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區塊鏈組織的迷局
❶ 區塊鏈成傳銷新騙術,區塊鏈到底是什麼
前段時間,一張中國大媽現身區塊鏈大會現場的照片在網上走紅,一時之間引發了熱議,網友們紛紛表示:「大媽們已經被區塊鏈盯上。」事實上,從幾年前開始,當區塊鏈的概念出來的時候,就有一些不法分子打著區塊鏈的名義進行傳銷活動,成為傳銷的最新變種之一。事實上,對著區塊鏈的發展,各種虛擬貨幣也是應運而生,其中大多數都是騙局,騙子打著「虛擬貨幣」、「區塊鏈」的名義,開展騙局,這主要就是利用投資者不懂虛擬貨幣、區塊鏈,卻又想要趕上虛擬貨幣投資熱潮的心理。這種騙局看似復雜,其實也是非常簡單的,但是一旦上當之後,投資也是很難收回來的。
總而言之,區塊鏈技術其實並不是騙局,而是被騙子利用了,利用信息的不對稱,欺騙投資者。
❷ 區塊鏈是騙人的嗎
中國區塊鏈發展良莠不齊,野蠻生長,截至今年8月,我國區塊鏈產業發展水平在全球居於前列,企業總量僅次於美國,居全球第二。而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互聯網金融安全技術重點實驗室的監測數據顯示,帶有「區塊鏈」這三個字,或其經營內容涉及區塊鏈的公司大約有32000多家,但真正掌握區塊鏈技術的企業大約只佔10%左右,甚至不足10%。
也就是說,有不少組織假借「區塊鏈」之名,在行騙!
騙子套路:
初級套路:拽大詞 高收益
宣傳話術:「躺著也能掙大錢!」
騙局實質:藉助專業名詞宣稱高收益的所謂「項目」向受害人集資,實質就是金融詐騙。
中級套路:玩概念 高分紅
宣傳話術:「共享經濟 收益可觀」
騙局實質:非法集資(例如「趣步」APP)
高級套路:炒貨幣 高返利
宣傳話術:「虛擬資產 金融創新」
騙局實質:非法傳銷(例如各種「數字幣」投資項目)
AT * 嘉嘉理小財
❸ 區塊鏈是變相傳銷嗎
區塊鏈是新技術並不是變相傳銷,只是由許多傳銷組織聲稱為「區塊鏈」,實際上並未有任何技術,只是打著「區塊鏈」的名頭行傳銷之實罷了,國家已經多次發布公告打擊此種傳銷行為。以下為新華網報道區塊鏈傳銷:
區塊鏈不等於虛擬貨幣,亦存在安全性風險,火爆背後有「別有用心」的誇大造勢。只有去除華而不實,區塊鏈才能回歸真正的應用價值。
投資8萬元,三個月後變80萬元?深圳警方破獲了一起特大集資詐騙案。在區塊鏈概念、10倍收益等幌子的蒙騙下,數千名投資者深陷其中,涉案金額高達3.07億元。在區塊鏈的「神秘面紗」下,不法分子借機動起了歪腦筋,區塊鏈淪為詐騙、傳銷等經濟犯罪的「招牌」。
為何區塊鏈屢屢被傳銷詐騙等違法行為「歪用」?除了「不明就裡」,區塊鏈技術本身「功用」如何?今年以來,隨著監管力度加大,炒幣風氣的降溫給區塊鏈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如今區塊鏈商業「應用」落地情況如何?《瞭望》新聞周刊記者近日對此進行了調查。
當交易平台承諾的三個月「資金釋放期」屆滿而工作人員卻開始在QQ群「踢人」的時候,家住深圳市寶安區的唐海燕意識到自己可能被騙了。
此前,唐海燕在同學的介紹下,投資8萬元買了一種名為「普銀幣」的虛擬貨幣。「對方說這個貨幣是當下最先進的區塊鏈技術,有藏茶作為抵押物,還給我看了『技術白皮書』,我也不懂區塊鏈,就沒仔細看。」
雖然對於區塊鏈、虛擬貨幣都不了解,但高額的投資收益令唐海燕充滿了期待。她告訴記者,發行「普銀幣」的公司會定期對該虛擬貨幣按1比10的比例進行拆分,這意味著,每次拆分就會使投資者手中「普銀幣」的價值擴大10倍。只要經過一次拆分,她投資的8萬元,就相當於買到了價值80萬元的「普銀幣」,在交易平台上賣出即可獲得巨額收益。
按照交易平台的規則,剛購買的「普銀幣」不能馬上交易,必須在平台上凍結三個月之後才能迎來「釋放期」。然而,當三個月時間過去之後,唐海燕不僅沒有等到翻倍的資產,凍結在平台上的8萬元也無法用於交易了。
「其他投資者開始在QQ群里質疑這項投資的真實性,結果公司工作人員竟然把這些投資者一個一個踢出去了,我就感到不妙了。」她說。
事實也證明了唐海燕的直覺。2018年3月底,深圳警方偵破一起特大集資詐騙案,詐騙資金高達3.07億元。在這起案件中,涉案的深圳普銀區塊鏈集團有限公司正是以「區塊鏈+藏茶」的模式發行虛擬貨幣,套取公眾存款,唐海燕是數千名受害者中的一位。
深圳警方調查發現,該公司宣稱,投資人可將「普銀幣」放到虛擬交易平台「聚幣網」上買賣,以此賺取差價
。實際上,其買賣價格的變動是該公司使用投資人的投資款進行幕後操作,並一度將「普銀幣」的價格從0.5元拉升至10元,讓投資者嘗到一些甜頭。當大量投資人進場之後,該公司通過惡意操縱「普銀幣」價格走勢不斷套現,最終導致投資人手中的「普銀幣」毫無價值。
2018年以來,打著區塊鏈的旗號從事詐騙、傳銷,已經成為了新型犯罪手法中常用的「套路」。2018年4月,濟南警方端掉了一個打著「西部開發」「國家扶貧」「原始股」「區塊鏈」「電子商務」為幌子的傳銷團伙,抓獲主要嫌疑人十餘人,凍結涉案賬戶百餘個,查獲涉案資金3億余元。
濟南警方介紹,惠樂益電子商務公司以國家正在大力發展大數據產業為由,在網路上設計了假的虛擬盤,並發布所謂的「寶幣」「貴幣」等多種虛擬貨幣。
他們先是以贈送為幌子,向新加入的傳銷人員贈送一定數量的虛擬貨幣,每枚價格在幾十元,然後通過人為操縱將虛擬幣一路升值到100多元甚至幾百元,吸引不明真相的人員加入,最後再通過所謂虛擬幣「貶值」的周期波動進行「割韭菜」,周而復始,最終達到牟取非法利益的目的。
在西安,當地警方日前也成功破獲了一起打著區塊鏈旗號的特大網路傳銷案。據警方介紹,犯罪嫌疑人鄭某出高薪組織網路平台管理員張某、李某等9人,自2018年3月28日起以聚集性傳銷、網路傳銷為手段,以每枚3元的價格在「消費時代」網路平台銷售虛擬的「大唐幣」,並操縱升值幅度;
同時在國內外多個城市召開推介會,吸納會員,根據會員發展下線情況,設置28級分管代理,僅僅18天,該團伙就共發展注冊會員13000餘人,目前已經查明該案涉及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涉案資金高達8600餘萬元。
騰訊安全聯合實驗室發布的《騰訊2017年度傳銷態勢感知白皮書》稱,近段時間以來,各類境外資金盤、虛擬幣、ICO(區塊鏈項目首次公開發行代幣融資)項目層出不窮,其中隱藏了非法發行、項目不實、跨境洗錢、詐騙、傳銷等諸多風險,造成大量資金流向境外,一旦崩盤、跑路或者失聯,投資者往往投訴無門,損失難以追回。比如百川幣、馬克幣、貝塔幣、暗黑幣等。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在廣東、山東、上海等地采訪了解到,大多數人知道區塊鏈概念很火,但是「不明就裡」,對於區塊鏈的具體功能眾說紛紜:有人認為是用來「投資理財」「買賣貨幣」的,也有人認為是「和蒸汽機同等量級的重大發明」,一些創業者更是摩拳擦掌,要抓住這「千載難逢的致富機會」。
不少業內人士表示,正是由於人們對區塊鏈的認識存在諸多誤區,才導致不法分子有機可乘,渾水摸魚誤導廣大投資者。
其一,區塊鏈不等於虛擬貨幣。截至去年底,國內ICO參與人數和交易總量已實現翻倍增長,大量數字貨幣交易所出逃海外,代投模式將更多普通百姓捲入高風險投資。
許多行業自媒體、名嘴大咖與發行方、數字交易所等結成利益同盟,為「空氣幣」項目站台背書、製造輿論。去年12月,人民銀行等九部門將ICO定性為「涉嫌非法集資、金融詐騙、傳銷等違法犯罪活動」。
采訪中,不少人對本刊記者表示,代幣的存在為區塊鏈技術發展構建了一套權益機制,這套機制對激勵區塊鏈應用繁榮是不可或缺的。「過去5年的市場實踐證明,沒有權益機制的區塊鏈應用,就像沒有連上互聯網的電腦、沒有貨幣的市場經濟,應用場景和發展速度都大打折扣。」上海的一位投資人說。
實際上,以比特幣為代表的代幣僅僅是最早驗證區塊鏈技術的一種產品,兩者之間並不能劃等號,而且代幣的存在已對區塊鏈的發展產生顯而易見的負面作用。
網路區塊鏈總工程師肖偉對本刊記者說,ICO暴富神話動搖區塊鏈技術人才研發定力,動輒幾百倍回報的炒幣暴富神話考驗著區塊鏈技術研發人才的耐心。「圈內曾經一起做區塊鏈技術研發的『戰友』很多轉去發幣了,現在還能堅持做技術研發和應用的少之又少。」
北京市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黨委書記許澤瑋說,在中國禁止ICO的背景下,國內很多宣傳做區塊鏈應用的初創公司都是「掛羊頭賣狗肉」,將原本毫無價值的代幣經過概念包裝圈錢融資。「ICO污染了創新創業良好氛圍,創造了一種可投機的產品,不少年輕人不好好琢磨創業,都在琢磨發幣,這讓大家有了一夜暴富的幻想。」
目前,越來越多的業內人士開始思考,區塊鏈的發展是否一定要依靠發行代幣來實現激勵。北京市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秘書長郭大剛告訴本刊記者,所謂激勵機制僅僅是項目方為自己發代幣找的理論依據而已。北京市金融工作局局長霍學文也認為,區塊鏈如果不擺脫發幣困境,就永遠找不到合法落地的機制。
其二,區塊鏈並非萬能,安全性存在風險。區塊鏈通常被認為可以實現三個方面的功能:
第一,保存在區塊鏈上的數據不可篡改、不可偽造,數據的公信力和可信度高;第二,交易全過程可溯源,可實現責任精準追蹤;第三,區塊鏈內嵌的智能合約可以基於契約自動執行,從而提高工作效率,減少違約風險。業內普遍認為,區塊鏈在金融、物流、貿易等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事實上,區塊鏈並非萬能,其功能也存在不少的局限性。一般認為,根據其密碼學的特性,在區塊鏈上要想篡改或造假,理論上需要掌控超過51%的節點才能實現。當區塊鏈中的節點足夠多時,這種大眾廣泛參與的信任創設機制就難於篡改。
然而在現實中,數字貨幣交易所頻頻被攻擊甚至失竊。2018年6月20日,韓國Bithumb交易所在官網發布公告稱,交易所遭受黑客攻擊,被盜走價值350億韓元、約合3200萬美元的加密貨幣。
被稱為中國第一代「黑客」的季昕華說,區塊鏈會不斷面對攻擊,數據上傳到鏈的過程容易發生信息泄露。也有業內人士擔心,量子計算的超強運算能力一旦實現,也將對區塊鏈產生直接沖擊。
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特約研究員趙鷂對本刊記者說,學術界早在2013年就證實了區塊鏈並不是完美的,存在不少「作弊」的策略。只要有足夠的經濟激勵,控制超過51%節點的攻擊不只存在於理論上。
深圳市互聯網金融協會秘書長曾光說,區塊鏈技術本身並不具備不可替代性或顛覆性。「一些不法分子誇大區塊鏈的作用,以此來說明區塊鏈具有巨大的投資價值,這是值得廣大投資者警惕的。」
其三,區塊鏈火爆程度並不完全真實。數據顯示,自2017年底到2018年初超過300家主要關注ICO項目的自媒體出現,成為一個值得注意的非正常現象。
「這些自媒體大多數獲得交易所負責人、幣圈投資人的資金支持,其報道的客觀獨立性很難保證,大部分是鼓吹ICO和炒幣,過度拔高數字貨幣前景,為問題項目的非法集資創造了輿論傳播的便利。」許澤瑋說,一些區塊鏈自媒體投資人本身就是ICO項目投資人,其盈利模式是收取軟文費用和項目推廣費用,成為代幣發行的輿論幫手,還有個別媒體發展成代投機構,從中牟利。
(3)世界區塊鏈組織的迷局擴展閱讀:
2018年8月24日,銀保監會網站發布了一則風險提示,提醒廣大公眾防範以「虛擬貨幣」「區塊鏈」名義進行非法集資。
原文如下:
關於防範以「虛擬貨幣」「區塊鏈」名義進行非法集資的風險提示
銀保監會、中央網信辦、公安部、人民銀行、市場監管總局提示:
近期,一些不法分子打著「金融創新」「區塊鏈」的旗號,通過發行所謂「虛擬貨幣」「虛擬資產」「數字資產」等方式吸收資金,侵害公眾合法權益。此類活動並非真正基於區塊鏈技術,而是炒作區塊鏈概念行非法集資、傳銷、詐騙之實,主要有以下特徵:
一、網路化、跨境化明顯。依託互聯網、聊天工具進行交易,利用網上支付工具收支資金,風險波及范圍廣、擴散速度快。一些不法分子通過租用境外伺服器搭建網站,實質面向境內居民開展活動,並遠程式控制制實施違法活動。
一些個人在聊天工具群組中聲稱獲得了境外優質區塊鏈項目投資額度,可以代為投資,極可能是詐騙活動。這些不法活動資金多流向境外,監管和追蹤難度很大。
二、欺騙性、誘惑性、隱蔽性較強。利用熱點概念進行炒作,編造名目繁多的「高大上」理論,有的還利用名人大V「站台」宣傳,以空投「糖果」等為誘惑,宣稱「幣值只漲不跌」「投資周期短、收益高、風險低」,具有較強蠱惑性。
實際操作中,不法分子通過幕後操縱所謂虛擬貨幣價格走勢、設置獲利和提現門檻等手段非法牟取暴利。此外,一些不法分子還以ICO、IFO、IEO等花樣翻新的名目發行代幣,或打著共享經濟的旗號以IMO方式進行虛擬貨幣炒作,具有較強的隱蔽性和迷惑性。
三、存在多種違法風險。不法分子通過公開宣傳,以「靜態收益」(炒幣升值獲利)和「動態收益」(發展下線獲利)為誘餌,吸引公眾投入資金,並利誘投資人發展人員加入,不斷擴充資金池,具有非法集資、傳銷、詐騙等違法行為特徵。
此類活動以「金融創新」為噱頭,實質是「借新還舊」的龐氏騙局,資金運轉難以長期維系。請廣大公眾理性看待區塊鏈,不要盲目相信天花亂墜的承諾,樹立正確的貨幣觀念和投資理念,切實提高風險意識;對發現的違法犯罪線索,可積極向有關部門舉報反映。
❹ 世界區塊鏈組織將發行幾類牌照
世界區塊鏈組織首席經濟學家、加勒比區塊鏈研究院院長鄭曉軍今日在韓國TokenSky區塊鏈大會上介紹了世界區塊鏈組織。他提到加勒比地區是全世界最大的離岸地區,很多國際轉口貿易依靠加勒比來進行運轉,然而該地區80%的人口沒有銀行賬號,金融基礎設施是無法依靠傳統金融工具來解決的,因此區塊鏈在全球的發展和合作顯得非常必要。
❺ 區塊鏈開始改變世界了嗎
一個基於區塊鏈的世界會在交易多方間建立信任關系,而這不需要他們有私下聯系。我們現在的系統使用確認驗證並需要平衡成本。而區塊鏈世界不僅讓交易變得更快、成本更低並且真正全球化,而且允許我們每個人自己控制和追蹤自己數據的分布。
像Goldman Sachs、 IBM、Cisco這些公司以及世界經濟論壇、IMF和英格蘭銀行這些組織機構正在試驗這項技術,這表明這不是曇花一現的概念,而是會成真的。
智能化合約平台以太坊、去中心化內容發布平台DECENT是區塊鏈先行者。
❻ 區塊鏈+自組織如何變革
區塊鏈起源於比特幣,2008年11月1日,一位自稱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的人發表了《比特幣: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一文 [4] ,闡述了基於P2P網路技術、加密技術、時間戳技術、區塊鏈技術等的電子現金系統的構架理念,這標志著比特幣的誕生。兩個月後理論步入實踐,2009年1月3日第一個序號為0的創世區塊誕生。幾天後2009年1月9日出現序號為1的區塊,並與序號為0的創世區塊相連接形成了鏈,標志著區塊鏈的誕生 [5] 。
近年來,世界對比特幣的態度起起落落,但作為比特幣底層技術之一的區塊鏈技術日益受到重視。在比特幣形成過程中,區塊是一個一個的存儲單元,記錄了一定時間內各個區塊節點全部的交流信息。各個區塊之間通過隨機散列(也稱哈希演算法)實現鏈接,後一個區塊包含前一個區塊的哈希值,隨著信息交流的擴大,一個區塊與一個區塊相繼接續,形成的結果就叫區塊鏈
❼ 為什麼說區塊鏈將開啟一個新世界
自貨幣起源以來,人與人、國與國之間的貿易發展變得愈發流暢和便捷。貿易的往來產生了大量的交易信息,這些信息起初主要由一些專門的系統,如政府系統、銀行系統來記錄,因而往往是保密的,不向公眾開放。所以,當我們與陌生的對手方進行交易時,需要掌握以上信息記錄的、可信賴的第三方或中間商幫我們審核交易的真實性,比如政府、銀行、會計師、公證員,這些被稱之為「可信賴的第三方」。
比特幣的出現,使「可信賴的第三方」地位岌岌可危。比特幣通過計算機聯網的方式共同維護一個對全民公開的賬本,這些賬本是完全公開、且不受任何組織控制。更確切地說,它是一個公開可查、由整個分布式網路維護的數字大賬本,我們稱之為「區塊鏈」。
在區塊鏈中,所有的交易都有記錄,包括交易的日期、時間、交易對象和數量,網路中每個節點都擁有區塊鏈大賬本的完整副本,相當於每一個節點都擁有大賬本的復印本。區塊鏈利用先進而復雜的數學原理,讓系統中的所有用戶競爭性地參與記賬。在某一時間段中,記賬最快最好的用戶記錄將被選中,並記錄到大賬本中。
全民記賬,使得系統沒有特定的獨立第三方記賬人,系統中任意節點上的記錄丟失,其他節點上因為有全套復制賬本,使得信息傳遞和交易達成並不會受到任何影響。如果有人試圖製造欺詐交易,它的節點信息將無法和網路達成共識,因為他的賬本內容與大多數人的賬本不一致,故不會被大眾認可,除非他能篡改超過51%的節點的賬本記錄。顯然,這很難實現,因為沒有人可以同時控制分布在全球各地節點上的記賬電腦。因此,區塊鏈不會使虛假交易達成。
通過區塊鏈,每一筆交易都是公開的,而且由成千上萬個節點,以匿名方式認同交易發生的日期X、時間Y、數量N等,如同以公證員的身份公正了所有交易。如此,大家共享同一數據來源,公開透明可信賴,這就是我們信任區塊鏈的原因,也是區塊鏈技術的本質屬性。
簡單來說,區塊鏈可以顛覆現有的世界。以太坊、DECENT就是最典型的例子,不過,目前也只是停留在理論上。
❽ 區塊鏈到底是不是傳銷
區塊鏈只是一個互聯網底層技術而已,和傳銷沒有任何關系,因為很多人不懂,所以很多人打著區塊鏈的口號進行非法集資
❾ 首屆區塊鏈應用成果體驗展在哪裡舉行
GBS全球區塊鏈高峰論壇暨首屆區塊鏈應用成果體驗展2018年6月24日晚在菲律賓馬尼拉落幕。
全球有100餘家媒體報道本次峰會,通過視頻、網路、圖文等方式在中國、東南亞和歐美地區為超數億受眾現場直播。
內容來源 中新網
❿ 如何理解區塊鏈
當下,科技發展日新月異,風雲涌動,你我稍微偷懶點,可能就out了。這不,新晉「爆款網紅」——區塊鏈來了。今年年初開始,區塊鏈成為科技界最火熱的知識點之一,在數字金融、互聯網治理和大數據計算等領域表現得愈加奪目。
區塊鏈技術在軍事領域同樣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極有可能悄無聲息地顛覆未來戰爭。
這可不是小樂在吹牛。「三軍之事,莫重於密。」要知道在未來信息化戰場,保密可是決定戰爭勝敗的關鍵。由於區塊鏈系統擁有信息獨立、保密和完整等諸多特性,能實現數據存儲和數據加密的完美結合。遭受攻擊後,它的恢復能力也極強,能夠保護高度敏感數據,對贏得戰爭勝利有很大幫助。
根據小樂所搜集到的資料,目前已經有國家在計劃建造區塊鏈信息平台,並開始研究區塊鏈在軍用衛星、核武器等數個場景中的應用潛力;某國際組織目前正在評估區塊鏈技術在軍事物流、物聯網等領域的表現。
如果說比特幣等數字貨幣是區塊鏈1.0應用,那為網路交易數據安全提供有力保障的「智能合約」則是區塊鏈2.0。未來還將出現3.0——從DAO(區塊鏈自洽組織)、DAC(區塊鏈自洽公司)到區塊鏈大社會。
「以信息化培育新動能,用新動能推動新發展,以新發展創造新輝煌。」相信區塊鏈這個科技「新動能」會為我們帶來更多驚喜:「一機在手,天下我有」,「貿易自治」,更廣泛的共享,最優適配的生活模式……區塊鏈技術將創造一個更加誠信、便捷、高效的大數據時代。
內容來源解放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