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區塊鏈知識 » 中國建設銀行推出區塊鏈

中國建設銀行推出區塊鏈

發布時間: 2022-09-02 15:39:18

區塊鏈股票龍頭股有哪些

有以下四個:
1、四方精創,目前開發的產品MVP在中國建設銀行(亞洲)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實施,將區域塊的概念轉化為實際應用;
2、飛天誠信,發布了行業第一款服務於區塊鏈技術的硬體產品——數字貨幣指紋硬體錢包;
3、易見股份,致力於通過科技創新帶動供應鏈金融的變革;
4、壹橋股份,專注游戲競技開發,推出了全球首個區塊鏈電競加速基礎服務。
拓展資料
1、四方精創公司主營業務是為銀行提供 IT 軟體開發和服務,屬於銀行軟體與信息服務外包行業。2012-2014年來自中國銀行、中銀香港的業務收入占發行人總收入的比例合計79.86%、77.10%和 73. 71%。境內業務55%,境外業務45%;(A股中少有的銀行IT軟體中有境外業務的,其實就是中銀香港。)
2、銀行業務系統的升級換代周期一般在5至10年。目前,公司現有部分客戶運行的銀行業務系統將陸續進入下一個升級換代的周期。
3、本次募集資金投資項目中的「新一代銀行核心系統建設項目」和「銀行移動應用平台建設項目」是原有系統的升級換代和創新發展。
4、業務類型包括:1)軟體開發服務(含IT咨詢)、2)技術維護、3)系統集成(硬體設備+工程),主要客戶是大型商業銀行(大型商業銀行占市場的50%)。(科藍軟體主要是中小型銀行,客戶面廣,有幾百個!費用高,利潤率低)
5、客戶:中國銀行、中銀香港,以及東亞銀行、永亨銀行、大新銀行、農業銀行等
6、通過與香港客戶密切合作,在業務上及時研究汲取國際金融行業的先進經驗,使公司更加具備國際視野。公司在積極引進國際先進金融產品理念的同時,借鑒國際先進理念為國內客戶創新型金融業務提供IT 服務,實現業務增值創新。(這一方面四方精創比同行有優勢)
7、目前國內銀行信息化的基礎設施建設框架已經基本構成,除部分小型、新成立商行外,大都具備較完整的業務信息系統,基本統一了業務軟體平台,銀行業 IT 投入開始步入平穩增長階段。
8、銀行用戶將在風險管理、網路銀行、金融審計和稽核、商業智能/決策支持等領域加快投入。未來五年內,這些領域相關的 IT 服務外包將成為 銀行業 IT 服務外包市場發展最迅速的市場。
9、與國際競爭對手相比,國內 IT 服務外包提供商最為缺乏的是咨詢服務能力。咨詢能力需要建立在對國際先進金融產品設計理念廣泛、深入理解的基 礎上,通過長期業務實施經驗的積累才能逐漸形成。
10、公司來自境外的營業收入佔比分別為 35.22%、28.84%、28.42%。公司擁有以中銀香港、東亞銀行、永亨銀行、大新銀行等境外知名銀行,而2017年境外佔比為45%,提高很多。

② 幹掉支付寶,顛覆美元——關於數字人民幣,你是不是想多了


不久前,中國建設銀行內測的央行數字貨幣錢包圖片在網上流傳。與此同時,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的數字貨幣錢包內測圖片引起大家關注。而早在2019年10月就有中國工商銀行《工銀數字貨幣錢包服務協議》截圖被曝光。至此,工、農、中、建四家大型銀行數字貨幣測試的信息均已流出。從流傳出的農行內測圖片看,其顯示的主要功能包括「掃碼支付」「匯款」「收付款」「碰一碰」等,與銀行電子賬戶日常功能基本相似。

據多家媒體報道, 央行數字貨幣首個應用場景將在蘇州相城區落地 ,相城區一些相關單位工作人員將在近期完成央行數字貨幣數字錢包的安裝,工資中部分交通補貼也將以數字貨幣的形式發放。7月8日,滴滴方面宣布與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進行合作,共同研究 探索 數字人民幣在智慧出行領域的場景創新和應用。

其實,早在2014年,中國人民銀行就成立了專門團隊,開始對數字貨幣發行框架、關鍵技術、發行流通環境及相關國際經驗等問題進行專項研究。隨後,央行成立了從事法定數字貨幣研發的官方機構——數字貨幣研究所。該所主要工作職責是根據國家戰略部署和央行整體工作安排,專注於數字貨幣與金融 科技 創新發展,開展法定數字貨幣研發工作。2017年底,經批准,央行組織部分實力雄厚的商業銀行和有關機構共同開展數字人民幣體系(DC/EP)的研發。

目前,數字人民幣研發工作遵循穩步、安全、可控、創新、實用原則,先行在深圳、蘇州、雄安、成都及未來的冬奧會場景進行內部封閉試點測試。近期網傳的數字貨幣信息為技術研發過程中的測試內容,並不意味著數字人民幣正式落地發行。數字人民幣目前的封閉測試不會影響上市機構商業運行,也不會對測試環境之外的人民幣發行流通體系、金融市場和 社會 經濟帶來影響。

2020年「兩會」期間,央行行長易綱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人民銀行較早開始法定數字貨幣的研究,目前基本完成了頂層設計、標准制定、功能研發、聯調測試等工作。易綱強調:目前的試點測試,只是研發過程中的常規性工作,並不意味數字人民幣正式落地發行,何時正式推出尚沒有時間表。8月3日,央行在2020年下半年工作電視會議提到,法定數字貨幣封閉試點順利啟動,將積極穩妥推進法定數字貨幣研發。可以預見的是,我國央行數字貨幣離正式推出不會太遠,值得期待。

央行數字貨幣將如何影響我們?

回顧貨幣發展史,貨幣從自然物質貨幣進化成規制化金屬貨幣,然後到金屬本位制下的紙幣,再到純粹的國家信用貨幣,其形態上不斷發展演變的主要原因,就是要不斷提高交易效率,降低運營成本。

毫無疑問,作為整個金融活動的基礎,更加方便快捷的交易媒介和支付方式有利於降低交易成本,提高金融運行效率。現金交易可能存在洗錢、恐怖融資等問題,數字貨幣有助於追溯交易動態和資金流向,有利於防範這些違法交易行為。值得一提的是, 央行數字貨幣可以打破支付行業的壁壘,在所支持的銀行和支付工具間實現流通,而支付寶和微信之間無法進行轉賬。 但央行數字貨幣不可能完全取代現金。除技術限制外,我國幅員遼闊,區域發展水平不易,用戶習慣各有不同,現金與非現金支付手段將長期共存。

那麼, 央行數字貨幣會不會沖擊支付寶或微信支付的地位呢? 從用戶視角看,央行數字貨幣使用范圍更廣,適用於全場景,具有無限法償性,具有強制性,而其他支付手段並沒有這個功能。也有分析稱,微信、支付寶使用場景已經很豐富,央行數字貨幣推出必要性不大。這樣的看法,並沒有清晰認識到央行數字貨幣的本質。央行數字貨幣對於微信、支付寶或不存在沖擊與否的問題。數字貨幣的效力完全不是微信和支付寶能夠相提並論的。相比非銀行支付方式,央行數字貨幣安全性更高、不用綁定銀行賬戶或支付賬戶,還可以在沒有網路的情況下使用,使用范圍更廣。將來,隨著央行數字貨幣落地應用,用戶支付選擇將更加豐富,也更加方便快捷和安全。也許會出現一種可能,使用央行數字貨幣的人越來越多,使用微信和支付寶的人越來越少。不過,央行數字貨幣正式發行乃至大規模應用尚需時日。大家感知並認識數字貨幣優勢,還需要一段時間。

值得注意的是,我們需要破除對央行數字貨幣的誤解,避免過度誇大甚至神話數字貨幣。我國央行數字貨幣只是增加了貨幣的存在形式,主要替代流通中的現金,用於國內小額、零售支付。因此,央行數字貨幣與人民幣國際化關系不大,目前更不會顛覆美元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霸主地位。數字貨幣試點、應用將增加一些新的商業機會,但很可能沒有市場預期高。此外,在央行數字貨幣研發始終保持技術中性,區塊鏈技術不是數字貨幣主要採用的技術。所以,還要警惕圍繞數字貨幣、區塊鏈進行的一系列炒作、投機等活動,對此類活動金融消費者不宜盲目參與。

③ 區塊鏈的興起,對未來金融造成什麼影響

2018年8月6日,華為公司金融行業顧問、華煊科技創始人兼CEO蔡毅先生在DAGA | Blockchain & AI (核心群)做了專題分享,主題為:區塊鏈金融的現狀與展望。以下文字根據講座的語音整理,已經過作者審核。

蔡毅:華為公司金融行業顧問,華煊科技創始人兼CEO,共享讀書會創始人,中國作家協會成員,從事金融科技研究工作十餘年,是銀行數字化轉型資深專家。

大家晚上好,很高興也很榮幸可以在這里跟大家分享一些思考。

先做一個簡單的自我介紹:我叫蔡毅,在青蔥歲月當過作家,90年代寫過一些書籍刊物和小說,那時還沒有互聯網。工作之後一直從事金融行業信息化工作,從金融的渠道到數據中心,從網點到科技,見證了金融科技的發展,也發現了一些問題。2014年之後做過投資合夥人,近幾年也在華為做金融行業顧問,從認知層面,為金融行業數字化轉型的人才發展作咨詢顧問。

接觸區塊鏈是2015年,我創辦了華煊科技和共享讀書會。目前我們主要關注區塊鏈的認知和金融技術解決方案落地。認知層面採用讀書會的方式進行互動分享和知識管理,技術層面結合區塊鏈、大數據和AI等技術,重塑金融行業流程和場景,從局部切入。結緣區塊鏈,源自我自己對區塊鏈感興趣,經常學習並和一些朋友進行探討研究。當然有些觀點還是比較膚淺,希望大家多交流批評指正。

美國的精英智囊曾經認為:維持全球領導地位的核心是科技,科技必須依靠經濟,經濟的核心是金融。那麼,金融的未來是什麼呢?

今天的題目是:區塊鏈金融的現狀與展望。我想主要從三個方面來介紹:

  • 簡單介紹一下金融和金融體系;

  • 區塊鏈金融現狀;

  • 區塊鏈金融展望。

  • 一、金融與金融體系

    1金融的概念

    首先來講講金融的概念,「金融」一詞源於明治維新(1868年)後的日本,這與日本1897年確立的金本位多少有些關聯。20世紀初從日本傳入中國,最早在1902年由財政部長梁啟超提出,而當時張之洞提出了反對意見,所以,甲午戰爭後中國一直留在銀本位,不過這也讓中國躲過了1929的十年大蕭條。

    金融原意「金錢融通」,指資金在社會上的流通,後來意義得到擴展,表示與貨幣、信用有關的交易和經濟活動。翻譯成「金融」其實還有個原因:黃金曾是國際貿易中唯一的媒介,價值與財富是以黃金為依據和標准。因此人們在製作標准金條時,需要將黃金融化成型,這也許是「金融」一詞的本意,即將金屬融化。

    金融是貨幣流通和信用活動以及與之相聯系的經濟活動的總稱

    再來看一下後來我們對於金融的定義:金融是貨幣流通和信用活動以及與之相聯系的經濟活動的總稱,廣義的金融泛指一切與信用貨幣的發行、保管、兌換、結算,融通有關的經濟活動,甚至包括金銀的買賣,狹義的金融專指信用貨幣的融通。

    簡單地講,金融的內容可概括為貨幣的發行與回籠,存款的吸收與付出,貸款的發放與回收,金銀、外匯的買賣,有價證券的發行與轉讓,保險、信託、國內、國際的貨幣結算等。更直白一些說,金融是雙向反饋的。而從事金融活動的機構主要有銀行、保險、證券、信託、金融租賃等。這個我們各位是比較了解的,也經常接觸。所以,了解了金融的含義和機構,還需要了解一下中國的金融體系。

    2中國的金融體系

    我國的金融體系發展的階段大致分為五個階段:

  • 初步形成階段,第一個五年(1948年~1953年):中國人民銀行成立(1948年),這時的人行遠不是我們現在想像中的那樣。但它標志著新中國金融機構體系的開始。

  • 央行統收統支的「大一統」體系,第二個五年(1953年~1978年):中國人民銀行是全國唯一辦理各項銀行業務的金融機構,集中央銀行和普通銀行於一身。大一統其實是我們照搬國外的模式,具體國家我就不說了。

  • 初步改革和突破「大一統」金融機構體系,第三個五年(1979年~1983年8月):中國銀行(1912年成立)、中國農業銀行(1951年成立)、中國建設銀行(1954年成立)相繼恢復或成立,但中國人民銀行仍然集貨幣發行與信貸於一身。我們看到改革開放之後,中國金融行業發展非常快。

  • 多樣化的金融機構體系初具規模,十年時間(1983年9月~1993年):形成了以中國人民銀行為核心,以工、農、中、建四大專業銀行為主體,其他各種金融機構並存和分工協作的金融機構體系。1987年之後相繼出現了交行、招行、深發、中信、恆豐。1988年出現了平安、廣發、興業。1992年出現了光大、華夏、浦發並在同年設立了證監會。

  • 建設和完善社會**市場金融機構體系的階段(1994年至今):形成了由「一行三會」為主導、大中小型商業銀行為主體、多種非銀行金融機構為輔翼的較完備的金融機構體系。1994年成立了三大政策性銀行(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1995年成立了第一家民營商業銀行民生銀行(這個意義很重大)、1998年出現了城商行並設立了保監會。銀監會其實出現的比較晚,2003年才設立。從此一行三會格局形成。不過不久前,銀監會和保監會合並成了銀保監會,大家可以關注一下。

  • 從演化角度看,金融的規范性研究往往是線性的。

    就是我們往往以某個演進形態為標准(通常是發達市場經濟體系,如蘇聯、德國、美國甚至於日本等),描述金融體系從非市場化到市場化、從金融資源的低效配置到高效配置的進步途徑,並著重解釋對該標准形態的GAP及原因。

    其實,我們從剛才中國金融體系的發展歷程可以發現:自1978年以來,中國金融體系已經朝著市場化、規范化、多元化、國際化的方向演進,中國的金融體系無論是規模還是復雜化程度,均呈非線性地迅速上升:

  • 各類金融機構呈現出「網狀化」「強關聯」的業態, 即:現在的銀行與銀行、銀行與其他金融機構以及各金融子市場之間的關聯度顯著上升,信用聯系日益緊密、混雜交織,錯綜復雜。

  • 金融業生態環境也出現了一些明顯變化。一方面,傳統正規金融機構謀求加快轉型和創新,力求在經營戰略、市場定位、管理架構、業態、產品等創新方面搶佔先機。另一方面,各類新興金融機構大量涌現。

  • 金融業態也呈現房地產金融化、非銀機構「銀行化」、資產證券化等新特點。

  • 以上這些變化超乎業界、監管者和政策制定者的普遍想像,會帶來一系列的影響:

    積極方面,金融體系的規模和構成均有所擴大,金融機構業務拓展和金融服務能力有所提升,金融市場得到了發展,創新支付發展迅速。這個我們待會要講到的金融科技就是如此。

    用一句通俗的話講,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那麼,消極方面的表現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 金融體系與實體經濟的互動關系趨向復雜,金融體系催生和放大資產泡沫的作用被低估。

  • 金融體系的網狀化和強關聯拉大了金融業與金融監管的缺口,削弱了傳統監管的有效性。我國現行金融監管體制運行時間才十幾年 那。

  • 貨幣政策通過金融體系傳導的路徑和機制發生變化(貨幣政策的傳導鏈條拉長或變形,傳導性和效力下降),調控的主動性和有效性面臨新的制約。現行貨幣政策框架自1996年建立以來不斷因應經濟和金融市場發展而加以改進,但近年來的金融體系復雜化對之提出了新的考驗。廣義貨幣M2也受到金融深化、支付電子化等因素的沖擊,被影子銀行體系進一步削弱。

  • 各類規避監管的跨市場、跨業務、跨界行為使多種風險因素相互交織,比如:期限和產品嚴重錯配的資金池操作隱藏較大的流動性風險、產品嵌套導致風險傳遞、影子銀行監管不足以及地方債務、房地產、外部沖擊等,都給金融體系穩定帶來很大挑戰。

  •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我國的金融體系整體上還是比較落後的。這種落後主要體現在銀行創新的滯後:人行2015年10月宣布取消「利差保護」,而美國早在1986年4月利率就已經徹底市場化,中國遲了將近30年。

    3中國金融體系的制度框架與基本問題

    當然,我國當前的金融體系是建立在三個基本制度框架之上的:

  • 一是依賴法律條文存在的商業信任,即政策導向;

  • 二是由**第三方作為信用中介來保障實現資產轉移交易;

  • 三是由集中式清算機構為中心,處理完成的交易結算和清算。

  • 基於此,也引申出來四個方面的問題:

  • 1)誠信體系和信任機制問題。傳統金融必須有嚴格的交易記錄來累積信用,沒有交易記錄很難實現融資或貸款,因為沒有技術手段確保雙方交易安全。

  • 2)交易結算的時間較長。傳統金融交易時間不斷提速,但結算時間仍比較長,尤其是跨境交易,往往不能即時到達。

  • 3)中介服務成本高。傳統金融交易體系重要收入來源是依靠收取交易手續費或者貸款利息;在跨境交易中,更得付出匯率改變造成的成本。

  • 4)安全性欠佳。傳統金融人為參與環節多,意味著人為錯漏發生機率也更高。

  • 面對這一系列問題,金融機構其實也一直在尋求解決之道。兩年前我們在與工行、招行交流的時候,他們就已經在探索大數據、人工智慧以及區塊鏈了。而且其危機意識非常強。

    4金融科技

    正如剛才提到的積極的方面,金融機構一直尋求金融信息化,金融數字化的解決之道。

    所以,我提一下,金融科技都發生了什麼。不管是京東提出的FinTech還是螞蟻金服提出的TechFin,我想本質上都是科技與金融的更好的結合,就像我們接下來要探討的金融與區塊鏈如何更好地結合一樣。

    金融科技1.0時代

    在這一階段,金融行業與科技行業作為並駕齊驅的行業存在,雙方還沒有真正融合,但科技進步已經開始推動金融市場的全球化。自二戰以來,通訊技術與信息科技的高速發展使得金融打破國界,金融機構的跨國投資也大大加速。這一時代金融服務的提供者主要是銀行。

    金融科技2.0時代

    科技在推動金融在強化全球化趨勢的同時,使得金融服務越來越數字化。金融行業通過傳統 IT 的軟硬體的應用來實現辦公和業務的電子化、自動化,從而提高業務效率。這一期間,金融機構在內部運營方面大量增加IT技術的採用,在許多流程方面已經成功實現無紙化辦公。現在銀行等機構中還經常會討論的核心系統、信貸系統、清算系統等,就是這個階段的代表。

    金融科技3.0時代

    互聯網金融階段,這個階段金融科技的主力軍是非金融機構的創業型企業,依託互聯網技術與信息通訊技術**提供金融服務或者與金融機構合作推出金融服務。金融業通過搭建在線業務平台,利用互聯網或者移動終端的渠道來匯集海量的用戶和信息,實現金融業務中的資產端、交易端、支付端、資金端的任意組合的互聯互通,本質上是對傳統金融渠道的變革,實現信息共享和業務融合。

    金融科技4.0時代

    金融業通過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區塊鏈這些新的 IT 技術來改變傳統的金融信息採集來源、風險定價模型、投資決策過程、信用中介角色,因此可以大幅提升傳統金融的效率,解決傳統金融的痛點,代表技術就是大數據徵信、智能投顧。

    講到這里,稍微總結一下:金融是信用的中介,金融是雙向反饋的。我們講了中國金融體系,了解了原來工行和招行、平安是同時期成立的,所以我們知道了為什麼工行比其他四大行更活躍更具創新能力。然後我們講了金融科技的發展,帶動了金融科技在信息化數字化方面的更好的發展。

摘抄與:文章:區塊鏈金融的現狀與展望

④ 目前國內服務金融機構數目最多的BaaS平台是誰家的

是趣鏈科技自主研發的區塊鏈即服務平台——飛洛BaaS。據他們的官網介紹,該平台已為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光大銀行、興業銀行等十餘家銀行提供總行級區塊鏈基礎設施服務,落地近百個區塊鏈應用,日均交易量達千萬次。

⑤ 銀行為何如此鍾情區塊鏈

銀行競逐區塊鏈 諸多難題待解

作為傳統的金融機構,銀行是區塊鏈領域最踴躍的探路者。近年來,國內外多家銀行將區塊鏈技術應用於信貸、清算等領域。區塊鏈獨特的信任機制,被銀行視作創新風險管理、簡化交易流程的關鍵技術突破。不過,作為新興技術,區塊鏈生態仍在建立過程之中,應用十分有限,諸多難題仍有待在發展中逐步解決。

「目前區塊鏈不能跑高頻、並發的交易,網速、算力無法支撐。比如支付領域,如果是網購,還是可以實現的;如果是期貨高頻交易,就做不了。」黃震說。

姜鵬說,在設計區塊鏈的體系之初,中信銀行仔細論證了適合使用區塊鏈的業務環節。

「從全球的經驗看,目前還不適合用區塊鏈去做大而復雜的體系建設,不要試圖用區塊鏈解決所有問題,而是重點解決核心問題。做太復雜的系統耗費時間,技術發展那麼快,沒做完舊的系統就面臨新技術的迭代了。」姜鵬說。

「只解決核心問題」的思路,確保了區塊鏈上線後,中信銀行各支行相關業務操作無需流程改造,就可以實現業務升級。

范斌坦言,銀行全面應用區塊鏈還需要時間,IBM對於區塊鏈開源社區的投入將會繼續下去,一方面是為了培育市場,另一方面也是為了爭奪區塊鏈平台的制高點。隨著區塊鏈技術本身的快速迭代,金融機構使用這項新技術的場景仍然有諸多想像空間。

內容來源於新華網

⑥ 最近區塊鏈BaaS好像熱度挺高的,那區塊鏈BaaS主要應用在哪些領域呢

我看最近人民網有報道,說趣鏈科技的BaaS平台接連中標國有三大銀行,趣鏈BaaS的硬核實力得到多家銀行、政府的高度認可。目前,趣鏈BaaS解決方案逐漸從金融、政務,滲透至能源、司法、醫療、工業互聯網等多種領域。在銀行方面,趣鏈BaaS已經為國有四大行中的中國建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以及興業銀行、中國光大銀行、重慶銀行、北京銀行、中原銀行等數十家金融金融機構提供總行級區塊鏈基礎設施解決方案。在政府方面,重慶、浙江、成都、昆明、東莞、南昌等主要地區都一致選擇了趣鏈BaaS,推出了多個城市級區塊鏈公共服務平台。網路也有很多相關資料。

⑦ 這幾年,不管是傳統巨頭還是新興企業都在開辟BaaS戰場,各家BaaS平台究竟有哪些優劣勢呢

趣鏈科技的BaaS平台在整個行業是名列前茅的。趣鏈BaaS基於趣鏈區塊鏈平台構建⌄首創驅動模式,也是全球首個基於雲原生技術框架的BaaS。具有快速部署、可視化監控、智能研發、多底層兼容等創新優勢,可提供一站式應用開發服務,實現對多區塊鏈平台、多節點類型、多資源介質的可插拔兼容,滿足區塊鏈節點在不同網路環境中的聯合組網,全面支撐區塊鏈業務的快速落地和拓展。
趣鏈BaaS解決方案逐漸從金融、政務,滲透至能源、司法、醫療、工業互聯網等多種領域。平台已為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光大銀行、興業銀行等十餘家銀行提供總行級區塊鏈基礎設施服務,落地近百個區塊鏈應用,日均交易量達千萬次,是國內服務金融機構數目最多的BaaS平台。

⑧ 區塊鏈行業什麼時候有個標准或准則什麼的

2016年9月,國際標准化組織(ISO)成立了區塊鏈和分布式記賬技術委員會(ISO/TC 307),負責制定區塊鏈和分布式記賬技術領域的國際標准。2017年3月,中國電子技術標准化研究院承擔ISO/TC 307國內技術對口單位。2019年12月,工業和信息化部組織籌建全國區塊鏈和分布式記賬技術標准化技術委員會,秘書處承擔單位為中國電子技術標准化研究院。目前,中國電子技術標准化研究院負責對區塊鏈系統進行是否符合區塊鏈標準的軟體測試,測試通過後,頒發相關證書。深圳區塊鏈行業將加快標准化發展。6月11日,第四屆中國區塊鏈開發大賽暨區塊鏈國家標准及系統測試標准廣東研討會在深圳舉行,首個可專業進行國家標准申報測試的區塊鏈標准化測評工作站在深圳率先成立。

⑨ 建行top+分別代表什麼

「Top+」戰略是中國建設銀行推出金融科技從科技驅動、能力開放、平台生態、機制文化等方面推動金融科技轉型。
目前科技革命帶來了巨大的變化,;科技革命使商業邏輯從「二二八論」轉變為「長尾原理」;競爭形勢也發生了變化,;在小額支付領域;第三方支付份額達到94.7%;因此中國建設銀行也對自身的服務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據當前形勢,中國建設銀行改變了技術驅動的服務模式;2018,中國建設銀行啟動了金融科技戰略;稱為「TOP+」
拓展資料:
1、 9月17日,在第五屆中國金融技術創新大會上,中國建設銀行首席信息官金磐石表示,近年來,中國銀行業在金融技術領域的投資大幅增加。
2、 金攀石透露,2021年初,建行深化和擴大了2018年度提出的「金融科技+」金融技術戰略的內涵和外延,推出了「頂+ 2」,深化了核心技術的帶動和帶動。堅持技術和數據作為金融技術的雙重要素。在具體技術方面,我們應該關注「abcdmix」等前沿技術(a人工智慧、B區塊鏈、C雲計算、D大數據、M移動計算、I物聯網、X等一些尚未商用的前沿技術,如5g和量子計算),Mix是進一步拓展「X」的內涵,深化多種前沿技術的融合。在容量開放方面,已經從業務開放擴展到業務、數據和技術的全面開放。
3、 業務開放主要強調實體渠道向本土化網點生態運營的演進,生態服務向周邊高頻生活服務的吸收和整合,金融服務嵌入生態場景,延伸到實體銀行。在數據開放方面,在安全合規的前提下,與外部生態合作,與合作夥伴共同挖掘生態價值,深入洞察客戶需求,提供前瞻性服務。在技術生態方面,開放發展環境和服務界面,引導中小科技企業融入建行技術生態系統,提升業務整體科研供給能力。在平台生態方面,一方面要優化現有生態布局,推進生態平台深入建設。另一方面,加強平台整合,開放平台之間、平台與金融服務之間的用戶系統和營銷體系,廣泛連接全球用戶,實現跨生態高效協作。同時,平台建設與運營並重,推動平台從建設到使用,在運營中挖掘客戶需求,及時改進和跟進,提高生態運營效率和產品創新效率,提升價值創造能力。在體制機制方面,繼續深化「鼓勵創新、包容創新」機制文化,優化創新能力布局;進一步加強科技人才隊伍建設,加強科技人才庫和領軍人才建設;深化集團整合,進一步推進業務、數據、技術深度融合。

熱點內容
比特幣委託成交後錢到哪裡了 發布:2024-11-16 02:33:52 瀏覽:587
幣圈主播創始人 發布:2024-11-16 02:22:34 瀏覽:705
鄭州區塊鏈商城系統製作過程 發布:2024-11-16 02:19:43 瀏覽:874
想發個老版人民幣的朋友圈 發布:2024-11-16 02:18:58 瀏覽:792
2月1日幣圈暴跌 發布:2024-11-16 01:48:32 瀏覽:688
挖礦怎麼解決發電 發布:2024-11-16 01:47:08 瀏覽:430
defi幣圈概念股 發布:2024-11-16 01:41:08 瀏覽:684
挖礦動燃空氣 發布:2024-11-16 01:38:04 瀏覽:790
美國政府監管比特幣 發布:2024-11-16 01:36:14 瀏覽:59
怎麼尋找最新的幣圈項目 發布:2024-11-16 01:28:13 瀏覽: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