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斯達克區塊鏈公司
1. STO是什麼1CO又是啥STO和1CO跟IPO有什麼關系
STO簡介
據the block crypto報道,美國納斯達克交易所正策劃推出通證化證券平台,為此,納斯達克正與區塊鏈技術企業 Symbiont 進行談判,旨在達成相關合作。這意味著一些初創公司或企業將可以在美國相應的法規監管下,進行更靈活的融資。
有人認為STO是IPO的2.0版本,有人認為STO是合法化ICO,甚至有不少人還宣稱未來將是STO的天下。STO真有這么神奇嗎?鏈虎財經將通過以下五個問題,帶你迅速全面了解STO。
STO到底是什麼,與IPO、ICO有何不同?
STO,全稱Security Token Offer,是一種以token為載體的證券發行,在確定的監管框架下,通過非公開募集和公開募集來對外進行融資,可以將現實中已經存在的金融資產或權益進行代幣化,例如公司股權、債權、知識產權、信託份額或黃金珠寶等實物資產,都可以轉變為鏈上的數字資產。
拿Security Token和證券類比的話,購買證券,交易是在紙上簽署完成,而ST則是通過區塊鏈交易來確認資產的所有權。
ICO,是一種去中心化的、通過虛擬貨幣進行的融資方式。初創項目可以通過發行token的方式進行融資,token可以作為日後使用對應區塊鏈項目的憑證,也能在二級市場進行交易,但並不具有實物資產作為依託。
由於不受管制和門檻限制,發行成本極低。這也導致了ICO很容易滋生各種非法集資、傳銷詐騙等問題,具有極高的風險性。
IPO,是大多數投資者最為熟悉的融資方式,與ICO相比,IPO價格昂貴且耗時較長,甚至可能需要長達6個月或更多的時間才能完成,還需要滿足發行規定、監管需求和信息披露等諸多條件。
而STO則更像是一種介於IPO和ICO之間的緩沖帶,融合了優點,規避了風險,既具有證券的屬性,接受各國證券監管機構的監管,同時,也利用區塊鏈技術,實現了更高效的運行。
STO具有哪些優勢?
STO有著實際資產為依託,又以token作為載體發行,某種程度上算是一種合法合規化的ICO,在監管、效率、成本這三方面做到了很好的平衡。
易於規范監管。相比於ICO導致市場的混亂,進行STO的項目都是需要經過合規審查的,項目代碼、團隊背調,項目產品等都會經過嚴格篩查。這樣能夠有效的剔除劣質項目,凈化當前混亂的市場環境。
拓展融資渠道。相比IPO的高門檻,STO拓展了證券代幣化的領域,降低了用戶准入的門檻,任何人、任何資產都能參與其中,這大大提升了優質資產的全球流通性。
降低融資成本。STO消除了對中間商的需求,簡化了手續,節省了時間,提高了速度,降低了費用,在融資效率、融資時間、融資成本、融資地域、信息對稱等方面都優於IPO,更加適合雙創企業、高科技中小企業。
STO的發展現狀如何?
當前市場上已出現的一些關於STO嘗試,但都還處於探索試行階段。
2018年2月,加拿大證券交易所(CSE)宣布將推出一個基於以太坊區塊鏈的證券清算和結算平台,使用這個區塊鏈平台的公司能夠向投資者通過證券代幣發行(STO)的方式來募集資金,通過CSE平台發行代幣的公司將受到相應的證券委員會的全面監管。
2018年6月,美國證監會接受了交易所Blockchain.io依據Regulation D向遞交關於豁免注冊的Form D。據稱該交易所還得到了法國金融審慎監管局(Autorité de contrle prudentiel et de résolution)注冊。這是第一個同時在上述兩個監管機構「掛號」的數字資產交易所。
2018年9月11日,以太坊開發者Stephane Gosselin公布了一項新提案,Security Token — 「ERC1400」,作為一項新標准,把 Token 的互換性(fungible)結合證券相關的業務場景,設計了一套通用介面。新提案主打監管功能,目的是方便用戶以合法合規方式在以太坊網路發行證券。
2018年10月,納斯達克與Symbiont進行談判,策劃推出一個專用於代幣化證券的新平台。
STO面臨哪些挑戰?
作為一個新興市場,STO的概念與願景無疑是美好的,但在現實融資運用中卻也面臨著一些有待解決的問題。
首先,STO尚處於探索階段,目前還沒有一個國家放寬有關發行證券類代幣的證券法,在證券化代幣僅僅將傳統證券進行代幣化的情況下,從現行法律和監管的角度,進行STO並沒有很大優勢。
其次,為使代幣合規,監管機構會如何權衡市場,審查標准與流程的制定也將是一個非常繁瑣的過程。
再次,資產流動性過高的另一面是可能帶來的巨大價格波動,這個風險也是不可控的。
最後,STO哪怕是在監管下實行的代幣化,但只要互聯網化了,也是無法免受黑客威脅,技術安全方面是一個有待突破的關鍵。
專家們對STO怎麼看?
榮格財經方軍表示,STO是個模糊不清的概念,是面向機構的融資,還是面向公眾?面向機構和企業投資者,那現有的企業股權安排都有。
面向公眾,那搞合規去吧,SEC的規范很清楚的地在那兒。面向機構和企業投資者的,Nasdaq的Linq不早就做了嗎,完全合規。
高鏈資本陳鈺璋表示,STO是創新,但不能解決真實的問題。
STO背後的底層邏輯問題:究竟散戶(包括大C)與專業機構投資人,誰更能發現好公司?好公司更願意拿誰的錢?資產證券化不是真正的需求,是個投機行為。區塊鏈如果要在STO上證明自己,就需要回答這個問題:究竟怎麼提高了生產力?
信睿寶初壯表示,公司這種企業制度會被碎片化,由此而來的股權、債權,乃至貨幣本身,都會被重新定義。未來投資的主要領域,可能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股權了。
STO可能是方向,具體形態模式還需要不斷進化。監管是滯後的,不能用舊瓶裝新酒。資本市場上,監管從來不是中立的,而是參與博弈的一方。並且監管從來不是有效的,監管達不到其所宣稱的目標。
通證經濟研究者陳智鵬表示,現有的STO大多對應現實中公司的股權、債權或房地產投資信託等金融資產,如果僅僅簡單地將現有的證券通證化,那麼確實創新不足,產生的價值有限,純粹只是證券在區塊鏈上的簡單映射而已。
納斯達克首席執行官弗里德曼曾表示:「如果你決定以規范的方式做 ICO,那麼我們很樂意弄清楚是否有機會與人合作。」
可以看出,對加密資產保有謹慎態度的納斯達克對發行證券化代幣頗有興趣,早在2015年,納斯達克就實行了利用Linq區塊鏈技術進行證券交易。
在全球的邏輯已轉向追求資產流動性之際,納斯達克對STO的積極探索將加速推動合法化ICO時代的到來。
2. 區塊鏈1001夜報|巴比特晚間要聞一覽
據cointelegraph消息,eToro交易平台周四宣布為客戶推出專門的抵押服務,使用戶可以從Cardano(ADA)和Tron(TRX)獲得抵押收益。
加密數據網站 Messari 發布推特表示,按交易量計算,Uniswap 現在已經是第四大加密貨幣交易平台了。根據歐科雲鏈 OKLink 數據顯示,Uniswap 交易平台(包括 V1 和 V2 版本)過去 24 小時總交易量為 3.04 億美元。
鏈聞消息,開發者提出以太坊改進提案 EIP-3005,擴展同質化代幣標准(ERC-20)以支持「批量元交易」(Batched meta transactions),這將允許鏈上的交易發送者進行無 Gas 交易(由第三方代付),並且通過批量的交易減少 Gas 消耗。「元交易」標准曾被業內多個錢包或者應用採用,比如 Argent、MYKEY、Authereum 等,但是此次提出的「批量元交易」可以通過聚合多個發送者的交易,減少整體 Gas 消耗。
鏈聞消息,DeFi 借貸協議 Aave 首個提案 AIP1 已通過,根據該提案,Aave 協議代幣 Lend 將於區塊高度 10,978,863 (10 月 3 日左右)以 100:1 的比例轉換為 AAVE 代幣。Aave 表示將會在周五發布遷移和質押的教程。
鏈聞消息,加密貨幣拍賣及交易平台 CoinList 宣布集成 Uniswap 治理代幣 UNI 的流動挖礦功能,用戶可以通過投入美元、USDT、BTC、WBTC、ETH、USDC 和 DAI 為 Uniswap 的流動性挖礦提供資金,參與者需要至少存入 1000 美元。CoinList 會將參與者的資產平均分配到每個合格的 Uniswap 流動性池中。CoinList 將會進行兩次資金部署,第一次為 10 月 2 日,第二次為 10 月 9 日。所有資金將於 11 月 17 日從協議中收回,並且計劃在 11 月 24 日之前將資產以及獎勵分配給參與者。
據coindesk消息,區塊鏈公司Diginex與特別並購公司i8合並後,成功登錄納斯達克成為首家在納斯達克上市的加密貨幣交易所,該股票周四上午以「EQOS」的股票代碼上線,而Diginex的交易平台代碼為EQUOS.io。CEO Richard Byworth表示期望全球散戶和機構投資者購買股票,尤其歡迎來自美國的投資者參與。
根據Whale Alert監測,1000萬個USDT剛剛從火幣轉向Bitfinex。交易詳情:https://whale-alert.io/transaction/tron/
據cryptopotato消息,倫敦數據公司Elliptic表示KuCoin被盜的2.81億美元的代幣中已有1710萬美元的代幣通過去中心化交易所出售。涉及的去中心化交易所主要有Uniswap,Kyber Network,DEX.AG,1inch.exchnage和Tokenlon。追蹤人員表示去中心化交易所上,任何交易都被記錄在鏈上,有利於追蹤資金流。
據u.today消息,近日Ripple招聘2種資深軟體工程師(處理流動性),第1種要求應聘者協助搭建去中心化交易平台,以及為復雜軟體問題提供新的解決方法、從事演算法建模與部署。瑞波社區網友評論該交易所可能給瑞波合作夥伴提供產品與流動性支持。第2種與支付平台Ripplenet有關,要求應聘者參與搭建分布式支付應用,允許幾秒內完成轉賬。
據金十消息,歐洲央行已經申請了「數字歐元」的商標。歐洲央行近期正在加緊央行數字貨幣的研究。
據官方消息,MXC抹茶第二期新幣挖礦產品增設「無上限MX挖礦POLS額度」,60分鍾銷售額度超過2000萬MX。
Filescout.io數據顯示,算力暫時領先前兩名為t01248 23.45 PiB、t02770 19.05 PiB。
據官方消息,AOFEX自啟動抵押平台幣OT參與DeFi流動性挖礦活動以來,已成功啟動四期並穩定運行,其中第一、三、四期已圓滿結束。第二期(UNISWAP)挖礦活動目前年化收益率為68%。
1、波卡二層擴容協議Plasm計劃階段4重新更改PLM代幣總量2、Tether向以太坊網路新增發1億5,000萬枚USDT3、9月份以太坊礦工獲轉賬費用1.66億美元 是比特幣礦工6倍4、Aave代幣LEND預計在10月3日轉換為AAVE5、人大教授:數字貨幣試驗區建設將推動北京自貿試驗區跨境金融業務創新
ETC官方發推表示,OpenEthereum和MultiGeth團隊近日移除對ETC網路的支持,建議所有節點運營者切換到Hyperledger Besu 。
鏈聞消息,加密貨幣行情平台 CoinGecko 宣布推出第一版收益農民(Yield Farmer)非同質化代幣(NFT),共計 4 類,每類只有 500 枚,申領者會被隨機分配到 4 類中的一個。
WOM Protocol於推特上表示,針對此次庫幣熱錢包異常轉賬事件涉及到的1300萬枚WOM代幣,WOM Protocol將配合庫幣開展WOM代幣1:1 替換,約330萬美元資金將被追回。
據coindesk消息,澳大利亞總理莫里森宣布,聯邦政府已經撥款近8億澳元(5.75億美元)投資區塊鏈,作為其冠狀病毒恢復計劃的一部分。
鏈聞消息,物聯網晶元製造商 WISeKey 宣布與物聯網區塊鏈平台 IoTeX 正式合作,雙方將結合區塊鏈和安全硬體共同推動可認證的可信安全製造。區塊鏈與可信硬體結合將用於保證工業生產過程中的材料來源,流程完整性和最終結果的質量保證。其不可篡改和可追溯性將幫助製造廠商展示其產品的質量和可信的生產流程,並可以應用到各個市場領域。雙方的第一個合作案例將圍繞 3D 列印機,所有生產流程和可驗證流程數據都將被記錄到區塊鏈上成為交易記錄。WISeKEY 是一家總部在瑞士的全球物聯網晶元製造商和安全行業領導者,目前已有超過 15 億物聯網設備安裝其微處理晶元,覆蓋無人車、智慧城市、無人機、農業等幾乎所有物聯網領域。IoTeX 平台已經上線首批內嵌隱私的區塊鏈智能設備 Ucam,其可信物聯網的願景將拓展到智能家居、醫療 健康 、生產製造和供應鏈等更多領域。
鏈聞消息,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發布一份關於借貸平台 Salt Lending 的法院命令文件,要求 Salt Lending 為參與其在 2017 年的首次代幣發行的投資者提供退款,當時籌集了約 4700 萬美元。SEC 認為 Salt Lending 發布的代幣算是一種證券,所以違反了證券法規,未進行事先登記。Salt 已同意在未來 10 天內向 SEC 支付 25 萬美元罰款,並同意將 SALT 代幣作為證券向 SEC 注冊。
鏈聞消息,去中心化聊天和錢包工具 Status 發布 1.7 版本,為 iOS 用戶增加了消息推送通知功能。除此之外,該版本還增加了提及(Mentions)、本地昵稱、錢包地址選擇、隱私群組邀請鏈接等功能。安卓版的 Status 早在 1.4 版本中就已經集成了消息推送通知的功能。
鏈聞消息,針對美國法官 Alvin Hellerstein 宣布支持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關於「Kik 違反了證券法規定」一事,Kik 首席執行官 Ted Livingston 表示可能會提起上訴。他表示,「我們對這一裁決感到失望,我們正在考慮所有的選擇,包括提出上訴。Kik 一直支持 SEC 保護投資者的目標,我們也非常認真對待合規事宜。我們仍然相信 Kin 的公開銷售是功能型貨幣,而不是證券。」此前美國證券交易委員認為 Kik 沒有在 2017 年進行注冊,所以其代幣 Kin 的銷售違反了美國證券法。
鏈聞消息,流動性提供平台 Wootrade 宣布獲得投資機構 Dragonfly Capital 投資,同為股權投資人的還有 Hashkey Capital、SNZ、DFund 等機構。另外,Wootrade 完成了 1000 萬美元的私募輪融資,參投的機構共計 18 家。Dragonfly Capital 合夥人 Mia Deng 表示「Wootrade 從市場微觀結構創新,解決了市場里的流動性痛點。創始團隊在芝加哥量化機構的寶貴經驗能有效帶入加密貨幣這個新興交易市場。我們很高興能支持他們。」
10月1日,Ethereum Classic官方發推稱,ETC核心開發者大會針對51%攻擊解決方案和Epoch校準提案(DAG限制)進行了討論。最終結果為:1.ECIP-1099提案,即固定DAG大小限制將正式激活;2.ECIP-1100(MESS)提案將正式激活,即修正指數主觀評分,為網路安全提升了額外的指數難度;3.其他所有應對51%攻擊的ECIPs仍保留在草案中。
鏈聞消息,穩定幣發行平台 Make 的系列執行投票已通過,路印(LRC)、Compound (COMP)和 Chainlink (LINK)已可作為抵押品,用以生成美元穩定幣 DAI。其中 LRC 的債務上限為 300 萬 DAI、COMP 的債務上限為 700 萬 DAI、LINK 的債務上限為 500 萬 DAI,清算比例均為 175%。
鏈聞消息,火幣全球站宣布正式上線 DeFi 項目 HDOT,並開放了 HDOT 的充幣和提幣業務。火幣首席投資官、DeFi 實驗室負責人 Sharlyn Wu 表示:「目前大多數 DeFi 應用都活躍在以太坊公鏈上,H 系列資產可以讓更多加密世界用戶從 DeFi 發展中受益。」火幣官方表示,HDOT 嚴格遵守 1 : 1 的擔保資產,即每發行 1 個 HDOT,其資產所在地址都會有 1 DOT 的資產保障,確保用戶可以隨時使用 HDOT 與 DOT 進行 1 : 1 的兌換。所有的兌換詳情都會在火幣的 H 系列資產官網公開,任何人都可以發起對 HDOT 資產的審計。HDOT 未來會支持多家用戶代理為用戶提供兌換服務,用戶可以自由選擇。目前,用戶可以通過火幣全球站進行雙向兌換業務。
鏈聞消息,去中心化期權交易協議 Hedget 宣布推出第一期流動性挖礦活動,對提供流動性的用戶獎勵協議代幣 HGET。第一期流動性挖礦基於 Uniswap 的 HGET/ETH 資金池,獎勵池為 7500 HGET,另外還有 2500 HGET 特殊獎勵,活動開始時間為 10 月 5 日,需要將流動性憑證(LP Token)鎖定在 Hedget 兩周時間。據 Hedget 估計此次活動年化收益率為 260% 至 110%。
據外媒消息,專注於區塊鏈金融系統研發的全業態高新技術企業通證CIBS將在十月份聯合UniSwap V3共同升級,實現雙版本躍遷。此外,據CIBS公布的路線圖,CIBS將在寫一個版本的迭代更新中加入預言機功能。 CIBS植根於區塊鏈生態領域,歷經多年技術沉澱, 目前已成為全球擁有豐富互聯網金融經驗的高端服務商, 先後研發出多項擁有獨立知識產權的交易系統,錢包應用,APP應用以及各類對接於系統的大小功能組件。Uniswap一個是基於以太坊的以代幣為中心的平台,允許提供流動性和自動創建市場的去中心化式平台。截止目前,用戶累計鎖倉金額達21.8億美元,昨日24小時交易量為2.67億美元,是目前最火的基於流動性池的DEX(去中心化交易所)。
鏈聞消息,基於波卡的 DeFi 操作系統 Reef Finance 宣布已完成 390 萬美元的種子輪融資,投資者包括 NGC Ventures、AU21 Capital、QCP Capital、Kenetic Capital 和 Woodstock Fund。Reef Finance 首席執行官 Denko Manceski 表示,為了消除 DeFi 用戶體驗中的問題,Reef 提供了一種一站式服務,結合了全球的流動性聚合器、收益聚合器和資產管理產品。Reef Finance 已與 Polkadot 生態項目進行了合作,比如 Plasm 以及分布式儲存協議 Crust Network,該公司還表示計劃與 Chainlink 和 Bluzelle 等預言機服務商進行整合。在此之前,了得資本也曾宣布投資 Reef Finance。
鏈聞消息,去中心化計算平台 DFINITY 發布網路神經系統(NNS),這是一個開放的、控制 DFINITY 網路並充當其大腦的演算法治理系統。 DFINITY 基金會表示,這個里程碑稱為 Sodium (鈉)網路,它揭示了可以用於構建 DeFi、DApps 開放的互聯網服務,並能夠讓超大規模的泛行業企業系統得以安全運行的新穎演算法治理和代幣經濟學。 據 TechCrunch 報道,在該功能公開後,DFINITY 的名義估值提升到了 95 億美元。DFINITY 基金會的創始人和首席科學家 Dominic Williams 表示: 「NNS 意味著現在互聯網計算機的主要功能已完成。它代表了互聯網 歷史 上一個意義重大的時刻,因為互聯網服務將首次能夠以完全獨立、去中心化的方式去運行。 這是針對 科技 巨頭壟斷互聯網而造成的系統性問題應運而生的技術解決方案,讓可編程網路的概念重回大眾視野。」
3. 區塊鏈能給哪些行業帶來變化
1. 銀行業從宏觀角度來看,銀行是重要的價值存儲和轉移中心。區塊鏈作為一種數字化、安全且防篡改的帳本,可以提供相同的功能,為金融服務生態系統注入准確性的增強和信息共享賦能。瑞士銀行瑞銀(UBS)和總部位於英國的巴克萊銀行(Barclays)都在嘗試將區塊鏈作為加快後台辦公功能和結算的一種方式,銀行業的一些人認為這可能會降低 200 億美元的居間成本。2. 社交聊天產品加密消息應用程序 Telegram 在取消其計劃的 12 億美元初始硬幣發行(1CO)的公開出售之前,從私人投資者籌集了 17 億美元。大約一年後,該公司為其基於區塊鏈的 TON (Telegram 開放網路)推出了測試客戶端。Telegraph 的 TON Labs 還與歐洲金融服務公司 Wirecard 合作,擬建立數字銀行平台。聊天平台 Kik 通過 1C0 為其應用內代幣籌集了超過 1 億美元。據報道,日本最受歡迎的聊天應用 Line 正在計劃擴展到加密貨幣交易。3. 對沖基金在包括 First Round Capital 和 Union Square Ventures 在內的投資機構支持下,Numerai 正在採用對沖基金模式 -僱用一大批交易員和量化交易,並將其分散化辦公。Numerai 向數千個不同的交易員發送了量化加密數據集,並要求他們構建預測模型,最好的貢獻者會得到 Numerai 的代幣 Numeraire 作為獎勵。然後,Numerai 採取策略並創建一個元模型來進行交易。在某些方面,它是基於區塊鏈的 Quantopian 模型,用於獎勵數據科學家,避開競爭,更多是的隱形協作。4. 共享出行像 Uber 和 Lyft 這樣的網約車應用程序代表了去中心化的對立面,因為它們基本上作為調度中心在運行,並使用演算法來控制他們的驅動程序(並指導他們收取的費用)。區塊鏈可以為這個行業注入新的選擇:使用分布式賬本,驅動程序和車手可以創建一個更加以用戶驅動、價值導向的市場。5. 互聯網廣告據我們所知,互聯網出現了許多新的廣告解決方案。總的來說,廣告在載入網頁時增加了大量的移動數據使用量,廣告商和消費者都缺乏更好的協議來保護自己。一家叫 BRAVE 的軟體公司使用代幣(BAT)來補償廣告商和用戶。廣告商將直接列入 Brave 基於區塊鏈的瀏覽器,而不是谷歌或 Facebook 等廣告中間商。選擇加入的用戶會在沒有惡意軟體的情況下獲得更少但更有針對性的廣告,廣告客戶可以獲得更好的支出數據。6. 音樂 / 泛娛樂行業娛樂行業企業家正在轉向區塊鏈,讓創作者使用智能合約更加公平地分享內容,從而根據預先確定的許可協議自動傳播購買創意作品來獲得收入。Muzika 是一個基於區塊鏈的音樂流媒體平台,與加密貨幣交易所 Binance 合作,試圖幫助獨立藝術家從聽眾那裡賺錢。Muzika 表示計劃將 90%的收入分給藝術家。7. 股市交易多年來大型企業一直在努力為購買、銷售和交易股票的過程提供更便利的渠道,現在新的以區塊鏈為重點的初創公司正在尋求比以往的任何解決方案更為有效地自動化和保護流程。Overstock 的子公司 T?.com 希望使用區塊鏈技術在線進行股票交易。「tzero」平台將安全加密的分布式賬本與現有的交易流程集成在一起,以減少結算時間和成本,提高透明度和可審計性。與現有交易網路和交易所的合作將有助於區塊鏈在該行業的成長。區塊鏈初創公司 Chain 是這方面的領導者,該公司設計了一個實時區塊鏈集成系統,成功連接了納斯達克的股票交易所和花旗銀行基礎設施。8. 房地產購買和出售不動產的痛點包括交易期間和交易後缺乏透明度,大量的文書工作,可能的欺詐以及公共記錄中的錯誤。區塊鏈提供了一種減少紙質記錄保存和加速交易的方法 ,幫助利益相關者提高效率並降低交易各方的交易成本。房地產區塊鏈應用程序可以幫助記錄、跟蹤和轉移土地所有權、財產契約、留置權等,並有助於確保所有文件的准確性和可驗證性。9. 保險業像 AirBnB、Tujia、Wim 等公司為人們提供臨時交換資產服務 - 包括私人住宅。問題是,在沒有公共記錄的情況下,幾乎不可能在這些平台上為資產保險。專業服務公司德勤 Deloitte 和支付服務提供商 Lemon Way 最近推出了一種名為 LenderBot 的區塊鏈解決方案,與區塊鏈創業公司 Stratumn 一起,幫助開發人員建立由區塊鏈功能支持的值得信賴的應用程序。10. 醫療行業醫療保健機構無法跨平台地安全共享數據。醫療提供者之間更好的數據協作最終意味著更高的准確診斷概率,更高的有效治療可能性,以及醫療系統的醫療服務的總體能力將提高成本效益。使用區塊鏈技術可以使醫療保健產業鏈中的醫院、病人人和其他各方共享對其網路的訪問,而不會影響數據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4. 納斯達克上市取得交易代碼是否意味著成功上市了
是的。在雅虎財經頻道或者納斯達克的交易網站,或者美國SEC的官方網站查詢,可以看到全部的上市文件和招股說明書
5. 納斯達克在哪
納斯達克公司在美國紐約時代廣場旁的時報廣場四號樓。時報廣場四號樓也被稱為康泰納仕大樓。納斯達克公司上市日期為2005年2月9日,每股面值為0.01美元。納斯達克公司的注冊地址是美國特拉華州。
納斯達克公司是一家領先的交易、結算、兌換技術、監管、證券上市、信息以及公共和私人公司服務的提供商。納斯達克公司的辦公地點:One Liberty Plaza, New York, New York, USA。
納斯達克公司的產品:跨多種資產類別的交易和清算、貿易管理服務、數據產品、金融指數、資本形成解決方案、企業解決方案以及市場技術產品和服務。
納斯達克公司支持股票衍生品交易、清算和結算、現金股權交易、固定收益交易、交易監控和許多其他功能。納斯達克公司成立於1971年。
納斯達克公司的持股人:Adena T. Friedman、Bradley J. Peterson、Charlene T. Begley、Edward S. Knight、Essa Kazim、John D. Rainey、Lars R. Wedenborn、Melissa M. Arnoldi、Michael Ptasznik、Borse Du Limited等。
6. 區塊鏈的應用方面
區塊鏈主要應用的范圍包括:數字貨幣、金融資產的交易結算、數字政務、存證防偽數據服務等領域。區塊鏈是將數據區塊有序鏈接,每個區塊負責記錄一個文件數據,並進行加密來確保數據不能夠被修改和偽造的資料庫技術。
區塊鏈本質上是一個應用了密碼學技術的多方參與、共同維護、持續增長的分布式資料庫系統也稱為分布式共享賬本。共享賬本中的每一頁就是一個區塊,每一個區塊寫滿了交易記錄,區塊鏈技術匿名性、去中心化、公開透明、不可篡改等特點讓其備受企業的青睞,得到了更加廣泛的應用嘗試。
區塊鏈應用范圍
1.金融領域
區塊鏈能夠提供信任機制,具備改變金融基礎架構的潛力,各類金融資產如股權、債券、票據、倉單、基金份額等都可以被整合到區塊鏈技術體系中,成為鏈上的數字資產,在區塊鏈上進行存儲、轉移和交易。
區塊鏈技術的去中心化,能夠降低交易成本,使金融交易更加便捷、直觀和安全。區塊鏈技術與金融業相結合,必然會創造出越來越多的業務模式、服務場景、業務流程和金融產品,從而給金融市場、金融機構、金融服務及金融業態發展帶來更多影響。隨著區塊鏈技術的改進及區塊鏈技術與其他金融科技的結合,區塊鏈技術將逐步適應大規模金融場景的應用。
2.公共服務領域
傳統的公共服務依賴於有限的數據維度,獲得的信息可能不夠全面且有一定的滯後性。區塊鏈不可篡改的特性使鏈上的數字化證明可信度極高,在產權、公證及公益等領域都可以以此建立全新的認證機制,改善公共服務領域的管理水平。
公益流程中的相關信息如捐贈項目、募集明細、資金流向、受助人反饋等,均可存放於區塊鏈上,在滿足項目參與者隱私保護及其他相關法律法規要求的前提下,有條件地進行公開公示,方便公眾和社會監督。
3.
信息安全領域
利用區塊鏈可追溯、不可篡改的特性,可以確保數據來源的真實性,同時保證數據的不可偽造性,區塊鏈技術將從根本上改變信息傳播路徑的安全問題。
區塊鏈對於信息安全領域體現在以下三點:
- 用戶身份認證保護
- 數據完整性保護
- 有效阻止 DDoS 攻擊
區塊鏈的分布式存儲架構則會令黑客無所適從,已經有公司著手開發基於區塊鏈的分布式互聯網域名系統,絕除當前 DNS 注冊弊病的禍根,使網路系統更加干凈透明。
4.物聯網領域
區塊鏈+物聯網,可以讓物聯網上的每個設備獨立運行,整個網路產生的信息可以通過區塊鏈的智能合約進行保障。
安全性:傳統物聯網設備極易遭受攻擊,數據易受損失且維護費用高昂。物聯網設備典型的信息安全風險問題包括,固件版本過低、缺少安全補丁、存在許可權漏洞、設備網路埠過多、未加密的信息傳輸等。區塊鏈的全網節點驗證的共識機制、不對稱加密技術及數據分布式存儲將大幅降低黑客攻擊的風險。
可信性:傳統物聯網由中心化的雲伺服器進行管控,因設備的安全性和中心化伺服器的不透明性,用戶的隱私數據難以得到有效保障。而區塊鏈是一個分布式賬簿,各區塊既相互聯系又有各自獨立的工作能力,保證鏈上信息不會被隨意篡改。因此分布式賬本可以為物聯網提供信任、所有權記錄、透明性和通信支持。
效益性:受限於雲服務和維護成本,物聯網難以實現大規模商用。傳統物聯網實現物物通信是經由中心化的雲伺服器。該模式的弊端是,隨著接入設備的增多,伺服器面臨的負載也更多,需要企業投入大量資金來維持物聯網體系的正常運轉。
而區塊鏈技術可以直接實現點對點交易,省略了中間其他中介機構或人員的勞務支出,可以有效減少第三方服務所產生的費用,實現效益最大化。
5.供應鏈領域
供應鏈由眾多參與主體構成,存在大量交互協作,信息被離散地保存在各自的系統中,缺乏透明度。信息的不流暢導致各參與主體難以准確地了解相關事項的實時狀況及存在問題,影響供應鏈的協同效率。當各主體間出現糾紛時,舉證和追責耗時費力。
區塊鏈可以使數據在各主體之間公開透明,從而在整個供應鏈條上形成完整、流暢、不可篡改的信息流。這可以確保各主體及時發現供應鏈系統運行過程中產生的問題,並有針對性地找到解決方案,進而提升供應鏈管理的整體效率。
6.汽車產業
去年宣布合夥使用區塊鏈建立一個概念證明來簡化汽車租賃過程,並把它建成一個「點擊,簽約,和駕駛的過程。未來的客戶選擇他們想要租賃的汽車,進入區塊鏈的公共總賬;然後,坐在駕駛座上,客戶簽訂租賃協議和保險政策,而區塊鏈則是同步更新信息。這不是個想像,對於汽車銷售和汽車登記來說,這種類型的過程也可能會發展為現實。
7.股票交易
很多年來,許多公司致力於使得買進、賣出、交易股票的過程變得容易。新興區塊鏈創業公司認為,區塊鏈技術可以使這一過程更加安全和自動化,並且比以往任何解決方案與此同時,區塊鏈初創公司 Chain 正和納斯達克合作,通過區塊鏈實現私有公司的股權交
8.政府管理
政務信息、項目招標等信息公開透明,政府工作通常受公眾關注和監督,由於區塊鏈技術能夠保證信息的透明性和不可更改性,對政府透明化管理的落實有很大的作用。政府項目招標存在一定的信息不透明性,而企業在密封投標過程中也存在信息泄露風險。區塊鏈能夠保證投標信息無法篡改,並能保證信息的透明性,在彼此不信任的競爭者之間形成信任共只。並能夠通過區塊鏈安排後續的智能合約,保證項目的建設進度,一定程度上防止了腐敗的滋生。
區塊鏈技術應用還有很多很多,這只是區塊鏈應用的一下支點。未來區塊鏈技術將應用各個地方
7. coinbase上市對區塊鏈行業的影響
Coinbase上市對比特幣和美元都有一定的影響。位於美國的世界最大的加密貨幣交易所Coinbase披露了其在納斯達克上市的詳細計劃。Coinbase引導加密貨幣真正被採用。它的上市為機構投資者打開了一個投資門戶,使他們能夠在不購買加密貨幣的情況下獲得加密貨幣市場的風險敞口。投資者可以像其他上市公司一樣,在股票市場買賣Coinbase股票。因此,在比特幣、乙太網等加密貨幣市場被高度重視的情況下,加密貨幣市場的增長將決定Coinbase的股市偏好。
2021年2月25日,Coinbase提交上市申請的S-1表格被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通過,公司將在納斯達克完成上市,股票交易代碼為COIN。Coinbase今年剛剛扭虧為盈,2020年全年總營收為12.77億美元,凈利潤3.22億美元,2019年平台還凈虧損3040萬美元,公司最新的清算價格達到了373美元/股,相應估值在1000億美元。同時全球的投資者可以更加便利的通過多個投資途徑對數字證券+(港/美股)進行了解,從而進行有利投資套利。
數字證券與美股之間通常有著價格差。若數字證券價格低於美股,則數字證券具有估值投資優勢。若數字證券價格高於美股價格,則美股具有估值投資優勢。當然美股的估值通常會比數字證券估值的高。
對於投資者而言就有了:①更多的套利機會;②更大的套利空間;③更高的退出收益。
鏈喬教育在線旗下學碩創新區塊鏈技術工作站是中國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開展的「智慧學習工場2020-學碩創新工作站 」唯一獲準的「區塊鏈技術專業」試點工作站。專業站立足為學生提供多樣化成長路徑,推進專業學位研究生產學研結合培養模式改革,構建應用型、復合型人才培養體系。
8. 區塊鏈:金融業的下一個風口
提起區塊鏈技術,人們可能會感到陌生。但如果了解它與大名鼎鼎的比特幣之間的淵源,你便會恍然大悟。籠統地說,比特幣實際上是區塊鏈技術首個成功的應用。我們知道,貨幣是完成交易的中介。過去幾個世紀以來,隨著交易頻率和復雜程度不斷提高,這些復雜的交易記錄或者說賬簿由不同的實體所掌握,相互隔絕,公眾無法獲取其中的交易信息。因此,為了完成交易,買家和賣家之間需要信任的第三方或中介的參與,同時人力投入和成本也大大提升。例如政府、銀行、公證員和各種紙幣都發揮了這樣的作用。只有它們存在,我們才能信任交易的另一方。
而比特幣是一種去中心化的貨幣,它繞開了中介,實現了價值的點對點交換。比特幣的原理是通過區塊鏈的加密技術將賬簿分布給每一個交易的參與者,每一份賬簿就像生物的基因一樣——參與個體不同,但它們的賬簿內容完全一致。網路中一旦發生任何交易,所有參與者的賬簿都會生成相應的記錄。一旦有人試圖入侵和修改單個賬簿,所有的其他賬簿都會自動偵測到這種欺詐行為。
礦工像是基因的復制者和傳播者,他們的作用是驗證交易,保證分布式賬簿的一致性。因此,比特幣或者說區塊鏈技術的出現完全解決了交易欺詐和信息不透明的問題。設想你想要買一套二手的住房,你需要幾天時間才能對房屋的質量和抵押狀況進行驗證和公證,完成交易,期間還要涉及多個機構和個人。區塊鏈技術能在幾分鍾之內就完成這些工作,大大削減了人力勞動和成本。除了交易和支付領域,區塊鏈技術還有其他豐富的應用場景。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一家經營有機食品的超市如何保證自己的貨源都是有機生產的非轉基因食品?過去超市必須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來確保貨源的可靠性,而且這種說法還並非萬無一失,因為你無法杜絕無良商家的欺詐行為。有了區塊鏈技術的分布式記賬,從農場到供應商,再到物流,每一筆交易的時間、數量和金額都清清楚楚。有了這些信息保障,超市在進行市場營銷時就更有信心。因此波士頓咨詢認為,區塊鏈技術有潛力顛覆目前的信用體系和交易系統。
這只是區塊鏈技術一種最基本的應用:資產和身份管理 。在金融業,區塊鏈技術可以簡化並加速金融流程,在不需經過第三方認證的情況下,通過分布式記賬,結算各種現實世界中的金融交易。未來我們甚至可能會看到所謂編碼加密的智能合同出現,讓股票成為可以在互聯網上發行和交易的數字化記錄,大幅降低交易成本,數字化的股票交易系統可以讓中小型企業更容易募集大眾的資金,且成本更低。
因此,盡管區塊鏈技術的首個應用比特幣(加密1.0)受到了監管等問題的諸多限制。但區塊鏈技術在其他領域,例如分布式記賬、支付結算和智能合約(加密2.0)中的應用獲得了各國監管及金融機構的認可和高度重視。不管比特幣的前景如何,區塊鏈技術將成為近期金融業非常重要的創新。
一、風投助力區塊鏈技術起飛
目前全球有750多家與區塊鏈技術相關的創新公司。其中約200家獲得了風投注資,它們的業務可以分為以下6個主要的應用領域:數字貨幣、支付與結算、智能合約、資產與身份管理、基礎設施和開源開發以及風險投資、媒體和咨詢。
從投資階段上看,區塊鏈技術明顯處於萌芽階段。在200家獲得注資的公司中,124家獲得了種子投資,達到A輪融資的只有49家,達到B輪融資的為12家,只有4家獲得了C輪融資。從投資金額上看,超過2/3的融資處於種子和A輪階段。
二、金融機構的新機遇
盡管仍處在起步階段,但與其他領域的技術相比,金融機構對區塊鏈技術的反應更加積極。例如納斯達克就與初創公司Chain進行合作, 探索 全新的股票發行方式。傳統的證券發行方式費用昂貴,需要大量勞動力,涉及眾多機構和利益相關方,存在著很大的改良空間。納斯達克宣布將Chain提供的區塊鏈技術應用到尚未上市的公司的股權交易平台「納斯達克私有市場」(NASDAQ Private Market)中,成為首個通過區塊鏈技術發行和轉移私有公司股票份額的金融機構。納斯達克首席執行官(CEO)鮑勃·格雷菲爾德(Bob Greifeld)對此說道:「隨著區塊鏈持續重塑全球經濟,納斯達克希望處在事件的中心。」
成立於2012年的舊金山數字支付公司(Ripple Lab)則專注於支付協議的開發。目前它已經成為繼比特幣和以太坊之後主要的加密貨幣體系。通過開源的互聯網加密協議和分布式記賬機制,金融機構可以通過Ripple進行快速安全的支付。多家主要銀行已經購買了Ripple協議的授權,在換匯和匯款方面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9. 看全球十大證券交易所怎麼玩區塊鏈
但是全球10家主要股票和大宗商品交易所目前都表示出了對於區塊鏈技術的興趣。在本文中,我們就將為您做出詳盡的介紹:
1.澳大利亞證券交易所(ASX)
當談到區塊鏈技術的應用時,澳大利亞證券交易所絕對是其中最具野心的公司之一,它在一月份向該行業的創業公司Digital Asset Holdings投資了超過1000萬美元,作為其研發行動的一部分。
在投資的同時,澳大利亞證券交易所還透露不僅要進行技術試驗,還會建立一個新的交易後結算系統,具體將由Digital Asset通過使用分布式總賬結構開發完成。
然而自今年一月起,在澳大利亞證券交易所該項目的更新進展或許已經被爭議掩蓋。今年三月澳大利亞的新聞媒體開始猜測,盡管澳大利亞證券交易所已經重申了它對該試驗的支持,但是隨著該機構首席執行官Elmer Funke Kupper過早辭職,區塊鏈項目也可能陷入一片質疑之聲,。
2.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集團
CME Group是「Post-Trade Distributed Ledger Working Group」的創始人之一,目前已通過其投資部門CME Ventures在行業內開展了非常積極的行動。
CME Group在同行中獨樹一幟,它一直奉行跨行業的多元化投資策略,先後投資了分布式賬目創業公司Ripple,區塊鏈投資集團Digital Currency Group以及Digital Asset Holdings。然而除此之外,CME Group尚未對其在技術和更大的行業范圍的行為公開發表言論。
3.Deutsche Börse
德國法蘭克福證券交易所的運營商Deutsche Börse是這份名單上的另一參與者,它也參與了今年一月份Digital Asset Holdings的6000萬美元融資。
然而不同於它的聯合投資者ASX,Deutsche Börse較少表達對技術的支持。
在今年二月份的一次訪談中,Deutsche Börse表示它正在對該技術進行相關的概念驗證,盡管但它尚未發布任何調查結果或測試結果。
4.迪拜多種商品交易中心
在中東地區, 區塊鏈相關活動比較稀少,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最近Global Blockchain Council的開幕。Global Blockchain Council擁有32名成員,是一個由創業公司,金融公司和科技巨頭組成的團體,旨在監督技術應用及其發揮的影響。
Du Multi Commodities Center建立在這些成員的基礎上,它是一個負責監督貴金屬和其他有形商品的交易的經濟特區和商品流通中心。
DMCC在二月份宣布,它正在與比特幣創業公司BitOasis一起從事一項技術試驗,探索區塊鏈技術如何能夠完善其人員的入職流程。
5.日本交易所集團(JPX)
日本交易所集團是亞洲比較活躍的一個股市運營商,它在二月份宣布了對該行業的興趣,並且已經與IBM正式結盟,成為Blockchain-as-a-Service (BaaS)的用戶。
當時,相關報道表示日本交易所集團正著手進行概念驗證,研究區塊鏈技術在創建新的低流動性資產交易系統中的作用,最終結果將通過今年晚些時候的一份報告公布。
本月初,日本交易所集團還宣布它正在和Nomura Research Institute (NRI)合作進行試驗,研究技術可以如何被應用到證券市場。
6.韓國證券交易所
Korea Exchange是韓國唯一的證券交易所,也是這份名單的新加入者之一,它在二月份宣布將力求通過區塊鏈技術推出一個櫃台交易平台。
在對當地新聞媒體的陳述中,Korea Exchange表示它希望該技術能有助於降低成本。關於試驗的詳細信息和公司參與該團體的情況沒有被公布出來。
7.倫敦證券交易所(LSE)
倫敦證券交易所是「Post-Trade Distributed Ledger Working Group」的創始機構之一,當涉及到關於區塊鏈技術的實驗時,LSE則是其中最具活力卻也是最低調的一家機構。
倫敦證券交易所是追隨創業公司R3的腳步的第一大團體其中之一,而且它第一個表示大型金融公司將尋求利用合作模式來進行區塊鏈測試,這超出了R3的框架。
也正是從那時起,一些大型金融公司開始參與私人的概念驗證以及涉及各方的資本市場某些領域的運營。
此外,與Kouvola Innovation、Japan Exchange Group一樣,倫敦證券交易所也是IBM的Blockchain-as-a-Service (BaaS)的最初客戶之一。
8.納斯達克
當談到測試區塊鏈技術時,納斯達克大概是行動最積極的機構了。美國股票市場運營商納斯達克在2015年首次推出私人股份交易平台Linq,也因此成為第一個進行區塊鏈概念驗證的金融機構。目前該平台還處於測試階段。
此外,納斯達克還與區塊鏈解決方案提供商Chain達成了合作,並且允許其內部專家能夠公開談論區塊鏈技術。
2016年,納斯達克繼續延續著這樣的勢頭。比如此前它就透露正在和愛沙尼亞的Nasdaq OMX Tallinn Stock Exchange合作進行一項試驗,以期利用區塊鏈技術減少股東投票方面的各種障礙。
9.紐約證券交易所(NYSE)
紐約證券交易所是最早的幾家對該行業產生興趣的公司之一,NYSE在2015年發布了兩份重要聲明,這兩份聲明都與比特幣相關。
在15年一月份,NYSE投資了比特幣服務公司Coinbase,成為其C輪融資的一部分。那時,NYSE主席Jeffrey Sprecher表示這次投資表現出對千禧一代將廣泛使用數字貨幣這一現狀的信心,他將千禧一代描述為對價值交換具有更加進步的觀點。
五月份NYSE將繼續推出比特幣的價格指數,這也將成為CoinDesk的比特幣價格指數(BPI)的競爭者,該指數以Coinbase交易平台的交易數據進行繪制。
10.TMX集團
多倫多證券交易所的運營商TMX集團一直都未對區塊鏈技術明確表示意見。
然而,隨著Anthony Di Iorio(以太坊的聯合創始人之一)受雇為該機構第一位首席數字技術官,TMX也在今年三月份第一次公開表示出了對區塊鏈技術的興趣。下一代網路已經成為繼三月份產品發布後公眾眼中最重要的區塊鏈應用之一。
盡管如此,TMX集團已經表示它是處於生成區塊鏈戰略的早期階段,而且它可能很快進行技術測試。(巴比特)
11、普銀集團
普銀集團推出了茶本位數字貨幣普銀,普銀是經由三方倉儲、鑒定、評估、確權的優質藏茶資產,經由加密數字化發行的本位制數字貨幣。
10. STO是什麼
有消息稱美國納斯達克交易所正策劃推出通證化證券平台,為此,納斯達克正與區塊鏈技術企業 Symbiont 進行談判,旨在達成相關合作。這意味著一些初創公司或企業將可以在美國相應的法規監管下,進行更靈活的融資。有人認為STO是通證發行的2.0版本,有人認為STO是合法化的通證發行,甚至有不少人還宣稱未來將是STO的天下。筆者當然歡迎通證未來可以受到有效監管,如果真的可以在美國法律相關框架下,對於投資者而言那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未知風險,是對投資者的一種保護。
STO是一種以通證為載體的證券發行,在確定的監管框架下,通過非公開募集和公開募集來對外進行融資,可以將現實中已經存在的金融資產或權益進行代幣化,例如公司股權、債權、知識產權、信託份額或黃金珠寶等實物資產,都可以轉變為鏈上的數字資產。拿STO和證券類比的話,購買證券,交易是在紙上簽署完成,而STO則是通過區塊鏈交易來確認資產的所有權。
但是我們換一個角度來想,如果STO獲得通過,那將是對現有的數字貨幣市場的一種嚴重打擊。因為納斯達克要推出的通證化證券平台,一定會在目前數字貨幣市場體系之外而建立。納斯達克作為一個成熟的交易市場,其所承載的資金體量是遠遠大於目前數字貨幣體量的。對於數字貨幣市場的新增資金的流入將是一個很大的阻礙,甚至會對目前場內的存量資金構成很大的沖擊。未來將面臨的是目前的眾多交易所可能會在這種沖擊下最終在這個歷史舞台消失,也有一種可能就是將被納斯達克招安。但是這兩種可能都是現有交易所所不希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