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區塊鏈知識 » 區塊鏈設備數據採集

區塊鏈設備數據採集

發布時間: 2023-01-02 18:50:21

A. 區塊鏈+物聯網可以怎麼結合

在「物聯網」——數十億之前靜音日常用品,如冰箱、門閂和草坪灑水裝置。從IBM最近的一份題為「設備民主」的報告,認為不可能集中跟蹤和管理這些數以十億美元計的設備,這樣的嘗試也不明智;這種嘗試會讓他們容易受到黑客攻擊以及政府的監督。分布式寄存器似乎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物聯網使用區塊鏈作為物和物之間的溝通橋梁,為了實現這點,我們可以使用
Ethereum提供的可編程性,不僅僅是讓人們的財產被跟蹤和注冊。它有一些新的用途。在各種各樣的方法規則下,車鑰匙中嵌入Ethereum blockchain,就可以被出售或出租,產生出租或共享汽車的新P2P。更遠,一些人談論應用該項技術,使自動駕駛的汽車成為社會公共資源。根據預先設置的程序規則,這樣的車輛可以自己存儲一些數字的錢來支付他們從出租燃料,維修和停車位。

B. 浙江紹興判決全國首例區塊鏈存證刑事案件

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13日間,被告人王某某在江蘇省、浙江省、江西省等地,虛構「找不到老鄉、錢包丟失」等理由,以「借款」方式騙取他人財物176起,共計騙得人民幣9993元。

本案被害人眾多、分散於全國各地,且單筆犯罪數額小、數量多,如果將相關證據通過傳統的光碟形式記錄並在公、檢、法之間流轉,將可能發生光碟毀損導致的數據丟失,或光碟內數據被篡改等情況。

如何對電子證據進行有效的加密存儲,成為解決此類問題的關鍵。案件辦理過程中,上虞區司法機關聯合螞蟻區塊鏈團隊,以區塊鏈技術對數據進行加密,並通過後期hash值比對,確保證據的真實性。

值得一提的是,本案證據的流轉和比對貫穿於偵查、公訴、審判全過程,也得到了公安機關和檢察機關的一致認可。

上虞法院刑庭相關負責人介紹,「區塊鏈是一種防篡改、可追溯、共享的分布式賬本技術,利用區塊鏈進行加密存證早在2018年就得到了最高人民法院的確認,並已有了民商事案件的判決運用,但在刑事案件上的運用尚屬全國首例。」

此案成功判決,對於利用區塊鏈技術進行電子數據存證和審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下階段,上虞法院還將與螞蟻區塊鏈積極 探索 「IOT+區塊鏈」技術,打造可信數據採集設備,將設備計算的數據實時上鏈,保障存儲、傳輸環節的真實、安全、可靠,推動電子數據真實性向源頭延伸。

C. 目前的區塊鏈聯盟盤點有哪些代表呢

近兩年,區塊鏈聯盟涌現,都有哪些代表呢?
在區塊鏈行業發展早期階段,很多企業、機構等組成區塊鏈聯盟,共享區塊鏈技術研究成果,尋求區塊鏈技術更廣泛的應用。
近兩年,區塊鏈聯盟涌現,截止2017年7月,目前已有由約40多家國際銀行組成的R3、由Linux基金會發起的超級賬本(hyperledger)、位於中國互聯網核心腹地的中關村區塊鏈產業聯盟、由11家機構共同發起的China Ledger聯盟、由25家金融機構聯合成立的金鏈盟、被稱為「俄羅斯版R3」的俄羅斯區塊鏈聯盟、尋求與微金融結合點的區塊鏈微金融產業聯盟、由深圳前海管理局主導的前海國際區塊鏈生態圈聯盟、位於陸家嘴的陸家嘴區塊鏈金融發展聯盟。
眾人拾柴火焰高,眾多機構和人才加入推動區塊鏈的蓬勃發展。

D. 區塊鏈技術在哪些方面有應用呢

目前在LIMS層面有一定的應用,LIMS(Laborator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實驗室信息管理系統,是由計算機硬體和應用軟體組成,專門針對一個實驗室的整體環境而設計,是一個包括了信號採集設備、數據通訊軟體、資料庫管理軟體在內的高效集成系統。以實驗室為中心,將實驗室的業務流程、環境、人員、儀器設備、標物標液、化學試劑、標准方法、圖書資料、文件記錄、科研管理、項目管理、客戶管理等等因素有機結合並進行有效管理。
LIMSCHAIN是由LIMS團隊提出的基於區塊鏈項目,也將是LIMS團隊已經研發出來的LIMS系統運行的基礎,通過LIMS系統把檢測數據、固化的檢測流程等通過數學加密的方式進行數據加密,附在出具的檢測報告上,以達到數據不可篡改的目的。
LIMSCHAIN採用DPOS(授權股權證明機制)共識演算法。LIMS團隊已與DDN團隊達成戰略合作共識,LIMS項目的區塊鏈底層技術需求由DDN團隊提供,符合DDN規范。

E. 國辦:推動人工智慧、區塊鏈、車聯網、物聯網等領域數據採集標准化

1月6日,中國政府網消息,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要素市場化配置綜合改革試點總體方案》,其中提出,拓展規范化數據開發利用場景。發揮領軍企業和行業組織作用,推動人工智慧、區塊鏈、車聯網、物聯網等領域數據採集標准化。深入推進人工智慧 社會 實驗,開展區塊鏈創新應用試點。在金融、衛生 健康 、電力、物流等重點領域, 探索 以數據為核心的產品和服務創新,支持打造統一的技術標准和開放的創新生態,促進商業數據流通、跨區域數據互聯、政企數據融合應用。

F. 區塊鏈中的數據存在哪裡

區塊鏈的數據中都存在終端或者是存在伺服器裡面的。因為都說的是區塊鏈嘛,他的用戶終端也可以是伺服器,伺服器也可以是用戶終端,所以都儲存在這些設備上面。

G. 區塊鏈技術在健康監測設備中的應用是怎樣的

Lifechain已研發基於區塊鏈的健康檢測設備的商城LifeX,嵌入Lifechain的預設應用,運用智能合約自動將採集的健康數據上傳,Lifechain會自動匹配相應KB給採集者,投資者可采購鋪設這類醫養設備,大量採集健康數據。

H. 區塊鏈能帶來Web 3.0嗎

區塊鏈能帶來Web 3.0嗎?

隨著區塊鏈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們更深入地了解區塊鏈的本質及其背後巨大的發展潛力。不少人更是深刻地認識到區塊鏈技術甚至能給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互聯網帶來新的變革,意味著Web 3.0時代的到來。

那麼什麼是Web 3.0時代呢?Web 1.0和Web. 2.0又是什麼呢?

簡單的說:

web1.0 :網路-用戶,網路單方面地向用戶傳遞信息,用戶之間鮮有交流,例如早期的各類新聞網站;

web2.0 :用戶-用戶,用戶的交互溝通成為重點,用戶既是網站內容的瀏覽者,也是網站內容的創造者,在這個階段,網路不再是核心,而是演變成了用戶與用戶溝通的橋梁,是以用戶為核心的平台,例如博客,維基網路等等;

web3.0 :用戶-網路-用戶,在Web 2.0以用戶交互為核心的基礎上,從范圍和內容上都有所擴展。范圍上不再局限於各自的社交平台,實現全平台無障礙的交流;內容上也不單是信息傳播,還包含了用戶體驗和分享的層面。除此之外,網路本身也融入到了這個交流的過程中,會更加徹底的站在用戶的角度,主動為用戶提供內容。

每一次變革,用戶和網路各自的定位以及彼此的關系都在變化:用戶從只能被動接受內容到成為內容主要的創造者和瀏覽者,而網路則從單一的承載內容的平台到能夠智能化為用戶提供更加客制化幫助的服務者。

由此可見,Web3.0有這些特徵,包括:

1.信息源個體化:信息的來源逐漸回歸個體,而非一些權威機構;

2.傳播途徑多樣化:信息的傳播不再局限於單一的媒體和平台;

3.定製信息成為主流:在前兩條特徵下,信息勢必呈爆炸式增長,因而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提供為用戶定製的信息是必然的。

這樣說完,也許會有人感到疑惑,現在youtube、facebook還有谷歌等等都已經能通過人工智慧採集用戶的取向和選擇,個性化地為用戶提供更感興趣的內容推送了,是不是意味著已經Web 3.0時代已經來臨了呢?

我想我們必須要清楚,這些客制化的內容推送,是不是真的是由網路提供的。最近也有越來越多的新聞爆出各大網站搜集用戶瀏覽內容的習慣,甚至有一部分隱私也遭到泄漏。顯而易見,這些流量巨大的互聯網巨頭才是幕後主使。

這其實是一種非常中心化的做法。用戶的信息實際上是被這些公司所支配的。

所以我認為,要在現實中實現Web3.0,除了信息源個體化、傳播途徑多樣化和定製信息成為主流的原則外,還必須要涵蓋以下幾點:

1 .用戶價值信息私有化:用戶能夠完全掌控個人信息,若他人需要瀏覽個人信息必須獲得授權。這樣避免了有價值的信息遭到泄漏,保證了用戶信息的安全性和隱私性。

2.數據採集和交互智能化:數據可以來自目前不斷普及的各類IoT設備,增加了數據的採集效率和真實性。此外,這些數據也可作為未來的信息交互的基礎,通過智能合約等形式被迅速調用。

3.網路資源分配去中心化:通過去中心化的方式合理分配帶寬、算力以及存儲空間等網路資源,提高資源利用率也降低了這些資源的成本。

而區塊鏈的介入,因為其去中心化、數據不可篡改等特點,加快了Web3.0時代到來的腳步,甚至能將Web3.0擴展到我們的生活中。事實上,越來越多各行各業的項目開始嘗試用區塊鏈的方式來獲得自由和平等。我們可以看到目前已經有許多的Dapp出現,掀起了不小的反響。

以保險業舉例:

在Web2.0時代,小明去保險公司投保。一方面,保險公司所獲得的信息僅限於小明提供的相關數據,存在小明隱瞞病史的潛在風險;另一方面,一旦保險內容生效,小明需要從多個第三方平台調用相關信息來向保險公司提供證明,以獲得保險賠付等。

這一過程中不僅體現了信息的不對稱帶了的風險,還顯露出數據不共享下業務效率低下。

讓我們看看在Web3.0時代,也就是現在的區塊鏈環境下,保險業務是如何操作的。事先,小明的電子病歷上記錄著從小到大由醫生記錄的病史信息以及配葯信息。在投保時,小明不想暴露自己所有的電子病歷,但是可以授權保險公司瀏覽其配葯信息來進行評估。

另一方面,一旦保險內容生效,保險公司僅能通過小明授權的有關這一事件的信息來確認賠付事宜。

這一過程中,在小明給予部分授權,保護隱私不過多暴露的情況下,保險公司可以獲得足夠的信息來評估,也在縮短了業務流程,提高了效率。

但我們很容易發現,正因為一旦數據上鏈就具有不可篡改性,在上鏈之前數據的真實性才更需要收到重視,這也是現有的區塊鏈無法解決的難點之一。

我們嘗試基於BIOTA公有鏈建立一套Tesla Protocol來解決這一問題。在我們目前的構想中,Tesla Protocol內容涵蓋不同格式的數據採集,保證數據真實可靠的數據共識,維護數據安全和私密的數據加密,還有提高閑置空間利用率的數據存儲等。

在數據採集的方面,我們在保持現有各種數據模式的情況下,還支持從現在越來越普及的IoT設備上採集的數據。在採集的過程中,統一數據的格式,並且盡可能避免中心化的干擾。

為了保證採集的數據真實可靠,我們必須對採集的數據進行共識。在數據內容不泄露的情況下,零知識證明的方法將是我們的研究方向。

數據加密是維護用戶個人信息安全和隱私不可或缺的一步,同時要保證可以在用戶授權的情況下展示任意部分信息供他人瀏覽。

最後一塊也就是網路資源合理的去中心化分配,提高算力、帶寬以及存儲空間的使用率,降低這些資源的使用成本。例如IPFS允許用戶將閑置的存儲空間提供給需求者,來換取一定的回報。這樣最大化利用閑置資源,將會更優化我們的網路環境。

在Tesla Protocol支持下,BIOTA將會專注於推動用戶個人信息私有化,同時為數據採集和交互的智能化提供了可靠的基礎,達成了網路資源分配的去中心化。這些Tesla Protocol帶來的革新勢必加速Web3.0時代的到來,也進一步完善了Web3.0時代從網路到生活全方位的拓展。

本人是區塊鏈愛好者,會定期發送關於Biota、EOS等區塊鏈現狀分析和思考,以及一些接地氣科普區塊鏈小知識!歡迎交流!

微信訂閱號:

Biota官網:https://biota.io/

Biota中文白皮書:https://biota.io/static/download/BIOTAWhitepaperChs.pdf

熱點內容
bfc幣對usdt 發布:2025-04-16 16:34:11 瀏覽:780
怡亞通區塊鏈平台 發布:2025-04-16 16:18:36 瀏覽:532
區塊鏈百倍幣有哪些 發布:2025-04-16 16:13:31 瀏覽:913
如何通過百度區塊鏈賺錢 發布:2025-04-16 16:11:54 瀏覽:156
區塊鏈的演化邏輯與經濟學意義 發布:2025-04-16 15:58:22 瀏覽:933
usdt轉化成人民幣的匯率 發布:2025-04-16 15:47:13 瀏覽:756
北交所跟USDT 發布:2025-04-16 15:44:02 瀏覽:241
犇比特幣是中國的嗎 發布:2025-04-16 15:07:50 瀏覽:607
xrp中心化分析 發布:2025-04-16 15:07:06 瀏覽:310
eth到現在多少年了 發布:2025-04-16 14:52:46 瀏覽: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