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區塊鏈知識 » 區塊鏈產品負責人

區塊鏈產品負責人

發布時間: 2022-09-18 08:33:49

A. PAⅠ幣創始人是誰

Dr. Chengdiao Fan、Nicolas Kokkalis、Vincent McPhillip。
PAI產品負責人是Dr. Chengdiao Fan(後文稱@cfan),@cfan 在斯坦福大學拿到博士學位,擁有人類行為和人類群體研究方面的知識。我的研究方向集中在人機交互和社會計算,具體來說,就是我們如何使用科技對人類行為和社會產生積極的影響。她曾創辦了一家初創公司,建立了一個通過眾包來擴展對話的電子郵件生產平台。對Pi的希望是建立一個包容的經濟體系,讓全球公民釋放和獲取自己的價值,進而為社會和世界創造價值。2017年2月份聯合Nicolas Kokkalis、Thomas Breier、Michael S. Bernstein等發表了一篇題為《Founder Center: Enabling Access to Collective Social Capital》的研究論文。2017年2月份聯合Nicolas Kokkalis、Johannes Roith、Scott Klemmer等發表了一篇題為《MyriadHub: Efficiently Scaling Personalized Email Conversations with Valet Crowdsourcing》的研究論文。Pi 技術負責人是@Nicolas Kokkalis,斯坦福大學博士、計算機科學博士後、斯坦福大學區塊鏈講師,斯坦福大學區塊鏈研究中心成員。在以太坊和區塊鏈出現之前,其就創建了一個用於在容錯分布式系統上編寫「智能契約」的框架。是在線游戲平台Gameyola創始人,該公司於2009年獲得Facebook基金獎。其是StartX(Stanford-StartX基金)首席技術官,該組織是非營利性創業孵化器,旨在幫助斯坦福大學學生創業。他畢業於希臘克里特島大學計算機科學專業,並擁有多倫多大學計算機科學碩士學位。在世界頂級期刊ACM計算機與人機交互聯合發表過多篇論文,合作者有上面提到的幾個人和斯坦福大學的幾個技術大咖。早2017年6月份的時候,Nicolas Kokkalis表示,斯坦福大學旗下的StartX正在開拓自己的區塊鏈加速器平台,所有StartX孵化項目都將成為平台的一部分。2018年9月24日Filecoin(IPFS)項目組訪問過斯坦福區塊鏈技術小組,小組成員有Nicolas Kokkalis。2019年1月30日-2月1日的《斯坦福區塊鏈會議2019年》中,擔任第11節智能合約2的會議主席。順便說一下,該會議已於2017、2018年都舉辦過,第四屆是2020年2月19日-21日進行。Pi 社區負責人是@Vincent McPhillip,先後就讀於耶魯大學和斯坦福大學,斯坦福大學區塊鏈研究中心成員。共同參與創建了Stanford Blockchain Collective,同時開會教授Crypto 101研討會。@vince來自北美洲的特立尼達和多巴哥共和國,一個靠近委內維拉的島國,一個加勒比地區重要的石油國。會說英語、西班牙語、法語。斯坦福大學一共有兩個區塊鏈組織,@vince均在其中,作為一個南美洲北部的一個島國人,能先後進入耶魯大學和斯坦福大學,想來不簡單。Nicolas和Vincent都是斯坦度區塊鏈研究中心的成員,該組織的聯合主任之一就是在2015年發明設Stellar恆星協議技術的David教授。三人都是來自於斯坦福大學,作為世界頂級大學和創業大學,這三個人代表的不僅僅是幾個區塊鏈技術大咖,更是代表了斯坦福大學和世界區塊鏈的技術。
PAI是將不同廠商提供的、運行在不同設備上的、面向個人的應用集成的一種方法和技術。又稱Proactive Application Integration 主動應用集成,Personal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個人人工智慧。

B. 自從有了區塊鏈,打開地圖也可以躺著賺錢

GoWithMi

GoWithMi:全球首個分布式智能地圖生態公鏈。

旨在打造全球首個去中心、分布式的全智能地圖信任鏈網,創建下一代區塊鏈數字地圖,實時繪制全世界,賦能地圖新生態,為去中心共享經濟生態量身定製專用型的公鏈平台和協同生產平台。

背景

說簡單點,像滴滴、優步、美團外賣、順豐快遞、AirBnb租房等等這些互聯網大頭都是需要地圖做服務支持的。

不過,話說回來,網路谷歌地圖我用著都還挺好的,熟悉而且順手,幹嘛要再用GoWithMi呢?這個軟體能比谷歌還厲害?

傳統地圖產業狀況及其發展瓶頸

1.根據數據和平台成熟度將全球地圖市場劃分為4個象限,東南亞、南亞、非洲、中東等地要麼數據不成熟,要麼平台成熟度較低,都有很大的發展機會。

2.部分國家和地區是嚴格管制地圖的測繪的,比如中國、韓國、日本等,只有政府授權了才能測繪。

3.傳統圖商參與模式有四種:全球性基礎圖商、區域性基礎圖商、開源地圖、眾包地圖。

瓶頸如下圖所示:

要麼全球化覆蓋成本極高,要麼數據不準確,要麼只能在管制下生存。

GoWithMi的優勢

GoWithMi使用區塊鏈技術和博弈設計實現去中心化地圖,對參與平台貢獻的用戶進行激勵,即行為即挖礦

在2015年的網路地圖,已經有超過千萬用戶參與共建地圖POI數據,用戶每天提供的情報超過50萬,提供的照片超過40萬張。而這些數據的貢獻者都是在免費做貢獻,GoWithMi則通過通證經濟生態的激勵對貢獻者進行激勵,更多的用戶會加入進來。

1.減少成本:傳統地圖模式都需要地圖服務商自行獲取,成本極高,而GoWithMi的數據採用UGC模式,通過Token來激勵用戶參與到數據獲取中來,成本極低。

2.數據實時精確:依託GoWithMi的UGC模式地圖,路況、交通、路網信息等都實時更新到人們地圖當中,數據准確而新鮮,節約通勤成本,有利於在其上建立更多的垂直服務價值。

3.去中心化控制:用戶貢獻的數據由用戶控制。傳統的地圖商對數據由絕對的掌控權,數據不歸用戶所有。基於區塊鏈的GoWithMi上的用戶的個人信息都是經過加密處理,用戶自己掌握數據權。

4.空間資產:GoWithMi的虛擬世界是現實世界映射。它跟用戶生活和商業強相關。用戶可以對其虛擬地區GoZone進行經營。虛擬位置對應於現實世界位置,現實世界中產生的收益會通過Token的形式分給用戶。

共識機制

針對記賬:DPOS+ PBFT:通過投票系統選舉超級節點(DPOS),通過拜占庭容錯演算法(PBFT)來進一步保證一致性。

針對現實協同生產的POPI:proof of pareto improvement,對生態中創造帕累托優化的工作給予通證計劃。基於此保證用戶上報數據在不需要中心化審核的方式即可達到超過傳統行業的高數據質量。

團隊

GoWithMi核心團隊有豐富的地圖行業背景。

項目創始人李東擁有20年以上地圖行業經驗,曾經是北京世紀高通聯合創始人和COO;

聯合創始人任軼有超過15年導航核心演算法研發經驗,10年互聯網產品研發經驗,曾是四維圖新核心產品研發負責人,曾擔任超過千萬用戶的移動互聯網公司CTO;

產品負責人潘袁園有15年的地圖行業和產品研發經驗,參與過千萬級別DAU產品,高德高級產品經理,對於地圖出行等產品應用有豐富經驗;

戰略和市場負責人MarinaWei有豐富的區塊鏈項目品牌運作經驗,曾在中國最大普惠金融上市公司任職戰略投資,熟悉金融牌照業務;也曾是資深記者,曾組織過多個品牌活動。

由全球頂級地圖專家陶闖、中國地圖行業第一人和高德地圖創始人成從武、知名天使投資人薛蠻子等投資。

地圖行業具有較高的壁壘,在地圖行業有深厚行業積累的團隊對項目的發展也會更有優勢,GoWithMi的團隊真的都是大咖級。

現狀

2017年10月,GoWithMi已在世界第四大人口大國-印尼上線。

在第一塊試驗田-雅加達,上線3個月,用戶量突破100萬,日活躍超過2萬人,地理信息數據的精確程度已經超越了谷歌地圖,成為了當地人使用做多的地圖APP。

總結

簡單來說,就是你使用了GoWithMi的DAPP後,假如你現在在外灘,你把外灘、東方明珠等地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情況都上傳到了DAPP里。

DAPP會隨機選擇幾個用戶進行謝林點校驗,如果數據為真,你就會獲得GMAT獎勵。

同時,如果在GoWithMi上開發了一個廣告APP,他在GoWithMi里的外灘、東方明珠等地投放現實世界的廣告,這些廣告費和收益都可以通過GoWithMi代幣GMAT支付。

這樣,我們就把GoWithMi世界裡面的虛擬資產與現實標的對等。這意味著將來巨大的升值空間。

對於GoWithMi來說,他有著前所未有的機遇,終將完全顛覆現有的地圖模式。

本文發表在鏈上咖啡

C. 為什麼說區塊鏈崗位招人全靠忽悠

然而,這些無辜的員工,機會又在哪裡呢?說白了,部分區塊鏈創業者,一心想著「空手套白狼」,通過「忽悠」的方式,層層剝削。利用不對稱的行業信息,使得區塊鏈、數字貨幣等項目被過度包裝,給人一種充滿「希望」的感覺。這部分區塊鏈創業者與生俱來的「劣根性」,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行業呈「病態」的發展趨勢。

某些區塊鏈創業者高呼要擁抱時代、擁抱變化、擁抱未來,強調著去中心化「公平」的魅力。但現實中卻為一己私利,傷害了求職者等相關群體的利益,這本身就是一種極大的不公平。

而信息的不對稱,並不是永存的。區塊鏈、數字貨幣等都是值得關注的領域,但卻不是可以一直讓部分創業者當作無限揮霍的資本。而對於想要加入其中的求職者,還是要擦亮眼睛,否則一不留神就可能「大跌眼鏡」。

D. 【區塊鏈政務十大案例之一】螞蟻區塊鏈-杭州互聯網法院司法鏈案例

據杭州日報消息,2018年09月18日,杭州互聯網法院宣布司法區塊鏈正式上線運行,成為全國首家應用區塊鏈技術定紛止爭的法院。司法區塊鏈讓電子數據的生成、存儲、傳播、和使用的全流程可信。
起訴人可以通過線上申訴入口,在線提交合同、維權過程、服務流程明細等電子證據,由公證處、司法鑒定中心、CA/RA機構、法院、螞蟻金服等鏈上節點來共同見證、共同背書,為起訴人提供一站式服務。司法鏈極大地降低了線下存證、取證的成本,提升了判決流程的效率,從而使得許多之前由於維權成本高而不值得起訴的案件,都能夠通過區塊鏈實現更好的維權;司法鏈破解司法服務效率低的難題實現司法數據的融合共享,打破數據孤島;司法鏈推動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降低司法成本以技術為引擎,推動創新發展,引領司法服務轉型升級減少。

援引自可信區塊鏈推進計劃的《區塊鏈司法存證應用白皮書》分析,隨著信息化的快速推進,訴訟中的大量證據以電子數據存在的形式呈現,電子證據在司法實踐中的具體表現形式日益多樣化,電子數據存證的使用頻次和數據量都顯著增長。不用類型電子證據的形成方式不同,但是普遍具有易消亡、易篡改、技術依賴性強等特點,與傳統實物證據相比,電子證據的真實性、合法性、關聯性的司法審查認定難度更大。

在司法實踐中,當事人普遍欠缺舉證能力,向法院提供的電子證據質量較差,存在大量取證程序不當,證據不完整、對案件事實指向性差等問題,直接影響到電子證據在訴訟中的採信比例。

電子證據傳統的存證方式本質是一種中心化的存證方式,存在容易造成存證數據丟失或者被促癌該的可能。

同時,電子數據依賴電子介質存儲,為了存儲安全,經常需要使用多備份等方式,加之電子介質有使用壽命,反而使存儲成本較高。

(2)取證中的問題

目前,在某些本地產生的電子數據進行取證時,原件在智能留存在產生電子數據的設備當中,證據原件和設備是不可分的。證據原件一旦要離開設備,就變成了復製品而不能成為定案依據。這樣導致訴訟案件中的很多限制。

另外,所謂的原件到底是不是時間發生時真實、原始和完整的數據,互聯網軟體服務商也無法給出確切的答案,所取證據是否屬於原件,也是存疑的。

(3)示證中的問題

電子數據展示和固定是數據使用的重要環節,由於電子數據的存在形式是存儲在電子硬體中的電子信息,要獲取其內容需要使用響應的軟體讀取和展示,這給示證帶來了困難,也可能由於需要公證而加大了當事人的舉證負擔,浪費了社會司法資源。

(4)舉證中的問題

在訴訟中,雙方都會提交自己留存的電子數據作為證據。在當事人分別控制自己數據的情況下,容易發生雙方提交的證據有出入,甚至是矛盾的情況。在沒有其他佐證的情況下,證據的在真實性認定非常困難,雙方提交的電子數據都無法成為斷案依據。在這種無法判斷案件事實的情況下,法官很可能需要依賴分配舉證責任來進行斷案。而一般的舉證責任分配原則是誰主張,誰舉證,無法舉證則承擔敗訴的後果。那麼在這種情況下,積極篡改自己數據的一方可以在這種舉證責任的安排下獲利。

(5)證據認定中的問題

一切證據「必須經過查證屬實,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是在世界方位內具有普適性的最重要的司法原則之一。證據的認定,通常是認定證據「三性」的過程,即證據真實性、合法性和關聯性。電子數據作為證據也需要經過「三性」判定。電子數據因為數據量大、數據實時性強,保存成本高,原件認定困難等原因,對證據的「三性」認定依然困難,電子數據經常因為難以認定而無法對案件起到支撐作用,這對法官和當事人都造成了較大壓力。

援引自螞蟻金服司法存證產品負責人栗志果做的主題為《螞蟻區塊鏈在司法存證領域的探索》的分享認為,在過去的20年中,互聯網行業的關鍵詞是連接。在PC互聯網時代,通過PC互聯的方式對終端進行連接,在那個時代,發現這個趨勢的企業都抓住了門戶、搜索引擎這樣巨大的商業機會。2013年,進入到了移動互聯網時代,在這個時代通過移動互聯網的方式把許多智能終端、個人設備連接在一起,在端設備的數量以及在線時間得到了極大的提升。在這個階段抓住機會的人便造就了微博、微信、支付寶這些超級應用。而目前關注到一個非常重要的變化就是隨著連接變化不斷擴大的同時,連接質量也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這被稱為第二條曲線, 原來連接的對象是信息,現在很可能變成了資產。

那麼資產和信息有什麼不同呢?主要的不同有三點,

第一點,資產是唯一的,而信息是可以被無限復制的。在互聯網時代,通過復制的方式可以讓信息傳遞的成本降到最低,但連接的對象是資產時,便出現了一個致命傷,那就是無法通過復制的方式進行傳遞,這個資產給了一個人後就不能再給其他人了。

第二點,資產和信息相比,資產更加脆弱,更加珍貴。資產就是錢,在信息數字化的過程中,可以很方便的把信息放在互聯網上,但是對於資產來說,這樣是行不通的,因為資產的背後是真實的利益。

第三點:資產和信息相比,資產對於安全性的要求非常高,很多問題也必須去面對,包括黑客、競爭對手的攻擊,欺詐等,這些都是鏈接資產需要解決的問題。這也就是資產和信息的第三個不同點,資產如果發生了糾紛是需要解決的,在現實中,可以讓法院來解決,但如果是在互聯網中,是很難處理的。

上述所說的資產的三個特點是很難通過傳統的互聯網方式去解決的。同時互聯網的發展使得人們越來越懶,如果在10年前,很多人還能夠接受資產連接會花費得時間比較久,但是現在人們就很難接受,比如為了簽署一個合同,需要花費兩到三周的時間進行郵寄,為了做一個跨境支付在很多傳統機構中頻繁出入,花費高額的成本。而且與20年前的連接方式相比,目前互聯網的連接難度變大了許多,因為許多人發現信息被連接後,數據變得很有價值,那有價值怎麼辦,只能把價值沉下來,沉下來就變成了價值深井,規模越大,價值越深,同時會形成另外的一個問題,叫做數據孤島。這些問題都是司法鏈需要考慮並加以解決的。

現在,法院是站在歷史的機會節點上,是有機會成為數據產生、完成連接的基礎組成部分。資產一定會發生糾紛,發生糾紛後將會由法院進行全鏈路的審核。這是一個獨特的價值,是互聯網最後一公里的價值,通過連接的方式,連接資產,打破數據孤島、價值深井,這才是真正的價值完成,這種模式實際上是屬於中小企業的,包括個人用戶,以上便是司法鏈的價值基礎。

如果出現一個價值孤島,需要對它進行連接,一定有各種各樣的連接方式,連接主要有四種方式,

第一種就是不進行連接,把它放在銀行保險櫃裡面;

第二種方式是壞的連接,即通過技術的領先性、不平等性,通過黑客技術剝奪數據資產的擁有權,當沒有合法連接的時候,壞的連接一定存在;

第三種是看起來是好的連接,但實際上是脆弱的連接,現在又很多連接的方式,在市場形勢比較好、泡沫比較大的情況下擁有一定的市場,但一旦碰到真正的價值落地就破裂了;

第四種就是司法鏈,用15個字可以概況,即全流程記錄、全鏈路可信、全節點見證。

司法鏈是怎麼做到技術可信和制度可信,並且成本不高的呢?

首先第一個問題是資產是脆弱的,因此在進行資產的連接時要能夠具備真實安全的基本特點。安全包括隱私保護,這並不是一個簡單的事情,支付寶誕生的第一天就是從擔保交易開始的,解決的問題時買方和賣方之前交易的真實性,後來,基於支付寶,提出了芝麻信用,很多人都有芝麻信用積分,通過以往的信用記錄,對用戶能否履約提供大數據、人工智慧方面的參考,使得真實安全更進了一步。接下來便到了區塊鏈,區塊鏈提供了一項非常重要的能力,那就是真實不可篡改,使得信任在真實安全的級別上又向前推進了很大的一步。因此司法鏈解決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做資產相應的連接一定要保證最底層的連接器是真實安全的,這種真實安全不是放在口頭上說的,也不是在實驗室里的技術,而是經過用戶的認可,市場的考驗和大規模業務量的考驗的。

第二個問題非常關鍵,當通過一個真實安全的連接器把大家連接到一起,一旦數據資產被侵害了,發生了糾紛要如何處理?司法區塊鏈這兩年一直是朝這個方向進行的,通過把公證處、司法鑒定中心、法院拉入司法鏈的最底端,對數據進行相應的鑒定,保證了一旦數據資產發生糾紛,能夠被公正有效的處理。這是一種非常強大的制度,這也是司法鏈是解決互聯網最後一公里問題的真命天子的根本原因。到目前為止,司法鏈已經保證了技術可信和制度可信。

第三個問題是在資產的互聯中,連接的成本不能過高,用戶已經養成了點一點滑鼠、搜索按鈕就能獲得無數信息的習慣。區塊鏈火了許多年,但到目前為止真正的用戶不到2000萬,且日活很低的原因,一是太難用,二就是使用成本太高。因此在進行資產連接時,必須是非常簡單的,非常易用的,成本很低的。就像支付寶最開始在做實名認證的時候,可以通過人臉掃描的方式很快的完成用戶的支付,同時安全級別很高。所以真正的連接器要具有低成本,高應用性的特點。

司法鏈做到了技術可信和制度可信,並且連接的成本不高,開啟了資產連接的區塊鏈新時代。

杭州互聯網法院的司法區塊鏈讓電子數據的生成、存儲、傳播、和使用的全流程可信。通過整體的完整結構,能夠解決互聯網上電子數據全生命周期的生成、存儲、傳播、使用,特別是生成端的全流程可信問題。

該區塊鏈由三層結構組成:

1), 一是區塊鏈程序,用戶可以直接通過程序將操作行為全流程的記錄於區塊鏈,比如在線提交電子合同、維權過程、服務流程明細等電子證據;

2), 二是區塊鏈的全鏈路能力層,主要是提供了實名認證、電子簽名,時間戳、數據存證及區塊鏈全流程的可信服務;

3),三是司法聯盟層,使用區塊鏈技術將公證處、CA/RA機構、司法鑒定中心以及法院連接在一起的聯盟鏈,每個單位成為鏈上節點。

杭州互聯網法院司法鏈上線的電子證據平台則是直接在證據和審判之間建立了一個專門的數據通道,使得證據的收集、固定、傳輸和運用更加便捷和高效。

以往到互聯網法院打官司,證據的提交都是電子化以後上傳至「杭州互聯網法院訴訟平台」 ( www.netcourt.gov.cn )。比如公證文書,一般是通過掃描等方式上傳。今天上線的電子證據平台首先「觸手」很長,它可以與其他電子數據之間能實現無縫對接,比如公證處。那麼公證文書就能一鍵上傳至電子證據平台,直接用作訴訟證據。再比如涉及淘寶、京東等電商平台、互金平台、理財平台等交易糾紛,第三方數據服務提供商(如運營商平台、電子簽約平台、存證機構平台)等也能直接將電子數據傳輸到電子證據平台,有效解決當事人自行收集電子數據證據存在的困難,大大節約庭審舉證質證的經濟和精力成本。

原本僅僅是通過掃描、或打字而成的「電子化」的證據,真正轉變為「電子證據」,通過第三方存管平台,打破「電子數據」容易滅失和被篡改的魔咒,形成唯一的不可篡改的「數據身份證」,並實時同步備份到電子證據平台。進入訴訟程序後,已保存在電子證據平台的「數據身份證」還會與電子數據原文進行自動比對,判斷電子證據後期是否有過篡改,以此確保了電子證據的真實性。

這些電子數據都有編碼身份證,也就變成一個個案件的「要素」,平台將這些要素歸類,然後匹配到各個案件中,這樣一來,由系統自動匹配要素,即將電子證據導入各個案件,形成無需法官的系統自動立案。我們可以想像很快就能實現一分鍾數十或者數百的立案速度。

最後,當這些證據成為電子數據儲存在平台上以後,除了杭州互聯網法院在案件審理過程中可以在該平台展開司法運用外,其它相關機構(如經允許的其他各人民法院、司法鑒定機構、公證機構、備案機構)均可從該平台中依程序調取相關證據,資源數據的共建共享也將達成。

以打通杭互司法鏈的上海市浦東公證處數據存證平台為例,介紹下數據保護平台到司法訴訟的完整閉環流程。

1,注冊業務平台並實名認證

某設計公司企業A打開上海市浦東公證處數據存證平台頁面,注冊後完成實名身份認證。

2, 原始數據存證

當該A設計公司完成一幅作品的設計後,在完成原始作品數據歸檔後,通過自身業務系統發起遠程存證調用介面,調用公證處數據存證平台的RESTful API完成該設計作品文件HASH和相關要素的存證。該存證也會同步發給司法區塊鏈,浦東公證鏈和中國授時中心,全部成功後會獲得有對應LOGO標識的存證證書。通過各鏈和平台完全一致的作品文件HASH指紋數據表明本次存證的有效性和不可篡改性。

5. 登錄杭互法院提交訴狀,驗證證據合法性

司法鏈是螞蟻區塊鏈BaaS的具體應用案例。螞蟻區塊鏈BaaS(Blockchain as a Service)是基於螞蟻金服聯盟區塊鏈技術和阿里雲的開放式「區塊鏈即服務」平台。它將區塊鏈作為一種雲服務輸出,支撐了眾多的業務場景和上鏈數據流量,是行業區塊鏈解決方案的基礎。螞蟻區塊鏈BaaS致力於搭建一個開放、協作的平台,為全球的企業和個人提供便捷的服務。

上圖是螞蟻區塊鏈的產品大圖,其中BaaS的技術架構主要分為三層:

1、底層是BaaS Core

BaaS Core層基於對主機以及容器提供靈活支持的雲資源管理平台,實現跨平台的便捷運行和部署。對於可信硬體,即基於阿里雲的神龍伺服器提供相應的硬體服務,可以提供一個高可靠、高隱私保護的可信執行環境。除了存證平台和智能合約平台以外,在同構鏈跨鏈服務的基礎上即將推出異構鏈跨鏈服務。目前的市場上,單鏈或者一條鏈存在自身的局限性,未來對於建立信任的基礎設施、互信的生態,跨鏈技術將成為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環。目前BaaS平台已通過跨鏈服務,實現了內部的互聯互通,同時也可以通過智能合約和跨鏈服務,對於外部的互聯網上的可信數據源進行訪問。此外,對於其他的基礎能力,例如聯盟管理、安全隱私、證書密鑰管理等,BaaS Core都有相應的功能和支撐。在提供自主研發的螞蟻區塊鏈體系同時,BaaS平台也支持開源體系以更好地滿足客戶多樣化的需求,包括企業以太坊Quorum和Hyperledger Fabric。

2、向上一層是BaaS Plus

BaaS Plus層把底層的服務和能力封裝、服務化,開放為標准化的介面,提供給合作夥伴們接入和使用。這樣可以極大地減少客戶在基礎資源上的投入,同時明顯縮短接入業務的耗時。截止到目前為止,平台已經推出了可信存證、通用溯源、實人認證、企業認證等服務,也會在未來逐步推出更多的服務。

3、最上層是BaaS Marketplace和解決方案

螞蟻的諸多合作夥伴們可以在marketplace中提供自己的能力。同時,在不同場景落地的實際應用都會沉澱出一套標準的應用解決方案模板,從而方便客戶在自己的應用中借鑒其它類似場景的平台能力。浦東公證處數據存證平台可以成為BaaS Marketplace中的一員。

1, 賬戶體系

螞蟻區塊鏈所有交易操作均是圍繞賬戶體系來進行,因此在發送執行交易之前需確保您已在螞蟻區塊鏈創建對應的賬戶,然後可使用創建好的賬戶提交交易,還可以基於該賬戶結構完成相關賬戶配置的修改。

具體的賬戶數據結構模型欄位和說明如下:

其中,賬戶包含三種類型的密鑰:

螞蟻區塊鏈採用將賬戶與密鑰解耦的方式來實現,從一定程度上防止因為密鑰丟失帶來的鏈上數據丟失等安全隱患。螞蟻區塊鏈支持的主要賬戶操作包括:

2,隱私保護

螞蟻區塊鏈通過引入密碼學的一些特性來支持賬戶信息敏感數據的隱私保護能力,通過在智能合約層面擴展相關的指令函數來實現智能合約中金額的加密存儲以及加減操作。只有獲得有效密鑰的個體才能解密智能合約中的敏感數據,查看原始金額信息。

目前,螞蟻區塊鏈引入的密碼學特性包括零知識證明,即通過引入零知識證明來實現加密密文條件下轉賬金額的合法性證明。

3,跨鏈服務

螞蟻區塊鏈跨鏈服務是面向智能合約提供的鏈上數據服務,本服務在客戶區塊鏈環境中部署跨鏈服務合約/鏈碼,並且提供 API 介面供用戶合約/鏈碼進行調用來使用。跨鏈接服務目前提供 賬本數據訪問 合約消息推送 兩類服務及其對應的 API 介面。賬本數據訪問服務可以幫助用戶智能合約獲取其他區塊鏈賬本上的數據,包括但不限於區塊頭,完整區塊、交易等。合約消息推送服務可以幫助部署了跨鏈數據服務的不同區塊鏈上的智能合約之間進行消息通信,滿足跨鏈業務關聯處理等場景。

2019年5月22日,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杭州互聯網法院、合肥市中級人民法院、蘇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在安徽蕪湖共同簽署合作意向書,將以杭州互聯網法院司法區塊鏈平台為依託,四地互通,共同構建長三角司法鏈,打造「全流程記錄、全鏈路可信、全節點見證」的司法級別信任機制,共促長三角區域司法一體化發展。會議中介紹,杭州互聯網法院司法區塊鏈運行機制日臻成熟,已匯集3.9億條電子數據,相關案件調撤率達96%以上,在知識產權保護、金融風險防範、農產品溯源、信用體系構建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杭州互聯網法院的司法鏈的技術提供方為螞蟻金服區塊鏈,其擁有全球領先的核心專利技術,2萬TPS高性能存證能力,極高的隱私安全保護能力,頂級安全防控能力為司法鏈保駕護航。旗下的螞蟻區塊鏈可信存證平台支持第三方接入司法鏈。

具體方面舉例而言,司法鏈大大提升用戶的維權效果。例如,在中國,版權的保護是非常落後的,像是圖片領域只有5%的正版,其餘的都是盜版,但是維權從立案到審判,一審需要8個月的時間,獲得的賠償僅有500-600元,但是花費的時間成本、經濟成本遠遠超過賠償金額。但司法鏈的出現可以使維權成本降低一到兩個數量級。其次,司法鏈可以增強品牌的信任度,一方面使企業是和司法鏈,和政府認可的品牌、平台站在一起,另一方面使企業通過信任連接的方式把自身的商業模式清晰透明地告訴用戶,使用戶產生非常強的信任感。特別是創業者,能夠在早期就擁有巨大的流量。最後,司法鏈解決的是互聯網最後一公里的問題,使得用戶的使用成本產生非常大的下降。因此使用司法鏈的模式是真的是讓傳統商業模式升級成為信任商業模式。

供稿者 王登輝 介紹:
版權鏈/公證鏈項目杭州下筆有神科技公司CTO,
HiBlock技術社區上海合夥人,
聚焦「區塊鏈+」產業落地和實現方案,希望與行業從業者一起佈道區塊鏈。

E. 騰訊區塊鏈發展怎麼樣有哪些場景落地了區塊鏈概念股,是新的致富風口嗎

在區塊鏈領域,騰 訊區塊鏈發展的速度是比較快的。早在2015年起,騰 訊區塊鏈團隊就已經開始關注區塊鏈技術,並且進行了自主研發,截至2019年12月31日,騰 訊區塊鏈相關中國發明專利申請數量達到990件,在中國申請企 業中排名第一。經過幾年的研發與探索,不管是在底層技術的開發,還是在產業生態的建設方面,騰訊區塊鏈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騰訊區塊鏈發展的歷程:

技術上沒有什麼難題,只是要不要去做的問題。」

當被問到遇到什麼技術難題時,騰訊區塊鏈負責人蔡弋戈如此回答。細想之下,他又補充,對於安全多方計算和零知識證明等理論上已有突破的技術,還沒有被工程化,這是全行業的問題。

對騰訊區塊鏈而言,更大的問題似乎是,找到更多場景。「區塊鏈+供應鏈金融」是騰訊今年力推的場景。

去年底,供應鏈金融服務平台星貝雲鏈發布,其底層區塊鏈技術就是騰訊區塊鏈提供的支持。此外,騰訊還投資了聯易融,這時騰訊在供應鏈金融唯一戰略投資的企業。

如今過去快一年,這個場景及騰訊區塊鏈進展如何了?

今日,在區塊鏈政策法律研究組成立會暨《區塊鏈與供應鏈金融白皮書》發布會後,Odaily星球日報采訪了騰訊區塊鏈業務總經理蔡弋戈和聯易融公司總經理冀坤。

據兩位透露,在運行不到一年時間內,微企鏈平台在鏈上的流水大概數百億交易量,12家銀行接入,超過70家企業參與,涉及能源、汽車、製造等行業。現在的穿透供應商層級大概1級2級與傳統銀行貸款相比能降低2-8個點的利率。

微企鏈平台是騰訊在供應鏈金融的重點案例。騰訊主要提供底層技術基礎設施,包括底層的自研聯盟鏈、實時清分和到賬等能力;聯易融主要負責整合資源,推廣平台。

供應鏈金融是區塊鏈的頭部場景,但實際上真正的落地依然非常緩慢,以至於讓人懷疑其帶來的實質改變。兩位不否認這項業務處於非常早期的階段,推動企業加入需要一定時間,但他們都認為「加入了區塊鏈之後,供應鏈金融其實是會有非常大的改變」。

Odaily星球日報更想知道的是,加上了區塊鏈之後的供應鏈金融,企業和金融機構會更願意加入嗎?以及這能降低中小企業貸款的余額,提高拿到貸款的企業數量嗎?

「(供應鏈金融)最大的困難在於金融機構的參與,因為有他們在才能提供資金。」冀坤認為區塊鏈加入可以增強銀行入局供應鏈金融的意願。

在他看來,四大行的傳統銀行對區塊鏈的布局相當敏銳。他表示,供應鏈金融本身的分散性,以及底層資產的真實性非常難查,在傳統金融機構並不是主流,而且以前沒有辦法實現穿透,所以銀行只能拿到一級供應商的數據,可最需要融資的可能是二級、三級的供應商。現在區塊鏈+供應鏈金融,改變了數據多級流轉的可信度、強信用不能被分拆、以及信息的同步效率問題,使過去供應鏈條上難以獲得金融機構貸款的中小微企業也能獲得貸款。銀行一直想做二三級供應商的生意,加入了區塊鏈也能上機構更好的把控自身數據。

至於推動企業使用,冀坤表示,很多企業在接受的時候需要一定時間,不過因為供應鏈金融的區塊鏈主要是取代了原來商票的作用,商票本身的流轉就有一些痛點,比如造假等,所以他們還是相對比較容易接受。

在Odaily星球日報問到關於如何保證上鏈信息真實性時,蔡弋戈表示不同的信息之間可以交叉驗證,但他也認為這確實是一個問題,用了區塊鏈並不能保證上鏈信息真實。因此,微企鏈第一步做的資產其實是應收賬款,利用發票來保障底層資產是真的。隨著中小企業業務系統的電子化,未來會做得更深。

他還補充,區塊鏈還能提高信息同步的效率。「我覺得是對信息的掌控,原來在中心化的情況下,哪怕你有信息,也是可以篡改的。」

說完騰訊區塊鏈今年的重點,大家自然想知道未來的計劃。不過蔡弋戈的回答跟開篇一樣:「計劃談不上,我們會持續思考,區塊鏈在什麼場景下能發揮價值。」

關於這塊的發展:

第一,要選對場景,且一定要找到這個行業裡面的專家。

第二,要符合技術本質,有商業價值。

第三,要符合未來發展的需要。

第四,架構要真正解決問題,要與其它技術充分融合。

區塊鏈概念,應該是新的風口,具體更多多利用網路搜索,增加知識,網路搜索結果-騰訊區塊鏈發展給您放上。

F. 四問揭開區塊鏈真容 是怎樣的技術

四問揭開區塊鏈真容:是怎樣的技術? 能改變什麼?
有沒有這樣一種感覺,所有對於區塊鏈的解釋,總讓人覺得雲山霧繞。就連研究區塊鏈多年的中國工商銀行原行長楊凱生都在清華大學區塊鏈應用與投資論壇上直言,區塊鏈越來越讓人聽不懂,越說越玄乎了。
其實,區塊鏈只是一項技術,並沒有傳說中的那麼萬能和神秘。摒除天花亂墜的技術用語和晦澀難懂的專業術語,我們通過這四問試圖揭開藏在面紗背後的區塊鏈真容。
1問
區塊鏈究竟是怎樣的技術?
區塊鏈是互聯網發展歷史上的一塊很重要的補丁
區塊鏈究竟是什麼?
工信部指導發布的《中國區塊鏈技術和應用發展白皮書2016》這樣解釋:廣義來講,區塊鏈技術是利用塊鏈式數據結構來驗證與存儲數據、利用分布式節點共識演算法來生成和更新數據、利用密碼學的方式保證數據傳輸和訪問的安全、利用由自動化腳本代碼組成的智能合約來編程和操作數據的一種全新的分布式基礎架構與計算範式。
而在《鏈接未來》一書中,作者更加簡單明了地寫道,「一言以蔽之,區塊鏈是一種能夠大幅降低商業社會信用成本的技術。區塊鏈作為一個分布式的賬簿,其數據一旦記錄下來,就是永遠保存且不可更改。」
而區塊鏈的弱中心化以及無法篡改的屬性,一直以來都是區塊鏈愛好者們最看重的兩大特點。這在業內人士看來,將很大程度解決信任問題。
「如果說區塊鏈能夠顛覆一切,我覺得太過了。」Top Found創始人劉思宇認為,區塊鏈是互聯網發展歷史上的一塊很重要的補丁。互聯網解決了效率的問題,而區塊鏈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解決公平的問題。
在他看來,Facebook數據被盜的事件引起了人們對數據安全的重視,而如果把數據、信用資產的上鏈,任何一個未經授權的中心化機構都拿不到這些數據,用戶對於自己的數據就有了支配的權利,而數據安全也就得到應有的保障。
不僅如此,業界人士認為,區塊鏈的公平未來或許還體現在Token上,在此前,這個詞彙被翻譯成為「代幣」,也就是如比特幣等的虛擬貨幣,而如今圈內人士更願意將這個詞翻譯為「激勵機制」。
「當Token不再是炒幣的幣,而是一種針對區塊鏈應用上用戶的一種獎勵機制,那麼它就將成為解決公平性問題的良方。」一位業內人士表示,Token是區塊鏈技術運轉過程中必然生成的,怎麼使用最合理才是未來監管以及應用項目需要考量的問題。
不過,這種分賬式的技術真的可以提高效率嗎?
至少現在仍需要進一步的研究。正如楊凱生所言,比特幣交易結算每秒鍾完成七八筆,太慢了。「坦率來說,在當今銀行的經營管理中,這是銀行難以接受的,更是廣大的客戶和社會公眾無法承受的。」
實際上,目前已經有優於比特幣的區塊鏈處理方式出現,以太坊、EOS等數字貨幣的結算能力以及應用開發等方面,業內普遍認為均優於比特幣。
紙貴科技創始人兼CEO唐凌在「節點·共生GBA全球區塊鏈技術應用大會」上則預測,下一代區塊鏈系統應該是多鏈、多經濟模型的架構,要做跨鏈交互,最終是要做可信資料庫、可信數據源的事兒。
2問
區塊鏈究竟能改變什麼?
至少很多人認為,區塊鏈將重構金融體系
說起區塊鏈,似乎人人都在談論區塊鏈能夠改變世界,是引領世界未來科技發展的重要力量。但是,區塊鏈究竟能改變什麼呢?也許是將重構不少重要業態。
至少很多人認為,區塊鏈將重構當下世界的金融體系。實際上,區塊鏈技術生於金融,它可以解決金融交易過程中的誠信問題。
金融人士喜歡以票據為例。過去的幾年裡,存在銀行里的票據變成了報紙、上億元的票據不翼而飛的消息並不少見。如果利用區塊鏈不可篡改以及可追本溯源的屬性,那麼這樣荒唐的事情就不會發生了。
業內人士認為,區塊鏈金融可以通過技術方法落實契約原則,解決信任問題。通過共識協議和可編程的智能合約形式,可以建立互信、創造信用,可以制定和執行交易各方認同的商業條款,可以引入法律規則和監管控制節點,確保價值交換符合契約原則和法律規范,避免無法預知的交易風險。
業內人士普遍相信,區塊鏈是用技術信任加持商業信用,有利於維護金融誠信。並將在支付、徵信、貨幣形態等諸多方面產生影響。
除了金融,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區塊鏈或許還可以在保險、醫療、教育、房地產乃至司法活動、慈善等各方面產生作用,建立更加透明、安全的網路體系。
3問
區塊鏈究竟發展到哪一步了?
仍然處於早期發展水平,但一些企業拿著區塊鏈的幌子自我炒作
「無論從什麼角度看,區塊鏈在未來都能產生很大的價值,這也是為什麼所有人都在積極研究的原因。」網路金融區塊鏈負責人李豐說,但是當下的區塊鏈技術的研究和應用都僅在嘗試階段,目前的區塊鏈技術確實有很大的不足。
據李豐介紹,從行業的技術水平角度說,無論是區塊鏈技術的性能也好,還是與業務結合、底層技術演算法,都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而如今,針對區塊鏈的基建設施仍然沒有搭建完畢,區塊鏈距離應用大量落地仍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實際上,縱觀BAT三個互聯網巨頭在區塊鏈上的布局,已經開始有一些應用逐步落地。但大多仍處於研發階段。
自2016年開始,阿里就已經在公益慈善追蹤、跨境食品供應鏈、醫療等領域嘗試使用區塊鏈技術。並且在去年確立「BASIC」戰略,開放區塊鏈技術。而今年阿里還推出奢侈品平台Luxury Pavilion,商品的原材料生產過程、流通過程、營銷過程均寫入區塊鏈。
而騰訊雲則在今年4月初發布區塊鏈TBaaS白皮書,以騰訊雲為依託建立區塊鏈服務。同時,騰訊還在去年與中國銀行創辦聯合實驗室,雙方將基於區塊鏈、大數據等方面全面開展合作。
值得注意的是,區塊鏈技術的研究仍然在持續,業內普遍認為區塊鏈技術仍然處於早期發展水平,但確實有一些企業拿著區塊鏈的幌子在自我炒作。
4問
區塊鏈可以帶來什麼機會?
這場盛宴顯然將不再屬於投機者
今年2月,《人民日報》關於區塊鏈的文章,點燃了全國對區塊鏈技術的熱忱。北大光華金融科技實驗室研究員竇佳麗在《人民日報》上撰文指出,區塊鏈的誕生,將大幅降低價值傳輸成本,又一次極大地解放生產力,應該抓住區塊鏈這個機遇。
在2018博鰲新浪財經之夜·正和島夜話上,迅雷集團CEO陳磊表示,區塊鏈的創新改變了社會組織結構,給了中國一個超越美國和西方國家的機會。「電子產業、通信產業、互聯網產業的發展過程中,中國比美國和西方國家起步晚,區塊鏈真的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機會,因為中國幾乎跟西方世界同時起步。」
而中澤嘉盟投資基金董事長吳鷹則認為,區塊鏈帶來的機會是很多人想像不到的,是互聯網初期的若干幾十倍、幾百倍甚至上千倍。
在吳鷹看來,資本更應該支持那些「真正創業者」,在區塊鏈領域,所謂真正創業者不僅是「想長期幹事」的人,更重要的是「技術層的人」。他認為,區塊鏈很適合真正懂互聯網技術的人去創業,他們從做產品開始,從最底層的技術開始,確實能夠搭建新的區塊鏈技術平台。
不過,這場盛宴顯然將不再屬於投機者:對於普通的投資者而言,區塊鏈概念或許不再是個容易賺錢的地方。著名財經評論人士吳曉波預測,散戶化的區塊鏈熱將成為年度最大的投資笑話。他認為,投資機會的金融衍生化,似乎在讓每一個人都有機會分享到科技變革的紅利,但在事實上,它更多屬於投機做局者的圈套。
也就是說,回歸技術本身,發展技術而非自欺欺人的手段,才能讓技術真切地應用於世,讓技術發揮最大的價值服務於人,才會給中國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帶來切實有效的利好作用。

G. 現在的區塊鏈領域,哪個內容公鏈項目團隊最有看頭

由原阿里巴巴、螞蟻金服、高盛等知名企業的核心骨幹組成的AQUA氫氧團隊最具實力。
AQUA氫氧項目負責人:曹均濤介紹如下,不愧為大佬!!!
歷任螞蟻金服-余額寶首席架構師兼技術主管,參與打造1.8萬億資產的產品-余額寶
前支付寶國內事業群域架構及架構團隊主管
前螞蟻金服國際事業群解決方案團隊技術負責人
互聯網事業部解決方案資深架構師,擁有近十年於阿里巴巴集團任職的工作經驗。連續9次參加天貓雙十一大促技術准備工作,參與打造25.6w TPS的世界一流支付平台。
2008年起擔任支付寶國內事業群域及解決方案架構團隊負責人,統籌規劃支付寶三代架構商戶業務平台、四代雲金融架構行業開放平台,參與完成余額寶、12306購票等多款億級用戶產品的打造。
2015年出任螞蟻金服國際事業群解決方案團隊技術負責人,主導完成了Uber、Apple、Amazon等境外KA商戶收單解決方案的規劃落地。
2016年以來,在螞蟻金服財富事業群負責招財寶和余額寶架構及技術。

H. 年薪百萬的區塊鏈職位薪酬存在泡沫嗎

這天中午,31歲的郭楊 (化名)剛開完上午的技術會議,接下來還有七八個小時的技術討論等著他,難得有時間從工作中抽離出來和朋友吃個飯,一聽對方說了句「區塊鏈技術總監年薪150萬」,手一抖,碗差點翻了。

張作義現在的目標,就是以相同的方法完成區塊鏈技術在其他場景的改造,他稱,隨著團隊做的越來越多,大家看到有三百多上線的品牌商,已經有將近八千多個商品,就像搭積木一樣,正在一些品牌商合作的基礎上再建立起他合作關系。

郭楊此刻也躊躇滿志。晚間9點,他加完班和朋友在公司食堂一邊用餐,一邊講述區塊鏈項目的最新進展,經歷了區塊鏈行業的起伏,也聽了一些或悲或喜的消息,反倒覺得區塊鏈這項技術更有生命力,更值得去探索。想到此,覺得當下工作讓自己的野心得到了釋放,並期待著建立一份真正屬於區塊鏈技術的事業。

I. 獵豹移動什麼時候發布區塊鏈AI音箱

2月28日消息,近日有媒體曝光了獵豹的人工智慧+區塊鏈項目「智能鏈(AI BlockChain)」,並稱小豹AI音箱將於3月21日正式對外發布。

對此,獵豹移動今日作出回應:基於區塊鏈的小豹AI音箱確實將於3月21日正式發布。獵豹移動將通過發展區塊鏈底層技術,重構「企業與消費者之間的生產關系」;把技術實際落地到應用場景,解決消費者回報和激勵問題,讓消費者消費和使用產品的同時也能分享產品生態的收益;獵豹移動的區塊鏈技術,不涉及ICO,亦不會有任何募資。

簡單說,小豹AI高級音箱的用戶越多,生態價值越高,用戶就受益越多,用戶消費的同時也有所得。最終獲得的AI積分,不僅可在獵豹聯盟夥伴之間享受多元化的兌換回饋,還可實際兌換等價的數字服務,包括版權內容服務,數字娛樂產品,智能設備和其他增值服務。

獵豹移動CEO傅盛表示,區塊鏈是讓所有人成為參與者。目前,AI 音箱需要大量的人力去標注和校準,所謂有多少智能就有多少人工,而中心化的公司做這些效率很低。如果每次使用音箱時,就能夠完成某個任務,並從中受益。這就是用區塊鏈的思想去重構。「AI是新時代的生產力,那區塊鏈就是生產關系。獵豹要用AI為產品賦能,用區塊鏈的思維放大生態勢能。」

J. π幣三個創始人和那個商人

π幣大家肯定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創始人兼Pi 技術負責人尼古拉斯——Nicolas Kokkalis,尼古拉斯用了十多年的時間在策劃π幣,結合自己區塊鏈豐富的知識,廣泛的人脈以及眾多的區塊鏈學生的技術,運用獨特的區塊鏈見解突破了現有區塊鏈炒幣的瓶頸,正式的把區塊鏈運用到流通當中,通過大膽的規劃想用π幣取代法幣作為整個π生態的硬流通也是唯一流通的媒介,徹底的開創了區塊鏈3.0時代。通過π幣把全球所有的國家緊密的聯系在了一起。通過免費挖π的模式讓任何人都可以免費得到π幣,通過平行一級互助平等的推廣模式讓所有人幾乎擁有相同的π幣數量,避免π幣數量過多的集中到某幾個大戶手中,同時也體現了多勞多得、少勞少得、不勞不得的公平競爭機制。不像某些項目一來就是十級或無限代的推廣模式,幣都掌握的項目方手中了,隨時割韭菜非常不公平。這么一個偉大的項目創始人尼古拉斯成為全球π幣第一人是當之無愧的,Pi 產品負責人——Chengdiao Fan(CFAN),另外一個是Pi 社區負責人——Vincent McPhillip。Chengdiao Fan(CFAN)CFan在斯坦福大學拿到博士學位,擁有人類行為和人類群體研究方面的知識。研究方向集中在人機交互和社會計算,具體來說,就是我們如何使用科技對人類行為和社會產生積極的影響。對Pi的希望是建立一個包容的經濟體系,讓全球公民釋放和獲取自己的價值,進而為社會和世界創造價值。Vincent McPhillip來自北美洲的特立尼達和多巴哥共和國,一個靠近委內維拉的島國,一個加勒比地區重要的石油國。會說英語、西班牙語、法語。斯坦福大學一共有兩個區塊鏈組織,Vincent均在其中,作為一個南美洲北部的一個島國人,能先後進入耶魯大學和斯坦福大學,想來不簡單。這兩人一個是產品負責人一個是社區負責人,
__icent專訪中談到:2018年春天,我遇到了兩位傑出的斯坦福博士和一位客座研究員,他們負責在區塊鏈課堂上教授斯坦福大學的第一批分散應用程序。他們讓我相信,我們實際上可以「展示」而不僅僅是「講述」區塊鏈技術的力量——我們可以直接開發一種技術,將加密貨幣的力量交到普通人的手中。
_蟻不犢嫘λ擔晃蝗死嘌Ъ搖⒘轎患撲慊蒲Ъ液鴕晃簧倘俗囈患揖瓢桑實?:「我們如何把加密貨幣的力量帶給普通人?」會後,我們開始了一個緊張的、以人為中心的設計過程,分析了採用加密貨幣的主要障礙。我們最終在2019年π日(3月14日)推出了Pi Network。

熱點內容
區塊賺錢挖礦軟體提現 發布:2025-02-23 07:36:55 瀏覽:327
比特幣交易收取多少手續費 發布:2025-02-23 07:29:59 瀏覽:338
btc今天漲了多少 發布:2025-02-23 07:27:01 瀏覽:798
牧場物語gba挖礦攻略 發布:2025-02-23 07:03:49 瀏覽:21
比特幣的電報 發布:2025-02-23 06:36:10 瀏覽:947
挖礦n卡最多 發布:2025-02-23 06:07:23 瀏覽:854
tb350btc介面接電源 發布:2025-02-23 05:54:37 瀏覽:713
區塊鏈對審計行業的替代 發布:2025-02-23 05:48:11 瀏覽:733
比特幣波動笑話 發布:2025-02-23 05:46:46 瀏覽:142
首個區塊鏈政務大廳 發布:2025-02-23 05:26:17 瀏覽: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