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焦點訪談區塊鏈
1. 怎麼評價《焦點訪談》如今是否變味了
《焦點訪談》以前可以說是最好的時事點評節目,直面社會存在的問題,但現在卻不一樣了。變味是肯定變味了的!她現在訪談的焦點越來越小,問題敘述的越來越平和,總得來講,他現在訪談的根本不叫焦點!說的難聽點,他現在等於街頭大媽之間的飯後閑聊!講的都是一些小問題,並且是已經解決過的社會小問題!
2. 區塊鏈是什麼為什麼很多互聯網大企業都熱衷投資
區塊鏈是一個信息技術領域的術語。從本質上講,它是一個共享資料庫,存儲於其中的數據或信息,具有「不可偽造」「全程留痕」「可以追溯」「公開透明」「集體維護」等特徵。基於這些特徵,區塊鏈技術奠定了堅實的「信任「基礎,創造了可靠的「合作」機制,具有廣闊的運用前景。
2019年1月10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發布《區塊鏈信息服務管理規定》 。「區塊鏈」已走進大眾視野,成為社會的關注焦點。
2019年12月2日,該詞入選《咬文嚼字》2019年十大流行語。
3. 30分!!《焦點訪談》急用啊 !!!!!!!
http://vsearch.cctv.com/ 2007年7月7日焦點訪談,《焦點訪談》7月7日播出節目《紀念抗戰勝利60周年--永遠的懺悔》主持人 敬一丹:
剛才大家看到的是1937年「七七事變」的歷史場景。68年前的那一天,日本發動了全面侵華戰爭,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在東方爆發的起點,而中國的全國性抗戰也由此開始。戰爭讓中華民族承受了巨大的災害,也讓戰爭的加害方侵華日軍的一些士兵經受了長久的良心煎熬。現在大家在屏幕上看到的是一幅版畫作品,它描繪了侵華日軍的惡行。它的作者就是當年參加侵華戰爭的一位日本的老兵。在他的作品中里,所有被殘害的中國百姓都是有血有肉的人,而手持刺刀的日軍卻是沒有靈活的骷髏。
解說:
這是一次特殊的畫展,地點在撫順戰犯管理所,作者是曾被關押在這里的日本老兵島亞壇,內容是揭露侵華日軍的暴行。在抗戰勝利60周年到來之際,在「七七事變」前夕來撫順辦這樣的畫展,是畫家島亞壇多年的宿願。雖然此行前曾不斷受到日本右翼分子的威脅、恐嚇,但他的目的單純而堅定,那就是向中國人民贖罪、懺悔。
島亞壇 原侵華日軍士兵:
我年輕時代曾經歷過地獄般的生活(殺了很多人),所以現在不管什麼時候,即使我被殺,我也不感到意外,我並在乎什麼榮譽,如果這種事情真的發生,我覺得這就是我在向中國人民認罪。
解說:
今年85歲的島亞壇原名窪田芳治,曾任日本陸軍第59師團54旅團109大隊第一中隊分隊長,1941年參加侵華戰爭,1945年被捕,1950年被送到撫順戰犯管理所改造。美術學院中出身的他把戰爭中的很多細節,深深地印在了記憶中。他自己雖然也盲目地和其他日軍一起揮動屠刀,但內心的矛盾從未停止,尤其日軍瘋狂地實施「三光政策」,成了他心靈中揮之不去的陰影。在他的作品中,日軍一律是骷髏的形象,沒有感情沒有思想。
島亞壇:
過了一年,過了兩年,去了一個又一個村落的時候,強奸婦女,強奸少女的事每天都在發生。我逐漸產生了疑問,這到底是為什麼?有一些日本底層的士兵因為沒受過什麼良好的教育,所以這種想法很淡薄,但是受到教育的人卻會從仁義道德方面去想這些問題,如果被害人是自己的兄弟姐妹,是自己的父母,會怎麼想呢?頭腦中產生了這種矛盾的思想,就這樣帶著矛盾的思想,在殺人的過程中走向戰爭。
解說:
與島亞壇同屬第59師團,但不在同一個旅的綿貫好男這一次也來到了撫順。在曾經關押過自己的房間里,他把自己的親身經歷講述給同行的日本年輕人聽。日軍第59師團一直活動在山東地區,個別部隊還執行過臭名昭著的「魯西細菌戰」。在綿貫好男的記憶中,日軍每過一村一寨都會留下令人發指的惡行。
綿貫好男 原侵華日軍士兵:
在一九四五年二月二十二、二十三日前後,在一次討伐中殺害了很多中國農民。其中我們中隊一個分隊里的六七個人拿一個青年當活靶子練刺刀,這件事是我一生中最難忘的。當時一個分隊有十六七個人,其中我們六七個人輪流用刺刀傷害了這個農民。我記得我是第三個或第四個開始動手的,在動手的時候我心情十分矛盾,雖然不願意做,但必須做,那是一種命令,只能服從命令。
解說:
1936年日軍修建的撫順監獄本來用於關押、殘害中國民眾和愛國志士。1950年被我國政府改名為撫順戰犯管理所。同年7月,969名日本戰犯被前蘇聯紅軍移交過來,加上原太原戰犯管理所轉來的日本戰犯,共982人。除了偽滿洲國總務長官武部六藏,731細菌部隊神原秀夫等著名戰犯,島亞壇、綿貫好男等人也在其中。
與日軍對待中國戰俘的做法完全相反,管理所沒有對日本戰犯實施任何虐待,而是提供了一個安靜的場所讓他們反省。看守所通過組織戰犯看材料、看電影等方式教育日本戰犯,有時直接把他們帶到侵略暴行的現場,很多頑固的軍國主義者就是這時發生的轉化。用他們自己的說法是從野獸變成了人。曾經殺害趙一曼烈士的大野泰治就是在管理所院內認識到了戰爭的罪惡。
劉家常 撫順戰犯管理所管教人員:
那年我來的時候,三年自然災害,我們在院內挖菜窖,挖來挖去,挖了許多屍骨,還有一些日本戰爭時期的炮彈。其中發現有一個少女的頭骨,讓他們自己去簽定、鑒別這是少女的頭骨。所以我們當年就用當地的實際情況,用活生生的(事實)來教育這些戰犯。當時大野泰治痛哭流涕,就進行交代,坦白了這些方面的罪行。
解說:
各種教育手段的結合使日本戰犯深深認識到他們對中國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除了島亞壇還有其他人也拿起畫筆,畫出了自己深切的懺悔。在1956年6月,我國最高人民法院軍事法庭對他們進行審判時,很多日本戰犯跪在地上要求對自己處以極刑,這也是世界審判史上罕見的現象。
高橋哲郎 原侵華日軍士兵:
當時去戰犯管理所之前,我在思想上可以說是一個純粹的軍國主義者。對於日本侵略中國,來到中國戰爭,從來沒想到過是一種侵略的行為。後來認識到,實際參加戰爭的人應當通過自己的親身經歷來說明這是非正義的戰爭,給中國人民造成了很大的傷害,通過自己的親身經歷讓日本人了解這場戰爭的真相。我們充分地認識到,這件事是非常有意義。
解說:
在教育年輕人時,日本老兵告訴他們那場戰爭留下的深刻印象,還有中國人民在抗戰中表現出來的頑強的民族精神和中國共產黨的部隊在戰斗時表現出來的高超戰術。在戰犯管理所改造期間,《論持久戰》是他們最愛讀的書籍,而毛澤東是他們最崇敬的軍事家。
綿貫好男:
東方紅,太陽升,中國出了個毛澤東。
解說:
出於對中國人民的歉意和對中國共產黨的尊重,曾在撫順戰犯管理所關押過的日本老兵組成了一個叫「中國歸還者聯絡會」的組織,一直在日本國內舉行各種揭露侵華日軍暴行的活動。隨著老兵們相繼去世,他們的子女和其他志同道合的朋友們又成立了叫「繼承會」的組織來繼承他們的遺志。幫助繼承會進行聯絡翻譯工作的日本華僑告訴我們,日本老兵的願望是把這樣的活動持續下去,因為現在的日本年輕人對這段歷史知道的太少了。
李樓 日本華僑:
不了解這場(侵華)戰爭,也就不了解曾經侵略過別人,他們以為(侵華)戰爭是為了保護自己。
日本青年:
首先是受到了震撼,原來竟做了這么殘忍的事。
日本青年:
我認為日本青年人有必要知道這些事,我希望更多的人了解,好多日本人都不知道。我覺得如果更多的日本人知道的話,許多問題就更容易解決。
日本青年:
我覺得這是日本人應該永遠承擔的。責任也好,罪過也好,因為日本人做了壞事。
解說:
在撫順戰犯管理所的院內,有一座「向抗日殉難烈士謝罪碑」,這是對自己行為感到懺悔的日本老兵們後來集資修建的。雖然沒有恢弘的氣勢,但這座碑卻代表了對中國人民的歉意,對日軍罪行的懺悔,對侵略戰爭的反思。它安靜地立在那裡,提醒人們,發生過的歷史無法被抹去。
主持人:
今天我們聽到的這些日本老兵的懺悔,侵華戰爭給中國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災難。在「七七事變」68周年的紀念日,我們難忘這樣一組數字:抗日戰爭中,中國軍民傷亡3500萬,直接經濟損失1000億美元,間接經濟損失5000億美元。我們中華民族以巨大的代價抗擊侵略,贏得和平。今天,讓我們為死難的同胞哀悼,為珍貴的和平祈禱。
相關專題:央視《焦點訪談》
日本老兵捐贈版畫為侵華懺悔 歷數日軍罪行
昨天是「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67周年忌日。昨天上午,日本侵華戰爭老兵島亞壇專門將自己創作的再現侵華日軍罪行的30幅《三光》版畫,捐贈給中國抗日戰爭紀念館,並當面向正在館內的200多名中國孩子懺悔。
島亞壇,今年84歲,曾在日本侵華戰爭中擔任日軍情報員,戰後在西伯利亞戰俘營和中國撫順戰犯管理所度過11年的戰犯生活。
捐贈版畫給紀念館
昨天上午9時許,滿頭銀發的島亞壇出現在位於盧溝橋的中國抗日戰爭紀念館。此時,前來緬懷遇難同胞的盧溝橋第一小學的200多名小學生也趕到了館內。
捐贈儀式於9時40分開始。輪到島亞壇發言時,他步履蹣跚地走上台,深鞠了一躬。他說:「慘無人道的侵華日軍,對中國人犯下了不可饒恕的罪行,尤其是史無前例的『三光』政策。我作為其中的一員,度過11年的戰犯生活後,通過版畫再現這段罪惡史,除了表達懺悔,就是希望年輕一代絕不能再重蹈覆轍。」
據日中友好協會工作人員介紹,此次,島亞壇先生與夫人是專門從日本趕赴中國,並特意選擇「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67周年祭日這個日子,將其作品捐贈給中國抗日戰爭紀念館,既表達自己對中國人民的誠摯歉意,也再現當年侵華日軍的罪行。
版畫歷數日軍罪行
1975年,島亞壇開始致力於《三光》系列版畫創作,全部題材都是日本侵華罪行,其中有他自己目睹和親歷的罪行,也有他聽說的罪行。
這批名為《三光》的小幅版畫作品共30張,包括《殺光》、《燒光》、《剖腹孕婦》、《惡魔的圖形》和《強奸》等,反映了侵華日軍「殺光、燒光、搶光」的「三光」政策,描繪了他們對中國人斬首、強奸、剖腹、辱殺的情景。
在版畫中,日本兵頭部皆為骷髏形象。島亞壇解釋說:「畫成骷髏是為了表達,這是一場非人的、魔鬼的戰爭。」
在版畫《惡魔的圖形》中,描繪的是一個侵華日軍左手抓著一桿槍,右手則提著一個血淋淋的人頭,而在其頭頂上方則依次懸掛著近10個人頭,腳下還踩著數不清的人頭。島亞壇說,這幅畫再現了一名侵華日本士兵對中國人所犯下的罪行,一個日本士兵手上殺戮過難以計數的中國人。
曾遭日本右翼分子恫嚇
島亞壇創作日軍侵華罪行題材的版畫後,曾在日本國內舉行過四五次專題畫展。在一家日本電視台播出其作品後,島亞壇曾接到過日本右翼勢力的恫嚇。
「我並不害怕,這只是我謝罪的第一步。我已經做好死的心理准備。」島亞壇說,「60年來,我內心承受著極大的痛苦,因為我還沒有向中國人說一聲對不起」。
「我今天所做的一切,對於日軍犯下的罪行,非常微不足道。我的餘生將致力於呼籲和平的版畫創作。」島亞壇說,隨後,又對著在場的200多名小學生三鞠躬。
島亞壇
我將用餘生來懺悔
1943年,時年23歲的島亞壇從日本來到中國山東,作為中島旅團的一名情報員,專門收集作戰中的各方情報。1944年,島亞壇隨日本軍隊轉至東北。1945年,日本侵略者投降後,島亞壇作為戰犯被關押在蘇聯戰俘收容所5年時間,之後又被送到中國撫順戰犯管理所學習改造6年。1956年,被中國政府免予起訴。
1975年,島亞壇開始致力於再現日本侵華罪行的版畫創作。
「作為情報員,我並沒有直接到過任何一場戰爭的第一線,因此,當時我對日軍侵華罪行並沒有認識。直到進入蘇聯戰俘收容所的第4個月,我逐漸從宣傳報道中了解到日軍侵華的事實,也認識到這就是事實。從那時起,我開始反思日軍侵華對中國人所犯下的罪行。」島亞壇說。
島亞壇說,在撫順戰犯管理所度過了6年的學習改造生活之後,宣布釋放的當天,一位金姓教官曾經對他說:「我們恨的是戰爭的罪行,而不是某個人。你出去之後,要為和平做出貢獻。」
「我本來應該被判死刑的,但中國人不僅放我出去,還對我有莫大的期待。我的感激之情無法用語言表達。」島亞壇說,「我將用我的餘生來懺悔對中國人的罪行」。
4. 誰能給個cctv 焦點訪談的視頻下載的地址
http://news.newhua.com/news1/Teach_tools/2009/417/.html
可以下載cctv的視頻
5. 中央電視台焦點訪談欄目網址
李梅群眾土地問題,房子問題,生態環境等一系列問題再次信訪維權向黨中央匯報!
企業強買強占,以前龍潭派出所警員都被打殘廢,龍潭鎮長石昌生被繳槍不殺,我們李梅村民更加不敢惹他們。不作為亂作為造成了李梅地質災害,失地農民,水源污染等系列問題,我僅僅是上訪和向黨中央匯報。
1、天源公司為一人之利,置李梅村廣大群眾利益於不顧,強占土地,在還我青山綠水就是金山銀山的大力整治礦山生態環境下,我行我素,依然大興土木,我村集體多次上訪北京至今無果。
2、無序開發礦山,李梅一個美麗的山村變成千蒼百孔,造成了嚴重的地質災害,人為造成的一方水土養活不了一方人,巧立名目,美其名曰——異地搬遷,歷史的舊賬,由精準扶貧來買單,但是不吸取歷史教訓,房子存在嚴重質量問題,一寨人無法居住,安置房變成了上訪房,李梅村變成了上訪村,國家幾千萬投資變成了最大的笑話。
3、房子問題,土地問題,生態環境問題等等政府脫不了干係,在共產黨領導的國家裡,在法制逐步健全的進程中,上訪變成了不二之路。
4、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二十年的歷程,不可謂不長,人的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光,已經消磨在維權的路上,也許是歷史的宿命,一聲嘆息,父老鄉親,流乾眼淚。
李梅村民代表:龍秀祥:吳坤榮:吳召文:吳正榮:龍再文:
2018,6,26。
6. 聽說央視記者實地探訪了歐科雲鏈,真的嗎
CCTV-4《中國新聞》欄目有實地采訪歐科雲鏈集團區塊鏈工程師及人力資源總監,好多新聞網站有報道。千萬別忘了採納阿.
7. 中央電視台焦點訪談播放過的歷史
1993年底,中央電視台對《東方時空》欄目開始了實質性的改革――成立新聞評論部,同時籌備在晚間黃金時段創辦一個新聞深度評論的日播節目,以填補中國這個最大的電視台歷史上沒有自己旗幟與號角的空白! 推出《焦點訪談》無疑是個創舉。
1994年2月初,《焦點訪談》的創業者們在北京的梅地亞會議中心舉行了第一次正式的籌備會議。剛剛擔任新成立的新聞評論部主任的孫玉勝、副主任袁正明、製片人張海潮、梁建增、張步兵等人對這個即將創辦的新欄目進行了首次把脈。
1994年4月1日,《焦點訪談》作為東方時空的子欄目開播,在每天的新聞聯播之後播出。晚上19點38分,中央電視台一套節目傳出一段渾厚的男中音:「時事追蹤報道,新聞背景分析,社會熱點透視,大眾話題評說,每日請看《焦點訪談》。」伴隨著激昂的音樂,電視屏幕上,出現了一個矗立在地平線上的簡潔的城市樓群,一隻由紅、綠、藍構成的大眼睛標志從中升騰而出。同時《焦點訪談》分別在CCTV-2(經濟生活服務頻道)、CCTV-3(戲曲音樂頻道)、CCTV-7(少兒軍事農業科技頻道)設立重播。
從此,這段為人熟悉的《焦點訪談》片頭,每天呈現在億萬觀眾面前;而成為《焦點訪談》欄目標志的大眼睛,從此時刻注視著觀眾,關注著社會。
1997年7月1日,由於香港回歸,《焦點訪談》更換片頭。
2000年11月27日,配合新聞欄目的改版,焦點訪談更換片頭,增加配音「用事實說話,焦點訪談」。
2001年11月5日,焦點訪談更換彩色片頭。
2002年5月12日,因CCTV12(西部頻道)開播,《焦點訪談》在CCTV-12設立重播。
2002年8月5日,《焦點訪談》撤銷在CCTV-7的重播。
2003年5月1日,因CCTV-新聞(現CCTV-13)的開播,《新聞聯播》、《天氣預報》、《焦點訪談》於該頻道和CCTV-1連續並機直播。同時設立《焦點訪談》在CCTV-新聞的重播。同時,《焦點訪談》撤銷在CCTV-3的重播。
2003年10月20日,因CCTV-2更名為經濟頻道,《焦點訪談》撤銷在CCTV-2的重播。
2004年末,因CCTV-12更名為社會與法頻道,《焦點訪談》撤銷在CCTV-12的重播。
2010年4月3日,焦點訪談更換高清版片頭,動畫不變。
2013年《焦點訪談》迎來開播以來首次大改版,時長增至17分鍾,每期不再只關注一個焦點,而是關注兩個乃至多個熱點,並增加了新主持人勞春燕。2013年1月1日,焦點訪談大改版,片頭有所變化,完整的音樂呈現給大家,配音與此同時進行。由原來的坐播改成站播,時間延長,每天播兩條消息。
此外,改版後的節目堅持輿論監督特色,更貼近民生,並會強化「有深度、有銳度」的評論功能。在看完首期改版的節目後,許多觀眾都覺得新版《焦點訪談》親民時尚,甚至連郭德綱的相聲也上了《焦點訪談》。 讓普通人自拍說心聲
央視的王牌新聞欄目《焦點訪談》創建於1994年,可以說是伴隨了一代人的成長。這一對中國社會有重要影響的輿論監督節目,長期以來只是對節目進行了些小的調整。2012年9月開始,央視大規模預告這個老牌新聞節目要進行大改版,改版方向就是加強突發性新聞的深度報道,加大社會民生類節目的比例,並在主持人播報方式、演播室包裝等多個方面進行調整。
2013年第一天,《焦點訪談》正式改版了,時長由原先的13分鍾增加到了17分鍾。 之前每期節目只是一個話題,從昨晚開始就增加到兩個話題,未來還將可能會出現3個以上的話題。昨晚播出的兩個話題都與民生相關,首先是梳理2013年開始實施的新規新法,特別聚焦了新的交通法規。第二個是開設了一個小板塊——百姓「連連拍」,採用普通人采訪普通人的方式,回顧2012年,展望2013年。此外,還增加了白岩松、楊禹兩位評論員。
從首期改版節目來看,許多觀眾對於《焦點訪談》的選題偏民生表示認可,覺得很接地氣。特別是央視記者不再高高在上地采訪別人,而是把攝像機交到了百姓手裡,讓他們說自己最想說的話,讓許多觀眾覺得很難得。昨晚一個小男孩面對鏡頭說:「2012年我上學了,太累了,每天要早起,還要寫作業,那麼難的題……幹嘛啊,我才6歲。」這個采訪,許多觀眾大贊很真實,說出了很多小孩的心聲。
新主持站著主持
除了內容和話題選角上的變化以外,這次《焦點訪談》的包裝和主持人的變化也很大。昨天早上《焦點訪談》節目組就在網上曝光了節目的新片頭,新片頭顯得很時尚,吸引了許多網友的目光,在微博上短短半天就有幾千條的轉發。昨晚開播後,新加入的主持人勞春燕更是改變了以往坐著主持的方式,首次站立主持,播報時還用了觸屏導播。勞春燕早前主持中央電視台社會與法頻道《中國法制報道》和《大家看法周末版》欄目。
此外,節目內容的包裝也很輕松、很親民。節目內容加入了flash動畫,還有郭德綱的相聲出現在節目中,這是以往《焦點訪談》從來沒有過的。有觀眾調侃:「《焦點訪談》是和春晚搶郭德綱亮相央視首秀嗎?」不僅如此,在討論交通新規時,居然舉例有人遮擋車牌,車牌號是「親O 594SB」。節目播出後,許多觀眾表示當場笑噴了,嚴肅的節目變得輕松自在了,看起來也更津津有味。
電視新聞改革的信號
針對《焦點訪談》改版,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常江博士表示,《焦點訪談》的改版其實是央視新聞轉變語態和文風「大工程」的一個組成部分,與《新聞聯播》的改版其實是不可分割的整體,不可孤立看待,這一變化釋放出電視新聞改革的信號。
常江表示,其實電視新聞節目的改革通常要沿著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進行:先是觀念的松動,然後是形態的調整,最後才能沖破重重阻力,進入到內容層面的變化。觀念的變化,是從1993年5月1日《東方時空》逐漸積累下來的,到了「質變」的程度。因此,到了2013年,電視新聞節目的變化應該可以全面進入形態調整的階段。常江指出,按照國際慣例和趨勢來看,下一步形態上的變革應該是將播報類新聞節目(如《新聞聯播》)和新聞評論節目(如《焦點訪談》)整合為一體,成為真正意義上的電視新聞雜志。這一思路,其實在觀念上並不存在什麼障礙了,但央視內部的權責劃分和部門設置等因素,也許會形成阻礙。
8. 由央視主持人成為逃犯,方宏進如今過得怎麼樣了
人的終身很難不斷順順利利的,總是會有所波濤,有的時分一時的打擊會讓人跌落低谷,而在文娛圈中這樣的事情更是屢見不鮮一個人形象發作大的反轉,由剛開端的萬人景仰,到最後讓人鄙棄也是常有的事情。提起央視,那是一切學習播音掌管的學子共同嚮往的中央,曾經在央視有著四大金剛,他們分別是白岩松、方宏進等,他們在央視之中都有著超人的位置,被指導高度注重。而在這四個人之中,其中方宏進這個人充溢著爭議,他是焦點訪談的元老級人物,後來選擇了分開央視,再次呈現卻墮入官司之中,以至他的親生女兒出面聲討本人的父親,很多人紛繁獵奇,當初在央視無比風光的方宏進相繼閱歷這些之後到底如何了?
這段婚姻在2012年宣布終結,方宏進也消逝於大家的面前,現往常方宏進憑仗著本人的實力活潑在新聞范疇,2019年方宏進曾經成為香港數據動力有限公司開創人和香港區塊鏈協會共同主席,失去了央視掌管人的光環,憑仗著本人的努力從昂谷底爬上了巔峰,他開端在其他范疇尋覓著本人的價值。
終身沉沉浮浮,閱歷了大波大浪,這樣的方宏進讓人景仰但是也讓人覺得嘆息,假如當初他可以不斷留在央視而沒有選擇分開央視,或許陷進他的生活也會一片順利,婚姻也會幸福美滿,但是人生沒有假如。不曉得大家關於從前的央視著名掌管人方宏進這終身有什麼其他的想法嗎?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