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映射
Ⅰ 區塊鏈項目的分類和應用有哪些
從目前主流的區塊鏈項目來看,區塊鏈項目主要為四類:第一類:幣類;第二類:平台類;第三類:應用類;第四類:資產代幣化。
幣類主要充當區塊鏈資產領域的「交換媒介」,交換媒介指一般等價物,比如以前的黃金、銀票等。(交易區塊鏈資產上「幣匯交易所」)
平台類項目是指建立技術平台,用於滿足各種區塊鏈應用開發,可以降低在區塊鏈上開發應用的門檻。
應用類項目范圍比較廣泛,涵蓋金融、社交、游戲、產權保護等諸多領域,也是目前區塊鏈資產增長最快的領域。
資產代幣化項目是指是實物資產的區塊鏈映射,也就是實物資產上鏈,目前不超過10個品種。
01幣類
第一類是幣類項目,也是最早的區塊鏈項目。幣類項目主要包括比特幣和萊特幣等項目。此外,還有一類資產具有匿名的特點,主要功能包括實現支付的同時可以保護支付雙方的隱私,比較知名的有達世幣(Dash)、門羅幣(Monero)及採用零知識證明的大零幣(Zcash)等。幣類主要充當區塊鏈資產領域的「交換媒介」,交換媒介就是你用來換取商品的一般等價物,比如以前黃金、白銀、銀票可以作為交換媒介。目前全球的數字資產種類超過2100個品種,幣類區塊鏈項目數量近期增長較快,截止2018年6月市值最大的依舊是比特幣。
02平台類
第二類是平台類區塊鏈項目,平台類區塊鏈項目主要功能為建立技術平台,滿足各種區塊鏈應用開發所需的技術要求;簡單的說,平台類應用讓開發者可以在區塊鏈上直接發行數字資產,編寫智能合約等。智能合約就是在區塊鏈資料庫上運行的計算機程序,可以滿足其源代碼設定條件下自動執行。
舉個例子,你在區塊鏈上開發一個基於房屋租金協議的智能合約,當業主收到租金時就會觸發自動執行,並將公寓的安全密鑰給到租戶。
平台類區塊鏈項目的主要功能是建立底層的技術平台,讓開發者在底層技術平台上做應用開發,相當一部分平台尚處於開發狀態當中,截止到2018年6月份,市值最大的是以太坊。
03應用類
第三類是應用類區塊鏈項目,應用類項目就是基於區塊鏈開發平台(例如以太坊)開發的能夠解決實體經濟各個領域諸多問題的區塊鏈項目。
例如基於區塊鏈的預測平台Augur,基於區塊鏈的算力交易平台Golem,基於區塊鏈的奢侈品溯源平台VeChain,基於區塊鏈提供資產兌換及轉移服務的OmiseGo。利用區塊鏈技術,這些項目可以更好地解決信任問題、跨國界流通等問題,同時,利用區塊鏈上的智能合約和代幣,可以更好地實現自動執行,大大提高社會經濟活動的效率。應用類區塊鏈項目范圍比較廣泛,涵蓋金融、社交、游戲、產權保護等諸多領域,也是目前區塊鏈項目市值增值最快的領域。
04資產代幣化
第四類是資產代幣化區塊鏈項目,資產代幣化是指將區塊鏈資產掛鉤黃金和美元等實物資產,是實物資產的區塊鏈映射,截至2018年2月不超過10個品種,比較典型的代表是對標美元的USDT,對標黃金的Digix Dao,DigixDAO每個代幣代表1克由倫敦金銀市場協會認證的黃金。資產代幣化具有方便交易,便於保管等優勢。首先,資產代幣化更方便交易。因為區塊鏈資產可以拆分,具有更好地流動性。
舉個例子,目前房產需要整體轉讓,如果房產可以代幣化,便可以拆分購買,更方便交易。其次,實物資產代幣化更利於保管。黃金等在實物交易中,很容易形成磨損、造成損失,但是實物資產代幣化後並不需要進行實物轉移,更利於實物資產的保管。
Ⅱ 區塊鏈映射需要多久
區塊鏈映射需要2~3個月左右
區塊鏈映射就相當於你在舊幣錢包和新幣錢包之間建立一個對應關系,告訴項目方你有多少張舊幣,等主網上線之後,就需要項目方給你同樣數量的新幣。
區塊鏈是一種帶有數據「散列驗證」功能的資料庫。區塊,就是數據塊,按照時間順序將數據區塊組合成一種鏈式結構,並利用密碼學演算法,
以分布式記賬的方式,集體維護資料庫的可靠性。所有數據塊按時間順序相連,從而形成區塊鏈。
Ⅲ 區塊鏈入門108個知識點
區塊鏈入門必備108知識點
(歡迎同頻者交流)
1、什麼是區塊鏈
把多筆交易的信息以及表明該區塊的信息打包放在一起,經驗證後的這個包就是區塊。
每個區塊里保存了上一個區塊的hash值,使區塊之間產生關系,也就是說的鏈了。合起來就叫區塊鏈。
2.什麼是比特幣
比特幣概念是2009年中本聰提出的,總量是2100萬個。比特幣鏈大約每10分鍾產生一個區塊,這個區塊是礦工挖了10分鍾挖出來的。作為給礦工獎勵,一定數量的比特幣會發給礦工們,但是這個一定數量是每四年減半一次。現在是12.5個。照這樣下去2040年全部的比特幣問世。
3.什麼是以太坊
以太坊與比特幣最大的區別是有了智能合約。使得開發者在上邊可以開發,運行各種應用。
4.分布式賬本
它是一種在網路成員之間共享,復制和同步的資料庫。直白說,在區塊鏈上的所有用戶都有記賬功能,而且內容一致,這樣保證了數據不可篡改性。
5.什麼是准匿名性
相信大家都有錢包,發送交易都用的錢包地址(一串字元串)這就是准匿名。
6.什麼是開放透明性/可追溯
區塊鏈存儲了從 歷史 到現在的所有數據,任何人都可以查看,而且還可以查看到 歷史 上的任何數據。
7.什麼是不可篡改
歷史 數據和當前交易的數據不可篡改。數據被存在鏈上的區塊上,有一個hash值,如果修改該區塊信息,那麼它的 hash值也變了,它後邊的所有區塊的hash值也必須修改,使成為新的鏈。同時主鏈還在進行交易產生區塊。修改後鏈也必須一直和主鏈同步產生區塊,保證鏈的長度一樣。代價太大了,只為修改一條數據。
8.什麼是抗ddos攻擊
ddos:黑客通過控制許多人的電腦或者手機,讓他們同時訪問一個網站,由於伺服器的寬頻是有限的,大量流量的湧入可能會使得網站可能無法正常工作,從而遭受損失。但區塊鏈是分布式的,不存在一個中心伺服器,一個節點出現故障,其他節點不受影響。理論上是超過51%的節點遭受攻擊,會出現問題。
9.主鏈的定義
以比特幣為例,某個時間點一個區塊讓2個礦工同時挖出來,然後接下來最先產生6個區塊的鏈就是主鏈
10.單鏈/多鏈
單鏈指的是一條鏈上處理所有事物的數據結構。多鏈結構,其核心本質是公有鏈+N個子鏈構成。只有一條,子鏈理論上可以有無數條,每一個子鏈都可以運行一個或多個DAPP系統
11.公有鏈/聯盟鏈/私有鏈
公有鏈:每個人都可以參與到區塊鏈
聯盟鏈:只允許聯盟成員參與記賬和查詢
私有鏈:寫入和查看的許可權只掌握在一個組織手裡。
12.共識層數據層等
區塊鏈整體結構有六個:數據層,網路層,共識層,激勵層,合約層,應用層。數據層:記錄數據的一層,屬於底層技術;網路層:構建區塊鏈網路的一種架構,它決定了用戶與用戶之間通過何種方式組織起來。共識層:提供了一套規則,讓大家接收和存儲的信息達成一致。激勵層:設計激勵政策,鼓勵用戶參與到區塊鏈生態中;合約層:一般指「智能合約」,它是一套可以自動執行,根據自己需求編寫的合約體系。應用層:區塊鏈上的應用程序,與手機的app類似前分布式存儲研發中心
13.時間戳
時間戳是指從1970年1月1日0時0分0秒0...到現在的當前時間的總秒數,或者總納秒數等等很大的數字。每個區塊生成時都有一個時間戳,表明生成區塊的時間。
14.區塊/區塊頭/區塊體
區塊是區塊鏈的基本單元,區塊頭和區塊體是區塊鏈的組成部分。區塊頭裡麵包含的信息有上一個區塊的hash,本區塊的hash,時間戳等等。區塊體就是區塊里的詳細數據。
15.Merkle樹
Merkle樹,也叫二叉樹,是存儲數據的一種數據結構,最底層是所有區塊包含的原始數據,上一層是每個區塊的hash值,這一層的hash兩兩組合產生新的hash值,形成新的一層,然後一層層往上,-直到產生一個hash值。這樣的結構可以用於快速比較大量的數據,不需要下載全部的數據就可以快速的查找你想要的最底層的 歷史 數據。
16什麼是擴容
比特幣的一個區塊大小大約是1M左右,可以保存4000筆交易記錄。擴容就是想把區塊變大,能保存更多的數據。
17.什麼是鏈
每個區塊都會保存上一個區塊的 hash,使區塊之間產生關系,這個關系就是鏈。通過這個鏈把區塊交易記錄以及狀態變化等的數據存儲起來。
18.區塊高度
這個不是距離上說的高度,它指是該區塊與所在鏈上第一個區塊之間相差的區塊總個數。這個高度說明了就是第幾個區塊,只是標識作用。
19.分叉
同一時間內產生了兩個區塊(區塊里的交易信息是一樣的,只是區塊的hash值不一樣),之後在這兩個區塊上分叉出來兩條鏈,這兩條鏈接下來誰先生成6個區塊,誰就是主鏈,另外的一條鏈丟棄。
20.幽靈協議
算力高的礦池很容易比算力低的礦機產生區塊速度快,導致區塊鏈上大部分區塊由這些算力高的礦池產生的。而算力低的礦機產生的區塊因為慢,沒有存儲到鏈上,這些區塊將會作廢。
幽靈協議使得本來應該作廢的區塊,也可以短暫的留在鏈上,而且也可以作為
工作量證明的一部分。這樣一來,小算力
的礦工,對主鏈的貢獻比重就增大了,大型礦池就無法獨家壟斷對新區塊的確認。
21.孤塊
之前說過分叉,孤塊就是同一時間產生的區塊,有一個形成了鏈,另一個後邊沒有形成鏈。那麼這個沒形成鏈的塊就叫
孤塊。
22.叔塊
上邊說的孤塊,通過幽靈協議,使它成為工作量證明的一部分,那它就不會被丟棄,會保存在主鏈上。這個區塊就是下
23重放攻擊
就是黑客把已經發送給伺服器的消息,重新又發了一遍,有時候這樣可以騙取伺服器的多次響應。
24.有向無環圖
也叫數據集合DAG(有向非循環圖),DAG是一種理想的多鏈數據結構。現在說的區塊鏈大都是單鏈,也就是一個區塊連一個區塊,DAG是多個區塊相連。好處是可以同時生成好幾個區塊,於是網路可以同時處理大量交易,吞吐量肯定就上升了。但是缺點很多,目前屬於研究階段。
25.什麼是挖礦
挖礦過程就是對以上這六個欄位進行一系列的轉換、連接和哈希運算,並隨著不斷一個一個試要尋找的隨機數,最後成功找到一個隨機數滿足條件:經過哈希運算後的值,比預設難度值的哈希值小,那麼,就挖礦成功了,節點可以向鄰近節點進行廣播該區塊,鄰近節點收到該區塊對以上六個欄位進行同樣的運算,驗證合規,再向其它結點轉播,其它結點也用同樣的演算法進行驗證,如果全網有51%的結點都驗證成功,這個區塊就算真正地「挖礦」成功了,每個結點都把這個區塊加在上一個區塊的後面,並把區塊中與自己記錄相同的列表刪除,再次復生上述過程。另外要說的是,不管挖礦成不成功每個節點都預先把獎勵的比特幣50個、所有交易的手續費(總輸入-總輸出)記在交易列表的第一項了(這是「挖礦」最根本的目的,也是保證區塊鏈能長期穩定運行的根本原因),輸出地址就是本結點的地址,但如果挖礦不成功,這筆交易就作廢了,沒有任何獎勵。而且這筆叫作「生產交易」的交易不參與「挖礦」計算。
26.礦機/礦場
礦機就是各種配置的計算機,算力是他們的最大差距。礦機集中在一個地的地方就是礦場
27.礦池
就是礦工們聯合起來一起組成一個團隊,這個團隊下的計算機群就是礦池。挖礦獎勵,是根據自己的算力貢獻度分發。
28.挖礦難度和算力
挖礦難度是為了保證產生區塊的間隔時間穩定在某個時間短內,如比特幣10分鍾出
塊1個。算力就是礦機的配置。
29.驗證
當區塊鏈里的驗證是對交易合法性的一種確認,交易消息在節點之間傳播時每個節點都會驗證一次這筆交易是否合法。比如驗證交易的語法是否正確,交易的金額是否大於0,輸入的交易金額是否合理,等等。驗證通過後打包,交給礦工挖礦。
30.交易廣播
就是該節點給其他節點通過網路發送信息。
31.礦工費
區塊鏈要像永動機一樣不停的工作,需要礦工一直維護著這個系統。所以要給礦工們好處費,才能持久。
32.交易確認
當交易發生時,記錄該筆交易的區塊將進行第一次確認,並在該區塊之後的鏈上的每一個區塊進行再次確認:當確認數達到6個及以上時,通常認為這筆交易比較安全並難以篡改。
33.雙重交易
就是我有10塊錢,我用這10塊錢買了一包煙,然後瞬間操作用這還沒到付的10塊錢又買了杯咖啡。所以驗證交易的時候,要確認這10塊錢是否已花費。
34.UTXO未花費的交易輸出
它是一個包含交易數據和執行代碼的數據結構,可以理解為存在但尚未消費的數字貨幣。
35.每秒交易數量TPS
也就是吞吐量,tps指系統每秒能處理的交易數量。
36.錢包
與支付寶類似,用來存儲數字貨幣的,用區塊鏈技術更加安全。
37.冷錢包/熱錢包
冷錢包就是離線錢包,原理是儲存在本地,運用二維碼通信讓私鑰永不觸網。熱錢包就是在線錢包,原理是將私鑰加密後存儲在伺服器上,當需要使用時再從伺服器上下載下來,並在瀏覽器端進行解密。
38.軟體錢包/硬體錢包
軟體錢包是一種計算機程序。一般而言,軟體錢包是與區塊鏈交互的程序,可以讓用戶接收、存儲和發送數字貨幣,可以存儲多個密鑰。硬體錢包是專門處理數字貨幣的智能設備。
39.空投
項目方把數字貨幣發送給各個用戶錢包地址。
40.映射
映射跟區塊鏈貨幣的發行相關,是鏈與鏈之間的映射。比如有一些區塊鏈公司,前期沒有完成鏈的開發,它就依託於以太坊發行自己的貨幣,前期貨幣的發行、交易等都在以太坊上進行操作。隨著公司的發展,公司自己的鏈開發完成了公司想要把之前在以太坊上的信息全部對應到自己的鏈上,這個過程就是映射。
41.倉位
指投資人實有投資和實際投資資金的比例
42.全倉
全部資金買入比特幣
43.減倉
把部分比特幣賣出,但不全部賣出
44.重倉
資金和比特幣相比,比特幣份額佔多
45.輕倉
資金和比特幣相比,資金份額佔多
46.空倉
把手裡所持比特幣全部賣出,全部轉為資金
47.止盈
獲得一定收益後,將所持比特幣賣出以保住盈利
48.止損
虧損到一定程度後,將所持比特幣賣出以防止虧損進一步擴大
49.牛市
價格持續上升,前景樂觀
50.熊市
價格持續下跌,前景黯淡
51.多頭(做多)
買方,認為幣價未來會上漲,買入幣,待幣價上漲後,高價賣出獲利了結
52.空頭(做空)
賣方,認為幣價未來會下跌,將手中持有的幣(或向交易平台借幣)賣出,待幣價下跌後,低價買入獲利了結
53.建倉
買入比特幣等虛擬貨幣
54.補倉
分批買入比特幣等虛擬貨幣,如:先買入1BTC,之後再買入1BTC
55.全倉
將所有資金一次性全部買入某一種虛擬幣
56.反彈
幣價下跌時,因下跌過快而價格回升調整
57.盤整(橫盤)
價格波動幅度較小,幣價穩定
58.陰跌
幣價緩慢下滑
59.跳水(瀑布)
幣價快速下跌,幅度很大
60.割肉
買入比特幣後,幣價下跌,為避免虧損擴大而賠本賣出比特幣。或借幣做空後,幣價上漲,賠本買入比特幣
61.套牢
預期幣價上漲,不料買入後幣價卻下跌;或預期幣價下跌,不料賣出後,幣價卻上漲
62.解套
買入比特幣後幣價下跌造成暫時的賬面損失,但之後幣價回升,扭虧為盈
63.踏空
因看淡後市賣出比特幣後,幣價卻一路上漲,未能及時買入,因此未能賺得利潤
64.超買
幣價持續上升到一定高度,買方力量基本用盡,幣價即將下跌
65.超賣
幣價持續下跌到一定低點,賣方力量基本用盡,幣價即將回升
66.誘多
幣價盤整已久,下跌可能性較大,空頭大多已賣出比特幣,突然空方將幣價拉高,誘使多方以為幣價將會上漲,紛紛買入,結果空方打壓幣價,使多方套牢
67.誘空
多頭買入比特幣後,故意打壓幣價,使空頭以為幣價將會下跌,紛紛拋出,結果誤入多頭的陷阱
68.什麼是NFT
NFT全稱「Non-Fungible Tokens」 即非同質化代幣,簡單來說,即區塊鏈上一種無法分割的版權證明,主要作用數字資產確權,轉移,與數字貨幣區別在於,它獨一無二,不可分割,本質上,是一種獨特的數字資產。
69.什麼是元宇宙
元宇宙是一個虛擬時空間的集合, 由一系列的增強現實(AR), 虛擬現實(VR) 和互聯網(Internet)所組成,其中數字貨幣承載著這個世界中價值轉移的功能。
70.什麼是DeFi
DeFi,全稱為Decentralized Finance,即「去中心化金融」或者「分布式金融」。「去中心化金融」,與傳統中心化金融相對,指建立在開放的去中心化網路中的各類金融領域的應用,目標是建立一個多層面的金融系統,以區塊鏈技術和密碼貨幣為基礎,重新創造並完善已有的金融體系
71.誰是中本聰?
中本聰是比特幣的開發者兼創始者。2008年11月1日中本聰發表了比特幣白皮書,並於2009年1月3日首次挖出比特幣,誰能動用創世區塊里的比特幣誰便是中本聰本人,所以誰是中本聰呢? 歷史 上出現過很多個「中本聰」:2013年,有人爆料在數學領域有過卓越貢獻的望月新一就是中本聰,但是並沒有提出直接證據。 2014年,黑客黑進了中本聰用過的郵箱,並找到了郵件的主人多利安•中本(Dorian Nakamoto),隨後多利安表示自己只是偶然獲取了郵箱的地址和密碼,並不是中本聰。2016年,克雷格•賴特(CraigWright)表示他是中本聰,且能提供中本聰的私鑰。但隨後,賴特因為無法面對大家的質疑而撤回自己的聲明。
72.比特幣和Q幣不一樣
比特幣是一種去中心化的數字資產,沒有發行主體。Q幣是由騰訊公司發行的電子貨幣,類似於電子積分,其實不是貨幣。Q幣需要有中心化的發行機構,Q幣因為騰訊公司的信用背書,才能被認可和使用。使用范圍也局限在騰訊的 游戲 和服務中,Q幣的價值完全基於人們對騰訊公司的信任。
比特幣不通過中心化機構發行,但卻能夠得到全球的廣泛認可,是因為比特幣可以自證其信,比特幣的發行和流通由全網礦工共同記賬,不需要中心機構也能確保任何人都無法竄改賬本。
73.礦機是什麼?
以比特幣為例,比特幣礦機就是通過運行大量計算爭奪記賬權從而獲得新生比特幣獎勵的專業設備,一般由挖礦晶元、散熱片和風扇組成,只執行單一的計算程序,耗電量較大。挖礦實際是礦工之間比拼算力,擁有較多算力的礦工挖到比特幣的概率更大。隨著全網算力上漲,用傳統的設備(CPU、GPU)挖到比特的難度越來越大,人們開發出專門用來挖礦的晶元。晶元是礦機最核心的零件。晶元運轉的過程會產生大量的熱,為了散熱降溫,比特幣礦機一般配有散熱片和風扇。用戶在電腦上下載比特幣挖礦軟體,用該軟體分配好每台礦機的任務,就可以開始挖礦了。每種幣的演算法不同,所需要的礦機也各不相同。
74.量化交易是什麼?
量化交易,有時候也稱自動化交易,是指以先進的數學模型替代人為的主觀判斷,極大地減少了投資者情緒波動的影響,避免在市場極度狂熱或悲觀的情況下做出非理性的投資決策。量化交易有很多種,包括跨平台搬磚、趨勢交易、對沖等。跨平台搬磚是指,當不同目標平台價差達到一定金額,在價高的平台賣出,在價低的平台買入。
75.區塊鏈資產場外交易
場外交易也叫OTC交易。用戶需要自己尋找交易對手,不通過撮合成交,成交價格由交易雙方協商確定,交易雙方可以藉助當面協商或者電話通訊等方式充分溝通。
76.時間戳是什麼?
區塊鏈通過時間戳保證每個區塊依次順序相連。時間戳使區塊鏈上每一筆數據都具有時間標記。簡單來說,時間戳證明了區塊鏈上什麼時候發生了什麼事情,且任何人無法篡改。
77.區塊鏈分叉是什麼?
在中心化系統中升級軟體十分簡單,在應用商店點擊「升級」即可。但是在區塊鏈等去中心化系統中,「升級」並不是那麼簡單,甚至可能一言不合造成區塊鏈分叉。簡單說,分叉是指區塊鏈在進行「升級」時發生了意見分歧,從而導致區塊鏈分叉。因為沒有中心化機構,比特幣等數字資產每次代碼升級都需要獲得比特幣社區的一致認可,如果比特幣社區無法達成一致,區塊鏈很可能形成分叉。
78.軟分叉和硬分叉
硬分叉,是指當比特幣代碼發生改變後,舊節點拒絕接受由新節點創造的區塊。不符合原規則的區塊將被忽略,礦工會按照原規則,在他們最後驗證的區塊之後創建新的區塊。軟分叉是指舊的節點並不會意識到比特幣代碼發生改變,並繼續接受由新節點創造的區塊。礦工們可能會在他們完全沒有理解,或者驗證過的區塊上進行工作。軟分叉和硬分叉都"向後兼容",這樣才能保證新節點可以從頭驗證區塊鏈。向後兼容是指新軟體接受由舊軟體所產生的數據或者代碼,比如說Windows 10可以運行Windows XP的應用。而軟分叉還可以"向前兼容"。
79.區塊鏈項目分類和應用
從目前主流的區塊鏈項目來看,區塊鏈項目主要為四類:第一類:幣類;第二類:平台類;第三類:應用類;第四類:資產代幣化。
80.對標美元的USDT
USDT是Tether公司推出的對標美元(USD)的代幣Tether USD。1USDT=1美元,用戶可以隨時使用USDT與USD進行1:1兌換。Tether公司執行1:1准備金保證制度,即每個USDT代幣,都會有1美元的准備金保障,對USDT價格的恆定形成支撐。某個數字資產單價是多少USDT,也就相當於是它的單價是多少美元(USD)。
81.山寨幣和競爭幣
山寨幣是指以比特幣代碼為模板,對其底層技術區塊鏈進行了一些修改的區塊鏈資產,其中有技術性創新或改進的又稱為競爭幣。因為比特幣代碼開源,導致比特幣的抄襲成本很低,甚至只需復制比特幣的代碼,修改一些參數,便可以生成一條全新的區塊鏈。
82.三大交易所
幣安
Okex
火幣
83.行情軟體
Mytoken
非小號
84.資訊網站
巴比特
金色 財經
幣世界快訊
85.區塊鏈瀏覽器
BTC
ETH
BCH
LTC
ETC
86.錢包
Imtoken
比特派
MetaMask(小狐狸)
87. 去中心化交易所
uniswap
88. NFT交易所
Opensea
Super Rare
89. 梯子
自備,購買靠譜梯子
90. 平台幣
平台發行的數字貨幣,用於抵扣手續費,交易等
91. 牛市、熊市
牛市:上漲行情
熊市:下跌行情
92. 區塊鏈1.0
基於分布式賬本的貨幣交易體系,代表為比特幣
93. 區塊鏈2.0
以太坊(智能合約)為代表的合同區塊鏈技術為2.0
94. 區塊鏈3.0
智能化物聯網時代,超出金融領域,為各種行業提供去中心化解決方案
95. 智能合約
智能合約,Smart Contract,是一種旨在以信息化方式傳播、驗證或執行合同的計算機協議,簡單說,提前定好電子合約,一旦雙方確認,合同自動執行。
96. 什麼是通證?
通證經濟就是以Token為唯一參考標準的經濟體系,也就是說相當於通行證,你擁有Token ,就擁有權益,就擁有發言權。
97.大數據和區塊鏈的區別
大數據是生產資料,AI是新的生產力,區塊鏈是新的生產關系。大數據指無法在一定時間范圍內用常規軟體工具進行捕捉、管理和處理的數據集合,是需要新處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強的決策力、洞察發現力和流程優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長率和多樣化的信息資產。簡單理解為,大數據就是長期積累的海量數據,短期無法獲取。區塊鏈可以作為大數據的獲取方式,但無法取代大數據。大數據只是作為在區塊鏈運行的介質,沒有絕對的技術性能,所以兩者不能混淆。(生產關系簡單理解就是勞動交換和消費關系,核心在於生產力,生產力核心在於生產工具)
98.什麼是ICO?
ICO,Initial Coin Offering, 首次公開代幣發行,就是區塊鏈數字貨幣行業中的眾籌。是2017最為熱門的話題和投資趨勢,國家9.4出台監管方案。說到ICO,人們會想到IPO,兩者有著本質不同。
99. 數字貨幣五個特徵
第一個特徵:去中心化
第二個特徵:有開源代碼
第三個特徵:有獨立的電子錢包
第四個特徵:恆量發行的
第五個特徵:可以全球流通
100.什麼叫去中心化?
沒有發行方,不屬於任何機構或國家,由互聯網網路專家設計、開發並存放於互聯網上,公開發行的幣種。
100. 什麼叫衡量(稀缺性)?
發行總量一旦設定,永久固定,不能更改,不能隨意超發,可接受全球互聯網監督。因挖掘和開釆難度雖時間數量變化,時間越長,開采難度越大,所開釆的幣就越少,因此具有稀缺性。
101. 什麼叫開源代碼?
用字母數字組成的存放在互聯網上,任何人都可以查出其設計的源代碼,所有人都可以參與,可以挖掘,全球公開化。
102. 什麼叫匿名交易? 專有錢包私密?
每個人都可以在網上注冊下載錢包,無需實名認證,完全由加密數字代碼組成,全球即時點對點發送、交易,無需藉助銀行和任何機構,非本人授權任何人都無法追蹤、查詢。
103.什麼是合約交易
合約交易是指買賣雙方對約定未來某個時間按指定價格接收一定數量的某種資產的協議進行交易。合約交易的買賣對象是由交易所統一制定的標准化合約,交易所規定了其商品種類,交易時間,數量等標准化信息。合約代表了買賣雙方所擁有的權利和義務。
104.數字貨幣產業鏈
晶元廠家 礦機廠商 礦機代理 挖礦 出礦到交易所 散戶炒幣
105.北楓是誰?
北楓:數字貨幣價值投資者
投資風格:穩健
106.建立社區?
北斗社區(高質量價投社區)
長短結合,價投為主,不碰合約,不玩短線
合理布局,科學操作,穩健保守,掙周期錢
歡迎幣友,共謀發展。
Ⅳ 區塊鏈項目有哪些
區塊鏈項目主要為四類:第一類:幣類;第二類:平台類;第三類:應用類;第四類:資產代幣化。
幣類主要充當區塊鏈資產領域的「交換媒介」,交換媒介指一般等價物,比如以前的黃金、銀票等。平台類項目是指建立技術平台,用於滿足各種區塊鏈應用開發,可以降低在區塊鏈上開發應用的門檻。
應用類項目范圍比較廣泛,涵蓋金融、社交、游戲、產權保護等諸多領域,也是目前區塊鏈資產增長最快的領域。
資產代幣化項目是指是實物資產的區塊鏈映射,也就是實物資產上鏈,目前不超過10個品種。
Ⅳ 區塊鏈nft是什麼意思
你好,NFT全稱Non-FungibleToken( 非同質化代幣),我們一般看到的是同質化代幣。比如你手上的1個BTC和其他人手上的1個BTC,它們是一樣的,錨定價值相等,可以隨意交換。
法定貨幣是同質化貨幣。例如,一張5美元的鈔票完全可以和任何其他5美元的鈔票互換。同樣,比特幣和以太坊等加密貨幣也是可以互換,即1個BTC可以和1個BTC互換,1個ETH可以和1個ETH互換,等等。
反過來說,NFTs依靠ERC-721等特殊的代幣標准來確保唯一性,在區塊鏈技術的推動下,NFTs是不可互換的,而且具備可驗證唯一性和稀缺性。
非同質化代幣(NFT)白話講就是獨一無二的Token,即便是在同一系統,NFT都是單獨存在的。並且NFT不像BTC和ETH可以分割為0.1或者0.0002,NFT的單位永遠為1!NFT特性:唯一,不可拆分。
從這個角度來說,NFT就像是數字收藏品或所有權證明,它們之所以有價值,正是因為它們是1:1或限量版的資產,在以太坊平台上具有流動性和實用性。
2017年隨著CryptoPunks和CryptoKitties等收藏品項目的推出,NFT生態系統開始進入大眾眼球。從那時起,該領域已經朝著各種新用例和行業綻放。根據分析網站NonFungible.com的數據,迄今為止,NFT經濟的代幣銷售額超過1.09億美元,其中僅上周就有100萬美元的收入!
NFTs的不同類型
NFT可以幾乎代幣化任何東西,特別是各種媒體類型都是可實現的目標。目前為止,NFT最常見的用例有:
· 數字藝術(SuperRare, KnownOrigin, Async Art, Rarible等);
· 數字音樂(Mintbase、InfiNFT等);
· 虛擬房地產(Cryptovoxels、Decentraland等);
· VR可穿戴設備;NFT(Non-Fungible Token) 定義了一種生態中不可分割的、具有唯一性的代幣交互和流通的介面規范。 在區塊鏈上,數字加密貨幣分為原生幣和代幣兩大類。前者如Bitcoin、Qtum等,擁僅供參考
Ⅵ 區塊鏈項目的分類和應用有哪些
鑒於區塊鏈技術去中心化、開放性、高可靠性、數據零丟失、自治性、不可篡改的六大特性,目前國際上共識的應有范圍包括並不限於智能合約、證券交易、電子商務、物聯網、社交通訊、文件存儲、存在性證明、身份驗證、股權眾籌、預測市場等領域。
從理論上講,任何需要第三方的場景都可以應用區塊鏈。例如,藝術行業可以利用區塊鏈「去中心化」、「不可偽造」等技術特點解決藝術品交易過程中真偽、溯源等問題。藝術區Artblock就是一個基於區塊鏈技術的藝術行業新生態項目,買家可以看到藝術品從製作到完成的整個過程,所以也不存在贗品,非常適合普通藝術品投資者。
Ⅶ 淘淘課的區塊鏈技術有什麼作用
區塊鏈本質上是一種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賬本資料庫。它採用密碼學的方法如哈希函數以及非對稱加密來保證已有數據不可能被篡改,無需中心化代理,點對點直接交互,使得高效率、大規模、無中心化的信息交互方式成為現實。
然而作為一個去中心化的價值傳輸體系,區塊鏈的作用可不僅僅只是產生比特幣那麼簡單。作為製造信用的機器,區塊鏈具有匿名性,去中心化,公開透明等特點,而且其內容不可篡改,全球聯通而且成本低。基於以上種種有點,區塊鏈的應用領域十分廣泛。
伴隨著區塊鏈技術的不斷成熟和逐步完善,區塊鏈行業加速應用,從數字貨幣向非金融領域滲透,和各行各業創新融合。如檔案管理,專利保護等社會管理領域,物品溯源,防偽等物聯網領域,慈善捐款等公益領域就是充分利用了區塊鏈上信息公開透明且不可篡改的特性;交易結算清算,私募等金融服務領域則是利用了交易成本低的特點;社交、通訊,共享租賃等共享經濟則利用了全球聯通的特點。
區塊鏈的應用前景巨大,主要分為以下四類。
第一類,幣類。幣類主要充當區塊鏈資產領域的"交換媒介",目前市面上除了最先發行的比特幣以外,還有大零幣,以太幣等多種電子貨幣。在部分國家已經是承認的交易手段,在我國依然處於強力管控當中。
第二類,平台類。指建立技術平台,用於滿足各種區塊鏈應用開發,可以降低在區塊鏈上開發應用的門檻。簡單來說可以讓開發者在區塊鏈上直接發行數字資產,編寫智能合約等。
第三類,應用類。涵蓋金融、游戲、社交、知識產權等多個領域,是目前區塊鏈技術應用最多最熱以及資產增長最快的項目。比如淘淘課就是這樣的一款應用。其充分貫通了"去中心化"的特點,打破寡頭壟斷,為內容創造者一分鍾開店建立屬於自己的小生態,真正實現與粉絲的無縫對接。
第四類,資產代幣化。是指實物資產的區塊鏈映射,簡單來說就是建立電子貨幣如以太幣與黃金這樣的實體貨幣之間的換算制度。
有人說區塊鏈能像互聯網一樣改變世界。而就目前的環境,引用知乎大v區塊鏈黑客汪樂的話來說,區塊鏈仍然處於發展的初級階段,在技術和規則上需要進一步開拓。區塊鏈解決的所謂不信任的問題,其對象也只局限於區塊鏈上的數據。如果區塊鏈要與實體業務對接,還要進一步推動實體與數據之間跨越的游戲規則的建立。
但不可否認的是,區塊鏈遠比我們想像的要強大的多。區塊鏈與多個產業的結合究竟會將人類帶向何方,是一件值得期待的事情。
Ⅷ 區塊鏈核心技術-P2P網路
點對點網路是區塊鏈中核心的技術之一,主要關注的方面是為區塊鏈提供一個穩定的網路結構,用於廣播未被打包的交易(交易池中的交易)以及共識過的區塊,部分共識演算法也需要點對點的網路支撐(如PBFT),另外一個輔助功能,如以太坊的消息網路,也需要點對點網路的支持。
P2P網路分為結構化和非結構化網路兩類。結構化網路採用類似DHT演算法來構建網路結構;非結構化網路是一種扁平的網路,每個節點都有一些鄰居節點的地址。
點對點網路的主要職責有維護網路結構和發送信息這兩個方面。網路結構要關注的是新節點的加入和網路更新這兩個方面,而發送信息包括廣播和單播兩個方面
如何建立並維護點對點的整個網路?節點如何加入、退出?
網路結構的建立有兩個核心的參數,一個是每個節點向外連接的節點數,第二個是最大轉發數。
新節點對於整個網路一無所知,要麼通過一個中心的服務獲取網路中的一些節點去連接,要麼去連接網路中的「種子」節點。
網路更新處理當有新節點加入或者節點退出,甚至原來一些節點網路不好,無法連接,過一段時間又活了,等等這些情況。一般通過節點已有的連接來廣播這些路由表的變化。需要注意的是,因為點對點網路的特殊性,每個節點的路由表是不一樣的(也叫partial view)
廣播一般採用泛洪協議,即收到轉發方式,使的消息在網路中擴散,一般要採用一些限制條件,比如一條消息要設置最大的轉發數,避免網路的過渡負載。
單播需要結構化網路結構支持,一般是DHT,類似於DNS解析的方式,逐跳尋找目標節點地址,之後進行傳輸,並且更新本地路由表。
要想快速檢索信息,有兩種數據結構可以使用,一種是樹類型,如AVL樹、紅黑樹、B樹等;另外一類是hash表。
哈希表的效率比樹更高,但是需要佔用更多的內存。
信息的表示採用鍵值對的方式,即一個鍵對應一個值,我們要查找的是key,值是附著的信息。
哈希表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均勻地為每一個key分配一個存儲位置。
這裡面有兩個重點:1.是為key分配一個存儲地點,這個分配演算法是固定的,保證存儲的時候和查找的時候使用同一個演算法,不然存進去之後會找不到;2.是均勻地分配,不能有點地方存放數據多,有點放存放數據少。
一般語言裡面的hashtable、map等結構使用這個技術來實現,哈希函數可以直接使用取模函數,key%n,這種方式,n代表有多少個地方,key是整數,如果key是其他類型,需要先進行一次哈希,將key轉為整數。這種方式可以解決上面的兩個需求,但是當n不夠大的時候(小於要存儲的數據),會產生沖突,一個地方一定會有兩個key要存儲,這時候,需要在這個地方放一個鏈表,將分配到同一地點、不同key,順序擺放。當一個地點放的key太多後,鏈表的查找速度太慢,要轉化為樹類型結構(紅黑樹或者AVL樹)。
上面說過,哈希表效率很高,但是佔用內容,使用多台機器就可以解決這個限制。在分布式環境中,可以將上述的地點理解為計算機(後面成為節點),即如何將一個key映射到一個節點上,每個節點有一個節點ID,即key->node id的映射,這個映射演算法也要固定。
這個演算法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要求,即scalebility,當新節點加入和退出時候,需要遷移的key要盡量少。
這個映射演算法有兩種典型結構,一個是環形,一個是樹形;環形的叫一致性哈希演算法,樹形的典型叫kademlia演算法。
選點演算法就是解決key->node id的映射演算法,形象的來說就是為一個key選擇它生命中的她(節點)。
假設我們使用32哈希,那麼總共能容納的key的數據量是2**32,稱之為hash空間,把節點的ID映射成整數,key也映射成整數。把key哈希和節點哈希值接的差值的叫做距離(負數的話要取模,不用絕對值),比如一個key的哈希是100(整數表示),一個節點的哈希是105,則這兩個的距離是105-100=5。當然使用其他距離表示也可以,比如反過來減,但是演算法要固定。我們把key映射(放到)距離他最近的節點上。距離取模的話,看起來就是把節點和key放到一個環上,key歸屬到從順時針角度離它最近的節點上。
kademlia演算法的距離採用的是key哈希與節點哈希異或計算之後的數值來表示(整數),從左往右,擁有越多的「相同前綴」,則距離越近,越在左邊位置不一樣,距離越遠。
樹結構的體現是,將節點和key看成樹的節點,這個演算法支持的位數是160bit,即20個8位元組,樹的高度為160,每個邊表示一位。
選點的演算法和一致性哈希相同,從所有節點中,選擇一個距離key距離最小的節點作為這個key的歸宿。
由於是在分布式環境中,為了保證高可用,我們假設沒有一個中心的路由表,沒有這個可以看到全貌的路由表,帶來了一些挑戰,比如如何發現節點、查找節點?
在P2P網路中,常用的方法是每個節點維護一個部分路由表,即只包含部分節點的路由信息。在泛洪演算法中,這些節點上隨機的;在DHT演算法中,這個路由表是有結構的,維護的節點也是有選擇性的。那麼如何合理的選擇需要維護路由信息的節點呢?
一個樸素的做法是,每一個節點保存比他大的節點的信息,這樣可以組成一個環,但是這樣做的話,有一個大問題和一個小問題。大問題是,每個節點知道的信息太少(只有下一個節點的哈希和地址),當給出一個key時,它不知道網路中還有沒有比它距離這個key距離還短的節點,所以它首先判斷key是否屬於自己和下一個節點,如果是,那麼這個key就屬於下一個節點,如果不是就調用下一個節點同樣的方法,這個復雜度是N(節點數)。一個優化的方法是,每個節點i維護的其他節點有:i+2 1, i+2 2,....i+2**31,通過觀察這個數據,發現由近到遠,節點越來越稀疏。這樣可以把復雜度降低到lgN
每個節點保存的其他節點的信息,包括,從左到右,每一位上與本節點不同的節點,最多選擇k個(演算法的超參數)。比如在節點00110上(為演示起見,選擇5位),在要保存的節點路由信息是:
1****: xxx,....,xxx(k個)
01 : xxx,....,xxx(k個)
000 : xxx,....,xxx(k個)
0010 : xxx,....,xxx(k個)
00111: xxx,....,xxx(k個)
以上為一行稱為k-bucket。形象的來看,也是距離自己越近,節點越密集,越遠,節點越稀疏。這個路由查找、節點查找的演算法也是lgN復雜度。
Ⅸ 區塊鏈常見的名詞解釋
1.區塊鏈(BlockChain)
區塊鏈是一串通過驗證的區塊,其中每個區塊都與上一個區塊相連,一直連到創世區塊。區塊鏈是比特幣等數字貨幣的底層技術,是一個去中心化的分布式共享賬本。區塊鏈與人工智慧、大數據並稱為金融科技的三大方向。
2.比特幣(Bitcoin)
比特幣是區塊鏈技術的第一個落地應用,最初是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Bitcoin: A Peer-to-Peer Electronic Cash System)。如今,比特幣已經根據中本聰的思路設計發展成為開源系統,以及構建在其上的數字貨幣網路。
3.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
中本聰是一個化名,他是比特幣的創始人兼早期開發者,2008年,中本聰在密碼朋克中發表了比特幣的白皮書,Bitcoin: A Peer-to-Peer Electronic Cash System,構建了比特幣系統的基本框架。2009年,他為比特幣系統搭建了一個開源項目,正式宣告了比特幣的誕生。但是當比特幣漸成氣候時,中本聰卻悄然離去,銷聲匿跡於互聯網上。
4.數字貨幣(Token)
區塊鏈最初的應用形式就是數字貨幣,區塊鏈的出現本身也是為數字貨幣服務。目前來說區塊鏈應用最好的領域是金融領域,這是因為區塊鏈技術更適合於為金融場景服務。數字貨幣是電子形式的替代貨幣,它是屬於虛擬世界中的虛擬貨幣。目前全世界發行的數字貨幣有成千上萬種,它們可以通過交易所與現實世界中的貨幣進行交易,或者與其它數字貨幣進行交易。
5.挖礦(Mining)
比特幣被比喻為數字黃金,在網路中,通過競爭計算能力獲得區塊的認可權,進而獲得區塊的代幣獎勵以及交易費的獎勵,而這種方式就是在系統中獲取初始比特幣的方法,就好像當年金銀被從地下開采出來一樣,所以被稱為挖礦。.
6.礦工(Miner)
通過提供算力進行挖礦的節點,就被稱為礦工,當然有時候也是指節點的所有人。
7.公鑰私鑰(Public Keys/Private Keys)
公鑰和私鑰,是非對稱加密演算法的方式,這也是對以前的對稱加密演算法的提高。對稱加密演算法用一套密碼來加解密,知道了加密密碼,也就可以破解密文;而非對稱加密演算法,則是存在兩套密碼,用公鑰來加密,但是用私鑰來解密,這樣就保證了密碼的安全性。在比特幣系統中,私鑰本質上是由32個位元組組成的數組,公鑰和地址的生成都依賴私鑰,有了私鑰就能生成公鑰和地址,就能夠對應使用地址上的比特幣。
8.哈希值(Hash)
哈希演算法將任意長度的二進制值映射為固定長度的較小二進制值, 這個小的二進制值就是哈希值。哈希值是一段數據唯一且極其緊湊的數值表示形式。哪怕只更改一段明文中的一個字母,隨後產生的哈希值都將差別極大。要找到對應同一哈希值的兩個不同的輸入,從計算的角度來說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9.共識機制(Consensus)
區塊鏈作為一種按時間順序存儲數據的數據結構,可支持不同的共識機制。共識機制是區塊鏈技術的重要組件。區塊鏈共識機制的目標是使所有的誠實節點保存一致的區塊鏈視圖,同時滿足兩個性質:
(1)一致性。所有誠實節點保存的區塊鏈的前綴部分完全相同。
(2)有效性。由某誠實節點發布的信息終將被其他所有誠實節點記錄在自己的區塊鏈中
10.錢包(Wallet)
比特幣的錢包不存余額,在比特幣的世界中也沒有「余額」這個概念,這里的錢包是指保存比特幣地址和私鑰的客戶端或者軟體,可以用它來接收、發送和存儲你的比特幣。
Ⅹ 區塊鏈的基礎知識有哪些
1、FISCO BCOS使用賬戶來標識和區分每一個獨立的用戶。在採用公私鑰體系的區塊鏈系統里,每一個賬戶對應著一對公鑰和私鑰。其中,由公鑰經哈希等安全的單向性演算法計算後,得到的地址字元串被用作該賬戶的賬戶名,即賬戶地址。僅有用戶知曉的私鑰則對應著傳統認證模型中的密碼。這類有私鑰的賬戶也常被稱為外部賬戶或賬戶。
2、FISCO BCOS中部署到鏈上的智能合約在底層存儲中也對應一個賬戶,我們稱這類賬戶為合約賬戶與外部賬戶的區別在於,合約賬戶的地址是部署時確定,根據部署者的賬戶地址及其賬戶中的信息計算得出,並且合約賬戶沒有私鑰。
3、SDK需要持有外部賬戶私鑰,使用外部賬戶私鑰對交易簽名。區塊鏈系統中,每一次對合約寫介面的調用都是一筆交易,而每筆交易需要用賬戶的私鑰簽名。
4、許可權控制需要外部賬戶的地址。FISCO BCOS許可權控制模型,根據交易發送者的外部賬戶地址,判斷是否有寫入數據的許可權。
5、合約賬戶地址唯一的標識區塊鏈上的合約。每個合約部署後,底層節點會為其生成合約地址,調用合約介面時,需要提供合約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