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區塊鏈知識 » 題題目區塊鏈具有特性

題題目區塊鏈具有特性

發布時間: 2025-03-24 07:29:13

1. 區塊鏈哪些特徵,區塊鏈具有那些特徵

區塊鏈的特性

1、去中心

所謂去中心化,是指由於區塊鏈使用分布式核算和存儲,不存在中心化的硬體或管理機構,任意節點的權利和義務都是均等的,系統中的數據塊由整個系統中具有維護功能的節點來共同維護。

2、開放性

所謂開放性,是指區塊鏈系統是開放的,除了對交易各方的私有信息進行加密,區塊鏈數據對所有人公開,任何人都能通過公開的介面,對區塊鏈數據進行查詢,並能開發相關應用,整個系統的信息高度透明。

3、自治性

區塊鏈的自治性特徵建立在規范和協議的基礎上。區塊鏈採用基於協商一致的規范和協議(如公開透明的演算法),使系統中的所有節點都能在去信任的環境中自由安全地交換數據,讓對「人」的信任改成對機器的信任,任何人為的干預都無法發揮作用。

4、信息不可篡改

所謂信息不可篡改,即一旦信息經過驗證並添加到區塊鏈,就會被永久地存儲起來,除非同時控制系統中超過51%的節點,否則單個節點上對資料庫的修改是無效的。

正因為此,區塊鏈數據的穩定性和可靠性都非常高,區塊鏈技術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心化的信用創建方式,通過數學原理而非中心化信用機構來低成本地建立信用,出生證、房產證、婚姻證等都可以在區塊鏈上進行公證,擁有全球性的中心節點,變成全球都信任的東西。

5、匿名性

所謂匿名性,是指節點之間的交換遵循固定演算法,其數據交互是無須信任的,交易對手不用通過公開身份的方式讓對方對自己產生信任,有利於信用的累計。

鏈信是擁有千萬級會員用戶的區塊鏈落地應用,擁有自己的誇克區塊鏈作為公鏈,qkibill開源錢包,獨立的區塊瀏覽器,是一個完全自主由用戶掌握自己數據的區塊鏈平台,誇克鏈信創新區塊鏈加生活服務平台,致力於打造更好的區塊鏈服務,鏈信區塊鏈具備以上的幾個特點,是真的區塊鏈項目。

區塊鏈的特點是什麼?

區塊鏈的三大特徵

相比於傳統的中心化方案,區塊鏈技術主要有以下三個特徵:

1、區塊鏈的核心思想是去中心化

在區塊鏈系統中,任意節點之間的權利和義務都是均等的,所有的節點都有能力去用計算能力投票,從而保證了得到承認的結果是過半數節點公認的結果。即使遭受嚴重的黑客攻擊,只要黑客控制的節點數不超過全球節點總數的一半,系統就依然能正常運行,數據也不會被篡改。

2、區塊鏈最大的顛覆性在於信用的建立

理論上說,區塊鏈技術可以讓微信支付和支付寶不再有存在價值。《經濟學人》對區塊鏈做了一個形象的比喻:簡單地說,它是「一台創造信任的機器」。區塊鏈讓人們在互不信任並沒有中立中央機構的情況下,能夠做到互相協作。打擊假幣和金融詐騙未來都不需要了。

3、區塊鏈的集體維護可以降低成本

在中心化網路體系下,系統的維護和經營依賴於數據中心等平台的運維和經營,成本不可省略。區塊鏈的節點是任何人都可以參與的,每一個節點在參與記錄的同時也來驗證其他節點記錄結果的正確性,維護效率提高,成本降低。

一句話概括,區塊鏈觸動的是錢、信任和權力,這些人類賴以生存的根本性基礎。

區塊鏈的特徵包括什麼

安全性高。區塊鏈不受任何人和實體的控制,數據在多台計算機上完整的復制。攻擊者沒有一個單一的入口點,數據安全更有保障。數據不可篡改,一旦進入區塊鏈,任何信息都是無法更改的,甚至管理員也無法修改此信息。無第三方並且可訪問。區塊鏈的去中心和幫助對點交易,無論是交易還是交換資金,都無需等三方批准。而且,網路中是有的節點都可以輕松訪問信息。

區塊鏈最大的特性是去中心化,去中心化意味著所有操作都部署在分布式賬本上,而不再部署在中心化機構的伺服器上。

區塊鏈是分布式數據存儲,點對點傳輸,共識機制,加密演算法等計算機技術相結合的新型應用。

基本特徵包含:去中心化,開放性,自治性,信息不可篡改,匿名性。

1.去中心化

由於區塊鏈使用分布式存儲,沒有中心硬體和機構,任何節點的權利和責任都是平等的,系統中的數據由所有節點共同維護。

而傳統互聯網,比如臉書,騰訊,十數億人的隱私數據由一家公司管理,一個中央伺服器維護。

因此,傳統互聯網資料庫,安全性和隱私性欠缺,時常發生黑客盜用,泄露事件。

2.開放性

區塊鏈系統是開放的,公鏈代碼是開源的。除了交易各方的私有信息進行加密,數據是對大眾公開的。任何人都能對數據進行查詢,系統數據高度透明。

3.自治性

自治性建立在規范和協議的基礎之上。區塊鏈技術採用基於協商一致的規范和協議(比如公開透明的演算法)。

讓系統里所有節點都能在去信任的環境中自由安全地交換數據。

將傳統互聯網對人的信任,改變成對數學,密碼學,計算機等物理機器的信任,

任何人都無法干涉區塊鏈協議信任。

4.數據不可篡改

信息一經所有節點驗證並添加到區塊鏈上,就會被永久記錄下來。

除非同時控制系統里51%以上的節點,否則,單個節點上對資料庫私自篡改是無效的,無法上鏈記錄的。

因此,區塊鏈數據的穩定性和安全性非常高。

反而,傳統互聯網,中心化機構的中央伺服器後台可以隨時篡改任何人的數據,封禁你的網址,網頁,賬戶等等,毫無安全性可言。

5.匿名性

區塊鏈節點之間的交換嚴格按照固定演算法執行。

其信息交互是無需信任的,換言之,交易各方是無條件信任的。

傳統的信任是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或者人對第三方中心化機構的信任。

而區塊鏈技術解決的是人與人彼此之間,完全的信任問題。

區塊鏈的特徵是什麼?

區塊鏈的特徵

區塊鏈的四大特徵之一:不可篡改

區塊鏈最容易被理解的特性是不可篡改的特性。

不可篡改是基於「區塊+鏈」(block+chain)的獨特賬本而形成的:存有交易的區塊按照時間順序持續加到鏈的尾部。要修改一個區塊中的數據,就需要重新生成它之後的所有區塊。

共識機制的重要作用之一是使得修改大量區塊的成本極高,從而幾乎是不可能的。以採用工作量證明的區塊鏈網路(比如比特幣以太坊)為例,只有擁有51%的算力才可能重新生成所有區塊以篡改數據。但是,破壞數據並不符合擁有大算力的玩家的自身利益,這種實用設計增強了區塊鏈上的數據可靠性。

通常,在區塊鏈賬本中的交易數據可以視為不能被「修改」,它只能通過被認可的新交易來「修正」。修正的過程會留下痕跡,這也是為什麼說區塊鏈是不可篡改的,篡改是指用作偽的手段改動或曲解。

在現在常用的文件和關系型數據中,除非採用特別的設計,否則系統本身是不記錄修改痕跡的。區塊鏈賬本採用的是與文件、資料庫不同的設計,它借鑒的是現實中的賬本設計——留存記錄痕跡。因此,我們不能不留痕跡地「修改」賬本,而只能「修正」賬本(見圖2)。

圖2:區塊鏈賬本「不能修改、只能修正」

區塊鏈的數據存儲被稱為「賬本」(leger,總賬),這是非常符合其實質的名稱。區塊鏈賬本的邏輯和傳統的賬本相似。比如,我可能因錯漏轉了一筆錢給你,這筆交易被區塊鏈賬本接受,記錄在其中。修正錯漏的方式不是直接修改賬本,將它恢復到這個錯誤交易前的狀態;而是進行一筆新的修正交易,你把這筆錢轉回給我。當新交易被區塊鏈賬本接受,錯漏就被修正,所有的修正過程都記錄在賬本之中,有跡可循。

將區塊鏈投入使用的第一類設想正是利用它的不可篡改特性。農產品或商品溯源的應用是將它們的流通過程記錄在區塊鏈上,以確保數據記錄不被篡改,從而提供追溯的證據。在供應鏈領域應用區塊鏈的一種設想是,確保接觸賬本的人不能修改過往記錄,從而保障記錄的可靠性。

2018年3月,在網路零售集團京東發布的《區塊鏈技術實踐白皮書》中,京東認為,區塊鏈技術(分布式賬本)的三種應用場景是:跨主體協作,需要低成本信任,存在長周期交易鏈條。這三個應用場景所利用的都是區塊鏈的不可篡改特性。多主體在一個不可篡改的賬本上協作,降低了信任成本。區塊鏈賬本中存儲的是狀態,未被涉及的數據的狀態不會發生變化,且越早前的數據越難被篡改,這使得它適用於長周期交易。

區塊鏈的四大特徵之二:表示價值所需要的唯一性

不管是可互換通證(ERC20),還是不可互換通證(ERC721),又或者是其他提議中的通證標准,以太坊的通證都展示了區塊鏈的一個重要特徵:表示價值所需要的唯一性。

在數字世界中,最基本單元是比特,比特的根本特性是可復制。但是價值不能被復制,價值必須是唯一的。之前我們已經討論過,這正是矛盾所在:在數字世界中,我們很難讓一個文件是唯一的,至少很難普遍地做到這一點。這是現在我們需要中心化的賬本來記錄價值的原因。

在數字世界中,我們沒法像擁有現金一樣,手上拿著鈔票。在數字世界中,我們需要銀行等信用中介,我們的錢是由銀行賬本幫忙記錄的。

比特幣系統帶來的區塊鏈技術可以說第一次把「唯一性」普遍地帶入了數字世界,而以太坊的通證將數字世界中的價值表示功能普及開來。

2018年年初,中國的兩位科技互聯網企業領袖不約而同地強調了區塊鏈帶來的「唯一性」。騰訊主要創始人、CEO馬化騰說:「區塊鏈確實是一項具有創新性的技術,用數字化表達唯一性,區塊鏈可以模擬現實中的實物唯一性。」

網路創始人、CEO李彥宏說:「區塊鏈到來之後,可以真正使虛擬物品變得唯一,這樣的互聯網跟以前的互聯網會是非常不一樣的。」

對於通證經濟的探討和展望正是基於,在數字世界中,在網路基礎層次上區塊鏈提供了去中心化的價值表示和價值轉移的方式。在以以太坊為代表的區塊鏈2.0時代,出現了更通用的價值代表物——通證,從區塊鏈1.0的數字現金時期進入到數字資產時期。

區塊鏈的四大特徵之三:智能合約

從比特幣到以太坊,區塊鏈最大的變化是「智能合約」(見圖3)。比特幣系統是專為一種數字貨幣而設計的,它的?UTXO?和腳本也可以處理一些復雜的交易,但有很大的局限性。而維塔利克創建了以太坊區塊鏈,他的核心目標都是圍繞智能合約展開的:一個圖靈完備的腳本語言、一個運行智能合約的虛擬機(EVM),以及後續發展出來的一系列標准化的用於不同類型通證的智能合約等。

圖3:區塊鏈2.0的關鍵改進是「智能合約」

智能合約的出現使得基於區塊鏈的兩個人不只是可以進行簡單的價值轉移,而可以設定復雜的規則,由智能合約自動、自治地執行,這極大地擴展了區塊鏈的應用可能性。

當前把焦點放在通證的創新性應用上的項目,在軟體層面都是通過編寫智能合約來實現的。利用智能合約,我們可以進行復雜的數字資產交易。

在討論以太坊的發展過程時,在冷知識專欄「智能合約」「以太坊的智能合約」中,我們對智能合約進行了很多討論,在此不再贅述。這里再借維塔利克的討論,重復一下我們認同的智能合約的軟體性質——它相當於一種特殊的服務端後台程序(daemon)。在以太坊白皮書中,維塔利克寫道:

(合約)應被看成是存在於以太坊執行環境中的「自治代理」(autonomousagents),它擁有自己的以太坊賬戶,收到交易信息,它們就相當於被捅了一下,然後它就自動執行一段代碼。

智能合約的執行流程如圖4所示。區塊鏈的第五、第六個定義如圖5所示。

圖4:智能合約的執行流程

圖5:區塊鏈的定義之五、之六

區塊鏈的四大特徵之四:去中心自組織

區塊鏈的第四大特徵是去中心自組織。到目前為止,主要區塊鏈項目的自身組織和運作都與這個特徵緊密相關。很多人對區塊鏈項目的理想期待是,它們成為自治運轉的一個社區或生態。

匿名的中本聰在完成比特幣的開發和初期的迭代開發之後,就完全從互聯網上消失了。但他創造的比特幣系統持續地運轉著:無論是比特幣這個加密數字貨幣,比特幣協議即它的發行與交易機制,比特幣的分布式賬本、去中心網路,還是比特幣礦工和比特幣開發,都去中心化、自組織地運轉著。

我們可以合理地猜測,在比特幣之後出現了眾多修改參數分叉形成的競爭幣、硬分叉形成的比特幣現金(BCH),可能都符合中本聰的設想。他選擇了「失控」,失控可視為自治的同義詞。

到目前為止,以太坊項目仍在維塔利克的「領導」之下,但正如本章一開始討論的,他是以領導一個開源組織的方式引領著這個項目,就像林納斯領導開源的Linux操作系統和Linux基金會一樣。

維塔利克可能是對去中心自組織思考得最多的人之一,他一直強調和採用基於區塊鏈的治理方式。2016年以太坊的硬分叉是他提議的,但需要通過鏈上的社區投票,獲得通過方可施行。在以太坊社區中,包括ERC20等在內的眾多標準是社區開發者自發形成的。

在《去中心化應用》一書中,作者西拉傑·拉瓦爾(SirajRaval)還從另一個角度進行了區分,他的這個區分有助於我們更好地理解未來的應用與組織。他從兩個維度看現有的互聯網技術產品:一個維度是,在組織上是中心化的,還是去中心化的;另一個維度是,在邏輯上是中心化的,還是去中心化的。

他認為:「比特幣在組織上去中心化,在邏輯上集中。」而電子郵件系統在組織上和邏輯上都是去中心化的(見圖6)。

圖6:比特幣在組織上去中心化,在邏輯上集中

在設想未來的組織時,我們心中的理想原型常是比特幣的組織:完全去中心化的自治組織。但在實踐過程中,為了效率和能夠推進,我們又會略微往中心化組織靠攏,最終找到一個合適的平衡點。

現在,在通過以太坊的智能合約創建和發放通證,並以社區或生態方式運行的區塊鏈項目中,不少項目的理想狀態是類似於比特幣的組織,但實際情況是介於完全的去中心化組織和傳統的公司之間。

在討論區塊鏈的第四個特徵去中心自組織時,其實我們已經在從代碼的世界往外走,涉及人的組織與協同了。現在,各種討論和實際探索也揭示了區塊鏈在技術之外的意義:它可能作為基礎設施支持人類的生產組織和協同的變革。這正是區塊鏈與互聯網是完全同構的又一例證,互聯網也不僅僅是一項技術,它改變了人們的組織和協同。

總的來說,以太坊把區塊鏈帶入了新的階段。在討論以太坊時,如果要總結兩個關鍵詞的話,那麼這兩個關鍵詞分別是智能合約和通證;而如果只能說一個的話,我會選擇「通證」。我會更願意從互聯網的歷史中找尋它的意義,重復之前的類比:作為價值表示物的通證,它的角色類似於HTML。在有了HTML之後,建什麼樣的網站完全取決於我們的想像力。

區塊鏈技術的特徵

區塊鏈技術的五個基本特點如下:

1、區塊鏈技術特點一:分布式資料庫

區塊鏈上的每一方都可以訪問整個資料庫及其完整的歷史記錄。沒有單一方控制數據或信息。每一方都可以直接驗證其交易合作夥伴的記錄,而無需中間人。

2、區塊鏈技術特點二:對等傳輸

通信直接在對等體之間發生,而不是通過中心節點。每個節點存儲並轉發信息到所有其他節點。

3、區塊鏈技術特點三:透明的匿名性

任何有權訪問系統的用戶都可以看到每個事務及其關聯值。區塊鏈上的每個節點或用戶都有一個唯一的30以上的字母、數字組成的地址,用於標識自身。用戶可以選擇保持匿名或向他人提供其身份證明。區塊鏈的加以發生在這些地址之。

4、區塊鏈技術特點四:記錄的不可逆性

一旦在資料庫中輸入事務並更新了帳戶,則不能更改記錄,因為它們鏈接到它們之前的每個交易記錄(因此稱為「鏈」)。採用各種不同的演算法以確保資料庫中的記錄是永久的、按時間順序排序的,並且對於網路上的所有其他節點都是可以訪問的。

5、區塊鏈技術特點五:計算邏輯

分類帳本的數字性質意味著區塊鏈交易可以關聯到計算邏輯、本質上是可編程的。因此,用戶可以設置自動觸發節點之間交易的演算法和規則。

拓展資料:

區塊鏈,就是一個又一個區塊組成的鏈條。每一個區塊中保存了一定的信息,它們按照各自產生的時間順序連接成鏈條。這個鏈條被保存在所有的伺服器中,只要整個系統中有一台伺服器可以工作,整條區塊鏈就是安全的。這些伺服器在區塊鏈系統中被稱為節點,它們為整個區塊鏈系統提供存儲空間和算力支持。如果要修改區塊鏈中的信息,必須徵得半數以上節點的同意並修改所有節點中的信息,而這些節點通常掌握在不同的主體手中,因此篡改區塊鏈中的信息是一件極其困難的事。相比於傳統的網路,區塊鏈具有兩大核心特點:數據難以篡改和去中心化。基於這兩個特點,區塊鏈所記錄的信息更加真實可靠,可以幫助解決人們互不信任的問題。

區塊鏈有什麼特徵?

1.開放,共識,任何人都可以參與到區塊鏈網路,每一台設備都能作為一個節點,每個節點都允許獲得一份完整的資料庫拷貝,節點之間基於一套共識機制,通過競爭計算共同維護整個區塊鏈。

2.去中心化、去信任機制,區塊鏈由眾多的節點共同組成一個點對點的網路,不存在中心化的設備和管理機構,節點之間數據交互通過數字簽名技術進行驗證,不需要信任,只需要按照設置好的規則就行,節點之間不存在欺騙不信任的問題。

3.交易透明,雙方匿名,區塊鏈的運行規則是公開透明的,所有的數據信息也是公開的,每筆交易都是對所有節點公開可見,由於節點之間是去信任的,因此節點不需要公開身份,每個參與的節點都是匿名的。

4.不可篡改,可追溯,單個節點甚至多個節點對資料庫的修改無法影響其他節點的資料庫,區塊鏈中的每一筆交易都通過密碼學方法與兩個相鄰的兩個區塊串聯,因此可以追溯每一筆交易的所有記錄。

熱點內容
元宇宙社交概念股 發布:2025-03-29 21:36:35 瀏覽:364
第二銀河系挖礦 發布:2025-03-29 21:30:04 瀏覽:899
USDT賣得出去嗎 發布:2025-03-29 21:29:49 瀏覽:238
世界數字貨幣協會在哪 發布:2025-03-29 21:28:55 瀏覽:574
建德市客運中心去南站班次 發布:2025-03-29 21:18:44 瀏覽:565
冷機維修錢包 發布:2025-03-29 21:00:39 瀏覽:725
usdt錢包系統源碼 發布:2025-03-29 20:53:35 瀏覽:627
挖礦shares 發布:2025-03-29 20:40:48 瀏覽:548
比特幣合約好做么 發布:2025-03-29 20:38:36 瀏覽:321
比特幣交易平台官網新用戶注冊 發布:2025-03-29 20:15:40 瀏覽: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