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區塊鏈知識 » 密碼法和區塊鏈

密碼法和區塊鏈

發布時間: 2022-09-20 03:14:24

㈠ 【深度知識】區塊鏈之加密原理圖示(加密,簽名)

先放一張以太坊的架構圖:

在學習的過程中主要是採用單個模塊了學習了解的,包括P2P,密碼學,網路,協議等。直接開始總結:

秘鑰分配問題也就是秘鑰的傳輸問題,如果對稱秘鑰,那麼只能在線下進行秘鑰的交換。如果在線上傳輸秘鑰,那就有可能被攔截。所以採用非對稱加密,兩把鑰匙,一把私鑰自留,一把公鑰公開。公鑰可以在網上傳輸。不用線下交易。保證數據的安全性。

如上圖,A節點發送數據到B節點,此時採用公鑰加密。A節點從自己的公鑰中獲取到B節點的公鑰對明文數據加密,得到密文發送給B節點。而B節點採用自己的私鑰解密。

2、無法解決消息篡改。

如上圖,A節點採用B的公鑰進行加密,然後將密文傳輸給B節點。B節點拿A節點的公鑰將密文解密。

1、由於A的公鑰是公開的,一旦網上黑客攔截消息,密文形同虛設。說白了,這種加密方式,只要攔截消息,就都能解開。

2、同樣存在無法確定消息來源的問題,和消息篡改的問題。

如上圖,A節點在發送數據前,先用B的公鑰加密,得到密文1,再用A的私鑰對密文1加密得到密文2。而B節點得到密文後,先用A的公鑰解密,得到密文1,之後用B的私鑰解密得到明文。

1、當網路上攔截到數據密文2時, 由於A的公鑰是公開的,故可以用A的公鑰對密文2解密,就得到了密文1。所以這樣看起來是雙重加密,其實最後一層的私鑰簽名是無效的。一般來講,我們都希望簽名是簽在最原始的數據上。如果簽名放在後面,由於公鑰是公開的,簽名就缺乏安全性。

2、存在性能問題,非對稱加密本身效率就很低下,還進行了兩次加密過程。

如上圖,A節點先用A的私鑰加密,之後用B的公鑰加密。B節點收到消息後,先採用B的私鑰解密,然後再利用A的公鑰解密。

1、當密文數據2被黑客攔截後,由於密文2隻能採用B的私鑰解密,而B的私鑰只有B節點有,其他人無法機密。故安全性最高。
2、當B節點解密得到密文1後, 只能採用A的公鑰來解密。而只有經過A的私鑰加密的數據才能用A的公鑰解密成功,A的私鑰只有A節點有,所以可以確定數據是由A節點傳輸過來的。

經兩次非對稱加密,性能問題比較嚴重。

基於以上篡改數據的問題,我們引入了消息認證。經過消息認證後的加密流程如下:

當A節點發送消息前,先對明文數據做一次散列計算。得到一個摘要, 之後將照耀與原始數據同時發送給B節點。當B節點接收到消息後,對消息解密。解析出其中的散列摘要和原始數據,然後再對原始數據進行一次同樣的散列計算得到摘要1, 比較摘要與摘要1。如果相同則未被篡改,如果不同則表示已經被篡改。

在傳輸過程中,密文2隻要被篡改,最後導致的hash與hash1就會產生不同。

無法解決簽名問題,也就是雙方相互攻擊。A對於自己發送的消息始終不承認。比如A對B發送了一條錯誤消息,導致B有損失。但A抵賴不是自己發送的。

在(三)的過程中,沒有辦法解決交互雙方相互攻擊。什麼意思呢? 有可能是因為A發送的消息,對A節點不利,後來A就抵賴這消息不是它發送的。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故引入了簽名。這里我們將(二)-4中的加密方式,與消息簽名合並設計在一起。

在上圖中,我們利用A節點的私鑰對其發送的摘要信息進行簽名,然後將簽名+原文,再利用B的公鑰進行加密。而B得到密文後,先用B的私鑰解密,然後 對摘要再用A的公鑰解密,只有比較兩次摘要的內容是否相同。這既避免了防篡改問題,有規避了雙方攻擊問題。因為A對信息進行了簽名,故是無法抵賴的。

為了解決非對稱加密數據時的性能問題,故往往採用混合加密。這里就需要引入對稱加密,如下圖:

在對數據加密時,我們採用了雙方共享的對稱秘鑰來加密。而對稱秘鑰盡量不要在網路上傳輸,以免丟失。這里的共享對稱秘鑰是根據自己的私鑰和對方的公鑰計算出的,然後適用對稱秘鑰對數據加密。而對方接收到數據時,也計算出對稱秘鑰然後對密文解密。

以上這種對稱秘鑰是不安全的,因為A的私鑰和B的公鑰一般短期內固定,所以共享對稱秘鑰也是固定不變的。為了增強安全性,最好的方式是每次交互都生成一個臨時的共享對稱秘鑰。那麼如何才能在每次交互過程中生成一個隨機的對稱秘鑰,且不需要傳輸呢?

那麼如何生成隨機的共享秘鑰進行加密呢?

對於發送方A節點,在每次發送時,都生成一個臨時非對稱秘鑰對,然後根據B節點的公鑰 和 臨時的非對稱私鑰 可以計算出一個對稱秘鑰(KA演算法-Key Agreement)。然後利用該對稱秘鑰對數據進行加密,針對共享秘鑰這里的流程如下:

對於B節點,當接收到傳輸過來的數據時,解析出其中A節點的隨機公鑰,之後利用A節點的隨機公鑰 與 B節點自身的私鑰 計算出對稱秘鑰(KA演算法)。之後利用對稱秘鑰機密數據。

對於以上加密方式,其實仍然存在很多問題,比如如何避免重放攻擊(在消息中加入 Nonce ),再比如彩虹表(參考 KDF機制解決 )之類的問題。由於時間及能力有限,故暫時忽略。

那麼究竟應該採用何種加密呢?

主要還是基於要傳輸的數據的安全等級來考量。不重要的數據其實做好認證和簽名就可以,但是很重要的數據就需要採用安全等級比較高的加密方案了。

密碼套件 是一個網路協議的概念。其中主要包括身份認證、加密、消息認證(MAC)、秘鑰交換的演算法組成。

在整個網路的傳輸過程中,根據密碼套件主要分如下幾大類演算法:

秘鑰交換演算法:比如ECDHE、RSA。主要用於客戶端和服務端握手時如何進行身份驗證。

消息認證演算法:比如SHA1、SHA2、SHA3。主要用於消息摘要。

批量加密演算法:比如AES, 主要用於加密信息流。

偽隨機數演算法:例如TLS 1.2的偽隨機函數使用MAC演算法的散列函數來創建一個 主密鑰 ——連接雙方共享的一個48位元組的私鑰。主密鑰在創建會話密鑰(例如創建MAC)時作為一個熵來源。

在網路中,一次消息的傳輸一般需要在如下4個階段分別進行加密,才能保證消息安全、可靠的傳輸。

握手/網路協商階段:

在雙方進行握手階段,需要進行鏈接的協商。主要的加密演算法包括RSA、DH、ECDH等

身份認證階段:

身份認證階段,需要確定發送的消息的來源來源。主要採用的加密方式包括RSA、DSA、ECDSA(ECC加密,DSA簽名)等。

消息加密階段:

消息加密指對發送的信息流進行加密。主要採用的加密方式包括DES、RC4、AES等。

消息身份認證階段/防篡改階段:

主要是保證消息在傳輸過程中確保沒有被篡改過。主要的加密方式包括MD5、SHA1、SHA2、SHA3等。

ECC :Elliptic Curves Cryptography,橢圓曲線密碼編碼學。是一種根據橢圓上點倍積生成 公鑰、私鑰的演算法。用於生成公私秘鑰。

ECDSA :用於數字簽名,是一種數字簽名演算法。一種有效的數字簽名使接收者有理由相信消息是由已知的發送者創建的,從而發送者不能否認已經發送了消息(身份驗證和不可否認),並且消息在運輸過程中沒有改變。ECDSA簽名演算法是ECC與DSA的結合,整個簽名過程與DSA類似,所不一樣的是簽名中採取的演算法為ECC,最後簽名出來的值也是分為r,s。 主要用於身份認證階段

ECDH :也是基於ECC演算法的霍夫曼樹秘鑰,通過ECDH,雙方可以在不共享任何秘密的前提下協商出一個共享秘密,並且是這種共享秘鑰是為當前的通信暫時性的隨機生成的,通信一旦中斷秘鑰就消失。 主要用於握手磋商階段。

ECIES: 是一種集成加密方案,也可稱為一種混合加密方案,它提供了對所選擇的明文和選擇的密碼文本攻擊的語義安全性。ECIES可以使用不同類型的函數:秘鑰協商函數(KA),秘鑰推導函數(KDF),對稱加密方案(ENC),哈希函數(HASH), H-MAC函數(MAC)。

ECC 是橢圓加密演算法,主要講述了按照公私鑰怎麼在橢圓上產生,並且不可逆。 ECDSA 則主要是採用ECC演算法怎麼來做簽名, ECDH 則是採用ECC演算法怎麼生成對稱秘鑰。以上三者都是對ECC加密演算法的應用。而現實場景中,我們往往會採用混合加密(對稱加密,非對稱加密結合使用,簽名技術等一起使用)。 ECIES 就是底層利用ECC演算法提供的一套集成(混合)加密方案。其中包括了非對稱加密,對稱加密和簽名的功能。

<meta charset="utf-8">

這個先訂條件是為了保證曲線不包含奇點。

所以,隨著曲線參數a和b的不斷變化,曲線也呈現出了不同的形狀。比如:

所有的非對稱加密的基本原理基本都是基於一個公式 K = k G。其中K代表公鑰,k代表私鑰,G代表某一個選取的基點。非對稱加密的演算法 就是要保證 該公式 不可進行逆運算( 也就是說G/K是無法計算的 )。 *

ECC是如何計算出公私鑰呢?這里我按照我自己的理解來描述。

我理解,ECC的核心思想就是:選擇曲線上的一個基點G,之後隨機在ECC曲線上取一個點k(作為私鑰),然後根據k G計算出我們的公鑰K。並且保證公鑰K也要在曲線上。*

那麼k G怎麼計算呢?如何計算k G才能保證最後的結果不可逆呢?這就是ECC演算法要解決的。

首先,我們先隨便選擇一條ECC曲線,a = -3, b = 7 得到如下曲線:

在這個曲線上,我隨機選取兩個點,這兩個點的乘法怎麼算呢?我們可以簡化下問題,乘法是都可以用加法表示的,比如2 2 = 2+2,3 5 = 5+5+5。 那麼我們只要能在曲線上計算出加法,理論上就能算乘法。所以,只要能在這個曲線上進行加法計算,理論上就可以來計算乘法,理論上也就可以計算k*G這種表達式的值。

曲線上兩點的加法又怎麼算呢?這里ECC為了保證不可逆性,在曲線上自定義了加法體系。

現實中,1+1=2,2+2=4,但在ECC演算法里,我們理解的這種加法體系是不可能。故需要自定義一套適用於該曲線的加法體系。

ECC定義,在圖形中隨機找一條直線,與ECC曲線相交於三個點(也有可能是兩個點),這三點分別是P、Q、R。

那麼P+Q+R = 0。其中0 不是坐標軸上的0點,而是ECC中的無窮遠點。也就是說定義了無窮遠點為0點。

同樣,我們就能得出 P+Q = -R。 由於R 與-R是關於X軸對稱的,所以我們就能在曲線上找到其坐標。

P+R+Q = 0, 故P+R = -Q , 如上圖。

以上就描述了ECC曲線的世界裡是如何進行加法運算的。

從上圖可看出,直線與曲線只有兩個交點,也就是說 直線是曲線的切線。此時P,R 重合了。

也就是P = R, 根據上述ECC的加法體系,P+R+Q = 0, 就可以得出 P+R+Q = 2P+Q = 2R+Q=0

於是乎得到 2 P = -Q (是不是與我們非對稱演算法的公式 K = k G 越來越近了)。

於是我們得出一個結論,可以算乘法,不過只有在切點的時候才能算乘法,而且只能算2的乘法。

假若 2 可以變成任意個數進行想乘,那麼就能代表在ECC曲線里可以進行乘法運算,那麼ECC演算法就能滿足非對稱加密演算法的要求了。

那麼我們是不是可以隨機任何一個數的乘法都可以算呢? 答案是肯定的。 也就是點倍積 計算方式。

選一個隨機數 k, 那麼k * P等於多少呢?

我們知道在計算機的世界裡,所有的都是二進制的,ECC既然能算2的乘法,那麼我們可以將隨機數k描 述成二進制然後計算。假若k = 151 = 10010111

由於2 P = -Q 所以 這樣就計算出了k P。 這就是點倍積演算法 。所以在ECC的曲線體系下是可以來計算乘法,那麼以為這非對稱加密的方式是可行的。

至於為什麼這樣計算 是不可逆的。這需要大量的推演,我也不了解。但是我覺得可以這樣理解:

我們的手錶上,一般都有時間刻度。現在如果把1990年01月01日0點0分0秒作為起始點,如果告訴你至起始點為止時間流逝了 整1年,那麼我們是可以計算出現在的時間的,也就是能在手錶上將時分秒指針應該指向00:00:00。但是反過來,我說現在手錶上的時分秒指針指向了00:00:00,你能告訴我至起始點算過了有幾年了么?

ECDSA簽名演算法和其他DSA、RSA基本相似,都是採用私鑰簽名,公鑰驗證。只不過演算法體系採用的是ECC的演算法。交互的雙方要採用同一套參數體系。簽名原理如下:

在曲線上選取一個無窮遠點為基點 G = (x,y)。隨機在曲線上取一點k 作為私鑰, K = k*G 計算出公鑰。

簽名過程:

生成隨機數R, 計算出RG.

根據隨機數R,消息M的HASH值H,以及私鑰k, 計算出簽名S = (H+kx)/R.

將消息M,RG,S發送給接收方。

簽名驗證過程:

接收到消息M, RG,S

根據消息計算出HASH值H

根據發送方的公鑰K,計算 HG/S + xK/S, 將計算的結果與 RG比較。如果相等則驗證成功。

公式推論:

HG/S + xK/S = HG/S + x(kG)/S = (H+xk)/GS = RG

在介紹原理前,說明一下ECC是滿足結合律和交換律的,也就是說A+B+C = A+C+B = (A+C)+B。

這里舉一個WIKI上的例子說明如何生成共享秘鑰,也可以參考 Alice And Bob 的例子。

Alice 與Bob 要進行通信,雙方前提都是基於 同一參數體系的ECC生成的 公鑰和私鑰。所以有ECC有共同的基點G。

生成秘鑰階段:

Alice 採用公鑰演算法 KA = ka * G ,生成了公鑰KA和私鑰ka, 並公開公鑰KA。

Bob 採用公鑰演算法 KB = kb * G ,生成了公鑰KB和私鑰 kb, 並公開公鑰KB。

計算ECDH階段:

Alice 利用計算公式 Q = ka * KB 計算出一個秘鑰Q。

Bob 利用計算公式 Q' = kb * KA 計算出一個秘鑰Q'。

共享秘鑰驗證:

Q = ka KB = ka * kb * G = ka * G * kb = KA * kb = kb * KA = Q'

故 雙方分別計算出的共享秘鑰不需要進行公開就可採用Q進行加密。我們將Q稱為共享秘鑰。

在以太坊中,採用的ECIEC的加密套件中的其他內容:

1、其中HASH演算法採用的是最安全的SHA3演算法 Keccak 。

2、簽名演算法採用的是 ECDSA

3、認證方式採用的是 H-MAC

4、ECC的參數體系採用了secp256k1, 其他參數體系 參考這里

H-MAC 全程叫做 Hash-based Message Authentication Code. 其模型如下:

以太坊 的 UDP通信時(RPC通信加密方式不同),則採用了以上的實現方式,並擴展化了。

首先,以太坊的UDP通信的結構如下:

其中,sig是 經過 私鑰加密的簽名信息。mac是可以理解為整個消息的摘要, ptype是消息的事件類型,data則是經過RLP編碼後的傳輸數據。

其UDP的整個的加密,認證,簽名模型如下:

㈡ 區塊鏈前景如何,未來在哪裡

前景:中國國家層面一系列的動作,足以說敏,全球區塊鏈標准未來將以中國為主導成為了中國很大的一個目標,中國在錯失互聯網話語權之後,不能再錯失區塊鏈的話語權。目前區塊鏈項目除了美國之外,中國是最多的。早在19年就有報道指出,中國掌握了全世界三分之二的加密算力,中國已經表決通過的《密碼法》也是中國掌握區塊鏈標準的一次周密布局。不久的將來,這是必然會實現的結果。這意味著,中國的大學生們如果參與進該領域的建設,將能夠搭上國家政策的順風車,參與進世界最頂尖的行業搭建中,成為建設該行業的主力軍!
未來判斷:國家政策的扶持,毋庸置疑,隨之而來的將會是資本市場的瘋狂追逐。其實這個是可以參考互聯網的發展歷程的,任何一個新興的朝陽產業都會成為資本追逐的對象。資本當初是如何逐鹿互聯網的,如今也會上演同樣的群雄逐鹿區塊鏈大戲。
大家公認的區塊鏈最大的應用場景就是金融行業了,因為伴隨著區塊鏈誕生的比特幣,最大的屬性就是金融屬性。而政務系統使用區塊鏈技術能夠解決很多的辦事難,信息不流通,節省更多的成本和時間,所以在這兩個行業先行試點,也是符合區塊鏈的特點和需求點的。
另外,隨著區塊鏈技術的不斷成熟,除了這兩個行業外,區塊鏈將會快速滲透到各行各業,解決行業痛點,例如: 游戲行業,解決游戲資產產權問題;製造行業,解決假品牌供應的問題;醫療行業,解決醫療檔案互通問題;金融行業,解決快速跨境支付問題;金融專業背景的學生將會是第一批可以享受到行業就業紅利的群體,之後隨著技術的成熟,無論什麼專業背景的學生,也將能夠參與其中。但,傳統專業背景的學生也嚴重缺乏區塊鏈的相關知識,想要享受到紅利,必須進行區塊鏈知識的補充。

㈢ 超詳細整理區塊鏈和加密貨幣行業術語(建議收藏)

比特幣詞彙表:你需要知道的每一個區塊鏈和加密貨幣短語

盡管困難重重,區塊鏈技術已成為主流。比特幣已成為家喻戶曉的詞,世界各地的金融機構都投資於加密貨幣或允許其客戶這樣做。與此同時,NFT 吸引了各路名人的加入和贊賞。

但盡管如此,區塊鏈技術仍然非常神秘。只有才華橫溢的工程師才能真正理解這些——其中許多人是比特幣和以太幣等加密貨幣的早期採用者,而對於外行來說可能仍是很困難的。

以下是您可能會覺得有用的區塊鏈術語的詞彙表。(所有短語按英文字母順序排列)

空投(Airdrop)

空投是指公司將加密貨幣或 NFT 直接放入您的錢包中。 區塊鏈 服務將推出代 並空投給曾使用過該服務的用戶,而不是首次公開募股。這樣做有幾個原因:它可以是純粹的營銷,因為空投提高了人們可以投資的代幣的意識,或者可以為 DAO 提供治理代幣。

最近的一個例子:以太坊名稱服務允許用戶將他們的錢包號碼更改為錢包名稱(如 CNET.eth)。去年 12 月,它推出了自己的 ENS 代幣,向所有使用該服務的人空投了一定金額。使用以太坊名稱服務的人越多,他們被空投的代幣就越多——在某些情況下價值數萬美元。

山寨幣(Altcoin)

任何不是 比特幣 以太幣的加密貨幣都被稱為山寨幣(Altcoin) 。有時候也被稱為「 shitcoins。

幣安(Binance)

世界上最大的 加密貨幣 交易所,人們在這里購買和交易加密貨幣。它正在接受美國司法部和美國國稅局的逃稅和洗錢調查。

區塊鏈(Blockchain)

區塊鏈是「分布式資料庫」。簡單來說,它是一個去中心化的賬本,將信息記錄在數字「塊」中。一旦一個塊被挖掘並添加到鏈中,它就不能被更改,因此區塊鏈提供了不可更改數據的公共記錄。

有許多不同的區塊鏈具有不同程度的去中心化、效率和安全性。許多人擁有自己的加密貨幣——例如,以太幣是一種建立在 以太坊區塊 鏈上的加密貨幣。

比特幣(Bitcoin)

比特幣是第一個 加密貨幣 ,建立在比特幣區塊鏈之上。它是由一個人或一群人以中 本聰 的筆名於 2009 年創建的。只能鑄造2100 萬枚,其中大約1890 萬枚已經在流通。

銷毀(Burning)

加密貨幣 通過發送到只能接收而不能發出的錢包而被「燒毀」。銷毀機制通常被用來造成通縮影響:流通中的 代幣 越少,投資者持有的 代幣 就越稀缺。

買跌(Buy the dip)

這是指在價格下跌後購買更多資產。例如,如果價格下跌 10,000 美元,比特幣持有者可能會「逢低買入」。

冷錢包(Cold Wallet)

未連接到互聯網的加密貨幣錢包。這些錢包更安全,更不容易受騙。

跨鏈(Cross-chain)

將數據、代幣或資產從一個區塊鏈發送到另一個區塊鏈的能力。這不同於為在多個區塊鏈上工作而構建的「 多鏈 」服務。

密碼學(Cryptography)

一種信息加密形式,其中數據只能使用密鑰進行解密。使用 工作量證明 協議的 區塊鏈 依賴於解決極其復雜的密碼學難題,以便挖掘和驗證新區塊。

加密貨幣(Cryptocurrency)

加密貨幣是 區塊鏈 原生的代 。加密貨幣通常隨著每個新區塊的開采而鑄造。例如,每 挖出 一個新的 以太坊 區塊, 都會 獲得兩個以太幣作為對礦工的補償。

加密貨幣是一種代 。它們的誕生是它們的決定性因素:其他代幣是使用構建在區塊鏈之上的平台和應用程序創建的,而加密貨幣則內置於區塊鏈的協議中。

去中心化應用(Dapps)

去中心化應用程序的縮寫。

道(DAO)

一個去中心化的自治組織。DAO 是一個通過共識做出決策的組織:所有 治理代幣的 持有者都在組織決策中獲得投票權,投票最多的解決方案是 DAO 的行動方案。想像一個去中心化的投資銀行,但不是由基金經理做出投資決定,而是由其 治理代幣 的持有者投票決定如何投資其國庫中的資金。

去中心化交易所(Decentralized exchange)

去中心化交易所用於購買和交易 加密貨幣 。與典型的交易所不同,這些交易所使用繞過任何中心化權威的點對點交易。其中包括 Uniswap 和 Sushiswap。

去中心化金融(DeFi)

「decentralized finance」的縮寫。DeFi 是使用 區塊鏈 技術繞過中心化機構任何金融工具,例如 智能合約 DAO

鑽石手(Diamond Hands)

鑽石手是長期或在價格動盪期間持有金融資產的人。

DYOR

「Do Your Own Research」的縮寫。

以太幣(ETH)

在以太坊區塊鏈上開採的 加密貨幣 。以太 的市值僅次於 比特幣 ,但卻是一種更常用的加密貨幣。大多數 山寨幣 也是 基於以太坊構建的 ,因此與以太 幣掛鉤 。大多數 NFT 也建立在以太坊上,這就是為什麼以太是 NFT 交易中使用的主要代幣。

以太坊(Ethereum)

比特幣 競爭的區塊鏈。它旨在採用 比特幣 開發人員開創的區塊鏈技術,並將其用於更復雜的金融工具,如 智能合約

閃貸(Flash loan)

閃電貸是一種 DeFi 工具,允許在沒有抵押品的情況下進行貸款。閃電貸允許您借錢購買資產,但前提是可以購買資產並在同一區塊內償還利息。想像一下,使用貸款購買一棟 100 萬美元的房子,但只有當您已經排好另一個願意支付足夠費用讓您償還貸款和利息的買家時,貸款才會被批准。

這些貸款使用 智能合約 技術。

FUD

「fear, uncertainty and doubt」的縮寫。這可能是合法的,例如人們對代幣或 NFT 項目的安全性或合法性或安全性表示擔憂,例如鼓勵人們出售、降低資產價格的有組織的舉動。

Gas

Gas 是您使用 以太坊 網路所要支付的價格。每筆交易都需要支付gas ,這取決於 區塊鏈的 過載程度。每筆交易的價格通常在 50 美元到 500 美元之間,但在網路負載過重時價格可能會飆升。

治理代幣(Governance token)

治理代幣是賦予所有者對給定項目投票權的加密貨幣。另請參閱: DAO

GWEI

gas 的成本以 GWEI 表示。作為粗略的指導,當 gwei 低於 50 時,gas 會很便宜,而當 gwei 高於 100 時,gas 會很貴。

HODL

「hold」的故意拼寫錯誤,用於鼓勵人們在價格下跌期間持有他們的代幣。

Layer 1和Layer 2

如果您涉足 加密貨幣, 您會聽說Layer 1和Layer 2解決方案。Layer 1是 區塊鏈 架構本身,而Layer 2是指建立在區塊鏈之上的架構。

例如,以以太坊的高gas成本問題為例。Layer 1解決方案是讓 以太坊區塊 鏈更高效,例如通過採用 權益證明 協議。Layer 2解決方案的一個例子是 Immutible X,這是一個建立在以太坊之上的交易所,它使用 智能合約 技術允許無氣體、碳中和的交易。

流動性市場(Liquid Market)

流動性市場是一個擁有大量買家和賣家的市場,它允許幾乎立即完成買賣訂單。 加密貨幣 市場具有流動性,而 NFT 市場則不然。大多數合法的加密貨幣可以隨時買賣,因為 NFT 交易者需要列出待售物品,希望買家手動購買。

主網(Mainnet)

一個供公眾使用的區塊鏈協議將被放入主網。這將它與測試網區分開來,後者更像是區塊鏈協議的測試版發布。

模因幣(Memecoins)

許多加密貨幣旨在提供實用程序或服務為目的。Memecoins 不提供實用前景,純粹作為投機資產存在。狗狗幣是最知名的 ,但還有很多很多。


元掩碼(MetaMask)

一種基於瀏覽器的在線數字錢包,主要用於 以太坊區塊鏈 上的交易。

礦業(Mining)

挖礦是驗證交易並將區塊添加到區塊 鏈的過程 。這通常涉及解決復雜 密碼 問題的強大計算機。至關重要的是,這也是將新的 加密貨幣 添加到流通中的方式。

礦機(Mining Rig)

為挖掘 加密貨幣 的特定目的而設置的功能強大的計算機。

礦場(Mining Farm)

全天運行的采礦設備倉庫(或房間),用於挖掘 加密貨幣

鑄幣(Mint)

在區塊鏈上,鑄幣意味著驗證信息並將其作為區塊鏈上的一個塊。

「鑄造」 NFT 意味著在公開發售期間從其創建者那裡購買它。「鑄幣價格」是指它的創造者出售它的價格——例如無聊猿遊艇俱樂部的「鑄幣價格」是 0.08 以太幣。在一個集合中的所有 NFT 都被鑄造之後,想要接觸該集合的交易者需要從 OpenSea 等二級市場購買它們。

多鏈(Multi-chain)

設計用於多個 區塊鏈 的應用程序或服務。這與 跨鏈 應用程序和服務不同, 跨鏈 應用程序和服務旨在將數據或資產從一個區塊鏈發送到另一個區塊鏈。

月球(MOON)

價格的急劇飆升被稱為「mooning」或「a moon」。「To the moon(去月球)」是一個常見的短語。

NFT

不可替代的代幣(Non-fungible token)。這些是證明數字資產所有權的數字契約。目前,它們與藝術相關,但 NFT 可以證明任何數字的所有權。

鏈下/鏈上(Off-Chain/On-chain)

鏈上是指存在於 區塊鏈 上的東西,鏈下是指存在於 區塊 鏈之外的東西。 加密貨幣 是鏈上貨幣,法定貨幣是鏈下貨幣。

OpenSea

它是最大的 NFT 市場,專門研究基於 以太坊 的 NFT。(建立在不同區塊鏈上的 NFT 通常在專門的市場上出售。例如,Solana NFT 在 Solanat 上出售。)

Play to Earn(P2E)

Play to Earn (P2E) 游戲 集成了區塊鏈,並以 游戲 內 加密貨幣 獎勵玩家。這些 游戲 中的加密貨幣可以兌換成比特幣或以太幣。最突出的例子是 Axie Infinity,玩家可以獲得 Smooth Love Potion ($SLP)。

工作量證明(Proof of Work)

工作量證明(POW)是一種共識機制,通過該機制將塊添加到區塊鏈中。工作量證明要求礦工解決復雜的 密碼學 難題,這需要強大的采礦設備提供大量能源,以驗證新的區塊鏈交易。

工作量證明是一種安全且去中心化的共識機制,但效率低下是出了名的。這就是比特幣和以太坊區塊鏈的運作方式,盡管以太坊很快就會轉向更高效 的權益證明(Proof of Stake)

權益證明(Proof of Stake)

面對工作量 證明 的巨大能源需求, 權益 證明(POS)是一種更新的共識機制,可以更有效地挖掘區塊。權益證明允許 加密貨幣 持有者在相關區塊 上驗證新區塊。

他們通過抵押他們的 加密貨幣來 做到這一點。網路用戶質押他們的加密貨幣,如果他們的股份是通過隨機演算法選擇的,他們就有機會驗證一個新區塊——為此他們將獲得更多加密貨幣形式的獎勵。質押的加密貨幣越多,選擇用戶驗證新區塊的機會就越大。

工作證明獎勵那些花費最多計算能力來解決密碼難題的人,而權益證明獎勵那些長期投資加密貨幣的人。

抽水和傾銷(Pump and mp)

抽水和傾銷計劃涉及對產品的人為刺激,從而導致人們購買並提高其價格。然後,抽水和傾銷協調者以高價出售其資產,從而導致價格急劇下跌。

這些存在於傳統市場中,但在 加密貨幣 交易中更為常見,因為微市值加密貨幣的低流動性使其價格更容易操縱。

地毯拉動(Rug pull)

地毯拉動是指 加密貨幣 的創造者消失,並帶走資金。最近的一個例子是偽造的Squid Game 硬幣,盡管這些硬幣遠非罕見。「地毯」本質上是「騙局」的簡寫。

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

比特幣 創造者的化名。解釋去中心化金融的必要性和解釋比特幣如何運作的白皮書由中本聰簽署,但沒有人知道真實的人是誰。據推測,中本聰實際上是幾個人。


助記詞(Seed Phrase)

當你創建一個 加密貨幣 錢包時,你會得到一個 12 字的種子短語。每次在新設備上登錄錢包時,都需要使用助記詞。 永遠不要把你的助記詞給任何人

分片(Sharding)

分片在 區塊鏈上 分配網路負載,允許每秒處理更多事務。這聽起來很枯燥,但它非常重要。 以太坊 將在明年整合分片,這將使使用它更便宜,對環境的破壞也更小。

垃圾幣(Shitcoin)

Shitcoin 是一種不提供任何效用的 山寨幣 ,無論是 memecoin 還是無效的 山寨幣

絲綢之路(Silk Road)

Silk Road 是一個在線黑市,於 2013 年被 FBI 關閉。這是許多人第一次接觸 加密貨幣的地方 ,因為 比特幣 是該網站非法商品的流行支付方式。

智能合約(Smart contract)

智能合約是在滿足所需條件時自行執行的數字合約。例如,如果 Wallet X 向 Wallet Y 發送 0.08 ether,Wallet Y 向 Wallet X 發送 NFT Z。它們最常用於自動交易,但也可用於更復雜的用途,例如 快速貸款

穩定幣(Stable coin)

穩定幣是與美元掛鉤的加密貨幣。其中包括 Tether 和 USDC。他們的目的是讓 加密貨幣 交易者將他們的代幣保存在加密生態系統中,而不會經歷 比特幣 以太幣 價格波動的波動。

質押(Staking)

權益質押是在加密貨幣錢包中鎖定持有資金,從而支持區塊鏈網路運營。從本質上講,它包括鎖定加密貨幣以獲得獎勵。在大多數情況下,該流程需要用戶使用個人加密錢包參與到區塊鏈活動中。

權益質押的概念與權益證明(PoS)機制密切相關。它被用於許多基於PoS或相類似的其他區塊鏈系統中。

TLT

「think long term」的縮寫。

代幣(Token)

代幣是多種形式的區塊鏈資產。像 比特幣 這樣的 加密貨幣 是一種代幣。其他類型包括 治理代幣 ,它授予持有者在 DAO 或服務中的投票權,或 實用代幣 ,其中根據持有的代幣數量授予對服務的訪問許可權。

TXN

交易(transaction)的縮寫。

實用代幣(Utility Token)

旨在提供某種功能的代幣。這些可以是對應用程序、服務或 游戲 的訪問。示例包括 Filecoin,它授予對基於區塊鏈的數字存儲的訪問許可權,以及 Link,它連接 了鏈下 類型數據的智能合約。

虛榮地址(Vanity Address)

由 Ethereum Name Service 等公司提供的個性化錢包地址。它允許您將錢包地址更改為您選擇的單詞或短語,例如 CNET.eth。

Vaporware

承諾但從未真正進入市場的產品。該術語在 90 年代後期隨著最初的互聯網繁榮而流行起來,並且由於陰暗的 加密貨幣 創造者而得到了復興。

維塔利克·布特林(Vitalik Buterin)

以太坊區塊鏈 背後的創造者。

錢包(Wallet)

加密貨幣錢包是您可以存儲加密貨幣和 NFT 的地方。這些錢包可以是熱錢包或冷錢包——即連接到互聯網的瀏覽器錢包或未連接到互聯網的物理硬體。錢包可以讀寫,這意味著它們可以接收信息,也可以作為簽名或在線 ID。

Web 3

Web3 是區塊鏈愛好者想像的互聯網的下一次迭代。從互聯網發明到 2005 年左右,Web1 是只讀互聯網。Web2 指的是用戶能夠製作內容並將其上傳到互聯網上的出現。Web3 將是一個集成了區塊鏈的互聯網。想像一下,將您的社交媒體帖子作為 NFT 擁有,使用像以太幣這樣的 加密貨幣 作為通用貨幣,並將您的錢包作為一種 ID 形式而不是電子郵件/密碼組合。

鯨(Whale)

持有大量加密貨幣的人。

白名單 ( Whitelist)

加密貨幣 NFT 的 預售清單。列入白名單的投資者可以在公開發行前購買資產,有時以折扣價購買。

WAGMI

「we're all going to make it」的縮寫。


㈣ 【區塊鏈與密碼學】第5-2講:哈希函數的構造

本節課程我們將詳細講解哈希函數的構造。

MASH-1 (Molar Arithmetic Secure Hash)是一個基於RSA演算法的哈希演算法,在1995年提出,入選國際標准ISO/IEC 10118-4;MASH-2是MASH-1的改進,把第四步中的2換成了28+1;由於涉及模乘/平方運算,計算速度慢,非常不實用。

分組密碼的工作模式是: 根據不同的數據格式和安全性要求, 以一個具體的分組密碼演算法為基礎構造一個分組密碼系統的方法。

基於分組的對稱密碼演算法比如DES/AES演算法只是描述如何根據秘鑰對一段固定長度(分組塊)的數據進行加密,對於比較長的數據,分組密碼工作模式描述了如何重復應用某種演算法安全地轉換大於塊的數據量。

簡單的說就是,DES/AES演算法描述怎麼加密一個數據塊,分組密碼工作模式模式了如果重復加密比較長的多個數據塊。常見的分組密碼工作模式有五種:

電碼本( Electronic Code Book,ECB)模式

密文分組鏈接(Cipher Block Chaining,CBC)模式

密文反饋(Cipher Feed Back ,CFB)模式

輸出反饋(Output Feed Back ,OFB)模式

計數器(Counter, CTR)模式

ECB工作模式

加密:輸入是當前明文分組。

解密:每一個密文分組分別解密。

具體公式為:

CBC工作模式

加密:輸入是當前明文分組和前一次密文分組的異或。

解密:每一個密文分組被解密後,再與前一個密文分組異或得明文。

具體公式為:

CFB工作模式

加密演算法的輸入是64比特移位寄存器,其初值為某個初始向量IV。

加密演算法輸出的最左(最高有效位)j比特與明文的第一個單元P1進行異或,產生出密文的第1個單元C1,並傳送該單元。

然後將移位寄存器的內容左移j位並將C1送入移位寄存器最右邊(最低有效位)j位。

這一過程繼續到明文的所有單元都被加密為止。

OFB工作模式

OFB模式的結構類似於CFB

不同之處:

OFB模式是將加密演算法的輸出反饋到移位寄存器

CFB模式中是將密文單元反饋到移位寄存器

CTR工作模式

加密:輸入是當前明文分組和計數器密文分組的異或。

解密:每一個密文分組被解密後,再與計數器密文分組異或得明文。

具體公式為:

工作模式比較

ECB模式,簡單、高速,但最弱、易受重發攻擊,一般不推薦。

CBC模式適用於文件加密,比ECB模式慢,安全性加強。當有少量錯誤時,不會造成同步錯誤。

OFB模式和CFB模式較CBC模式慢許多。每次迭代只有少數比特完成加密。若可以容忍少量錯誤擴展,則可換來恢復同步能力,此時用CFB或OFB模式。在字元為單元的流密碼中多選CFB模式。

CTR模式用於高速同步系統,不容忍差錯傳播。

直接設計哈希函數

Merkle在1989年提出迭代型哈希函數的一般結構;(另外一個工作是默克爾哈希樹),Ron Rivest在1990年利用這種結構提出MD4。(另外一個工作是RSA演算法),這種結構在幾乎所有的哈希函數中使用,具體做法為:

把所有消息M分成一些固定長度的塊Yi

最後一塊padding並使其包含消息M的長度

設定初始值CV0

循環執行壓縮函數f,CVi=f(CVi -1||Yi -1)

最後一個CVi為哈希值

演算法中重復使用一個壓縮函數f

f的輸入有兩項,一項是上一輪輸出的n比特值CVi-1,稱為鏈接變數,另一項是演算法在本輪的b比特輸入分組Yi-1

f的輸出為n比特值CVi,CVi又作為下一輪的輸入

演算法開始時還需對鏈接變數指定一個初值IV,最後一輪輸出的鏈接變數CVL即為最終產生的雜湊值

通常有b>n,因此稱函數f為壓縮函數

演算法可表達如下:CV0=IV= n比特長的初值

CVi=f(CVi-1,Yi-1);1≤i≤L

H(M)=CVL

演算法的核心技術是設計難以找到碰撞的壓縮函數f,而敵手對演算法的攻擊重點是f的內部結構

f和分組密碼一樣是由若干輪處理過程組成

對f的分析需要找出f的碰撞。由於f是壓縮函數,其碰撞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在設計f時就應保證找出其碰撞在計算上是困難的

哈希函數的構造就講到這里啦,以上三種方式都可以構造哈希函數。下節課我們將學習常用哈希函數,敬請期待!

㈤ 區塊鏈究竟是什麼

什麼是區塊鏈?
區塊鏈是分布式數據存儲、點對點傳輸、共識機制、加密演算法等計算機技術的新型應用模式。所謂共識機制是區塊鏈系統中實現不同節點之間建立信任、獲取權益的數學演算法 [1] 。
區塊鏈(Blockchain)是比特幣的一個重要概念,它本質上是一個去中心化的資料庫,同時作為比特幣的底層技術。區塊鏈是一串使用密碼學方法相關聯產生的數據塊,每一個數據塊中包含了一次比特幣網路交易的信息,用於驗證其信息的有效性(防偽)和生成下一個區塊。
區塊鏈誕生自中本聰的比特幣,自2009年以來,出現了各種各樣的類比特幣的數字貨幣,都是基於公有區塊鏈的。
數字貨幣的現狀是百花齊放,列出一些常見的:bitcoin、litecoin、dogecoin、dashcoin,除了貨幣的應用之外,還有各種衍生應用,如Ethereum、Asch等底層應用開發平台以及NXT,SIA,比特股,MaidSafe,Ripple等行業應用。
2016年1月20日,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討會宣布對數字貨幣研究取得階段性成果。會議肯定了數字貨幣在降低傳統貨幣發行等方面的價值,並表示央行在探索發行數字貨幣。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討會的表達大大增強了數字貨幣行業信心。這是繼2013年12月5日央行五部委發布關於防範比特幣風險的通知之後,第一次對數字貨幣表示明確的態度。 [4]
2016年12月20日,數字貨幣聯盟——中國FinTech數字貨幣聯盟及FinTech研究院正式籌建,火幣是聯合發起單位之一。 [5]
可以用區塊鏈的一些領域可以是:
▪ 智能合約
▪ 證券交易
▪ 電子商務
▪ 物聯網
▪ 社交通訊
▪ 文件存儲
▪ 存在性證明
▪ 身份驗證
▪ 股權眾籌
我們可以把區塊鏈的發展類比互聯網本身的發展,未來會在internet上形成一個比如叫做finance-internet的東西,而這個東西就是基於區塊鏈,它的前驅就是bitcoin,即傳統金融從私有鏈、行業鏈出發(區域網),bitcoin系列從公有鏈(廣域網)出發,都表達了同一種概念——數字資產(DigitalAsset),最終向一個中間平衡點收斂。
區塊鏈的進化方式是:
▪ 區塊鏈1.0——數字貨幣
▪ 區塊鏈2.0——數字資產與智能合約
▪ 區塊鏈3.0——各種行業分布式應用落地
區塊鏈分為三類,在貨幣發行的《區塊鏈:定義未來金融與經濟新格局》 [2] 一書中就有詳細介紹,
其中混合區塊鏈和私有區塊鏈可以認為是廣義的私鏈:
公有區塊鏈(PublicBlockChains)
公有區塊鏈是指:世界上任何個體或者團體都可以發送交易,且交易能夠獲得該區塊鏈的有效確認,任何人都可以參與其共識過程。公有區塊鏈是最早的區塊鏈,也是應用最廣泛的區塊鏈,各大bitcoins系列的虛擬數字貨幣均基於公有區塊鏈,世界上有且僅有一條該幣種對應的區塊鏈。
聯合(行業)區塊鏈(ConsortiumBlockChains)
行業區塊鏈:由某個群體內部指定多個預選的節點為記賬人,每個塊的生成由所有的預選節點共同決定(預選節點參與共識過程),其他接入節點可以參與交易,但不過問記賬過程(本質上還是託管記賬,只是變成分布式記賬,預選節點的多少,如何決定每個塊的記賬者成為該區塊鏈的主要風險點),其他任何人可以通過該區塊鏈開放的API進行限定查詢。
私有區塊鏈(privateBlockChains)
私有區塊鏈:僅僅使用區塊鏈的總賬技術進行記賬,可以是一個公司,也可以是個人,獨享該區塊鏈的寫入許可權,本鏈與其他的分布式存儲方案沒有太大區別。(Dec2015)保守的巨頭(傳統金融)都是想實驗嘗試私有區塊鏈,而公鏈的應用例如bitcoin已經工業化,私鏈的應用產品還在摸索當中。

㈥ 碼鏈和區塊鏈的區別

碼鏈與區塊鏈區別:
區塊鏈源自於比特幣的底層技術,是互聯網的區塊鏈技術。將IP通過區塊鏈技術以一個個區塊的方式連接在一起,形成分布式記賬。具有不易篡改、去中心化等特點。
碼鏈技術是物聯網的碼鏈技術,將物聯網ID以二維方式一個個疊加一起,從而形成個人記錄。運用「碼鏈」技術,將帶來更高效的「人與人聯網」、「人與物聯網」、「物與物聯網」的鏈接形態。
碼鏈簡介:
「碼鏈」,是指使用智能手機對准「二維碼」「掃一掃」,即可「生成新的含有掃碼者DNA的二維碼」,同時接入「服務」而形成的「二維碼鏈條」。實現全過程可追溯,可監督,可管理。
「碼鏈技術」表現最為廣泛應用的就是二維碼「掃一掃」支付技術。
碼鏈技術可以實現更高效的人與人聯網、人與物聯網、物與物聯網的鏈接形態。
區塊鏈簡介:
區塊鏈是比特幣的一個重要概念。區塊鏈是一串使用密碼學方法相關聯產生的數據塊,每一個數據塊中包含了一次比特幣網路交易的信息,用於驗證其信息的有效性(防偽)和生成下一個區塊。
狹義來講,區塊鏈是一種按照時間順序將數據區塊以順序相連的方式組合成的一 種鏈式 數據結構, 並以密碼學方式保證的不可篡改和不可偽造的分布式賬本。
廣義來講,區塊鏈技術是利用塊鏈式數據結構來驗證與存儲數據、利用分布式節點共識演算法來生成和更新數據、利用密碼學的方式保證數據傳輸和訪問的安全、利用由自動化腳本代碼組成的智能合約來編程和操作數據的一種全新的分布式基礎架構與計算範式。
碼鏈數字貨幣與區塊鏈數字貨幣的區別:
以碼鏈技術為基礎的「碼鏈數字貨幣」與現有的區塊鏈數字貨幣的區別在於,「碼鏈數字貨幣」是基於物權把控,以「智能二維碼」為介質,將各行業產業鏈的合約轉化為可分割、可交易、可轉讓、可兌換、可追蹤的「智能合約」,且在碼鏈聯盟內可進行物權交換。在碼鏈貨幣體系中,「智能二維碼」即「特別提物權SGR」。即每一個商品對應一個「智能二維碼」,而這個「二維碼」代表該商品「特別提物權」。通過特別提物權的交換,實現商品與商品的交換(物物交換)。這個代表「特別提物權」的二維碼,可同時作為數字貨幣的載體與支付手段,可通過「二維碼掃碼」完成支付。

㈦ 黃埔發布 「商用密碼產業10條」 將形成300億元產業規模

10月26日,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密碼法》頒布一周年之際,《廣州市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廣州高新區促進商用密碼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辦法》(下稱「商用密碼產業10條」)新聞發布會在廣東省密碼應用和創新示範基地舉行。
據了解,這是全國首個行政區政府發布的關於促進商用密碼產業發展辦法,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將每年對入駐該區的商用密碼企業給予累計5000多萬元政策資金支持。預計政策出台後,將吸引一大批商用密碼企業入駐該區,未來3年形成300億級產業規模。
促進商用密碼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
據廣州開發區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熊衛國介紹,「商用密碼產業10條」主要從三個方面發力,促進商用密碼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
在推動密碼產業集聚方面,對新落戶黃埔區、廣州開發區的密碼產業項目,將給予200萬元獎勵。對權威商用密碼檢測認證機構在本區設立分支機構,按照檢測平台建設費用的50%給予扶持,最高2000萬元。對實繳注冊資本500萬元以上經認定的商用密碼企業入駐專業密碼產業基地租用辦公用房且自用的,給予最高1000平方米的租金補貼。
「目前全國有4家商用密碼檢測機構,廣州的企業到檢測機構送檢,一般要到異地30—60個工作日。支持檢測機構在廣州開發區設立分支機構,提升檢測能力供給,可以極大促進商業密碼產業集聚。」黃埔區密碼管理局局長林建寧表示。
在推動密碼產業科技創新方面,打造「密碼+」創新生態,促進密碼與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慧、區塊鏈、5G等數字經濟新技術、新業態深度融合,支持加密通信技術、加密存儲技術、晶元等密碼核心技術研發。對獲得國家密碼發展基金支持的商用密碼科研項目,給予100%資金配套,最高500萬元。對獲得黨政機要密碼科技進步獎(省部級),給予最高100萬元的獎勵。對獲得國家和省、市科技行政主管部門頒發授予的科技獎勵或立項資助的各類密碼科技項目,給予最高500萬元資金配套。
而在終端市場應用方面,「商用密碼產業10條」將全力推動密碼技術在金融、能源等領域推廣應用,對新取得國推商用密碼產品認證證書或認定檢測機構檢測報告的,每項給予8萬元獎勵,單個企業最高獎勵100萬元。
「『商用密碼產業10條』在重獎高端密碼項目、創建特色發展平台、支持創新創業、鼓勵核心技術創新等多方面給予支持,讓密碼學領域的科研人員備感鼓舞,同時也為我們密碼研究院的建設奠定堅實的基礎。」暨南大學副校長翁健表示。
騷擾電話和詐騙電話問題有望得到解決
目前,黃埔區、廣州開發區有密碼企業40多家,已簽約或意向入駐企業近10多家,預計未來3年新增營收60億元,新增稅收5億元。「商用密碼產業10條」的出台將形成虹吸效應,該區力爭3年內形成300億級產業規模。
該區內集聚了緯德(5G加密晶元)、飛騰(自主可控CPU)、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信息技術應用創新華南總部(信創應用)、緯綸信息(圖形繪制平台CAM、CAD體系)等一批重點國產信創軟體企業。在「以區塊鏈為特色的中國軟體名區」平台優勢和338家區塊鏈企業組成的集群優勢基礎上,該區將全面提升密碼企業產品轉化能力、技術創新能力,實現商用密碼產業和區內優勢產業聯動發展。
今年3月,國家重點扶持的密碼應用創新項目「廣東省密碼應用和創新示範基地」在黃埔區、廣州開發區揭牌。此外,該區科學城(廣州)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聯合南方電網、微位科技等企業和暨南大學以聯合體模式引領帶動產業鏈的跨越式發展。
其中,廣東省密碼應用和創新示範基地相關科研和產業化成果將帶來巨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預計3年內產生集聚經濟效益300億元以上,帶動直接就業崗位3000個以上。此外,黃埔區、廣州開發區還將加快培育1—2個密碼或信息安全領域龍頭企業。
「我們在黃埔區以注冊子公司的形式入駐基地園區,下一步待基地核心區建成後,將把總部整體遷移至核心區,預計每年營業收入約10億,繳納稅收1億。」微位網路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子陽說。微位網路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在國內牽頭「基於密碼令牌的可信通信技術規范」標准制定工作,解決困擾運營商和手機終端廠商的騷擾電話和詐騙電話問題。
南方日報記者 吳雨倫
通訊員 許婉 劉映紅

㈧ 區塊鏈是什麼如何簡單易懂地介紹區塊鏈

很多人不知道區塊鏈是什麼,這邊給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區塊鏈就是顛覆舊模式的新技術,就像人們容易忽視看不見卻不可或缺的氧氣一樣,人們往往忽視了市場經濟中至關重要的東西,那就是信任。沒有信任,任何交易都無法成立。

此外不同的種族、民族、文化、宗教信仰等,會形成信任鴻溝。由於陌生人之間缺乏相互理解和必要的信任,交易很難發生。市場經濟在陌生人中大量出現。市場經濟的產生和發展在於一種新機制的誕生,它解決了陌生人之間的信任問題。

區塊鏈的概念最早是在2008年由比特幣創始人中本聰撰寫的論文中提出的,區塊鏈可以理解為一種公共會計的技術方案,所有數據都將公開透明,不需要中央伺服器作為信任中介,從而在技術層面上保證信息的真實性、不變性和可信度,數據的不變性非常重要。

由於區塊鏈具有大規模擴展、數據公開透明的技術特點,並且由於每個客戶端的數據都是一致的,即使部分客戶端被破壞,也不會影響數據安全的可靠性,尤其是可以有效解決陌生人之間的信任問題,因此這項技術可以擴展到所有可以數字化的領域,如數字貨幣、支付清算、數字票據、權益證明、徵信、政務服務、病歷等,如果區塊鏈技術發達了,未來將與大家息息相關。

㈨ 區塊鏈是什麼意思

區塊鏈是分布式數據存儲、點對點傳輸、共識機制、加密演算法等計算機技術的新型應用模式。區塊鏈,是比特幣的一個重要概念。

它本質上是一個去中心化的資料庫,同時作為比特幣的底層技術,是一串使用密碼學方法相關聯產生的數據塊,每一個數據塊中包含了一批次比特幣網路交易的信息,用於驗證其信息的有效性(防偽)和生成下一個區塊。

區塊鏈在公共管理,能源,酒店經營,交通等領域都與民眾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但這些領域的中心化特質也帶來了一些問題,可以用區塊鏈來改造。

去中心化的完全分布式DNS服務通過網路中各個相互之間的點對點數據傳輸服務可以實現域名的查詢和解析,可以用於某些重要的基礎設施的操作系統和固件沒有被篡改,可以進行監控軟體的狀態和初始,發現不良的篡改,並確保使用了物聯網技術的系統所傳輸的數據沒用經過篡改。

㈩ 區塊鏈是不是U盤+密碼

不是。下面摘抄內容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區塊鏈是分布式數據存儲、點對點傳輸、共識機制、加密演算法等計算機技術的新型應用模式。
區塊鏈(Blockchain),是比特幣的一個重要概念,它本質上是一個去中心化的資料庫,同時作為比特幣的底層技術,是一串使用密碼學方法相關聯產生的數據塊,每一個數據塊中包含了一批次比特幣網路交易的信息,用於驗證其信息的有效性(防偽)和生成下一個區塊。
一般說來,區塊鏈系統由數據層、網路層、共識層、激勵層、合約層和應用層組成。

熱點內容
EOS穿越比特幣 發布:2025-02-24 23:17:03 瀏覽:841
在哪能買虛擬比特幣 發布:2025-02-24 23:05:04 瀏覽:575
2018區塊鏈技術運用10周年 發布:2025-02-24 23:04:05 瀏覽:566
eth走向預測 發布:2025-02-24 22:42:38 瀏覽:425
去深圳中心書城地鐵坐幾號線 發布:2025-02-24 22:41:49 瀏覽:761
七日殺用石斧挖礦的技能點嗎 發布:2025-02-24 22:32:56 瀏覽:784
usdt怎麼和美元 發布:2025-02-24 22:32:49 瀏覽:183
幣圈資金盤一般存活多久 發布:2025-02-24 22:24:19 瀏覽:652
比太eth配置 發布:2025-02-24 22:12:11 瀏覽:873
TRX4遙控設定 發布:2025-02-24 21:48:07 瀏覽: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