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區塊鏈知識 » 區塊鏈個人事跡

區塊鏈個人事跡

發布時間: 2022-12-31 09:10:37

A. 「加密貨幣女王」在中國涉案150餘億遭FBI懸賞!她是如何實施詐騙的

今天是7月5日,根據最新消息顯示,加密貨幣女王在我國涉案150多億元人民幣,而在今天正式被FBI懸賞通緝,那麼鼎鼎大名的加密貨幣女王到底是如何實施自己的詐騙的呢?

希望伊格納托娃能夠早日被找到!

B. 區塊鏈技術的個人理解與感想

我認識區塊鏈到開始了解區塊鏈只有不到3個月的時間。從我有限的理解和認知中我產生了一些想法。下面就是我個人關於區塊鏈這個最新技術的一點看法和聯想。

區塊鏈第一個特性就是他的加密方法。採用的是 256位的哈希演算法。按照現在技術是無法反向破解。也就是說誰也沒有能力打開一把沒有鑰匙的鎖。這在現實世界中是不存在的。現在世界是不管再堅固的鎖,也是可以被破解的。這個技術解決了一個最最重要的問題就是隱私的保護和安全性。從這個技術上看到了現在社會中的每個人其實是沒有安全感的。說到安全感大家可能就會認為是身體的安全。其實安全這個詞存在於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區塊鏈技術首先用技術解決了安全問題。也就讓所有人相信他的絕對安全性。第一個共識就產生了。

第二個特性,就是去中心化。人類社會從建立的那一天開始就是有中心化的。部落,家族,民族,軍隊,國家的形成。都是中心化的體現。

中心化意味著管理的集中。在這種管理的集中過程中全世界都在追求民主,產生了民主集中制。各種形形色色的民主其實只是概念性的體現。真正的民主很難在中心化的結構中形成。縱觀整個世界所有的先進的社會體制都不是真正的民主。民主首先我認為就不能是等級化的。或者說不能是自上而下的。民主是一種平等的最好體現。人類在追求自由平等的路上走了幾千年。發現絕對的自由和平等是不可能實現的。所以當區塊鏈的去中心化概念出現的那一刻起。理想主義的自由平等觀念似乎要產生了。讓全社會的人看到了實現自由平等和民主的可能性。雖說去中心化是一種理想,但理想被看到了一絲絲曙光的時候。大家都開始興奮了。現在對比特幣等加密幣的炒作明顯有些跑題。但是這確實是由一群理想主義者實現的。就是這批狂熱的區塊鏈信徒。讓區塊鏈影響著整個加密幣市場。

C. 重回2008:區塊鏈起源,夢想開始的地方

— — 本文閱讀約8分鍾 — —

我的豐功偉績值得澆鑄於青銅之上,銘刻於大理石上,鐫於木板上永世長存;等我的這些事跡在世上流傳之時,幸福之年代和幸福之時亦即到來。 ——塞萬提斯 《堂吉訶德》

 借比特幣誕生十周年之際,把這句話也送給中本聰,致敬這個偉大的時代。

ONE

01

時鍾撥回到2008年,全世界正在與半個世紀以來最嚴重的全球經濟衰退鏖戰正酣,這次非同尋常的沖擊造成嚴重的貿易癱瘓、導致多個相當大型的金融機構倒閉。由於全球一體化、各種設計精巧的金融產品的發展,世界金融體系膨脹成一個相互依存、疊屋架床的鐵索連環生態,危機發展有如火燒連營,各國央行和政策制定者顯得一籌莫展。

危機正是由政策制定者一手造成的,為了刺激經濟,各國政府施行寬松的貨幣政策和赤字財政,刺激居民加杠桿進行過度消費,金融機構同樣無視風險高杠桿運營,造成了資產價格泡沫。決策者和監管當局漠視風險,主觀上造成了金融監管的缺失和鬆懈;金融機構為了追求短期利益不擇手段,加劇和放大了風險。

派拉蒙影業發行的傳記劇情片《大空頭》取材於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

諷刺又無奈的事情是,之後,全球政策制定者試圖快速啟動金融危機後的經濟復甦,各國都進入了貨幣寬松時代,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所發行的貨幣,遠超歷史上的平均水平,在這輪史無前例的印鈔運動中,全球資產價格隨之開始新一輪暴漲,造成嚴重的通貨膨脹、產能過剩,至今未出清,成為摘不掉的枷鎖綁架著經濟政策。

沒人對這樣強盜式的政策滿意,錢得存在銀行忍受實際上的負利率剝削,有誰願意看到自己辛苦打拚掙來的血汗錢被通貨膨脹稀釋掉?是時候改變一下游戲規則,做點新的嘗試了。

TWO

02

計算機技術與現代通信技術的普及應用,是書本上定義的第五次信息技術革命,它將人類社會推進到了數字化的信息時代,使我們生產生活方式發生了巨大變革。我們受益於此,在互聯網上聊天、閱讀、游戲、購物、社交,完成工作和生活,打發無聊寂寞的時光,一些優秀而偉大的公司由此誕生,也有一些投機取巧的鼠輩暗自生長。

習慣網路的我們,在嚴厲的內容審查和言論管制環境中,對404頁面再熟悉不過,這是權威制度下的特色日常。HTTP 404錯誤是客戶端在瀏覽網頁時,伺服器無法正常提供信息,或是伺服器無法回應,且不知道原因所返回的頁面。超文本傳輸協議(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是互聯網上應用最為廣泛的一種網路協議,所有的WWW文件都必須遵守這個標准。盡管TCP/IP協議是互聯網上最流行的應用,HTTP協議並沒有規定必須使用它和基於它支持的層。事實上,HTTP可以在任何其他互聯網協議上,或者在其他網路上實現。

仔細學習一下HTTP狀態碼,與404 Not Found相隔不遠,我們能找到很少見到的402 Payment Required,對它的描述是「留作以後使用」,並且被標注為「需要支付」才能訪問。其實在網路設計之初,創造者們就希望能夠提供一種傳輸價值的方式。只是不同於信息的自由分享,在網路上自由交換價值,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價值不是可以隨意「復制和粘貼」的數據。這個夢想只能被無限期擱置,落寞地被標注成「留作以後使用」,難題留給有足夠智慧解決問題的人。

THREE

03

加密貨幣的種子,其實早早就已種下。20世紀80年代,密碼朋克就有了加密貨幣的最初設想。有人夢想建立一個充滿政府秘密的市場,爆料者可以獲得不可追蹤的電子加密貨幣獎勵。設計獎勵的難點在於如何建立大家都認可的共識,也就是萊士利·蘭伯特(Leslie Lamport)等人1985年提出的拜占庭將軍問題(Byzantine Generals Problem),讓各地軍隊彼此取得共識、決定是否出兵的過程,延伸至計算領域,建立有容錯性的分布式系統,即使部分節點失效仍可確保系統正常運行,可以讓多個基於零信任基礎的節點達成共識,並確保信息傳遞的一致性。

不得不承認,驚天動地的大歷史有時候就是由少部分人造就的。1993年,艾瑞克·休斯(Eric Hughes)和一幫密碼學愛好者,創建了一個「密碼朋克郵件名單」加密電子郵件系統,簡稱「密碼朋克」,目的是對抗受到政府監控的互聯網電子郵件,秘密討論群「密碼學郵件組」在宣言中寫道「我們使用密碼學,匿名郵件轉發系統,數字簽名,以及電子貨幣來保障我們的隱私」。

1998年,另一名密碼朋克戴偉(Wei Dai)提出了匿名的、分布式的電子加密貨幣系統B-money。分布式思想靈光乍現,成為新一代加密貨幣的精神先導。思想碰撞、歲月激盪,密碼朋克們孜孜以求,非對稱加密技術、點對點網路技術、哈希現金(Hashcash)演算法機制直至可復用的工作量驗證(Reusable Proofs of Work),技術日臻成熟。

2008年11月1日,「密碼學郵件組」里出現了一個新帖子:「我正在開發一種新的電子貨幣系統,採用完全點對點的形式,而且無需第三方信託機構。」該帖的署名,是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

「本文提出了一種完全通過點對點技術實現的電子現金系統,它使得在線支付能夠直接由一方發起並支付給另外一方,中間不需要通過任何的金融機構。」「傳統貨幣最根本的問題在於信任。中央銀行必須讓人信任它不會讓貨幣貶值,但歷史上這種可信度從來都不存在。銀行必須讓人信任它能管理好錢財,並讓這些財富以電子貨幣形式流通,但銀行卻用貨幣來製造信貸泡沫,使得私人財富縮水」,他在比特幣白皮書中這樣寫道。

2009年1月3日, 中本聰發布了開源的第一版比特幣客戶端,宣告了比特幣的誕生。他在位於芬蘭赫爾辛基的一個小型伺服器上通過「挖礦」得到了50枚比特幣,產生第一批比特幣的區塊叫「創世區塊」(Genesis block)。中本聰將當天的《泰晤士報》頭版標題——「The Times 03/Jan/2009 ,Chancellor onbrink of second lout for banks」( 2009年1月3日,財政大臣正站在第二輪救助銀行業的邊緣)刻在了創世區塊上,對貨幣當局不動聲色的來了一次永載史冊的嘲諷挖苦。

FOUR

04

2009年出現的比特幣,使得一切關於貨幣、互聯網和價值傳遞的問題得以改變,所謂「此物一出天下反」,原來困擾網路創造者的棘手問題似乎迎來解決方案,巧妙融合P2P網路、密碼學、共識演算法等已有技術的比特幣優雅的解決了在互聯網上產生、存儲和傳遞交換價值的問題。在這個系統中,數據以區塊(block)為單位產生和存儲,按時間順序連成鏈式結構(chain),彼此獨立的節點共同參與數據的驗證、存儲、維護,具有不可篡改、公開透明的特點。Blockchain被翻譯成區塊鏈技術,它建立了在不可信網路中進行信息和價值傳遞交換的可信機制。

中本聰預言,20年內比特幣要麼歸零要麼無比強大。經過極客、技術佈道者、加密貨幣愛好者乃至敏銳資本的推廣和發展,比特幣從籍籍無名到譽滿天下,由其衍生的區塊鏈技術開枝散葉,也必將帶人類邁入新紀元。而針對區塊鏈技術,各國政府、大資本、技術先驅甚至普羅大眾,已慢慢建立共識——繼蒸汽機、電力、互聯網之後,區塊鏈或許是下一代顛覆性的核心技術,互聯網從信息互聯網向價值互聯網邁進。

網路的發展雖然日新月異,但是信息傳播和價值傳遞的突破性進展,都不是偶然事件,從研究者和愛好者夜以繼日的嘗試探索,到普通用戶的應用反饋,都要經歷漫長而艱苦的演變過程。隨著技術和需求的趨於穩定成熟,每個新階段都可以在前一個階段的基礎上建設出新的東西。穿過歷史重重迷霧,回看信息互聯網的發展歷程,我們應當對建設和使用價值互聯網有充足的心理准備,雖然技術是現成的,但大規模的普及應用並不能一蹴而就。如果歷史具有借鑒意義的話,我們再樂觀的期待都不為過,價值互聯網的應用和普及,將迸發出遠遠超過我們預期的能量。

- End -

更多資訊在區塊鏈怪人公眾號等你哦

聲明:數字資產投資存在風險,區塊鏈怪人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

D. 什麼是區塊鏈發展的里程碑

一、中本聰的論文-比特幣白皮書

2008年,在美國過於寬松的授信標准下,房屋借貸所堆疊出的巨大泡沫引爆了一連串開啟於2008年9月的金融危機。

9月14日星期日,雷曼兄弟在美國聯准會拒絕提供A其資金的支持援助後宣告破產,而在同一天美林證券宣布被美國銀行收購。這兩件事標志著金融危機的起點,進而引發全球股市暴跌、金融大衰退,許多投資人損失慘重,也讓人們開始對極權制的金融體系感到不信任。



二、創世區塊

2009年1月3日,第一個比特幣區塊在第一批礦工透過挖礦獲得了50個比特幣後誕生,這也標志著比特幣金融體系的正式誕生不過有趣的是,在比特幣區塊鏈問世數年後,人們才從Coinbase的創世區塊交易編碼中,第#1616行發現一個16進制字串。

在將此串轉換成英數字後,會得到「sknab rof tuoliab dnoces fo knirb no rollecnahC 9002/naJ/30 semiT ehT」,反過來讀便是「The Times 03/Jan/2009 Chancellor on brink of second lout for banks」,是Bitcoin的創始日期以及中本聰在最初的交易中留下的訊息。

三、首筆比特幣支付–PizzaDay

Laszlo Hanyecz是一名在線上零售公司GoRuck工作的佛羅里達人兼工程師,但若你是幣圈中人,你一定聽過他的一些驚人事跡:Hanyecz在2010年5月22日用10,000比特幣(BTC)向網友購買來自Papa John』s的兩片比薩,也就是25美元的比薩,如今一萬枚比特幣價值約為4千萬美金。

而名為Jeremy Sturdivant(網名「Jercos」),就是那位當初收了10,000枚比特幣,交換兩片比薩給Hanyecz之人。這筆交易的重要性在於,這是比特幣有史以來第一次進行實物交易,證明了比特幣確實在現實世界也具備價持傳遞的功能。

四、史上最大交易所黑客事件Mt.Gox

2014年2月24日,Mt.Gox為當時最大的比特幣交易所。該交易所CEO馬克·卡佩勒斯在部落格中宣布退出比特幣基金會,隨後訪問Mt.Gox只將返回一個空白頁面。

2014年2月28日,Mt.Gox向東京地方法院聲請破產保護,破產研究機構「帝國資料調查公司」(Teikoku Databank,Ltd.)的資料顯示,Mt.Gox負債達65億日圓、2013年度營收為1.35億日圓;帝國資料調查公司在新聞稿中表示,Mt.Gox隨後發現自有比特幣10萬枚與使用者比特幣75萬枚被竊。

五、以太坊問世

2015年7月30日,第一款以太坊正式啟用,名為Frontier(先鋒)。所有承諾給早期投資者的以太幣被順利地交付,開發者們也開始在以太坊上編織他們的夢想。

第三版以太坊Metropolis的Part II—Constantinople將會在不久後推出(目前暫時延到明年中),雖然目前以太幣的價格只有今年高點的一成不到,但是我們在這三年來已經見證了以太坊為世界帶來的創新:包含以太坊虛擬機、智能合約、Dapps、許可式的共享帳本(Permissioned Ledger)等。

雖然以太坊面臨擴容困境目前仍在等待技術的更新,在17、18年間有紛紛出現許多底層公鏈作為應用平台,也就是以太坊的眾多競爭者,開啟了「多鏈時代」。目前也不乏有dApp的開發者也因受限於以太坊目前的TPS紛紛轉向其他公鏈,也有人認為未來會是「多鏈並行,每鏈一個面向」的場景。

E. 網上看了不少幣圈大神發家的事跡,很感興趣,請問如何進入區塊鏈投資啊

幣圈大神發家的事跡,當個故事聽聽就可以了,如果是因為自己也想和大神一樣發家的話,建議不要進行區塊鏈投資。還有很多人沒有發家反而返貧,不管進行什麼投資都要慎重。畢竟錢是自己的。
如果沒有了解研究過,不要投資。實在很感興趣的話,先了解吧!

F. 談談我個人對區塊鏈行業的看法

為什麼各個企業要加入區塊鏈行業

區塊行業的發展

區塊鏈1.0時代是以比特幣為代表的,這一時期解決了在「去中心化」的價值轉移問題 如BTC LTC 等

區塊鏈2.0時代是以以太坊為代表的,這一時期的以太坊提出的智能合約使得區塊鏈不再只是貨幣領域,區塊鏈能夠應用到各行各業,期間大量服務於各行各業的項目層出不窮

區塊鏈3.0時代是以眾多公鏈為代表的,這一時期公鏈運算速度大幅度上升遠超以太坊,因此DAPP大規模爆發。

簡單來說 如果把區塊鏈2.0比喻成4G,那麼區塊鏈3.0就是5G時代。

區塊鏈對傳統行業到底有什麼實際價值,

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解讀:

(一)區塊鏈是一種安全的數據處理的手段。

區塊鏈本質上有四項不可缺的核心技術,分別是:分布式存儲、共識機制、密碼學原理、智能合約。分別對應數據存儲,數據的處理更新,數據安全和數據操作,

為擺脫現在「中心化」伺服器的種種問題,比如:黑客攻擊、宕機、販賣用戶信息區塊鏈使用這四項核心技術進行數據處理,從而使得數據變得可追溯且不容篡改。所有信息在寫入的那一刻會被記錄在區塊鏈上,之後的運輸、銷售、監管也將完整地記錄在區塊鏈上,任何人都無法擅自更改。日後一旦發生問題,便可以輕松追溯到當時的信息,進而明確問責與賠償。這也是為什麼是叫鏈的原因。基於這樣的特點區塊鏈被用於確權,醫療,慈善等信息造假嚴重的領域。

(二)區塊鏈是一次頭腦風暴。

基於區塊鏈「去中心化」的特性,導致了在區塊鏈行業中,沒有一個權威,或者說每個個體都是權威。因此採用協商一致的機制,即「共識機制」,基於節點們的投票、信任,使整個系統中的所有節點都能在這個系統中自由安全地存儲數據、更新數據。共識機制的不同決定了系統的運營角度的不同

(三)區塊鏈是一次通證化

基於區塊鏈1.0的基調和2.0的思想,基本所有的區塊鏈運行都需要通證,作為記賬的酬勞通證成為鏈上礦工勞動的成果。通證的質量影響著礦工貢獻的熱情。通證與股票極其類似,所以通證的質量決定了公司的好壞。

企業上鏈

區塊鏈與互聯網大為不同,它的目標不是將企業的產品變得更為好賣(因為類似的目標已經讓互聯網實現了)。而是將這些產品或服務所承載的某些信息放到新的基礎設施上產生新的價值。在共識經濟學里,這種信息被稱為熵資產。之所以被稱為熵資產有兩個原因:一是具有稀缺性;二是對共識的形成具有貢獻。

只有對創建共識有價值的信息進入區塊鏈才是一件性價比高的事情。其中最初級的部分是可追溯的產品信息,但是可追溯的價值不是每個行業都必需的,而且區塊鏈未必能夠很好的解決底層資產的真實性問題。通常來說,無形資產比較適合上鏈,因為可以採用「公開即確權」的特點快速的完善產權體系。

但是將實體商品上鏈要格外慎重,如果採用物聯網技術才能實現真實性追溯的話,其法幣代價可能過於高昂,實際回報太低。

企業上鏈就是對傳統企業進行區塊鏈經濟化改造,讓其上鏈經營,成為區塊鏈經濟組織,就是企業上鏈。一個標準的區塊鏈經濟組織,是分布式自治組織,通過發行通證,凝聚共識,替代傳統協作模式,提升了生產力,讓參與創造財富的各種利益相關者,都具有組織的長期利益的共治和共享權力,企業上鏈最大價值在於提供新的經濟發展動能,企業的生產成本降低,企業資產價值提升。消費者可以購買通證,分享企業的發展及收益;上下游企業也能購買通證,直接抵扣貨款或其他交易往來;產業鏈整合後,大家會共同監督產業各企業的發展,並維護通證的穩定。時至今日,很多企業都開始將目光瞄準了企業上鏈。

企業上鏈的困難

1.初涉區塊鏈行業信息閉塞

2.新通證經濟模式下缺乏成功適合企業運營模式

3.新技術缺乏相應人才

4.初期投入成本巨大

面對如此問題,不少企業望而卻步,為保證企業上鏈的順利進行可以通過BCSeeker尋找區塊鏈行業服務供應商。BCSeeker以自由開放的形式讓提供方商和客戶在這個平台上尋找貿易夥伴,尋求服務、洽談生意,可以說在互聯網上建立了一個無地理和時間障礙的自由的撮合市場,並且全過程對雙方完全免費。

BCSeeker專門為上鏈企業開辟了一條道路,您還在等什麼?

G. 區塊鏈:把數據的所有權還給個人

本文通過事例的方式說明區塊鏈技術是如何實現個人信息所有權回歸個人的。

首先我們來看淘寶的數據所有權。淘寶的數據包括個人瀏覽商品痕跡、個人購買商品明細、進駐的商家銷售數據、商品物流數據、付款收款數據等等,所有的個人和商家的數據都在淘寶的伺服器上。這些數據屬於誰?淘寶的用戶(包括顧客和商戶)認為數據是由用戶產生,應該歸屬於用戶。而淘寶認為,記錄用戶數據的伺服器硬體設施是淘寶的,數據也屬於淘寶。

這就好比你在別人家的院子里種了一棵樹,這棵樹是你種的沒錯,但這棵樹是種在了別人家的土地上,這棵樹的存活離不開你的播種,也離不開別人家的土地。那這棵樹到底是誰的?

所幸的是,由於個人信息保護的相關法律出台,淘寶的數據所有權屬於用戶。不幸的是,用戶沒辦法行使所有權。因為你沒辦法把你的數據從淘寶的伺服器上轉移或者刪除,除非付出相應的成本。接著上面那個別人家院子種樹的例子,你想實現這棵樹的所有權,想把它挖走,那行不通,因為,第一別人不讓你進院子;第二你自己沒有土地,挖走這棵樹,樹就死了。

所以,擁有數據的所有權並不一定能自由處置數據。沒有處置權的所有權形同虛設。產生這個問題的根源在於中心化的商業模式和系統架構。在中心化的模式下,數據所有權的擁有者是沒有辦法實現數據處置權的。淘寶可以承認數據所有權屬於用戶,但是無所謂,這並不妨礙淘寶利用用戶的數據進行用戶歧視、平台二選一、流量壟斷、競價排名等不合理的經營。回到上面那個別人家院子種樹的例子,這棵樹是你的沒錯,但是樹下別人乘涼,結出果實別人享用。

綜上分析,唯有去中心化的模式,才能有效解決數據所有權與處置權分離的問題,而目前去中心化最優秀的技術就是區塊鏈。

區塊鏈的解決方案:

搭建基於區塊鏈技術的電商平台,我們把這個平台命名為「電商聯盟鏈」,以下簡稱「聯盟鏈」。

每個商戶作為一個節點接入聯盟鏈,每個顧客作為一個節點接入聯盟鏈。商戶銷售的商品信息作為共享數據發布在聯盟鏈上,所有接入的顧客節點都可以看到這些信息並瀏覽這些信息。當顧客決定購買某件商品,則把購買信息包括商品、型號、地址等通過聯盟鏈傳遞給商戶。在這個過程中,每個商戶各自記錄與自己做交易的顧客的交易信息,對於與自己無關的(別的商戶和顧客)發生的交易信息,只記錄該信息的特徵值(哈希值);每個顧客同樣各自記錄自己的交易信息,對於與自己無關的信息只記錄下特徵值。

一個節點記錄與自己無關的交易特徵值的目的是為了防止聯盟鏈上的交易信息被篡改。當交易的一方或雙方篡改了交易信息,則該交易特徵值會改變,那麼只要和交易無關節點記錄的特徵值對比,篡改行為就會被聯盟鏈發現。

在電商聯盟鏈上,不存在一個中心化的節點,所有節點都是平等的,每個節點都只記錄各自相關的交易數據,沒有辦法保存非相關節點的交易數據。用種樹的例子來說,就是各家都在自己院子里種樹,沒辦法讓別人把樹種到自己的院子里。節點要如何處理自己的數據可以由自己決定,只需要與交易的另一方節點達成數據處理共識即可。

這樣,基於區塊鏈技術的電商聯盟鏈就真正實現了數據的所有權和處置權的統一,這是實實在在的所有權。

到這里,有人可能會說,那有些商品信息的定製化推薦和商品排名等有益服務還是需要的,如果數據都分散在所有權人的手上,那麼就無法實現這種有益的數據功能了。沒關系,只需要一個專門負責數據分析的第三方機構接入聯盟鏈即可。由商戶節點和顧客節點負責把自己所有權的數據的使用權授權給第三方數據分析節點,並通過區塊鏈的智能合約技術約定數據使用的規范,數據分析機構在使用權的授權范圍內分析交易數據並提供其他節點所需要的數據服務。

數字時代,數據是重要的生產資料,因此把數據的所有權界定清楚很關鍵。中心化的模式會剝奪廣大數據生產者的生產資料,使得廣大數據生產者變成實質上的無產階級,這是不合理的。而通過區塊鏈技術,可以讓數據所有權回歸數據生產者,使數字時代生產關系更加合理。這是未來的方向。

H. 區塊鏈如何帶來個人數據保護「革命」

區塊鏈如何帶來個人數據保護「革命」
美國媒體當地時間17日晚間披露說,深陷濫用個人隱私數據丑聞的英國「劍橋分析」公司原本計劃推出個人隱私數據存儲服務,並通過區塊鏈技術以加密貨幣的形式出售。個人信息加密貨幣化的概念其實並不新鮮,這個設想的關鍵在於每個人對個人信息的自主權。一些業內人士認為,區塊鏈技術可能帶來個人數據保護「革命」。

大數據時代,個人的數據被認為是黃金般珍貴。個人數據泄漏令人擔憂,但絕大部分人不可能因為害怕數據被收集而切斷與互聯網的聯系,而現階段有責任保管個人信息的企業、學校、酒店、社交網站等往往擔責不力。專家們認為,區塊鏈技術作為一種帶有加密、信任、點對點、難篡改等特徵的「中間件」,有望解決這個難題。
區塊鏈技術的出現令個人數據掌控權從互聯網公司轉移到用戶自己手中,使人人掌控自己的個人數據成為可能。通過它,用戶個人數據可以與個人數字身份證相關聯,用戶可以選擇數字身份證是匿名、化名或公開,還可以隨時隨地從任何設備訪問區塊鏈應用平台,控制他們的互聯網個人數據。
舉例來說,某人的身份證號碼在區塊鏈上的信息可能被轉換為一串密文,人臉圖像信息也被加密。他在酒店辦理入住時,僅需通過應用將身份證號碼密文發送給酒店,酒店將信息同區塊鏈應用上的加密數據比對,不需要知道他的任何真實信息,但只要加密數據比對結果相符就可以保證入住。
與此同時,大數據及人工智慧開發需要大量用戶數據資源,用戶可以將個人數據作為加密貨幣選擇性出售,同時收到一定回報。例如,如果電商需要用戶數據開發一個新應用,用戶可以選擇出售自己的購物歷史數據,但自己的地址賬號等信息仍可以保密。
在基因測序領域,區塊鏈應用已經開始讓傳統基因測序公司出售個人數據的「生財之道」受到挑戰。
近年來,面向普通人的基因測序服務備受追捧。以美國「23與我」染色體生物技術公司為例,消費者僅需不到100美元和幾口唾液就能得到家族遺傳信息,如果再付80美元,就能在原始數據基礎上獲得遺傳健康風險等方面的深度解析。然而這家企業並不滿足於測序服務收入,還將自己掌握的數百萬份客戶遺傳數據分類打包賣給制葯公司,僅2015年初出售的帕金森病數據就高達6000萬美元。不少類似的生物技術公司一邊從消費者獲得服務收入,一邊轉賣消費者的數據「掙雙份錢」。
今年2月,美國哈佛大學遺傳學家喬治·徹奇創建了「星雲基因」公司,希望通過區塊鏈技術打破這個格局。該公司計劃以低於1000美元的價格完成全基因組測序,這一費用由客戶承擔,作為回報,客戶在直觀了解自身遺傳信息對應疾病風險的同時,也擁有對測序數據的自主權。遺傳信息將通過區塊鏈技術保障安全,同時加密貨幣化,按照顧客的意願進行存儲出售等交易。
這家公司計劃推出一種「星雲幣」作為交易媒介,顧客可以將自己的遺傳信息兌換為「星雲幣」,也可以用「星雲幣」支付自己的測序費用,制葯公司可以用傳統貨幣購買「星雲幣」來獲得普通人的遺傳信息數據,整個交易買賣過程都通過區塊鏈平台完成,加密透明且安全。
徹奇表示,在綜合測序花費、遺傳信息保護、數據管理及基因組大數據處理等多方面因素後,區塊鏈技術讓更多人真正地「擁有」自己的遺傳信息。

I. 「值守防疫一線,踐行初心使命」觀後感心得體會範文精選5篇

中國戰「疫」,體現了中國速度、中國力量,突顯了中國作為世界大國對世界的責任與擔當。中國戰「疫」,不僅是為自己而戰,更是為世界而戰。一起來看看「值守防疫一線,踐行初心使命」 觀後感 心得體會 範文 精選5篇,歡迎查閱!

「值守防疫一線,踐行初心使命」觀後感心得體會1

來勢洶洶的新型冠狀病毒沖刷了整個新春假期,原本應該熱鬧的 春節 變得愈發冷清。大多數人選擇待在家裡無聲地支持著這場戰「疫」,但在一線,各個基層黨組織正熱火朝天地堅守崗位,為基層防疫工作提供堅強保證。如果防疫是場「狼人殺」,只要「好人陣營」緊緊團結在一起,就必能擊敗病毒「狼人」。

防控新冠肺炎工作,要聽從指揮做「良民」。人民群眾是防疫阻擊戰中最長的一條防線,與一線的醫護人員相比,人民群眾無疑是一道「後防線」。在加強健康排查、停止聚集活動的基礎上,各地的「硬核」防控紛紛上線:一聽說村裡要組建隊伍不間斷尋訪、設卡管理,黨員群里便熱鬧了起來,齊刷刷的都是「我願意!」「算我一個!」更是拿出了自家的帳篷、桌椅和體溫槍站上了「疫」線。基層黨員在戰「疫」一線帶頭垂範,帶動更多農村青年、鄉賢人士群策群力,將 措施 落到細處,堅守防疫「最後一公里」。同時在各村、社區張貼漫畫、轉發防疫短視頻,快速糾正謠言,積極引導廣大村民科學防範新冠病毒肺炎,養成勤洗手、戴口罩的好習慣。

防控新冠肺炎工作,要對症下葯做「女巫」。84歲高齡、經歷過SARS的鍾南山院士又一次義無反顧地沖向一線;15名醫務人員拯救病人,不顧個人安危,最終感染上了病毒;長時間辛勤工作後的醫務人員,摘下口罩時,滿臉都是創傷。全國無數醫務工作者主動請戰,支援武漢抗擊病毒一線,這都在訴說著「大愛無疆」。這些行動無一不彰顯大愛,是當代中國的脊樑,民族的英雄。嚴密檢測、精準用葯,一條條防控疫情的醫學措施築起理論防線,在無數醫務人員的努力下,出院人數在日見增多,隔離效果在逐漸顯現,治療措施在日漸精進,正是他們的妙手回春,才撐起了患者生命的明天。

防控新冠肺炎工作,要孰是孰非靠「預言家」。打贏這場防疫戰需要各級部門緊密配合,下沉鄉村,從嚴要求開展工作,更需要村幹部提高服務意識、責任意識。「危難之際見精神,難事之中看擔當。」這時,更需要法檢、公安、紀檢監察部門聯合督察,檢查工作遺漏之處,挖掘出防疫工作中的榜眼典型,督察出失職的幹部,以守土有責的責任感、守土擔責的危機感、守土盡責的使命感踐行勇於擔當的錚錚誓言。

微風拂起鮮紅的五星紅旗始終在960平方公里的廣袤土地上飄揚,基層黨員、幹部作為基層防疫工作的「主心骨」始終堅守在戰「疫」一線。 立春 已至,我相信,沒有一個冬天不能逾越,國家不會永遠在黑夜中,武漢不會永遠在寒冬中,櫻花再開的時候我期待那個新生的春天到來,總有一天,「天亮了,好人陣營獲得勝利」。

「值守防疫一線,踐行初心使命」觀後感心得體會2

在這萬物復甦的立春之際,世界呈現一片欣欣向榮之景。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女性甚之。「女為悅己者容」可佳,「女為己容」更可佳!伴隨著春天的號角,追尋著春天的腳步,洋溢著春天的暖陽,基層幹部「蠢蠢欲動」,我大聲道:「我要變『好看』」。

防控肺炎 疫情,要做一隻向上的蝸牛,執著地變「好看」。說到蝸牛大都反感,第一時間便與慢、拖聯系在一起,也因此常被用於形容一個人說話、做事的速度很慢。《蝸牛與黃鸝鳥》是兒時的記憶,「葡萄成熟還早地很哪,現在上來干什麼」「阿黃阿黃鸝兒不要笑,等我爬上它就成熟了」,我則喜歡蝸牛,不僅喜歡它向上爬的美妙「身姿」,更愛它執著的精神。蝸牛好比身處基層的幹部,一直嚮往著「高處」,並立下為之奮斗的遠大目標。我要變「好看」不是一句話說完就了事,需要基層幹部像蝸牛一樣堅持不懈、執著向上,終有一日變「好看」。

防控肺炎 疫情,要做一隻勤勞的蜜蜂,忙碌地變「好看」。基層「披星戴月」的日子數不勝數,不論是盛夏燥熱的夜晚亦或是深冬凜冽的清晨,總有那麼幾盞「燈」不辭辛勞地工作著。冬去又春來,一年又一年,如蜜蜂一般忙碌的身影在基層依然清晰可見,我不知道閑下來是什麼情形,閑下來是什麼滋味,但我深知閑下來我會無所適從,我也不會喜歡閑下來的滋味。「一分耕耘一分收獲」,蜜蜂一心采擷蜂蜜、醞釀幸福。「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年輕是朝氣蓬勃的模樣,年輕意味著無限的可能,縱使基層似「刀山」像「火海」,我也要拿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氣在基層「旋轉跳躍」,只因那「舞動」的身姿最「好看」。

防控肺炎 疫情,要做一隻嬌艷的玫瑰,靜靜地變「好看」。「羞答答的玫瑰,靜悄悄地開」,玫瑰是女性最愛的花種,不僅因它是愛情的象徵,更因它「內外」兼修的美德。一個個含苞待放的花骨朵,不言不語、不爭不搶,默默地努力生長,綻放出一朵朵嬌艷欲滴的玫瑰。工作中偶有好大喜功、攬功不攬活的人員,但更多的基層幹部如玫瑰一般,「埋頭苦幹」「默默無聞」,認真對待每一個環節,努力做好每一項工作,從不是計較個人名利得失。「但行好事,莫問前程」,基層幹部要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心態靜待綻放的「好看」玫瑰。

變「好看」是一個目標,變「好看」更是一個過程。認識了「好看」的蝸牛,「好看」的蜜蜂和「好看」的玫瑰,接下來期待在基層成長、變「好看」的我。

「值守防疫一線,踐行初心使命」觀後感心得體會3

這個春節,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防控阻擊戰,在中華大地驟然打響。

新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肆虐,嚴重威脅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安全,武漢的疫情牽動著我們每一個人的心。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無論是醫護人員,還是基層工作者,以及所有的黨員幹部,在疫情爆發的那一刻,他們就拿起了「武器」奔赴「戰場一線」,因為有了他們,我們堅信這場戰爭的勝利屬於我們。

武漢封城後的24小時,有這么一群人朝著武漢去了,他們就是醫護人員。那天有一幕深深的觸動著我們的內心——年過八旬的鍾南山院士乘坐高鐵前往武漢,當疫情爆發後,鍾南山第一時間就奔赴疫情一線,他用行動詮釋著什麼是「若有『戰』,召必回」。此外還有一個接一個,一群又一群還不等召喚就自願請命前往疫情第一戰場的醫生和護士們。他們也是血肉之軀,病毒不會因為他們是醫生和護士而「網開一面」「繞道而走」,如果要問他們一句為什麼要去,他們最多的回答就是「這是我們的職責和使命」。

疫情爆發正值新春佳節,也是農村聚會聚餐,舉行壩壩宴的高峰期。由於缺乏專業的醫護人員、防護知識以及信息 渠道 ,農村被作為疫情戰的「最後一公里」,在這里,廣大的基層工作人員就是戰爭的「沖鋒手」「排雷手」。大年初一,一則通知喚回了本應在家團聚的基層工作人員,各鄉鎮、各村、各社區的基層幹部帶頭排查、帶頭走訪、帶頭宣傳,他們用大喇叭為村民播送疫情,讓那些心存僥幸、打算外出走親訪友、聚會聚餐的群眾留在了家裡,讓打算舉辦婚喪嫁娶的群眾取消了宴席,他們打下了最難打的防控戰之一,用自身的安危換來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健康年。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疫情自發生以來,各單位對疫情防控工作進行研究部署,提出明確要求。在沒有硝煙的戰場上,一名名共產黨員挺身而出,一個個戰斗堡壘巍然矗立,鮮紅的黨旗在疫情防控一線高高飄揚。廣大黨員幹部深刻發揮了先鋒模範作用,他們自行接力,做出莊重承諾,帶頭不聚餐、不參與各種聚會、不去公共娛樂場所,堅決抑制謠言傳播;他們不忘初心、挺身而出,牢記人民利益高於一切,馬不停歇奔赴各處,切實擔負起戰疫情的職責;他們全力以赴、盡銳出戰,始終和群眾並肩作戰,帶頭奉獻,積極投身防控疫情第一線。

歲月靜好,是因為有人在為我們負重前行,感謝那些在疫情中為我們奔赴前行的人,是他們用肩膀為我們承擔了下榻的重量。在疫情面前,我們沒有一個人能置身事外,對於廣大人民群眾能做的就是「宅」在家,這是對自己負責,對他人負責,更是對社會、對國家最大的支持。中華兒女從不畏懼任何困難,從不會退縮,我們堅信這場戰爭我們肯定能贏,也必須要贏。

「值守防疫一線,踐行初心使命」觀後感心得體會4

今天,我收看了《全國大學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課》令我受益匪淺,刻骨銘心。??這次新冠肺炎疫情,讓我想到了一個詞——「多難興邦」。 多難興邦一詞出自《左轉》----「或多難以固起土,啟其疆土。或無難以喪其國。失其守宇。」

一個國家是否強大,就要看當國家面臨困難時領導者做出的判斷和指引,困難能讓我們強大,這就是「多難興邦」啊 。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無數國人逆行而上。八十四歲的鍾老,雖年及懸車,仍披掛上陣;韓紅傾其所有,支援武漢。不僅她們,更有許許多多醫護人員千里迢迢來到武漢,幫助武漢人民一起度過這難關!每一個時代都有不同的英雄,有人在寒冷的冬日裡把整箱的口罩送到警察局,卻轉身離開,有人在戰斗一線救死扶傷,迎難而上,有人時時刻刻陪在患者身旁,甚至奉獻出了生命,有人獻出了自己的一點點力量,奉獻出了自己的一份愛心。他們亦是英雄。一個字,一盞燈,一份心,一種情。

這次疫情,更讓我熱淚盈眶的一種精神,是「家國」。

不要播我的名字,媽媽看了會擔心,短短的幾個字是一種胸懷,這是出自24歲女孩的一段話語,在得知自己要去支援武漢時,他沒有猶豫,去了離家的遠方,唯一不放心的是在家擔心自己的母親,國是千萬家,正是這些為家人著想的陌生人,彰顯了我們心中的家國情懷。你我作為一名身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大學生的我,也該在此時志願加入道路卡點工作中,國家栽培了我們,我們也應該在國家需要我的時候挺身而出,展現作為一名大學生的使命擔當。

「值守防疫一線,踐行初心使命」觀後感心得體會5

「您從哪來?到哪裡去?」「是這樣的……」「感謝您的配合,少出門,出門請帶上口罩」。這是一線排查工作者一天能重復兩三百次的話,一次次苦口婆心「勸返」,限制人流、車流聚集,「地毯式」「網格化」再強調、再動員、再排查。戰線醫護人員更是用自己的生命在守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豈能讓瞞報謊報的個別行為,給民心「添堵」、給沖鋒戰「疫」一線工作「拖後腿」?

2020防控肺炎 疫情,要設置「隔離點」,如實匯報是對自己負責。疫區返鄉、出現相關症狀要及時反饋上報,嚴格落實「隔離14天」要求,及時梳理「路線圖」和「延伸接觸」線索,切莫盲目自信和故意隱瞞,不僅耽誤自身病情確診和治療,還危害群眾利益。盡量少出門、不出門,在車站、碼頭、地鐵、機場、超市、廣場等人流聚集場所,要有效切斷疫情蔓延傳染源,積極配合衛生健康部門進行安全檢查,隔離「病毒」。要清醒認識自身健康狀況,做好科學防範、預判風險,積極發聲、靠前站位,組織引導周邊人參與到宣傳、監督、戰斗的「大家庭」中。要精準劃分「安全區」與「隔離區」,勤洗手勤通風,擰緊「群防群控」的每一個「結點」,人人有責、人人盡責,齊心協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2020防控肺炎 疫情,要築牢「防護線」,配合隔離是對家人負責。正值「年關」過「難關」,要遏制「人傳人」主要傳播途徑,必須禁止走親訪友、人情往來、閑話家常等「春節行為」,自覺築牢家人「防護線」。廣州市余某刻意隱瞞家人曾出入過疫情發生地,已被隔離收治、立案偵查,內蒙古一男子謊稱從疫區返鄉引起區域恐慌。瞞報謊報危害極大,要組織發動群眾力量積極提供重點人群「活動軌跡」,切勿讓「抹不開面子」作為放任病毒蔓延的說辭借口。鄉鎮(街道)、村(社區)管理重心「下沉」,要充分發揮「主心骨」和「貼心人」作用,正面宣傳弘揚主旋律,反面教材引以為戒,全面告知、信息透明,讓群眾在面對問題困難時,保持清醒認知,依靠組織理性防控。要互相理解包容、團結一致向上,在全民戰「疫」的大環境下更要守住安定和諧的「大後方」,為前線作戰輸入源源不斷的精神動力。

2020防控肺炎 疫情,要覆蓋「安全面」,嚴格遵循是對社會負責。疫情防控越是到最吃勁的時候,越要堅持依法防控。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等國家法律法規,對故意隱瞞旅行史和接觸史的,執法部門以危害公共安全罪立案偵查,等待的這些人的將是法律嚴懲。要利用電話、「互聯網+督查」平台、QQ等,整合大數據、區塊鏈等技術,織密疫情防控法治「安全面」,對虛假信息、不實謠言及時權威「發聲」辟謠,鄉鎮、村居幹部「大喇叭」宣傳、「群眾話」解釋安撫、「全景式」思想 教育 ,竭盡全力化解矛盾,維護社會安定有序。群眾要以「嚴」的主基調監督和接受監督,對瞞報謊報、干擾防控、哄抬物價、傳播謠言等行為及時反饋,自覺做到不造謠不傳謠不信謠,攜手共繪人民安全健康「同心圓」。


「值守防疫一線,踐行初心使命」觀後感心得體會範文精選5篇相關 文章 :

1. 看全國防疫先進個人心得體會5篇

2. 學習2020全國防疫先進個人事跡心得觀後感5篇

3. 全國防疫先進個人事跡觀後感學習心得5篇

4. 《致敬奮斗的青春》關於疫情防控個人心得體會範文5篇

5. 全國防疫先進個人事跡觀後感學習心得精選5篇

6. 最新疫情先進事跡學習心得體會5篇

7. 防控疫情觀後感心得體會範文

8. 2020抗擊疫情先進事跡觀後感心得體會5篇

9. 2020《疫病突襲》觀後感心得體會大全5篇

J. 區塊鏈技術能為個人徵信帶來哪些改變

區塊鏈技術可以給全球個人徵信領域帶來一場真正的革命。
首先,區塊鏈是去中心化信用背書的。區塊鏈技術特有的共識機制,可以讓任何交易的記錄和確認都基於一種大家一致認同的共識,無需中心化機構。比如銀行、政府背書的環節,通過推演演算法編程、自動執行需求匹配、履約和違約的處理,實現全流程的高效自動化。
其次,用戶擁有個人信用數據自主權。在區塊鏈架構中,個人用戶信息產生的數據上鏈後,是可以溯源並不可篡改的。任何機構、個人都不能對徵信數據進行篡改。如果發生糾紛,大家通過區塊鏈瀏覽器就能透明的回溯交易。
最後,區塊鏈可以構建一個健康的個人信用與金融關系體系。區塊鏈技術的本質就是解決信任關系,圍繞個人徵信數據,可以把區塊鏈核心的元素可視化出來,比如智能合約、時間戳,使用大數據進行信用評級,並管控信用風險,從而建立一個良好的個人信用生態。
區塊鏈和個人徵信無論是在基因上還是技術上,都是相當吻合的。
而Trust Union信用聯盟鏈正是基於這樣的技術特點,正在努力打造一個個人信用與金融關系聯盟公鏈,希望讓全球真正實現個人信用資產的有效管理。

熱點內容
bfc幣對usdt 發布:2025-04-16 16:34:11 瀏覽:780
怡亞通區塊鏈平台 發布:2025-04-16 16:18:36 瀏覽:532
區塊鏈百倍幣有哪些 發布:2025-04-16 16:13:31 瀏覽:913
如何通過百度區塊鏈賺錢 發布:2025-04-16 16:11:54 瀏覽:156
區塊鏈的演化邏輯與經濟學意義 發布:2025-04-16 15:58:22 瀏覽:933
usdt轉化成人民幣的匯率 發布:2025-04-16 15:47:13 瀏覽:756
北交所跟USDT 發布:2025-04-16 15:44:02 瀏覽:241
犇比特幣是中國的嗎 發布:2025-04-16 15:07:50 瀏覽:607
xrp中心化分析 發布:2025-04-16 15:07:06 瀏覽:310
eth到現在多少年了 發布:2025-04-16 14:52:46 瀏覽: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