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雲棲區塊鏈大賽
㈠ 區塊鏈技術國家標准什麼時候完成
我國已著手建立區塊鏈國家標准,以從頂層設計推動區塊鏈標准體系建設,預計最快將於2019年底完成。
對此,北京華順信安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趙武也表示,區塊鏈雖然具備顛覆性的技術潛力,但我們必須認識到,區塊鏈仍處於初期,遠遠沒有達到可以顛覆世界的階段。
俞克群強調,自主可控的區塊鏈網路,意在技術上不能受制於人,同時也可以促進區塊鏈健康發展。安全是區塊鏈未來的生命,只有本身的安全才能使得區塊鏈技術落地。這就要求我們在區塊鏈技術發展的同時,必須並重發展其安全屬性,甚至是超前發展。
對此,李鳴也表示,標准中重要一塊是信息安全的標准,也可以看出安全對於區塊鏈技術的重要性。他同時指出,區塊鏈標準的制定不意味著會快速推進行業發展,而是給行業一定指引。此前,中國在國際知識產權和標准等方面吃過很多虧,在區塊鏈方面,中國目前已經形成了國際化區塊鏈方面的200多項專利,甚至已站在世界技術前列。因此,我們也需要牢牢把握住自己的話語權。
內容來源新華網
㈡ 國內乾的較好的區塊鏈企業具體有哪些
市面上大致分
1,底層鏈平台提供商,比如螞蟻/網路等,通常只提供鏈和開發工具,但具體的行業/場景化的解決方案和開發交付能力有限,也不是他們的工作重點,更多是想要用區塊鏈包裝兜售更多的雲服務。
2,區塊鏈解決方案公司,通常在各自熟悉的領域提供區塊鏈解決方案,但多數是中小型團隊或者初創團隊,各家的區塊鏈技術能力大多沒有太大差異,在各自的領域有較深的理解。
但此類公司最大的問題是,因為區塊鏈行業還處在早期,還沒有成熟的商業模式或者盈利模式,所以大多數需要外部投資來不斷續命,也就導致其服務能力或者持續履約能力難以保證,說白了業務不穩定。
另一方面問題,因為不是專業做端到端交付起家,或者說不是做專業外包,他沒有成熟的方法和團隊及項目管理來保證一個區塊鏈解決方案的高效和完整交付。所以對於買家來說,項目開展過程中容易失控,或者最終很難得到令人滿意的交付成果。
㈢ 王丙乾是白酒,為什麼能上雲棲大會
世紀之聲充分運用現代金融和科技手段,為百年王丙乾插上現代金融和科技的雙翼。讓王丙乾品牌再度騰飛。具體來說主要體現在:
世紀之聲集團與文銀集團傾力合作,已完成對貴州榮和黔水坊酒業有限公司的資產數字化改造。同時,世紀之聲也將進行登陸美國納斯達克國際資本市場的准備工作。
世紀之聲集團與嘉勁盒知科技公司合作完成了對王丙乾金貴酒、王丙乾紅貴酒、王丙乾藍貴酒的全球最新溯源跟蹤系統的開發應用。並在螞蟻金服區塊鏈上鏈,可全球追蹤查詢。
世紀之聲為王丙乾酒傾心打造一體化智能包裝及數字營銷服務方案,從包裝賦能、溯源數據採集上區塊鏈、北斗定位原產地保真、AR數字化互動營銷到新零售式打造,全面助推王丙乾酒進行產品升級和品牌升級。
2018年9月9日的貴陽酒博會上,王丙乾的區塊鏈溯源技術引起了巨大反響。各大媒體爭相報道.
㈣ 2019杭州雲棲大會的具體時間,地點,活動是什麼
舉辦時間:9月25日—9月27日
舉辦地點:雲棲小鎮國際會展中心
2019年9月25-27日,阿里雲棲大會將於杭州雲棲小鎮召開,雲棲大會是由阿里巴巴集團主辦的全球頂級科技大會,匯聚時代最強大腦,描繪新技術發展趨勢和藍圖,展現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等蓬勃發展的科技生態全景。
2015年到2018年,雲棲大會系列活動已經累計吸引超過十萬人現場參與,數千萬人在線參與。今年的雲棲大會邀請了眾多大數據、機器視覺、人工智慧領域優秀的初創企業參加,包括曠視科技、旺鏈科技、Aibee等。
㈤ 首屆區塊鏈應用成果體驗展在哪裡舉行
GBS全球區塊鏈高峰論壇暨首屆區塊鏈應用成果體驗展2018年6月24日晚在菲律賓馬尼拉落幕。
全球有100餘家媒體報道本次峰會,通過視頻、網路、圖文等方式在中國、東南亞和歐美地區為超數億受眾現場直播。
內容來源 中新網
㈥ 阿里是怎麼應用區塊鏈的
阿里的區塊鏈應用還是很廣泛的,螞蟻金服、食品溯源、數字雄安等等,參與了很多區塊鏈項目,現在區塊鏈+應用還是比較熱門的,長沙高新區發起的現在有一個中芯區塊鏈服務平台項目,是區塊鏈應用落地的項目,是區塊鏈+公共服務模式,正在徵集企業上鏈。
㈦ 四問揭開區塊鏈真容 是怎樣的技術
四問揭開區塊鏈真容:是怎樣的技術? 能改變什麼?
有沒有這樣一種感覺,所有對於區塊鏈的解釋,總讓人覺得雲山霧繞。就連研究區塊鏈多年的中國工商銀行原行長楊凱生都在清華大學區塊鏈應用與投資論壇上直言,區塊鏈越來越讓人聽不懂,越說越玄乎了。
其實,區塊鏈只是一項技術,並沒有傳說中的那麼萬能和神秘。摒除天花亂墜的技術用語和晦澀難懂的專業術語,我們通過這四問試圖揭開藏在面紗背後的區塊鏈真容。
1問
區塊鏈究竟是怎樣的技術?
區塊鏈是互聯網發展歷史上的一塊很重要的補丁
區塊鏈究竟是什麼?
工信部指導發布的《中國區塊鏈技術和應用發展白皮書2016》這樣解釋:廣義來講,區塊鏈技術是利用塊鏈式數據結構來驗證與存儲數據、利用分布式節點共識演算法來生成和更新數據、利用密碼學的方式保證數據傳輸和訪問的安全、利用由自動化腳本代碼組成的智能合約來編程和操作數據的一種全新的分布式基礎架構與計算範式。
而在《鏈接未來》一書中,作者更加簡單明了地寫道,「一言以蔽之,區塊鏈是一種能夠大幅降低商業社會信用成本的技術。區塊鏈作為一個分布式的賬簿,其數據一旦記錄下來,就是永遠保存且不可更改。」
而區塊鏈的弱中心化以及無法篡改的屬性,一直以來都是區塊鏈愛好者們最看重的兩大特點。這在業內人士看來,將很大程度解決信任問題。
「如果說區塊鏈能夠顛覆一切,我覺得太過了。」Top Found創始人劉思宇認為,區塊鏈是互聯網發展歷史上的一塊很重要的補丁。互聯網解決了效率的問題,而區塊鏈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解決公平的問題。
在他看來,Facebook數據被盜的事件引起了人們對數據安全的重視,而如果把數據、信用資產的上鏈,任何一個未經授權的中心化機構都拿不到這些數據,用戶對於自己的數據就有了支配的權利,而數據安全也就得到應有的保障。
不僅如此,業界人士認為,區塊鏈的公平未來或許還體現在Token上,在此前,這個詞彙被翻譯成為「代幣」,也就是如比特幣等的虛擬貨幣,而如今圈內人士更願意將這個詞翻譯為「激勵機制」。
「當Token不再是炒幣的幣,而是一種針對區塊鏈應用上用戶的一種獎勵機制,那麼它就將成為解決公平性問題的良方。」一位業內人士表示,Token是區塊鏈技術運轉過程中必然生成的,怎麼使用最合理才是未來監管以及應用項目需要考量的問題。
不過,這種分賬式的技術真的可以提高效率嗎?
至少現在仍需要進一步的研究。正如楊凱生所言,比特幣交易結算每秒鍾完成七八筆,太慢了。「坦率來說,在當今銀行的經營管理中,這是銀行難以接受的,更是廣大的客戶和社會公眾無法承受的。」
實際上,目前已經有優於比特幣的區塊鏈處理方式出現,以太坊、EOS等數字貨幣的結算能力以及應用開發等方面,業內普遍認為均優於比特幣。
紙貴科技創始人兼CEO唐凌在「節點·共生GBA全球區塊鏈技術應用大會」上則預測,下一代區塊鏈系統應該是多鏈、多經濟模型的架構,要做跨鏈交互,最終是要做可信資料庫、可信數據源的事兒。
2問
區塊鏈究竟能改變什麼?
至少很多人認為,區塊鏈將重構金融體系
說起區塊鏈,似乎人人都在談論區塊鏈能夠改變世界,是引領世界未來科技發展的重要力量。但是,區塊鏈究竟能改變什麼呢?也許是將重構不少重要業態。
至少很多人認為,區塊鏈將重構當下世界的金融體系。實際上,區塊鏈技術生於金融,它可以解決金融交易過程中的誠信問題。
金融人士喜歡以票據為例。過去的幾年裡,存在銀行里的票據變成了報紙、上億元的票據不翼而飛的消息並不少見。如果利用區塊鏈不可篡改以及可追本溯源的屬性,那麼這樣荒唐的事情就不會發生了。
業內人士認為,區塊鏈金融可以通過技術方法落實契約原則,解決信任問題。通過共識協議和可編程的智能合約形式,可以建立互信、創造信用,可以制定和執行交易各方認同的商業條款,可以引入法律規則和監管控制節點,確保價值交換符合契約原則和法律規范,避免無法預知的交易風險。
業內人士普遍相信,區塊鏈是用技術信任加持商業信用,有利於維護金融誠信。並將在支付、徵信、貨幣形態等諸多方面產生影響。
除了金融,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區塊鏈或許還可以在保險、醫療、教育、房地產乃至司法活動、慈善等各方面產生作用,建立更加透明、安全的網路體系。
3問
區塊鏈究竟發展到哪一步了?
仍然處於早期發展水平,但一些企業拿著區塊鏈的幌子自我炒作
「無論從什麼角度看,區塊鏈在未來都能產生很大的價值,這也是為什麼所有人都在積極研究的原因。」網路金融區塊鏈負責人李豐說,但是當下的區塊鏈技術的研究和應用都僅在嘗試階段,目前的區塊鏈技術確實有很大的不足。
據李豐介紹,從行業的技術水平角度說,無論是區塊鏈技術的性能也好,還是與業務結合、底層技術演算法,都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而如今,針對區塊鏈的基建設施仍然沒有搭建完畢,區塊鏈距離應用大量落地仍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實際上,縱觀BAT三個互聯網巨頭在區塊鏈上的布局,已經開始有一些應用逐步落地。但大多仍處於研發階段。
自2016年開始,阿里就已經在公益慈善追蹤、跨境食品供應鏈、醫療等領域嘗試使用區塊鏈技術。並且在去年確立「BASIC」戰略,開放區塊鏈技術。而今年阿里還推出奢侈品平台Luxury Pavilion,商品的原材料生產過程、流通過程、營銷過程均寫入區塊鏈。
而騰訊雲則在今年4月初發布區塊鏈TBaaS白皮書,以騰訊雲為依託建立區塊鏈服務。同時,騰訊還在去年與中國銀行創辦聯合實驗室,雙方將基於區塊鏈、大數據等方面全面開展合作。
值得注意的是,區塊鏈技術的研究仍然在持續,業內普遍認為區塊鏈技術仍然處於早期發展水平,但確實有一些企業拿著區塊鏈的幌子在自我炒作。
4問
區塊鏈可以帶來什麼機會?
這場盛宴顯然將不再屬於投機者
今年2月,《人民日報》關於區塊鏈的文章,點燃了全國對區塊鏈技術的熱忱。北大光華金融科技實驗室研究員竇佳麗在《人民日報》上撰文指出,區塊鏈的誕生,將大幅降低價值傳輸成本,又一次極大地解放生產力,應該抓住區塊鏈這個機遇。
在2018博鰲新浪財經之夜·正和島夜話上,迅雷集團CEO陳磊表示,區塊鏈的創新改變了社會組織結構,給了中國一個超越美國和西方國家的機會。「電子產業、通信產業、互聯網產業的發展過程中,中國比美國和西方國家起步晚,區塊鏈真的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機會,因為中國幾乎跟西方世界同時起步。」
而中澤嘉盟投資基金董事長吳鷹則認為,區塊鏈帶來的機會是很多人想像不到的,是互聯網初期的若干幾十倍、幾百倍甚至上千倍。
在吳鷹看來,資本更應該支持那些「真正創業者」,在區塊鏈領域,所謂真正創業者不僅是「想長期幹事」的人,更重要的是「技術層的人」。他認為,區塊鏈很適合真正懂互聯網技術的人去創業,他們從做產品開始,從最底層的技術開始,確實能夠搭建新的區塊鏈技術平台。
不過,這場盛宴顯然將不再屬於投機者:對於普通的投資者而言,區塊鏈概念或許不再是個容易賺錢的地方。著名財經評論人士吳曉波預測,散戶化的區塊鏈熱將成為年度最大的投資笑話。他認為,投資機會的金融衍生化,似乎在讓每一個人都有機會分享到科技變革的紅利,但在事實上,它更多屬於投機做局者的圈套。
也就是說,回歸技術本身,發展技術而非自欺欺人的手段,才能讓技術真切地應用於世,讓技術發揮最大的價值服務於人,才會給中國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帶來切實有效的利好作用。
㈧ 當用戶已經被數據化,押注互聯網金融的bat誰會笑到最後
1、挖掘金融數據的價值
金融和數據很難脫離關系,隨著搶占場景階段的結束,互聯網金融正在進入深化變現的階段,無論是消費金融,還是現金貸,這都離不開大數據風控。
相比之下,阿里擁有更多的用戶消費數據,網路則掌握著最強的數據建模和分析能力,而騰訊則擁有最復雜的社交關系鏈,這些數據將成為BAT三巨頭產品差異化的關鍵
2、金融場景海外化擴張
隨著國內互聯網金融市場競爭的飽和,以及中國遊客大量出海消費,擴張海外場景正在成為新一輪爭奪的焦點。網路的選擇是通過工具化產品的國際化在海外建立了一系列消費場景。
而阿里巴巴和騰訊則更多是藉助移動支付。如今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在泰國、日本、韓國等中國遊客的熱門目的地都投入了大量的線下廣告和線上補貼活動。
微信支付目前已經接受超過10種外幣交易,而支付寶則與多個國家的7-11便利店達成合作關系,並對接了日本全境1.3萬家羅森便利店。這場關於海外金融場景的爭奪2017年仍將持續。
3、金融科技探索新模式
正如網路董事長兼CEO李彥宏在網路第四季度財報中提到的那樣,「網路正在用科技的力量重新定義互聯網金融、重塑行業規則,引領人工智慧與場景應用有機結合的金融創新。」當然,在互聯網的世界裡,技術能力也不盡相同。
基於人工智慧技術,網路探索的是「千人千面」的定製化財富管理服務,騰訊則在區塊鏈等新金融技術領域展開嘗試,而阿里巴巴則更多藉助阿里雲的海量數據處理能力探索金融的新模式。這些由技術內生出的模式變革正在影響和撼動著中國金融業。
4、金融技術的開放生態
改變現有金融模式的前提是有足夠豐富的數據源源不斷地輸入,從而訓練演算法模型,不斷精進。因此在未來的幾年中,擁有技術能力與技術優勢的公司選擇將自己的技術輸出給業界,展開更多的同業合作,共享技術成果的同時,收集更廣泛的數據,並推動傳統金融行業數字化或許是互聯網金融發展的重要趨勢。
阿里巴巴在去年的雲棲大會上正式啟動「螞雲計劃」,升級後的阿里金融雲將為合作夥伴包括雲計算、人工智慧、安全、信用支付、金融生態於一體的金融雲服務。
而網路的優勢在於人工智慧方面的深入布局,所以網路金融主要以身份識別認證、大數據風控、智能投顧、量化投資、金融雲、智能獲客為六大金融科技發展方向,向業界開放能力。
至於騰訊,在騰訊集團的連接戰略下,騰訊金融雲則專注於做金融機構的連接器,為互聯網金融企業提供基礎設施。
一個總結
對於巨頭而言,萬億級互聯網金融蛋糕顯得十分誘人,尤其是在各家先後拿全各類牌照後,之前限制互聯網金融發展的「玻璃門」正在減少,C端用戶也正在被更系統地數據化。
如果說過去的3-5年是互聯網金融的野蠻生長時期,那麼在2017年,或許國內的互聯網金融將發展得更貼近與國外更喜歡用的一個詞——FinTech 金融科技,金融行業不再是鐵板一塊,它正在被新技術所影響滲透,而對於BAT而言,或許同時掌握核心技術和海量數據才會成為最終勝出的那一家。
㈨ BAT的金融大數據到底是如何運作的
1、大數據徵信:在個人徵信領域,目前是金融行業面臨的最大問題。基於用戶在互聯網上的消費行為、社交行為、搜索行為等產生的海量數據,其價值並未被充分挖掘,個人徵信在大數據的採集和信息挖掘上面仍有很大的想像空間。阿里的芝麻信用在其中算是最會玩的。芝麻信用幾乎打通了用戶的身份特質,行為偏好,人脈關系,信用歷史,履約能力等各類信息。這恰恰是因為接入了電商、支付、社交等各類數據維度。
2、大數據風控:大數據風控目前應該是前沿技術在金融領域的最成熟應用,相對於智能投顧、區塊鏈等還在初期的金融科技應用,大數據風控目前已經在業界逐步普及。目前,美國基本上都用三大徵信局的信息,最傳統的評分基本上都是用FICO來做的。各家平台會嘗試著用機器學習、神經網路等大數據處理方法。
國內市場對於大數據風控的嘗試還是比較積極。特別是大公司,可以將移動互聯網的行為和貸款申請人聯繫到一起展開大數據風控。網路在風控層面上的進展還是比較突出,網路安全每天要處理數十億網民搜索請求,保護數億用戶的終端安全,保護十萬網站的安全,因此積累了大量的數據。
一個很具體的案例就是,通過海量互聯網行為數據,比如監測相關設備ID在哪些借貸網站上進行注冊、同一設備是否下載多個借貸App,可以實時發現多頭貸款的徵兆,把風險控制到最低。
3、大數據消費金融:消費金融對大數據的依賴是天然形成的。比如說消費貸、工薪貸、學生貸,這些消費型的金融貸款很依賴對用戶的了解。所以必須對用戶畫像進行分析提煉,通過相關模型展開風險評估,並根據模型及數據從多維度為用戶描繪一個立體化的畫像。
網路金融的優勢在於,通過基於大數據和人工智慧技術為基礎的合作商戶管理平台,為合作商戶提供涵蓋營銷和金融服務的全面管理方案,降低獲客成本,解決細分行業的微小需求。一方面可以降低風險,另一方面也能提升金融的安全度。
在大數據消費金融的領域中,騰訊和阿里的優勢很大程度上是在渠道層面上的。正如前文所說的,阿里以電商-支付-信用為三級跳板,針對性很強支付寶接入消費金融產品之後會有較強的渠道作用。而在去年12月,騰訊的「微粒貸」已經接入到了微信支付當中。在消費金融的發展速度上,騰訊速度也不差。
4、大數據財富管理:財富管理是近些年來在我國金融服務業中出現的一個新業務。主要為客戶提供長期的投顧服務,實現客戶資產的優化配置。這方面業務在傳統金融機構中存在的比較多。不過因為技術能力不足,大數據財富管理在傳統金融機構中相對弱勢。
財富管理在互聯網公司的業務中也非常流行。螞蟻金服一開始最為簡單的財富管理方式就是余額寶,後來逐漸演化成經過大數據計算智能推薦給用戶的各種標准化的「寶寶」理財產品。網路金融相對來說更進一步,是依託「網路大腦」通過互聯網人工智慧、大數據分析等手段,精準識別和刻畫用戶,提供專業的「千人千面」的定製化財富管理服務。
金融大數據的孿生兄弟金融雲是地基,未來更具看點
大數據和雲計算永遠都是相伴相隨的一對孿生兄弟。金融大數據核心工作包括三方面,即獲取數據、建立模型、模型在實踐中優化、迭代。而對於金融大數據而言,金融雲才是它的地基。
打個不恰當的比方,前文中說大數據是煤礦,而金融雲其實就是礦井。礦井的安全行、可靠性決定了挖煤的效率和結果。
金融雲把底層技術很多問題都解決了。大量金融模型都是金融雲所引入的,如客戶模型、產品模型、賬務模型等。同時金融雲關注金融本身的嚴謹性和周密性、安全性的考慮。
2016年7月,「騰訊雲+未來」峰會上,騰訊雲和騰訊金融雲都已成為最重點部署的業務。同年9月,網路世界大會金融科技分論壇上,網路金融雲正式向業界開放。據時任網路金融研發負責人沈抖表示,網路金融雲將通過人工智慧、安全防護、智能獲客、大數據風控、IT系統、支付等六大技術能力給合作夥伴賦能。10月,阿里雲棲大會上,阿里金融雲負責人則是提出將會和生態合作夥伴、服務聯盟為金融行業量身定製推出雲增強服務。
大數據必須要跑在雲端,而金融大數據更需要和業內其他企業展開數據、支付、業務等一系列的合作。金融雲對可用性、安全性的要求嚴格,比如說對一個高度可控可信的雲安全體系而言,基礎環境安全、風控與審計、數據安全三者缺一不可。而金融雲在未來的競爭中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
㈩ 新零售是一種什麼模式
您好,很高興為您解答
新零售,英文是New Retailing,即個人、企業以互聯網為依託,通過運用大數據、人工智慧等先進技術手段並運用心理學知識,對商品的生產、流通與銷售過程進行升級改造,進而重塑業態結構與生態圈,並對線上服務、線下體驗以及現代物流進行深度融合的零售新模式。
線上線下和物流結合在一起,才會產生新零售。2016年10月的阿里雲棲大會上,阿里巴巴馬雲在演講中第一次提出了新零售,「未來的十年、二十年,沒有電子商務這一說,只有新零售。」
(10)阿里雲棲區塊鏈大賽擴展閱讀:
發展動因:
一方面,經過近年來的全速前行,傳統電商由於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終端大范圍普及所帶來的用戶增長以及流量紅利正逐漸萎縮,傳統電商所面臨的增長「瓶頸」開始顯現。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全國網上零售額的增速已經連續三年下滑,2014 年1-9 月份的全國網上零售額為18238億元,同比增長達到49.9%;2015年1-9月份的全國網上零售額為25914億元,同比增長降到36.2%,而在2016年的1-9 月份,全國網上零售額是34651 億元,增速僅為26.1%。此外,從2016 年「天貓」、「淘寶」的「雙11」總成交額1207億元來看,GMV增速也從2013 年超過60%下降到了2016年的24%。根據艾瑞咨詢的預測:國內網購增速的放緩仍將以每年下降8-10 個百分點的趨勢延續。傳統電商發展的「天花板」已經依稀可見,對於電商企業而言,唯有變革才有出路。
另一方面,傳統的線上電商從誕生之日起就存在著難以補平的明顯短板,線上購物的體驗始終不及線下購物是不爭的事實。相對於線下實體店給顧客提供商品或服務時所具備的可視性、可聽性、可觸性、可感性、可用性等直觀屬性,線上電商始終沒有找到能夠提供真實場景和良好購物體驗的現實路徑。因此,在用戶的消費過程體驗方面要遠遜於實體店面。不能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對高品質、異質化、體驗式消費的需求將成為阻礙傳統線上電商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硬傷」。特別是在我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斷提高的情況下,人們對購物的關注點已經不再僅僅局限於價格低廉等線上電商曾經引以為傲的優勢方面,而是愈發注重對消費過程的體驗和感受。因此,探索運用「新零售」模式來啟動消費購物體驗的升級,推進消費購物方式的變革,構建零售業的全渠道生態格局,必將成為傳統電子商務企業實現自我創新發展的又一次有益嘗試。
1)線上零售遭遇天花板
雖然線上零售一段時期以來替代了傳統零售的功能,但從兩大電商平台,天貓和京東的獲客成本可以看出,電商的線上流量紅利見頂;與此同時線下邊際獲客成本幾乎不變,且實體零售進入整改關鍵期,因此導致的線下渠道價值正面臨重估。
2)移動支付等新技術開拓了線下場景智能終端的普及,以及由此帶來的移動支付、大數據、虛擬現實等技術革新,進一步開拓了線下場景和消費社交,讓消費不再受時間和空間制約。
3)新中產階級崛起
新中產階級畫像:80/90後、接受過高等教育、追求自我提升,逐漸成為社會的中流砥柱。
新中產消費觀的最大特徵:理性化傾向明顯。相較於價格,他們在意質量以及相應的性價比,對於高質量的商品和服務,他們願意為之付出更高的代價。不菲的收入與體面的工作給中產帶來片刻的欣慰,但不安與焦慮才是中產光鮮外表下最戳心的痛點,消費升級或許正是他們面對這種焦慮選擇的解決方案。
望採納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