下黑客站點Slashdot郵寄列表中發表一個消息,說AOL的Nullsoft 部門已經發放一個開放源碼的Napster的克隆軟體Gnutella。

在Gnutella分布式對等網路模型中,每一個聯網計算機在功能上都是對等的,既是客戶機同時又是伺服器,所以Gnutella被稱為第一個真正的對等網路架構。

20年裡,互聯網的一些科技巨頭如微軟,IBM,也包括自由份子,黑客,甚至侵犯知識產權的犯罪分子不斷推動對等網路的發展,當然互聯網那些希望加強信息共享的理想主義者也投入了很大的熱情到對等網路中。區塊鏈就是一種對等網路架構的軟體應用。它是對等網路試圖從過去的沉默爆發的標桿性應用。

5、哈希演算法:產生比特幣和代幣(通證)的關鍵

哈希演算法將任意長度的數字用哈希函數轉變成固定長度數值的演算法,著名的哈希函數如:MD4、MD5、SHS等。它是美國國家標准暨技術學會定義的加密函數族中的一員。

這族演算法對整個世界的運作至關重要。從互聯網應用商店、郵件、殺毒軟體、到瀏覽器等、,所有這些都在使用安全哈希演算法,它能判斷互聯網用戶是否下載了想要的東西,也能判斷互聯網用戶是否是中間人攻擊或網路釣魚攻擊的受害者。

區塊鏈及其應用比特幣或其他虛擬幣產生新幣的過程,就是用哈希演算法的函數進行運算,獲得符合格式要求的數字,然後區塊鏈程序給予比特幣的獎勵。

包括比特幣和代幣的挖礦,其實就是一個用哈希演算法構建的小數學游戲。不過因為有了激烈的競爭,世界各地的人們動用了強大的伺服器進行計算,以搶先獲得獎勵。結果導致互聯網眾多計算機參與到這個小數學游戲中,甚至會耗費了某些國家超過40%的電量。

二、區塊鏈的誕生與技術核心

區塊鏈的誕生應該是人類科學史上最為異常和神秘的發明和技術,因為除了區塊鏈,到目前為止,現代科學史上還沒有一項重大發明找不到發明人是誰。

2008年10月31號,比特幣創始人中本聰(化名)在密碼學郵件組發表了一篇論文——《比特幣: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在這篇論文中,作者聲稱發明了一套新的不受政府或機構控制的電子貨幣系統,區塊鏈技術是支持比特幣運行的基礎。

論文預印本地址在http://www.bitcoin.org/bitcoin.pdf,從學術角度看,這篇論文遠不能算是合格的論文,文章的主體是由8個流程圖和對應的解釋文字構成的, 沒有定義名詞、術語,論文格式也很不規范。

2009年1月,中本聰在SourceForge網站發布了區塊鏈的應用案例-比特幣系統的開源軟體,開源軟體發布後, 據說中本聰大約挖了100萬個比特幣.一周後,中本聰發送了10個比特幣給密碼學專家哈爾·芬尼,這也成為比特幣史上的第一筆交易。伴隨著比特幣的蓬勃發展,有關區塊鏈技術的研究也開始呈現出井噴式增長。

向大眾完整清晰的解釋區塊鏈的確是困難的事情,我們以比特幣為對象,盡量簡單但不斷深入的介紹區塊鏈的技術特徵。

1、區塊鏈是一種對等網路(P2P)的軟體應用

我們在前文提過,在21世紀初,互聯網形成了兩大類型的應用架構,中心化的B/S架構和無中心的對等網路(P2P)架構,阿里巴巴,新浪,亞馬遜,網路等等很多互聯網巨頭都是中心化的B/S架構,簡單的說,就是數據放在巨型伺服器中,我們普通用戶通過手機,個人電腦訪問阿里,新浪等網站的伺服器。

21世紀初以來,出現了很多自由分享音樂,視頻,論文資料的軟體應用,他們大部分採用的是對等網路(P2P)架構,就是沒有中心伺服器,大家的個人計算機都是伺服器,也都是客戶機,身份平等。但這類應用一直沒有流行起來,主要原因是資源消耗大,知識版權有問題等。區塊鏈就是這種領域的一種軟體應用。

2、區塊鏈是一種全網信息同步的對等網路(P2P)軟體應用

對等網路也有很多應用方式,很多時候,並不要求每台計算機都保持信息一致,大家只存儲自己需要的的信息,需要時再到別的計算機去下載。

但是區塊鏈為了支持比特幣的金融交易,就要求發生的每一筆交易都要寫入到歷史交易記錄中,並向所有安裝比特幣程序的計算機發送變動信息。每一台安裝了比特幣軟體的計算機都保持最新和全部的.比特幣歷史交易信息。

區塊鏈的這個全網同步,全網備份的特徵也就是常說的區塊鏈信息安全,不可更改來源。雖然在實際上依然不是絕對的安全,但當用戶量非常大時,的確在防範信息篡改上有一定安全優勢。

3、區塊鏈是一種利用哈希演算法產生」通證(代幣)」的全網信息同步的對等網路(P2P)軟體應用

區塊鏈的第一個應用是著名的比特幣,討論到比特幣時,經常會提到的一個名詞就是「挖礦」,那麼挖礦到底是什麼呢?

形象的比喻是,區塊鏈程序給礦工(游戲者)256個硬幣,編號分別為1,2,3……256,每進行一次Hash運算,就像拋一次硬幣,256枚硬幣同時拋出,落地後如果正巧編號前70的所有硬幣全部正面向上。礦工就可以把這個數字告訴區塊鏈程序,區塊鏈會獎勵50個比特幣給礦工。

從軟體程序的角度說,比特幣的挖礦就是用哈希SHA256函數構建的數學小游戲。區塊鏈在這個小游戲中首先規定了一種獲獎模式:給出一個256位的哈希數,但這個哈希數的後70位全部是0,然後游戲者(礦工)不斷輸入各種數字給哈希SHA256函數,看用這個函數能不能獲得位數有70個0的數字,找到一個,區塊鏈程序會獎勵50個比特幣給游戲者。實際的挖坑和獎勵要更復雜,但上面的舉例表達了挖礦和獲得比特幣的核心過程。

2009年比特幣誕生的時候,每筆賞金是50個比特幣。誕生10分鍾後,第一批50個比特幣生成了,而此時的貨幣總量就是50。隨後比特幣就以約每10分鍾50個的速度增長。當總量達到1050萬時(2100萬的50%),賞金減半為25個。當總量達到1575萬(新產出525萬,即1050的50%)時,賞金再減半為12.5個。根據比特幣程序的設計,比特幣總額是2100萬。

從上述介紹看,比特幣可以看做一個基於對等網路架構的猜數小游戲,每次正確的猜數結果獎勵的比特幣信息會傳遞給所有游戲者,並記錄到每個游戲者的歷史資料庫中。

4、區塊鏈技術因比特幣的興起產生的智能合約,通證、ICO與區塊鏈基礎平台

從上面的介紹看,比特幣的技術並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新技術,而是把原來多種互聯網技術,如對等網路架構,路由的全網同步,網路安全的加密技術巧妙的組合在一起,算是一種組合創新的演算法游戲。

由於比特幣通過運作成為可以兌換法幣,購買實物,通過升值獲得暴利,全世界都不淡定了。抱著你能做,我也能做的態度,很多人創造了自己的仿比特幣軟體應用。同時利用政府難以監管對等網路的特點,各種山寨幣與比特幣一起爆發。這其中出現了很多欺詐和潛逃事件,逐步引起各國政府的關注。

區塊鏈基礎平台:用區塊鏈技術框架創建貨幣還是有相當的技術難度,這時區塊鏈基礎平台以太坊等基礎技術平台出現了,讓普通人也可以方便的創建類「比特幣」軟體程序,各顯神通,請人入局挖幣,炒幣,從中獲得利益。

通證或代幣:各家「比特幣」、「山寨幣」如果用哈希演算法創建的猜數小游戲,產生自己的「貨幣」時,這個「貨幣」統稱「通證」或「代幣」。

ICO:由於比特幣和以太幣已經打通與各國法幣的兌換,其他新虛擬幣發幣時,只允許用比特幣和以太幣購買發行的新幣,這樣的發幣過程就叫ICO,ICO的出現放大了比特幣,以太幣的交易量。同時很多ICO項目完全建立在虛無的項目上,導致大量欺詐案例頻發。進一步加深了社會對區塊鏈生成虛擬貨幣的負面認識。

智能合約:可以看做區塊鏈上的一種軟體功能,是輔助區塊鏈上各種虛擬幣交易的程序,具體的功能就像淘寶上支付寶的資金託管一樣,當一方用戶收到的貨物,在支付寶上進行確認後,資金自動支付個給買家貨主,智能合約在比特幣等區塊鏈應用上也是承擔了這個中介支付功能。

三、區塊鏈技術在互聯網中的歷史地位和未來前景

1、區塊鏈處於互聯網技術的什麼位置?是頂層的一種新軟體和架構。

我們在前面的TCP/IP介紹中提到,區塊鏈與瀏覽器、QQ、微信、網路游戲軟體、手機APP等一樣,是互聯網頂層-應用層的一種軟體形式。它的運行依然要靠TCP/IP的架構體系傳輸數據。只是與大部分應用層軟體不同,沒有採用C/S(B/S)的中心軟體架構。而是採用了不常見的對等網路架構,從這一點說,區塊鏈並不能顛覆互聯網基礎結構。

2、區塊鏈想要顛覆誰?想顛覆萬維網的B/S(C/S)結構。

它試圖要顛覆其實是89年年誕生的萬維網B/S,C/S結構。前面說過。由於89年年歐洲物理學家蒂姆· 伯納斯· 李發明萬維網並放棄申請專利。此後近30年中,包括谷歌,亞馬遜,facebook,阿里巴巴,網路,騰訊等公司利用萬維網B/S(C/S)結構,成長為互聯網的巨頭。

在他們的總部,建立了功能強大的中心伺服器集群,存放海量數據,上億用戶從巨頭伺服器中獲取自己需要的數據,這樣也導致後來雲計算的出現,而後互聯網巨頭把自己沒有用完的中心伺服器資源開放出來,進一步吸取企業,政府,個人的數據。中心化的互聯網巨頭對世界,國家,互聯網用戶影響力越來越大。

區塊鏈的目標是通過把數據分散到每個互聯網用戶的計算機上,試圖降低互聯網巨頭的影響力,由此可見區塊鏈真正的對手和想要顛覆的是1990年誕生的B/S(C/S)結構。但能不能顛覆掉,就要看它的技術優勢和瓶頸。

3、區塊鏈的技術缺陷:追求徹底平等自由帶來的困境

區塊鏈的技術缺陷首先來自與它的對等網路架構上,舉個例子,目前淘寶是B/S結構,海量的數據存放在淘寶伺服器集群機房裡,幾億消費者通過瀏覽器到淘寶伺服器網站獲取最新信息和歷史信息。

如果用區塊鏈技術,就是讓幾億人的個人電腦或手機上都保留一份完整的淘寶資料庫,每發生一筆交易,就同步給其他幾億用戶。這在現實中是完全無法實現的。傳輸和存儲的數據量太大。相當於同時建立幾億個淘寶網站運行。

因此區塊鏈無法應用在數據量大的項目上,甚至小一點的網站項目用區塊鏈也會吃力。到2018年,比特幣運行了近10年,積累的交易數據已經讓整個系統面臨崩潰。

於是區塊鏈採用了很多變通方式,如建立中繼節點和閃電節點,這兩個概念同樣會讓人一頭霧水,通俗的說,就是區塊鏈會向它要顛覆的對象B/S結構進行了學習,建立數據伺服器中心成為區塊鏈的中繼節點,也用類瀏覽器的終端訪問,這就是區塊鏈的閃電節點。

這種變動能夠緩解區塊鏈的技術缺陷,但確讓區塊鏈變成它反對的樣子,中心化。由此可見,單純的區塊鏈技術由於技術特徵有重大缺陷,無法像萬維網一樣應用廣泛,如果技術升級,部分採用B/S(C/S)結構,又會使得區塊鏈有了中心化的信息節點,不在保持它誕生時的夢想。

4、從互聯網大腦模型看區塊鏈的未來前景

我們知道互聯網一般是指將世界范圍計算機網路互相聯接在一起的網際網路,在這基礎上發展出覆蓋全世界的全球性互聯網路稱互聯網,即是互相連接一起的網路結構。

從1969年互聯網誕生以來,人類從不同的方向在互聯網領域進行創新,並沒有統一的規劃將互聯網建造成什麼結構,當時間的車輪到達2017年,隨著人工智慧,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機器人,虛擬現實,工業互聯網等科學技術的蓬勃發展,當人類抬起頭來觀看自己的創造的巨系統,互聯網大腦的模型和架構已經越來越清晰。

通過近20年的發展依託萬維網的B/S,C/S結構,騰訊QQ,微信,Facebook,微博、twitter亞馬遜已經發展出類神經元網路的結構。互聯網設備特別是個人計算機,手機在通過設備上的軟體在巨頭的中心伺服器上映射出個人數據和功能空間,相互加好友交流,傳遞信息。互聯網巨頭通過中心伺服器集群的軟體升級,不斷優化數億台終端的軟體版本。在神經學的體系中,這是一種標準的中樞神經結構。

區塊鏈的誕生提供了另外一種神經元模式,不在巨頭的集中服務中統一管理神經元,而是每台終端,包括個人計算機和個人手機成為獨立的神經元節點,保留獨立的數據空間,相互信息進行同步,在神經學的體系中,這是一種沒有中心,多神經節點的分布式神經結構。

有趣的是,神經系統的發育出現過這兩種不同類型的神經結構。在低等生物中,出現過類區塊鏈的神經結構,有多個功能相同的神經節,都可以指揮身體活動和反應,但隨著生物的進化,這些神經節逐步合並,當進化成為高等生物時,中樞神經出現了,中樞神經中包含大量神經元進行交互。

四、關於區塊鏈在互聯網未來地位的判斷

1、對比特幣的認知:一個基於對等網路架構(P2P)的猜數小游戲,通過高明的金融和輿論運作,成為不受政府監管的」世界性貨幣」。

2、對區塊鏈的認知:一個利用哈希演算法產生」通證(代幣)」的全網信息同步的對等網路(P2P)軟體應用。

3、區塊鏈有特定的用途,如大規模選舉投票,大規模賭博,規避政府金融監管的金融交易等等領域,還是有不可替代的用處。

4、在更多時候,區塊鏈技術會依附於互聯網的B/S,C/S結構,實現功能的擴展,但總體依然屬於互聯網已有技術的補充。對於區塊鏈目前設想的絕大部分應用場景,都是可以用B/S,C/S結構實現,效率可以更高和技術也可以更為成熟。

5、無論是從信息傳遞效率和資源消耗,還是從神經系統進化看,區塊鏈無法成為互聯網的主流架構,更不能成為未來互聯網的顛覆者和革命者。

6、當然B/S,C/S結構發展出來的互聯網巨頭也有其問題,但這些將來可以通過商業的方式,政治的方式逐漸解決。

❺ 區塊鏈的應用方面

區塊鏈主要應用的范圍包括:數字貨幣、金融資產的交易結算、數字政務、存證防偽數據服務等領域。區塊鏈是將數據區塊有序鏈接,每個區塊負責記錄一個文件數據,並進行加密來確保數據不能夠被修改和偽造的資料庫技術。

區塊鏈本質上是一個應用了密碼學技術的多方參與、共同維護、持續增長的分布式資料庫系統也稱為分布式共享賬本。共享賬本中的每一頁就是一個區塊,每一個區塊寫滿了交易記錄,區塊鏈技術匿名性、去中心化、公開透明、不可篡改等特點讓其備受企業的青睞,得到了更加廣泛的應用嘗試。

區塊鏈應用范圍

1.金融領域

區塊鏈能夠提供信任機制,具備改變金融基礎架構的潛力,各類金融資產如股權、債券、票據、倉單、基金份額等都可以被整合到區塊鏈技術體系中,成為鏈上的數字資產,在區塊鏈上進行存儲、轉移和交易。

區塊鏈技術的去中心化,能夠降低交易成本,使金融交易更加便捷、直觀和安全。區塊鏈技術與金融業相結合,必然會創造出越來越多的業務模式、服務場景、業務流程和金融產品,從而給金融市場、金融機構、金融服務及金融業態發展帶來更多影響。隨著區塊鏈技術的改進及區塊鏈技術與其他金融科技的結合,區塊鏈技術將逐步適應大規模金融場景的應用。

2.公共服務領域

傳統的公共服務依賴於有限的數據維度,獲得的信息可能不夠全面且有一定的滯後性。區塊鏈不可篡改的特性使鏈上的數字化證明可信度極高,在產權、公證及公益等領域都可以以此建立全新的認證機制,改善公共服務領域的管理水平。

公益流程中的相關信息如捐贈項目、募集明細、資金流向、受助人反饋等,均可存放於區塊鏈上,在滿足項目參與者隱私保護及其他相關法律法規要求的前提下,有條件地進行公開公示,方便公眾和社會監督。

3.

信息安全領域

利用區塊鏈可追溯、不可篡改的特性,可以確保數據來源的真實性,同時保證數據的不可偽造性,區塊鏈技術將從根本上改變信息傳播路徑的安全問題。

區塊鏈對於信息安全領域體現在以下三點:

  • 用戶身份認證保護
  • 數據完整性保護
  • 有效阻止 DDoS 攻擊

區塊鏈的分布式存儲架構則會令黑客無所適從,已經有公司著手開發基於區塊鏈的分布式互聯網域名系統,絕除當前 DNS 注冊弊病的禍根,使網路系統更加干凈透明。

4.物聯網領域

區塊鏈+物聯網,可以讓物聯網上的每個設備獨立運行,整個網路產生的信息可以通過區塊鏈的智能合約進行保障。

安全性:傳統物聯網設備極易遭受攻擊,數據易受損失且維護費用高昂。物聯網設備典型的信息安全風險問題包括,固件版本過低、缺少安全補丁、存在許可權漏洞、設備網路埠過多、未加密的信息傳輸等。區塊鏈的全網節點驗證的共識機制、不對稱加密技術及數據分布式存儲將大幅降低黑客攻擊的風險。

可信性:傳統物聯網由中心化的雲伺服器進行管控,因設備的安全性和中心化伺服器的不透明性,用戶的隱私數據難以得到有效保障。而區塊鏈是一個分布式賬簿,各區塊既相互聯系又有各自獨立的工作能力,保證鏈上信息不會被隨意篡改。因此分布式賬本可以為物聯網提供信任、所有權記錄、透明性和通信支持。

效益性:受限於雲服務和維護成本,物聯網難以實現大規模商用。傳統物聯網實現物物通信是經由中心化的雲伺服器。該模式的弊端是,隨著接入設備的增多,伺服器面臨的負載也更多,需要企業投入大量資金來維持物聯網體系的正常運轉。

而區塊鏈技術可以直接實現點對點交易,省略了中間其他中介機構或人員的勞務支出,可以有效減少第三方服務所產生的費用,實現效益最大化。

5.供應鏈領域

供應鏈由眾多參與主體構成,存在大量交互協作,信息被離散地保存在各自的系統中,缺乏透明度。信息的不流暢導致各參與主體難以准確地了解相關事項的實時狀況及存在問題,影響供應鏈的協同效率。當各主體間出現糾紛時,舉證和追責耗時費力。

區塊鏈可以使數據在各主體之間公開透明,從而在整個供應鏈條上形成完整、流暢、不可篡改的信息流。這可以確保各主體及時發現供應鏈系統運行過程中產生的問題,並有針對性地找到解決方案,進而提升供應鏈管理的整體效率。

6.汽車產業

去年宣布合夥使用區塊鏈建立一個概念證明來簡化汽車租賃過程,並把它建成一個「點擊,簽約,和駕駛的過程。未來的客戶選擇他們想要租賃的汽車,進入區塊鏈的公共總賬;然後,坐在駕駛座上,客戶簽訂租賃協議和保險政策,而區塊鏈則是同步更新信息。這不是個想像,對於汽車銷售和汽車登記來說,這種類型的過程也可能會發展為現實。

7.股票交易

很多年來,許多公司致力於使得買進、賣出、交易股票的過程變得容易。新興區塊鏈創業公司認為,區塊鏈技術可以使這一過程更加安全和自動化,並且比以往任何解決方案與此同時,區塊鏈初創公司 Chain 正和納斯達克合作,通過區塊鏈實現私有公司的股權交

8.政府管理

政務信息、項目招標等信息公開透明,政府工作通常受公眾關注和監督,由於區塊鏈技術能夠保證信息的透明性和不可更改性,對政府透明化管理的落實有很大的作用。政府項目招標存在一定的信息不透明性,而企業在密封投標過程中也存在信息泄露風險。區塊鏈能夠保證投標信息無法篡改,並能保證信息的透明性,在彼此不信任的競爭者之間形成信任共只。並能夠通過區塊鏈安排後續的智能合約,保證項目的建設進度,一定程度上防止了腐敗的滋生。

區塊鏈技術應用還有很多很多,這只是區塊鏈應用的一下支點。未來區塊鏈技術將應用各個地方

❻ 甯佸湀澶ц穼鏄浠涔堝師鍥

甯佸湀澶ц穼鐨勪富瑕佸師鍥犻氬父鏄鐢變簬甯傚満渚涢渶澶辮銆佹姇璧勮呮儏緇鍙樺寲銆佺洃綆℃斂絳栬皟鏁翠互鍙婂畯瑙傜粡嫻庣幆澧冪瓑澶氶噸鍥犵礌鍏卞悓浣滅敤鐨勭粨鏋溿

棣栧厛錛屽競鍦轟緵闇澶辮鏄瀵艱嚧甯佸湀澶ц穼鐨勭洿鎺ュ師鍥犱箣涓銆傚綋甯傚満涓婂姞瀵嗚揣甯佺殑渚涘簲閲忚秴榪囬渶奼傞噺鏃訛紝浠鋒牸寰寰浼氫笅璺屻傝繖鍙鑳芥槸鐢變簬鎶曡祫鑰呭瑰姞瀵嗚揣甯佺殑鍏磋叮鍑忓急錛屾垨鑰呭競鍦轟笂鍑虹幇浜嗗ぇ閲忕殑鎶涘敭琛屼負銆備緥濡傦紝褰撴瘮鐗瑰竵絳変富嫻佸姞瀵嗚揣甯佺殑鐭垮伐澧炲姞錛屽艱嚧渚涘簲閲忓炲姞錛岃屽競鍦洪渶奼傛病鏈夌浉搴斿為暱鏃訛紝浠鋒牸灝卞彲鑳戒笅璺屻

鍏舵★紝鎶曡祫鑰呮儏緇鐨勫彉鍖栦篃浼氬瑰竵鍦堜環鏍間駭鐢熼噸瑕佸獎鍝嶃傚姞瀵嗚揣甯佸競鍦烘槸涓涓楂樺害鎶曟満鐨勫競鍦猴紝鎶曡祫鑰呯殑鎯呯華寰寰浼氬湪鐭鏃墮棿鍐呭彂鐢熷墽鐑堟嘗鍔ㄣ傚綋甯傚満鎯呯華鐢變箰瑙傝漿涓烘偛瑙傛椂錛屾姇璧勮呭彲鑳戒細綰風悍鎶涘敭鎵嬩腑鐨勫姞瀵嗚揣甯侊紝浠庤屽艱嚧浠鋒牸澶ц穼銆備緥濡傦紝褰撳競鍦轟笂鍑虹幇閲嶅ぇ鍒╃┖娑堟伅錛屽傛煇澶у瀷浜ゆ槗鎵琚榛戝㈡敾鍑繪垨鏌愬浗鏀垮簻瀹e竷紱佹㈠姞瀵嗚揣甯佷氦鏄撶瓑錛岄兘鍙鑳藉紩鍙戞姇璧勮呮亹鎱屾ф姏鍞銆

姝ゅ栵紝鐩戠℃斂絳栫殑璋冩暣涔熸槸瀵艱嚧甯佸湀澶ц穼鐨勯噸瑕佸洜緔犱箣涓銆傜敱浜庡姞瀵嗚揣甯佸競鍦虹殑鍘諱腑蹇冨寲鐗規у拰鍖垮悕鎬э紝鍚勫浗鏀垮簻瀵瑰叾鐩戠℃斂絳栧瓨鍦ㄥ緢澶у樊寮傘傚綋鏌愬浗鏀垮簻鍑哄彴涓ュ帀鐨勭洃綆℃斂絳栵紝濡傞檺鍒跺姞瀵嗚揣甯佺殑浜ゆ槗銆佺佹㈤噾鋙嶆満鏋勫弬涓庡姞瀵嗚揣甯佷笟鍔$瓑錛岄兘鍙鑳藉瑰競鍦轟環鏍間駭鐢熼噸澶у獎鍝嶃備緥濡傦紝涓鍥芥斂搴滃湪2021騫村e竷紱佹㈠姞瀵嗚揣甯佹寲鐭垮拰浜ゆ槗媧誨姩鍚庯紝姣旂壒甯佺瓑涓繪祦鍔犲瘑璐у竵鐨勪環鏍奸兘鍑虹幇浜嗗ぇ騫呬笅璺屻

鏈鍚庯紝瀹忚傜粡嫻庣幆澧冧篃浼氬瑰竵鍦堜環鏍間駭鐢熷獎鍝嶃傚綋鍏ㄧ悆緇忔祹褰㈠娍涓嶄匠鏃訛紝鎶曡祫鑰呭彲鑳戒細灝嗚祫閲戜粠椋庨櫓杈冮珮鐨勫姞瀵嗚揣甯佸競鍦烘挙鍑猴紝杞鑰屾姇鍚戞洿瀹夊叏鐨勮祫浜с備緥濡傦紝鍦ㄥ叏鐞冪粡嫻庤「閫鎴栭噾鋙嶅嵄鏈烘湡闂達紝鍔犲瘑璐у竵甯傚満鐨勪環鏍煎線寰浼氬嚭鐜板ぇ騫呬笅璺屻傛ゅ栵紝閫氳揣鑶ㄨ儉銆佸埄鐜囧彉鍔ㄧ瓑瀹忚傜粡嫻庡洜緔犱篃鍙鑳藉瑰姞瀵嗚揣甯佷環鏍間駭鐢熷獎鍝嶃

緇間笂鎵榪幫紝甯佸湀澶ц穼鐨勫師鍥犳槸澶氭柟闈㈢殑錛屽寘鎷甯傚満渚涢渶澶辮銆佹姇璧勮呮儏緇鍙樺寲銆佺洃綆℃斂絳栬皟鏁翠互鍙婂畯瑙傜粡嫻庣幆澧冪瓑鍥犵礌銆傝繖浜涘洜緔犱箣闂寸浉浜掍綔鐢ㄣ佺浉浜掑獎鍝嶏紝鍏卞悓鍐沖畾浜嗗姞瀵嗚揣甯佸競鍦虹殑浠鋒牸璧板娍銆傚洜姝わ紝鎶曡祫鑰呭湪鍙備笌鍔犲瘑璐у竵甯傚満鏃訛紝闇瑕佸瘑鍒囧叧娉ㄥ競鍦哄姩鎬佸拰鍚勭嶉庨櫓鍥犵礌錛屽仛鍑鴻皚鎱庣殑鎶曡祫鍐崇瓥銆

❼ 互聯網未來的發展趨勢是什麼

互聯網未來發展的趨勢有以下幾個方向的可能:

1、全球化趨勢,未來10年、50年,互聯網會全球化,目前還不能做到這點;

2、去中心化,扁平化,從自媒體就能看出,可以關注自己喜歡的東西,從電商也能看出,以後商品就是直接從廠家到消費者;

3、 人工智慧,目前人工智慧還處在比較低級的層次,再等100年、200年,也許就是人工智慧的時代了,人工智慧是互聯網發展的一個大趨勢。

❽ 關於數字貨幣最全面的一篇文章(上)

看點: 順應數字經濟時代的發展浪潮、「去美元化」大背景下,數字貨幣要來了。

商務部近日印發《全面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總體方案》,其中公布了數字人民幣試點地區:在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及中西部具備條件的試點地區開展數字人民幣試點。據新華網消息,目前數字人民幣已經完成了頂層設計、標准制定、功能研發、聯調測試等工作,將先行在深圳、蘇州、雄安新區、成都及未來的東奧場景進行內部封閉試點測試。也就是說,如果順利的話,北京2022年冬奧會上也許能「一睹芳容」。

其實,央行早在 2014 年便設立數字貨幣研究所,研究發行法定數字貨幣的可行性;2017 年末,經國務院批准,央行組織工商銀行、中國銀行、浦發銀行等商業銀行和中鈔公司、上海票據交易所等有關機構共同開展數字人民幣體系( DC/EP)的研發,並於 2018 年 2 月,上海票據交易所數字票據平台實驗性生產系統正式上線試運營;2019 年央行在召開下半年工作電話會議時,要求加快推進我國法定數字貨幣( DC/EP)研發步伐 。

那麼,推出數字貨幣的背後原因是什麼?

本期的智能內參,我們推薦國海證券和新時代證券關於數字貨幣的兩份研究報告,揭秘數字貨幣的前世今生以及央行推出數字貨幣的背後邏輯。

1、數字貨幣原理及各國發展狀況

數字貨幣是貨幣體系不斷演進的必然結果,屬於貨幣 4.0 階段 。貨幣是人類發明除了文字之外的另一重要發明,在經歷了物物交換、金銀本位制之後,信用貨幣成為貨幣史上的重要跨越。

其中,最初的以物易物便是一種去中心化的制度安排,但是由於交易效率極低,供需耦合難度較大,缺乏統一價值衡量標准,極大限制了人類的經濟活動和貿易范圍,因此逐漸被金銀等貴金屬所代替,這一交易體制在貨幣發展史上經歷的時間較為漫長,由於存在天然損耗、幣價不足額、缺斤短兩、以次充好、劣幣驅逐良幣等現象,以國家信用為背景的紙幣——純信用貨幣開始出現,紙幣不僅節約了發行成本,也克服了貴金屬貨幣攜帶不便等難題,極大促進了近代史的貿易發展,中央銀行貨幣政策操作也成為可能。

如果說紙幣實現了信用貨幣從具體物品到抽象符號的第一次飛躍,那麼建立在區塊鏈、人工智慧、 雲計算和大數據等基礎上的數字貨幣實現了信用貨幣由紙質形態向無紙化方向發展的第二次飛躍,數字貨幣並沒有改變貨幣背後的信用背書,而是改變了貨幣的存在形式,至此,貨幣完成了商品貨幣——貴金屬充當一般等價物——信用貨幣——數字貨幣的演進,因此貨幣存在形式的演進意味著貨幣體系運行成本更低、更安全、更高效,數字貨幣是貨幣體系從商品貨幣向信用貨幣不斷演進的必然結果。

數字貨幣不是電子貨幣的替代,根據發行者不同,數字貨幣可以分為央行發行的法定數字貨幣和私人發行的數字貨幣。目前,關於數字貨幣(Digital currency)並沒有統一的標准和定義。按照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的定義來看,狹義的數字貨幣主要指純數字化、不需要物理載體的貨幣;而廣義的數字貨幣等同於電子貨幣,泛指一切以電子形式存在的貨幣,包括電子貨幣、虛擬貨幣和數字貨幣。

根據發行者不同,數字貨幣可以分為央行發行的法定數字貨幣和私人發行的數字貨幣。其中,央行發行的數字貨幣,是指中央銀行發行的,以代表具體金額的加密數字串為表現形式的法定貨幣,它本身不是物理實體,也不以物理實體為載體,而是用於網路投資、交易和儲存、代表一定量價值的數字化信息;私人發行的數字貨幣,亦稱虛擬貨幣,是由開發者發行和控制、不受政府監管、在一個虛擬社區的成員間流通的數字貨幣,如比特幣(Bitcoin)等。

廣義數字貨幣大致可以分為三類:一是完全封閉的、與實體經濟毫無關系且只能在特定虛擬社區內使用的貨幣,如虛擬世界中的 游戲 幣;二是可以用真實貨幣購買但不能兌換回真實貨幣,可用於購買虛擬商品和服務,如 Facebook 推出的 Libra;三是可以按照一定比率與真實貨幣進行兌換、贖回,既可以購買虛擬商品服務,也可以購買真實的商品服務,如央行發行的法定數字貨幣。

數字貨幣是數字經濟的貨幣發展形態。2020 年疫情以來,以「新投資、新消費、新模式、新業態」為主要特點的數字經濟已經成為推動我國經濟 社會 平穩發展的重要力量。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雖然第一季度 GDP 同比下降了 6.8%,而數字經濟領域呈現出較好的發展勢頭,其中,電子元件、集成電路產量同比增長16%和 13.1%,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加值同比增長 13.2%,電子商務服務投資同比增長 39.6%。

在經受住了疫情帶來的考驗之後,我國數字經濟進入了提速快速發展時期,亟需實現數據、技術、產業、商業、制度等協同發展,構建數字經濟新型生產關系,通過要素市場改革進一步激發數字生產力,而數字貨幣基於節點網路和數字加密演算法,是為了迎合數字經濟發展需要,是其具體的貨幣發展形態。

數字貨幣建立在復雜網路理論基礎,以區塊鏈技術為核心,充分體現了不可篡改和加密安全等特點,實現底層數字貨幣,中間層數字金融賬戶體系,覆蓋了央行支付體系、商業銀行、非銀機構等垂直化總分賬戶體系,同時實現了各國央行的支付清算系統的互聯互通,頂層數字身份驗證體系等,通過大數據和雲計算,實現傳統貨幣體系向數字貨幣體系的轉變。

最早數字貨幣的出現可以追溯到 1982 年,美國計算機科學家和密碼學家 DavidChaum 創立了 DigiCash,同時推出了兩種數字貨幣系統:E-Cash 和 cyberbucks,這兩種系統均基於 Chaum 的盲簽合約建立的,能保持用戶匿名且身份難以被追蹤。但當時缺乏足夠的技術支持,且不能做到完全匿名,最終得以失敗告終。

1996 年,著名腫瘤學家 Douglas Jackson 發起了有真正黃金的支持 E-gold,因此大受歡迎,甚至一度有希望在數百個國家吸引超過 500 萬個用戶。不幸的是,後來平台持續遭遇黑客攻擊並且吸引了大量非法洗錢交易,該公司在 2009 年陷入了困境。

1998 年,一家莫斯科的公司推出了 Web Money 這一種通用數字貨幣,能夠提供廣泛的點對點的付款解決方案,涵蓋互聯網交易平台。它也是少數倖存的尚未加密的數字貨幣之一。時至今日,該貨幣仍被數百萬人廣泛的使用和接受。與此同時,它也可以轉換為法定貨幣,如盧布,美元,英鎊,甚至比特幣。

2008 年 11 月,中本聰提出比特幣的概念,並發布著名論文《比特幣,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文中首次出現區塊鏈,能在不具信任的基礎上,建立去中心化的電子交易體系。2009 年 1 月 3 日比特幣正式誕生。比特幣是一種 P2P 形式的虛擬加密數字貨幣,採用開源的區塊鏈技術,將交易信息存儲在分布式賬本中,這使得破解網路幾乎成為不可能;另外,其點對點的傳輸構建了一個去中心化的支付系統。此後,比特幣系統逐漸成熟,官方又陸續發布了新版本,增加了很多特性。

2013 年,以太幣(ether)誕生,它基於以太坊技術衍生出的一種虛擬加密貨幣,是目前僅次於比特幣市值第二高的加密貨幣。以太幣以區塊鏈為基礎,跟比特幣類似,但使用的 科技 完全不同,是具有開源智慧合約(smart contract)功能的公共區段鏈平台,雙方達成合約條款就能執行。2010 到 2014 年間,比特幣多節點挖礦和點點幣( PPcoin)誕生,在采礦方面發揮了作用。2013 年 8 月,德國承認比特幣的合法化。

以比特幣為代表的私人數字貨幣,雖本質上不具備貨幣職能,但已對現行的貨幣與金融體系構成了巨大挑戰,為應對這一挑戰,各國央行正在積極研發或推行法定數字貨幣。早在 2013 年 Shoaib et al.就提出官方數字貨幣的概念,英格蘭銀行( BOE)2014年發布的報告明確以分布式賬本技術( Distributed Ledger Technology,DLT)作為數字貨幣的分類標准,一類是加密數字貨幣,即運用分布式賬本技術生成的數字貨幣,並指出比特幣是史上第一個加密數字貨幣;

另一類是非加密數字貨幣,以瑞波幣為典型代表;隨後國際清算銀行下設的支付和市場基礎設施委員會( CPMI)將法定數字貨幣定義為加密貨幣,根據存在形式是否基於央行賬戶,將法定數字貨幣分為央行數字賬戶和央行數字貨幣。根據國際清算銀行( BIS)提出的「貨幣之花」模型,明確了央行數字貨幣的概念,即央行數字貨幣是一種數字形式的中央銀行貨幣,且區別於傳統金融機構在中央銀行保證金賬戶和清算賬戶存放的數字資金。

▲「貨幣之花」 模型

數字貨幣與政府的關系相當復雜,各國政府既恐懼又好奇。各國對於數字貨幣的討論、實驗和試點將持續進行,因為如果有經濟體開始使用數字貨幣,那將在全球產生溢出效應,因此各國經濟體都將越來越重視這種新的現象和新趨勢。

1、美聯儲 Fedcoin 項目 。 這是一種零售型央行數字貨幣,可與美元進行等價兌換(即匯率是 1:1)。該貨幣協議與比特幣有諸多相似之處,區別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是在 Fedcoin 中,有一個用戶(美聯儲)擁有特殊許可權,能夠隨意創建和撤銷賬簿使用權。二是發行數量不像比特幣那樣有一個事先定好的規則,而是可以像現金一樣調整發行量。

2、 加拿大央行的 CADcoin 項目 。 這是一種批發型央行數字貨幣。加拿大央行搭建了一個基於分布式賬簿的大額支付系統, CADcoin 是在這個系統中使用的貨幣。近日在卡爾加里的內部介紹會上,加拿大央行展示了他們正在開發的電子版加元—CAD-Coin。這項代號為「Jasper」的創新初衷是幫助央行通過分布式總賬 科技 發行、轉移或處臵央行資產。多家加拿大主要的銀行,包括加拿大皇家銀行、 TD 銀行及加拿大帝國商業銀行均參與了該項目。

3、 瑞典央行的 eKrona 項目。 目前,瑞典正在逐漸轉型為「無現金 社會 」。數據顯示,自 2009 年以來,瑞典紙幣及硬幣的數量已經下降了 40%,居民更傾向使用銀行卡、智能手機和電子錢包來處理日常的各種交易。隨著現金使用量持續減少,瑞典央行嘗試為民眾提供一種不通過零售銀行等中介的支付方式。瑞典央行要求, eKrona 必須能夠用於小額購買。由於目前尚未確定使用哪種技術, eKrona 有兩種可能的形式,一種是存款貨幣單位(即個人直接在央行開戶,而非在商業銀行開戶),另一種是零售型央行數字貨幣。

▲海外各國或組織數字貨幣的最新動態

每個國家的金融體系和貨幣政策體制不同,是否需要採用央行數字貨幣利率這一新型貨幣政策工具,必須具體情況具體分析。而海外各國又不想失去在數字貨幣佔得一席之地的機會,所以出台的政策法規也是經常變換,時寬時嚴。

國際清算銀行 。2015 年 11 月,國際清算銀行發布《DigitalCurrencies》報告,詳細介紹了數字貨幣作為零售支付手段的影響等內容;2018 年 3 月,國際清算銀行發布《中央銀行數字貨幣對支付、貨幣政策和金融穩定的影響》的報告,對中央銀行數字貨幣的發行進行了分析。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2017 年 6 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IMF)發布了一份關於金融 科技 行業發展的報告《Fintech and Financial Services : Initial Considerations》,針對如何有效監管分布式賬本技術( DLT)及以其為基礎的數字貨幣提出了建議。2018 年,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 OECD 和 20 國集團 G20 共同發布一份中期報告《數字化帶來的稅收挑戰》,提出要對加密貨幣和區塊鏈技術形成的數字資產交易信息進行監管。

英國 。英國的財政委員會對加密演算法進行了評估,認為他們目前不會對英國的貨幣或金融穩定構成風險。然而,加密演算法確實給投資者帶來了風險,任何購買加密演算法的人都應該准備好丟掉所有的錢。

日本 。日本作為全球最大的比特幣交易市場,日本政府對數字貨幣的態度可謂是非常積極。從去年開始,日本就免除了數字貨幣交易的消費稅,承認數字貨幣的合法性和貨幣屬性。2017 年日本開始實施《資金結演算法案》,承認數字貨幣作為支付手段的合法性。之後,日本金融廳( FSA)頒布《支付服務法案》,對數字貨幣交易所實施全方位監管。所有在日本境內運營的交易所必須獲得財政部與 FSA 的牌照授權。

新加坡 。在新加坡政府對金融 科技 「不尋求零風險,不扼殺技術創新」的原則指導下,新加坡積極發展區塊鏈技術,積極推動數字貨幣的發展,新加坡是亞洲區域內最支持數字貨幣發展的國家之一。由於新加坡的積極良好的制度環境,多家交易所選擇在新加坡開展業務,例如 WBF EXCHANGE 就與新加坡政府合作密切。

2020 年 3 月,新加坡金融管理局( MAS)正式公布關於支付服務經營牌照的豁免企業名單,名單上的實體已取得豁免期內的特定支付服務或數字貨幣相關支付服務的許可證和經營權,包括阿里巴巴、支付寶、亞馬遜等大型機構的新加坡實體均在名單之列。

關於數字貨幣相關支付服務的豁免許可,包括幣安、 OKCoin、 BitStamp、幣信、Coinbase、 CoinCola、 TenX、 Upbit、 ZB 等近 200 家公司均可在正式下達牌照前以豁免狀態合法運營。

泰國 。為了更好的監管數字貨幣行業, 2018 年 6 月,泰國頒布了《數字資產法》,宣布為合規加密貨幣交易所頒發牌照,開始實行牌照化管理。

澳大利亞 。由於金融犯罪不斷增加, 2017 年 10 月,澳大利亞通過了《財政法案 2017 年修正案( 2017 措施 6)》, 2017 年底,正式通過了《反洗錢與反恐怖主義融資法案2017 年修正案》,明確了數字貨幣並不是貨幣資產,而是價值的電子表現形式。提供數字貨幣交易業務的機構,必須向澳大利亞交易報告和分析中心( AUSTRAC)提交申請,取得相應監管牌照與准入許可。交易所應根據反洗錢/CTF框架下的制度標准,對業務進行反洗錢和反恐融資評估。違規者將被判處兩年有期徒刑或 500 英鎊罰金,情節嚴重者,將被判處七年有期徒刑或 2000 英鎊罰金。

海外央行數字貨幣實踐的啟示 :

1)、 央行應加強對數字貨幣的監管。數字貨幣搭載在為更廣泛的金融體系服務的基礎設施上,從與現有金融體系的鏈接中獲得合法性的外表,這是其明顯的特性。在法律法規方面,中央銀行的監管應該加強, 將數字貨幣與實體貨幣相分離,確保數字貨幣沒有寄生在實體貨幣上。

中央銀行應與商業銀行合作,發揮「數字前線」的監管作用,禁止商業銀行做出充當「比特幣自動取款機」的不道德行為,同時,不允許這些數字貨幣與整個金融體系現有的基礎設施共存,以保障支付系統正常運行。

2)、 技術方面需要加強。應適當地採用數字貨幣的新技術,來改進國家的金融服務,尤其是在一些新興市場經濟體的支付方面。新興國家中央銀行可能會從區塊鏈和分布式賬本技術實施中獲得最大收益,主要是因為現有的財務流程和技術系統不是很高效,可以通過實施數字貨幣或其他基於區塊鏈的應用程序來實現更大的金融包容性,運用分布式賬本技術可以提高效率,減少消費(零售)和銀行間(批發)層面的跨境支付摩擦。而現金業務完全電子化之後,用戶轉場手機銀行 APP 等線上渠道,那麼銀行之前的硬體渠道建設也將面臨轉型的考驗。

3)、做好應對沖擊的准備。數字貨幣由於自身的缺陷,不可能取代傳統的貨幣,但其一旦全面發行,所帶來的影響和沖擊是難以預測的。因此,央行必須積極做好技術進步對金融沖擊的相關准備。同時,披著合法外衣的數字貨幣搭載在為更廣泛的金融體系服務的機構和基礎設施上,可能形成嚴重的金融風險,威脅金融系統的穩定, 中央銀行必須從公共利益出發做好數字貨幣帶來的各種風險應對工作,堅持公平競爭的原則,加強對數字貨幣的監管,規范和引導數字貨幣及相關技術的發展。

2、 國內數字貨幣發展歷程

人民幣作為中國通行流通的央行貨幣已經歷經 71 年。隨著計算機和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人民幣已經逐步實現電子化,邁入 2.0 時代。流通在銀行等金融體系內的現金和存款早已通過電子化系統實現數字化,而支付寶、微信支付等第三方移動支付的大規模普及,讓流通中的現鈔比重逐漸降低。現在國人日常消費幾乎不需要使用現鈔。移動支付已經改變了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帶來快速便捷的支付體驗。人們開始暢想未來的「無現金 社會 」,中國也成為最接近無現金 社會 的國家之一。

但中國的移動支付更多是商業驅動,是一種貨幣的電子化支付手段,而非真正意義上的數字「人民幣」 。從貴金屬到紙幣替代貴金屬充當貨幣,再到未來的數字化貨幣,是經濟和 科技 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而隨著網路通訊技術日益發達、 社會 交易活動日益頻繁與活躍,加上民眾購物消費習慣的變化及對貨幣流通安全性的考慮,人們越來越趨向於使用電子銀行、電子支付而不願攜帶紙幣,因此,由央行提供比紙幣更快捷、低成本的數字化貨幣媒介工具,是順應時代發展之必需。

中國人民銀行從 2014 年開始成立專門研究小組研究央行數字貨幣,至今已有五年。當前央行數字貨幣( DC/EP)為技術研發過程中的測試內容,數字人民幣體系在堅持「央行-商業銀行/-貨幣使用者」雙層運營、 M0 替代、可控匿名的前提下,本完成頂層設計、標准制定、功能研發、聯調測試等工作, 並遵循穩步、安全、可控、創新、實用原則,先行在深圳、蘇州、雄安、成都及未來的冬奧場景進行內部封閉試點測試,以不斷優化和完善功能。

▲我國數字貨幣發展歷程

當前我國對於法定數字貨幣處於內測階段, DC/EP 採取「中央銀行—商業銀行」的二元投放體系以及「一幣、兩庫、三中心」運行框架

「一幣」指的是央行擔保發行的 DC/EP,「兩庫」是指央行的發行庫和商業銀行的銀行庫:DC/EP 首先在央行和商業銀行間發生轉移,即 DC/EP 的發行與回籠,之後再由商業銀轉移到居民與企業手中。「三中心」則是 DC/EP 發行與流通的技術保障,包括登記中心、認證中心和大數據分析中心。

其中,登記中心負責記錄發行、轉移和回籠全過程的登記;認證中心負責對 DC/EP 用戶的身份進行集中管理,這是 DC/EP 保證交易匿名性的關鍵;DC/EP 的一個關鍵是在於反洗錢、反偷稅漏稅和反恐怖融資等做出較大改進,大數據中心通過對於支付行為的大數據分析,利用指標監控來達到監管目的:

▲「一幣、兩庫、三中心」運行框架

我國央行選擇推出數字貨幣具有重要的突破性意義,可以說,央行選擇推出數字貨幣不僅是順應貨幣演進規律的必然選擇,也是保護人民幣主權地位的重要舉措。具體來看:

1、 順應數字經濟時代的發展浪潮 。由於紙幣的發行、運輸、存儲等各個過程均耗費人力和物力,而隨著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貨幣無紙化可以節省貨幣的發行和流通成本,給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帶來便利。

另外,傳統紙幣不記名的特點使得監管機構無法掌握紙幣的使用流通情況,利用紙幣進行偷逃稅、洗錢等經濟犯罪是現實中無法避免的黑洞。央行數字貨幣可以實行可控匿名,在保證公民合法私有財產不受侵犯的同時,當發生違法犯罪事件時,數字貨幣的來源可追溯。因此,能夠有效打擊洗錢、逃漏稅等違法行為,提升經濟交易活動的透明度。

數字貨幣具備的快速流通性、便捷性、高安全性等特質均是傳統紙幣所不能比擬的。正如紙質貨幣最終替代了金屬貨幣一樣,貨幣無紙化也是大勢所趨,是貨幣不斷演進的必然結果。目前支付寶、微信、銀聯支付等已經實現了 M2 范疇的貨幣無紙化,而央行推出數字貨幣替代傳統的紙幣,可以實現 M0 范疇的貨幣無紙化,順應了數字經濟時代的發展浪潮。當然,所有事物的發展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貨幣無紙化也將是一個逐步發展的漫長過程,這也是央行在起初可能只選擇推出部分數字貨幣,替代部分紙幣的重要原因。

2、 降低全球美元貨幣體系的不利影響 。20 世紀 70 年代布雷頓森林體系瓦解後,貨幣發行以國家信用為基礎,美國憑借強大的軍事、經濟能力使美元成為全球最主要的儲備貨幣。但美元在執行世界貨幣職能的過程中,美國獲取了諸多經濟利益的同時,也可能給其他國家經濟造成各種負面影響,最明顯的例子即美國可以通過發行美元向世界徵收通貨膨脹稅。

而且,當今世界的三大金融系統 SWIFT、CHIPS、Fedwire 均被美國一家獨攬, 不論是美元、歐元、日元還是人民幣,美國都可以實時獲取各國貨幣的資金交易信息,美國利用該金系統對許多國家和企業進行制裁的行為屢見不鮮,歐洲與其他國家怨聲載道。目前,除了中國之外,歐盟、日本、俄羅斯等國家都在研究如何構建數字貨幣支付網路,以推動「去美元化」進程。

3、保護貨幣主權,推進人民幣國際化 。2019 年 6 月,Facebook 發布 Libra 白皮書,試圖打造一種超主權的「世界貨幣」。Libra 以區塊鏈技術為基礎,以一籃子銀行存款和短期政府債券為儲備資產,為Libra 穩定幣增信,最大限度地降低幣值波動風險,其使命是「建立一套簡單的、無國界的貨幣和為數十億人服務的金融基礎設施」。其中,一籃子貨幣中美元佔50%,歐元占 18%,日元、英鎊和新加坡元分別占 14%、11%和 7%,但是沒有人民幣。

由於 Facebook 在全球擁有 23 億的用戶,若 Libra 成功被廣泛使用,Libra 跨境資金流動將不受限制,這也意味著在非儲備國家可以隨意使用 Libra 進行支付,那麼,非儲備貨幣國家的貨幣主權地位勢必會受到影響。對於中國而言,人民幣和外匯管理均會受到沖擊,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也將受阻。因此,中國必須未雨綢繆,我國央行發行數字貨幣便是應對 Libra 的重要舉措。

熱點內容
做比特幣期貨要什麼條件 發布:2024-10-03 13:21:13 瀏覽:525
一萬人民幣可以換多少比特幣 發布:2024-10-03 13:18:45 瀏覽:927
道奇公羊ram1500trx評測 發布:2024-10-03 13:16:46 瀏覽:727
LTC是什麼信鴿特比環 發布:2024-10-03 13:04:37 瀏覽:790
車貸abs區塊鏈 發布:2024-10-03 12:54:01 瀏覽:67
比特幣剛發行在哪裡買 發布:2024-10-03 12:44:25 瀏覽:443
美元加息與usdt的關系 發布:2024-10-03 12:16:39 瀏覽:999
比特幣密碼窮舉 發布:2024-10-03 11:44:00 瀏覽:588
日本比特幣外匯 發布:2024-10-03 11:30:39 瀏覽:458
深圳井通區塊鏈技術有限公司 發布:2024-10-03 11:18:48 瀏覽: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