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區塊鏈差異化
Ⅰ 為什麼區塊鏈技術最適合應用於金融行業
區塊鏈是一種革命性的底層技術,最初的功能是記賬,作為一個分布式的總賬本,能夠解決賬本的信用問題、公證問題、審計問題、確權問題等等,可以解決實體資產的數字化需求等問題。區塊鏈應用場景具有「新型資料庫、多業務主體、彼此不互信」三大特點。金融行業具備參與者之間信任度較低、交易記錄安全性和完備性要求高的特點,與區塊鏈技術應用特點十分契合,因此,金融服務業是目前區塊鏈技術落地項目最多、場景最為豐富的行業之一,如供應鏈金融、資產證券化、徵信與風險控制等。區塊鏈技術在金融領域,不僅能改革金融基礎建設,更是從監管、交易、徵信、虛擬貨幣等場景起到增效作用。比如,在傳統金融環境下,監管是通過各個業務組織上報數據的形式來管理,這樣會造成許多弊端,如:企業「黑盒」操作、決策延遲等。但在區塊鏈金融下,通過信息透明度及穿透性,區域中心化的一些優勢,監管當局能夠在第一時間掌握所有的業務信息。目前如狐狸金服等互聯網金融公司都在大力發展區塊鏈技術,通過區塊鏈技術去中心化、分布式存儲等特點,增強用戶信息管理,為監管增效。
Ⅱ 區塊鏈+金融和互聯網+金融有什麼區別
除了發幣以外,區塊鏈+金融還可以應用到例如供應鏈金融、中小微貸款等等領域,跟互聯網+金融的本質是在價值交換的時候能夠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很多審計信息可以追溯,很多組織之間的配合協調的效率可以提高。
現在有個很好的區塊鏈+金融的落地應用,就是中芯區塊鏈公共服務平台,他們是跟長沙銀行直接有中小微貸方面業務合作的。
希望回答對你有幫助,有什麼不懂的可繼續追問。
Ⅲ 區塊鏈的興起,對未來金融造成什麼影響
2018年8月6日,華為公司金融行業顧問、華煊科技創始人兼CEO蔡毅先生在DAGA | Blockchain & AI (核心群)做了專題分享,主題為:區塊鏈金融的現狀與展望。以下文字根據講座的語音整理,已經過作者審核。
蔡毅:華為公司金融行業顧問,華煊科技創始人兼CEO,共享讀書會創始人,中國作家協會成員,從事金融科技研究工作十餘年,是銀行數字化轉型資深專家。
大家晚上好,很高興也很榮幸可以在這里跟大家分享一些思考。
先做一個簡單的自我介紹:我叫蔡毅,在青蔥歲月當過作家,90年代寫過一些書籍刊物和小說,那時還沒有互聯網。工作之後一直從事金融行業信息化工作,從金融的渠道到數據中心,從網點到科技,見證了金融科技的發展,也發現了一些問題。2014年之後做過投資合夥人,近幾年也在華為做金融行業顧問,從認知層面,為金融行業數字化轉型的人才發展作咨詢顧問。
接觸區塊鏈是2015年,我創辦了華煊科技和共享讀書會。目前我們主要關注區塊鏈的認知和金融技術解決方案落地。認知層面採用讀書會的方式進行互動分享和知識管理,技術層面結合區塊鏈、大數據和AI等技術,重塑金融行業流程和場景,從局部切入。結緣區塊鏈,源自我自己對區塊鏈感興趣,經常學習並和一些朋友進行探討研究。當然有些觀點還是比較膚淺,希望大家多交流批評指正。
美國的精英智囊曾經認為:維持全球領導地位的核心是科技,科技必須依靠經濟,經濟的核心是金融。那麼,金融的未來是什麼呢?
今天的題目是:區塊鏈金融的現狀與展望。我想主要從三個方面來介紹:
簡單介紹一下金融和金融體系;
區塊鏈金融現狀;
區塊鏈金融展望。
初步形成階段,第一個五年(1948年~1953年):中國人民銀行成立(1948年),這時的人行遠不是我們現在想像中的那樣。但它標志著新中國金融機構體系的開始。
央行統收統支的「大一統」體系,第二個五年(1953年~1978年):中國人民銀行是全國唯一辦理各項銀行業務的金融機構,集中央銀行和普通銀行於一身。大一統其實是我們照搬國外的模式,具體國家我就不說了。
初步改革和突破「大一統」金融機構體系,第三個五年(1979年~1983年8月):中國銀行(1912年成立)、中國農業銀行(1951年成立)、中國建設銀行(1954年成立)相繼恢復或成立,但中國人民銀行仍然集貨幣發行與信貸於一身。我們看到改革開放之後,中國金融行業發展非常快。
多樣化的金融機構體系初具規模,十年時間(1983年9月~1993年):形成了以中國人民銀行為核心,以工、農、中、建四大專業銀行為主體,其他各種金融機構並存和分工協作的金融機構體系。1987年之後相繼出現了交行、招行、深發、中信、恆豐。1988年出現了平安、廣發、興業。1992年出現了光大、華夏、浦發並在同年設立了證監會。
建設和完善社會**市場金融機構體系的階段(1994年至今):形成了由「一行三會」為主導、大中小型商業銀行為主體、多種非銀行金融機構為輔翼的較完備的金融機構體系。1994年成立了三大政策性銀行(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1995年成立了第一家民營商業銀行民生銀行(這個意義很重大)、1998年出現了城商行並設立了保監會。銀監會其實出現的比較晚,2003年才設立。從此一行三會格局形成。不過不久前,銀監會和保監會合並成了銀保監會,大家可以關注一下。
各類金融機構呈現出「網狀化」「強關聯」的業態, 即:現在的銀行與銀行、銀行與其他金融機構以及各金融子市場之間的關聯度顯著上升,信用聯系日益緊密、混雜交織,錯綜復雜。
金融業生態環境也出現了一些明顯變化。一方面,傳統正規金融機構謀求加快轉型和創新,力求在經營戰略、市場定位、管理架構、業態、產品等創新方面搶佔先機。另一方面,各類新興金融機構大量涌現。
金融業態也呈現房地產金融化、非銀機構「銀行化」、資產證券化等新特點。
金融體系與實體經濟的互動關系趨向復雜,金融體系催生和放大資產泡沫的作用被低估。
金融體系的網狀化和強關聯拉大了金融業與金融監管的缺口,削弱了傳統監管的有效性。我國現行金融監管體制運行時間才十幾年 那。
貨幣政策通過金融體系傳導的路徑和機制發生變化(貨幣政策的傳導鏈條拉長或變形,傳導性和效力下降),調控的主動性和有效性面臨新的制約。現行貨幣政策框架自1996年建立以來不斷因應經濟和金融市場發展而加以改進,但近年來的金融體系復雜化對之提出了新的考驗。廣義貨幣M2也受到金融深化、支付電子化等因素的沖擊,被影子銀行體系進一步削弱。
各類規避監管的跨市場、跨業務、跨界行為使多種風險因素相互交織,比如:期限和產品嚴重錯配的資金池操作隱藏較大的流動性風險、產品嵌套導致風險傳遞、影子銀行監管不足以及地方債務、房地產、外部沖擊等,都給金融體系穩定帶來很大挑戰。
一是依賴法律條文存在的商業信任,即政策導向;
二是由**第三方作為信用中介來保障實現資產轉移交易;
三是由集中式清算機構為中心,處理完成的交易結算和清算。
1)誠信體系和信任機制問題。傳統金融必須有嚴格的交易記錄來累積信用,沒有交易記錄很難實現融資或貸款,因為沒有技術手段確保雙方交易安全。
2)交易結算的時間較長。傳統金融交易時間不斷提速,但結算時間仍比較長,尤其是跨境交易,往往不能即時到達。
3)中介服務成本高。傳統金融交易體系重要收入來源是依靠收取交易手續費或者貸款利息;在跨境交易中,更得付出匯率改變造成的成本。
4)安全性欠佳。傳統金融人為參與環節多,意味著人為錯漏發生機率也更高。
一、金融與金融體系
1金融的概念
首先來講講金融的概念,「金融」一詞源於明治維新(1868年)後的日本,這與日本1897年確立的金本位多少有些關聯。20世紀初從日本傳入中國,最早在1902年由財政部長梁啟超提出,而當時張之洞提出了反對意見,所以,甲午戰爭後中國一直留在銀本位,不過這也讓中國躲過了1929的十年大蕭條。
金融原意「金錢融通」,指資金在社會上的流通,後來意義得到擴展,表示與貨幣、信用有關的交易和經濟活動。翻譯成「金融」其實還有個原因:黃金曾是國際貿易中唯一的媒介,價值與財富是以黃金為依據和標准。因此人們在製作標准金條時,需要將黃金融化成型,這也許是「金融」一詞的本意,即將金屬融化。
金融是貨幣流通和信用活動以及與之相聯系的經濟活動的總稱
再來看一下後來我們對於金融的定義:金融是貨幣流通和信用活動以及與之相聯系的經濟活動的總稱,廣義的金融泛指一切與信用貨幣的發行、保管、兌換、結算,融通有關的經濟活動,甚至包括金銀的買賣,狹義的金融專指信用貨幣的融通。
簡單地講,金融的內容可概括為貨幣的發行與回籠,存款的吸收與付出,貸款的發放與回收,金銀、外匯的買賣,有價證券的發行與轉讓,保險、信託、國內、國際的貨幣結算等。更直白一些說,金融是雙向反饋的。而從事金融活動的機構主要有銀行、保險、證券、信託、金融租賃等。這個我們各位是比較了解的,也經常接觸。所以,了解了金融的含義和機構,還需要了解一下中國的金融體系。
2中國的金融體系
我國的金融體系發展的階段大致分為五個階段:
從演化角度看,金融的規范性研究往往是線性的。
就是我們往往以某個演進形態為標准(通常是發達市場經濟體系,如蘇聯、德國、美國甚至於日本等),描述金融體系從非市場化到市場化、從金融資源的低效配置到高效配置的進步途徑,並著重解釋對該標准形態的GAP及原因。
其實,我們從剛才中國金融體系的發展歷程可以發現:自1978年以來,中國金融體系已經朝著市場化、規范化、多元化、國際化的方向演進,中國的金融體系無論是規模還是復雜化程度,均呈非線性地迅速上升:
以上這些變化超乎業界、監管者和政策制定者的普遍想像,會帶來一系列的影響:
積極方面,金融體系的規模和構成均有所擴大,金融機構業務拓展和金融服務能力有所提升,金融市場得到了發展,創新支付發展迅速。這個我們待會要講到的金融科技就是如此。
用一句通俗的話講,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那麼,消極方面的表現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我國的金融體系整體上還是比較落後的。這種落後主要體現在銀行創新的滯後:人行2015年10月宣布取消「利差保護」,而美國早在1986年4月利率就已經徹底市場化,中國遲了將近30年。
3中國金融體系的制度框架與基本問題
當然,我國當前的金融體系是建立在三個基本制度框架之上的:
基於此,也引申出來四個方面的問題:
面對這一系列問題,金融機構其實也一直在尋求解決之道。兩年前我們在與工行、招行交流的時候,他們就已經在探索大數據、人工智慧以及區塊鏈了。而且其危機意識非常強。
4金融科技
正如剛才提到的積極的方面,金融機構一直尋求金融信息化,金融數字化的解決之道。
所以,我提一下,金融科技都發生了什麼。不管是京東提出的FinTech還是螞蟻金服提出的TechFin,我想本質上都是科技與金融的更好的結合,就像我們接下來要探討的金融與區塊鏈如何更好地結合一樣。
金融科技1.0時代
在這一階段,金融行業與科技行業作為並駕齊驅的行業存在,雙方還沒有真正融合,但科技進步已經開始推動金融市場的全球化。自二戰以來,通訊技術與信息科技的高速發展使得金融打破國界,金融機構的跨國投資也大大加速。這一時代金融服務的提供者主要是銀行。
金融科技2.0時代
科技在推動金融在強化全球化趨勢的同時,使得金融服務越來越數字化。金融行業通過傳統 IT 的軟硬體的應用來實現辦公和業務的電子化、自動化,從而提高業務效率。這一期間,金融機構在內部運營方面大量增加IT技術的採用,在許多流程方面已經成功實現無紙化辦公。現在銀行等機構中還經常會討論的核心系統、信貸系統、清算系統等,就是這個階段的代表。
金融科技3.0時代
互聯網金融階段,這個階段金融科技的主力軍是非金融機構的創業型企業,依託互聯網技術與信息通訊技術**提供金融服務或者與金融機構合作推出金融服務。金融業通過搭建在線業務平台,利用互聯網或者移動終端的渠道來匯集海量的用戶和信息,實現金融業務中的資產端、交易端、支付端、資金端的任意組合的互聯互通,本質上是對傳統金融渠道的變革,實現信息共享和業務融合。
金融科技4.0時代
金融業通過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區塊鏈這些新的 IT 技術來改變傳統的金融信息採集來源、風險定價模型、投資決策過程、信用中介角色,因此可以大幅提升傳統金融的效率,解決傳統金融的痛點,代表技術就是大數據徵信、智能投顧。
講到這里,稍微總結一下:金融是信用的中介,金融是雙向反饋的。我們講了中國金融體系,了解了原來工行和招行、平安是同時期成立的,所以我們知道了為什麼工行比其他四大行更活躍更具創新能力。然後我們講了金融科技的發展,帶動了金融科技在信息化數字化方面的更好的發展。
摘抄與:文章:區塊鏈金融的現狀與展望
Ⅳ 區塊鏈金融是做什麼的
炒幣什麼的。
目前區塊鏈技術落地的應用就是虛擬幣,因此,虛擬幣也被稱為是區塊鏈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個誕生品。虛擬幣的火爆程度也是有目共睹,在很多國家都掀起了投資狂潮。據外媒報道,美國持有虛擬幣交易人數已達500萬人次;而韓國預估作為世界上炒幣最瘋狂的民族,每50個人中就有1人炒幣,31%的工薪階層有在買賣虛擬幣;委內瑞拉更是發行了世界上首個具有國家主權性質的虛擬幣——石油幣。
隨著虛擬幣的火熱,市場投資者已經不單單滿足於常規的低買高賣的交易方式,積極尋求更加簡單便捷的交易途徑來獲取更多盈利,虛擬幣趨勢交易法由此順勢誕生,並短時間內成功俘獲投資者的心,成為一大主流交易方式。
據
了解,虛擬幣趨勢交易法是由國際資歷較為深厚的金融服務商極速新歐SPEEDXO獨家推出的,它主要交易的是虛擬幣與現實貨幣組成的貨幣對,而且只要看漲看跌就能盈利。舉個例子,投資者交易的是「比特幣/美元」,只要判斷30秒後價格是上漲還是下跌,順勢買漲或跌,30秒後如果買對了方向,就能得到投入金額的93%純收益。正是這種漲跌都賺、耗時短、無需接盤俠的優勢,趨勢交易法迅速風靡整個幣圈。
Ⅳ 金融領域為什麼要使用區塊鏈技術,有什麼實質性的好處
區塊鏈技術在金融領域中主要的優勢去中介化和極大的降低成本。
首先金融行業目前由於防止單點故障和系統性風險,需要進行層層審計來控制金融風險,但由此也造成高昂的內部成本。並且由於不斷增加的監管法規出現,特別是2008年金融危機導致對於金融管控門檻不斷升高,而反恐戰爭導致反洗錢和反恐怖主義融資的范圍也讓監管的廣度和深度逐漸擴大,導致整個金融系統的監管成本急劇增加。在這種情況下,區塊鏈技術能夠通過防篡改和高透明的方式讓真個金融系統極大的降低成本。
根據西班牙最大銀行桑坦德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2020年左右如果全世界的銀行內部都使用區塊鏈技術的話,大概每年能省下200億美元的成本。這樣的數據足以說明「區塊鏈」給傳統金融領域帶來的巨大變革和突破。
此外由於歷史原因,導致傳統金融機構在結算和清算時都依靠中央結算所來完成,而由此造成的問題就是效率低下。傳統的跨國結算就是因為要通過類似於SWIFT這樣的機構,所以跨國電匯往往是按天來計算的。但是比特幣在使用區塊鏈技術時,在完全沒有中心化運營機構的情況下,完美的運行了七年,不僅能夠實現實時結算和清算,而且沒有出現過任何一筆賬目錯誤。
所以,如果所有的金融系統能夠實現去中心化的實時結算和清算,不僅僅將極大的提高全球金融效率,並且由此能夠改變全球金融的格局。
Ⅵ 區塊鏈金融是什麼區塊鏈金融什麼意思
區塊鏈金融其實是區塊鏈技術在金融領域的應用。
區塊鏈是一種基於比特幣的底層技術,本質其實就是一個去中心化的信任機制。通過在分布式節點共享來集體維護一個可持續生長的資料庫,實現信息的安全性和准確性。應用此技術可以解決交易中的信任和安全問題,區塊鏈技術成為了金融業未來升級的一個可選的方向,通過區塊鏈,交易雙方可在無需藉助第三方信用中介的條件下開展經濟活動,從而降低資產能夠在全球范圍內轉移的成本。
(6)金融區塊鏈差異化擴展閱讀:
2016年起,各大金融巨頭們也聞風而動,紛紛開展區塊鏈創新項目,探討在各種金融場景中應用區塊鏈技術的可能性。特別是普銀集團率先開創了「區塊鏈+」本位制數字貨幣的先河。本位制數字貨幣是資產經過第三方機構完成鑒定、評估、確權、保險等流程,經過縝密的數字演算法寫入區塊鏈,形成資產與數字貨幣之間的本位對應關系,稱之為本位制數字貨幣。
為了實現區塊鏈金融大跨越大發展,為了推動中國經濟新發展,加速全球資產流通,實現一代代人為之奮斗不已的復興夢想,普銀集團將於2016年12月9日在貴州舉行普銀區塊鏈金融貴陽戰略發布儀式,會上將就區塊鏈實現資產的數字化流通、區塊鏈金融交易模式、並對區塊鏈服務與社會公共產業的應用落地展開探討。
Ⅶ 區塊鏈在金融領域的潛在應用場景有哪些
因區塊鏈技術最先產生的數字貨幣對金融領域造成巨大的沖擊,研究和應用區塊鏈技術成為當今金融領域的一項重要任務。從本質上來說區塊鏈技術仍然屬於一種技術手段、工具,在金融領域應用和在實體經濟領域的應用都是平行的,既有各自的相對獨立性,但又有一定的交叉,也就是說對實體經濟的推動作用是間接的。 1、無論金融還是實體,供需之間交易的基礎之一是信任,現行的銀to企、企to企、企to人等都是以貨幣為紐帶。而貨幣的發行權在國家,經營權在銀行,隨著區塊鏈技術的進一步普及和廣泛應用,今後企業與企業,或個人與個人之間可以自組織發行數字貨幣(數字信用),銀行的地位將從目前的壟斷經營變成市場平等競爭經營。所以金融領域廣泛應用區塊鏈技術對實體經濟的影響是間接的。 2、區塊鏈技術是現實(實體)與虛擬之間的橋梁,通過區塊鏈技術可以對現實世界在虛擬世界裡進行再造、重構和新定。如現實的紙幣在虛擬世界裡的數字貨幣,現實股票交易在虛擬世界裡的股票數字化交易,現實的進出口貿易在虛擬世界裡的數字結算、數字清關、數字單證、票據等等,可極大的提高了業務流程的效率,節省交易的成本。目前所有交易都離不開銀行,銀行在交易中起到了中心樞紐的作用,銀行應用區塊鏈技術必定提高其結算的效率,間接促進了實體經濟的效率,但今後這種影響會逐步減弱。因為區塊鏈技術最大的特點是去中心化,它的分布式記賬系統就是一個無中心的網路系統。 3、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實際上是將目前互聯網流動的信息價值化和信用化,通過區塊鏈將互聯網內的有(使用價值、交換價值、文化價值)的信息,進行重組和新構形成價值互聯網,其意義十分重大,無論是對金融行業還是實體經濟都將帶來革命性的促進作用。
Ⅷ 什麼是區塊鏈+金融
除了發幣以外,區塊鏈+金融還可以應用到例如供應鏈金融、中小微貸款等等領域,光說不練假把式,你可以搜一下中芯區塊鏈公共服務平台,他們做區塊鏈的,跟長沙銀行有區塊鏈+金融的合作,項目也已經落地了,可以熟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