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r區塊鏈
① 章魚星球是什麼
章魚星球,是一款基於區塊鏈技術的高性能私人雲盤,具有專業級安全性,超高速傳輸、容量無限擴展等特點。通過章魚星球配套的星球計劃,在日常使用雲盤的同時,還可以為閑置的日常上網行為賦能,獲得獎勵。
(1)ddr區塊鏈擴展閱讀:
功能
隨時隨地離線下載,2345章魚星球支持千兆網路,遠程傳輸最大可達4M/s,無論是幾百張照片,或是一部4K高清電影,在理想的網路環境下皆可實現「瞬間傳輸」。通過APP,可在手機上進行系統一鍵分類瀏覽,視頻、照片、文檔的整理等。
章魚星球採用內置POB演算法+共享經濟+上網價值轉化+閑置帶寬的創新模式。用戶在互聯網中產生的點擊、信息檢索、廣告消費,共享閑置帶寬,共享計算能力等行為均可被視為「網路有價行為」,通過用戶創造價值,再將用戶創造的價值返還給用戶,從而實現平台與用戶真正意義上的經濟和利益共享。
② 浠涔堟槸gpu鏈嶅姟鍣錛
GPU鏈嶅姟鍣ㄦ槸涓縐嶆惌杞戒簡鍥懼艦澶勭悊鍗曞厓錛圙PU錛夌殑涓撶敤鏈嶅姟鍣錛屽畠鑳藉熸彁渚涢珮鎬ц兘鐨勮$畻鏈嶅姟錛屽挨鍏墮傜敤浜庤嗛戠紪瑙g爜銆佹繁搴﹀︿範鍜岀戝﹁$畻絳夐渶瑕佸ぇ閲忓苟琛屽勭悊鑳藉姏鐨勫満鏅銆傚叾鐗圭偣鍜屼綔鐢ㄥ寘鎷錛
楂樻ц兘璁$畻錛欸PU鏈嶅姟鍣ㄥ埄鐢℅PU鐨勫ぇ瑙勬ā騫惰岃$畻鏋舵瀯錛屽彲浠ュ悓鏃跺勭悊鎴愬崈涓婁竾鐨勮$畻浠誨姟錛岀壒鍒閫傚悎浜庤$畻瀵嗛泦鍨嬬殑搴旂敤紼嬪簭銆
浠誨姟鍒嗘媴錛氬湪榪愯屽簲鐢ㄧ▼搴忔椂錛孏PU鍙浠ユ壙鎷呰$畻瀵嗛泦閮ㄥ垎鐨勫伐浣滆礋杞斤紝鑰孋PU鍒欑戶緇鎵ц屽叾浣欑殑紼嬪簭浠g爜錛岃繖鏍峰彲浠ユ樉钁楁彁楂樻暣涓搴旂敤紼嬪簭鐨勮繍琛岄熷害銆
搴旂敤鍦烘櫙騫挎硾錛欸PU鏈嶅姟鍣ㄩ傜敤浜庡氱嶈$畻鍦烘櫙錛屽寘鎷浣嗕笉闄愪簬浜哄伐鏅鴻兘璁緇冦佸浘鍍忓拰瑙嗛戝勭悊銆佸嶆潅鐨勭戝︽ā鎷熺瓑銆
紼沖畾鎬т笌寮規э細GPU鏈嶅姟鍣ㄤ笉浠呰$畻閫熷害蹇錛岃屼笖紼沖畾鎬ч珮錛屾敮鎸佸脊鎬у彉鍖栵紝鍗沖彲浠ユ牴鎹闇奼傝皟鏁磋$畻璧勬簮鐨勮勬ā銆
闆嗙兢閰嶇疆錛氬湪鏋勫緩璁$畻鏈洪泦緹ゆ椂錛屽彲浠ヤ負姣忎釜鑺傜偣閰嶅嘒PU錛屽艦鎴怗PU鏈嶅姟鍣ㄩ泦緹ゃ傝繖鏍風殑閰嶇疆鍙浠ヨ繘涓姝ユ彁鍗囪$畻鏁堢巼錛屾弧瓚蟲洿澶ц勬ā鐨勮$畻闇奼傘
③ 星際雲礦機是不是騙局
本文來自全天候科技,閱讀更多請登陸www.awtmt.com或華爾街見聞APP。
作者 | 張吉龍 編輯 | 安心
「我和我父母被騙了40多萬」,投資者王悅在電話里說,「不知道該怎麼辦。」
在確認自己購買的「礦機」變成一堆廢鐵之後,王悅的家庭陷入了一場突入其來的災難,生活走向了無邊的黑暗。
王悅並不是唯一的受害者,在安徽、河南、四川、江蘇等地,同樣有龐大數量的投資者陷入了失去財富的痛苦之中。據一些投資人估計,僅在合肥一地,就有三、四百人捲入「礦機」騙局當中,涉及金額上億元。
在比特幣、區塊鏈等概念逐漸走向大眾的同時,與之相關的欺詐事件也日益增多,而且騙局日益復雜、精妙,也更加難以防範。
以「礦機」騙局為例,這是一個外表並不精妙,但內在卻深諳中國民間社會運行法則的陷阱,以民間債務處置為騙局的發端,以熟人關系鏈為基礎向外輻射,整個流程又結合了加密貨幣挖礦新概念為噱頭,很多投資者在無意識中就被騙取了巨額的資金。
面對這類新騙局,不僅不少投資者不知道如何處置,在政策法規方面也處於空白或者滯後的狀態,而這無疑又增加了整個局面的復雜程度。
「重新定義互聯網財富格局」
2018年10月29日,鄭州喜來登酒店迎來了一場非同尋常的盛大會議。
這場大會有一個很長、很拗口的名字——「2018中原矽谷首屆(國際)創新科技盛典暨CAI百富排行啟動大會」,主辦方名叫「中原矽谷創新科技產業園」。
如今以這場論壇的名字為關鍵詞進行搜索,結果顯示有兩個廣為認知的名字在事後的眾多新聞稿中被重點提到——第一個名字是「胡潤百富榜」的創始人胡潤,第二個名字則是「中科院半導體研究所」。
事實上,參會者都知道無論是胡潤和「中科院半導體研究所」都只是這場會議的配角,這場會議真正的核心是另外兩個當時外界都完全陌生的名字:一個名為CAI的虛擬貨幣和一款名為「蝸牛星際伺服器」的礦機。
據當時的新聞報道,胡潤本人出席了這場會議並發表了演講,「見證全球唯一存儲式應用生態CAI研發的啟動。」對此,全天候科技曾聯系胡潤百富公司公關部求證,但截至發稿並未收到回復。
媒體報道胡潤在會議現場演講
當時,在這場會議上,還舉辦了一個中科院半導體研究所晶元研發中心入駐中原矽谷的揭牌儀式。
能請來胡潤和中科院半導體所站台,這個「中原矽谷創新科技產業園」是什麼來頭?CAI和「蝸牛星際伺服器」又是什麼?
事實上,如果你以「中原矽谷」或者「中原矽谷創新科技產業園」為關鍵詞在工商信息系統進行搜索,會發現沒有這樣一家公司或者機構存在。據投資者介紹,這個所謂的中原矽谷真正的名字叫河南鏈鑫科技有限公司(下稱「鏈鑫公司」)。
在網路上,關於名為CAI的虛擬貨幣的信息維度也極為單一,這個神秘虛擬貨幣第一次出現在2018年10月10日,當時多家區塊鏈垂直媒體都報道了CAI上線新加坡AT交易所的消息。
甚至在投資者中幾乎沒有人知道CAI幣是個什麼東東——CAI到底是三個英文單詞首字母的縮寫還是中文拼音?這個幣的發行方是誰?有沒有白皮書?很多投資者均表示一頭霧水。
而在這場會議上,來歷不明的CAI幣前景被描繪的極為誘人,這場會議的眾多新聞報道中都稱其「作為當代互聯網科技發展的下一個風口,它將重新定義互聯網財富格局。」為了激發參與者的熱情,中原矽谷還與胡潤百富簽訂了戰略合作,雙方啟動CAI百富排行榜。
作為會議的另外一個重點,「蝸牛星際伺服器」礦機也被隆重推出。「越早期選擇蝸牛星際伺服器成為城市節點的用戶,將會以更低的成本獲取更多的CAI」,在網路上有文章這樣描述這款礦機的前景,稱「未來將享受到整個生態發展帶來的巨額紅利,從而有機會成為CAI百富排行榜中的一員。」
這款號稱由中原矽谷、北京IPFS實驗室等聯合開發的機器被宣傳的一個重要亮點是能同時挖兩種虛擬貨幣。「講得是一機雙挖,同時產出IPFS和CAI兩種代幣」,一位礦機的購買者表示,礦機公司當時宣傳的是用戶可以在IPFS的代幣Filecoin上線前先挖 CAI ,待Filecoin上線後,用戶可根據收益最大化原則動態切換,形成CAI、Filecoin雙挖。
在上述買家看來,這種宣傳具有極強的誘惑力,雖然CAI幣沒有人聽說過,但Filecoin則是一種較為知名的主流虛擬貨幣,「光挖這種幣(CAI)我肯定不願意,但是IPFS還是知道一點的。」
「兩個月回本,0風險,躺著賺錢」,王悅稱這是蝸牛星際伺服器礦機打出的口號。
礦機銷售人員向王悅提供的一份宣傳材料稱,投資者購買礦機的數量越多,每台機器每天挖的幣就越多。「一台算力為每天生產47枚CAI,100台算力為每台每天生產70枚CAI,1000台算力為每台每天生產80枚CAI」。
這份資料這樣給投資者算了一筆賬:礦機每台售價為5875元,使用期限三至五年,按照當時每枚CAI幣價值為1.40元計算,假如投資100台機器,總投資58.75萬,每月回報高達29.4萬。這意味著投資者在不到兩個月就可以完全回本。「24小時隨時可以賣出變現,一次投資,永久受益」。
王悅也發現,這個CAI幣的價格一直在漲,在一家名為AT的交易所上線之後,第一天幣價就漲了將近8成,從最開始的5毛錢慢慢漲到了1.4元,後來又漲到了2元左右。
隨著幣價的上漲,以王悅為代表的投資者開始大量買入礦機,王悅稱自己先後買了85台礦機,「一開始只買了10台,後來隨著幣價的上漲,慢慢地加機器。」
按照一台礦機售價5875元計算,王悅總共投入了近50萬元。但這點錢和其他投資者相比不值得一提。「我算是裡面投入最少的之一吧」,王悅稱,投資了一兩百萬的人比比皆是,據她所知,「一個阿姨投資了7600萬。」
對王悅等投資者來說,投入巨額資金都是種子,他們希望自己能在改變財富格局的過程中占據一席之地,但這些希望落空了。
「錢沒了」
所有關於財富的夢想在2019年2月14日戛然而止。
這一天,投資者們接到了兩份分別來自AT交易所和鏈鑫公司發布的公告,AT交易所稱,由於平台遭黑客攻擊,導致大量QD幣流失與蒸發,暫停交易,凍結時間為期3個月左右,交易錢包系統全部關閉,暫停提幣。
爆料者提供的AT交易所及鏈鑫公司公告
而鏈鑫公司發布了一份公告稱,2月7日公司高層在美國矽谷參加路演,未來所有的礦機由美國矽谷接手,cai伺服器全部參與百億美金價值的矽谷新項目當中。
這兩份公告對投資者們來說,釋放出強烈的信號:AT交易所作為cai幣唯一的交易所,暫停交易意味著所有的幣都無法流動,而鏈鑫公司的公告則意味著該公司高管團隊已經不在國內而到了美國。
「這就意味著崩盤了」,一位投資者稱,但是大部分人都難以接受這個現實。因為在停止交易前的1月31日,中原矽谷的分支機構合肥運營中心——合肥市新琨渤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新琨渤公司)還發布了一份調價通知,稱接到總部的通知,自2月11日起,礦機每台機器上漲3000元,從5875元漲至8875元。很多投資者為了避開價格上漲,大量的囤積機器。
不過王悅認為,這個事情在1月份就已經有預兆出現:此前的1月25日,AT交易所發布了一則關於CAI幣停止交易的公告,理由是系統維護升級,無法交易;公告稱,2019年2月1日之後恢復交易。在這段時間前後,CAI幣的價格一直在下跌,從2元左右跌到了五六毛,「最低的時候價格跌到了7分錢」,但是即便是這個價格也已經沒有交易了。
到了2月底,即使是最堅定的一些投資者也開始覺得問題沒那麼簡單了,不僅AT交易所的網站和app都無法打開,挖幣APP也打不開了。
爆料者供圖
「礦機銷售公司的高管也開始失蹤了,打電話不接,信息不回,找不到人了。」王悅表示,與此同時一個可怕的傳聞在投資者中流傳:鏈鑫公司的老闆已經逃到美國了,而新琨渤公司的高管在最後把投資者的錢分贓了。
王悅自己算了算,買機器的錢減去自己賣幣回本的錢,大概虧了40多萬。她還算幸運的,還有很多人一個幣都沒有賣掉,「最慘的是有一些人剛收到機器,甚至還沒有收到機器,CAI幣就無法交易了。」
CAI幣的崩盤到底牽連了多少投資者和資金,目前沒有人說的清。根據一位投資者的估計,僅僅在安徽合肥一地,購買礦機的人就有三、四百人之多。
根據全天候科技拿到的一份中原矽谷合肥運營中心(合肥市新琨渤科技有限公司)2018年12月的銷售統計表顯示,僅僅在12月份,該公司銷售的礦機數量高達13747台,銷售額達7300多萬元。「實際銷售的機器應該更多,因為有很多都沒有登記在這個表上。」 該公司一位前員工透露。
而這或許只是冰山一角,王悅估計,僅在合肥一地,礦機的存量應該在3萬台左右。然而合肥只是中原矽谷的一個運營中心而已,其真正的總部在鄭州,「那裡受害者應該更多」王悅認為,除此之外,在湖北、四川、江蘇等地也有人買礦機。
在圈內,有人猜測,這個礦機牽涉的資金可能在20億左右。CAI沒有重新定義互聯網財富格局,卻改變了很多人和家庭的命運。
全天候科技了解到,在投資者當中,有兩個群體損失慘重。
第一個是中老年人群體。多位投資者都提到,礦機的投資者們有一個顯著的共同點就是年紀偏大,大多是老年人。一位投資者對全天候科技稱,他估計受害者的平均年齡在50多歲以上,「七八十歲的都有」。
這些老年人之所以損失慘重,一方面是都有一定的財富積累,要麼家境都在小康水平以上,多位參與投資的人士都表示,自己家裡是做生意的,要麼他們在用多年的積蓄進行投資。
另外一個損失慘重的人群則是以李炔(化名)為代表的礦機銷售人員,實際上他們既是礦機的銷售者,也是礦機的投資者。
李炔表示,很多銷售除了賣礦機,自己本身也買了很多礦機。她自己只買了30台礦機,而身邊的很多同事都買了上百台甚至是幾百台。 在CAI幣崩盤之後,他們不僅血本無歸,甚至不少人因此欠下巨額債務。
她表示,很多銷售自己買了礦機都是因為公司領導的「忽悠」,「放心推廣,我們是有實力的,這棟大樓都是我們的」,領導們說,他們甚至鼓動員工們自己貸款買礦機,「如果親戚朋友覺得不信任,你們完全可以拿自己家的房子、車子給他們做擔保。」
在公司鼓動下,有些銷售真的抵押了自己的房子和車子。身邊有個朋友拿了自己的房子做抵押,籌資100多萬,買了300多台機器。如今幣市崩盤,一個月要還銀行4萬多塊錢,「走投無路了」。
神秘的「朋友」和「解債」模式
吊詭的是,對一些連智能手機都用不好的老年人來說,他們為何會參與區塊鏈這種很多年輕人都看不懂的項目當中呢?
李炔認為,很多老年人之所以參與其中,一個很大的原因是親戚朋友的互相介紹。
多位投資者都表示,他們和礦機銷售公司的高管們都是因為一種叫「解債」的業務而成為了朋友關系。據他們證實,中原矽谷合肥運營中心(新琨渤公司)的前身是一家解債公司,名叫「安徽省國泰眾合中小企業經濟信息咨詢有限責任公司」。2018年11月,這家公司改了名,不再做解債業務,而改做礦機業務。「除了名字換了,領導和裡面的老員工都一模一樣。」
按照投資者們的說法,安徽省國泰眾合中小企業經濟信息咨詢有限責任公司大概是從2017年左右開展的業務,做解債業務有兩年左右的時間,此前一直沒有出過問題。
李炔的父母就是在解債的時候認識了其公司的高管「梅總」,最開始半信半疑地嘗試解了3萬塊錢的債,之後就對這家公司產生了信任感,陸續又解了更多債。
2018年12月份,在「梅總」的介紹下,李炔到新琨渤公司上班,主要工作就是銷售礦機。一份招聘廣告顯示,當時這家公司以很高的薪資對外招聘,「拚命干一個月可以拿到5萬元以上的待遇」。她表示,礦機的銷售除了基本工資還有提成,50台以下每台提成6%,50台到100台提成7%,一百台以上提成8%。
對於這樣一份工作,最開始李炔心裡對「梅總」充滿了感激,同時李炔注意到,很多新招進來的銷售和自己一樣都是熟人介紹,這些熟人很多也都是原來解債公司的高管或者老員工。
據了解,所謂的解債是近年來興起的一種民間債務處理的手段。具體手法非常神秘,李炔解釋說,「比如別人欠了你一筆10萬元的債,但是對方還不上,你就可以拿著這10萬塊錢的欠條到解債公司,你再給公司10萬塊錢,每個月返給你一部分錢,一年總共返給你20萬,扣除10%的手續費,就是1萬元,你能拿到19萬元。」
至於解債公司的錢到底從哪裡來的?很少有人知道,一位解債者對全天候科技表示,她也曾經問過對方這個問題,但是對方只是表示,「你不用管,資金肯定100%安全。」
全天候科技發現,近年來以解債為業務的「債行」在全國各地慢慢出現,它們在各個債務糾紛困擾的地區開展業務,號稱能為企業、個人解決債務問題。
債行通常宣稱自己是運用商業精算模型,通過搭建債務鏈,實現債務流通,幫助進入負債死局的企業和個人實現債務的減少、減除。但據一位對債行模式比較了解的人士介紹,實際上這種模式具有很強的龐氏騙局和傳銷特徵。
在一些媒體上,也曾報道出了所謂解債公司詐騙的行為,解債者交了錢,只返了幾個月解債公司就杳無音信了。在網路上,解債公司這種模式引起了巨大的爭議,「解債的模式就是一個騙局,類似龐氏騙局」一位律師在知乎上稱,「從法律角度上來說,這種機構是非法機構。」
基於以上情況,有人認為,所謂的蝸牛星際礦機就是一個布了多年的局:以解債公司為工具獲得投資者信任,然後利用礦機進行最後一波穩准狠的收割。
也有人猜測,這次礦機詐騙未必是提前設計好的,而是解債模式旁氏騙局走到最後,泡沫要破滅而被拿來甩鍋的。
幕後人
從礦機的生產商到銷售商再到託管礦場和交易所,事後回顧整個鏈條,有投資者表示,這個騙局從頭到尾可能是以霍東為首的一夥人精心編制的。
霍東何許人也?企查查顯示,霍東旗下擁有18家公司,包括河南省安泰眾和產權交易咨詢集團有限公司、河南鏈翔科技有限公司(下稱鏈翔公司)等等。
霍東旗下公司,圖片來源:企查查
資料顯示,霍東本人和上文中提到的解債業務以及礦機業務都有脫不開的關系。
以解債業務為例,一方面,他在安徽省國泰眾合中小企業經濟信息咨詢有限責任公司擔任執行董事,另一方面其擔任董事長的河南安泰眾和產權交易咨詢集團有限公司也有解債公司的嫌疑。
根據媒體報道,2017年11月19日,河南安泰眾和產權交易咨詢集團有限公司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河南安泰集團公司正式成立。在發布會上,安泰集團董事長霍東表示,「安泰在解決債權債務問題的同時,結合房地產、汽車等進行資源整合,搭建不良資產優化和文化產業價值平台,幫助實現資金迴流,使投資失敗的企業及個人能夠挽回損失。」而在社交媒體上,也有疑似安泰集團的員工公開招徠解債業務。
在礦機業務上,霍東擔任法人的鏈翔公司是鏈鑫公司的母公司,也是礦機的生產商。李炔認為,很多人都認為鏈翔才是中原矽谷真正的總部,原因是鏈鑫公司注冊資本才500萬,而鏈翔公司的注冊資本是前者的10倍,為5000萬。
除此之外,還有證據顯示,霍東和AT交易所有著復雜的關系。
資料顯示,新加坡AT數字資產交易所的股東是由新加坡 Anthay 基金會發起的區塊鏈資產交易平台。而根據智聯招聘顯示的信息,這家所謂的新加坡 Anthay 基金會又是霍東投資的一家名為比特大陸(深圳)區塊鏈有限公司的股東之一。由此可見,所謂的AT交易所和霍東、鏈鑫有著復雜的關系。
比特大陸(深圳)區塊鏈有限公司介紹,圖片來源:智聯招聘
實際上根據企查查信息發現,比特大陸(深圳)區塊鏈有限公司股東只有兩個自然人——霍東持股80%,另外一名自然人股東王宗傑持股20%。
有意思的是,智聯招聘中提到的比特大陸(深圳)區塊鏈有限公司的另一位股東紅杉資本香港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也有貓膩。該公司在名稱上與著名投資機構紅杉資本較為相似,但紅杉資本公關人士向全天候科技證實,紅杉資本和這家公司並無關系。
霍東投資的公司在蹭名氣方面的案例還不止這一處。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投資比特大陸(深圳)區塊鏈有限公司之外,霍東還投資了一家名為河南省比特大陸區塊鏈有限公司。對於這兩家名字酷似著名礦機巨頭比特大陸分支機構的公司,比特大陸內部人士明確否認雙方存在任何關系。
除了紅杉資本、比特大陸否認和霍東投資的公司有關系之外,全天候科技也聯繫到了此前新聞稿中提到的入駐中原矽谷的中科院半導體研究所。
一位中科院半導體研究所人士對全天候科技表示,沒有和這家公司合作過,也否認入駐中原矽谷,「我們所是做光電子的,不是做集成電路的」,他表示,中科院半導體研究所根本沒有做過加密貨幣的研究。
全天候科技也發現,實際上在2018年12月底,中科院半導體研究所在自己的官網上掛出了「關於『中科院半導體研究所晶元研發中心入駐中原矽谷』虛假報道的聲明」,其中提到從未以單位名義參與「中原矽谷」的任何合作與建設項目,也未與該組織有過官方洽談和合作意向。
中科院半導體研究所聲明,圖片來源:中科院半導體
不過即便是中科院半導體所出面否認,一位投資者收到的銷售話術卻顯示,蝸牛星際伺服器是由中原矽谷創新科技產業園與北京中科院半導體研究所共同研發的產品——在此前的新聞報道中,明明寫著礦機由中原矽谷、北京IPFS實驗室等聯合開發。
說到這個礦機,更加奇怪的,有一些投資者和銷售人員對全天候科技稱,有一段時間,他們測試發現,這個所謂的礦機根本就不需要插上電、連上網,就能自動挖礦。對於這種離線挖礦的行為,他們懷疑「CAI幣根本就不是挖出來的,而是系統自動分配的,這個機器根本就沒什麼用。」
這個售價5875元的礦機真實價值也被懷疑。王悅表示,自己找了一些懂行的人對這個機器估了估價格,發現礦機根本不值錢,「價格不超過800元」。另外也有人拆過機器後發現,有一些機器是翻新機。
蝸牛星際礦機配置,圖片來源:公眾號「幣圈的良心」
新的「收割者」
當投資者的悲傷還沒遠去,很多人還在為如何拿回自己的錢而痛苦時,他們發現自己又迎來了新的收割者,在微信群里又有人做起了所謂的維權的生意。
「很多人都想去河南總公司討說法或者報警,但是時間、精力都不允許,因此有些受害者開始號召大家集資路費解決問題」,李炔表示,他們的收費標准不一,有的按照每台機器5元收費,有的按2元/台的價格收取費用。
在私下裡,很多人對於這些收費的行為很不滿,「有些人就買了10多台機子,本身沒虧多少錢,一台機器按照5元來收費,兩三萬台機子收十幾萬,還賺了好多錢。」
也有人認為,交錢維權有沒有用很難說,「老闆都跑到國外了,錢能拿回來嗎?」他們覺得希望渺茫。
除了收維權費之外,受害者手中的礦機也成了一些人眼中的香餑餑,在一些投資者的微信群里,不少人喊著回收礦機,每台機器價格大概在300元到350 元之間。
一位已經賣了礦機的投資者表示,很多收礦機的人本身是做電腦配件的商人,而他們之所以收礦機其實是因為礦機裡面有一個1TB的硬碟和一根4G的內存條。在京東上,一個全新的西部數據1TB硬碟最便宜的價格為279元,一個4G的DDR3內存價格也在百元以上。
除了賣配件之外,還有些人收礦機的目的是為了另作他用,雖然這些礦機在這些投資者手中毫無用處,但是在網路上,這些礦機卻因為價格便宜大受歡迎。在網路上流傳著不少利用礦機改造成為低功耗NAS(Network Attached Storage:網路存儲器)的文章。
而在淘寶、閑魚上,也有不少人在出售礦機,銷量看上去還不小。
蝸牛星際礦機銷售情況,圖片來源:淘寶網
王悅表示,自己已經把手中的85台礦機全部賣掉了,每台以5875元價格購買的機器,兩個月就賣出了廢品的價格讓她很心疼,但她覺得也沒更好的辦法,「自己賣又沒有門路,這些東西放在家裡又鬧心。」
另外在CAI幣財富夢破滅之後,一些新的各式各樣的幣又找上了門,有人鼓動他們去挖新的幣,或者買新的礦機來挖幣。但是無一例外,要想挖礦要麼要買新的礦機,要麼要買新的幣,總之都需要一筆不小的投入。
「我們現在很窘迫,不要對我講這些事情」,在投資者群里,一位投資者對一位宣揚挖新幣的宣傳者呵斥道,「只要掏錢的以後都不參與。」
(文中王悅、李炔均為化名)
④ U.2/U.3 NVMe SSD 6盤位硬碟抽取盒,支持高達64Gb/s的數據傳輸速率
在科技迅速發展的時代,視頻創作者與企業對於數據處理的需求與日俱增,數據存儲成為了關注的焦點。過去,3.5英寸機械硬碟雖以大容量著稱,但體積龐大且耗空間,難以滿足現今5G、區塊鏈、雲計算等應用對讀取速度的要求。轉而,U.2 NVMe硬碟因其能效高、連續工作速度成倍提升、總體成本降低,成為業界新寵。
面對安裝與發揮U.2 NVMe硬碟性能的挑戰,ICY DOCK提供了優質的硬碟抽取盒解決方案,旗下MB118VP-B專為U.2/U.3 NVMe SSD設計,支持高達64Gb/s的數據傳輸速率。這款六盤位硬碟抽取盒採用可移動抽取式硬碟托盤,便於快速更換SSD,減少數據風險,提升維護效率。
ICY DOCK MB118VP-B的簡約工業風包裝正面展示了硬碟盒外觀與功能詳情,標明支持NVME硬碟,兼容6塊U.2或U.3最高9.5mm厚硬碟。背面則提供了型號標識、SN號與產品簡介,強調6盤位U.2/U.3 NVMe SSD轉5.25英寸裝置空間的全金屬硬碟抽取盒。
配件包含MB118VP-B主體、說明書、硬碟ID標簽與固定螺絲。機身全金屬設計,前置面板開口便於散熱,延長硬碟壽命。全金屬材質高效導熱,降低工作溫度,提高性能與穩定性。塑料或非金屬硬碟盒難以達到相同效果,導致硬碟過熱,影響性能與壽命。
安裝方面,通過螺絲固定硬碟,托盤配備塑料固定塊防震,確保運輸安全。托盤上設有帶鷹鉤鎖的彈出按鈕,一鍵彈出,快速安裝/拆卸硬碟,支持熱插拔。6盤位硬碟托盤配有LED狀態指示燈,方便監控設備狀態與電源使用。
介面方面,MB118VP-B採用2個15pin SATA電源介面與3個SlimSAS SFF-8654 8i數據介面,提供64Gb/s的傳輸速度,是PCIe 3.0的兩倍,SATA標準的十倍,釋放NVMe Gen 4.0 x4 SSD全部潛力。這種性能使得MB118VP-B成為自動駕駛、實時預測、膠片編輯與軍事計算應用的理想存儲解決方案。
通過MB118VP-B,用戶可輕松構建RAID陣列,提高性能與可靠性,提供優於機械硬碟的IOPS,滿足虛擬桌面基礎架構、電子商務與在線分析處理等高度依賴IOPS的應用需求。產品配備雙高性能40x20mm散熱風扇,智能散熱設計確保硬碟工作溫度適宜,延長使用壽命。
測試機配置包括AMD-5600 CPU、ROG STRIX X570-E GAMING WIFI II主板、DDR4-8G內存、KINGSTON SA400-240G系統盤、PM983-1T U.2硬碟、NVIDIA 1050TI顯卡與LRNV9F24板卡,連接線材為SlimSAS(SFF8654 8i)轉SlimSAS(SFF8654 8i)。LRNV9F24板卡採用PCIe 4.0 Retimer晶元,確保信號完整性與高速數據傳輸。
MB118VP-B精準識別Samsung PM983硬碟,傳輸模式為PCIe4.0,連續測試結果顯示讀取速度6416MB/S,寫入速度1508MB/S,接近官方宣稱速度,驗證了MB118VP-B傳輸性能穩定。
ICY DOCK的MB118VP-B搭配U.2/U.3 NVMe SSD已成為大數據、雲存儲等企業用戶的首選方案,提供高讀取速度、低電能消耗與低噪音,節省空間,降低伺服器投入與維護成本。長達十年以上的使用壽命與優質性能,使得ICY DOCK方案成為企業級用戶的不二選擇。
⑤ u盤寫入速度5mb
u盤寫入速度5mb(U盤寫入速度5MB)對於兩年前主要網路磁碟的關閉,我相信你必須記住,可能會有一些朋友瘋狂,突然關閉通知可能會讓很多人措手不及,但事實是,我們只能默默地接受。特別是當360網盤宣布即將關閉時,我的心非常瘋狂,最終通過各種活動和登錄獲得了近30個T容量,儲存在裡面大約10個T由於不耐煩,醫學視頻數據不得不購買兩個硬碟。即便如此,還遠遠不夠,所以只復制了一些非常重要的文件,其他文件最終沉入大海。從那以後,我就不再輕易使用網盤了,重要的文件基本上都存儲在硬碟里。
我家的這個雲L1PRO事實上,我最關心的是存儲文件的安全性和使用難度。至於區塊鏈技術,這本身就是一個新的趨勢,但目前還不太成熟。至於我的雲L1PRO存儲器的性能如何?讓我們一起細細品味。
包裝|簡單,安全優先
整個包裝非常務實,除了正面LOGO除了背面的型號和相關產品介紹,整個盒子和平時的鞋盒一模一樣。說實話,和它的價格相比,差別很大。
電腦
盒子的側面有一個白色標簽,上面的串碼綁定到賬戶後面。包裝內的產品包括海綿包裝,除主機外,還有使用說明書和配件盒。
電源適配器是配件之一DC插頭,支持100-240V輸入,12=3A輸出,電源適配器的體積在當前產品中略大,線長適中,足以滿足日常使用。
另一個配件是面條網線,匯流排長約1米。通常,我們常見的網線基本上是圓形的。這種扁平網線通常很少見。在我的印象中,只有360手機電源適配線喜歡使用這種扁平線。
外觀|金屬質感,顏值負責
銀灰色磨砂金屬外殼讓我家雲L1PRO存儲器的外觀水平大大提高,整體看起來更像迷你主機,包括電源開關和工作指示燈。我家雲L1PRO存儲器的整體尺寸略大於帶硬碟盒的移動硬碟,但由於其垂直存儲,佔用空間仍然相對較小。
我家雲L1PRO存儲器是基於區塊鏈的分布式存儲設備,但內部仍有2塊TB 5700轉 32M SATA介面的東芝硬碟。我家雲L1PRO採用了存儲器Quad-core Cortex-A53 up to 1.5GHz處理器,8GB MLC EMMC 5.0 ROM和1GB DDR3內存。
我家雲L1PRO存儲器的介面主要集中在背面,一般來說比較豐富。除了頂部的重置鍵,還有一個USB3.0、一個USB2.0介面、千兆網路介面和電源介面。外部移動硬碟只能通過USB2.0介面,U盤可以通用兩個USB介面。
散熱口位於我家的雲中L1PRO在存儲器的頂部,散熱器的面積很小,主要由鋁制散熱器製成 主動散熱靜音風扇。
我家雲L1PRO存儲器的頂部和底部使用ABS塑料材料,底部四角分別有橡膠墊,與橡膠墊相鄰的四個孔為隱蔽螺孔。塑料框架和金屬外殼之間有一定的間隙,可能是為了打破整體單調。
體驗|速度好,功能一般
我家雲L1PRO存儲器支持同時使用手機、計算機和電視端。從圖標到布局,計算機版本的應用程序顯然是復制網路雲,但優點是使用特別方便。雖然存儲器配備了2T硬碟,但通過分布式存儲技術,雲實際存儲達到5T,對於作者這樣一個不懂原則的小白來說,真是不可思議。
至於我最關心的速度,我的雲L1PRO存儲器一點也不讓我失望。在使用過程中,上傳和下載速度最高可達5MB/s,平均速度為2-4MB/s,整體表現明顯優於網路雲網盤。
至於存儲器的安全性,除了保險箱,沒有其他直觀的安全措施。它給我的整體感覺和普通的網路雲盤差不多,甚至不如網路雲盤。相比之下,網路雲盤的伺服器可能更安全,我的雲也連接到網路L1PRO攻擊存儲器的風險可能更大。
即使內置有2T硬碟,但我家雲L1PRO存儲器中的數據仍然不支持直接查看。如果你想播放視頻和其他文件,你仍然需要緩沖,這相當於從網路端提取資源。對於容量較小的視頻,緩沖速度基本較快,播放時無需緩沖。然而,對於較大的視頻文件,緩沖通常會在播放過程中停止。
與電腦版相比,手機版功能明顯更豐富,手機版界面主要分為文件、相冊、共享圈、更多四個部分。文件部分可以查看我的雲L1PRO存儲器中的所有文件,相冊主要是通過設置,然後同步需要保存在手機或其他設備上的圖片,以及我的雲L1PRO存儲器還支持自動備份功能。
共享圈主要通過業主邀請家人、朋友或同事共享我的雲L1PRO存儲器,但被邀請人也需要下載我的雲應用程序並注冊賬戶才能接受邀請,並且在我的雲的許可權下L1PRO存儲器分配也到位,業主許可權最多,管理員許可權次之,成員只有查看許可權。
雲下載功能實際上是一個很好的功能,但目前的功能仍有很大的改進空間。首先我家雲L1PRO存儲器不支持網盤文件的直接轉存,這給使用方便性增加了一個大問題。最後,雲下載功能主要支持BT下載只相當於加入網路瀏覽器,並沒有真正發揮應有的作用。
文章收藏功能實際上非常實用,相當於我們通常在瀏覽器中使用的網頁保存功能,但仍然很難在手機上使用。我家雲的文章收藏功能正好解決了這個問題,作者通過ZAKER、今日頭條和微信文章測試都可以收藏,但收藏過程中的完成度還有待提高,從今日頭條收藏的內容無法正常查看。
考慮到存儲的安全性,我的雲L1PRO存儲器為自己留下了一條後路,通過外部硬碟進行雙重備份。接入硬碟後,您可以直接將硬碟中的文件存儲到我的雲中L1PRO存儲器也可以直接從雲存儲器中備份重要文件。
區塊鏈技術與虛擬貨幣掛鉤是一條無形的規則,我的雲L1PRO存儲器中的CBC積分是基於區塊鏈雲存儲技術的產品,主要用於獎勵用戶提供剩餘存儲空間的報酬,一天基本上是10CBC積分左右,提取積分前需要實名制認證。
總結|家有雲,真假難辯
我家雲L1PRO存儲器的初衷值得稱贊。為個人或群體提供更安全、更方便的存儲模式是未來的大勢所趨。然而,通過實際使用,不難發現我的雲L1PRO雖然採用了全新的分布式區塊鏈雲存儲技術,但存儲器整體缺乏創新,無法大膽擺脫前輩的束縛,然而,目前的技術還不是很成熟,存儲形式還沒有擺脫雲,仍然不能提供更快的數據提取方法。最重要的是,它的價格顯然與它的功能不匹配。至於你是否需要這樣的存儲設備,你仍然需要決定。
電腦
⑥ HBM理解與應用
現在無論是專用AI加速板卡、高端GPU、用於HPC的FPGA板卡抑或是最先進的CPU伺服器,你會發現都會有HBM的身影。那麼什麼是HBM呢?HBM(High Bandwidth Memory)和DDR一樣都是一種硬體存儲介質。DDR被廣泛應用於CPU與各種硬體處理單元的外掛存儲設備,那麼既然DDR4已經作為成熟存儲介質,為什麼要推出HBM存儲設備?主要原因在於DDR4現有吞吐能力不能滿足當今計算需求,尤其是在AI計算、區塊鏈和數字貨幣挖礦等對大數據處理訪存需求極高等領域,DDR4的吞吐能力更顯薄弱。所以,HBM以其高吞吐高帶寬的優勢,活躍在工業界和學術界。
在學術領域,尤其在DSA(Domain Specific Acceleration)場景,如果能將embedding數據合理分配到32路HBM當中,同時做到系統級pipeline數據訪存和計算,那麼都會有比較優秀的加速效果。在工業界,如果能將基於HBM的DSA所帶來的latency和QPS收益,有效轉化為價格收益。如果能同時做到上述兩點,那麼HBM便是未來技術發展的方向之一。
我們一直在講HBM帶寬比DDR有優勢,那麼具體是什麼優勢?在不考慮CPU和FPGA區別的前提下,一塊帶HBM的FPGA要比普通CPU伺服器性能高上3倍左右,當再考慮CPU cache miss和DDR使用效率的時候,帶有HBM的FPGA所帶來的帶寬增益將會更大。但是單塊HBM的內存大小一般最大為16GB,而單個DDR4普遍能做到64GB。所以當業務所需數據量較大時,將不再適合只將訪存數據存儲在HBM中。
HBM分為2個stack,每個stack有8channel,每個channel可以分為2個偽通道(pseudo channel),那麼就一共有32個pseudo channel。HBM存儲大小分為64Gb和128Gb,所以最大為16GB。我個人對於HBM的理解,如果在應用層面,可以認為HBM是32個堆疊的DDR,每個DDR應用AXI3匯流排協議,使用起來和控制DDR也非常相似。
HBM的地址空間以4H(內存大小64Gb)的HBM為例:具體使用方法和HBM其他特點將根據實際應用需求和具體場景而定,這里不再展開。參考文獻用於進一步深入學習和研究HBM技術。
⑦ 同步雲盤哪個好
這個世道,老百姓總是受愚弄的。不久前,360雲盤背信棄義,吞食自己的諾言,關停免費服務。還以為網路雲盤會誠信一些,極力向提問者推崇網路雲盤。那知道天下烏鴉一般黑,網路先拉攏你進去了以後,就翻臉了,等你上傳了500個文件後,就要你升級,交費了。以此看來,這些網路雲盤在為首的幾個大黑勢力集團的影響下,沒有一個配得上這個「好」字了。
勸你不要再去轉到其他雲盤了,其他雲盤也靠不住了。還是自己用移動硬碟存儲吧。
看來網路雲盤比360也好不到哪裡去。
由於360違背自己的承諾,雲盤關閉免費服務 ,大家都要急著下載轉移雲盤里的數據,360伺服器已經被擠爆 ,處於癱瘓狀態,系統已亂套了。無奈360已經推遲了關閉時間,並且除了下載,其它功能和程序全都停止了。
360雲盤明年2月份就要停止對個人用戶免費服務了。現在雖然網上還顯示能上傳 ,實際上幕後已經做了手腳,停止了上傳程序,很多功能也暗中取消了,但又沒有明示,害得不少網友以為是自己電腦和網路故障,浪費了不少時間,耽誤了不少事情。無恥呀!害人不淺。
中國就是這么糟糕 ,這種腐敗的強勢集團,時刻都在干著愚弄老百姓的勾當。
想當初,推出360雲盤時 ,360集團是如何信誓旦旦地保證「全心全意」服務的 ,一旦「得勢」就翻臉不認人了。對著為它打下江山的百姓下毒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