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電子存證法律效力
『壹』 區塊鏈怎麼解決電子存證中的自證問題
電子存證是指通過時間戳,哈希演算法,電子簽名指紋認證信息保密技術手段來實現自證問題的,都是具有法律效力的。
1.時間戳:真實的事件記錄,證明事件在什麼時間、什麼地點發生過,它是由我國中科院國家授時中心與北京聯合信任技術服務有限公司負責建設的我國第三方可信時間戳認證服務。由國家授時中心負責時間的授時與守時監測
2.哈希演算法: 比如,我們在一個乘法網注冊一個賬號,如果網站把密碼保存起來,那這個網站不論有多安全,也會有被盜取的風險。但是如果用保存密碼的哈希值代替保存密碼,就沒有這個風險了,因為哈希值加密過程是不可逆的。
當前也有很多有遠見企業涉足這個領域,他們普遍都是通過一個第三方機構在乘法網存證,創建商業保密體系,他們卻無法從技術上修改過數據,目前可以通過「區塊鏈」技術很好的解決這一自證問題。
『貳』 國家對區塊鏈版權存證承認嗎
在中國,區塊鏈技術在版權存證領域的應用已經得到了國家層面的認可。2018年9月7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了《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互聯網審理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在第十一條中明確指出,如果當事人提交的電子數據採用了電子簽名、可信時間戳、哈希值校驗、區塊鏈等技術手段進行收集、固定和防篡改,並且通過電子取證存證平台認證,能夠證明其真實性,互聯網法院應當予以確認。這一規定從司法角度確認了區塊鏈存證電子數據的真實性,標志著區塊鏈存證的法律效力得到了官方認可。
隨著這一規定的出台,國內迅速涌現出了眾多基於區塊鏈技術的第三方版權存證平台。原創內容生產者現在可以在這些平台上進行版權登記,一旦發生版權爭議,這些平台提供的電子數據就可以作為有效的電子證據使用。這樣的機制不僅為原創者提供了更加便捷和安全的版權保護手段,也促進了區塊鏈技術在版權領域的創新應用。
『叄』 區塊鏈在中國合法嗎
區塊鏈在中國是合法的,但具體的應用和場景需遵守相關法律法規。以下是對此問題的詳細解答:
一、中國政府對區塊鏈技術的態度
中國政府對區塊鏈技術持積極態度,認為區塊鏈技術在重塑全球金融格局中具有重要作用。政府鼓勵區塊鏈技術的研發和應用,以促進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
二、區塊鏈技術的合法應用
技術研發與創新:區塊鏈技術的研發和創新在中國是受到鼓勵和支持的。政府和企業可以合作開展區塊鏈技術研發,推動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
金融領域應用:在符合監管要求的前提下,區塊鏈技術可以在金融領域得到廣泛應用,如供應鏈金融、跨境支付、資產證券化等。
公共服務領域:區塊鏈技術還可以應用於公共服務領域,如政務數據共享、電子證照存證等,以提高政府服務效率和透明度。
三、禁止的區塊鏈相關活動
虛擬貨幣交易:雖然區塊鏈技術是合法的,但虛擬貨幣交易在中國是被禁止的。因此,區塊鏈項目代幣與法幣的交易是違法的。這一規定旨在防範金融風險,保護投資者利益。
綜上所述,區塊鏈技術在中國是合法的,並且在多個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與區塊鏈相關的某些活動,如虛擬貨幣交易,是受到嚴格監管和禁止的。因此,在應用區塊鏈技術時,必須嚴格遵守相關法律法規和監管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