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機器人AI
❶ 三大最火領域,人工智慧為何獨領風騷
【導讀】當今社會最火的三大領域:新零售、區塊鏈、人工智慧,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聊聊人工智慧。相信通過小編的講解大家對人工智慧會有全新的認識,並將深刻感受到人工智慧的技術應用及相關領域將給我們生活帶來的深遠影響。
人工智慧英文縮寫為AI,它是研究、開發用於模擬、延伸和擴展人的智能的理論、方法、技術及應用系統的一門新的技術科學。人工智慧在計算機領域內得到了愈加廣泛的重視,並在機器人、經濟政治決策、控制系統、模擬等系統中得到應用。
2016年以來,我國先後出台《「互聯網」人工智慧三年行動實施方案》、《「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2018年12月,中國發布了《計劃(2018-2020年)》三年行動計劃,以促進新一代人工智慧產業的發展,該計劃側重於信息技術和製造技術的深入整合,並確定了產業發展的優先事項和目標。
根據前瞻性產業研究所發布的《人工智慧產業市場前景及投資策略規劃分析報告》,2017年中國人工智慧市場規模為216.9億元,較2016年增長52.8%,截至2019年1月18日,世界領先的新經濟產業數據挖掘與分析機構iiMedia Research發布了《 艾媒報告| 2013 2018年中國,人工智慧領域共募集資金1311億元,增速超過100%。 投資者對人工智慧產業的發展前景持樂觀態度。資本將幫助該行業更好地發展。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和登陸,進一步學習、數據挖掘、自動編程等領域將在更多的應用場景中實現。人工智慧技術的產業化前景廣闊。目前中國人工智慧產業已經進入產業化階段。
根據中國國務院規劃,2020年中國人工智慧的技術與應用水平將發展至世界先進水平,同時核心產業規模超過1500億,帶動相關產業規模超過1萬億元;2025年核心產業規模超過4000億元,帶動相關產業規模超過5萬億元;2030年核心產業規模超過1萬億元,帶動相關產業規模超過10萬億元,預計到2035年人工智慧有潛力拉動中國經濟年增長率上升1.6個百分點,可謂發展空間巨大。
人工智慧教育、智能機器人、人工智慧安防、人工智慧醫療、人工智慧物流、人工智慧交通等在未來的日子必將帶來新的財富浪潮!通過小編的講解,相信大家一定了解眾多領域中為何人工智慧獨領風騷了吧!
❷ 未來的AI需要數據與區塊鏈的增強
未來的AI需要數據與區塊鏈的增強
當AI遇上區塊鏈,在不影響個人數據隱私的情況下,人們似乎看到了誠信互聯的智能時代就在前方。
人工智慧、納米製造、區塊鏈或下一代互聯網、基因編輯,這些當下最熱門的技術,正在重新定義人類的生活。未來幾十年內的人工智慧大多還是可控的,並且會依據行業需求來實現,而這一切需要打造堅實的數據智能基礎設施。
今天,在人們追求個性化、服務化、開放化和共享化的過程中,數據不單單限定在類似於機器、軟體,而是擴展到行為數據、軌跡數據、醫療健康數據、基因數據或教育數據等全息生命范疇。
輿論中經常出現的機器學習和神經網路,目前的數據訓練,也只是讓計算機通過現有數據生成函數,從而對未來類似的數據作出判斷。
其中,在機器學習的過程中,目前最稀缺的就是實時、不間斷、全維度產業鏈的數據。而這些數據除了先天性的技術性採集難問題,更多的障礙還在於那些在工業革命發展至今的傳統組織所聚集的數據「孤島」。
根據麥肯錫全球研究院的數據,互聯網每顛覆一個工作崗位就創造出2.6個新工作崗位。人工智慧在突飛猛進發展,並且帶來就業與財富的當下,最缺的就是數據。恰恰今天仍然有眾多核心數據是處於機構中心壟斷的狀態,不能幫助機器合理地自我學習。
因此,數據開放與共享,當成為互聯網時代的主題。互聯網促進了個性化體驗,拋棄了靜態的、放之四海皆準的單一體驗。而數據開放與共享,需要建立在一種能夠徹底讓數據流動,讓產生的價值全鏈流動的智能基礎設施,而來自嬉皮士文化的區塊鏈技術似乎就是為此而生。
無論是ARPAnet(阿帕網,由美國高級研究計劃署組建)還是TCP/IP(傳輸控制協議/網際網路互聯協議),互聯網的誕生就是基於分布式計算、分組交換與無中心化為前提。但是,真正的去中心化的數據世界還離我們非常遙遠。如果說第一代互聯網的今天解決了人類信息傳輸問題,那麼我們期待的第二代互聯網應該可以解決的是信息真偽問題。而區塊鏈技術就可以解決AI應用中數據可信度問題。
源自上世紀80年代,並且在密碼學中被廣泛採納的零知識證明計算方法,在區塊鏈發展技術中得到了實踐。當AI遇上區塊鏈,在不影響個人數據隱私的情況下,人們似乎看到了誠信互聯的智能時代就在前方。
人工智慧領域數學和演算法的發現和發明,是整個數據智能基礎設施建設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數據的智能基礎設施建設,不僅可以幫助機器學習提高精確性和價值性,更重要的是,其還可以驅動經濟社會的發展,幫助企業找准核心目標、聚焦關鍵任務、發揮核心優勢,增強資產匹配風口的能力。
實體經濟是互聯網經濟的基礎,數據是智能未來的基礎。強化數據智能基礎設施建設,將所有與智能生活有關的要素重新整理,有助於企業走出同質化、低效益的困境,向智能時代共同邁進。
❸ 大數據,人工智慧和區塊鏈來了,HR們准備好了嗎
大數據、人工智慧(AI)、區塊鏈,是當前熱門話題,這些新興技術將時刻改變我們未來的生活。那麼,對於HR的從業者,這些新興技術對HR會產生哪些影響呢?
大數據
大數據(big data),指無法在一定時間范圍內用常規軟體工具進行捕捉、管理和處理的數據集合,是需要新處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強的決策力、洞察發現力和流程優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長率和多樣化的信息資產。
過去,在招聘人員的時候,是先根據理論建立一個能力模型。這個模型是基於一定的經驗、邏輯和假設,並沒有在實踐中予以檢驗是否真的正確和有效,而是更關注前後的邏輯推論。但是,大數據的核心,是通過海量的數據去推測未來可能會發生什麼,而不是建立因果關系。它源自於過去實踐的總結。Google可以說是利用大數據技術招聘的先行者。Google首先讓在職的所有員工完成一份幾百題的問卷,然後利用大數據分析得出一套數學模型,從而根據這套數學模型去尋找合適人才。如此讓Google不再是單一的根據文憑、成績來判斷求職者的能力,而能發現那些學校、成績不太好卻極具潛力的求職者。
大數據目前在HR中運用,主要是將公司現有人員行為特徵數據化,通過大數據和演算法去建立能力素質模型。運用的難點在於如何行為數據化,如何去建立數學模型。
人工智慧
人工智慧(ArtificialIntelligence),英文縮寫為AI,它是研究人類智能活動的規律,構造具有一定智能的人工系統,研究如何讓計算機去完成以往需要人的智力才能勝任的工作,也就是研究如何應用計算機的軟硬體來模擬人類某些智能行為的基本理論、方法和技術。比如我們常見的智能搜索,就是AI應用的一種。
預測性演算法和機器學習作為一種鎖定最佳候選人的工具快速興起,涌現了許多AI+招聘的公司。藉由AI快速評估求職者的個人素質,通過對用語偏好、微動作、心理情緒到社交媒體用語等的考察得出結論。還可以通過AI工具篩選簡歷和在資料庫中搜索,來節省招聘人員的時間,並自動向合格的應聘者推銷工作。AI的招聘軟體可被用於早期招聘階段以縮小候選者范圍,到了招聘後期,僱主多會選擇於求職者面對面交流,人為判斷。這種軟體提高了招聘效率,降低了篩選的偏見。
目前,AI在HR的應用,主要還是在外部招聘軟體服務上,內部去建立基於AI的招聘在成本上投入很大。
區塊鏈
區塊鏈(Blockchain)是一種加密的數字記錄總帳,它們被組織成一組數據,稱為『塊』,並分布在一個網路上。這些塊位於伺服器上,稱為「節點」像鏈一樣連接在一起。每當發生新的交易時,區塊鏈就會在網路上被認證。因此,需要每個節點的認證才能將塊添加到鏈中。區塊鏈創建信任,因為顯示每個事務的鏈的副本由整個網路持有。這是一種分散數據的方法,只與你想要與之共享的人共享數據,並且數據只能由其所有者修改或刪除。它是加密的,而且幾乎不可能改變,除非你是該數據的驗證所有者。
區塊鏈的信息不可修改性和開放性特徵,使之這種數據存儲方式非常可信。過去,我們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去核實教育證書真實性、技能有效性,甚至還需要通過外部背景調查機構去核實相關信息。同樣,求職者也擔心個人信息泄露而不願公開相關信息。區塊鏈這種技術,可以幫助招聘人員以高度安全的方式驗證候選人的證書,並減少證書被更改或偽造的可能性,同時也可以有效保護求職者信息。這樣我們就會減少信息驗證所花費的時間,提高招聘效率。
目前,區塊鏈的應用還僅僅是創想和構思,它需要大量的人和組織參與其中共同按照這個方式去構建數據,未來才有可能在HR領域中得以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