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區塊鏈煙囪互聯互通
⑴ 華為正式發區塊鏈白皮書,如何購買華為幣
在金融領域,它是最合適的細分市場。京東財經、阿里巴巴、華為和騰訊也在白皮書中指出,他們應該使用連鎖鏈來建立和下游產業。主要目的是利用區塊鏈來集中和分散帳簿,消除銀行或事業單位財務集中的環境,提供效率和降低成本。
⑵ 供應鏈數字化轉型下的電商物流現狀
數字化轉型,一場物流行業被低估的「戰爭」
闌夕
原創
2022-5-14 10:57 · 來自河南 · 科技自媒體
作者丨語焱
監制丨闌夕
截至2021年12月8日,連續8年穩居世界第一的中國快遞行業,首次年度業務量達到1000億件。
這樣意味著,僅用七年時間,中國的快遞行業就完成了從百億到千億的十倍增長,重量超過歐美日之和。
亮眼的數字背後,中國的快遞企業的日子,過得似乎並不好。
十年發展,中國快遞的平均單價,則從24.57元/件下降至10.21元/件,攬收側的價格一度單票被打到1.4元以下。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的人力成本,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一項,卻從十年前的年薪8750元,增長到了2020年底的82783元。
也就是說,價格打了四折,人力成本卻提升了足足十倍,伴隨著市場規模的急劇擴張同步發生的,是中國的快遞企業夾縫之中的艱難擴張。
展望未來,在各大電商巨頭紛紛入局的情況下,快遞的單價難以提升,而人力成本的增加卻永無止境,中國快遞企業的未來,似乎只剩下了數字化,才能讓快遞行業「從變大,到變強」。
物流巨頭的增長煩惱
連年增長的快遞單量,對快遞行業的巨頭們來說,是甜蜜,但同時也是煩惱。
過去多年中,每年的618,德邦快遞時常會面臨爆炸的訂單增長、物流效率的提速緩慢等問題。僅2021年618,德邦快遞的平均快遞單量就增長了35%,需要臨時大量調配物流車輛與快遞攬收人員。
那麼,人從哪裡招?618結束後,如何消化多餘運力?新人的效率如何保證?用戶的體驗如何維持?一系列的問題也就接踵而來。
此外,僅後端IT系統一項,面對龐大的集團與業務規模,為了應對618的爆炸式單量增長,往往需要提前至少一個季度就要開始緊張而忙碌的備戰。
德邦快遞是中國物流企業的縮影,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中國的快遞物流企業,都被困在冰火兩重天的618與雙十一中。
一方面,是不斷增加的行業需求;另一方面,則是用戶對效率的日益嚴格要求;在應對高速增長的同時,收錄件速度要保證、提升配准確率不能下滑、破損要盡量避免……
當一個又一個棘手的難題擺在眼前,增長也成為了一個「甜蜜」的困擾。
精耕細作,通過數字化解決效率問題,從傳統模式向互聯網模式演進,從自動化向智能化演進,從人力密集向人才密集演進,這似乎是一條不錯的出路。
但數字化卻往往並沒有我們想像得那麼簡單。德邦快遞在數字化過程中同樣苦於整體研發流程不敏捷、研發流水線工程能力不足等難題,同時,所使用的系統由第三方公司基於開源組件開發,「煙囪式」應用系統較多,存在安全隱患、資料庫故障、運維困難、耗時耗力等問題,給業務層面埋下了無法控制的突發情況帶來的風險。
以需求管理舉例,急需多平台協同處理,但當前需求模型單一、場景覆蓋少、許可權自定義能力不足。在部署管理上,得依靠手工下載上傳,流程線上化程度不高,會出現回滾信息斷層等狀況。另外,在研發流程上,審批流程比較復雜,一個新項目需要多層審批,生產部署要手動轉包,在測試階段需要多次創建申請單,然後等待審核;研發的工程能力上,支持的開發語言也不全面,流水線還不支持公有雲容器的開發與部署。
大而不強,快而不精,以及背後直指的數字化能力不足,成為了困擾德邦快遞乃至當前中國快遞物流行業的根本難題。
跨界的牽手
數字化變革迫在眉睫,但作為傳統行業的物流企業的數字化能力卻還有待提高,中國的快遞行業註定只能在夾縫中繼續艱難求生了嗎?
實際上,以德邦快遞為代表,數字化技術與快遞企業、物流行業,通過上雲達成的深度融合,已經可以去改變這種現狀。
就拿前面我們提到的德邦快遞所面臨的研發不敏捷還有工程能力不足來說,如果你是德邦快遞的一個工程師,在2018年之前,你使用原本德邦快遞的系統,想要提出一個新的需求,那麼你需要遵循這樣一個流程:
首先,哪怕只是提出一個很小的內部優化,那即使在審批環節,也需要至少走完五個步驟;好不容易審核通過了,研發也做好了,你還需要測試,測試環節,你需要分別申請SIT測試申請單、UAT測試申請單,然後等待漫長的QA審核;好不容易審核結束了,要發布了,但對不起,構建和發布其實是兩個操作入口,如果是主機類的生產發布,你還需要手動轉包才能部署。
總之,漫長的審批與測試流程,會耽誤掉你大部分的寶貴時間,各種不產生直接效益的手工操作的繁瑣程度,不亞於你每個月上班,需要花半天時間貼發票,然後再花一天寫月報。
但這些棘手的難題,在2019年之後,通過上雲,使用華為雲軟體開發生產線DevCloud,已經可以被輕而易舉地解決。
華為雲軟體開發生產線DevCloud,提供全流程敏捷、安全可信的DevSecOps交付能力,從需求接納、開發到代碼提交、編譯構建,測試驗證、發布部署到運維運營,打通了應用的全生命周期交付路徑。重點著眼效率、質量、安全、組織認知四個方面,全面賦能德邦快遞高效敏捷的應用現代化能力,快速實現數字化轉型,當前已完成德邦快遞上百個系統的上雲工作。
在效率提升上,提供應用開發全生命周期敏捷協同、跨團隊管理、可視化的全景規劃、多維度的度量統計等需求,優化研發流程敏捷,實現了德邦快遞一站式全面高效的管理,也大幅度提升了德邦快遞的經營效率。
質量保證層面,提供全流程、高度協同的自動化測試能力,代碼檢查門禁、精細化的測試用例管理,10+維度測試指標度量全方位決策等,幫助德邦快遞從無到有構建自動化測試能力,提升測試流程線上化和測試效率,質量問題快速反饋,快速修復。下一步會落地7*24h持續工作的測試自動化工程,實現精準命中問題並高效分析修復。
安全可信方面,提供代碼安全、數據安全、服務安全能力保障,搭建了安全及可靠性全面加固過的一站式軟體持續交付生產線,以及安全高可靠的研發過程服務,幫助德邦快遞產品生產過程消除高可用及備份威脅,提昇平台韌性,支持誤刪除及時恢復,工具維護成本全面降低,問題修復速度全面提升,當天可修復,全面有效降低安全風險。
在組織運作上,提供專業標準的敏捷Scrum項目協作和看板流程,支持多項目管理,在工具、業務、文化三大方面持續深化運營DevOps,從會用到用好,旨在發揮華為雲軟體開發生產線DevCloud更大的業務價值。
華為雲軟體開發生產線DevCloud給德邦快遞帶來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
通過華為雲軟體開發生產線DevCloud,德邦快遞的業務需求,被簡化到只通過一步審批,就對接到需求池;測試階段,一次迭代只需創建一個統一的測試計劃,最後的交付環節,也不再需要重復上傳,代碼提交後,就會觸達流水線執行與轉包,不僅降低了工作量,還極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單在審核這一個環節,你要走的流程,就可以從之前的9個審核節點,需求、分支、測試、發布4個環節;被精簡到三個節點,僅涉及業務需求審核、分支申請審核和生產發布申請3個環節。
相應地,原本上雲前,新業務上線,每個版本需要一個專業工程師花費整整一天時間走流程。上雲後,半天時間就能搞定。以每月上新520個需求來說,僅審核一個環節,每個月就可以幫節省260個工作日出來。
不僅在研發環節,上雲為德邦快遞帶來的,還有從後端研發到前端快遞站點,從快遞員取件到貨運司機運輸各個環節的全面變革。
據德邦快遞官方統計,目前在德邦快遞已通過華為雲軟體開發生產線DevCloud管理產品80個、上百個系統上雲工作,實現一站式全面高效的需求管理。
此外,在普通用戶可知可感的站點與物流層面,德邦快遞還展開了智慧物流園區的建設,推動了用OCR智能識別快遞單號文字,用機器視覺監督站點倉庫防止暴力分揀等變革的實現。
總體來說,通過上雲,德邦快遞實現了總體成本下降15%,管理成本下降25%,暴力分揀行為減少50%,快遞破損同比下降14.3%,零擔破損也下降11.1%。2020年到2021年,德邦快遞的快遞員日均收派效率從52.09件/天提升到了61.41件/天,中轉站的分揀產能也提升了足足22.5%之多。
從前讓各個快遞企業頭疼的618,也從需要提前三四個月備戰IT架構准備擴容,變成了隨時隨地上雲,按需購買的彈性使用。
管中窺豹,中國的快遞物流行業,隨著上雲的步伐加快,數字化程度正在加深,正逐漸從做大走向做強。
為什麼是華為雲?
上雲,無疑是快遞物流企業開啟數字化變革的不二之選,但選擇哪一朵雲,如何選雲,對於快遞物流企業而言,依舊棘手。
因為對於萬千快遞物流企業來說,選擇一家雲服務巨頭,不僅是意味著選擇他們的技術能力,也是選擇了這家企業的企業文化,為自己的數字化轉型尋找參考坐標。
這不僅考驗雲服務企業最基礎的IaaS、PaaS能力,更加考驗的是他們的及時響應交付、行業理解能力以及解決方案能力。
就拿快遞物流行業來說,雖然都被劃在一個大行業之中,ToC物流和ToB物流之間的區別,就存在著非常顯著的差異。
其中,ToC物流主要面對的是電商與個人市場,不僅效率第一,往往也是各大電商集團的一個重要支撐部門,因此,整體的數字化水平處於相對領先的地位;而ToB物流方面,全國有數百萬家物流企業,178萬家重卡運輸公司,兩千多萬卡車司機,他們彼此的基礎設施割裂,往往一票貨需要經手多家公司,其間的繁瑣且不提,由於缺乏統一的電子運單,信息流轉並不公開透明成為了最「卡脖子」的難題。
這就需要雲服務企業,能夠敏銳地覺察到ToC和ToB物流之間不同的痛點,並且有能力為其提供「定製化」的方案支持。
而這些,對於硬科技起家的華為來說,並不是難題。
作為一家通訊起家的科技巨頭,及時響應交付幾乎是華為刻在骨子裡的企業基因。相同的基因體現在雲服務領域,德邦快遞回憶,面對90多個共創需求,華為雲的接納率可以達到92%以上,投入超過兩千多人天;80%的使用問題都能做到當天響應,100%一周內修復……
再看行業理解,相比國內幾家電商起家的雲服務巨頭,外界對華為雲或許一直存在一個誤解,那就是華為雲不理解物流行業。
但要知道,華為可是一個擁有每年百萬量級訂單,業務覆蓋170多個國家, 50多個 EMS 工廠、上萬家供應商,全球七萬多條運輸線路的企業,如果物流供應鏈做不好,會影響公司業務的發展。
早在2014年起,華為就通過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AI等技術變革自身的供應鏈,將業務流、信息流、貨物流、資金流全部打通,將全流程庫存周轉率提高28%、倉儲面積優化30%、人員減少23%、供應體系綜合成本率降低 0.33%。
漸漸地,華為將這套經驗與技術沉澱到華為雲,華為雲還推出了整套快遞物流行業的解決方案。研發側變革,以華為雲軟體開發生產線DevCloud構建出物流企業的應用全流程敏捷研發能力,做到標本兼治。應用方面,華為雲以端邊管雲的架構實現在物流園區、物流+大數據、物流+IoT、物流+區塊鏈、物流+EI等物流場景的應用。
而針對ToC物流與ToB物流之間的巨大差異,華為雲同樣提供了兩套具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
面對ToC物流,華為雲通過分布式雲原生基數設施,大數據,IoT,AI,DevCloud等技術,來幫助技術團隊服務於前台部門,做好用戶體驗以及降本增效。而針對ToB物流,華為雲則基於自身經驗,聯合國家部委以及行業協會,聯合定義行業標准,提供從數字化轉型咨詢到行業解決方案落地的端到端能力。
也是因此,選擇華為雲,並不只是選擇其過去三十多年所積累的ICT經驗與先進技術,更是選擇用全面上雲去賦能德邦快遞整體科技產品的研發,讓數字化逐漸成為德邦快遞的核心生產力之一。
結尾
從高速發展,到穩坐全球第一,中國物流行業過去幾十年的發展,一定程度上,直接與我們的經濟增長掛鉤。最底層,物流首先需要成千億萬億的資金投入基礎的干線建設;最上層,需要繁華的貿易,支撐起產業的高速增長。
物流興,則經濟興。物流高速增長背後,是普通人生活質量的提升,是無數就業的承載,也是無數中國式電商奇跡、中國式基建奇跡的映射。
但根本上,過去多年中,中國的物流行業,一直都在遵循著變大的邏輯發展。
不過,隨著越來越多像德邦快遞一樣積極開展數字化轉型的行業玩家參與,以及越來越多像華為雲一樣願意將能力外溢的先進雲服務提供商帶動,中國的物流行業從變大到變強,也正以一種加速的方式蝶變。
從大到強,這不僅物流行業正在經歷的變革,其實也正是整個中國經濟,中國時代發展的隱喻。
⑶ 智慧供水整體架構方案怎麼做的
智慧供水整體架構方案怎麼做的
智慧供水涵蓋城鄉供水中的水源地取水、水廠制水、管網輸水、使用者用水等各個環節,以節能降耗、減員增效和精細管理為根本出發點,是水司實現智慧化運營的重要途徑。
目前較為成熟的方案在英唐眾創開發的比較多,其智慧供水系統是一個綜合的供水資訊化管理平台,可以將自來水公司管轄下的取水泵站、水源井、自來水廠、供水管網、加壓泵站、消防栓等重要供用水單元納入的監控和管理。
智慧水利整體架構方案怎麼做的
智慧水利是水利資訊化發展的高階階段,是實現水利現代化的關鍵,其貫穿於防洪減災、水資源配置、水環境保護與水管理服務等體系。在英唐眾創開發的智慧水利整體架構方案里,充分利用物聯網、自動控制等技術,實現對水利資訊資源進行全面准確的實時監測,形成強大的水裡物聯網。在管理方面,充分利用大資料、雲端計算等技術,對傳統水利的全領域進行智慧化管理,切實提高水利建設和管理水平。
其基本的架構分為應用服務層,平台支撐層,融合網路層,智慧感知層四部分。其中是各個水資源管理、採集系統和水利資料中心,通過網路排程指揮。
哪些公司可以做智慧供水整體架構方案
智慧供水是供水公司的一個重要內容,在英唐眾創的慧供水方案里,架構包括水源井監控系統,水廠監控系統,管網壓力檢測系統,分割槽計量、大使用者抄表系統,泵站監控系統,二次供水監控系統,消防栓遠端監控系統和取水栓監控系統。
智慧供水方案怎麼做
智慧供水就是明確各部分水源之間的聯絡,從而實現指揮管理和排程。
在英唐眾創的智慧供水方案里,智慧供水系統應用了射頻識別技術、物聯網技術,將各部分供水裝置連在一起,通過系統可以實現對供水設施的全面、動態化管理,實時監控管閘道器鍵點,自動預警,輔助爆管事故處理等。
智慧旅遊整體架構中網路層涉及哪些
線上景區介紹等、全景VR這些 ,讓遊客提前感受身臨其境的感覺。你可以看看北京的十三陵,線上現在就做的非常好
1、通過十三陵特區全域智慧旅遊建設,提高十三陵旅遊生態環境檢測和保護的能力,提高對遊客及工作人員的安全檢測和保護能力,提高對十三陵旅遊綜合管理監控能力,提高十三陵旅遊業務的營銷和服務能力。
2、通過十三陵特區全域智慧旅遊建設,將十三陵旅遊帶動地區經濟發展所涵蓋的六大元素(即:行、食、住、游、娛、購)進行有序的整合,為遊客提供便捷的服務,使景區旅遊經濟效應最大化。
3、通過十三陵特區全域智慧旅遊建設,使企業經營與十三陵旅遊更有效地進行結合,拓展企業的營銷宣傳渠道,為企業發展創造更多機遇。
關於discuz整體架構
看你描述的就是相容性問題了,如果你懂div+css 在你框架最外圍加一個margin:0 auto 就可以了
SEC專案區塊鏈方案的整體架構分為什麼?
構分成三個層次:(1)SEC Structure ;(2)SEC 服務層作為中間層,提供交易閘道器作用,用於鏈內和鏈外 WEB 協議等的互動;(3)上層是 SEC 應用服務層,提供 api 介面,並提供 web 應用開發和 DAPP 開發框架和底層應用能力。
智慧宿舍方案怎麼做的
宿舍是校園的一部分,智慧宿舍的建設是智慧校園的發展。
在英唐眾創的智慧宿舍方案里,智慧宿舍是可以接入智慧校園的一部分,也可以是獨立的一個系統。
在這個方案里,智慧宿舍可以解決學生生活繳費,資訊錄入,宿舍用水用電安全等問題。具體的功能如限電限網,場景模式,防火防盜(各種感測器裝置)等功能。
要規劃完整的智慧城市整體架構藍圖需要經過哪些步驟
「新型智慧城市」是什麼?與傳統智慧城市相比,新型智慧城市之「新」體現在何處?新型智慧城市是落實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富有中國特色、體現新型政策機制和創新發展模式的智慧城市;是在現代資訊社會條件下,針對城市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需求,以提高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和滿意度為核心,為提升城市發展方式的智慧化而開展的改革創新系統工程;新型智慧城市基於資訊化,又高於資訊化,智慧城市不完全等同於城市資訊化,而是城市發展方式的智慧化。新型智慧城市的核心是以人為本,關鍵是建設實效,本質是改革創新。
新型智慧城市本質上是以資訊為主導、網路為支撐、資料為要義、服務為根本的網路資訊體系。作為智慧城市發展的新階段,新型智慧城市是現代資訊科技與城市深度融合的結果。新型智慧城市的「新」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打破資訊「煙囪」,實現資訊互聯互通,二是實現跨行業大資料的真正融合和共享,三是構建城市資訊保安體系,保障城市安全。
傳統意義上的智慧城市大多側重技術層面,即基礎網路、感知裝置、雲端計算設施、共性平台及基礎資訊資源等。而新型智慧城市則指通過體系規劃、資訊主導、推進新一代資訊科技與城市現代化深度融合和迭代演進,從而實現治理更現代、執行更智慧、發展更安全、人民更幸福。本質是提升 *** 、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更好地為人民服務。
從傳統智慧城市到新型智慧城市,事實上也是智慧城市從1.0向2.0演進和迭代的過程。傳統智慧城市或智慧城市1.0可以說是智慧城市建設的初級階段,在此階段,更為強調的是「資訊化」和「技術」,通過各類資訊科技與城市管理、民生服務和產業發展等領域的融合應用,實現城市各部門的資訊化建設,例如政務部門的電子化和資訊化系統建設等。然而,隨著各類資訊基礎設施建設的不斷完善,智慧城市理念不斷走向成熟,大資料、雲端計算、物聯網、移動網際網路、人工智慧等新興的ICT技術迅猛發展,僅僅關注城市各部門的資訊化建設顯然不足以滿足城市未來長遠、可持續發展的需求,而傳統智慧城市建設所造成的「資訊煙囪」、「資料孤島」、「重技術輕應用」等問題也逐漸暴露,由此,從智慧城市向新型智慧城市演進可以說是必然趨勢。
和傳統智慧城市相比,新型智慧城市雖然仍然需要以各類資訊基礎設施的建設為基礎,但更為注重的是城市各類資訊的共享、城市大資料的挖掘和利用以及城市安全的構建和保障。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的關鍵在於打通傳統智慧城市的各類資訊和資料孤島,實現城市各類資料的採集、共享和利用,建立統一的城市大資料運營平台,有效發揮大資料在「善政、惠民、興業」等方面的作用。同時,隨著城市資訊化和智慧化程度越來越高,城市資訊保安問題亦越來越受到關注,新型智慧城市建設亦更加重視城市資訊保安體系的構建,保障城市各類資訊和大資料安全。最後,城市的發展最終是為「人」服務,根本上是促進人在城市中更好地生活和發展。因此,新型智慧城市也從過去以「資訊科技」為出發點,回到「人」這一最根本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以人為本」將成為新型智慧城市的重要特徵。
金鵬資訊智慧城市解決方案
智慧家居方案怎麼做的
智慧家居可以說是家居智慧產品的集合體,也就是將家居的智慧產品連線到一個系統上進行使用。
目前智慧系統方案比較成熟的方案應該是英唐眾創開發的,其包括老人兒童關懷系統、家庭安全系統、智慧照明系統、家電控制系統、家庭娛樂系統、空氣質量控制系統、家庭健康中心系統、自動灌溉喂寵系統等。
⑷ HC怎麼樣
這個品牌的東東向來很好玩,有點類似瘋果的風格,我發現他完全是在翠微牡丹園逛街的時候看到的,真是不錯呢,他家東東多以布藝產品居多,我給老公這次買了個psp的小套套就很好看,當時有灰色的還有黃色的,此外他家還有好多女孩子喜歡的小卡子,不過他家一般都不降價。我這次買純是趕上翠微搞活動他家也參加了打了個9折,還真是值。呵呵自己蠻高興,老公也高興。
⑸ 數字經濟+數字貨幣+華為+人工智慧+區塊鏈!國內龍頭開展數字經濟
①數字經濟+數字貨幣+華為+人工智慧+區塊鏈!這家金融智能終端設備國內龍頭官宣設立全資子公司開展數字經濟業務,為北京冬奧會准備數字人民幣硬體錢包相關產品,還是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第一批合作單位;②數字經濟+數字孿生+元宇宙+華為+AR+人工智慧!這家智能軌交龍頭簽200億大單,AR三維實景融合技術平台與華為鯤鵬、升騰兼容,全年業績預計大增近3倍,還為高通提供RCS總體解決方案;③光伏+儲能+充電樁!這家公司全年凈利最高預增近1.5倍。
【重點公告解讀】
廣電運通:擬設立全資子公司開展數字經濟業務
廣電運通公告,擬設立全資子公司廣電數字經濟投資運營有限公司(簡稱「廣電數投」),注冊資本為10億元。本次設立的廣電數投將作為公司的投資運營平台,在全國范圍內開展數字經濟業務的投資、建設及後續運營工作,創新智慧城市業務模式,拓展公司智慧城市業務領域,有利於提升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和盈利能力,實現公司的持續穩定發展。
點評: 公開資料顯示,廣電運通深受全球1200多家金融機構信賴,通過「場景+金融」服務模式,提供多元化、普惠化的金融服務, 已連續13年位居國內金融智能終端設備市場佔有率第一。
公司是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第一批合作單位。公司積極攜手生態夥伴圍繞冬奧會加快拓展多個數字人民幣應用場景, 如中標交通銀行總行計劃在冬奧會場景下推廣的數字人民幣領域首次硬體機具招標項目、與中國建設銀行共同打造的數字人民幣智慧櫃員機在北京大興機場試點上線; 為北京冬奧會積極准備數字人民幣硬體錢包等相關產品。
萬聯證券夏清瑩等分析師在2021年10月25日發布的研報中表示, 公司能為各類銀行等客戶提供數字人民幣軟硬體一體化解決方案, 並能提供軟硬錢包、微型收銀台、智能ATM等數字人民幣產品。
夏清瑩在5月5日發布的研報中表示, 公司發布了企業級區塊鏈技術平台運通數鏈 ,該平台具備「多擴展」、「高性能」、「強安全」、「強隱私」、「適信創」、「易接入」六大技術特性,能夠基於區塊鏈技術助力我國產業升級。
公司 助力深圳地鐵開出全國第一張地鐵區塊鏈電子發票, 為深圳地鐵承建閘機標准化軟體系統、收益核算、電子發票等業務系統。
公司依託無線電集團 與華為聯合成立「鯤鵬+升騰」生態創新中心, 發布廣電鯤鵬伺服器及全棧信創解決方案,主流產品完成國產化平台適配,支持主流鯤鵬、飛騰、龍芯、兆芯CPU平台及UOS、麒麟OS,並與二十多家銀行開展試點測試工作。
佳都 科技 :2021年凈利同比預增227%-292%
佳都 科技 公告,預計2021年凈利潤3億元-3.6億元,同比增長226.71%-292.05%。公司近3年新簽和在手智能化產品方案訂單進入規模實施階段,軌道交通、智慧城市等智能化項目按計劃交付帶動業務收入快速增長。
點評: 公告顯示,公司人工智慧技術持續投入及轉化落地,「智慧車站」「IDPS城市交通大腦」等高毛利率的核心自主研發智能產品銷售較快增長,帶動公司整體毛利率水平提升。
招商證券劉玉萍等分析師在2021年9月6日發布的研報中表示,在智慧軌交領域, 公司在扎實推進172.25億智慧軌交大訂單的同時 ,新簽訂長沙軌道交通6號線智能化合同, 金額24.28億元, 年內將完成主要產品交付及業績確認。
萬聯證券夏清瑩2021年9月2日發布的研報指出, 公司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的智能化軌道交通的龍頭企業,有望充分受益於這一政策紅利。
佳都 科技 在互動易回復稱,公司是華為的領先級ISV (獨立軟體開發商)之一,雙方充分發揮各自優勢,聯合開發多種城市級智慧應用,公司的警務視頻雲、 明毅AR三維實景融合技術平台等行業數字平台與華為鯤鵬、升騰體系開展並取得首批兼容性互認證。
數字孿生作為構建元宇宙城市的關鍵技術之一,未來還會在更多的產業和領域落地,公司也將在與數字孿生相關的計算機視覺、AR(增強現實)、數據科學、物聯感知和控制等方面技術持續投入拓展。
公司智能人臉識別測溫終端具有自動遠程測溫功能。
2015年6月公司在互動易回復稱, 公司作為美國高通公司RCS總體解決方案目前在中國大陸的唯一合作方, 從晶元層提供RCS解決方案,將攜手高通共同推進RCS產業鏈的發展, 為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三大運營商提供RCS產品整體服務, 並為RCS產業鏈上的通信運營商、手機終端廠商等的後續商業化的推廣奠定良好基礎,共同推動下一代富媒體融合通信的發展。
中能電氣:2021年度凈利潤預增64.49%-146.74%
中能電氣公告,預計2021年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250萬元-3375萬元,同比增長64.49%-146.74%;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凈利潤1890萬元-2925萬元,同比增長68.58%-160.9%。公司全面聚焦主營業務,積極開拓電力市場,加強內部精細化管理,緊抓新能源行業發展良機,公司主營業務收入較上年同期有所增長,公司整體盈利水平有所提升。同日公告,全資子公司中能綠慧與欣旺達綜合能源於近日簽訂《合作框架協議》,未來雙方擬在光伏發電和儲能及綜合能源服務等業務進行深度合作。
點評: 公開資料顯示,中能電氣擁有 「光儲充」一體化、 「充電魔方」、「一二次融合」、「充電群」、「智慧車庫+智能充電」等解決方案,已參與河北邯鄲、寧夏銀川、貴州貴陽等多個地區 公交站充電樁項目的建設運營。
公司子公司上海熠冠主要從事光伏發電項目的投資建設及運營,目前在江蘇、上海等地持有多個已實現並網的 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
【業績公告金榜】
昭衍新葯:2021年凈利同比預增72%-82%
昭衍新葯公告,預計2021年凈利潤5.4億元-5.7億元,同比增加72.3%-82.3%。 小財註:Q3凈利0.94億元,據此計算,Q4凈利預計2.92億元-3.22億元,環比增長210%-242%。
點評: 公告顯示,公司進一步優化和完善實驗設施及項目管理流程,實驗室產能利用率持續提升,保證在手訂單得到高效執行;供應端也為業績增長提供了有力支撐。
新開源:2021年凈利同比預增438%-483%
新開源公告,預計2021年凈利潤2.4億元-2.6億元,同比增長438.42%-483.29%;本期非經常性損益對公司凈利潤的影響金額為2.3億元-2.5億元,主要系公司出售BioVision股權及對外投資所致。 小財註:Q3凈利0.16億元,據此計算,Q4凈利預計1.4億元-1.6億元,環比增長775%-900%。
點評: 公開資料顯示,公司主要業務包括精細化工和精準醫療, 收購的美國BioVision是世界頂尖的生命科學研究公司 ,BV產品外泌體試劑盒可從體液中分離和提取高純度的外泌體,同時提取其中DNA、RNA、蛋白質進行精確量化分析,可用於癌症、傳染性疾病、神經退行性疾病的研究和早期診斷,同時可提供多種病毒純化試劑盒,可在30-60分鍾內從轉染的細胞培養上清液或感染的樣品中快速高效地純化重組病毒。
⑹ 求《華為區塊鏈白皮書》全文免費下載百度網盤資源,謝謝~
《華為區塊鏈白皮書》網路網盤pdf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 https://pan..com/s/1XzgNQcmDzV2FvB4ecSMotg
簡介:白皮書系統的介紹了區塊鏈的興起、核心技術及原理機制、國內外產業發展現狀和典型應用場景,總結了華為歷年來在區塊鏈上的研究成果,對華為雲區塊鏈服務BCS進行了詳細介紹。
⑺ 騰訊華為都開始開展區塊鏈了,區塊鏈防偽溯源市場怎麼樣啊
畢竟今年區塊鏈大火啊,所以這些個大佬肯定要參與的。防偽溯源的話,利用區塊鏈技術可以很好的改善,相對於我們現在的打假技術來說,區塊鏈技術要更合適。做防偽溯源的也不多,比如「DITO溯源鏈」就是。
⑻ 區塊鏈畢業設計開題報告
課題研究的背景:
隨著現代科技與信息產業的發展,現階段,第四次工業革命初見端倪,全球即將進入一個以互聯網、人工智慧等新技術為核心的科技時代,同時,區塊鏈技術應運而生,成為國際眾多政府與行業關注的熱點對象。區塊鏈技術已經被視為繼蒸汽機、電力、信息和互聯網科技之後,最有潛力觸發第五輪顛覆性革命浪潮的核心技術。過去10年,在政府與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國公益慈善事業的發展形勢較為樂觀。然而隨著慈善規模不斷發展擴大,我國公益事業逐漸顯露了一些弊端。傳統的公益事業存在的最大問題是公信力不足,存在慈善組織內部管理不健全、成本高等問題,但目前許多互聯網公益服務公司正積極利用區塊鏈這一新技術解決該問題。區塊鏈技術具有去中心化、信息可追溯且不可篡改、公開透明、智能合約等特點,能夠彌補傳統公益事業中存在的信息不透明、管理效率低等不足, 區塊鏈技術進入公益事業,將為慈善行業帶來新的發展契機。
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 本課題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的內容:
[if !supportLists]一、[endif]區塊鏈技術與公益結合會出現的問題並解決。
[if !supportLists]二、[endif]基於區塊鏈技術做一個公益查詢網頁
[if !supportLists]三、[endif]對該查詢系統應用問題及闡述
課題研究的目的:
我國公益規模不斷的發展擴大,隨之而來我們的弊端也被顯露出來,公信力不足,慈善組織缺乏管理,而利用區塊鏈技術可以達到解決這問題的效果。該技術會在捐贈流程中實行數據和行為的全程跟蹤,存證,實現公益鏈的完整公開,使捐贈者進行有效監督,避免了效率低,資金流向明確等缺點,為公益項目控股風險,提升公信力和公益項目的透明度,促進公益項目的發展與進步,增強了人與人的信任。公益性企業根據區塊鏈系統的屬性與特點,可以在公益流程中實行數據與行為的全周期跟蹤、存證與審計,使公益項目參與各方能夠對該項目進行全程跟蹤及有效監督, 避免公益中因人為降低效率的缺點,從而為公益項目提供控制風險、判斷效果的理性方法, 提升公益事業的透明度,促進公益發展。
課題研究的意義: 本課題擬在區塊鏈技術的基礎上,結合我國公益事業發展實際,做出關於公益事業捐贈的追蹤,公開透明的系統。通過對區塊鏈技術和慈善事業業務的深入分析, 我們發現區塊鏈技術對解決公益透明性問題有著天然優勢。區塊鏈技術可理解為是一種分布式的記賬方式,可記錄所有交易信息並確保無法篡改,這就決定了凡需要公正、公平、誠信的地方,區塊鏈都有很大的技術發揮空間。同時,智能合約的加入直接解決了專款專用這一業務難題。
最終將會實現公民之間信任增強,捐贈渠道速度加快,推動社會捐助事業的發展
二、文獻綜述 (國內外相關研究現況和發展趨向)
[if !supportLists] (一) [endif] 國外區塊鏈相關產業現狀
中歐在區塊鏈產業政策中逐漸佔領全球,歐盟在2018年2月已成立歐洲區塊鏈觀察論壇,主要職責包括:政策確定,產學研聯動,跨國境BaaS
(Blockchain as a Service)服務構建,標准開源制定等,組在Horizon2020投入 500萬歐作為區塊鏈研發基金(在2018年12月19日前),預計三年內(2018-2020) 區塊鏈方面投資將達到3.4億歐元。美國則由於各州之間政策不一,雖然區塊鏈在美國初創企業中仍然是熱潮,產業政策推動-直較慢。中東地區以迪湃為首在引|領區塊鏈的潮流,由政府牽頭,企業配合以探索區塊鏈的新技術應用。亞太區域日韓也相對活躍,日本以NTT為主,政府背後提供支撐,韓國以金融為切入點探索區塊鏈應用。主義也時刻在威脅著中國社會的各個領域。綜觀國外主要發達國家新媒體文化的發展現狀,總結經驗,吸取教訓,對中國新媒體文化發展有一定的啟示。
[if !supportLists] (二) [endif] 國內新媒體研究現狀
中國國務院印發《「十三五」國家信息化規劃》,區塊鏈與大數據、人工智慧、機器深度學習等新技術,成為國家布局重點。中國人民銀行印發了《中國金融業信息技術"十三五」發展規劃》,明確提出積極推進區塊鏈、人工智慧等新技術應用研究,並組織進行國家數字貨幣的試點。在2017年10月,工信部發布《中國區塊鏈技術和應用發展白皮書》,這是首個落地的區塊鏈官方指導文件。
各地政府,特別是沿海地區紛紛成立區塊鏈實驗地、研究院。前,深圳、杭州、廣州、貴陽等地政府都在積極建立區塊鏈發展專區,給予特別扶植政策。中廣州在2017年12月正式發布廣州區塊鏈10條策略,在黃浦區和開發區打造區塊鏈企業技術創新區。深圳在2018年3月由深圳市經濟貿易和信息化委員會發布《市經貿信息委關於組織實施深圳市戰略性新興產業新一代信息技術信息安全轉型201 8年第二批扶持計劃的通知》,區塊鏈在扶持方向之列,這是繼廣州、貴陽、鴿杭州之後,國內第5個地方政府,出台的關於區塊鏈的扶持政策。
( 三)區塊鏈在開源領域的現狀
超級賬本(Hyperledger)
超級賬本(Hyperledger)是由Linux基會於2015年發起的推進區塊鏈數字技術和交易驗證的開源項目,吸引了包括IBM,英特爾,Fujitsu,UPS,Cisco,華為,Redhat,Oracle,三星,騰訊雲,網路金融等眾多公司參與,目前已經有超過200家會員單位,Aache基金會創始人BranBehlendorf擔任賬本項目的執行董事。
超級賬本項目的目標是讓成員共同合作,共建開放平台,滿足來自多個不同行業的用戶案例並簡化業務流程。流程賬本旗下有多個區塊鏈平台項目,包括BIM貢獻的Fabric項目,Intel貢獻的Sawtooth項目,以及Iroha,Burrow,Indy等。
區塊鏈在標准領域的發展現狀
ITU-T
ITU-T (國際電信聯盟標准化組織)於2016至2017年初,SG16 (Study Group)、SG17和SG20分別啟動了分布式賬本的總體需求、安全,以吸在物聯網中的應用研究。成立三個焦點組Focus Group (分布式賬本焦點組(FG DLT)、數據處理與管理焦點組(FG DPM) )、法定數字貨幣焦點組(FG DFC) ), 分別針對區塊鏈與分布式賬本技術應用與服務研究,基於區塊鏈建立可信任的物聯網和智慧城市數據管理框架,基於數字貨幣的區塊鏈應用展開標准化工作。華為擔任分布式賬本焦點組(FG DLT)架構組主席和數據處理與管理焦點組(FGDPM)區塊鏈組主席。
CCSA (中國通信標准化協會)兩個委員會分別成立了子組和項目:
CCSA TC10 (物聯網技術工作委員會) 2017年10月成立物聯網區塊鏈子組:負責區塊鏈技術在物聯網及其涵蓋的智慧城市、車聯網、邊緣計算、物聯網大數據、物聯網行業應用、物流和智能製造等領域的應用研究與標准化,由中國聯通技術專家擔任組長,華為技術專家擔任副組長。
CCSA TC1 (互聯網與應用技術工作委員會)下區塊鏈與大數據工作組完成兩個區塊鏈行業標准:《區塊鏈: 第1部分區塊鏈總體技術要求》和《區塊鏈:第2部分評價指標和評測方法》,華為積極參與其中。
JPEG
201 8年2月第78屆JPEG會議期間,JPEG委員會組織了關於區塊鏈和分布式賬本技術及其對JPEG標准影響的特別會議。考慮到區塊鏈和分布式賬本等技術對未來多媒體的潛在影響,委員會決定成立一個特設小組在多媒體環境下探索與區塊鏈技術相關的用例和標准化需求,歧持專注於圖像和多媒體應用的標准化工作。
IETF
在2017年6月lETF99會議上成立"Decentralized Internet Infrastructure ProposedRG
(Research Group),計劃研究區塊鏈架構和相應的標准,201 8年IETF在區塊鏈上將可能更多的關注區塊鏈的互聯互通的標準的落地發展。
三、擬採取的研究方法(方案、技術路線等)和可行性論證
本課題主要研究區塊鏈技術的應用於慈善捐贈的結合採取的研究方法:
1、以文獻資料法收集相關理論,以信息檢索、篩選等方法收集文獻資料及其相關理論,來了區塊鏈技術的現狀,掌握區塊鏈去中心化技術。
2、以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方法,將該技術與公益事業結合起來。完成對系統的改進。
3、採用對比分析的方法,從國內外兩個方面討論新媒體運營發展現狀,以及我國新媒體運營模式發展的現存問題,並展望該技術領域的發展前景。
可行性論證:
1、技術可行性,本課題所涉及的研究目標,在國內外已經有相當多的理論基礎。通過文獻調查,可以了解到實際的、可靠的、有用的信息數據,實際要求的難度不大。
2、經濟可行性,本課題的研究,可以通過網路和圖書館查閱文獻資料,方便可行,不需要很多的經濟消耗,所以,從經濟的角度,完全可行。
3、操作可行性,本課題要求對區塊鏈技術與公益的結合特別是追溯這些方面應用,對關於此課題的畢業設計的系統的全面解析,能夠通過對既有文獻的學習和既有資料文檔的研習,利用自己搜集的數據,進行整理和分析,學以致用,完整的完成本次課題。從可操作性的角度來講,完全可行。
四、預期結果(或預計成果)
1、通過對資料的研究,明確區塊鏈技術的相關概念,熟練運用dapp,製作出網頁。
2、通過對分布式應用,製作出可以使大眾快速瀏覽與了解公益進程的系統為我國公益事業進一步發展增加便利。
3、希望我能夠從這次論文的撰寫的過程中不斷學習,不斷進步。能夠掌握區塊鏈的相關的知識,對自己以後的事業能有所幫助。
⑼ ABO能解決什麼樣的問題
ABO的隱私和安全解決方案包括:通過加密機制將數據的所屬權和管理權分散回歸給個人,基本杜絕了大規模丟失醫療數據等黑天鵝事件的發生;計算和數據交付支持多種方式,支持在不暴露數據情況下的安全多方計算。
ABO利用區塊鏈技術確保數據交換環境、身份及數據本身可信的問題,將數據權益回歸到個人用戶手中,能夠體現在對接服務的費用減免上,最後是對於整個數據傳遞閉環而言,用戶、數據源方、使用方都能獲得數據變現的機會。
監管機構、醫療機構、第三方服務提供公司及患者本人均能夠在一個受保護的生態中共享敏感信息,協同落實一體化疾病干預機制,確保疾病得到有效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