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古老的區塊鏈石頭當錢花
A. 如何通俗解釋區塊鏈
區塊鏈就是一種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賬本資料庫,這種分布式賬本的好處就是,買家和賣家可直接交易,不需要任何中介。人人都有備份,哪怕你這份丟失了,也不受影響。
(1)最古老的區塊鏈石頭當錢花擴展閱讀:
區塊鏈應用領域
1、金融領域
區塊鏈在國際匯兌、信用證、股權登記和證券交易所等金融領域有著潛在的巨大應用價值。將區塊鏈技術應用在金融行業中,能夠省去第三方中介環節,實現點對點的直接對接,從而在大大降低成本的同時,快速完成交易支付。
2、物聯網和物流領域
區塊鏈在物聯網和物流領域也可以天然結合。通過區塊鏈可以降低物流成本,追溯物品的生產和運送過程,並且提高供應鏈管理的效率。該領域被認為是區塊鏈一個很有前景的應用方向。
3、公益領域
區塊鏈上存儲的數據,高可靠且不可篡改,天然適合用在社會公益場景。公益流程中的相關信息,如捐贈項目、募集明細、資金流向、受助人反饋等,均可以存放於區塊鏈上,並且有條件地進行透明公開公示,方便社會監督。
4、保險領域
在保險理賠方面,保險機構負責資金歸集、投資、理賠,往往管理和運營成本較高。通過智能合約的應用,既無需投保人申請,也無需保險公司批准,只要觸發理賠條件,實現保單自動理賠。
B. dogeking有什麼用
在外國可以當錢花,在我國沒什麼用。
Doge King是基於Elon Musk推廣下的SHIB,DOGE,BABYDOGE後的新型通縮式貨幣令牌,我們將採取燃燒每筆交易的7%,5%分紅給持有狗神幣的人,2%用作銷毀來加快貨幣通縮速度加快貨幣價值的增長速度,狗王幣自開盤5分鍾後即鎖定lp流動池地址。
相關:
Doge King這個穿梭牛熊兩市六年的一個幣,在幣圈有著不同的傳奇與色彩,2013年的數字貨幣,還只是一個萌芽期,多數人還看不懂區塊鏈,也不懂什麼是數字。
Doge King是一個主要用於網路小額打賞的幣種,自身在技術上並沒有什麼大的創新,項目創始人已經離開,代碼上也早已停止更新和維護,項目運營也更是無從談。
C. 求一個石頭的故事,和經濟有關
本文以最淺顯的道理闡述經濟的真相。不會有任何所謂的學術妓女們常用來欺騙人民的深奧的學術理論,還事實清白,真相只有一個,讓我們擦亮眼睛,洞觀今天發生的一切。本文在以下幾方面闡述中國經濟真相。
1、什麼是經濟發展?
簡單的講經濟發展就是有錢,但錢從何來?錢只能印出來。那麼到底是什麼使印鈔機不停的運轉?
假設一個島上有1000口人,與世隔絕,人與人之間交換物品過活,但有時候你手裡用來交換的東西不一定就是對方想要的,怎麼辦?於是人們就用都喜歡的金銀作為交換的東西,於是交換方便了。但金銀要磨損,攜帶也不方便,當交換活動頻繁時,發現這個東西太繁瑣,限制了交換活動,於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想了一個辦法,就是由島上的管理者發行一種符號,用它來代替金銀,於是鈔票出現了。
剛開始這種鈔票可以隨時得兌換金銀。大家都很放心,因為鈔票就是金銀。可是島上金銀的產量太小,當人們的交換活動更加頻繁時,鈔票不夠用了,只能暫停交換。暫停交換的後果就是大家不生產別人想要的東西了,因為雖然別人用,但交換不出去,套用現在的話說就是經濟發展減速了。
於是大家想了一個辦法,成立一家錢庄,這個錢庄是大家的,由錢庄來發行鈔票,印出的鈔票借給想用錢的人,然後這個人有錢了再還給錢庄。於是銀行就出現了。銀行的出現,能保證交換活動更持續的進行,大家都拚命的生產,島上的東西越來越多,銀行根據產品的生產數量,不停的印製鈔票,以保證交換能更深入的進行。
後來人們的交換活動更頻繁了,一家錢庄太少了,於是出現了很多錢庄,總要有個管錢庄的吧,於是指定一家錢庄管理其他錢庄,並且鈔票只能由這家錢庄印刷,然後通過其他錢庄借給用錢的人,中央銀行就這么也出現了。
2、什麼是對外貿易?
有一天島上的人發明了船,於是就到處劃船跑,發現了另一個島嶼,那上面也有人,也有鈔票,也像自己島上這么活動。但自己島上生產的東西多,那個島上生產的東西少,1元錢在自己的島上能買1斤大米,那個島上的一元錢只能買半斤大米,於是另外島上的錢來這個島上買東西時只能2元換1元才行。於是匯率出現了。算好匯率後,他們開始互相買賣東西到對方島上,這就是對外貿易。對外貿易豐富了人們的生活生產需要,使交換活動到了一個空前的高潮。
3、什麼是通貨膨脹?
由於島上生產的產品太多了,以至於沒法准確估計到底該發行多少鈔票,發行多了的時候,因為沒有那麼多產品可買,產品就開始漲價,發行少了呢就開始降價,為了保證價格穩定,央行要求各錢庄要把一部分錢放在央行裡面用來調節產品的價格,根據價格情況多放和少放。這就是存款准備金率。
可是有一部分聰明人開始怎麼才能把錢弄到自己手上,他在海邊撿了一顆石子,說這個石子值100萬快錢,把它賣給了一個人,這個人覺得整個島上的錢加一起也沒有100萬啊,怎麼辦,於是向錢庄借,錢庄也沒有這么多錢,於是把印鈔機打開,印了這100萬,借給了他買了這個石子。
然後這個人開始賣這個石子,100萬賣給了第二個人,由於第一個賣石子的人把錢花了,所以島上的錢多了,所以這一百萬可以籌集到,多買些產品就有了。但當把這個石子以200萬轉讓的時候,錢庄只能又印了100萬鈔票,就這樣鈔票越印越多,可是當這個石子不停的流動轉讓時,大家並不覺得島上的錢多,產品價格還是原來的那樣。可是當這個石子不流通或流通的慢時,大家覺得錢多了,可是如果當持有石子的人把它扔到大海里,那就等於島上憑空多出N多個100萬來,怎麼辦,央行最害怕的就是這顆石子沒了。它沒了島上產品的價格就會飛漲,就會通貨膨脹。那麼持有石子的人就綁架了島上的經濟。
4、房價能綁架中國經濟嗎?
中國的房地產已經使中國央行發行了太多的人民幣,如果房價下降,等於把那顆石子投進了海里,那麼多印出來的錢會使中國產品價格飛漲,會發生嚴重的通貨膨脹。
看似房價與石子毫無相干,可是他們的屬性是一樣的,就是價格和價值嚴重的背離。實際上房地產的崩盤受害最大的並不是中國的商業銀行,而是整個中國經濟體系。為什麼政府遲遲沒有把房價降下來,不是降不下來,如果真想降房價,只需要一道政令,房地產價格會在一夜之間土崩瓦解。可是後果誰能承擔,嚴重通貨膨脹誰來負責?
房地產業已經綁架了中國的經濟,是無可置疑的,是客觀實在的,沒有人能改變。
不管誰是總理,廉潔也好,貪污也好,都希望社會和諧,可這是一個棘手的問題。
5、房價和通貨膨脹有關系嗎?
可更棘手的問題還不僅僅在這里。如果降房價,面對的是馬上的通貨膨脹,可不降房價,那麼面對的就是更嚴重的通貨膨脹,何去何從?所以最可靠的辦法就是穩定房價,然後在社會產品增加時,減少貨幣的投放量,加上其他政策如加息、增加商業銀行准備金率、縮小信貸規模等輔助手段,來使中國經濟軟著陸,這是最好的辦法,我們看到的一切政令也是這個邏輯。不信的話,可以查閱一下近年來政府發布的一系列調控房地產業的措施。
可是為什麼房價不穩定而且更加的瘋長呢?難道是開發商與政府在博弈嗎?告訴你在中國沒有人能和「黨」叫板,幾個肚子大點的開發商是沒有這個實力的。實際上是幕後的另一隻黑手在和中國政府博弈,這支黑手就是外資,以美國為代表的國家攫取中國人民血汗的黑手。
6、房價高漲的原動力是什麼?
使房價上漲的動力很多,房價上漲對其有利的人就是動力之一,比如:為了GDP和個人利益的地方政府、為了賺錢的開發商、炒房族、以至於買了房的所謂「房奴」都是是房價上漲的動力,可是最大的原動力不是這些,是外資,是美國的以攫取超額利潤的各大財團。
開發商作為商人,為了賺取高額利潤不是什麼傷天害理的事情,可是各行各業都有商人,難道想賺就有嗎?那除非是神話。房地產業的開發商也一樣,不是他們想賺多少就有多少的。根據價值規律,當商品的價格和價值嚴重背離時,會有一種趨向正常價格回歸的力量鉗制價格的上漲,可是在中國的房地產業,這種規律似乎不起作用,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忽視了一個參考范圍的原因,如果以中國經濟本身而言確實打破了這個規律,可是目前的情況是有一股力量在維持著房地產業的價格,即托市,那麼誰在托市呢?誰能在房地產業失控能得到巨額利潤的人就是托市的人。
討論這個問題前,現看一下中國的外匯儲備情況。中國的外匯儲備在近幾年迅速由1、2千億突破萬億,並且還在迅速的增長,難道是中國人民奮發圖強,掙來的嗎?這個不需要證明,看中國的GDP增幅就知道,外匯儲備的增長速度明顯大於GDP的增幅。顯然不是掙來的,那麼除了掙來的一部分,那麼就是所謂的「國際熱錢」的湧入,而國際熱錢的湧入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要取得高額的回報。
國際熱錢進入中國市場後,首先要兌換成人民幣,那麼一下子哪有這么多人民幣呢?只有一個辦法就是讓印鈔機沒日沒夜的工作,然後這筆錢用來托住已是燙手山芋的房地產市場,就是拚命的投資房地產業,當房地產價格因背離價值而向下波動時,通過托市再把它抬高,反復如此,給人的表象就是房產價格決沒有偏離價值。導致房價越漲越高。
而開發商呢,他們一到房子將要賣不出去的時候,就有人出高價買下來,他們怎麼會降價,如果沒有這部分資金在運作,別說是開發商聯盟,就是全國只有一個開發商,價格也會降下來,沒有人買了,難道等房子發霉嗎?
那麼外資持有這么多高價房產做什麼?不怕砸到手裡嗎?不怕!為什麼呢?在這個資本運作的過程中,有一個冤大頭在最底下接著呢,是誰呢?就是中國的商業銀行,由於火爆的房地產市場,一流的流通性,近年來沒有看到任何萎縮的跡象,放了貸款就盈利,為什麼不貸款呢?沒有理由不放貸款。
加之中國老百姓買房的心情,外資可以輕易的把高價房轉嫁到中國的銀行和消費者身上,連炒房的農民都能賺到一杯羹,職業的外資會賠錢嗎?
7、那麼房價一直漲下去,會怎樣呢?
房價一直漲下去,開發商會笑還是會哭?什麼情況下會笑?什麼情況下會哭?在中國政府近幾年來密集的幾十道金牌的調控下,房價還是如脫了韁的野馬一樣狂奔不止。暫且不論何時能停止上漲的勢頭,畢竟房價在目前還是上漲的,所以我們就看看房價上漲不止會帶來什麼。
首先:由於GDP上漲,中國政府為了維持上文說的「保持產品交換的繼續」要不斷地投放人民幣,即開動印鈔機。只要房地產這個石子還沒有投入到大海里去,還有一定的流通性,那麼就不會有通貨膨脹的發生。其次:開發商會在這個過程中也賺取巨大的利潤。再次:能看到的是,炒房族會賺錢、所謂的買房的「房奴」會增值。
都賺錢!可是在這個過程中到底誰虧了呢?錢從哪裡來呢?如果你是有炒股的經驗就會知道,如果投資價格和價值背離的商品,你賺的錢就是別人賠的錢,那麼套用到房地產上,就是買房自住的人,現在看似增值,那是鏡中月、水中花,你不變現就不是你的。再有就是當價格完全回歸真實價值的時候,有時甚至會到真實價值一下,被高價房套住的投資者。還有一個就是開發商。
為什麼說開發商也有賠錢呢?大家知道商人的本性是賺錢,賺取利潤。如果一個商人投機一次就永遠都不做這個生意了,他是賺錢了,可他不是商人,這種商業行為沒有意義。由於商人的本性,所以賺來的錢會繼續擴大再生產,在能賺錢的領域不斷的加大投資。這個道理從生活中就可看出來,越是做大生意的人總喊沒錢,因為要更大的流動資金來維持其擴大再生產的需要。
所以一旦房價回歸真實的價值之時,就是有一大批開發商崩潰之日。這個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和任何行為為轉移的。如果現在有開發商逃離房地產業的角斗場,那麼跑得慢的就是最後的輸家。如果都不跑,就像擊鼓傳花一樣,最後拿到接力棒的就是接盤者。有句話叫:「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也許只不過是方式不一樣,看誰的運氣好而已。
可是現在卻沒有任何的開發商賠錢的跡象,有的是開發商不斷的賺錢,老百姓送錢都來不及。只是因為目前房價還在上漲,房產還在不斷的流動。一個巨大的問題來了,這樣不斷上漲的房價何時是個頭啊。
8、坐在華爾街辦公室的財團們是如何吸干中國山區一個農民的血汗的?
毛澤東說過:「帝國主義沒有睡大覺,而是天天在蠢蠢欲動,在圖謀不軌,想達到他們的罪惡目的。誠然他們的氣焰的確沒有以前那麼囂張,但他們確實在活動著。」
是不是冷戰結束就代表著人類的和平得以實現呢?「一句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就能掩蓋帝國主義噬血的本質嗎?人人平等的理念是對的,但它只不過是帝國主義用來欺騙人們的伎倆罷了,說到和做到永遠是兩碼事。
國際財團通過國際熱錢湧入中國,使人民幣加大發行量,然後通過房地產炒作,把中國的國內價格水平無限制的提高,GDP的增長又一次使人民幣的發行量被迫提高。國際財團心黑手狠,雙管齊下,目的就是使中國經濟熱到燙手,熱到讓每個中國人為之瘋狂。
我們暫不去關心這個過程,我們放眼未來,看看這一過程的結果是什麼樣呢?換句話說財團的目的是什麼呢?
很明顯,中國人最不願意看到的事情,就是財團們最樂見的結果。先做個假設,比如國際熱錢在投資的中國房地產領域里上演最後的瘋狂後,然後把房產成功解套全部變現,如果此時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達到美國預期最高時,匯率是熱錢逃離時需要相乘的那個倍數,會發生什麼誰都能想到,所有熱錢會一夜之間全部兌換美元逃離。財團們會賺得溝滿壕平,中國市場上除了錢就是錢,能遮住天的大把人民幣將成為中國人民的噩夢。
這是中國人最不願意看到的事情,也是財團最樂見的結果。近期美國不斷的通過政治、貿易等手段逼迫人民幣升值,而中國政府遲遲不升值或小范圍的升值,遠遠沒有達到美國政府的預期,這是在出口處的中美之間的博弈。美國逼迫人民幣升值的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順便提一句,如果真的這個升值預期達到了,中國樓市將重演日本上世紀90年代崩盤的歷史。只是那時中國經濟也會像日本一樣進入一個連續低迷不振的不歸路。
在這種攸關民族生存的問題上,政府會坐視不管嗎?就算是退一步來講,一個完全不負責任的政府遇到這種情況,因為這個資本運作同時也極大侵犯了政府的利益,也會拚命反搏的。
9、那麼中國政府會以什麼樣的方式來化解這一「經濟危機」呢?
在有關這場圍繞房價和通貨膨脹之間的各方博弈中可能選擇的中庸路線。我一直相信:物極必反,中庸,是老祖宗留給後人解決棘手問題的殺手鐧!
既然是中國房地產「綁架」了中國的經濟,那麼我們就從「綁架」說起。何為「綁架」,應該是相對弱的一方,拿著相對強的一方的「要害」,使相對強的一方即便有能力對付弱的一方,但礙於投鼠忌器,無力可施。
我們先來看看綁架雙方的陣容和各自手上的籌碼。房地產業的主體是開發商,所以開發商算一方,它綁架的要害是中國經濟,那中國經濟是誰的要害呢?是中國人民的要害,代表中國人民的,目前只能是中國政府。中國政府算一方。外資呢?它是煽風點火者,劃到開發商一方。中國政府一方有公權力,可以通過稅收、財政、經濟政策、行政手段對開發商陣營施力,開發商陣營通過源源不斷的後備資金來綁架中國經濟,且不斷的提高贖金。
問題已經擺在這里,怎麼辦呢?沖上去一槍擊斃,那歹徒非撕票不可,太極端不可行。所以有為政府開出葯方,只要實現了某某一條既可降低房價的主意,就猶如這一槍擊斃一樣是不可行的。我們想像如何解救綁架事件的,首先要穩定住對方的情緒,再一步步地靠近,但這種靠近雖會引起歹徒的敵意,但不會導致他撕票,然後再進一步穩定情緒,再靠近,然後條件成熟時,再穩准狠,即保證人質的安全,又要保證歹徒一舉拿下。這才是真正的營救。所以中庸才是解決棘手問題的殺手鐧。極端、盲目、冒進是要不得的。
針對如何解決中國房地產市場的綁架問題,就要圍繞問題的關鍵部分一步步地施加反作用力,然後一舉成功,才是正道。
第一個關鍵的部分就是匯率,中國政府會嚴把匯率關,我們可以預期的是,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決不會過快升值,但會小幅升值,就是要穩定對方的情緒,如果一點不升,對方會狗急跳牆,如果升的過快,是給自己掘墓,所以為什麼中國匯率升幅總是猶抱琵琶半遮面,看看美國政府的態度跟一個綁匪是多麼的貼切,我要一瓶果汁,為什麼拿來半瓶水。可又說不出什麼來,畢竟還能暫時解渴。
第二個關鍵是限制資產流動性,既然房地產能綁架中國經濟,說明它舉足輕重,限制房產的流通性,就可以限制資產的流動性,注意這里是兩個概念,「資產流動性」和「房產流通性」。兩者完全不同,但又息息相關。房產流通性減弱,資產流動性減弱,那麼需要印刷的人民幣就減少。就像那個石子,不流通馬上通脹,不漲價流通沒問題,可是行不通,外資也不同意。既然是不斷的上漲價格,只能一步步地限制房產流通,只要房產流通性少一點,通脹就會顯現一點,然後再通過上調准備金率和加息等柔性政策來調整一點,用柳葉棉絲掌來化解泰森的一記重拳,以綿柔克強剛、化千鈞於無形,這就是中國政府的策略(這好像是中國人最擅長的事情)。我們從官方媒體就能看到相關的消息,樓市簽約率在下降,即流通性在下降,然後物價開始有所漲幅,如豬肉等副食產品,但央行馬上上調准備金率和加息,來穩定物價。不知各位看官是否也看出些端倪。可預期的是,到完全化解危機之前,會不斷地加息和調高准備金率,同時房產流通性會越來越弱,這個預言是否准確可在以後的央行政策上驗證。等完全消除了由於經濟過熱導致的通貨膨脹預期,那麼就是房地產價格回歸真實價值之時。
不管你看到沒看到,這已是最後的瘋狂,我們從兩方面來分析:
第一,如果這場博弈以外資勝利而告終,那麼中國經濟將步日本90年代持續下滑的深淵,由於外資撤走,房市賴以生存的支柱坍塌,房價會一落千丈,可到時候不管是開發商還是老百姓都將承受經濟下滑之苦,持有的貨幣迅速貶值,即便房價落下,也不一定買的起。這是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不可接受的,也是無法接受的。
第二,如果外資以失敗而告終,即在匯率上把住出口,讓房價回歸真實價值,把外資同樣套在中國,這才是勝利的前提。那麼以美國財團為首的帝國主義噬血者必將瘋狂報復,會在投資、出口等各方面對中國施加壓力。我們今天人民幣升值沒有達到美國預期,已經導致中國出口到美國的產品受打壓,進而引起了眾多的貿易摩擦,由此可見一斑。我們知道,經濟發展的三套馬車是,投資、出口和消費,在投資、出口領域遭到報復會影響中國經濟的發展,但我相信不會影響我們的發展速度,別忘了還有一套馬車是「消費」,房價下降後,如果你是愛國者,請現在保護好你的錢包,到時千萬別羞羞答答,要果斷地出手買房,中國經濟會在消費領域異軍突起,繼續獨佔世界經濟引擎的鰲頭。
不管怎樣,我們這些80-86是肯定得犧牲了。通脹,我們死,軟著陸,已經不知道多少年之後的事情了,最好的人生已經過去了。
D. 什麼是區塊鏈技術區塊鏈技術的核心構成是什麼
從技術的角度,架構的角度,用通俗的語言來跟大家講講,我對區塊鏈的一些理解。
究竟啥是區塊鏈?Block chain,一句話來說,區塊鏈是一個存儲系統,存儲系統更細一點,區塊鏈是一個沒有管理員,每個節點都擁有全部數據的分布式存儲系統。
那常見的存儲系統,是什麼樣子的呢?
首先看一下如何保證高可用?
普通的存儲系統通常是用「冗餘」的方式來解決高可用問題的。圖上圖所示如果能夠把數據復製成幾份,冗餘到多個地方,就能夠保證高可用。一個地方的數據掛了,另外的地方還存有數據,例如MySQL的主從集群就是這個原理,磁碟的RAID也是這個原理。
這個地方需要強調的兩點是:數據冗餘,往往會引發一致性的問題
1、例如MySQL的主從集群中中其實讀寫會有延時的,它其實就是有一個短的時間內讀寫不一致。這個是數據冗餘,帶來的一個副作用。
2、第二個點是數據冗餘往往會降低寫入的效率,因為數據同步也是需要消耗資源的。你看單點寫入,如果加了兩個從庫之後,其實寫入的效率會受影響。普通的存儲系統,就是採用冗餘的方式,保證數據的高可用的。
那麼第二個問題,普通的存儲系統,能否多點寫入呢?
答案是可以的,比如說以這個圖為例:
其實MySQL的話可以做一個雙主的主從同步,雙主的主從同步,兩個節點,同時可以寫入。如果要做多機房多活的數據中心,其實多機房多活也是進行數據同步的。這里要強調的是多點寫入,往往會引發寫寫沖突的一致性問題,以MySQl為例,假設有一個表的屬性是自增ID,那麼現在資料庫中的數據是1234,那麼其中一個節點寫入,插入了一條數據,那它可能變成5了,然後這5條數據,向另外一個主節點進行數據同步,同步完成之前,如果另外一個寫入節點,也插入了一條數據,也生成了一條這個自增id為5的數據。那麼,生成之後,往另外一個節點同步,然後同步數據到達之後會與本地的這兩條5沖突,就會同步失敗,會引發寫寫的一致性沖突問題。這個多點寫入的話都會出現這個問題。
多點寫入,如何保證一致?
維新「天鵝大咖課」給你更多的技術幹活
E. 什麼是區塊鏈最早的一個應用
第一個應用是比特幣,比特幣是區塊鏈技術第一個應用,也是目前為止最成功的應用。區塊鏈是信息技術領域的一個術語。 本質上,它是一個共享資料庫。 其中存儲的數據或信息具有「不可偽造」、「全程可追溯」、「可追溯」、「公開透明」、「集體維護」等特點。 基於這些特點,區塊鏈技術奠定了堅實的「信任」基礎,創造了可靠的「合作」機制,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1、區塊鏈本身也是一種互聯網協議,所以它的基礎是數據。如果一個場景中沒有結構化數據,或者數據結構的成本很高,就要考慮是否適合區塊鏈項目。所謂的精準扶貧區塊鏈項目有好幾個,包括從種子到餐桌的供應鏈溯源,化肥檢測等,數據是怎麼錄入的?靠人一一測試進入嗎?您是否跟蹤埋在土地中的探測器的肥料量?
2. 現有場景下確認信息真實性的需求強烈,成本高還是低。區塊鏈本質上是一個價值網路,即數據權利確認或真實性確認。那麼,在要應用的場景中是否有很強的真實性確認要求就成為一個必要的因素。例如,對於一個學習鏈項目,通過區塊鏈追蹤學生評價和班級情況。是否有必要使用區塊鏈來解決這些數據的真實性?教育市場的口碑傳播是區塊鏈更高效還是微信更方便?需要讓別人知道我對老師評價的真實性嗎?現有場景下是否有很強的共識需求,通過分布式節點記錄?區塊鏈通過分布式賬本記錄信息並在全網廣播,在保證數據統一的情況下實現大規模全網共識。那麼,很多項目是否有必要採用大規模共識?沒有必要的全網共識。是炒作還是金錢?有不同的意見。
3、一個被稱為全日本團隊但只有中文版白皮書的項目聲稱通過區塊鏈在日本租房和購買房屋,這是按照份額進行的,參考ABS模式。它聲稱通過代幣實現房屋銷售和租金共享。代幣的數量是確定的,但是以後的房子會越來越多,租金也會越來越高,所以會越來越值錢。說白了,就是一個股權眾籌項目。
4、應用場景中是否有網路效應,是否符合雙邊市場模式,如下網路效應或雙邊市場模型理論是指一個項目能否隨著用戶的不斷增加,對整體項目的提升起到積極的作用。該項目的核心價值是用戶自身的網路連接。區塊鏈本身是一種網路協議。當然,如果沒有網路效應,那就是胡說八道。一個真實的例子是電子商務平台。平台上的消費者越多,商家就會越多。雙方模式持續推動和推動電子商務平台良性發展,而電商則通過支付寶等支付方式管理平台雙方,維持網路的正常運行。
F. 區塊鏈技術到底是什麼
區塊鏈(Blockchain),是比特幣的一個重要概念,它本質上是一個去中心化的資料庫,區塊鏈是分布式數據存
儲、點對點傳輸、共識機制、加密演算法等計算機技術的新型應用模式。區塊鏈同時作為比特幣的底層技術,是一串使用密碼學方法相關聯產生的數據塊,每-個數據塊中包含了一批次比特幣網路交易的信息,用於驗證其信息的有效性(防偽)和生成下一個區塊。
本條內容來源於:中國法律出版社《中華人民共和國金融法典:應用版》
G. 世界上最「重」的貨幣:在雅浦島一塊大石頭能娶媳婦買豪宅
我們對於貨幣的成見和不理性的執念。
先從一個故事開始,南太平洋上有一個叫"雅浦島"的小島,它是加羅林群島中的一島,實際上嚴格地說,這個面積只有100平方公里出頭的小島也是一個群島。
它是由珊瑚礁連接的幾個更小的島嶼組成,它的位置在新幾內亞以北,在菲律賓和關島接近中間點的地方。
這個小島之所以大大的出名,是因為島民使用一種特殊的錢幣——石幣。
雅浦島地理位置
這種石幣不是把石頭磨成我們熟知的硬幣大小的尺寸隨身攜帶,准確的說是大石頭磨盤。
現存的石幣直接從一碼到12碼不等,最小的直徑也有30公分、大的直徑可以到數米,重達數噸。
很多石幣的中間有一個圓孔,為的是插入木桿,必要的時候可以搬運。
這個小島的居民有5-6千人,並不出產金屬,就用石頭作為貨幣材料。
這種大如磨盤的石輪,當地的語言叫fei,就是和漢語"費用"的"費"發音很接近。
"費"的材料石灰岩也不是島上原產的,而是從數百海里外的帛琉島上切割下來再運回雅浦島的。
雅浦島全貌
石幣的尺寸越大、質地越好,它所代表的價值就越高。
假如運輸它的過程中,還發生了值得稱道的故事,比如是島上某位有名的水手把它帶回來的,還會增加它的價值——同樣尺寸的石幣假如只能買一頭豬,假如它和某個名人沾了邊,背後有故事,就能溢價買兩頭豬了。
如果島民交易的數額不是很大,交易完結後可以由家人或朋友,用一根抬桿穿進石幣中間的孔,把它抬走。
如果是房屋和土地買賣,就要用到重達幾噸的超大石幣,交易結束就不抬走,只要在上面作一個記號,表示所有權已經轉移就行。
列於一間茅草屋前的大石幣
當地人的生活形態雖然原始,但是已經有了貧富和階級觀念,從一家人擁有石幣的多少、尺寸大小和石材質地,就能評判一家人的富裕程度,衡量其在社區中所享有的地位。
可是當地首富的家裡並沒有大石幣的身影,這又是為什麼呢?
因為這家的祖先發現了一塊巨大的石灰石,想把它運回島上,可是歸途中發生了海上險情,大石幣不得已被丟入海底,可是因為有人做見證,大家仍然認可他家是島上的首富。
1966年美國人拍攝的雅浦島當地居民照片
雅浦島的故事之所以被人們所知,是因為1899年德國人買下了這個小島,美國探險家威廉·亨利·福內斯(William Henry Fumess III)訪問了這個小島,呆了兩個月,留下了一份詳盡的報告。
這份報告在1910年發表之後,就默默無聞地躺在檔案館里,又過了5年赫赫有名的經濟學家凱恩斯在擔任英國財政部長的時候,發現了這個案例,他非常感慨雅浦島人對於貨幣的理解,這個故事才廣為人知。
今天隨著旅遊業的發展,當地人也習慣用美元交易,不再搬運大石磨盤了,連自己祖先加工石幣的知識都遺忘了,所以石幣現今只是作為遺跡和景觀擺在那裡。
1966年美國人拍攝的雅浦島當地居民照片
可能有朋友曾經聽說過這個故事,所有評論的共識之處在於: 石幣像所有貨幣一樣是一種記賬符號,具備了這種功能。同時它很直接地反映出了貨幣的本質就是信用——只要大家都認可,就可以用某樣東西作為交易的媒價,哪怕這個東西是一塊躺在海里的、重達幾噸的大石頭也行。
只要它是一個可以用數量表達的符號,就可以用它來給所有的貨品計價,就成了"錢"。
也許您還聽到的這樣的意見:石幣代表著貨幣發展的某種不完全的形態;
是貨幣在起源時期的標本。
而這部分意見是我所不太贊同的。
當地居民正肩扛著一塊石幣
雅浦島大石磨是人類歷史中一種極其奇葩的貨幣,很少有和它相似的案例。
說它代表著人類貨幣發展的某種不完全的形態,潛台詞之一是說它和今天我們所熟悉貨幣的是可相比的,當然在完成交易的功能上是可相比, 但我認為雅浦島的居民其實是創造了一種它不同於已知貨幣形態的一種全新貨幣。
潛台詞之二是說它原始、在文明序列上處於較低階段,但恰恰相反, 它包含有相當先進的思想,超出了所謂文明社會對"錢"的許多成見和迷思。
如今依舊可以看到留存於島上的巨大石幣
先說 它是一種不同於我們已知形態的一種全新貨幣 ,這里的意思當然不是說它特殊在用石頭做材料。
而是說雅浦島居民在選擇幣材時,體現了獨特的智慧。
我們已知的貨幣發展史可分為兩大階段,一是商品貨幣,二是信用貨幣。
商品貨幣的意思是:被拿來當錢使的東西,它本身就是一項商品。
比如在美國黃金產量比較少的時代,很多地區拿煙草當錢使,若干磅煙草可以換到一匹馬。
中國歷史上很多時代糧食、布帛本身就有貨幣職能。
漢代的時候就算銅錢已經普遍流通,官員的工資(俸祿)仍然以多少石糧食來計算,丞相是"金印紫綬,秩俸萬石",可見糧食是當時很保值的商品,所以以它作為給官員發工資的計價單位。
金、銀既是錢,也是商品,可用於製做器具、裝飾品。
這是商品貨幣。
大石幣甚至在區塊鏈數字貨幣領域還被研究過
而信用貨幣是一種較高級的形態,它不以任何貴重金屬為基礎,也不能直接兌換成金幣、銀幣,它就是由某種權威擔保的流通工具,它只是一張紙上印著一個數字,代表著一定的購買力,大家都認賬就行。
在電子貨幣時代,連這張紙都不用了,只要一個數字代表的購買力就行,只要在數字前面加上一個不同的符號,$、¥就表示不同的貨幣了。
國家擔保的信用,就主權信用貨幣,是當今最主要的信用貨幣形態。
雅浦島上的大石磨,它既非商品貨幣、也非信用貨幣。
當地女子身著盛裝參加宴會
因為島民沒有發展出銀行、政府這類復雜的社會組織形態,當然談不上發行信用貨幣,石磨是個信用符號但不是信用貨幣。
如果是使用商品作為貨幣,以島民所處的文明階段來說,應該是選用魚干、火腿一類的更有實用價值的東西當成交換媒體更合適才對,哪怕是用貝殼,也是具有某種裝飾的特殊使用價值。
可為什麼會選用這種不能當飯吃、不能當衣穿、又傻大憨粗沒啥美感的大石磨呢?
這里反而凸顯了一種很獨特的智慧, 石磨避免了信用和商品貨幣各自的弊端。
遺忘在深山老林中的大石幣
首先購買力以石磨的尺寸、石材質地為擔保,看得見摸得著,不受任何社會組織的控制,就不存在誰掌握貨幣發行權,通過超發貨幣從別人手裡搜刮財富的問題。
其次是它解決了千古以來困擾人們的貨幣防偽問題。
紙幣時代有假鈔,在使用金、銀的時代,也有人把鉛鍍一層金冒充黃金,而大石磨沒有偽造的可能。
同時它動輒上百公斤、成噸的,尺寸超大又難以移動、偷盜的難度極大,偷了也藏不住,把它打碎了吧又失去了原來的價值,這種貨幣設計幾乎杜絕了因錢而起意的犯罪。
又因為大石磨本身不是商品,因此也避免了商品產量自身的變動而造成的價值波動。
一名當地少女和身後的大石幣
盡管可能有人從外島采來一塊大石頭,相當於增加了貨幣投放,有通貨膨脹了。
但是以島民所處的文明階段,為開采、運輸這塊大石頭就有巨大的付出,為製造這點通貨膨脹付出的成本就高得不可思議,也足以打消了大部分人為了發財去別的島開採石頭的念想。
所以大石頭又是一種天然抗通脹的貨幣。
因此雅浦島石幣可以說是人類經濟史上最為奇葩的貨幣——沒有之一。
1966年美國人拍攝的雅浦島當地居民照片
它同時克服了商品貨幣、信用貨幣的弊端當然是有特殊條件的,就是小島寡民、技術條件落後,無法大量開采、運輸石材。
同時交易活動不活躍、也不復雜。要是商業發達,交易繁多,馬上就會遇到通貨不足的困境,可能就無法再使用大石磨當貨幣了。
貨幣主義大師米爾頓·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有個感慨, 如果文明意味著跋山涉水去開採金礦,又經過長途運輸,再費盡心思放進地庫;而雅浦島堆放在露天的、甚至沉在海底的石頭都能被認可有貨幣的價值,你很難說哪種文明更先進。
一棟別墅和它面前的大石幣
所謂文明世界的人對待金錢的觀念,其實比起雅浦島的原始村民,有更多的執念和不理性。
有人認為比特幣這類電子貨幣與雅浦島石幣相比,認為原始和現代在這里有個奇妙交匯。
因為它們都直接切中貨幣就是信用符號這個本質,而且都不受一個中央權力的控制。
遺留下來的巨大石幣
但我認為兩者有很本質的區別,因為石幣仍然是一種有實物為支撐的信用,它的購買力是建立在人們對石材的尺寸和質地的直觀辨識,不容易衍生詐騙和投機。
我們能從雅浦島的原始村落學到什麼呢?
我們是否也能找到那種既不受某種中央權力控制的、又能被直觀辨識價值的、又能天然抗通脹、又能天然防偽防盜防欺詐的東西作為貨幣呢?
H. 請問一下區塊鏈的經典語錄
吳三桂在山海關沖冠一怒,本質是為了爭奪睡陳圓圓的權力;大佬們在區塊鏈路上的互懟,本質是為了爭奪割韭菜的權力。
最近數字貨幣很火,很多山寨幣都是幾倍幾十倍的增長。很多炒幣的開始飄飄然,叫囂什麼「一幣一嫩模」。有朋友就問我要不要跟?我觀點很簡單:淘金熱,一窩蜂淘金,風險很大。所以,讓他們叫「一幣一嫩模」去吧,不要跟風盲目炒幣,我們應該賺他們的錢——去當嫩模!當嫩模!嫩模!
區塊鏈是正經技術,各種幣正不正經就不知道了。
假如你是一位女性,你男朋友每次跟你說一句肉麻的話或者承諾給你買東西,你都立刻錄下來並且發給你的和他的所有閨蜜、同學、同事,還有各種群和朋友圈,讓他再也無法抵賴,這叫區塊鏈。
我昨天遇見一幣友,問他:「近來幣市暴降,睡覺質量怎麼樣?」。
新學期剛開始,兒子問老爸:「父親工作一欄怎麼填?是寫幣民嗎?」老爸猶豫了一下說:「就寫多家上市公司股東。」。
更多關於區塊鏈的經典語錄,進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c5d4661615823425.html?zd查看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