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思維下的公司治理結構
A. 區塊鏈鏈上治理的核心是什麼
從治理上來說,區塊鏈沒有中心化的組織或者機構,任意節點之間的權利和義務是均等的,區塊鏈通過共識機制防止少數人控制整個區塊鏈系統,因此區塊鏈是治理去中心化。從架構上來說,區塊鏈是基於點對點的對等網路,任一節點的損壞或者失去都會不影響整個系統的運作,系統具有極好的健壯性,因此區塊鏈是架構去中心化。從存儲上來說,區塊鏈是一種分布式存儲技術,數據被分布存儲在所有節點並達成共識,並不存在某一中心掌握存儲權,因此區塊鏈同時也是存儲去中心化。
區塊鏈是以比特幣為代表的數字加密貨幣體系的核心支撐技術。區塊鏈技術的核心優勢是去中心化,能夠通過運用數據加密、時間戳、分布式共識和經濟激勵等手段,在節點無需互相信任的分布式系統中實現基於去中心化信用的點對點交易、協調與協作,從而為解決中心化機構普遍存在的高成本、低效率和數據存儲不安全等問題提供了解決方案。
區塊鏈的應用領域有數字貨幣、通證、金融、防偽溯源、隱私保護、供應鏈、娛樂等等,區塊鏈、比特幣的火爆,不少相關的top域名都被注冊,對域名行業產生了比較大的影響。
B. 請問區塊鏈的架構是什麼
首先需要知道區塊鏈是分布式數據存儲、點對點傳輸、共識機制、加密演算法等計算機技術的新型應用模式,其次對於區塊鏈系統的組成架構金窩窩集團認為是由數據層、網路層、共識層、激勵層、合約層和應用層組成。
1、數據層:封裝了底層數據區塊以及相關的數據加密和時間戳等技術
2、網路層:則包括分布式組網機制、數據傳播機制和數據驗證機制等;
3、共識層:主要封裝網路節點的各類共識演算法;激勵層將經濟因素集成到區塊鏈技術體系中來,主要包括經濟激勵的發行機制和分配機制等;
4、合約層:主要封裝各類腳本、演算法和智能合約,是區塊鏈可編程特性的基礎;目前西南地區金窩窩已經率先開始了以區塊鏈為底層技術的大數據研究,也提供以區塊鏈為底層技術的大數據服務。
5、應用層:則封裝了區塊鏈的各種應用場景和案例。該模型中,基於時間戳的鏈式區塊結構、分布式節點的共識機制、基於共識算力的經濟激勵和靈活可編程的智能合約是區塊鏈技術最具代表性的創新點
C. 區塊鏈改變的不是生產力,而是生產關系,資本經濟將被通證經濟顛覆!
「力場」——公鏈挖礦第一社區
區塊鏈帶來的,是500年一遇的機會,因為它改變的不是生產力,而是生產關系。
1、另一種經濟形式將重新誕生
一個人每天 8 個小時都在為一個公司工作,未來是不是一定要為一家公司工作?是不是可以以自我為中心,而不是以公司為中心?
這是區塊鏈技術給我們帶來的思考。
大多數人都把區塊鏈認為是一種新技術,有人說它是新一代的互聯網,有人稱之為貨幣或資產的數字化。 筆者認為,區塊鏈面臨的是要顛覆整個社會關系和社會組織形式,它是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階段的表現。互聯網帶來了生產力的極大發展,先前的生產關系已經不適應生產力水平的發展,甚至阻礙了生產力的發展。
新的生產力互換,新的生產關系的誕生,這就是由區塊鏈技術帶來的通證經濟 ,它比區塊鏈技術本身影響深遠得多。
以前的資本主義改革,都圍繞資本, 通證將顛覆經濟,甚至顛覆資本。 原本以募集資金為核心的資本結構的現代公司組織方式,將被以貢獻激勵為核心的通證結構的未來經濟組織方式所顛覆。
資本經濟將被通證經濟顛覆,資本主義也許將被通證主義顛覆。
2、重塑人類的組織形態和商業組織
公司制度,可以被看作是過去幾百年以來資本主義社會最偉大的發明。可以說,沒有公司就沒有英國成為日不落帝國的歷史,也沒有美國的強大崛起。但公司發展這么多年,也顯現出了問題。
勞動創造價值,而勞動者不享有價值,即創造價值的人不享受價值,享受價值的人不創造價值。比如在淘寶公司里,價值是由高管、員工、消費者、分銷商、供應商創造的,而真正享受價值的是在資本市場投資的人。
人類的這種組織形態、經濟形態到了需要重塑的時候。 以前經營公司,只要融到資就可以雇更多的人,買更多的生產資料,擴大再生產。在這個碎片化時代,創業的人不需要靠一大堆的資本去創業了,也可以眾籌去創業。甚至你不投錢也可以,只要你的人來為公司做貢獻,也能享受這個公司的價值。
資源的組織形式發生了改變:資金已經不是最重要,資源才最重要。
這種組織方式被區塊鏈完整的表達出來。吳曉波提過一個名詞叫「企投家」:企業家和投資家。難以想像,投資家和企業家可以分開,公司所有有價值的東西都體現在資產負債表上,設備、廠房、土地,是最有價值的資產。而現在數據和用戶是未來最有價值的資產,它們沒有在資產負債表中體現出來。
3、人人都是貢獻者,同時也是享受者
一直以來的情況是,公司里做員工拿工資,做高管拿獎勵再加點期權,渠道商賺個產品差價,合作夥伴賺個服務費。現在這個邏輯變了, 價值來源被改變,以往,勞動的剩餘價值被資本剝奪,未來人人都應該是貢獻者,人人都是享受者。
一個人有各種各樣的資源:人力資源、知識資源、治理資源, 所有東西以個人為核心,不是圍繞產品,也不是圍繞公司。
區塊鏈顛覆了公司的核心價值——股東利益最大化,也顛覆了公司本身。區塊鏈對傳統公司的改造,表現在它把生產過程、資料碎片化,跟很多社會組織恰恰相反。以前在工業化社會,做生意只能做大生意,因為交易成本很高。
區塊鏈讓顆粒化的交易都成為可能,已經達到微小化,可信任化。 原本資金流的交換,簽合同要有資金支付的流程。數字資產化以後,可通過智能合約自動處理,公司制度面臨各種各樣的挑戰。
未來的通證經濟架構中,原本被認為有價值的東西可能變得沒有價值,如構成公司資本結構的基礎——投資者與管理者、公司股權、資產、債權、資本、資金 ;構成公司組織架構的公司治理結構——股東會、董事會、管理層和員工 ;構成公司財務制度基礎的會計報表——成本、資產、負債、利潤、收入、折舊等。
4、改變的不是生產力,它改變的是生產關系
通證制度是一個偉大發明,它不是技術,不是融資的幣,而是融所有的資源和價值共享的新型組織形式和運營方式,是下一個經濟時代。 「證圈」將成為繼「幣圈」、「鏈圈」和「礦圈」後更持續、更多傳統企業湧入的圈子。
通證化改造:幣改→鏈改→證改
1C0 是血液,鏈是骨骼,而 通證才是靈魂 。它能讓一個人、一個社區活起來,每個人都是創造者,都是價值貢獻者,每個人都是擁有者和享受者,這才是真正的意義。而現在的幣改、鏈改,宣稱自己去中心化、不可篡改,還停留在技術層面上。
技術未來會發展地非常快,這不是需要擔心的問題,最大的問題是生產關系是否調整好了,就像只要公司成立了,融資、股改就不是問題。
通證的上層是幣改,融資、1C0、白皮書,它具有融資的功能和金融屬性 ;下層是鏈改,區塊鏈技術、分布式記賬、加密授權、共識機制、智能合約等具有技術的屬性。它們環環相扣,形成一個商業邏輯,這就是證的核心。但現在一上一下是分開的,鏈的人說鏈,幣的人說幣。
證改是一個社區的運營機制,是投資、生產、分配、交換、消費等關系的總和,具有社會屬性。它不是由鏈的價值決定的,也不是由幣炒的多高決定的,而是其本身運營的價值。通證的范疇大於數字貨幣和區塊鏈本身,是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階段生產關系的調整。
所以, 未來社會可能會進入通證社區組織、通證經濟、甚至通證主義社會。
哪些領域或公司需要通證改革
5、通證創造價值,通過區塊鏈發幣
幣的價值穩定了,證才能升值。所以通證制改造是精準的分配和交易模式。
投資者得到的證,生產者得到的證,分配者得到的證,交易者得到的證,消費者得到的證,平衡這五個關系,需要精確的大數據分析,來達到一個平衡穩定的增長機制。所以,證改並非那麼簡單,鏈改就是技術的參與,幣改就是做白皮書,而證改才能創造核心價值。
中心化後是以公司為核心,去中心化是以通證為核心,完全去中心化的公司是沒有價值的。
完全中心化通證的價值是否為零?發幣是否意味著真正通證的體現?
未來很多的公司形態都會發生改變。公眾公司、私人公司、信用公司、市值公司、市值管理市盈率,這實際上都是在通證制改造過程中,我們需要思考的問題。
以前都是10年一遇、30年一遇、100年一遇的機會,現在是500年一遇,筆者認為區塊鏈是非常大的機遇,與其參加幣圈、鏈圈,還不如 去創造真正有區塊鏈通證價值的企業。
D. 教你打造價值共識社區
對區塊鏈的核心認知:把區塊鏈項目看作共識價值社區,以下分享均基於此。
一、區塊鏈帶來什麼?
1、價值流動:通過技術架構和組織機制,讓整個數字資產安全發行和流通,使人類資產的數字化,誕生了價值互聯網,對應上一代信息互聯網產生,也就是BAT這代互聯網,它解決信息數字化流動的問題,提高流動效率,促進信息平權;而價值互聯網解決的是資產流通和分配的問題,提高資產流通效應,促進資產平權。價值互聯網創造了更新的連接,讓人類組織協作的模式大幅提升。
2、TOKEN生態經濟:區塊鏈並沒有創造前所未有的應用場景,但可以把傳統的中心化商業模式轉化為分步式共享經濟,實現生態共贏。由生態體系產生的激勵,對傳統的中心化商業應用和分配方式帶來很大的沖擊。比如,陳偉星的打車鏈,打車鏈上打車,平台不需要追求贏利,司機賺得更多,用戶付得更少,雙方價值最大化;另一方面,打車鏈的司機送客的過程中,不斷獎勵TOKEN,可以挖礦,而且代幣會升值。
二、從公司向社區轉型的五大驅動力:
1、社區具有前所未有的流動性,比股權流動性強,隨時可以變現。
2、用戶掌握數字主權,數據上鏈,安全性隱私性提升。
3、新的業務架構帶來充分的激勵性,以各方價值最大化為目標,實現各方共贏。
4、社區比公司能放大更多倍價值,通證的價值比股票大,能承載多元化價值。
5、可以提升組織的協作效率,公司的治理結構和財務結構是割裂的,需要通過中介機構讓業務體系銜接。區塊鏈通過TOKEN把資金流、業務流,權益一體化,極大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組織的運轉效率。
未來5-10年,傳統公司會向公司價值社區轉變。
三、共識價值社區怎麼運作?
1、共識價值社區的基礎是有真實的供需價值。虛造的價值只會製造泡沫,比如空氣幣,傳銷幣。而且是剛性的需求。
2、建立非贏利性組織,如基金會作為社區運作主體,與公司有很大的不同,社區追求全體社區成員共贏。
3、招兵買馬,組建核心項目團隊,類似公司創業方式。不同的是:基金會發行TOKEN,TOKEN把整個業務流程,組織制理,財務體系全部一體化,所有的這些通過TOKEN運轉,效率非常高。
4、發行TOKEN後,合理分配TOKEN配比,以實現生態各方激勵,生態各方包括:核心團隊、核心用戶、普通用戶、投資人等。項目方會把非常大的額度放在核心用戶的激勵上,即社區內挖礦的用戶。
5、從時間線上進行生命周期的規劃,通過挖礦產出大量TOKEN之後,這些TOKEN除了在市場循環,還要在產品體系循環,需要足夠多使用和持有TOKEN的場景,就象一個城市一樣,整個經濟系統循環起來,才能新陳代謝,生生不息。
對於任何一個價值共識社區來說,TOKEN是社區的血液,TOKEN的運營是社區運營的核心手段,無論是拉新用戶,還是推廣新產品,招募會員或吸引核心用戶。
6、做有效的市值管理:對共識價值社區或區塊鏈項目來講,市值管理不是一件壞事情。舉例,項目方推出新產品,在產品上線前要招募礦工參與挖礦,希望給用戶挖礦更多回報,這時就有拉升幣價的需求。這是良性的市值管理。TOKEN和股票不同,項目方做市值管理有多重層面的訴求,其中提升社區的幣價,提高挖礦的回報。如果簡單理解為是項目方拉價出貨,是有失公允的認識。
7、從運作的關鍵環節可以體現到,運作社區和傳統公司差別很大,最重要的是建立共識。如果項目不能通過TOKEN的運營,讓大家相信這個社區未來能夠繁榮發展,這個項目發展會遇到問題。
TOKENCLUB日課 2018.5.28
E. 區塊鏈改革的邏輯是什麼
遵照「頂層設計、經濟激勵、技術適用、產業賦能」的思路進行鏈改,鏈改更有可能成功完成。
1.頂層設計。由於鏈改要做的是對業務流程和社會組織治理結構進行的改造,其影響深遠、意義重大。因此,必須要有相當高超的頂層設計作指導,而不能走一步看一步,摸著石頭過河。每一個鏈改項目的對象、前提和目標都不一樣,也不可能照搬照抄。
2.經濟激勵。經濟學鏈改是近期興起的一股風口,意指用通證為載體去跨時間跨空間的在投資人、企業家、客戶之間調節彼此的長期、短期的利益,使得三者能夠形成合力,為一個共同目標奮斗。
3.技術適用。鏈改是區塊鏈發展的必然結果。但區塊鏈從體系架構上沿襲了比特幣的系統架構,其本身並不是為鏈改而設計的。因此,有必要對區塊鏈現有的技術架構進行改造,通過解構區塊鏈的技術結構,並結合其他必要的技術,針對鏈改需求進行技術的再結構化處理,使之適應於不同行業不同產業不同類型的鏈改目標內在邏輯。
4.產業賦能。鏈改必須深入到產業進程和產業環節中,落實到為產業賦能這個最終目標上來。通過深刻分析產業進程和產業環節中的數據佔有情況和數據流轉情況。鏈改最理想的方式,不是從數據佔有的許可權上優化業務流程,而是從業務流程優化的角度,重構數據組織和數據存儲方式。只有把鏈改的最終目標鎖定在產業上面,才有可能為整個社會生產出更多的價值。
鏈喬教育在線旗下學碩創新區塊鏈技術工作站是中國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開展的「智慧學習工場2020-學碩創新工作站 」唯一獲準的「區塊鏈技術專業」試點工作站。專業站立足為學生提供多樣化成長路徑,推進專業學位研究生產學研結合培養模式改革,構建應用型、復合型人才培養體系。
F. 區塊鏈架構設計有哪些
區塊鏈作為一種架構設計的實現,與基礎語言或平台等差別較大。區塊鏈是加密貨幣背後的技術,是當下與VR虛擬現實等比肩的熱門技術之一,本身不是新技術,類似Ajax,可以說它是一種技術架構,所以我們從架構設計的角度談談區塊鏈的技術實現。無論你擅長什麼編程語言,都能夠參考這種設計去實現一款區塊鏈產品。與此同時,梳理與之相關的知識圖譜和體系,幫助大家系統去學習研究。
從架構設計上來說,區塊鏈可以簡單的分為三個層次,協議層、擴展層和應用層。其中,協議層又可以分為存儲層和網路層,它們相互獨立但又不可分割。
區塊鏈架構圖
鏈喬教育在線旗下學碩創新區塊鏈技術工作站是中國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開展的「智慧學習工場2020-學碩創新工作站 」唯一獲準的「區塊鏈技術專業」試點工作站。專業站立足為學生提供多樣化成長路徑,推進專業學位研究生產學研結合培養模式改革,構建應用型、復合型人才培養體系。
G. 運用政治生活知識說明區塊鏈是如何賦能社會治理
區塊鏈技術可以讓公民政治參與的途徑更為便捷通暢。從而保障公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
區塊鏈技術可以方便政府接受監督,打造陽光政府,維護人民利益。
可以使決策機關掌握充分的民意信息,從而進行科學決策和民主決策。
區塊鏈技術可以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
總結不易,望採納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