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想區塊鏈第一人
⑴ 低學歷學電腦有前途嗎
學編程興趣很重要,信心和堅持也很重要,李想和茅侃侃相信大家都知道,80後的他們學歷都不高,但不影響他們身價上億,我朋友中專學數控,文化水平也不高,和電腦沒關系,畢業後在青鳥藍白金學軟體編程,邊學邊做項目,做了20多個實戰項目呢,證書有軟體工程師國家和國際認證,畢業學校直接推薦工作了。所以既然要學技術,就要學精了,能動手開發項目,不要為了考證而考證
⑵ 福州掌龍網路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Blocksteam是一個區塊鏈游戲開發平台
法定代表人:李想
成立時間:2016-05-17
注冊資本:3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50102100415216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福建省福州市鼓樓區溫泉街道東城邊街39號(原東城邊街東側與溫泉支路交叉處)恆宇國際2#樓6層18商務辦公
⑶ 什麼樣的區塊鏈項目才是值得投資的
在繁華的中華大地,其實,有很大一部分人都只是中低收入,並非想像中那樣財富自由走上人生巔峰。他們每天都得忙碌地在城市之間穿梭,在工地上均逡巡,在工位之間來回,在工作與生活之間徘徊。他們終其一生的夢想,不過是想多賺點錢,給自己給家人更多關懷和溫暖,多陪陪家人去那些不曾去過的地方走走、看看,多陪陪家人吃那些很少吃過的東西,一起盡享天人之樂。僅此而已。
但是,僅僅靠著上班的那點薪資,其實並不足以支撐我們養家的夢想。於是,投資理財就成了人們工作之餘額外的追求。大多數中低收入群體可供支配的資源並不多,要讓他們在投資理財中拿出很大一筆錢來支配,很不現實。他們還得工作和生活。於是,小投資、穩定的回報,幾乎成了他們投資理財的首選。但是即便有這樣的投資理財理念為出發點,在項目標的選擇上,也是挺難的。太多的魚龍混雜,讓本就不具備專業知識和判斷力的中低收入人群不知所措。於是,在茫然中盲從而被騙遭受損失,也就成了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那麼,什麼樣的項目是人們比較理想且最值得投資的呢?下面,我們就專門分享一些知識,讓人們學著去判斷選擇投資項目,少走彎路少上當受騙。
一般來說,能夠將項目收入拿出來給投資者現金分紅的項目是值得投資的。這是對投資者的一種態度,也是表達項目方努力前行的決心,更是為投資者提供了可靠穩定可持續的投資保障。
看到這里,聰明的您,學會了怎麼選擇項目怎麼做投資了嗎?
⑷ 幫我找一個現代青年成功創業的例子,是現代的啊看清楚啦
李想簡歷簡介 李想的創業經歷 李想,1981年生,河北石家莊人,高中文憑,1999年開始在互聯網領域創業。目前是北京泡泡信息技術有限公司(PCPOP)首席執行官。 1997年,李想上高一,花8000元買了第一台電腦。 1998年,李想開始給一些媒體寫一些IT類的試用報告電腦硬體和相關產品如何選購類的文章。 2000年春節後,李想和一剛大學畢業的朋友在石家莊合辦了泡泡網,地址在高新區金石工業園的創新大廈。 2001年年底,李想將公司從石家莊遷到北京。 2005年,從IT產品向汽車業擴張,創建汽車之家網站。 2006年5月,被評為「中國十大創業新銳」。 李想出生在改革開放後的中國石家莊。他在這個互聯網時代製造了一個童話——憑借互聯網平台,短短10年由不名一文到媒體所稱的身價兩億。這個自小愛讀鄭淵潔童話的年輕人,以一種奇異的方式讓世人為他戴上了一頂「財富新貴」的冠冕。近日,又是藉助互聯網這個技術平台,記者采訪了已將公司遷往北京中關村的李想。 「網路」李想 在網路搜索網站輸入「李想 泡泡網」,「網路」是這樣介紹李想的:泡泡網首席執行官;籍貫河北;學歷高中;目前身價:兩億元(人民幣);每天至少有一家媒體直接報道李想…… 李想的正式身份是北京泡泡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CEO),目前公司旗下擁有「泡泡網」和「汽車之家」兩家網站。「汽車之家網站目前用戶量已經成為汽車網站的第一名,泡泡網的用戶量還是第三名的位置。」李想說。對於許多人來說,可能更關心李想的財富。但對於李想來說,財富僅僅是一些跌宕起伏的數字而已,它們不是真實的。所以他告訴記者:「身價的問題我自己沒有概念,那些都是紙上財富,我也沒有時間去考慮這些虛無縹緲沒有意義的事情。」 「所有人,還是得相信夢想,即使它總照進虛空,還是要伸脖子渴望著,被燒毀了都不能怕,所謂信仰是也。」這是電影《夢想照進現實》中的一句經典台詞。對於李想來說,他的夢想就是互聯網,互聯網也是他一生的事業,他的信仰就是互聯網。幸運的是:他最後成功了。 創業的過程也是李想不斷修正和成熟的過程,他總是在思考、修正。2006年時,他曾對媒體說:「80後,做事情比較果斷,但在性格上有些浮躁,且在困難面前不能堅持。我承認我也有這些通病,而我所做的就是不斷修正自己,保持自己清晰的方向。」但日前記者采訪他時,他修正說:「我沒什麼『70後』、『80』後的概念,感覺都差不多。另外,(創業成功)機會是非常重要的,運氣成分也很重要。我的缺點是害怕復雜的事情,我的優點是可以把復雜的事情盡可能簡單化。」 起於1990年代的創業者 在「泡泡網」網站的「公司簡介」里,李想被稱為「80後創業者代表」。這個如今的「財富少年」當初是如何在石家莊起家的呢? 事實上,這個過程也是李想從IT發燒友、職業撰稿人到企業家的過程。1999年,李想在石家莊經營起他的網站「顯卡之家」,這一年,他18歲,讀高三。這個出生於藝術之家的孩子骨子裡少了藝術的柔弱,卻繼承了紅軍爺爺的倔強——他一直在按照自己的喜好做事。初中3年,李想把所有業余時間都給了計算機,購置IT類書籍,幾乎不玩電腦游戲;1997年,李想乞求父母花8000元購置了一台電腦。1998年,李想開始給一些媒體寫一些IT類的試用報告電腦硬體和相關產品如何選購類的文章。在燕趙信息港開通後,李想在該網站申請了主頁,他的主頁訪問量一直都在前三名,這樣,積累了做網站的經驗。 李想開始做「顯卡之家」的時候,石家莊的同質網站有上百個。李想的「顯卡之家」最初沒有考慮到收益,而是以方便網友的原則辦站,短短3個月,網站訪問量由最初的200次增加到7000次,廣告商找上門來了。低廉的廣告收費和良好的效果讓李想賺到了日後創業的「基本金」——高中畢業時,他已積攢了10萬元。在考大學還是做網站的人生天平上,倔強的李想毅然選擇了後者。 在1990年代後期,計算機和互聯網逐漸在石家莊這座城市普及:出售電腦的商店多了,家用電腦可以撥號上網了,街頭的網吧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空氣中的「電腦」氣氛漸濃,社會上更是流傳21世紀必須掌握的3種技術:電腦、英語和汽車駕駛。1991年成立的石家莊國家高新區,也依託國家和地方出台的優惠政策吸引各類創業者。 2000年春節後,李想和朋友合辦了「泡泡網」。 「那時候石家莊還沒有『互聯網』的概念,我們可能是最早注冊的私營互聯網公司(個體戶)。」李想說,他們是在石家莊高新區金石工業園的創新大廈開始的,因為房租對創業的年輕人有很大優惠。 「我自己就是一個苛刻的消費者」 在石家莊經營網站兩年後,李想和合作者計劃遷往北京。「中關村勉強算是中國的『矽谷』,身邊都是IT為主的創業者,成功者也很多,對於企業的自身成長很有幫助,此為其一;其二,給我們掏錢的客戶都在北京,選擇北京,企業才能在國內做成一流。」 2001年底,「泡泡網」從石家莊遷到北京,公司就在北京林業大學附近的民房辦公。2000年前後正是互聯網泡沫破滅的時候,李想當然想過這個問題:「我們做的東西更實在一點兒,做出來的東西用戶群非常大,而且能夠給客戶帶來效果,所以客戶很願意進行投入,我們也有了可以維持發展的收益。」 2005年6月,李想創辦了「汽車之家」網站,專事汽車的互動和營銷。 2006年,作為「80後」群體的第一人,李想殺入了「中國十大創業新銳」榜單。 時至如今,李想如此評價自己的公司:PCPOP.COM是中國領先的3C產品「垂直互動網路媒體」。「泡泡網」在公司簡介里如此介紹:始終保持每年業績200%以上增長,到目前已經形成了30多個專業頻道,900餘個子頻道,超過25000個產品網站;泡泡網擁有532萬注冊用戶(截至2007年3月);5000家以上的經銷商與容納數萬產品的即時報價系統。 李想告訴記者:「我們對於用戶的需求關注的比較多,我要求團隊必須站在用戶的角度考慮問題,改進產品。我自己本身就是一個苛刻的消費者,我們很了解消費者在想什麼,所以這是我們最大的優勢。」 李想的做法被人總結為「我就是來創造規則的」。有人認為「總結」張揚了李想的霸道,或者說是張狂。但李想說「我狂狂在內心吧。對於我自己而言,內心有一個夢想,這個夢想可能在不斷地變大。」這也可以看出社會對他評價的背景:夢想對於中年人來說是氣魄,但對少年來說,人們會解讀為張狂。 「冀商」自古有敦厚、朴實的傳統。李想認為自己血管里流淌的是這種人文性格:「河北人普遍比較實在,沒能力玩虛的,所以只好踏踏實實幹了。經營企業太聰明了不一定是好事。」 「我認為中國互聯網僅次於美國」 相對於其他傳統行業,互聯網企業顯然是一種新事物。李想創業的10年也是互聯網高速發展的10年。毋庸諱言,「李想們」的互聯網企業經營模式證明:這種新的營銷模式將成為一種常態。 拋卻其他行業,李想認為對互聯網企業的認識是清醒的:「中國的互聯網發展是世界領先的,我認為僅次於美國。改革開放和互聯網改變了中國的世界地位。」 2004年的時候,曾有人有意出資近1億元來收購李想的公司。但是李想沒有賣。他曾對媒體說:「當時對錢的慾望其實變得更高一些,但是當需要賣的時候,其實自己心裡特別痛苦,當時在掙扎,後來發現其實這些錢並不是我想要的,而真正想要的其實是和這個團隊一起把這個事業做得更大,而且那個錢真的不是自己想要的。」 在IT數碼服務垂直門戶領域,除了泡泡網之外,還有IT168、太平洋電腦網、Cnet科技資訊網其他的IT垂直門戶等,可以說互聯網企業的競爭是殘酷的。靠一個好的創意可以成就一個企業,但企業做大以後怎麼管理好,尤其是管理互聯網企業,這是前人沒有經驗可供借鑒的管理,也是李想必須面對的問題。 今年春天,澳洲電訊主動找到泡泡網和汽車之家,提出入股事宜。7月,澳洲電訊正式宣布收購了泡泡網和汽車之家55%的股份。這意味著,之後的網站資本層面的運作將由澳洲電訊決定。 李想告訴記者:「建立好的管理模式,引進優秀的人才,學先進,傍大款,一樣都不能少,是個企業做大都要過這一關。」 李想認為,未來幾年中國互聯網的發展方向是電子商務、SNS和搜索。在未來一段時間,泡泡網會在用戶數量上實現絕對的領先。 全球背景下的李想 李想的博客靜止在2008年11月7日,他當天留言說:11月、12月兩個月實在太忙,停止更新。2009年1月1日開始恢復更新,實在抱歉。 他還通過記者忠告一些創業者:想創業就趕快行動,經濟危機的時候是創業的最佳時機;猶猶豫豫的就放棄吧。 企業就如人生一樣,一帆風順是不可能的。2003年,李想的公司曾遇到過一次困境,一半的骨幹網站編輯不辭而別——這些「IT精英」被競爭對手挖走了。對於創業中遇到的困難,李想顯然在修正以前認為這是一次困境的想法:「我舉不出什麼困難來,因為我認為困難對於創業而言,就和吃飯睡覺一樣,是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必然的,不是偶然的。讓我舉出什麼困難出來,就好像讓我回憶這幾年都吃了什麼菜一樣難。」 對於身處全球背景下的企業CEO來說,「忙」是肯定的。因為今年10月初,全球股市暴跌,美國7000億美金的救市計劃獲得批准。李想自有自己的看法:「但是賭徒一樣的華爾街投資銀行和賭博一樣的金融杠桿衍生品,似乎不是7000億美金可以埋單的,泡沫大了、破了,終歸要還的,中國雖然沒有美國那麼嚴重,但是也到了歸還泡沫的時候了。全球大經濟的走熊或許才剛剛開始……」 李想告訴記者:「金融危機打擊的是玩虛的人和企業,也就是所謂的泡沫,對我們沒有什麼影響。」對於李想來說,目前的金融危機是「危機」,但「危機」包含了兩個含義:其他企業的危險和自身企業的機遇,意即這是他的企業「高舉高打」的時刻。 是為李想。 李想語錄 1、「我狂狂在內心吧。對於我自己而言,內心有一個夢想,這個夢想可能在不斷地變大。」 ——2006年,李想獲得「中國十大創業新銳」稱號,在接受央視《新聞會客廳》采訪時,針對有人說他狂的說法,他如是說。 2、「我認為困難對於創業而言就和吃飯睡覺一樣,是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必然的,不是偶然的。讓我舉出什麼困難出來,就好像讓我回憶這幾年都吃了什麼菜一樣難。」 ——針對創業過程中的困難,李想如此說。 3、「未來幾年中國互聯網的發展方向是:電子商務、SNS和搜索。」(SNS的全稱為「SocialNetworkingServices」,即社會性網路服務,俗稱「社交網路」。也就是通過熟人認識熟人、不斷擴張交際圈子的新手段。) ——2008年9月,李想在做客網易時說。 4、「在我看來,創業者在我個人而言是非常膽小的。因為自己膽小,所以每一個選擇都會非常小心,一旦這個選擇完成後,就會為此付出全部,而不會有任何的保留。所以很多時候看我們做事情的時候沖得很猛,其實這些基礎是非常膽小進行選擇的前提下。」 ——2008年7月,做客網易時如是剖析自己的創業。 5、「(韓國)崔真實的死讓大家開始認真討論網路暴力,我認為實在沒有必要認真,因為認真面對網路暴力就是有點「找死」的味道。讓我印象很深的一句話:網路的魅力就在於,很可能和你聊天的是一條『狗』。 現實中走在街上的不僅僅是人,還有狗。」 ——2008年10月14日,李想在自己的博客里說。此前,韓國演員崔真實因不堪網路暴力自殺。 6、「我的缺點是害怕復雜的事情,我的優點是可以把復雜的事情盡可能簡單化。」 ——2008年接受《石家莊日報》采訪時,李想如此評價自身性格對創業的優勢和劣勢。 7、「中國的互聯網發展是世界領先的(我認為僅次於美國)。改革開放和互聯網改變了中國的世界地位。」 ——接受《石家莊日報》采訪時,依託網站起家的李想如是說。 8、「這是所有創業者的問題,不是80後的問題。沒辦法,建立好的管理模式,引進優秀的人才,學先進,傍大款,一樣都不能少,是個企業做大都要過這一關。」 ——2008年12月,接受《石家莊日報》采訪時,對於記者的提問「有人說,靠一個好的創意可以成就一個企業,但企業做大以後怎麼管理好,這可能是『80後』企業家應該注意的問題。你怎麼看這個問題」,李想如是說。(記者 劉毅 整理) 稿件來源: 石家莊日報
⑸ 朱潘和薛蠻子有啥關系
朱潘姑且算是薛蠻子的弟子吧,薛蠻子曾說「朱潘是個奇才,是我的一個秘密武器」,並拿朱潘和自己投資過的蔡文勝、李想相提並論。可見這位90後有多厲害。
⑹ 都說創業維艱,名人創業是不是很容易
01
創業是近年來很火的詞。
政府提倡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鼓勵全民創業,在新聞聯播、網路媒介、報刊雜志和領導視察考察觀摩中快速宣傳推廣。
與創新一樣,創業在國內成為婦孺皆知的時髦詞語。
一些創業有成的90後開始冒了出來,比如汽車之家的創始人李想。
一些大家眼中很成功的企業家也開始了轉型創業,比如阿里巴巴推出了「五新戰略」,網路推出的「All-in Ai」戰略。
也有一些之前有成的企業正在風口浪尖顛簸、險象環生,比如樂視。
創業,從來都是一個動態變化的過程,即使成功了也得隨大勢而動、與時俱進,否則又有可能承受失敗的巨痛,充滿無限機遇的同時也必須得承受他人無法猜測、擔負的風險與挑戰。
02
創業維艱,成功與失敗交替出現,而且有時會集中於一個人的身上。比如史玉柱、褚時健。
可見,創業不簡單,不是誰都可以去嘗試一把的,盡管很多人羨慕創業成功者一覽眾山小時的登頂快感。
客觀而言,創業是需要條件的,不是有匹夫之勇,大旗一舉,就可以成就事業,賺得盆滿缽滿,抱得美人歸,錦衣還鄉的。
在校大學生、剛畢業的大學生,近些年來也有不少搞創業的,比如開互聯網公司、自媒體獨立撰稿人甚至互聯網金融等等。其中,有不少成功的,據說厲害的月入10萬元人民幣沒問題。當然,也有不少失敗的,比如有些搞互聯網金融的90後就曾出現過捲款逃跑的案例。
已就業的也有不少搞自媒體副業,想走羅振宇、霧滿攔江等新媒體大咖的路子,嘗把鮮,向知識貿易商轉變。
傳統交通出行行業,滴滴為代表的網約車、Ofo摩拜為代表的共享單車乃至後來出現的共享充電寶、共享雨傘創業,等等,在國內外巨頭為搶占數據礦山輸出的資本驅動下,很是火爆地在國內秀了一把創業奇跡,並把這把火燒到了全球各地。
但,據我觀察,無論是知識販賣商,還是網約車、共享單車,其快速創業獲得成功的根基沒有變。羅振宇躬耕媒體多年,出身央視的人脈關系,無疑對其成功至關重要;滴滴等背後的大資本燒錢推動,不可或缺。
人脈、資本,這兩個要素,顯然是之前我們看到的成功者的競爭優勢,也是其創業的根基所在。
互聯網、新技術,對他們而言,其實只是起到了一個加速、催化、放大作用。
03
當然,近些年來互聯網經濟發展令世界側目的中國,並非沒有技術創業者。
遠的不說,比如近日剛秀完 AI 肌肉的網路,他們就自詡為技術型企業,一開始靠搜索引擎技術,現在集中火力於 AI 。
深圳的大疆創新依靠無人機懸停技術成為全球民用小型無人機市場的領導者。
而最近輿論熱議的樂視賈躍亭,據說也有個互聯網汽車夢,並因夢而導致資金鏈捉急。
就創業條件而言,行業基本人脈、啟動資金等等,顯然是不能或缺的,至少從觀察到的創業成功者身上看。離開了人脈、資金,沒有諸如網路 AI 、大疆創新小型無人機等安身立命於市場的核心技術,談情懷去創業,不僅沒人聽,估計連一地雞毛都沒有。
馬雲站創業初期在辦公室豪氣沖天向員工暢想美好未來的競爭寬松時代一去不復返了,已為人盯人、公司盯公司的激烈白熱化競爭時代所替代。
04
從上世紀80、90年代國家改革開放下海的第一倒賣土地批文的「倒爺」,走到21世紀數字經濟初期,盡管國家體制外增量改革的成功已通過十八大以來「讓市場經濟決定資源配置」的政策表現了出來,馬雲搞得余額寶互聯網金融創新也打破了國有金融壟斷格局,新技術創業成功的示範放大效應也提振了創業者的信心,但創業失敗率高、風險大、一旦失敗難以翻身等特點,導致很多人依然躊躇不前。
許多專家也提出了一些不錯的建議,提醒那些想僅僅依靠借款的創業者,避免創業致貧。
因為,盡管錢好借了,但無論借誰的錢,你都得還。創業過程中定期還款,那得有積累。
否則,一有風吹草動,金融機構在各項考核指標管制下為規避金融風險與事後追責,首先就會找你要錢,不給,交法院走司法程序強制執行,看你給不給。
創業,試錯成本很高,是一項奢侈行為,也許只有那些可以不考慮成本的富二代或走投無路背水一戰的人才會去勇於嘗試吧。
務農打工、上班族,手頭資金有限,大多數是不適合的。這無關勇氣,也不僅是安圖享樂,而是力不從心。
近些年來,見諸報刊雜志的一些准備二次創業的中年人,他們大多是一二線城市的中產階級,事業有成,有房有車有存款,創業時也是先把家裡上老下小的物質條件安排妥當才去創業的。
與一無所有的創業者相比,他們後方穩固,只需向前沖鋒,即便不成功,也還有溫暖港灣在守候。這無疑是我所看到最成熟理性的創業了,聽起來沒有太多的英雄主義,似乎又多了些兒女情長,但卻給人穩健、靠譜的感覺。
05
全球資本過剩,金融資本主義為逐利不斷開疆拓土尋求增值機遇,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新技術層出不窮,給創業者身上增色不少,也令以往處於社會底層的商人與政治家一樣站在了全球人類的聚光燈下,接受世人瞻仰和頂禮膜拜。
因創業者成功而名聲鵲起的創業,聽起來很美,成功了也很美,但卻又無法徹底擺脫傳統經濟發展方式中比如權力、資源等要素的關聯、制擎,幾乎成為那些物質條件相對豐裕、人脈關系相對豐富的人的專利,而非全部人的福祉。
如同富人這個少數派一樣,創業的真相,聽起來很殘酷,事實也殘酷,但畢竟能夠起到望梅止渴的效果,不讓希望之光泯滅於眾人,也可以鼓勵人們幹事創業。
況且,萬一真有哪個草根踩著無數屍骨逆襲成功或在創業大海無數漂浮死屍中苟延殘喘被發現救助,豈不都是美談,也顯得周延。
當然,如果有誰覺得我是瞎掰,我也承認瞎掰,但請你給我上堂課,講講說明我瞎掰的故事,讓我長長見識,開闊眼界,如何?
先謝謝了。
(完結)
圖片授權基於CC0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