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網區塊鏈公眾號被封
Ⅰ 泰木谷為什麼被政府查封
法律分析:「泰木谷app」等公眾號因涉嫌違規分銷等行為被屏蔽》為標題的文章,預警福建嘉會泰木科技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嘉會泰木公司)旗下的「泰木谷」APP涉嫌傳銷和非法集資過去7個月後,該公司徹底崩盤。 目前,嘉會泰木公司因涉嫌犯罪已經被警方查處,「泰木谷」APP也已經無法打開。 「泰木谷」又稱「泰木谷時間銀行」,該平台打著區塊鏈的幌子,設計了一套極其復雜的制度,以高額回報為誘餌,通過拉人頭裂變的方式,吸引會員購買商品、簽到、寫文章、閱讀分享文章、點擊廣告等方式獲得「貢獻值」。 簡單說,用戶在泰木谷商城買東西、做任務、拉人頭後獲得的貢獻值,可以兌換成「時間資產」,「時間資產」每天按照萬分之五的比例釋放,釋放後會員就可以變現或通過掛賣交易獲得現金提現。
法律依據:《關於修改〈金融許可證管理辦法〉的決定》
第十六條 金融機構違反本辦法,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銀監會及其派出機構責令限期改正,給予警告;逾期不改正的,可以處以3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可以取消其直接負責的高級管理人員的任職資格:
(一)不按規定換領金融許可證;
(二)損壞金融許可證;
(三)遺失金融許可證且不向銀監會報告;
(四)未在營業場所公示金融許可證。
醫療類,一定要辦理:
《互聯網醫療保健信息服務許可證》
《互聯網葯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互聯網醫療器械信息服務許可證》
如醫療保健信息不辦理許可證的,可參考:
《互聯網醫療保健信息許可證管理辦法》
第二十三條 未經過衛生行政部門、中醫葯管理部門審核同意從事互聯網醫療保健信息服務的,由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中醫葯管理部門通報同級通信管理部門,依法予以查處;情節嚴重的,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給予處罰。
第二十四條 已通過衛生行政部門、中醫葯管理部門審核或者復核同意從事互聯網醫療保健信息服務的,違反本辦法,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中醫葯管理部門給予警告,責令其限期改正;情節嚴重的,對非經營性互聯網醫療保健信息服務提供者處以3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罰款,對經營性互聯網醫療保健信息服務提供者處以1萬元以上3萬元以下罰款;拒不改正的,提出監管處理意見,並移交通信管理部門依法處理;構成犯罪的,移交司法部門追究刑事責任:
(一)超出審核同意范圍提供互聯網醫療保健信息服務的;
(二)超出有效期使用《互聯網醫療保健信息服務審核同意書》的;
(三)未在網站主頁規定位置標明衛生行政部門、中醫葯管理部門審核或者復核同意書編號的;
(四)提供不科學、不準確醫療保健信息服務,並造成不良社會影響的;
(五)借開展性知識宣傳和性科學研究為名傳播淫穢內容的。
新聞類,包括涉及新聞信息的,比如淘寶頭條,頭條類需要ICP證,其他比較詳細的新聞比如業界新聞這種的就需要《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同樣在《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管理規定》可以找到相關的條款。
Ⅱ 部分區塊鏈公眾號被封,區塊鏈媒體大限將至了嗎
部分區塊鏈公眾號因為涉嫌發布ICO和虛擬貨幣交易炒作信息被永久封停了!這並不能代表區塊鏈媒體的大限已至,但說明了官方開始動真格地治理的區塊鏈市場了!現在的以區塊鏈為依託的幣圈實在是亂象叢生,群魔亂舞,實在是該有上級部門出頭治理了!
但是許多上了年紀的老年人可是傾其所有,幾萬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的投入,有的還找人借錢,甚至賣掉了房子,如果最後真的血本無歸,真是擔心這些老人該何去何從!
我是香草珠兒,
心理成長,心靈提升,我們一路同行!
Ⅲ 近日多個區塊鏈公眾號媒體賬號被封,區塊鏈的勢頭還會繼續猛下去嗎
封的是藉助區塊鏈搞私募的
其它的沒有涉及到金融的還正常的存在,而且第一天封禁,第二天比特幣暴漲
Ⅳ 哪些區塊鏈公眾號被封
8月21日晚間,多個區塊鏈領域自媒體公眾號被封,包括且不僅限於「火幣資訊」、「金色財經網」、「幣世界快訊服務」、「深鏈財經」、「大炮評級」、「每日幣讀」、「TokenClub」、「吳解區塊鏈」等。
微信官方今日晚間對此表示,部分公眾號涉嫌發布ICO和虛擬貨幣交易炒作信息,違反《即時通訊工具公眾信息服務發展管理暫行規定》,已被責令屏蔽所有內容,帳號被永久封停。
同時,杜均作為火幣網的聯合創始人、獨立董事、股東和前首席營銷官(CMO),持有火幣網4.22%的股份,兩者已經實現交叉持股。
幣世界的運營主體為北京幣世界網路科技有限公司,嘉興真格天域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和上海峰瑞創業投資中心(有限合夥)各持有幣世界5%的股權。前者代表真格基金,後者的股東包括宜信集團旗下私募喆顥資產和普眾信誠、諾亞財富旗下私募歌斐資產、七匹狼集團等。
Ⅳ 區塊鏈公眾號被封是哪些公眾號
8月21日晚,大批區塊鏈微信自媒體被封,其中包括金色財經、火幣資訊、幣世界快訊服務、每日幣讀、TokenClub等多個賬號。
打開相關微信公眾號頁面顯示:由用戶投訴並經平台審核,違反《即時通訊工具公眾信息服務發展管理暫行規定》已被責令屏蔽所有內容,賬號已被停止使用。
1、限制平台收款賬號的收款功能,禁止使用微信支付進行虛擬幣交易收款
2、限制個人賣家賬號的收款額度,僅滿足日常社交業務使用,限制虛擬幣相關交易收款。
Ⅵ 國家網信辦集中整治涉虛擬貨幣炒作亂象!具體會如何整治
多措並舉,對一批宣傳炒作虛擬貨幣的非法信息、賬號和網站進行清理處理。國家網信辦加強監督檢查,打著“金融創新”和“區塊鏈”的旗號,投資“虛擬貨幣”的“虛擬資產”和“數字資產”包括比特幣在內的989個微博、貼吧、微信公眾號被依法關閉。國家網信辦將繼續會同有關部門,加大對與虛擬貨幣相關的非法金融活動的打擊力度,依法保護人民群眾財產安全。
重點整治涉及虛擬貨幣投機的亂象。國家網信辦採取多項措施,對一批宣傳炒作虛擬貨幣的違法信息、賬號和網站進行了清理和處置。網信辦督促引導各大網站平台切實落實主體責任,繼續保持對虛擬貨幣炒作的高壓打擊力度,加大信息內容和賬號自查自糾力度誘導虛擬貨幣投資。
Ⅶ 區塊鏈關網了怎麼辦
關閉了資產就無法找回了,職能自認倒霉。
一. 如果你擔心交易所被關閉了,可以這么辦?
1、把幣提到去中心化錢包存放
去中心化錢包,資產存儲在區塊鏈中,私鑰移交給用戶自己,很難被黑客攻擊,用戶不必擔心錢包服務提供商的自我竊取,一個自己掌握助記詞來控制自己在區塊鏈上資產的通道。把數字資產放到這類去中心化的錢包裡面,就算交易所關閉了也不用擔心你的加密貨幣消失。用戶量比較大的幾個去中心化錢包有:imToken , MetaMask, CoinbaseWallet,等等。但如果你的錢包私鑰丟失,導致你自己無法登錄,錢包也無法幫助用戶恢復,加密資產將永遠丟失
2、使用國外的交易所買賣交易
如果擔心國內的交易所被關閉,可以直接選擇國外的交易所,畢竟國外很多國家加密貨幣交易所可以合法的運營,並且還有交易所上市。其實中國早就沒有加密貨幣交易所了,自94之後,像我們所熟知的火幣交易,Okex等交易所它的主體公司早就搬到國外去了,現階段只是面向國內運營而已,國家只能取消它在國內的運營,但是並不能把它完全關閉。這些交易所的伺服器、數據、開發人員都在國外,如果你有能力把別人家的伺服器搗鼓壞了,或者關閉了,那你才能把這個交易平台正真的關閉。
3、使用去中心化交易所交易
如果你把數字資產放到國外的交易所還是擔心它被關閉,那你可以把你的幣放到去中心化交易所。去中心化交易所中,資金在用戶錢包地址或者交易智能合約中,由用戶完全控制,用戶發起交易時,交易所執行智能合約來完成交易,資產劃轉在鏈上完成,交易記錄鏈上可查,公開透明。這個就算國內外所有的中心化交易所都被關閉了,你的幣也能正常的交易買賣,像uniswap,shibaswap等等去中心化交易所。
Ⅷ 核聚鏈是騙局嗎感覺很不靠譜!
眾多頭部區塊鏈媒體賬號被騰訊集體封停的消息引發業內震動,不少與區塊鏈相關公眾賬號也紛紛停更以觀事態。
據了解,此次封停的原因為部分公眾號因涉嫌發布ICO和虛擬貨幣交易炒作信息,違反《即時通訊工具公眾信息服務發展管理暫行規定》。這次事件正說明,目前區塊鏈行業正處於一個所有秩序都百廢待興的時代,迫切的需要有相應的行業標准和規范的誕生,從而促使區塊鏈行業更健康、有序地發展。
而就在此前,DRC創始人林揚與核聚鏈創始人黃連金進行了深度對話,討論的主要話題正是區塊鏈行業的標准和規范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打造未來區塊鏈行業的標准和規范。
談入行:相信區塊鏈技術的去中心化特性會帶來很大的社會價值
DRC創始人林楊女士擁有多年的金融領域經驗,曾任安永金融科技轉型與創新合夥人、IBM風險管理解決方案負責人。核聚鏈創始人黃連金是著名網路安全專家,曾任華為區塊鏈專家,CGI集團公司技術總監、雲安全技術負責人。兩位都是在各自的領域中取得十分傲人的成績的前提下,選擇了在區塊鏈行業中創業。在談到為何All In區塊鏈行業的時候,黃連金先生表示自己首先有創業的想法,並且想利用自己的知識和能力普惠到更多的小公司,進而談到大公司都是高度中心化的狀態,不利於普惠小公司的目標。林楊女士對此表示強烈贊同,認為區塊鏈技術的去中心化特性顯著降低了中間成本,從而大幅提高了整個社會的生產力。正是這一點,讓她毅然投入區塊鏈行業發展的大潮中。
談細分領域:要「啃最難啃的硬骨頭」,專注於資產上鏈領域中的難題
在談到核聚鏈的未來定位和發展動向的時候,黃連金先生表示目前公司專注於資產上鏈領域。此領域從宏觀看是對現實世界和區塊鏈世界結合的探索,也是對區塊鏈技術應用落地場景的探索。在資產上鏈這個細分領域中,最難解決的如何將實體資產真實、准確、有效地映射在區塊鏈上的問題。林楊女士也表示,只有將資產真實、准確、有效地映射在區塊鏈上,應用場景才能落地,資產上鏈才能產生價值。
對於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黃連金先生表示目前正在嘗試的解決途徑是建設、完善協議層,但是現實世界實體資產種類繁多、特性不同,所以還需要更加細分、針對特定資產類別的協議產生。但並不是所有問題都可以通過協議層解決,這一點還需要進一步思考、探索。
Ⅸ 火幣網資訊封號沒
北京8月24日,自2017年9月4日,央行等七部委對區塊鏈項目首次發行代幣(ICO)開始整治後,國內相關虛項目轉入到地下運作。近日,騰訊封停10餘家區塊鏈微信公眾號。業內人士認為,此次大舉封號,就是沖著這地下生意去的。
同一時間,在後台看到永久封停消息的號主們同樣震驚和不解
值得一提的是,火幣集團旗下的「火幣網資訊」也被封號了。
另外,一位業內人士表示:「一些由媒體孵化出來的區塊鏈號,還有那些科普類的公眾號幾乎都避開了雷區,從微信官方給出來的封號信息來看,我猜想可能是因為這些號(封停的號)被判定涉及到ICO了。」
2017年8月29日,中國人民銀行通過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了《關於進一步開展比特幣等虛擬貨幣交易場所清理整頓的通知》,將比特幣等虛擬貨幣交易場所的清理整治納入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
2017年9月4日,中國人民銀行等七部委聯合發布了《關於防範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明確代幣發行融資活動涉嫌金融違法犯罪活動,要求對代幣發行融資活動進行清理整頓。
這在圈內被稱為 「94風波」。
而在微信封殺部分區塊鏈自媒體公眾號之前,一些地方金融辦也進一步劃清了區塊鏈和金融的界限。
北京市朝陽區金融社會風險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8月17日向商場、酒店、賓館、寫字樓下發《關於禁止承辦虛擬幣推介活動的通知》。
江蘇省金融辦則全面梳理省內各類金融風險,向13個設區市政府分別發函,提示包括特定風險點在內的風險,督促逐一建檔、逐項處置。虛擬貨幣、ICO、校園貸在整治范圍之內。
監管將繼續嚴打
實際上,「94」政策之後,大量交易平台紛紛移至海外躲避監管,繼續「割韭菜」。而一批紮根在國內的區塊鏈「媒體」則成為區塊鏈的狂歡之地。
「區塊鏈行業就是被一些胡搞的人給玩壞了,讓整個行業口碑都變得特別差,讓行業外的人聽見區塊鏈就覺得是一幫騙子。」劉芹認為,自己的號被突然封殺,完全是給那些「胡搞的人」背鍋。
今年3月,曾有業內的一場對罵揭穿了彼時大多數區塊鏈的騙局,認為「投機和忽悠才能成功」。這場罵戰,也被稱作區塊鏈的第一次「清洗」。
而現在,胡搞之人是誰?大家都不願意說通透。實際上,多位號主都再三拒絕中新網記者的采訪,原因是「不想在這個敏感的時候出風頭」。
他們都在擔心,說錯了話就是下一個被清理的對象。
下一步相關部門將進一步採取針對性清理整頓措施,維護金融秩序和社會穩定。
具體而言,對124家伺服器設在境外,但實質面向境內居民提供交易服務的虛擬貨幣交易平台網站採取必要管控措施;加強對新摸排的境內ICO及虛擬貨幣交易相關網站、公眾號等處置;從支付結算端入手持續加強清理整頓力度,要求第三方支付機構嚴格落實不得開展與比特幣等虛擬貨幣相關業務的要求。
本文來源:中國新聞網
Ⅹ 多家區塊鏈自媒體公眾號為何被停止使用
有消息指出,多家區塊鏈自媒體微信公眾號被封。有媒體梳理發現,包括「幣世界快訊」、「深鏈財經」等在內的區塊鏈自媒體在21日晚間均顯示被停止使用。
此前,比特幣交易量一度迎來了爆發似的增長,伴隨著有著「幣圈IPO」之稱的ICO融資的火爆,由之而來的比特幣洗錢、ICO非法集資等風險也被各方關注。
去年9月4日,包括央行在內的多部門發布了《關於防範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下稱《公告》),叫停了ICO融資,虛擬貨幣交易所方面隨之也陸續宣布進行清退。
來源:新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