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區塊鏈知識 » 美國大選選票區塊鏈水印

美國大選選票區塊鏈水印

發布時間: 2022-08-04 21:49:07

A. 現在老是說什麼美國大選,我今年20歲了,選票長啥樣的唉~我連這點常識都不懂,真是恥辱。

用恥辱這個詞太嚴重了吧?再說了美國的選票有幾個中國人見過?照你這樣說法,幾乎所有沒有美國國籍的中國人都有這個恥辱,是嗎?

B. 美國大選普選票是怎麼得來的,上次的選舉戈爾那比布希比50多萬張的票是怎麼得來的

按美國的選舉制度,它不是在全國范圍內計算誰贏得注冊選民的「人頭票」多數來確定贏輸,而是按照總共 538 張「選舉人票」計算,哪個候選人贏得超過半數的 270 張,誰就是美國的下屆總統。

在二百年前美國剛建國時,美國的先賢就設計了「選舉人」制度,當時主要目的是為了防止政客向選民虛假承諾騙取選票,由「選舉人」間接選總統,以避免弊端。但今天這層意義已消失,它和間接選舉無關,也沒有實際的選舉人,只有「選舉人票」。這種制度主要是為了尊重各州的權利,它是美式民主的放權、尊重地方州權的體現。

美國全部「選舉人票」共 538 張,是參議員( 100 名)、眾議員( 435 名)、華盛頓特區代表( 3 名)的總數。參議員按州分配, 50 州每州 2 名;眾議員按人口產生,約 50 多萬人選出一名。例如紐約州約有 1,600 多萬人口,就有 31 名眾議員,再加上 2 名參議員,總共有 33 張選舉人票。

按照選舉人票制度,任何一個總統候選人如果贏得了這個州的多數人頭票,就算贏得了這個州的所有選舉人票,被稱為「贏者通吃」。候選人在各州贏得的選舉人票累計超過 538 票的一半( 270 張),就當選總統。

由於是採用贏者通吃的計算方式,那麼就可能出現候選人贏了全國按人頭計算的普選票,卻因選舉人票沒過半而輸了大選的現象。例如,上次大選時,在全國人頭票中,民主黨候選人戈爾比共和黨候選人布希多出 50 萬張,但由於最後在佛羅里達州布希贏了戈爾幾百張人頭票,按贏者通吃原則,布希就贏得了該州的全部 25 張選舉人票,因而使他的選舉人票在全國超過半數,而當選了總統。

C. 美國大選日期是怎樣規定的

今年的美國大選日是11月3日。在前不久美國總統特朗普提議推遲大選,理由是擔心「投遞選舉」會導致大選不準確或者欺詐。特朗普建議推遲大選的主要目的其實還是為了扭轉自己的選情贏得時間。不過這遭到國會兩黨的抵制。最終白宮不得不宣布原定的選舉日期不變。

(投票)

美國大選日期是「死的」,而候選人則是活的。選舉日的確定需要綜合各種因素,克服各種困難,然而技術的進步使得選舉過程時長縮短。在未來傳統前往投票站現場投票方式可能會慢慢被淘汰。郵遞投票的方式也將會取消,基於區塊鏈加密演算法技術而產生新的電子投票系統會改變一切。相比傳統投票,其更加安全,也保證即時性,而且無法操縱選舉結果,絕對真實可靠。屆時美國傳統的選舉人團制度也將會改革。

D. 美國大選選票

美國總統是由各州議會選出的選舉人團產生,而不是選民直接產生,各州按人口比例選出選舉人團,各州選舉人票數等於該州眾議員數(按人口比例產生)加上該州參議員數(各州都是兩名),全國一共是538張選舉人票.

全美國的登記選民以州為單位先進行普選,計算選票多少,一個總統侯選人一旦在這個州普選中的得票勝出,也就贏得了該州的全部選舉人票(緬因州和內布拉斯加州除外,這兩州是按普選比例分配選舉人票)。總統候選人獲得全國50個州和華盛頓特區總共538張選舉人票的一半以上(270張以上)即可當選。

E. 美國大選的選票問題!

美國總統大選每四年舉行一次。十一月第一個星期一以後的星期二是投票日。五十個州和首都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的選民共同參與,進行間接選舉。

美國憲法規定,大選採用「選舉人團制」,即首先由選民投票,選出「總統選舉人」;然後由選舉人投票,獲得半數以上選舉人票的候選人,當選為總統。

選舉人由各州按照州議會所定方式選派。其數目等於該州在國會的參、眾議員總數。根據法律規定,參議員、眾議員、聯邦公職人員不得成為選舉人。

因為選舉人必須向選民保證,支持某位候選人。所以,當一個州的多數選民投票支持某一候選人時,那個州的「總統選舉人」就必然要支持本州選民的決定。這就形成了一個重要的選舉規則:「勝者通吃」。即任何一個州,哪個候選人獲得多數選民票,即獲得該州的全部選舉人票。

隨後,總統選舉人於十二月第二個星期三以後的第一個星期一,集於各州首府,選舉總統和副總統。

選舉人票的數量,體現州權平等原則,根據各州在國會的議員數量而定。例如,每個州都在國會有兩名參議員和至少一名眾議員,所以,任何州都至少有三票。但人口多的大州,除了這三票以外,眾議員人數越多,選舉人票數也就越多。一九六一年,美國憲法修正案批准華盛頓特區可以像州一樣有總統選舉人。

這樣,美國國會有一百名參議員、四百三十五名眾議員,加上華盛頓特區的三票,總統選舉人票總共就是五百三十八票。

在「勝者通吃」的選舉人團制度下,選民票和選舉人票是兩個不同概念。獲得多數選舉人票的候選人才能當選。

如果沒有人獲得多數選舉人票,則由眾議院按照一州一票的原則,對獲得選舉人票數位居前三的候選人進行表決。各州的投票必須得到多數眾議員的認可。得絕對多數票,即至少二十六票的候選人,當選為總統。一八二四年大選中,亞當斯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當選的。

此外,解決選舉紛爭還有其他辦法。一八七六年的糾紛由國會成立選舉委員會投票解決,二000年則由聯邦最高法院投票解決,兩次選舉最終都以一票定江山。

F. 你認為特朗普會翻盤嗎

特朗普要翻盤只有一種可能,那就如美國情報界泰斗皮切尼克博士所說那樣,這次大選是美國歷史上最大的"釣魚行動",從一開始就是有計劃協調一致的行動。他說選票有水印標記,標記印有QFS區塊鏈加密代碼,旨在跟蹤每一次選票。如果真如皮切尼克所說,那特朗普就太可怕了,不僅能夠翻盤,而且是對拜登和民主黨致命性打擊,一但成功華盛頓的沼澤真的要被他抽干。

不過直到目前,還沒有看到特朗普拿出有力的作弊證據並在其訴訟州取得實質性突破。離各州選舉結果確認時間只有一個月,留給特朗普翻盤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而且他還是美國近幾十年來沒有發動大規模戰爭的總統,並在中東開啟了新的和平進程,他在黑命貴種族騷亂中堅決維護法律與秩序,堅持在國際事務中推行美國優先,努力挽救美國日漸式微的國運,贏得了美國藍領和右翼群體的信賴。但在建制力量主導的美國政治生態圈中,特朗普註定是一個影響歷史進程的悲劇人物,只是一個高舉長茅沖向風車唐吉訶德。

G. 大概是關於美國大選的始末、歷史與現狀!有點掃盲的程度!

總的來說 是直接選舉和間接選舉相結合 具體內容往下看

美總統是怎樣產生的?------經民選但非全民普選

美國離2008年大選還有一年多的時間,初選也還沒有正式開始,但民主、共和兩黨參選人的競選活動已經如火如荼地展開。不過,美國總統不是由選民直接投票選出,而是要取決於選舉團的投票結果。

每隔4年,11月的第一個星期二,美國9千萬以上的選民要投票選舉選舉團(Electoral College)的成員(electors)。根據選舉團制度,每州選民的投票只決定這個州的選舉人,並且實現知道、也就是選舉團的成員投哪一位候選人的票。在一個州的選民投票中得到半數以上選票的候選人獲得這個州全部的選舉人票。選舉人在12月中旬再投票選出美國總統。

*獲半數以上選舉人票即當選總統*

那麼選舉團是如何組成的,共有多少名選舉人呢?根據美國憲法第二條和1804年通過的第那2項憲法修正案,每州的選舉人數目相當於這個州選出的議員的數目。美國首都華盛頓所在的哥倫比亞特區擁有3位選舉人的名額。目前美國的選舉團共有538名成員。總統候選人獲得的票數如果超過這個數目的一半,也就是獲得270張以上的選舉人票,就能當選。如果候選人中沒有一人獲得的選票達到這個數目,就要由眾議員的投票來決定。

每州的眾議員合在一起只有一張選票,票數超過半數的候選人當選為總統。這種情況在美國歷史上只發生過兩次。一次是1801年當選的湯瑪斯.傑佛遜總統,另一次是1825年當選的約翰.昆西.亞當斯總統。

雖然從理論上來說選舉人應當根據選民的意志來投票,但是美國憲法並沒有強制他們這樣做。事實上,很少有選舉人倒戈,而且這種「不忠實」的選票也很少能改變選舉的結果。一些州的法律禁止選舉人倒戈。

*普選得票總數落後仍能贏得大選*

那麼,美國歷史上發生過總統候選人普選得票總數落後、卻贏得大選的情況嗎?答案是肯定的。到目前為止,這種情況總共發生過3次。

1876年,美國共有369張選舉人票。在當年的總統大選中,共和黨候選人拉瑟弗.德海斯普選得票403萬6千298張,民主黨候選人塞繆爾.蒂爾登普選得票430萬590張。海斯普選得票少於蒂爾登,但獲得的選舉人票卻以185比184超出一張,從而當選總統。

1888年,美國共有選舉人票401張。共和黨總統候選人本傑明.哈里森普選得票543萬9千853張,同時獲得233張選舉人票。民主黨候選人格羅弗克利夫蘭普選得票554萬309張,但僅獲得168張選舉人票。結果,哈里森贏得大選。

2000年,美國選舉人票為538張。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喬治.W.布希普選得票5千零45萬6千零2張,少於民主黨競選對手阿爾戈爾的5千零99萬9千897張選票,但布希由於贏得271張選舉人票而當選總統。

一旦出現總統候選人普選得票雖少、卻由於贏得多數選舉人票而當選總統的情況,大多數美國選民自然不會感到高興。那麼,美國的開國先賢為什麼要建立這樣一種制度呢?

美國總統選舉法規:怎樣進行美國總統大選初選

2008年1月以後,美國一些州會相繼舉行大選初選。在初選過程中,政黨內部的總統競選人要在各州展開競選,獲得黨內代表票數最多的候選人經黨代表大會提名,將作為本黨唯一的總統候選人,在大選中和競爭黨派的總統候選人進行決戰。

*初選和基層黨團會議初選*

初選(Primary)是美國總統大選第一階段的選舉,其目的是在11月的總統大選之前,對政黨內部的總統競選人進行篩選。每個州篩選總統競選人的程序都不同,大多數州採用「個人投票初選」,通過人們各自投票,選出自己喜歡的政黨總統競選人。

目前,美國大多數州都採用這種初選方式,但是,也有少數州採用「基層黨團會議初選」(Caucus),通過黨員集體開會討論,推選出滿意的政黨競選人。

哈佛大學法學院教授希瑟.格肯(Heather Gerken)解釋了「個人投票初選」和「基層黨團會議初選」之間的區別。她說:

「『個人投票初選』很像大選,人們要通過投票,在候選人的名單上標出自己最喜歡的候選人,得票最多的就獲得初選的勝利。『基層黨團會議初選』則更象國會辯論。議員們進行激烈辯論,並尋找妥協方案,它又象市政會議,大家聚集在一起,對某一事務做出決定。」

賓夕法尼亞大學法學院教授納特.佩爾西利(Nate Persily)指出,這兩種形式關鍵區別在於一個是不記名投票,另一個是公開投票。

佩爾西利教授說:「『個人投票初選』是指人們要投票選出一位候選人,沒有人知道是誰投的票以及投了誰的票。但是,『基層黨團會議初選』更類似於集體決定,人們會站起來公開表示投票支持某一位候選人,然後大家再分成不同的小組,哪位候選人在小組中得到的支持票越多,那麼他在舉行『基層黨團會議初選』的州的某一選區得到的代表票數就越多。」

這樣看來,如果希望更多的人參與投票,而且保持投票的隱私,可以選擇「個人投票初選」,如果希望就某一問題進行公開的和更深入的討論,可以選擇「基層黨團會議初選」,究竟採取哪種方式,由各州自己來定。但是,美國歷史早期,各州一般通過「基層黨團會議初選」選舉政黨總統候選人。

*改革投票程序*

哈佛大學法學院教授希瑟.格肯指出,由於出現過政黨操縱投票等舞弊問題,各州開始改革投票程序。她說:

「美國歷史上投票一度存在很多舞弊問題,例如1800年代末期和1900年代初期,出現過政黨自己印選票,通過免費提供酒來拉攏選票,以及看著別人投票的作法。為了阻止這種舞弊行為,各州開始參與到投票中來,並且對什麼人可以參加初選進行調控。現在,各州在這方面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但是它不是對人們應該投誰的票,而是對投票程序、什麼時候以及如何投票進行控制,同時負責清點選票等。」

*初選不是直接選舉*

南加州大學法學院教授伊麗莎白.加勒特(Elizabeth Garrett)說,無論採取哪種方式,人們都不是直接投總統競選人的票。她說:

「在『個人投票初選』和『基層黨團會議初選』中,參加投票的人實際上不是直接投票選舉政黨競選人,例如,在初選中,人們不是直接投票支持民主黨的總統競選人本人,而是投票選出參加民主黨黨代表大會的代表,然後再由他們到那裡選出總統候選人。」

賓夕法尼亞大學法學院教授納特.佩爾西利進一步解釋了這個做法。他說:「每個州會根據人口多少被給予一定數目的代表,因此象加州或紐約這樣的大州就比特拉華、新罕布希爾這樣的小州,以及懷俄明這樣以農業為主的州的代表票數多許多。政黨總統競選人要在初選結束之前盡可能多地爭奪代表的票數,誰得票多,誰就是贏家。」

*各州競選法規*

美國聯邦一級有一些法律規定,每位公民,無論種族和性別如何,都有平等的投票權。但是,美國的競選法主要還是在州一級,全美50個州各有各的選舉規定和投票方式,總統大選也不例外。

例如在大選初選問題上,就有數以百計的法律條文和規章。例如有些州為了選出公眾都喜歡的總統候選人,允許跨黨派投票,但是也有一些州只允許本黨成員參加黨內初選,以確保選出真正忠實於這個黨的總統候選人。

南加州大學法學院教授伊麗莎白.加勒特介紹了各州做法上的不同。她說:

「美國有兩種『個人投票初選』。拿民主黨初選為例,有些州採用封閉的『個人投票初選』,因此只有注冊的民主黨成員可以參加投票,其他一些州,例如我所在的加州,採用半封閉的『個人投票初選』,允許民主黨和獨立派人士參加投票。而『基層黨團會議初選』有所不同,因為人們要聚到在一起進行討論,因此會佔用個人更多的時間,參加這種初選的人一般都是黨內忠實成員。」

*新罕布希爾和愛奧華一馬當先*

另外,各州對什麼時候舉行初選也有自己的法律規定。從傳統上講,第一個舉行「個人投票初選」的州的是新罕布希爾,第一個舉行「基層黨團會議初選」的州是愛奧華。初選的最初階段非常關鍵,因為選舉結果一般可以反映出政黨候選人的實力如何,而且往往會對後來的選舉產生很大的推動力,因此政黨總統競選人都會努力爭取在最先舉行初選的州獲得勝利。

至於哪個州應該最先舉行初選,完全取決於各州的法律,例如新罕布希爾州通過的法律規定,它的初選必須在其它任何一個州舉行初選的一個星期之前舉行,因此如果有哪個州通過新的法律,把自己的初選時間提前,那麼,新罕布希爾州的初選時間也就自動提前。

南加州大學法學院教授伊麗莎白.加勒特指出:「在應該由哪個州最先舉行初選的問題上一直存在著爭執,因為沒有一個州願意在競選已經成為定局後才開始舉行初選。共和黨和民主黨長期以來都在新罕布希爾和愛奧華州舉行初選和基層黨團會議初選。

「對於這兩個州是不是最先舉行初選的最佳地點,有很多的爭議,因為它們都不算是美國具有代表性的州,這兩個州都是農業州,而且少數族群也不是很多,因此比較有代表性的大州選出的代表可能和它們選出的代表不一樣。」

*州和政黨發生沖突怎麼辦?*

羅約拉法學院教授理查德.哈森(Richard Hasen)指出,政黨內部的競選規定和州競選法有時也會發生沖突。他說:

「各州可以自己定初選時間,但是如果政黨不同意,它可以不接受州選定的日期。例如,如果加州通過法律說,它將在新罕布希爾州之前舉行初選,民主黨可以說,如果這樣,它就不承認加州的初選結果,因為它已經向新罕布希爾做出承諾,讓它首先舉行初選。」

上面,我們介紹了各州大選初選的一些法規,當然各個政黨也有自己的競選規定。如果它們之間發生沖突,美國法律如何判定呢?根據美國法庭的判決,在由誰參加初選以及初選法規的問題上,政黨有最後的決定權,也就是說,州的法律要服從政黨的競選規定,接下來,我要為您介紹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審理的一起涉及競選法的案子。

*加州法律允許跨黨派初選*

1996年,加州選民通過全民公決,通過了「總括性初選法」。這個法律規定,無論選民個人屬於什麼黨派,他們都可以參加其它黨派的初選,獲得票數最多的政黨候選人將獲得本黨總統候選人的提名。

加州羅約拉法學院教授理查德.哈森介紹了這個法律的內容。他說:

「加州的法律說,參加初選投票的人,無論他們屬於哪個政治黨派,應該被允許參加初選,例如,如果我是民主黨,我可以參加共和黨的初選,而且可以不受次數限制地變換參加初選,例如在選舉州長時,我可能決定參加共和黨的初選,而在選舉參議員時,我則可能決定參加民主黨的初選。」

*加州競選法引起爭議*

支持「總括性初選」的人士認為,這個體制可以促進更多的人投票,而且能夠選出比較溫和的候選人。但是,傳統上一直禁止非本黨成員參加本黨大選初選的加州民主黨和共和黨均表示,允許非本黨成員參加初選,會使兩黨難以選出更好地代表本黨觀點的候選人。

因此,以民主黨為首的幾個政黨,分別向法庭提出訴訟,控告加州政府,理由是加州的初選法違反了憲法給予他們的結社自由。但是,被起訴方的代表、加州州務卿比爾.瓊斯申辯說,「總括性初選」可以使民意得到更好的體現。

地區和上訴法院的判決以州的利益大於政黨的權利為由,做出有利於加州政府的判決。但是,加州民主黨不服,繼續上訴。

*法庭裁定黨派利益優先*

2000年6月26號,美國聯邦最高法院以7比2的多數判決說,加州的初選法違反了政黨的憲法權利,因為美國聯邦憲法確保政黨本身,而不是其它什麼人,選擇本黨候選人的權利。

這項判決一方面否定了加州的初選法,另一方面也意味著,在競選法的問題上,例如在誰可以被允許參加政黨初選和由哪個州最先舉行初選等問題上,應該由政黨,而不是州做出最後的決定。

*總統候選人提名*

我們一開始提到大選初選結束後獲得代表票數最多的競選人將獲得政黨的提名。但是,羅約拉法學院教授理查德.哈森指出,實際情況是,前幾個州的初選下來,有些候選人看到自己得到的代表票數很少,而且沒有希望出線,因此在初選結束之前就退出競選。

哈森教授說:「近些年來,往往在黨代表大會開始之前,人們就知道誰會被提名為政黨唯一的總統候選人了,因為會有一個候選人得到的票數非常多,以致於黨代表大會上代表投票只不過是履行應盡的義務而已,這已經成為司空見慣的事了。」

在各州舉行初選後,各政黨將舉行黨代表大會,再由與會代表投票提名本黨唯一的總統候選人,南加利福尼亞州大學法學院教授伊麗莎白.加勒特指出,代表們在投票問題上比較靈活。她說:

「有些政黨候選人有可能在大選之前就退出競選,因此,那些本來決定投票支持他們的代表,如果在初選中被推選去參加黨代表大會的話,就有了投票支持其他候選人的靈活性。除此之外,還有些所謂的『超級代表』,他們不用經過初選,而是由黨內決定參加黨代表大會。因此,這是一個非常靈活的體制。但是,一般來說,人們可以通過在初選中被選出的代表,就對誰會在黨代表大會上獲得提名略知一二了。」

一般來說,參加黨代表大會的代表會提名獲得代表票數最多的候選人。如果沒有一位候選人在初選中獲得提名所需要的足夠票數,那麼黨代表大會上還要再次進行投票,代表們也可以投票支持他們在初選中沒有投票支持的候選人。

*大選初選利弊*

對於大選初選,有人支持,有人反對,賓夕法尼亞大學法學院教授納特..佩爾西利分析了其中的原因。他說:

「『大選初選』看上去很民主,因為普通黨員可以更多地參與到這個制度中來,而且還可以避免政黨內部的欺騙行為。但是,我們發現,雖然允許更多的人投票可以使政黨更民主化,但是,實際情況是,往往在愛奧華和新罕布希爾等最初幾個州的初選過後,政黨總統候選人的提名就基本確定。從某種意義上說,到了全美大部份州開始舉行初選時,候選人已經被選出,這意味著,很多選民在選誰作為政黨總統候選人的問題上,不能進行有效的投票。」
參考資料:http://blog.cersp.com/userlog22/151635/archives/2008/715177.shtml

H. 美國大選選票能作假嗎

美國大選選票不能作假。

美國實行總統制,總統選舉每四年舉行一次。美國總統選舉制度復雜,過程漫長。選舉的主要程序包括預選、各黨召開全國代表大會確定總統候選人、總統候選人競選、全國選民投票選出總統「選舉人」、「選舉人」成立選舉人團投票表決正式選舉總統和當選總統就職典禮等幾個階段。

(8)美國大選選票區塊鏈水印擴展閱讀:

美國大選投票日是11月首個星期一的翌日(也即11月2日-11月8日之間的星期二)。由於美國橫跨6個時區,且有些州跨時區,因此,各州、甚至同一州的東西部投票開始和結束時間都有所差別。

位於美國東北部的新罕布希爾州兩個小鎮美國東部時間00:00(北京時間13:00)開始投票。最晚投票的是阿拉斯加州和夏威夷州,約於半天之後(北京時間次日凌晨)開始投票。

各地投票站一般開放12個小時。美東部時間18:00(北京時間次日07:00),印第安納州大部分地區和肯塔基州東半部最早結束投票。美東部時間次日00:00時(北京時間次日13:00),阿拉斯加州最晚結束投票。

熱點內容
比特幣中國地區三大交易所地址 發布:2024-11-19 10:14:35 瀏覽:750
簡單地說區塊鏈是什麼 發布:2024-11-19 10:02:46 瀏覽:892
比特幣算力合約哪家好 發布:2024-11-19 09:58:41 瀏覽:400
區塊鏈數字生命管理平台 發布:2024-11-19 09:52:27 瀏覽:591
比特幣冷錢包生成網站 發布:2024-11-19 09:28:53 瀏覽:295
幣印礦池賬戶在哪 發布:2024-11-19 08:53:21 瀏覽:949
輕松籌平台區塊鏈 發布:2024-11-19 08:28:52 瀏覽:933
怎麼查比特幣在哪個賬戶 發布:2024-11-19 08:20:14 瀏覽:494
百度區塊鏈寵物知乎 發布:2024-11-19 08:06:03 瀏覽:117
區塊鏈營銷證書 發布:2024-11-19 08:05:26 瀏覽: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