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在一帶一路解決的問題
1. 區塊鏈解決了什麼問題
如果用一句話說明就是:去中心化。
區塊鏈(Blockchain)是分布式數據存儲、點對點傳輸、共識機制、加密演算法等計算機技術的新型應用模式。
所謂共識機制是區塊鏈系統中實現不同節點之間建立信任、獲取權益的數學演算法。
狹義來講,區塊鏈是一種按照時間順序將數據區塊以順序相連的方式組合成的一種鏈式數據結構, 並以密碼學方式保證的不可篡改和不可偽造的分布式賬本。
廣義來講,區塊鏈技術是利用塊鏈式數據結構來驗證與存儲數據、利用分布式節點共識演算法來生成和更新數據、利用密碼學的方式保證數據傳輸和訪問的安全、利用由自動化腳本代碼組成的智能合約來編程和操作數據的一種全新的分布式基礎架構與計算方式。
優點:
1)演算法簡單,容易實現;
2)節點間無需交換額外的信息即可達成共識;
3)破壞系統需要投入極大的成本。
缺點:
1)浪費能源;
2)區塊的確認時間難以縮短;
3)新的區塊鏈必須找到一種不同的散列演算法,否則就會面臨比特幣的算力攻擊;
4)容易產生分叉,需要等待多個確認;
5)永遠沒有最終性,需要檢查點機制來彌補最終性。
2. 區塊鏈技術能解決什麼樣的問題
區塊鏈技術可以用相對更低的成本解決信任問題,這對現在強調的減輕實體經濟包袱,使交易成本降低等方面起著重要作用,具有較大的社會價值。同時,針對區塊鏈技術本身,還需要有不斷探索,相信未來可以將自主可控的知識產權和專利與該技術融合在一起。
未來的金窩窩將著力於以區塊鏈技術促進大數據的合法流通和商業應用。
3. 區塊鏈技術到底能解決什麼樣的問題
金窩窩分析區塊鏈技術能解決的問題如下:
區塊鏈最重要的是解決了中介信用問題。在過去,兩個互不認識和信任的人要達成協作是難的,必須要依靠第三方。
比如支付行為,在過去任何一種轉賬,必須要有銀行或者支付寶這樣的機構存在。
但是通過區塊鏈技術,是人類第一次實現在沒有任何中介機構參與的情況下,完成雙方可以互信的轉賬行為。這是區塊鏈的重大突破。
4. 區塊鏈技術在國內的廣泛運用會遇到哪些難題
金窩窩認為區塊鏈技術想要在國內得到廣泛的運用,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以下幾點:
1-區塊鏈體積過大問題;
2-區塊鏈數據確認時間的問題;
3-處理交易頻率的問題;
4-區塊鏈技術的發展受到現行的制度;
5-區塊鏈技術與現有制度的整合成本較大等
5. 區塊鏈帶來了哪些顛覆,為什麼能夠成為國家戰略
區塊鏈的顛覆性特徵在於以下四個方面:一、透明性。區塊鏈系統的數據記錄對全網節點是透明的,數據記錄的更新操作對全網節點也是透明的,這是區塊鏈系統值得信任的基礎。由於區塊鏈系統使用開源的程序、開放的規則和高參與度,區塊鏈數據記錄和運行規則可以被全網節點審查、追溯,具有很高的透明度。
二、開放性。區塊鏈系統是開放的,除了數據直接相關各方的私有信總被加密外區塊鏈的數據對所有人公開(具有特殊許可權要求的區塊鏈系統除外)。任何人或參與節點都可以通過公開的介面查詢區塊鏈數據記錄或者開發相關應用,因此整個系統信息高度透明。
三、信息不可篡改。區塊鏈系統的信息一旦經過驗證並添加至區塊鏈後,就會得到永久存儲,無法更改(具備特殊更改需求的私有區塊鏈等系統除外)。除非能夠同時控制系統中超過51%的節點,否則單個節點上對資料庫的修改是無效的,因此區塊鏈的數據穩定性和可靠性極高
四、去中心化。去中心化是區塊鏈最基本的特徵,意味著區塊鏈不再依賴於中央處理節點,實現了數據的分布式記錄、存儲和更新。在傳統的中心化網路中,對一個中心節點實行攻擊即可破壞整個系統,而在一個去中心化的區塊鏈網路中,攻擊單個節點無法控制或破壞整個網路掌握網內超過5%的節點只是獲得控制權的開始而已。2019年是區塊鏈技術商業應用的元年,而政策利好的刺激將讓區塊鏈技術的發展更加穩健。
隨著區塊鏈技術的應用逐漸滲透到數字金融、互聯網等眾多領域,大家對區塊鏈的價值認識更加清晰。
區塊鏈已經形成了全球競爭的態勢,各國都在搶占發展先機,中國更不能落後;因此,區塊鏈成為國家戰略亦無可厚非。
6. 區塊鏈解決了什麼問題
使用區塊鏈技術作為貨幣因為區塊鏈必然會產生代幣,所有交易參與者都同意它有價值,區塊鏈技術有助於其充當貨幣。我們發現區塊鏈貨幣很可能首先促進私人交易,國際交易和微交易獲得採用,然後最終擴展成為所有交易的默認貨幣。區塊鏈技術對於執行微交易的個人也很有用。如果一個人想要向另一個人發送1.00美元,那麼沒有區塊鏈的世界費用很容易達到總交易的30-40%(.30—.30—.40)。因此,公司被迫將交易轉為月度發票,而這些高額費用也阻礙了創始人首先依靠小額貨幣開辦企業。假設一個企業家想要創辦一家企業,法國的個人可以直接向肯亞的農民發送1美元的款項,幫助他們建立農業基礎設施。在企業家和他的潛在捐助者意識中這些付款中幾乎有一半流向中介實體後,企業家可能會放棄,捐贈者可能會離開。另一方面,如果一個發展中國家的企業家想要將他的財富(例如,每天2-5美元)從當地不穩定的貨幣轉移到更穩定的國際貨幣,那麼他將面臨國際高額雙重費用的麻煩即小交易規模的交易費用和高額中介費用。基於區塊鏈的貨幣為這些問題提供了解決方案。使用區塊鏈技術作為價值儲存區塊鏈技術還有可能提供新的獨立存儲價值。今天,經典的獨立價值是黃金儲存,因為人類決定獨立於民族國家(例如加拿大)或國家聯盟(例如歐盟)而不是其他主流貨幣(例如美國,美元與美利堅合眾國的成功密切相關)。黃金通常與美元成反比關系:換言之,黃金可以對沖當前的全球金融體系。由於黃金難以儲存(重,相對不安全),數字區塊鏈貨幣代表了一種有吸引力的選擇。如果數字貨幣隨著時間的推移變得更加穩定(目前,它們極不穩定),它們可能有一天會增加或者減少黃金等資產(為了對沖)。如果數字貨幣取代美元和歐元等傳統貨幣,那麼這些數字貨幣將代表並主導金融體系。在這個世界上,這些貨幣將不再是當前現狀的有用對沖:它們將成為現狀!而且我們希望投資者能夠關注黃金,類似資產以及非主流數字貨幣來對沖這些現在主流的數字貨幣。使用區塊鏈技術促進簡單的信息交換最終,區塊鏈技術的價值來自於其保護和自動化信息傳遞的潛力,這是一項有無限機會的努力。雖然基於區塊鏈的貨幣代表了簡化信息傳遞的大好機會,但任何以數字方式傳輸信息的當前流程或系統(即互聯網上的任何東西)都可能被區塊鏈技術徹底改變。在區塊鏈世界中,確定區塊鏈如何傳遞信息的可編程規則稱為智能合約。智能合約實際上只是自動合同。要實現智能合約,需要做三件事。首先,所有利益相關者都需要同意數字代幣具有價值。其次,所有利益相關者需要就智能合約中的每個定義達成一致。第三,數字代幣需要與每個定義的程序化事實相結合。使用區塊鏈技術促進復雜的信息交換區塊鏈技術的復雜信息市場的一個例子是存儲數字信息。今天,互聯網的很大一部分由亞馬遜網路服務(AWS)和其他中介實體提供的類似產品託管。這些實體構建和維護全球數據存儲和伺服器以支持雲基礎架構。然而,在區塊鏈世界中,公司可以使用信息存儲區塊鏈代幣(我們稱之為虛構代幣'FileStorageCoin')來換取高分布式網路上的安全存儲,而AWS等實體中介收取的價格只有一小部分。雖然區塊鏈可以幫助用戶從存儲,連接,帶寬,網站訪問和內容創建中獲得更多價值,但該技術不僅限於數字信息;該技術還可以使物理世界資產更具流動性(更易於銷售和購買),使其更具可還原性。換句話說,區塊鏈可以更好地促進多人資產的所有權。
7. 一帶一路是什麼一帶一路亞投行數字貨幣區塊鏈指的是什麼
引言:說起絲綢之路很多人都很了解,在歷史課上都學過,絲綢之路是一個連接中國與外國進行貿易的道路。在這條道路上來來往往的商隊交易著各種各樣的商品。而”一帶一路“的推出,其實就是由絲綢之路所引發出來的,主要是指連接各個國家的一個經濟帶,然後”一帶一路“中會建設很多的項目。除了貿易以外更多的是基礎設施,除此之外也推出了”一帶一路“亞投行數字貨幣區塊鏈,怎麼去理解這些問題呢?
三、總結
其實一帶一路是一個倡導性的協議,加入這個國家的人都可以在中國的幫助之下發展的更好。這其實是一個鞏固亞洲國家經濟實力,讓亞洲國家的經濟體系更強的一個措施,所以也很期待一帶一路的發展。
8. 周玥:跨境區塊鏈助力「一帶一路」建設
「一帶一路」作為一項宏大的系統工程,始終與金融支持的力量息息相關。中國工商銀行作為全球最大的商業銀行,依託國際化經營網路和本土化經營優勢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務。工商銀行四川省分行在多式聯運「一單制」提單的基礎上,創造性地應用區塊鏈技術,推出「中歐e單通」,在提高聯運效率的同時,為中小微企業提供了便利的跨境融資服務。
從成都出發的中歐班列(蓉歐快鐵),經哈薩克、俄羅斯到達波蘭的羅茲,是貫通歐亞大陸的國際貿易大通道,在共建「一帶一路」過程中發揮著帶頭作用,成為推動「一帶一路」貿易暢通的重要抓手和載體。自2013年開行以來,已經聯結境外25個城市、境內14個城市,開行數已連續三年穩居全國第一,市場佔有率達25%,綜合重載率穩步提升,有力帶動了四川、貴州、雲南、重慶等西部內陸省份開放型經濟發展,是西部陸海新通道的重要節點。
由於我國與俄、哈兩國鐵路軌距不同,不能直接對接,需要換軌,且沿線各國運單標准不統一,多是按照路程分段開具,運單不作為提貨時的唯一憑證,不能證明企業對貨物的所有權,因此無法對貨物進行質押獲得融資。
為促進中歐班列進出口貿易,四川青白江自貿區以鐵路運單為核心創新推出多式聯運「一單制」提單,通過流程再造和制度創新賦予了「一單制」一定的物權屬性,逐步破解國際鐵路聯運不能進行單證交易、多種運輸方式組織難、中小外貿企業融資難等難題。在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一單制」規則試點作為論壇成果發布,中國與俄羅斯開展國際鐵路聯運「一單制」金融結算融資規則試點納入論壇成果清單。
工商銀行抓住市場契機,積極與省市區政府接洽,得以率先試點「一單制」在金融領域中的應用。但由於「一單制」的簽發均採用線下模式,雖然保障了貨物運輸全程可控,但面臨著參與方眾多、跨越不同管轄區域、數據零散、溝通成本高、流程協同低效等一系列問題。「一單制」如何與貿易金融高效而暢通地接軌,如何實現跨境各方的互信互認,如何為中小企業融資提供貿易物流信息支持,成為制約其發展的瓶頸。「最後一公里」如何走,成為新的課題。
針對上述痛點難點,工商銀行四川分行利用前沿技術,創新性地將區塊鏈技術與各業務環節相結合,開發了「中歐e單通」項目,推出「一單制+跨境區塊鏈平台」供應鏈金融新服務模式,將各參與方鏈接起來,通過數據的聯通和互相驗證,營造互信、透明、高效、安全、可追溯的跨境貿易環境,築造開放共享的跨境泛金融生態圈。
1.建立區塊鏈平台,重塑「一單制」交單模式
由工商銀行總行牽頭,四川分行負責實施,運用區塊鏈、API等多項技術,嘗試開發全國首個基於中歐班列多式聯運「一單制」的跨境區塊鏈平台。「一單制」交單模式先由開證行、通知行、多式聯運經營人、貿易雙方等貿易參與方建立合作聯盟,並由銀行認可多式聯運「提單」為信用證項下議付單據,再由陸港運營公司作為「提單」簽發人組織全程運輸並實施全程式控制貨,簡化了處理流程,提高了貿易融資業務辦理效率。
2.完善制度保障,構建「一單制」單證規則體系
構建一體化的單證規則體系,是保障上鏈各方權責利益的關鍵,也是延伸單證金融功能的基礎。四川自貿試驗區對標海運模式,完善多式聯運「提單」及配套規則體系,陸港運營公司作為提單簽發人,借鑒國際海運提單和《聯合國國際貨物多式聯運公約》等,設計完善一體化的多式聯運「提單」樣式,賦予提單「物權憑證功能」屬性,從法律層面有效保障上鏈各方的權責利益。
3. 科技 賦能,提高「一單制」融資可獲得性
貿易各方依託「中歐e單通」平台分布式記賬、共識機制等技術,通過數據信息及時上鏈和平台信息相互驗證,貿易參與方特別是金融機構可實時掌握貨物物流最新信息,增加流程透明度和交易各方的互信。隨著平台用戶的增多,貿易背景、單據信息等將在「中歐e單通」平台上匯聚,通過對大數據的提取和分析,為銀行評級授信奠定基礎,有利於進一步提升貿易便利性和融資可獲得性。
「中歐e單通」跨境區塊鏈平台堅持市場導向,著眼企業全周期、產業全鏈條改革和企業融資難等核心訴求,提供「結算+融資」一籃子服務,促進跨境貿易便利,取得了良好的市場效益。平台於2019年10月20日正式上線,在第二屆進博會金融 科技 論壇上正式發布。截至2020年4月底,「中歐e單通」上鏈客戶達17戶,業務近300筆,涉及業務地區12個、貨值金額超3.6億元,累計為上鏈企業辦理融資超2000萬美元,落地中小企業近100萬元全信用的線上普惠融資。
項目投產首期就獲得業界廣泛的認可,在2019年可信區塊鏈峰會上榮獲「高價值案例」稱號,被納入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成果清單,並成功入選中組部《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 社會 主義思想、在改革發展穩定中攻堅克難案例》一書。
2020年抗疫期間,工行四川分行完成了「中歐e單通」平台和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有限公司區塊鏈平台的對接,並落地了成都、眉山兩個地區客戶的鐵路貨運單據信息上鏈,實現了金融、物流信息的互鏈互通,有效緩解了特殊時期對外經貿企業面臨的困難,並為本省自貿經濟的發展提供了金融抓手。
1.做好技術儲備,找准市場契機,創新金融服務
區塊鏈技術近幾年已在各個領域得到廣泛應用,國內互聯網企業及各家銀行紛紛打造自有區塊鏈體系。工商銀行大力做好技術儲備,在廣州成立了區塊鏈實驗室,將區塊鏈作為金融 科技 開發應用的重點前沿領域之一。
市場契機出現後,工商銀行四川分行迅速與人民銀行成都分行、外匯管理局四川省分局、成都市政府、四川省商務廳、四川自貿辦等政府機構進行溝通,利用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區塊鏈技術平台,迅速敲定方案並付諸實施,為國際貿易供應鏈金融服務開拓出一種嶄新高效的模式。
2.總分聯動開發,境內外協調,彰顯大行優勢
項目得到了工行總行的大力支持。項目初期,廣州研發部區塊鏈實驗室協助給出了可行方案;項目開發過程中,開發中心成都研發部予以極大的技術支持,確保了項目的開發進度;項目上線過程中,四川分行與開發中心廣州研發部、數據中心(北京)安全部、開發中心應用支持三部等緊密協調,保證了項目順利上線。項目開發的同時,四川分行國際業務部也與莫斯科、華沙等境外機構聯系,確保了在項目上線後即正式開展業務。
「中歐e單通」跨境區塊鏈平台從需求調研到開發上線,充分體現了工商銀行總分聯動和境內外一體經營的優勢,也讓客戶體會到工商銀行作為國有大行的擔當。
「中歐e單通」平台的構建,一是提高了業務處理效率,減少傳統方式下需要往返寄送「一單制」提單的寄單時間,節約了企業成本,促進了貿易結算便利化;二是核驗了貿易真實性,通過數據的聯通和互相驗證,營造互信、透明、高效、安全、可追溯的跨境貿易環境,築造出開放共享的跨境泛金融生態圈。
未來,平台還將不斷擴大朋友圈,與海關「單一窗口」結合,引入沿線口岸監管、物流、保險、法律、認證等各方,共同搭建和運營平台,實現跨境結算、融資、關稅等一攬子通關與貿易金融便利。
在區域拓展方面,國家西部陸海新通道的戰略規劃為我們指明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四川分行將以成都為基點,依託中歐班列,往西向歐洲拓展,往東往南服務四川與廣西、天津等沿海港口海鐵聯運鏈通。積極發揮金融 科技 「提質增效」的作用,並在此基礎上拓展境內外貿易融資金融服務功能,為將成都打造成為西部金融中心做出貢獻。同時,我們將藉助工商銀行遍布全球48個國家、428個機構的國際化網路,為「一帶一路」沿線的進出口貿易企業提供配套的屬地化金融服務。
助力古老絲綢之路煥發新活力,逐步編織起一張串聯上鏈各方、各環節,覆蓋全球的「國際之網」,與廣大合作夥伴共享共贏,是工商銀行「中歐e單通」平台的目標,也是矢志不忘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