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技術影響新聞業
Ⅰ 海外稱區塊鏈能打擊虛假新聞是真的嗎
2018年1月27日西媒報道稱,逐漸普及的加密貨幣支付、購買作品和內容的即時直接支付,以及有關個人信譽數據的公開記錄,這些是區塊鏈技術將給媒體行業帶來的一些影響。這是一份最新報告作出的預測。
利用區塊鏈技術可以為新聞作品添加含有時間、作者等信息的數字水印,並能根據不同的內容設置閱讀許可權。很快將會出現區塊鏈技術應用領域的「知名品牌」,它們將創造出讓人們感興趣的各種區塊鏈應用,而媒體從業人員未來的一項任務就是「識別圍繞區塊鏈技術應用產生的垃圾」,因此他們有必要了解區塊鏈技術。
Ⅱ 什麼是區塊鏈新聞
區塊鏈新聞是伴隨著區塊鏈技術的出現而興起的一種新的數字新聞形態,由於區塊鏈技術具有同以往互聯網技術及其產品顯著不同的特點,所以基於區塊鏈技術而生成的區塊鏈新聞一出現就顯示出獨特的屬性,自成一類。
區塊鏈新聞是指,基於區塊鏈技術呈現的更為客觀的、透明的、不可篡改的數字化新聞。它以區塊鏈技術為基礎,所有的新聞生產、製作、傳播等皆發生在「區塊鏈"技術場域中,所有的過程皆在區塊鏈程序代碼當中留下痕跡,具有透明可查且不可算改等顯著特徵。區塊鏈新聞自2016年起開始出現,並呈現出多樣化的媒介形態,到2018年已日漸成為新聞界關注的焦點。
區塊鏈新聞的分類
目前,區塊鏈新聞媒體大致可分為五個類別:區塊鏈新聞網站、區塊鏈社交網站、瀏覽器插件、區塊鏈搜索引擎、其他類型媒體與區塊鏈媒體合作生產區塊鏈新聞。它們都以代幣為基礎,希望通過區塊鏈平台上勞動所衍生的價值維系媒體的運作,同時代幣還作為激活受眾參與的手段和新聞產品等的評價標尺,從而使新聞實踐擺脫第三方的影響,用新技術手段來實現一直以來傳媒業所追尋的傳統價值,即客觀、公正、中立等。
(一)區塊鏈新聞網站類
這是目前出現較多的區塊鏈媒體,代表性的有Civil 、Po.et 等。從華樹上基本借鑒了傳統新|聞網站的整體架構,所不同的是,以往的新聞網站依託的是互聯網技術,而這些新聞網站依靠的是區塊鏈技術,並發行自己網站的代幣,以代幣激勵新聞創作和公眾參與。從追求的價值觀來看,這些新聞網站都強調去中介化和對理想新聞的追求,如Civil在其白皮書中就強調「該協議限制了第三方的影響」旨在創建公眾與記者間更加直接,透明的關系,同時利用區塊鏈來加強對記者的保護,防止審查和知識稅的侵害。
(二)區塊鏈社交網站類
代表性的有Steemit,它「將社交媒體概念與構建加密貨幣社區經驗相結合」,構建了基於區塊鏈技術的社交媒體網站。Steemit通過代幣可直接實現帖子內容變現,根據其規則,帖子被點贊越多,發帖者受益越高。此外,相較以往社交媒體,它具有上傳信息超過7天不可編輯和撤銷,賬號密碼不可找回的特點。
(三)瀏覽器插件類
Adblock Plus開發公司就將使用區塊鏈技術在瀏覽著擴展樣於e新聞的來源、希望能夠幫助用戶在瀏覽網路時發現假新聞的來源,用「可信」「未知」或「諷剌」來標識新聞來源的可信等級,可以給用戶在閱讀新聞之前就提供信息預警.減少假新聞傳播給用戶後,用戶信以為真,進而難以糾正其認知上「先人為主」的情況發生。此外這一打願程行松計劃發布代幣來追蹤獎勵,避免數據被操縱和破壞的風險。
(四)區塊鏈搜索引擎類
以 Userfeed 為代表。在「注意力即資本,用戶即價值」的時代,目前搜索引擎壟斷平台的演算法不透明、平台受利益驅使等問題,使得排序給用戶認知乃至物質利益造成損害。該類型主要致力於解決上述問題,優化搜索引擎的內容排序,Userfeed 以數字代幣作為排名依據,由用戶自定義內容排序,將排序權利重新交回用戶手中,進而打破平台壟斷的排名系統。
(五)其他類型媒體與區塊鏈媒體合作生產區塊譽新聞。
這個是目前媒體進行較多的嘗試,在未來也將是一個相當活躍的區塊鏈新聞實踐領域。在這種合作模式下,—方面,諸多媒體省去重建區塊鏈場域的費用櫃時間精力;另一方面,媒體可以拿到區塊鏈網站的貨幣,實現媒體內容的變現,同時還能補充初建期區塊鏈新聞媒體內容不足的短板。目前美聯社就與區塊鏈新聞平台Civil達成了合作協議,此外新加坡的CNNTo-ken和印度的新聞平台NewsDog達成合作,建立起基於區塊鏈的內容生態系統等。
區塊鏈新聞的應用價值
作為舊事物的延伸,它修補了互聯網新聞存在的種種問題。
一是打擊假新聞問題。區塊鏈創造一種新機制來追蹤和評估新聞的可靠性,該機制包括源頭評估、多節點驗證等,這一機制與區塊鏈技術應用的分布式存儲結枸、密碼學,智能合約等技術相關,在信息收集傳播和分享過程中實現了防止以相此外還通過資料庫的建立和維護,可以在區塊鏈的任意節點上實現對新聞真偽的辨識。目前的Adblock Plus的瀏覽器擴展程序以及區塊鏈新聞網站上的事實核查,都利用區塊鏈技術本身特性致力於對假新聞的打擊。這與互聯網的匿名和追查的較高成本形成鮮明對比,是社交媒體等平台上假新聞屢禁不止的有益補充。然而,區塊鏈技術對假新聞的打擊也僅限於事實核直部分,給惡意的虛假新聞和謠言的傳播造成了巨大的阻礙,減少了虛假新聞和謠言大范圍傳播的可能性,但對於由人們認知滯後等原因導致的假新聞也束手無策,因此在打擊假新聞過程中,我們既要善於運用技術的輔助,同時也要提高自身的認知真偽的能力。
二是增強新聞透明性,進而促進客觀性的實現。傳統新聞生產流程對廣大民眾來講就是一個黑匣子,從選題的確立到材料收集,再到新聞作品的成形發表,都是在專業人士、專業知識的掌控之下。這一問題在互聯網時代有所改觀,人們可以通過互聯網碎片化的認知世界,每個碎片提供一種視用,藝里悉這新聞媒加立體的世界,也因此讓大眾有機會得以知道新聞媒體對「真相」定義的偏向性,媒體用形式、內容和組織間關系裝點起來的客觀性不再為公眾所接受。
三是推動公共新聞的發展。將新聞選擇權還給用戶,而不是交給專業人士或演算法。公眾可以用代幣投票,選擇話題讓媒體去完成,以往的專業選擇標准和規范在這里全部化約為公眾的投票,公眾所想所知即為「新聞標准」,讓新聞的公共性得到更好的實現。另外,以代幣作為運轉動力的區塊鏈新聞業擺脫了第三方的經濟控制。
區塊鏈新聞的局限性
首先,區塊鏈新聞的不可篡改性使得「真理」與「謊言」同時被留在區塊鏈新聞場域,且邏輯上不可被刪除。Steemit網站的聲明介紹中就特意指出一條,即放在Steemit平台上的內容不可刪除。虛假內容一旦上傳不會在區塊鏈中消失,最多是被標記為假。這一特性對普通假消息而言可能並不會造成特別重大影響,但是異端思想的傳播和滲透則會給整個區塊鏈新聞生態帶來惡劣影響。區塊鏈新聞不可更改,唯一辦法就是丟棄整個鏈條,對於區塊鏈新聞場域的損失也將是巨大的。
其次,區塊鏈技術運轉速度問題。區塊鏈技術雖然從2008年至今已經經歷十餘年的發展,但是運轉速度卻一直不能與互聯網的運轉速度相比肩,尤其是鏈條越長,哈希演算法難度越高,其運轉速度越慢。比特幣的底層設計僅支持每秒7筆交易,但目前比特幣成交至少要等10分鍾甚至1個小時以上,與傳統互聯網每秒8000筆交易速度形成鮮明對比.與支付寶雙十一創造的每秒25.6萬筆的交易記錄更是相差甚遠。Steemti對於「發帖頻率」的解答為通常情況下,發帖必須間隔5分鍾。可見區塊鏈吞吐量對新聞的限制。一方面它客觀上做到了對互聯網信息爆炸的剋制;但另一方面這種克制阻礙的是人們運用媒體的表達欲,以及技術賦予人的權力的行使,因此吞吐量的解決對於區塊鏈新聞的發展至關重要。
再次,區塊鏈缺乏認知智慧能力,以最長鏈為權威,以大多數人認可為標准,但多數並不等同於正確。但區塊鏈與AI的組合或許能夠為該問題的解決提供方案。區塊鏈以最長鏈為權威,判定鏈條是否延長的方式為工作量機制,是「少數服從多數」的簡單民主形式,這就帶來諸多問題。一是區塊鏈場域畢竟是數字虛擬場域,既然如此,與實體的對應關系就可能並非為一—對應關系,那麼就會造成占據CPU數量越多的人話語權力越大,帶來形式上的平等,實際卻並不平等的問題;二是只有機械判斷卻缺乏智能判斷標准,不能判定真理。具體到區塊鏈新聞實踐上,如區塊鏈新聞網站依靠用戶代幣投票決定新聞選題,但如果出現類似互聯網社交媒體上的Socialhot ,出現諸多虛擬機器人程序進行干預,或者是佔有諸多CPU的相關機構進行干預,新聞的客觀性就會備受打擊,表面看起來的客觀,背後卻是被各種權利所操控,對真相的判斷也是如此。因此,區塊鏈技術需要其他技術和相應理念的協同跟進,配合解決發展中出現的問題。
Ⅲ 區塊鏈技術會使哪些行業消失
消失應該暫時還至於,就像有了互聯網新聞後,報紙其實也還在一樣。不過新技術肯定會帶來一定的影響甚或者是沖擊。區塊鏈的話,可能會對以下12個行業區域有所影響:
1.銀行業
作為一種數字化,安全防干擾的帳戶,區塊鏈實現了銀行業的核心功能:即價值的安全儲存和轉移中心。也就是說,在將來的幾年內,一波基於區塊鏈技術的公司或將影響到銀行業。確實,瑞士公司UBS和英國的Baeclays都在嘗試運用區塊鏈技術來促進支付條件的完善。一些銀行業的其他公司甚至表示,區塊鏈技術能省去200億美元的中間費用。
因此,作為金融服務巨頭的銀行成為投資區塊鏈創企的增長力量不足為奇。Capital One投資企業區塊鏈創企Chain(上圖)
2.支付和轉賬
近期,世界經濟論壇在《福布斯》雜志上撰文寫道,去中心化支付技術—如比特幣—或將改變轉賬業100多年未變的「商務結構」。區塊鏈技術能夠避開繁雜的系統,在付款人和收款人之間創造更直接的付款流程,不管是境內轉賬還是跨境轉賬,這種方式都有著低價、迅速的特點,而且無需中間手續費。Abra(上圖)就是一家利用區塊鏈技術進行全球比特幣和基於區塊鏈轉賬的創企。
3.網路安全
雖然區塊鏈的系統是公開的,但其核驗、發送等數據交流過程卻採用了先進的加密技術。這種技術不僅確保了數據的正確來源,也確保了數據在中間過程不被人攔截。如果區塊鏈技術的應用更為廣泛,那麼其遭受黑客襲擊的概率也可能會下降,因此人們認為區塊鏈系統要比傳統系統更為穩妥。區塊鏈系統之所以能降低傳統網路安全風險,一大原因就是它解除了對中間人的需求。
「省去中間人不僅降低了黑客襲擊的潛在安全風險,也減少了腐敗產生的可能,」Goldman Sachs如此寫道。Guardtime(上圖)是一家愛沙尼亞創企,主要研究以區塊鏈技術為基礎的工業級網路安全解決方案。
4.學術記錄和學術界
加州軟體技巧項目Holbertson School宣布,它將利用區塊鏈技術來鑒定學歷證書。此舉將確保Holbertson School的學生在課程認定上的真實性。如果更多的學校採用這種透明的學歷證書,成績單和畢業文憑,那麼學術界的腐敗將大幅減少,更不用說省去的人工核驗時間和紙質文件成本了。
5.選舉
在西弗吉尼亞大學,學生會正在考慮要不要用基於區塊鏈技術的投票平台來進行學校選舉。如果運用這樣的平台,學生們就能用移動設備來投票,而由於投票結果會被計入公共系統,因此投票是完全安全的。一名支持這種方式的學生解釋道,大家的投票「絕不可能被我們——即程序員,學校管理員或學生修改、刪除。」
一項西班牙的軟體項目,Agora Voting使用了加密技術來提高網路投票的安全性,他們的幾個系統也在西班牙進行了實驗。最近,這一項目的領導者提出了幾種將比特幣和區塊鏈技術轉化為投票應用的想法,當然這些想法離實驗還遠得很。
6.汽車租賃和銷售
去年晚些時候,Visa和DocuSign宣布了一項合作計劃,利用區塊鏈技術為汽車租賃打造特定解決方案,以後汽車租賃只要「點,簽,開」三步即可完成。具體操作是:顧客選擇想要租賃的汽車,接著這筆交易就會上傳到區塊鏈的公共賬戶是;然後,顧客從駕駛座簽署一份租賃協議和保險協議,區塊鏈會實時將信息上傳。不難想像,這種租賃模式或許也將應用於汽車銷售和汽車登記領域。
7.網路通信和物聯網
IBM和Samsung正攜手實現一個叫做ADEPT的構想。ADEPT使用了區塊鏈技術來打造去中心化物聯網的支柱。CoinDesk稱,有了ADEPT——即去中心化的p2p自動遙測系統,區塊鏈就能成為眾多設備的公共系統,也就不再需要中心樞紐來調解各個設備的交流。在撤除中心控制系統互相識別之後,設備就能自動互相交流,管理軟體更新,bug,或能量消耗。
其他一些公司也在致力於將區塊鏈技術融入到物聯網平台中。例如,利用區塊鏈技術為感測器互相交流搭建去中心化網路的Filament宣布,他們已在A輪融資中獲得了500萬美元投資,Verizon Ventures和Samsung Ventures均有參投。
8.智能合同
智能合同實際上是在另一個物體的行動上發揮功能的電腦程序。和普通電腦程序一樣,智能合同也是一種「如果-然後」功能,但區塊鏈技術實現了這些「合同」的自動填寫,無需人工介入。這種合同最終可能會取代法律行業的核心業務,即在商業和民事領域起草和管理合同的業務。
例如,按揭貸款可以通過區塊鏈技術來完成,每年依據合同條款來自動執行。Ethereum,一個利用區塊鏈技術構建的眾籌平台,不僅提供去中心化的應用,還提供智能合同,已有用戶使用他們的智能合同結了婚。還有一家企業Hedgy,今年初從Tim Draper, Marc Benioff, Boost.vc和Sand Hill Angels手中獲得了120萬美元的種子輪投資,這家公司使用智能合同打造了一個支持用戶商討比特幣價值的平台。
9.預測
區塊鏈技術或將撼動整個研究、分析、咨詢和預測行業。在線眾籌平台Augur希望能在去中心化的預測平台賺取利潤。這家公司稱,它將提供一種看起來像博彩互換的服務。整個過程將被去中心化,Augur平台不僅會給用戶提供體育和股票博彩服務,還將提供選舉和自然災害博彩服務。這個想法實際上是超越了體育博彩的范疇,創造了一個「預測市場」。
10.在線音樂
許多音樂人正選擇區塊鏈技術來提升在線音樂分享的公平性。Billboard報道,目前有兩家公司正通過直接付款給藝術家和利用智能合同來自動解決許可問題。尚處發展期的PeerTracks想要打造一個新型音樂流平台,在這個平台上,用戶可以直接付款給藝術家,而無需中間人插手。PeerTracks還希望能在藝術家和用戶之間創造出更加直接的互動。
由企業家Phil Barry領頭的Ujo Music宣稱,他們正在區塊鏈之上重建音樂行業。Ujo 也希望能夠解決流媒體音樂和藝術家付費問題。除了流媒體音樂,還有人預想,通過利用智能合同作為歌曲清單的自主大腦,Ujo能夠更好地將歌曲背後的藝術家和創作者分類。
11.行程分享
Uber等出行應用似乎站在了去中心化的對立面,這家公司就像一個調配中心,用它的演算法來控制旗下司機和司機的收費。據Bloomberg報道,以色列創企La'Zooz想要「反Uber之道而行」。這家公司發明了自己專利的數字貨幣,就像比特幣一樣,可以運用區塊鏈技術數字記錄下來。與利用中心化網路叫車不同的是,用戶可以在La'Zooz上尋找行程相似的人,然後用La'zooz的貨幣支付打車費。這些錢幣可以在以後叫車時使用,用戶只要允許應用追蹤他們的位置就可以獲得La'Zooz的數字貨幣。
12.股票交易
許多年來,各個公司都在想方設法簡化股票的購買、銷售和交易過程,新興的區塊鏈技術創企認為他們能夠超越以往,實現整個流程的自動化,提高安全性和效率。Overstock的附屬公司TØ.com想要利用區塊鏈技術實現股票的線上交易。Wired報道稱,Overstock已經在使用區塊鏈技術來發行公共股票了。與此同時,區塊鏈技術創企Chain(上面提到過)正聯袂納斯達克,意圖通過區塊鏈技術實現私有公司的股份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