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的檢索
1. 區塊鏈在金融領域的前景分析論文
區塊鏈在金融領域的前景分析論文
區塊鏈技術誕生於2008年,第一個應用是畢特幣。區塊鏈技術使用去中心化共識機制,維護一個完整的、分布式的、不可篡改的賬本資料庫,在無需建立信任關系的前提下,能夠讓區塊鏈中的參與者實現一個統一的賬本系統。2015年,歐美的很多主流金融機構認識到了該技術的應用前景,紛紛探索在金融領域應用區塊鏈技術。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一份報告中指出「它具有改變財政金融的潛力」,也有人認為區塊鏈技術將會像復式記賬法和股份制一樣深刻改變人類社會。
區塊鏈將使所有個體都有可能成為金融資源配置中的重要節點,也將促進現有金融體系與金融規則的改良,構建共享共贏式的金融發展生態體系。區塊鏈技術的出現是人類信用創造的一次革命,它能讓交易雙方在無需第三方信用中介的情況下開展經濟活動,從而實現低成本的價值轉移。可以說,區塊鏈技術是互聯網時代效率更高的價值交換技術,互聯網由此從傳遞信息的信息互聯網向轉移價值的價值互聯網進化,這有利於傳統金融機構借勢轉型,將內生的業務流程和應用場景互聯網化。
一、區塊鏈的特徵與不足
(一)區塊鏈的主要特徵
(1)去中心。在區塊鏈中,不存在中心化的硬體或管理機構,分布式的結構體系和開源協議讓所有的參與者都參與數據的記錄和驗證,再通過分布式傳播發送給各個節點,每個參與的節點都是「自中心」,權利和義務都是均等的。區塊鏈又不是簡單的去中心,而是多中心或弱中心。當物聯網使所有個體都有可能成為中心節點時,傳統金融中介的中心地位發生改變,從壟斷型、資源優勢型的中心和強中介轉化為開放式平台,成為服務導向式的多中心當中的差異化中心。
(2)去信任。從信任的角度來看,區塊鏈採用一套公開透明的數學演算法,基於協商一致的規范和協議,使所有節點能夠在去信任的環境下自動安全地交換數據。區塊鏈實質上是通過數學方法解決信任問題,所有的規則都以演算法程序的形式表達,參與方不需要知道交易對手的信用水平,不需要第三方機構的交易背書或者擔保驗證,只需要信任共同的演算法,通過演算法為參與者創造信用、產生信任、達成共識。
(3)時間戳。區塊是一段時間內的數據和代碼打包而生成的,下一區塊的頁首包含上一區塊的索引信息,首尾相連便形成了鏈。記錄完整歷史的區塊與可進行完整驗證的鏈,形成了可追朔完整歷史的時間戳,可為每一筆數據提供檢索和查找功能,並可藉助區塊鏈結構追本溯源,逐筆驗證。所以,區塊鏈生成時都加蓋了時間戳,形成不可篡改、不可偽造的資料庫。單個節點上對資料庫的修改是無效的,除非能夠同時控制系統中超過51%的節點,因此區塊鏈的數據可靠性很高。
(4)非對稱加密。區塊鏈使用非對稱加密演算法,即在加密和解密過程中使用一個「密鑰對」,「密鑰對」中的兩個密鑰具有非對稱特點。在區塊鏈的應用場景中,一方面,密鑰是所有參與者可見的公鑰,參與者都可用公鑰來加密一段真實性信息,只有信息擁有者能用私鑰來解密。另一方面,使用私鑰對信息簽名,通過對應的公鑰來驗證簽名,確保信息為真正的持有人發出。非對稱加密將價值交換中的摩擦邊界降到最低,能夠實現透明數據的匿名性,保護個人隱私。
(5)智能合約:由於區塊鏈可實現點對點的價值傳遞,傳遞時可以嵌入相應的編程腳本,通過這種智能合約的方式去處理一些無法預見的交易模式,保證區塊鏈能夠持續生效。這種可編程腳本本質上是眾多指令匯總的列表,實現價值交換時的針對性和條件性,實現價值的特定用途。所以,基於區塊鏈的任何價值交換活動都可通過智能編程的方式對其用途、方向和各種限制條件等做到硬控制,省去了以法律或者合同軟約束的成本。
(二)區塊鏈存在的主要問題
(1)高能耗問題。傳統貨幣銀行學體系中存在不可能三角,即不可能同時達到去中心化、低能耗和高度安全,在區塊鏈構建中也同樣存在不可能三角。比如,在畢特幣的實際應用中,其發展帶來了計算機硬體的快速膨脹,在「挖礦」過程中的主要成本轉移到硬體成本和電力成本等。所以,應用區塊鏈技術實現權益成本收益後,讓其技術功效發揮至最大化成為急需解決的問題。
(2)存儲空間問題。由於區塊鏈記錄系統中自初始信息的每一筆交易信息,並且每個節點都要下載存儲並實時更新數據區塊,所以,每個節點的數據都完全同步的話,網路壓力較大,每個節點的存儲空間容量要求可能會成為制約其發展的關鍵問題。
(3)抗壓能力問題。基於區塊鏈構建的.系統遵循木桶理論,要兼顧所有網路節點中處理速度和網路環境最差的,所以,如果將區塊鏈技術推廣至大規模交易環境下,其整體的抗壓能力還有待驗證。如果每秒產生的交易量超過系統(最弱節點)的設計容納能力,交易就自動進入到隊列進行排隊,帶來不良用戶體驗。
二、區塊鏈在金融領域的應用
(一)金融基礎設施
區塊鏈可能作為互聯網的基礎設施,在很多領域都表現出廣闊的應用前景。在金融行業中,區塊鏈技術將首先影響支付系統、證券結算系統、交易資料庫等金融基礎設施,隨後該技術也會擴及一般性金融業務,比如信用體系、「反洗錢」等。這是因為,基於區塊鏈技術的特點,其將首先切入信任要求高且傳統信任機製成本高的基礎設施領域,過去,基礎設施都是公共產品,而區塊鏈新技術和新制度使更多人有可能參與公共產品供給。未來的互聯網金融是要利用區塊鏈等互聯網技術,改造傳統金融機構的核心生產系統,把金融企業架構在互聯網上。
當前的信息互聯網可統稱為TCP/IP模型,HTTP是應用層中最重要的應用協議。在價值互聯網中,區塊鏈是在應用層里的一個點對點傳輸的協議。它的價值與信息互聯網中HTTP協議的價值是一樣的。區塊鏈的巨大潛力和前景就是可以重構傳統金融業的基礎設施與核心生產系統,而不僅僅停留在APP等應用層面。這是因為,在網路層次,區塊鏈是建立在IP通信協議基礎上的,是建立在分布式網路基礎上的;在數據層面,區塊鏈這一資料庫系統是嶄新的,明顯優於現有金融體系的資料庫;在應用層面,基於區塊鏈的登記結算、清算系統以及智能合約、物聯網能大幅提升效率,區塊鏈上的金融活動是可編程的金融。.
(二)數字的貨幣
從安全、成本等角度看,紙幣被新技術、新產品取代是大勢所趨。數字的貨幣發行、流通體系的建立,對於金融基礎設施建設和經濟發展都是十分必要的。遵循傳統貨幣與數字的貨幣一體化的思路,數字的貨幣的發行、流通和交易應由央行主導,體現便利性和安全性,做到保護隱私與維護社會秩序、打擊違法犯罪行為的平衡,要有利於貨幣政策的有效運行和傳導,要保留貨幣主權的控制力,數字的貨幣是自由可兌換的,同時也是可控的可兌換。
區塊鏈技術在畢特幣上的成功證明了可編程數字的貨幣的可行性。英國央行的研究表明,中央銀行可以考慮發行基於區塊鏈的數字的貨幣,這可增加金融穩定性。數字的貨幣的技術路線可分為基於賬戶和不基於賬戶兩種,也可分層並用而設法共存。區塊鏈技術的特點是分布式簿記,不基於賬戶,而且無法篡改,如果數字的貨幣重點強調保護個人隱私,可選用這一技術。不過,目前區塊鏈佔用的計算資源和存儲資源太多,應對不了現在的交易規模,需要解決這一問題才能得到推廣應用。
(三)自金融
如果從服務的角度、從非貨幣創造角度來看,現代金融都是通過中介機構實現的。互聯網時代,有可能實現去中介化的真正意義上的直接金融。不過,這種可能性還不完全,最主要的原因是目前互聯網金融是在原有金融基礎之上的,無法跳出來,區塊鏈技術提供了一種可能性。區塊鏈可分為公有區塊鏈和私有區塊鏈。公有區塊鏈就是像畢特幣這樣的,認可了協議,就成為區塊鏈的組成部分。私有區塊鏈仍然是要獲得許可的,銀行系統的區塊鏈技術,需要對每一個參與者進行審核。私有區塊鏈非常近似於一種自金融的形態,公有區塊鏈更類似於對私有區塊鏈底層的支持和保障。當區塊鏈技術普遍應用,金融管理技術的第三方化普通呈現,基於區塊鏈技術的自金融就完全成為可能。
三、區塊鏈應用與金融監管
區塊鏈技術是目前唯一無需第三方就可用於記錄和證明交易一致性和公司財務准確性的工具。因此,它可以滿足潛在監管者和公眾對於審計有效性、准確性和時效性的要求,在金融領域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但其發展仍受到現行制度的制約。一方面,區塊鏈對現行體制帶來了沖擊,因為其去中心、自治的特性淡化了國家、監管等概念。比如,以畢特幣為代表的數字的貨幣挑戰了國家的貨幣發行權和貨幣政策調控權,導致貨幣當局對數字的貨幣的發展持保守態度。另一方面,監管部門對這項新技術也缺乏充分的認識和預期,法律和制度建立將會嚴重滯後,導致區塊鏈運用缺乏必要的制度規范和法律保護,增大了市場主體的風險。
區塊鏈金融技術一旦在金融業普遍展開以後,監管的去金融屬性化就產生了,監管職能、監管方式和監管手段將會被重新界定。比如,證券借貸、回購和融資融券如能通過區塊鏈交易,監管部門就可考慮利用這個公共賬本的信息對市場中的系統性風險進行監控,不僅高效而且可靠。從宏觀金融視角看,當自金融時代產生以後,貨幣創造和傳導機制以及信用創造格局將會變化。從微觀金融視角看,隨著區塊鏈技術的進一步發展,金融與商業已經難以區分,將超越分業和混業監管的含義,金融監管體系的改革需要從這個視角來探討。
區塊鏈技術帶來的「去中心化」仍需要中心化的部門提供規范和保障支持。監管機構可主動擁抱互聯網金融的新技術,美國證監會委員Kara Stein認為,監管機構需要處於引導位置,利用區塊鏈技術的優勢並快速響應其潛在的弱點。比如,區塊鏈技術希望打破特權和人為操縱,讓計算機演算法實現「信用自由公證」。但從實踐來看,由於缺乏監管,畢特幣等數字的貨幣交易面臨的投機和洗錢風險就很高。因此,區塊鏈技術應用需要監管部門制定相關標准和規范,保證金融創新產品得到合理運用。同時,還要提高消費者權益的保護,加強金融消費權益保護的教育工作,提高消費者的風險防範意識。
;2. 區塊鏈中的哈希值是什麼
哈希值是將任意長度的輸入字元串轉換為密碼並進行固定輸出的過程。哈希值不是一個「密碼」,我們不能通過解密哈希來檢索原始數據,它是一個單向的加密函數。
區塊鏈:
區塊鏈是一個信息技術領域的術語。從本質上講,它是一個共享資料庫,存儲於其中的數據或信息,具有「不可偽造」「全程留痕」「可以追溯」「公開透明」「集體維護」等特徵。基於這些特徵,區塊鏈技術奠定了堅實的「信任」基礎,創造了可靠的「合作」機制,具有廣闊的運用前景。2019年1月10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發布《區塊鏈信息服務管理規定》 。
3. 區塊鏈的基礎知識是什麼
區塊鏈通過讓散落在網路中的每一個節點(你我皆可為節點)以某一確定的共識共同參與資料庫的管理,實現數據信息的去中心化分布式存儲。在不需要各節點互相信任的情況下,區塊鏈可以保證系統內數據記錄的完整性和安全性。相比於過去的中心化世界,區塊鏈率先攻破的便是他們的不透明性,杜絕暗箱操作。
可以把區塊鏈想像成一份公開的「流水賬」賬本,每個節點都有同一個賬本,大家共同參與記賬,有交易發生時需將交易細節廣播出來,保持各節點賬本數據的同步更新。如果說區塊鏈是一個賬本,那麼每一個「區塊」就是賬本里的每一頁紙。
區塊鏈注意事項
區分區塊鏈和普通資料庫的重要因素是區塊鏈有把數據輸入資料庫的特殊條件。也就是說,輸入的新數據不能與其中已經存在的數據沖突(數據一致性),並且數據不能更改。數據本身與用戶鎖定在一起,這是可復制和有效的。最後,在沒有集中個人控制的情況下,大家對資料庫中發生的事情達成了共識。
最後一點是區塊鏈的核心。分權很有吸引力,因為它意味著不會有單點失敗。也就是說,沒有一個機構可以拿走你的資產或者改變記錄來滿足他們的需要。這種不變性消除了信任任何人的需要,這對任何區塊鏈成員都是有益的,但是也要付出很大的代價。
4. 區塊鏈如何在行業中運用
區塊鏈可應用的行業非常多,並且能夠給行業帶來極大的改變。
1、支付和現金交易
區塊鏈通過自身去中心化的優勢為支付和現金交易創建一個更直接的支付流,它可在國內或跨國界,並且無需中介,以超低費率幾乎瞬時速度的方式支付。
2、銀行業
本質上來說,銀行是一個安全的存儲倉庫和價值的交換中心,而區塊鏈作為一種數字化的、安全的以及防篡改的總賬賬簿可以達到相同的功效。
3、游戲
區塊鏈應用游戲領域的核心價值:把游戲權利交還給游戲玩家。區塊鏈技能去中心化、智能合約、資產買賣等技能特點,能很好的解決現在游戲職業游戲數據和用戶數據隱私走漏的問題,促進游戲中虛擬數字錢銀的保值,完成用戶與游戲開發渠道公正的價值同享。
4、物聯網
作為匿名的去中心化的點對點遙感技術,區塊鏈可以成為大量設備的一種公共賬簿,它們將不再需要有一個中央化的路由在他們之間居中交通。在沒有了中央控制系統來驗證之後,設備將能夠在它們之間互相匿名傳輸,並管理軟體的更新、錯誤,或者進行能源管理。
5、供應鏈金融
區塊鏈可以緩解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十分適合供應鏈金融的發展。供應鏈中商品從賣家到買家伴隨著貨幣支付活動,在高信貸成本和企業現金流需求的背景下,金融服務公司提供商品轉移和貨款支付保障。供應鏈溯源防偽、交易驗真、及時清算的特點將解決現有貿易金融網路中的諸多痛點,塑造下一代供應鏈金融的基礎設施。
6、版權保護
在區塊鏈技術環境下,每一次版權交易都會產生不可逆的交易記錄,這也就意味著,包括一個創意、故事、劇本或角色。一旦記錄在區塊鏈上,即使所有權發生交換、轉移、出售等,該資產都將一直被追蹤,從而解決版權問題。
7、跨境支付
跨境支付涉及多種幣種,存在匯率問題,流程繁瑣,結算周期長:傳統跨境支付基本都是非實時的,銀行日終進行交易的批量處理,通常一筆交易需要24小時以上才能完成;某些銀行的跨境支付看起來是實時的,但實際上,是收款銀行基於匯款銀行的信用做了一定額度的墊付,在日終再進行資金清算和對賬,業務處理速度慢。
8、雲計算
區塊鏈應用雲計算領域的核心價值:推動公共信任基礎設施建設進程。
我國信息通訊研究院以為,區塊鏈與雲的結合也是必然趨勢。區塊鏈與雲的結合,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區塊鏈在雲上,一種是區塊鏈在雲里。
9、文件存儲
區塊鏈的去中心化可以安全的、高性能的和廉價的方式來存儲數據,將數據散布在許多節點上。至於數據的安全性,區塊鏈的方法就意味著每一個文件都是被切碎的,並且使用你自己的密鑰進行加密,然後散布在網路上,直到你准備再使用這個文件、需要檢索的時候,這些文件就會被解密,並迅速地無縫重新組裝起來。
區塊鏈的使用場景太多了,這里只是列舉了一部分,更多行業可以閱讀相關書籍。
5. 區塊鏈的定義是什麼
區塊鏈是一個信息技術領域的術語,是一個共享資料庫。
從科技層面來看,區塊鏈涉及數學、密碼學、互聯網和計算機編程等很多科學技術問題。從應用視角來看,簡單來說,區塊鏈是一個分布式的共享賬本和資料庫,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全程留痕、可以追溯、集體維護、公開透明等特點。
這些特點保證了區塊鏈的「誠實」與「透明」,為區塊鏈創造信任奠定基礎。區塊鏈豐富的應用場景,基本上都基於區塊鏈能夠解決信息不對稱問題,實現多個主體之間協作信任與一致行動。區塊鏈是分布式數據存儲、點對點傳輸、共識機制、加密演算法等計算機技術的新型應用模式。
應用
區塊鏈在國際匯兌、信用證、股權登記和證券交易所等金融領域有著潛在的巨大應用價值。將區塊鏈技術應用在金融行業中,能夠省去第三方中介環節,實現點對點的直接對接,從而在大大降低成本的同時,快速完成交易支付。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區塊鏈
6. 金窩窩:區塊鏈技術的檢索是什麼
金窩窩網路分析如下:
如果說一致性問題的解決是區塊鏈「寫」操作的實踐,那麼區塊鏈內容的檢索就是一個「讀」過程。因此,對於應用的需求而言,切不可為了區塊鏈而區塊鏈。
在內容實現廣泛共識的基礎上,我們可以相機選擇合適的方式來優化區塊鏈上的遍歷。中心化的檢索或者區塊鏈本身復合檢索功能都是可以參考的方式。
7. btc區塊鏈瀏覽器地址
https://tokenview.com/ 。
btc區塊鏈瀏覽器的地址是https://tokenview.com/ 。
瀏覽器是用來檢索、展示以及傳遞Web信息資源的應用程序。Web信息資源由統一資源標識符( Uniform Resource Identifier,URI)所標記,它是一張網頁、一張圖片、一段視頻或者任何在Web上所呈現的內容。使用者可以藉助超級鏈接( Hyperlinks),通過瀏覽器瀏覽互相關聯的信息。
8. 區塊鏈是什麼:這樣解釋區塊鏈更加通俗易懂
區塊鏈是比特幣的一個重要概念,它本質上是一個去中介化的資料庫,同時作為比特幣的底層技術,是一串使用密碼學方法相關聯產生的數據塊,每一個數據塊中包含了一次比特幣網路交易的信息,用於驗證其信息的有效性(防偽)和生成下一個區塊。
區塊鏈是分布式數據存儲、點對點傳輸、共識機制、加密演算法等計算機技術的新型應用模式。
狹義來講,區塊鏈是一種按照時間順序將數據區塊以順序相連的方式組合成的一種鏈式數據結構, 並以密碼學方式保證的不可篡改和不可偽造的分布式賬本。
廣義來講,區塊鏈技術是利用塊鏈式數據結構來驗證與存儲數據、利用分布式節點共識演算法來生成和更新數據、利用密碼學的方式保證數據傳輸和訪問的安全、利用由自動化腳本代碼組成的智能合約來編程和操作數據的一種全新的分布式基礎架構與計算方式 。
(8)區塊鏈的檢索擴展閱讀:
區塊鏈的進化方式是:
▪ 區塊鏈1.0——數字貨幣;
▪ 區塊鏈2.0——數字資產與智能合約;
▪ 區塊鏈3.0——各種行業分布式應用落地。
區塊鏈特徵:
1.去中介化。由於使用分布式核算和存儲,體系不存在中心化的硬體或管理機構,任意節點的權利和義務都是均等的,系統中的數據塊由整個系統中具有維護功能的節點來共同維護。
2.開放性。系統是開放的,除了交易各方的私有信息被加密外,區塊鏈的數據對所有人公開,任何人都可以通過公開的介面查詢區塊鏈數據和開發相關應用,因此整個系統信息高度透明。
3.自治性。區塊鏈採用基於協商一致的規范和協議(比如一套公開透明的演算法)使得整個系統中的所有節點能夠在去信任的環境自由安全的交換數據,使得對「人」的信任改成了對機器的信任,任何人為的干預不起作用。
4.信息不可篡改。一旦信息經過驗證並添加至區塊鏈,就會永久的存儲起來,除非能夠同時控制住系統中超過51%的節點,否則單個節點上對資料庫的修改是無效的,因此區塊鏈的數據穩定性和可靠性極高。
5.匿名性。由於節點之間的交換遵循固定的演算法,其數據交互是無需信任的(區塊鏈中的程序規則會自行判斷活動是否有效),因此交易對手無須通過公開身份的方式讓對方對自己產生信任,對信用的累積非常有幫助。
9. 淺談區塊鏈存儲和流量技術積累—真正WEB3的時代即將來臨
現代 社會 對存儲和流量技術有哪些突破進步呢?下面簡單給大家梳理一下。
目前的互聯網都是中心化的流量和存儲。隨著世界發展,誕生了bt網路,bt網路是一套分布式的存儲和流量系統。但是也有它的局限性,第一,bt網路只能對單個文件進行傳輸和分享。第二,bt網路並沒有激勵機制,簡單來說就是大家加入bt網路,但是並沒有主動去保存,分發文件的意願,因為這對於參與者來說是沒有好處的。
隨著bt網路缺陷的暴露,誕生了IPFS。也就是Filecoin項目方協議實驗室研發的IPFS系統。IPFS是bt網路的升級版。它於bt網路的基礎上加入了文件夾系統。在IPFS系統中,可以直接傳輸和分享文件夾。其他人也可以直接從文件夾里瀏覽相關數據和文件等等。
但是IPFS和bt網路一樣,存在幾個方面的問題。第一:沒有激勵體系。第二:文件在傳輸的初期,由於存儲文件的節點非常少,效率非常低下。比如A上傳一個文件,B需要檢索,只能從A檢索。因此效率很低,如果C要檢索,只能從A,B這兩個節點檢索。如果A,B都關機的話,文件將不會被檢索到。這就是IPFS和bt網路存在的問題,它們初期傳輸效率及其低下,只有文件被無數次檢索,在節點中廣泛分布的時候,傳輸速度才會變得非常快速。所以bt網路和IPFS系統,它們都是一個由慢到快的過程。如果檢索一個在節點中分布比較少的文件的話,檢索能力是非常弱的,傳輸速度也很慢。為了解決這個激勵機制的問題,協議實驗室他們開發了Filecoin這一條供應鏈。
Filecoin和IPFS是兩個概念,Filecoin其實是將現實中的IPFS搬上區塊鏈。而區塊鏈特點是去中心化,節點之間是互不信任的,節點間傳輸的數據,都要重新驗算一遍。這導致區塊鏈的性能非常低下。IPFS上鏈以後就形成了Filecoin。因此Filecoin也受制於區塊鏈性能的影響,導致無法對有效數據進行撮合,也沒有辦法實行高效檢索。而Filecoin實現了數據在區塊鏈上的存儲,這個是一個非常重大的貢獻。隨後又出現了SWARM和BZZ,但BZZ由於沒有爆塊激勵機制,只有一個流量的結算系統,目前看來是失敗的。但是BZZ相對比IPFS和Filecoin,也做出了一定改進:一套主動分發的機制。舉個例子:當我上傳一個視頻,該視頻會被節點主動分發。視頻就會迅速緩存到多個節點。因此BZZ在流量的結算以及高效的檢索上都有非常突出的貢獻。雖然它留下了技術貢獻,但它仍然是一個失敗的項目。
從目前來看,流量和存儲在區塊鏈領域都已經解決了大部分的問題。其次就是區塊鏈性能的問題。經過多年的進化,Layer0,Layer1,Layer2也經過不斷的實驗。近幾年在Layer1領域的研究已經取得了非常多的成果與包括專利。相信高性能公鏈的突破很快就會出現。
因此,想要建立一套真正類似於web3這樣的區塊鏈網路,應該實現三個方面的突破:第一:高效的檢索。第二:對存儲和流量分別進行激勵。第三則是一定要有授權的訪問體系。授權的訪問體系就類似於大家在看視頻網站時需要支付費用才能獲得數據。在傳統互聯網的世界有很多變現的渠道。而區塊鏈的互聯網世界剛剛成型。因此生態建設者能夠直接獲得一定的收益。這樣才能夠促進生態的繁榮,也能夠讓生態的建設者能夠持續貢獻更多有用的應用,最後,高性能公鏈的突破也是必不可缺的一環。因此具備了以上的四個條件,web3也就離我們越來越近了。
本內容由原創曾波老師授權,未經允許不得擅自修改與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