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晶元物聯網
① 區塊鏈正式進入3.0時代,房地產、供應鏈等將成應用重點領域
隨著區塊鏈的不斷發展,區塊鏈的應用覆蓋的范圍越來越廣,伴隨可擴展性和效率的提高,區塊鏈應用范圍將超越金融范疇,拓展到物流、地產和物聯網等領域,成為未來 社會 的一種最底層的協議,這也就意味著區塊鏈將進入3.0時代。
區塊鏈1.0時代是以BTC(去中心化概念)為代表,更多的是起到一種分布式記賬的作用如BTC、Ripple、BCH、萊特幣、狗狗幣等。更多的是充當數字貨幣記賬用的。當然第一個階段發展的也並不完美,比特幣還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比如擴容,閃電支付,硬分叉等。
隨著進一步完成,區塊鏈來到了2.0時代,以ETH(智能合約)代表,進入合約階段。
ETH為代表的區塊鏈2.0是一大進步,但仍然存在著很多問題,比如通道擁堵,交易速度慢,分叉風險,高額手續費等等。舉例來說,風靡一時的加密貓( CryptoKitties)在以太坊平台上線後,最高時占據了約25%的以太坊網路,造成了整個以太坊網路的擁堵,嚴重地影響了其他以太坊用戶的體驗。目前的發展就是處於第一個階段到第二個階段的過度過程。
在告別了1.0和2.0時代之後,得益於技術的不斷發展,區塊鏈變得更加實用。這也意味著區塊鏈將徹底脫離去初創時期的金融屬性,憑借其去中心化等特性,進入到各行各業的實際應用場景中去。
這也意味著區塊鏈正式開啟其3.0時代——全面應用的時代。而3.0時代的區塊鏈產業結構,也更加復雜,今天就為大家簡單分析一下。
3.0時代區塊鏈產業分為基礎層、服務層、應用層三個層次。
(1)、基礎層
對應的產業鏈上中下游包括:上游底層技術及基礎設施(核心技術、設備、底層平台部署方式),中游服務層主要是面向開發者提供基於區塊鏈技術的應用;下游應用層包括金融、供應鏈管理、智能製造、政府企業、服務、 社會 應用等。
硬體、技術及基礎設施廠商主要提供區塊鏈應用所必備的晶元、礦機、礦池、硬碟、路由器等基礎設施。
底層平台部署方式可以分為公有鏈、聯盟鏈、私有鏈。
底層技術包括核心基礎組件、協議和演算法。基於底層核心技術組件,針對不同應用場景提供不同功能,包括智能合約、可編程資產、激勵機制、成員管理等。
基礎層提供底層區塊鏈或分布式賬本技術框架,主要包括以太坊、Hyperledger Fabric、R3 Corda、FISCO BCOS等。
(2)、服務層
服務層是指BaaS(Blockchain as a Service)平台,國內主要的BaaS平台有螞蟻區塊鏈BaaS平台、騰訊雲TBaaS、平安壹賬鏈BaaS平台等。
主要是面向開發者提供基於區塊鏈技術的應用,是在底層技術的基礎上提供智能合約、信息安全、數據服務等產品化服務,提高開發者在平台層開發應用的便捷性和可拓展性。
應用及服務廠商負責區塊鏈通用技術及技術擴展平台研發、數字貨幣教育與存儲平台搭建等工作,為行業應用層提供技術支持。
(3)、應用層
應用層表現為核心應用組件,包括智能合約、可編程資產、激勵機制、成員管理等。
是指區塊鏈的終端使用者或服務供應商,現在區塊鏈的主要應用場景有跨境支付、防偽溯源、供應鏈金融、貿易融資、電子票據、ABS等。
服務對象分為兩大類:B端(起步階段):區塊鏈+(金融、供應鏈管理、版權保護、教育);C端(率先落地):區塊鏈+(共享經濟、泛 娛樂 )。
下游區塊鏈應用領域為區塊鏈技術與現有行業的結合運作,現在,多個行業已經開啟了區塊鏈3.0的應用時代。
(1)、區塊鏈+供應鏈
區塊鏈+供應鏈實現商品信息全流程追溯。傳統供應鏈的溯源防偽系統存在信息不透明、數據容易篡改、安全性差和相對封閉等弊端,而利用區塊鏈技術和物聯網技術,可將商品的原材料采買過程,生產過程和流通過程的信息進行整合和追溯,真正實現跨越品牌商、渠道商、零售商、消費者,精細到一物一碼的全流程正品追溯,顯著提升用戶信任體驗。
(2)、區塊鏈+物聯網
搭建萬物互聯時代的信息交流網路。隨著物聯網中設備數量的增長,區塊鏈的分布式特性為物聯網自我治理提供了途徑,可以幫助物聯網中的設備理解彼此,並了解不同設備間的關聯,從而實現對物聯網的分布式控制。
(3)、區塊鏈+醫療
保障醫療數據安全共享。運用區塊鏈技術對醫療數據進行數學加密,可有效防止醫療數據被惡意修改等風險。應用區塊鏈技術開發的醫療數據共享和交換系統,將加密後的醫療數據上傳,可以實現數據在患者、各醫療機構之間快速、高效、安全地進行共享和流通,有效簡化了醫療數據的調用流程,為精確診斷病情提供數據保障。
(4)、區塊鏈+房地產
區塊鏈在房地產行業的潛在應用場景非常多,常見的如房產交易。買賣產權的過程中的痛點在於:交易過程中和交易後缺乏透明,大量的文書工作,潛在的欺詐行為,公共記錄中的錯誤等等,而這些還僅僅只是一部分。區塊鏈提供了一個途徑去實現無紙化和快速交易的需求。此外,房地地產區塊鏈應用可以幫助記錄、追溯和轉移地契、房契、留置權等等,還給金融公司、產權公司和抵押公司提供了一個平台。區塊鏈技術致力於安全保存文件,同時增強透明性,降低成本。此外,區塊鏈還應用建築工程領域,在當前大火的城市更新也有很多企業在應用這一技術。例如深圳的蘭房鏈就基於區塊鏈提出了區塊鏈+城市更新/建築工程/房地產開發等一攬子解決方案,全面服務於房地產行業諸多領域,目前其官網、移動應用均已上線。
此外,區塊鏈在供應鏈金融、股票交易、銀行業等已經有了很多的應用,此處不再一一贅述。
作為我國十四五規劃的重要內容之一,官方早已提出要加快推動 區塊鏈技術和產業創新發展 ,積極推進 區塊鏈和經濟 社會 融合發展 。
而要實現上述兩個發展,其關鍵在於以下兩點:
1、區塊鏈技術核心技術突破。
區塊鏈技術是目前我國和歐美差距最小的技術,官方特別強調在這個新興領域我國要走在理論最前沿、占據創新制高點、取得產業新優勢。要推動協同攻關,加快推進核心技術突破,為區塊鏈應用發展提供安全可控的技術支撐。
目前區塊鏈技術大多數依然停留在概念炒作階段,很多業務場景單純為了區塊鏈而區塊鏈。目前為止我國還沒有人能在全球范圍內解決三元悖論等核心技術困境,因此我們必須回歸基礎理論和核心技術,通過長期潛心研究,才能取得重大突破。
事實上,官方對區塊鏈技術理論技術和後續的應用發展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做好區塊鏈基礎理論研究,著力攻克一批關鍵核心技術,真正把技術研發的擔子挑起來,是當前區塊鏈發展的關鍵。
2、提升國際話語權和規則制定權。
不同於以往的信息技術,區塊鏈技術具有很強的擴張性,或者叫侵略性,它的規則或者話語權決定了它的影響范圍,因為每一個上鏈開展業務的個體或機構必須服從區塊鏈所定的規則,無論中外均是如此。舉個例子,大家使用windows系統時必須要服從windows的規則,但是windows只是為用戶規定了信息交互的規則,這對我們來說是可以接受的,而區塊鏈則規定了產業治理規則,區塊鏈的治理規則憑借其分布式特徵,其影響力可迅速超越國界和地域限制。
為了實現上述兩點,我們要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建立完善人才培養體系,打造多種形式的高層次人才培養平台,培育一批領軍人物和高水平創新團隊。
區塊鏈作為架構性創新技術,對復合型人才需求巨大,要求從事者掌握涉及密碼學、信息科學、基礎數學等多種專業技術知識。發展區塊鏈,必須加強學科深度交叉融合的人才隊伍建設,從基礎研究、應用研發、產業融合等方面前瞻和系統性地建立人才培育體系。
區塊鏈技術是未來數字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各行各業,它都有著豐富的優勢。盡管已經進入3.0時代,但區塊鏈在各行各業的垂直落地應用,才剛剛開始。
對於區塊鏈的未來,你怎麼看?
② 數字貨幣+區塊鏈+移動支付+物聯網,3天3板!還有機會嗎
一、熱門個股解讀——恆寶股份(002104)
二、後市分析
恆寶股份(002104)公司的主營業務是高端智能化及數字安全解決方案等服務。
公司是一家從事智能卡、安全數字化、物聯網、大數據、區塊鏈的服務商。
該股強勢的概念有:數字貨幣+區塊鏈+移動支付+物聯網
恆寶股份(002104)該股炒作的邏輯有哪些呢?
1、「十四五」數字經濟規劃出台,求是更是發文《不斷做強做優做大我國數字經濟》,現在正是大力發展數字經濟的契機,數字經濟在政策的支持下,數字經濟板塊持續走強,行業景氣度高漲。在數字經濟板塊走強的同時,相關產業鏈也跟風上漲。
2、在數字貨幣板塊,公司全資子公司江蘇恆寶智能系統技術有限公司擁有發明專利:一種數字貨幣錢包的密碼重置方法和系統。在板塊的帶動下,相關個股迎來上漲行情。
3、在移動支付領域,公司研究出了移動支付整體解決方案,是國內外商業銀行業務需求的熱點。在板塊的帶動下,相關個股迎來上漲行情。
4、在區塊鏈領域,公司持續投入區塊鏈的技術研發,在相關領域的技術研究已經有一定的儲備。在板塊的帶動下,相關個股迎來上漲行情。
5、在物聯網領域,公司以CPU晶元為基礎,提供相關服務。在板塊的帶動下,相關個股迎來上漲行情。
從技術面上來看,恆寶股份(002104)該股近期走勢很強勢!3天3板!3個交易日股價上漲了33.07%! 均線呈現多頭排列,MACD也繼續走強,今日主力資金呈現流出狀態。
③ 區塊鏈1001夜報|巴比特晚間要聞一覽
據cointelegraph消息,eToro交易平台周四宣布為客戶推出專門的抵押服務,使用戶可以從Cardano(ADA)和Tron(TRX)獲得抵押收益。
加密數據網站 Messari 發布推特表示,按交易量計算,Uniswap 現在已經是第四大加密貨幣交易平台了。根據歐科雲鏈 OKLink 數據顯示,Uniswap 交易平台(包括 V1 和 V2 版本)過去 24 小時總交易量為 3.04 億美元。
鏈聞消息,開發者提出以太坊改進提案 EIP-3005,擴展同質化代幣標准(ERC-20)以支持「批量元交易」(Batched meta transactions),這將允許鏈上的交易發送者進行無 Gas 交易(由第三方代付),並且通過批量的交易減少 Gas 消耗。「元交易」標准曾被業內多個錢包或者應用採用,比如 Argent、MYKEY、Authereum 等,但是此次提出的「批量元交易」可以通過聚合多個發送者的交易,減少整體 Gas 消耗。
鏈聞消息,DeFi 借貸協議 Aave 首個提案 AIP1 已通過,根據該提案,Aave 協議代幣 Lend 將於區塊高度 10,978,863 (10 月 3 日左右)以 100:1 的比例轉換為 AAVE 代幣。Aave 表示將會在周五發布遷移和質押的教程。
鏈聞消息,加密貨幣拍賣及交易平台 CoinList 宣布集成 Uniswap 治理代幣 UNI 的流動挖礦功能,用戶可以通過投入美元、USDT、BTC、WBTC、ETH、USDC 和 DAI 為 Uniswap 的流動性挖礦提供資金,參與者需要至少存入 1000 美元。CoinList 會將參與者的資產平均分配到每個合格的 Uniswap 流動性池中。CoinList 將會進行兩次資金部署,第一次為 10 月 2 日,第二次為 10 月 9 日。所有資金將於 11 月 17 日從協議中收回,並且計劃在 11 月 24 日之前將資產以及獎勵分配給參與者。
據coindesk消息,區塊鏈公司Diginex與特別並購公司i8合並後,成功登錄納斯達克成為首家在納斯達克上市的加密貨幣交易所,該股票周四上午以「EQOS」的股票代碼上線,而Diginex的交易平台代碼為EQUOS.io。CEO Richard Byworth表示期望全球散戶和機構投資者購買股票,尤其歡迎來自美國的投資者參與。
根據Whale Alert監測,1000萬個USDT剛剛從火幣轉向Bitfinex。交易詳情:https://whale-alert.io/transaction/tron/
據cryptopotato消息,倫敦數據公司Elliptic表示KuCoin被盜的2.81億美元的代幣中已有1710萬美元的代幣通過去中心化交易所出售。涉及的去中心化交易所主要有Uniswap,Kyber Network,DEX.AG,1inch.exchnage和Tokenlon。追蹤人員表示去中心化交易所上,任何交易都被記錄在鏈上,有利於追蹤資金流。
據u.today消息,近日Ripple招聘2種資深軟體工程師(處理流動性),第1種要求應聘者協助搭建去中心化交易平台,以及為復雜軟體問題提供新的解決方法、從事演算法建模與部署。瑞波社區網友評論該交易所可能給瑞波合作夥伴提供產品與流動性支持。第2種與支付平台Ripplenet有關,要求應聘者參與搭建分布式支付應用,允許幾秒內完成轉賬。
據金十消息,歐洲央行已經申請了「數字歐元」的商標。歐洲央行近期正在加緊央行數字貨幣的研究。
據官方消息,MXC抹茶第二期新幣挖礦產品增設「無上限MX挖礦POLS額度」,60分鍾銷售額度超過2000萬MX。
Filescout.io數據顯示,算力暫時領先前兩名為t01248 23.45 PiB、t02770 19.05 PiB。
據官方消息,AOFEX自啟動抵押平台幣OT參與DeFi流動性挖礦活動以來,已成功啟動四期並穩定運行,其中第一、三、四期已圓滿結束。第二期(UNISWAP)挖礦活動目前年化收益率為68%。
1、波卡二層擴容協議Plasm計劃階段4重新更改PLM代幣總量2、Tether向以太坊網路新增發1億5,000萬枚USDT3、9月份以太坊礦工獲轉賬費用1.66億美元 是比特幣礦工6倍4、Aave代幣LEND預計在10月3日轉換為AAVE5、人大教授:數字貨幣試驗區建設將推動北京自貿試驗區跨境金融業務創新
ETC官方發推表示,OpenEthereum和MultiGeth團隊近日移除對ETC網路的支持,建議所有節點運營者切換到Hyperledger Besu 。
鏈聞消息,加密貨幣行情平台 CoinGecko 宣布推出第一版收益農民(Yield Farmer)非同質化代幣(NFT),共計 4 類,每類只有 500 枚,申領者會被隨機分配到 4 類中的一個。
WOM Protocol於推特上表示,針對此次庫幣熱錢包異常轉賬事件涉及到的1300萬枚WOM代幣,WOM Protocol將配合庫幣開展WOM代幣1:1 替換,約330萬美元資金將被追回。
據coindesk消息,澳大利亞總理莫里森宣布,聯邦政府已經撥款近8億澳元(5.75億美元)投資區塊鏈,作為其冠狀病毒恢復計劃的一部分。
鏈聞消息,物聯網晶元製造商 WISeKey 宣布與物聯網區塊鏈平台 IoTeX 正式合作,雙方將結合區塊鏈和安全硬體共同推動可認證的可信安全製造。區塊鏈與可信硬體結合將用於保證工業生產過程中的材料來源,流程完整性和最終結果的質量保證。其不可篡改和可追溯性將幫助製造廠商展示其產品的質量和可信的生產流程,並可以應用到各個市場領域。雙方的第一個合作案例將圍繞 3D 列印機,所有生產流程和可驗證流程數據都將被記錄到區塊鏈上成為交易記錄。WISeKEY 是一家總部在瑞士的全球物聯網晶元製造商和安全行業領導者,目前已有超過 15 億物聯網設備安裝其微處理晶元,覆蓋無人車、智慧城市、無人機、農業等幾乎所有物聯網領域。IoTeX 平台已經上線首批內嵌隱私的區塊鏈智能設備 Ucam,其可信物聯網的願景將拓展到智能家居、醫療 健康 、生產製造和供應鏈等更多領域。
鏈聞消息,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發布一份關於借貸平台 Salt Lending 的法院命令文件,要求 Salt Lending 為參與其在 2017 年的首次代幣發行的投資者提供退款,當時籌集了約 4700 萬美元。SEC 認為 Salt Lending 發布的代幣算是一種證券,所以違反了證券法規,未進行事先登記。Salt 已同意在未來 10 天內向 SEC 支付 25 萬美元罰款,並同意將 SALT 代幣作為證券向 SEC 注冊。
鏈聞消息,去中心化聊天和錢包工具 Status 發布 1.7 版本,為 iOS 用戶增加了消息推送通知功能。除此之外,該版本還增加了提及(Mentions)、本地昵稱、錢包地址選擇、隱私群組邀請鏈接等功能。安卓版的 Status 早在 1.4 版本中就已經集成了消息推送通知的功能。
鏈聞消息,針對美國法官 Alvin Hellerstein 宣布支持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關於「Kik 違反了證券法規定」一事,Kik 首席執行官 Ted Livingston 表示可能會提起上訴。他表示,「我們對這一裁決感到失望,我們正在考慮所有的選擇,包括提出上訴。Kik 一直支持 SEC 保護投資者的目標,我們也非常認真對待合規事宜。我們仍然相信 Kin 的公開銷售是功能型貨幣,而不是證券。」此前美國證券交易委員認為 Kik 沒有在 2017 年進行注冊,所以其代幣 Kin 的銷售違反了美國證券法。
鏈聞消息,流動性提供平台 Wootrade 宣布獲得投資機構 Dragonfly Capital 投資,同為股權投資人的還有 Hashkey Capital、SNZ、DFund 等機構。另外,Wootrade 完成了 1000 萬美元的私募輪融資,參投的機構共計 18 家。Dragonfly Capital 合夥人 Mia Deng 表示「Wootrade 從市場微觀結構創新,解決了市場里的流動性痛點。創始團隊在芝加哥量化機構的寶貴經驗能有效帶入加密貨幣這個新興交易市場。我們很高興能支持他們。」
10月1日,Ethereum Classic官方發推稱,ETC核心開發者大會針對51%攻擊解決方案和Epoch校準提案(DAG限制)進行了討論。最終結果為:1.ECIP-1099提案,即固定DAG大小限制將正式激活;2.ECIP-1100(MESS)提案將正式激活,即修正指數主觀評分,為網路安全提升了額外的指數難度;3.其他所有應對51%攻擊的ECIPs仍保留在草案中。
鏈聞消息,穩定幣發行平台 Make 的系列執行投票已通過,路印(LRC)、Compound (COMP)和 Chainlink (LINK)已可作為抵押品,用以生成美元穩定幣 DAI。其中 LRC 的債務上限為 300 萬 DAI、COMP 的債務上限為 700 萬 DAI、LINK 的債務上限為 500 萬 DAI,清算比例均為 175%。
鏈聞消息,火幣全球站宣布正式上線 DeFi 項目 HDOT,並開放了 HDOT 的充幣和提幣業務。火幣首席投資官、DeFi 實驗室負責人 Sharlyn Wu 表示:「目前大多數 DeFi 應用都活躍在以太坊公鏈上,H 系列資產可以讓更多加密世界用戶從 DeFi 發展中受益。」火幣官方表示,HDOT 嚴格遵守 1 : 1 的擔保資產,即每發行 1 個 HDOT,其資產所在地址都會有 1 DOT 的資產保障,確保用戶可以隨時使用 HDOT 與 DOT 進行 1 : 1 的兌換。所有的兌換詳情都會在火幣的 H 系列資產官網公開,任何人都可以發起對 HDOT 資產的審計。HDOT 未來會支持多家用戶代理為用戶提供兌換服務,用戶可以自由選擇。目前,用戶可以通過火幣全球站進行雙向兌換業務。
鏈聞消息,去中心化期權交易協議 Hedget 宣布推出第一期流動性挖礦活動,對提供流動性的用戶獎勵協議代幣 HGET。第一期流動性挖礦基於 Uniswap 的 HGET/ETH 資金池,獎勵池為 7500 HGET,另外還有 2500 HGET 特殊獎勵,活動開始時間為 10 月 5 日,需要將流動性憑證(LP Token)鎖定在 Hedget 兩周時間。據 Hedget 估計此次活動年化收益率為 260% 至 110%。
據外媒消息,專注於區塊鏈金融系統研發的全業態高新技術企業通證CIBS將在十月份聯合UniSwap V3共同升級,實現雙版本躍遷。此外,據CIBS公布的路線圖,CIBS將在寫一個版本的迭代更新中加入預言機功能。 CIBS植根於區塊鏈生態領域,歷經多年技術沉澱, 目前已成為全球擁有豐富互聯網金融經驗的高端服務商, 先後研發出多項擁有獨立知識產權的交易系統,錢包應用,APP應用以及各類對接於系統的大小功能組件。Uniswap一個是基於以太坊的以代幣為中心的平台,允許提供流動性和自動創建市場的去中心化式平台。截止目前,用戶累計鎖倉金額達21.8億美元,昨日24小時交易量為2.67億美元,是目前最火的基於流動性池的DEX(去中心化交易所)。
鏈聞消息,基於波卡的 DeFi 操作系統 Reef Finance 宣布已完成 390 萬美元的種子輪融資,投資者包括 NGC Ventures、AU21 Capital、QCP Capital、Kenetic Capital 和 Woodstock Fund。Reef Finance 首席執行官 Denko Manceski 表示,為了消除 DeFi 用戶體驗中的問題,Reef 提供了一種一站式服務,結合了全球的流動性聚合器、收益聚合器和資產管理產品。Reef Finance 已與 Polkadot 生態項目進行了合作,比如 Plasm 以及分布式儲存協議 Crust Network,該公司還表示計劃與 Chainlink 和 Bluzelle 等預言機服務商進行整合。在此之前,了得資本也曾宣布投資 Reef Finance。
鏈聞消息,去中心化計算平台 DFINITY 發布網路神經系統(NNS),這是一個開放的、控制 DFINITY 網路並充當其大腦的演算法治理系統。 DFINITY 基金會表示,這個里程碑稱為 Sodium (鈉)網路,它揭示了可以用於構建 DeFi、DApps 開放的互聯網服務,並能夠讓超大規模的泛行業企業系統得以安全運行的新穎演算法治理和代幣經濟學。 據 TechCrunch 報道,在該功能公開後,DFINITY 的名義估值提升到了 95 億美元。DFINITY 基金會的創始人和首席科學家 Dominic Williams 表示: 「NNS 意味著現在互聯網計算機的主要功能已完成。它代表了互聯網 歷史 上一個意義重大的時刻,因為互聯網服務將首次能夠以完全獨立、去中心化的方式去運行。 這是針對 科技 巨頭壟斷互聯網而造成的系統性問題應運而生的技術解決方案,讓可編程網路的概念重回大眾視野。」
④ 區塊鏈在物聯網領域的作用
降低運營成本,區塊鏈技術著眼於以點對點直聯的方式讓數據加以傳遞,而並非通過中央處理器。降低安全風險,物聯網安全性的核心問題,在於設備與設備之間缺乏原有的相互信任機制。高效而智能的網路運行機制,由於區塊鏈具有去中心化和共識機制,在物聯網上,跨系統的數據傳輸,將會由上層轉移到底層的區塊鏈上。
區塊鏈技術與物聯網的結合,能夠消除節點之間的審核認證環節,直接為多方聯系搭建溝通的橋梁,提高網路運營效率。同時,基於區塊鏈去中心化的共識機制,也能確保物聯網的安全私密性,便於真實信息的傳遞。有鑒於此,區塊鏈必將和物聯網真正走到一起,奏響萬物互聯的最強音。
宏橋高科區塊鏈行業特定應用程序設計通過可信交易數據的完整性和關聯性,形成鏈上數據的閉環自證能力。用於驗證數字文檔和交易記錄的真實性,以及在整個供應鏈過程中跟蹤產品和商品的來源。這些證明產品正偽及來源的數據一般被企業和金融機構在信用和貸款的評估和處理中使用。
⑤ 硬科技:物聯網、區塊鏈與數位貨幣 長達4年的國際標准之爭底定
各位在網路打滾多年的科科,或多或少,都可以親身感受到「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的歷史輪回。
每隔一段時間,就有排山倒海的業者、分析師和媒體,拚命炒作看似虛無飄渺,但絕對掛保證和商業投機緊緊掛勾的話題,別的不說,像本世紀初的網格運算、刀鋒伺服器、雲端運算、物聯網、機械學習、霧運算、邊緣運算、直到最近因眾人瘋狂炒作數位貨幣而火紅的區塊鏈等等想必各位絕不陌生的關鍵字,莫名其妙的占據了大量媒體版面之後,不知不覺中,就被更聳動的技術行銷名詞淹沒,「還沒開始就結束了」,僅在Google等搜尋引擎,遺留供後人憑吊的歷史陳跡。
說穿了,萬變不離其宗,近代資訊科學的發展軌跡,受限於單一運算容器終究有其極限,總脫離不了支撐巨量服務的分散式運算,諸多琳琅滿目的技術行銷名詞,事後回顧,僅為瞎子摸象的一隅,被人類的痴愚貪念,蓄意包裝後的加工化合物。
「物聯網(IoT)」和「區塊鏈(Blockchain)」就此在歷史的舞台上站穩的腳跟,幾乎無人敢否認,「萬物互聯」與「去中心化」將構成「NewInter」的基礎,只是礙於諸多因素,這2種技術的應用等級,遲遲沒有達到世人最初的期待。但當這兩者合而為一,那就將開辟另一個嶄新的應用領域,足以改變人類的生活與未來。
物聯網喊了這么多年,大規模推廣卻看似原地踏步
物聯網熱潮並非短短幾年的事情,然而始終未普遍見於你我身邊。這因素很復雜,同時兼具「技術門檻」和「商業模式」的層面,讓我們遲遲看不到科幻小說般描述的物聯網世界。
技術門檻是什麼?
物聯網不外乎布署大量智慧化的終端裝置,但這些終端收集到的資料,最終還要為人類服務,這就引發了人和設備之間的互信疑慮:人類要如何信賴設備,設備要如何取信人類,設備和設備之間如何彼此確認資料是正確、而且不會被竄改。
物聯網的資料傳遞與交換,一出亂子,可是會搞出很多人命的,相信不會有人希望自己家中的物聯網裝置被駭客入侵亂搞而且「被自殺」,例如晚上睡覺窗戶全關所有家電浴室瓦斯爐熱水器都開到最大活活搞死你的荒謬場面。
為何需要商業模式?
接著,通過物聯網取得數據之後,例如我家現在的溫度是多少,農地裡面的農作物現在生長狀況如何,從資料採集、資料分發、資料轉化為有意義的資訊,一路到多個主體之間分享資料,就涉及了「所有權」、「使用權」、「價值的分配」,衍生出一系列「信用」和「價值」的議題。
收集到一大堆資料是一回事,你要如何讓這些資料產生相對應的價值,並有信用基礎、商業模式和生態系統去推動其運行,那又是另一回事。難道這幾年下來,做好放在那邊卻長期乏人問津的「IoT平台」還不夠多嗎?
當今數位貨幣的荒謬之處
很幸運地區塊鏈就是踢開這2塊擋在路上石頭的最佳解答,確保資料的可信度與安全性,並賦予資料價值,將其轉變為可計價的數位代幣(Token),讓物聯網在實際應用過程中產出的巨大資料,成為此代幣的信用基礎,而不是僅浪費地球資源虛耗龐大的「挖礦」電力,而且除了數位貨幣之間的兌換,還沒有可以交易的「商品」可買,完全違背了貨幣本質「降低交易成本」的初衷,這真是數位貨幣最大的荒謬。
很多技術宅往往對「商業」嗤之以鼻,抱持不屑一顧的輕蔑態度,但請動腦想想,今天像日本動漫畫產業與同人商品如此風行全球,背後支撐其發展的,絕對不是關在家裡的御宅族,而是推波助瀾的「商業化」,天底下所有產業的興盛,也同樣有跡可循,要理解這么簡單的道理,真的一點也不難。
區塊鏈技術的4個發展階段
現在談到區塊鏈,大多數人只會想到比特幣和乙太幣,但區塊鏈並沒那麼簡單,雖眾說紛紜,大致上可定義為以下4個發展階段。
區塊鏈1.0:對北極熊不太友善的比特幣。區塊鏈2.0:乙太坊的智慧合約。區塊鏈3.0:實現煉和煉之間的融合與互通,進而進行跨煉合約。區塊鏈4.0:打造物聯網區塊鏈,數位資產來自實體世界的數據,區塊鏈建立物聯網底層的互信,填補資訊使用的信任機制。一方面建立物聯網生態,另一方面建立商業模式和經濟型態。創造可信任的物聯網區塊鏈生態體系。成功的產品絕非只靠技術就能躍進
融合區塊鏈之後,物聯網的發展就從此一帆風順?當然不是,世上任何推廣成功的產品與應用,從來就不是單單仰賴「技術」即可功德圓滿。
假使三十年前沒有OSI七層模型,網際網路的演進,根本不可能如此迅速。缺乏「框架(Framework)」,也就是所謂的國際技術標准,大家都在「多樣少量」,沒有經濟規模,再多的新創公司都會壯烈犧牲。畢竟物聯網覆蓋了整個世界的資訊交換需求,如果沒有一個聯盟或生態體系,大家都在單打獨斗,無法集中資源,確實的落實應用,只會讓深奧幽玄的技術,停滯於天馬行空的想像。
少了框架,就像少了設計圖的房子,空有磚塊和水泥,你還是無法萬丈高樓平地起的蓋起一棟穩固的高樓。
國際間長達4年的規格之爭
歷經長達4年多的規格戰爭,2017年底由中國推動、德國與瑞典協助的ISO/IEC30141「IoT參考架構」(IoTReferenceArchitecture),通過了國際標准草案投票(DIS),也正式將中國的「六域模型(six-domainml)」國家標准GB/T33474-2016,拱上了物聯網區塊鏈的浪頭。而六域模型就扮演著類似三十年前OSI七層架構的角色,對物聯網未來的重要性不言可喻。
這種「國際標准」究竟如何成形,美國日本韓國如何拚命阻擋中國的提案,背後暗藏了多少大國私下角力與權力斗爭的「國際戰爭」,很可怕,不要問。
那已經有相對應的實作?
2017年五月啟動專案、十月通過中國國家工信部區塊鏈技術測試的「SDChain(Six-DomainChain)」是ISO/IEC30141全球第一個實作,基金會設置於新加坡,其數位代幣SDA(Six-DomainAsset)在2018年1月8日開放交易。
ISO/IEC30141定義的「六域模型」和SDChain打造的「六域煉」,前者是物聯網與各行各業融合的方法論,後者提供更強固的去中心化公有煉底層,並建立實際的應用與社群。
至於SDChain項目發起人與ISO/IEC30141規格制定主編輯那「神奇的巧合」,請自行跪求Google大神,在此不便撰述。
物聯網的共識演演算法,真的非得要區塊鏈不可嗎?
這是一個高度爭議性的話題,尤其當「無區塊分散帳本」的IOTA受到眾人關注後,區塊鏈與DAG(DirectedAcyclicGraph,有向無環圖)之間的優劣,一直不斷的被眾人關注並評論著。
從帳面上來看,相較於區塊鏈,DAG不受制於區塊體積與工作量證明(POW),免交易費,較能節省頻寬與耗電,理論上有更強的規模延展性,但也有雙重支付確認與缺乏傳統意義上的「共識」等疑慮,而被取消的交易費,在實務領域也被視為提升區塊煉安全性的重要環節,因此這些特性可能限制其應用范圍。歷史的教訓已經證明,如果學術上已存在爭論,那實際應用上問題只會更多,這些都有待時間證明。
此外,受到炒幣歪風的不良影響,這年頭的輿論已經被扭曲成「誰看起來比較炙手可熱,誰的數位貨幣價格比較高,哪種技術就一定比較先進」,但重點是生態,而不是貨幣,應由應用場景決定共識演算法,能不能「挖礦」就更不值一哂,這對人類一點貢獻也沒有。
物聯網正處於迎接黎明前的黑暗
從物聯網概念被提出,一路到區塊鏈因比特幣而爆紅,區塊鏈逐步展現了可解決物聯網宿疾的潛力,直到國際標准問世,提供可遵循的總體架構框架,足以幫助各行各業真正釐清物聯網是什麼,就這樣,足足耗費了近二十年的光陰。
看的更遠,從三十年前的OSI模型,直到今天的六域模型,這三十年過程是「溝通自動化」轉型到「執行自動化」的時代,人和物、物和物之間將會自動溝通,互通有無。我們可預期的「一萬億」聯網設備,如何管理?如何改善生活?如何創造財富?這才是當代最大的挑戰。
此時此刻踏入物聯網產業,並有能力提供完美解答的企業,將有機會成為未來的科技巨頭。各位科科也許將有幸躬逢其盛,親眼見證到物聯網改變你我的生活,以及新科技霸權的誕生,在踏出黑暗、准備迎接黎明的當下,值得拭目以待。
⑥ 漫談技術更迭——人工智慧、物聯網、區塊鏈的演變之旅
最近看了很多關於區塊鏈的報道,感覺區塊鏈的火爆和人工智慧以及物聯網的火爆有著很多相似之處。以下是一些個人的見解:
1 .人工智慧、物聯網、區塊鏈的出現,都是人類對未來的探索。
人類是一個很奇特的群體,總有一群人會找到我們這個時代的出口,這樣我們才覺得社會是在正常運轉。因為技術的大爆發,導致人們創新的慾望是空前的。不管結果怎麼樣,這些慾望的出發點總是好的。
人工智慧的火爆一方面是我們常說的深度學習、大數據、計算能力,這三個方面的發展;另一方面是互聯網已經發展了數十年,需要新的事物出現來承接互聯網發展的造成的後果,比如說大數據、一些低效的互聯網機制。互聯網發展那麼多年,期間我們也能看到有一些新的事物被發明或者被提起,例如物聯網。但是,它再經過時間的洗滌,漸漸被淡化。一開始,物聯網出現的時候,很多人都認為物聯網是人類繼互聯網的下一個出口。到後來,出現了諸多問題例如:數據處理能力的限制、感測器智能化的限制,漸漸的物聯網被邊緣化。接著而來的是,物聯網發展過程中問題的解決方案的出現——人工智慧。
整體來看,這些技術的發展,要麼真正的成功了,要麼就是引導出一些新的問題,這些新的問題的解決方法又形成了新的技術。這讓我想到真格基金王強先生說的一句話:改變世界的是問題,而不是答案。
人類社會發展那麼多年,始終有一個難題有待解決,那就是去中心化。值得說明的一點是,區塊鏈也並非完全去中心化,只是效率的提升,其中也有成本。今天很多媒體的報道,本身就是有誤導性的。
2 .區塊鏈、物聯網到底誰才是下一個出口?
筆者認為,物聯網是人類的下一個出口。相比區塊鏈而言,物聯網更容易成為新的出口,因為之前的浪潮使得其在政策上有一定的優勢,而且,物聯網相比互聯網而言是淡化中心型網路。這里解釋一下什麼是淡化中心型網路,互聯網屬於平台中心型網路,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必須集中到一個平台上,這個平台是我們常說的信任機制;而物聯網是淡化中心型網路,感測器設備自組織成一個網路,這個網路節點不再是企業或者是平台,換句話說,平台將中心化的權利進行分布式優化,使得每個節點都有可能成為中心。
而對於區塊鏈而言,它的技術核心所訴求的去中心化還是太過著急。但是,在一些領域,這種去中心化的訴求還是必要受到歡迎的,比如說:金融,房屋租賃等適合p2p模式的商業需求。筆者認為,下一個出口是物聯網的最大原因是,相較於區塊鏈而言,物聯網的去中心化更柔和一些。
3 .人工智慧、物聯網、區塊鏈,最後都一定會運用到生活當中。
這句話,可能聽起來有些廢話。但是,技術能夠應用於生活的前提是技術本身能夠解決一系列生活當中存在的問題,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說,所有的技術都在圍繞兩個字:效率。無論今天人們對於人工智慧、物聯網、區塊鏈如何看待,有一點是可以確定的,存在即價值。
至於時間維度,我們可以感受到或者看到,人工智慧再經過一年多的炒作之後,它正在逐漸的落地應用到行業中。個人看法,2018年應該是人工智慧擁抱行業的元年。一方面科技企業和傳統企業也正在積極合作,另一方面人工智慧相關的新媒體也正在推進人工智慧的落地,比如說:新智元。
物聯網這塊自然就不用多說,上屆政府在政策制定和相關規劃上對物聯網也算得上偏愛。而且,這幾年當中,物聯網商業應用一直發展的不錯。只是,沒有之前想像的那麼好。相信未來在人工智慧的配合下,物聯網行業一定會得到快速發展。
對於區塊鏈來說,或許還需要很長時間去去泡沫,今天區塊鏈的泡沫太嚴重,除了市場的泡沫化,區塊鏈還要面對很嚴的監管,這些問題還需要長時間的解決。個人認為,區塊鏈落地到行業應該比人工智慧需要花費更長的時間。至於今天很多企業與其湊熱度,不如專心做事,湊熱度在監管不明朗的情況下,容易出現問題。
⑦ 區塊鏈+物聯網可以怎麼結合
在「物聯網」——數十億之前靜音日常用品,如冰箱、門閂和草坪灑水裝置。從IBM最近的一份題為「設備民主」的報告,認為不可能集中跟蹤和管理這些數以十億美元計的設備,這樣的嘗試也不明智;這種嘗試會讓他們容易受到黑客攻擊以及政府的監督。分布式寄存器似乎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物聯網使用區塊鏈作為物和物之間的溝通橋梁,為了實現這點,我們可以使用
Ethereum提供的可編程性,不僅僅是讓人們的財產被跟蹤和注冊。它有一些新的用途。在各種各樣的方法規則下,車鑰匙中嵌入Ethereum blockchain,就可以被出售或出租,產生出租或共享汽車的新P2P。更遠,一些人談論應用該項技術,使自動駕駛的汽車成為社會公共資源。根據預先設置的程序規則,這樣的車輛可以自己存儲一些數字的錢來支付他們從出租燃料,維修和停車位。
⑧ 區塊鏈和物聯網的區別有哪些
物聯網技術是允許日常使用的有形物體能夠連接到互聯網中,通過演算法傳輸數據並更好地為客戶提供服務。目前物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最直觀的體現是電視、傢具、吸塵器等智能設備的激增。目前,已經有智能家居完全是由內置的演算法操作。
區塊鏈是分布式數據存儲、點對點傳輸、共識機制、加密演算法等計算機技術的新型應用模式。
區塊鏈的分布式特性意味著它可以抵禦大多數安全問題。區塊鏈系統與傳統的客戶端-伺服器系統相比,它的高級加密性提供了更好的防黑客保護。這就是使用虛擬貨幣進行在線交易非常安全的原因。
⑨ 區塊鏈可以應用到哪些領域
金融應用: 區塊鏈在金融領域有著天生的優勢,在互聯網上來說,這是區塊鏈的基因決定的。
(1) 保險業務︰隨著區塊鏈技術的發展,未來關於個人的健康狀況、事故記錄等信息可能會上傳至區塊鏈中,使保險公司在客戶投保時可以更加及時、准確地獲得風險信息,從而降低核保成本、提升效率。區塊鏈的共享透明特點降低了信息不對稱,還可降低逆向選擇風險;而其歷史可追蹤的特點,則有利於減少道德風險,進而降低保險的管理難度和管理成本。
(2) 資產證券化:這一領域業務痛點在於底層資產真假無法保證;參與主體多、操作環節多交易透明度低出現信息不對稱等問題,造成風險難以把控。數據痛點在於各參與方之間流轉效率不高、各方交易系統間資金清算和對賬往往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資產回款方式有線上線下多種渠道,無法監控資產的真實情況,還存在資產包形成後,交易鏈條里各方機構對底層資產數據真實性和准確性的信任問題。
(3) 數字票據∶該領域痛點在於三個風險問題。操作風險,由於系統中心化,一旦中心伺服器出問題,整個市場癱瘓;市場風險,根據數據統計,在2016年,涉及金額達到數億以上的風險事件就有七件,涉及多家銀行;道德風險,市場上存在"一票多賣"、虛假商業匯票等事件。區塊鏈去中介化、系統穩定性、共識機制、不可篡改的特點,減少傳統中心化系統中的操作風險、市場風險和道德風險 (4) 跨境支付∶該領域的痛點在於到賬周期長、費用高、交易透明度低。以第三方支付公司為中心,完成支付流程中的記賬、結算和清算,到賬周期長,比如跨境支付到賬周期在三天以上,費用較高。區塊鏈去中介化、交易公開透明和不可篡改的特點,沒有第三方支付機構加入,縮短了支付周期、降低費用、增加了交易透明度。
(5) 徵信管理:該領域的痛點在於數據缺乏共享,徵信機構與用戶信息不對稱;正規市場化數據採集渠道有限,數據源爭奪戰耗費大量成本;數據隱私保護問題突出,傳統技術架構難以滿足新要求等。在徵信領域,區塊鏈具有去中心化、去信任、時間戳、非對稱加密和智能合約等特徵,在技術層面保證了可以在有效保護數據隱私的基礎上實現有限度、可管控的信用數據共享和驗證。
(6) 供應鏈金融∶這一領域的痛點在於融資周期長、費用高。以供應鏈核心企業系統為中心,第三方增信機構很難鑒定供應鏈上各種相關憑證的真偽,造成人工審核的時間長、融資費用高。區塊鏈去中介化、共識機制、不可篡改的特點,不需要第三方增信機構鑒定供應鏈上各種相關憑證的真實性,降低融資成本、減少融資的周期。
(7) 資產證券化∶這一領域業務痛點在於底層資產真假無法保證;參與主體多、操作環節多交易透明度低出現信息不對稱等問題,造成風險難以把控。數據痛點在於各參與方之間流轉效率不高、各方交易系統間資金清算和對賬往往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資產回款方式有線上線下多種渠道,無法監控資產的真實情況,還存在資產包形成後,交易鏈條里各方機構對底層資產數據真實性和准確性的信任問題。區塊鏈去中介化、共識機制、不可篡改的特點,增加數據流轉效率,減少成本,實時監控資產的真實情況,保證交易鏈條各方機構對底層資產的信任問題。
應用:
(1)區塊鏈+醫療∶醫療領域,區塊鏈能利用自己的匿名性、去中心化等特徵保護病人隱私。電子健康病例(EHR )、DNA錢包、葯品防偽等都是區塊鏈技術可能的應用領域。IBM在去年的報告中預測,全球56%的醫療機構將在2020年前將投資區塊鏈技術。
(2)區塊鏈+物聯網∶物聯網是一個非常寬泛的概念,如果將通信、能源管理、供應鏈管理、共享經濟等涵蓋在內,區塊鏈技術的物聯網應用將成為一個非常重要的應用領域。
(3)區塊鏈+IP版權&文化娛樂∶互聯網發展的越來越好,數字音樂、數字圖書、數字視頻、數字游戲等逐漸成為了主流。知識經濟的興起使得知識產權成為市場競爭的核心要素。但當下的互聯網生態里知識產權侵權現象嚴重,數字資產的版權保護成為了行業痛點。區塊鏈去中介化、共識機制、不可篡改的特點,利用區塊鏈技術,能將文化娛樂價值鏈的各個環節進行有效整合、加速流通,縮短價值創造周期;同時,可實現數字內容的價值轉移,並保證轉移過程的可信、可審計和透明,有效預防盜版等行為。
(4)區塊鏈+公共服務&教育∶在公共服務、教育、慈善公益等領域,檔案管理、身份(資質)認證、公眾信任等問題都是客觀存在的,傳統方式是依靠具備公信力的第三方作信用背書,但造假、缺失等問題依然存在。區塊鏈技術能夠保證所有數據的完整性、永久性和不可更改性,因而可以有效解決這些行業在存證、追蹤、關聯、回溯等方面的難點和痛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