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區塊鏈知識 » 區塊鏈技術與資料庫的

區塊鏈技術與資料庫的

發布時間: 2023-01-02 01:18:12

『壹』 區塊鏈與大數據存儲究竟有著怎樣的關系

區塊鏈和大數據存儲的關系如下:
一、數據安全:區塊鏈讓數據真正「放心」流動起來
區塊鏈以其可信任性、安全性和不可篡改性,讓更多數據被解放出來。用一個典型案例來說明,即區塊鏈是如何推進基因測序大數據產生的。區塊鏈測序可以利用私鑰限制訪問許可權,從而規避法律對個人獲取基因數據的限制問題,並且利用分布式計算資源,低成本完成測序服務。區塊鏈的安全性讓測序成為工業化的解決方案,實現了全球規模的測序,從而推進數據的海量增長。
二、數據開放共享:區塊鏈保障數據私密性
政府掌握著大量高密度、高價值數據,如醫療數據、人口數據等。政府數據開放是大勢所趨,將對整個經濟社會的發展產生不可估量的推動力。然而,數據開放的主要難點和挑戰是如何在保護個人隱私的情況下開放數據。基於區塊鏈的數據脫敏技術能保證數據私密性,為隱私保護下的數據開放提供了解決方案。數據脫敏技術主要是採用了哈希處理等加密演算法。例如,基於區塊鏈技術的英格碼系統(Enigma),在不訪問原始數據情況下運算數據,可以對數據的私密性進行保護,杜絕數據共享中的信息安全問題。例如,公司員工可放心地開放可訪問其工資信息的路徑,並共同計算出群內平均工資。每個參與者可得知其在該組中的相對地位,但對其他成員的薪酬一無所知。
數據HASH脫敏處理示意圖
三、數據存儲:區塊鏈是一種不可篡改的、全歷史的、強背書的資料庫存儲技術
區塊鏈技術,通過網路中所有節點共同參與計算,互相驗證其信息的真偽以達成全網共識,可以說區塊鏈技術是一種特定資料庫技術。迄今為止我們的大數據還處於非常基礎的階段,基於全網共識為基礎的數據可信的區塊鏈數據,是不可篡改的、全歷史的、也使數據的質量獲得前所未有的強信任背書,也使資料庫的發展進入一個新時代。
四、數據分析:區塊鏈確保數據安全性
數據分析是實現數據價值的核心。在進行數據分析時,如何有效保護個人隱私和防止核心數據泄露,成為首要考慮的問題。例如,隨著指紋數據分析應用和基因數據檢測與分析手段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人擔心,一旦個人健康數據發生泄露,將可能導致嚴重後果。區塊鏈技術可以通過多簽名私鑰、加密技術、安全多方計算技術來防止這類情況的出現。當數據被哈希後放置在區塊鏈上,使用數字簽名技術,就能夠讓那些獲得授權的人們才可以對數據進行訪問。通過私鑰既保證數據私密性,又可以共享給授權研究機構。數據統一存儲在去中心化的區塊鏈上,在不訪問原始數據情況下進行數據分析,既可以對數據的私密性進行保護,又可以安全地提供給全球科研機構、醫生共享,作為全人類的基礎健康資料庫,對未來解決突發疾病、疑難疾病帶來極大的便利。
五、數據流通:區塊鏈保障數據相關權益
對於個人或機構有價值的數據資產,可以利用區塊鏈對其進行注冊,交易記錄是全網認可的、透明的、可追溯的,明確了大數據資產來源、所有權、使用權和流通路徑,對數據資產交易具有很大價值。
一方面,區塊鏈能夠破除中介拷貝數據威脅,有利於建立可信任的數據資產交易環境。數據是一種非常特殊的商品,與普通商品有著本質區別,主要是具有所有權不清晰、 「看過、復制即被擁有」等特徵,這也決定了使用傳統商品中介的交易方式無法滿足數據的共享、交換和交易。因為中介中心有條件、有能力復制和保存所有流經的數據,這對數據生產者極不公平。這種威脅僅僅依靠承諾是無法消除的,而這種威脅的存在也成為阻礙數據流通巨大障礙。基於去中心化的區塊鏈,能夠破除中介中心拷貝數據的威脅,保障數據擁有者的合法權益。
另一方面,區塊鏈提供了可追溯路徑,能有效破解數據確權難題。區塊鏈通過網路中多個參與計算的節點來共同參與數據的計算和記錄,並且互相驗證其信息的有效,既可以進行信息防偽,又提供了可追溯路徑。把各個區塊的交易信息串起來,就形成了完整的交易明細清單,每筆交易來龍去脈非常清晰、透明。另外,當人們對某個區塊的「值」有疑問時,可方便地回溯歷史交易記錄進而判別該值是否正確,識別出該值是否已被篡改或記錄有誤。
一切在區塊鏈上有了保障,大數據自然會更加活躍起來。
幣盈中國平台上眾籌項目的代幣都是基於區塊鏈技術開發出來的,相關的信息都會記錄到區塊鏈上。

『貳』 區塊鏈在大數據中的作用有哪些

【導讀】大數據給各行各業帶來極大機會的同時,也帶來了諸多應戰。而區塊鏈以其去中心化、去信任化、通明度高和不行篡改的特性,可認為大數據賦予更高的安全性、通明性和隱私性。那麼,區塊鏈在大數據中的效果有哪些呢?

一、改善數據質量

區塊鏈的實質是一種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賬本。它也可以理解為是一種不行篡改的、全前史的、分布式資料庫存儲技術。所以區塊鏈技術可以令更多的數據被解放出來,區塊鏈技術的可信固執、安全性、和不行篡改性從根本上帶來了數據質量的提高,以及數據檢驗能力的增強。

二、處理數據孤島問題

大數據存在非常嚴峻的數據孤島問題,很多數據目前是無法獲取的。而區塊鏈則有望處理這一問題。之所以會這樣說,主要是因為區塊鏈不僅是一個分布式賬本,還具有去中心化、開放性等特徵。作為金融市場中的秩序維護者,監管組織還可以通過區塊鏈中的數據鏈條來預測和剖析或許出現的危險問題。

三、處理數據泄露問題

從實質上來講,區塊鏈其實是一個去中心化的資料庫,因此,假如區塊鏈中的某個節點數據產生變化的話,那麼其他節點會在第一時間發現,這樣數據泄露的或許性會大幅度降低。只要通過私鑰的形式,區塊鏈中各個節點的身份信息才可以被成功獲取,並且只要數據擁有者才可以知道私鑰。

四、區塊鏈可以保障數據的相關權益

關於個人或組織有價值的數據資產,可以使用區塊鏈對其進行注冊,買賣記載是全網認可的、通明的、可追溯的。清晰了大數據資產來源、所有權、使用權和流轉路徑,這對數據資產買賣具有很大價值。

五、區塊鏈的可追溯性

數據從採集、買賣、流轉,以及核算剖析的每一步記載,都可以留存在區塊鏈上,從而令數據質量獲得史無前例的強信任背書。同時也保證了數據剖析成果的正確性、和數據發掘的效果。

以上就是小編今天給大家整理發送的關於「區塊鏈在大數據中的作用有哪些?」的全部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所謂不做不打無准備之仗,總的來說隨著大數據在眾多行業中的應用,大數據技術工作能力的工程師和開發人員是很吃香的。

『叄』 區塊鏈技術其實就是一個分布式資料庫,作用是什麼呢

金窩窩
分析
區塊鏈技術

分布式資料庫

(1)參與者可以任意地加入,不需要許可;任意地離開,不影響系統運行
(2)資料庫的內容對所有參與者公開
(3)以往的所有交易數據——即資料庫的日誌——永不刪除
(4)高度冗餘,高度可靠
(5)低效,需要多個確認,才能認為交易真的完成了

『肆』 區塊鏈技術的本質是資料庫技術嗎

重慶金窩窩分析:區塊鏈是一種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賬本資料庫。通俗一點說,區塊鏈技術就是一種全民參與記賬的方式。
所有的系統背後都有一個資料庫,我們可以把資料庫看成就是一個大賬本。

『伍』 大數據與區塊鏈

這個故事還是要從比特幣談起

比特幣這個電子現金系統是同時去中介化(個人與個人之間的電子現金無須可信第三方中介的介入)和去中心化(由某個機構負責維護)的(交易雙方可以在無須建立信任關系的前提下完成交易)

哈希函數:將任意長的字元串,轉變成固定長度的輸出(計算過程不能太復雜),只要輸入字元串發生微小變化,哈希函數的輸出就會完全不同。

區塊鏈:把大的東西切分成很多個區塊進行存儲,只要其中有一個東西被篡改,下邊的數據都不一樣,就會被發現

採用區塊鏈(數據結構 哈希函數),保障賬本不能被篡改,採用數字簽名技術,保證只有自己才能夠使用自己的賬戶,採用p2p網路和pow共識機制,保證去中心化的運作方式

區塊鏈是利用塊鏈式數據結構來驗證與存儲數據,利用分布式節點共識演算法來生成和更新數據,利用密碼學的方式保證數據傳輸和訪問安全的一種全新的分布式基礎架構與計算機範式。

三要素:

區塊鏈的本質就是分布式賬本,是一種資料庫。區塊鏈用哈希演算法實現信息不可篡改,用公鑰,私鑰來標識身份,以去中心化和去中介化的方式,來集體維護一個可靠資料庫。

大數據與區塊鏈的區別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數據量。區塊鏈技術是分布式數據存儲、點對點傳輸、共識機制、加密演算法等計算機技術的新型應用模式。區塊鏈處理的數據量小,具有細致的處理方式。而大數據管理的是海量數據,要求廣度和數量,處理方式上會更粗糙。

(2)結構化和非結構化。區塊鏈是結構定義嚴謹的塊,通過指針組成的鏈,是典型的結構化數據,而大數據需要處理的更多的是非結構化數據。

(3)獨立和整合。區塊鏈系統為保證安全性,信息是相對獨立的,而大數據的重點是信息的整合分析。

(4)直接和間接。區塊鏈是一個分布式賬本,本質上就是一個資料庫,而大數據指的是對數據深度分析和挖掘,是一種間接的數據。

(5)CAP理論。C(Consistency)是一致性,它是指任何一個讀操作總是能夠讀到之前完成的寫操作的結果,也就是在分布式環境中,多點的數據是一致的。A(Availability)是可用性,它是指快速獲取數據,可以在確定的時間內返回操作結果。P(Tolerance of Network Partition)是分區容忍性,它是指當出現網路分區的情況時(即系統中的一部分節點無法和其他節點進行通信),分離的系統也能夠正常運行。CAP理論告訴我們,一個分布式系統不可能同時滿足一致性、可用性和分區容忍性這3個需求,最多隻能同時滿足其中2個,正所謂「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大數據通常選擇實現AP,區塊鏈則選擇實現CP。

(6)基礎網路。大數據底層的基礎設施通常是計算機集群,而區塊鏈的基礎設施通常是P2P網路。

(7)價值來源。對於大數據而言,數據是信息,需要從數據中提煉得到價值。而對於區塊鏈而言,數據是資產,是價值的傳承。

(8)計算模式。在大數據的場景中,是把一件事情分給多個人做,比如,在MapRece計算框架中,一個大型任務會被分解成很多個子任務,分配給很多個節點同時去計算。而在區塊鏈的場景中,是讓多個人重復做一件事情,比如,P2P網路中的很多個節點同時記錄一筆交易。

『陸』 看懂區塊鏈與大數據,雲計算,比特幣的關系

區塊鏈是一種不可篡改的、全歷史的資料庫存儲技術,巨大的區塊數據集合包含著每一筆交易的全部歷史,隨著區塊鏈運用的迅速發展,數據規模會越來越大,不同業務場景,使得區塊鏈的數據融合進一步擴大了數據規模和豐富性。但是區塊鏈提供的是賬本的完整性,數據統計分析的能力比較弱,而大數據具備海量數據存貯技術和靈活高效的分析技術,將極大地提升區塊鏈數據的價值和使用空間。
數字貨幣是區塊鏈1.0為代表的表現形式,主要以比特幣為主;作為一種虛擬貨幣系統,比特幣的總量是以網路共識協議限定的,沒有任何個人或機構可以改變修改供應量以及交易記錄,因此在比特幣網路成功運行多年後,區塊鏈作為支撐比特幣運行的底層技術,其本質是一種極其巧妙的分布式共享賬本及點對點價值傳輸技術。對金融乃至各行各業將帶來非常大的潛在影響。
區塊鏈與雲計算,區塊鏈技術的研就開發、與測試,涉及多個系統,時間與資金成本將阻礙區塊鏈技術的突破,基於區塊鏈技術的軟體開發,依然是高門檻的工作,雲計算服務具有資源彈性伸縮,快速調整低成本、高可靠性的特質,能夠幫助中小企業快速低成本的進行區塊鏈開發部署,兩項技術融合,將加速區塊鏈技術成熟,推動區塊鏈向金融業快速擴展。

『柒』 區塊鏈開發學什麼資料庫比較好

區塊鏈是去中心化的系統,但是由於區塊鏈中的區塊能保存的數據有限,因而區塊鏈+資料庫(雲存儲、分布式資料庫等)這種形式是在區塊鏈項目中應用比較多的一種設計。
在這種前提下,可以選擇的資料庫也有很多,比如輕量級的sqlite,可以作為app的基礎數據存儲支持,需要更大數據量性能支持的也有mysql、oracle可以使用,另外在項目緩存服務中也可以選擇使用各種key-value資料庫,如常用的redis,Memcache等來作為緩存支持,當然各種分布式資料庫系統也是現今發展的一個方向,比如阿里巴巴研發的OceanBase就是一款金融級分布式關系資料庫,RethinkDB則是一款擁有免費授權與商用授權的分布式資料庫。總之,需要學習的資料庫不是一個兩個的問題,而是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入手從基本的關系型資料庫開始學習,在此基礎上再不斷提高,學習NoSql資料庫以及分布式資料庫系統開發是比較好的一個學習路線。鏈喬在線誠意奉上。

『捌』 如何正確的理解區塊鏈技術中的資料庫

可以這樣說,區塊鏈中沒有真正的資料庫,而是「事務」,每一個節點的交易記錄都存儲在生態系統中,形成「交易共識記錄」。
以往的資料庫的事務沒有存在資料庫里,而今天的區域鏈中的數據,都是一些「事務」,是一些記錄,不可變更、篡改的記錄,每個節點能看到的數據是一樣的。再通過一些演算法,將這些數據在用的時候通過程序調用出來。

『玖』 區塊鏈技術中的可靠資料庫應該怎麼正確的理解

當區塊鏈的一個節點將賬本傳給另外一個節點時,賬本的信息做了數字簽名,實現了不可篡改。這個過程中,與銀行轉賬需要通過銀行作為中心來交互不同的是,區塊鏈技術中各節點之間的數據交互是不需要通過中心的。

『拾』 區塊鏈技術與大數據之間的關系是什麼

重慶金窩窩分析區塊鏈技術與大數據之間的關系如下:
區塊鏈和大數據關系並不是很大。大數據主要的是對於海量數據進行管理,而區塊鏈的核心是在沒有中心化中介計入的情況下實現數據的高安全性和高可靠性。
所以區塊鏈和大數據並不互相沖突,也不會取代,完全是面對不同場景情況下對於數據的不同解決方案。

熱點內容
bfc幣對usdt 發布:2025-04-16 16:34:11 瀏覽:780
怡亞通區塊鏈平台 發布:2025-04-16 16:18:36 瀏覽:532
區塊鏈百倍幣有哪些 發布:2025-04-16 16:13:31 瀏覽:913
如何通過百度區塊鏈賺錢 發布:2025-04-16 16:11:54 瀏覽:156
區塊鏈的演化邏輯與經濟學意義 發布:2025-04-16 15:58:22 瀏覽:933
usdt轉化成人民幣的匯率 發布:2025-04-16 15:47:13 瀏覽:756
北交所跟USDT 發布:2025-04-16 15:44:02 瀏覽:241
犇比特幣是中國的嗎 發布:2025-04-16 15:07:50 瀏覽:607
xrp中心化分析 發布:2025-04-16 15:07:06 瀏覽:310
eth到現在多少年了 發布:2025-04-16 14:52:46 瀏覽: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