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鏈區塊鏈
Ⅰ 《網路新媒體導論》解讀04下:演算法和區塊鏈
技術在新傳考研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特別是近年來,技術的快速發展對傳媒業產生了深遠影響。本期內容將聚焦於網路新媒體技術,特別是演算法和區塊鏈,探討其對傳媒業的影響以及對社會生活空間的構建。
本章學習目標包括:
一、基於數據技術的分發:演算法
(一)信息分發模式的演進
信息分發模式主要經歷了三個階段:人工編輯的媒體型分發、依託社交鏈傳播的關系型分發和基於智能演算法的演算法型分發。在技術驅動和需求拉動的背景下,基於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的推薦演算法系統逐漸取代了傳統的權力模式,實現了用戶權力的轉變。
(二)大數據與演算法分發
演算法分發的原理是將推薦系統向用戶提供商品信息和幫助用戶決定購買商品,模擬銷售人員幫助客戶完成購買的過程。目前,演算法推薦系統主要有協同過濾推薦、基於內容的推薦和關聯規則推薦三種類型。
(三)演算法即權力
演算法的社會本質是一種權力,技術不僅能夠賦能和賦權,而且自身就構成了一種權力的行使和對於傳統權力模式的替代。演算法在傳播全環節中的應用包括新聞線索獲取、新聞寫作編輯、新聞事實核查、新聞分發與推送以及受眾接收等方面。
(四)演算法分發的趨勢
演算法的必然、實然與應然,以及演算法的價值觀賦予等方面,都是本章的學習重點。
二、基於網路服務技術的應用:區塊鏈
(一)區塊鏈的基本概念
區塊鏈是以比特幣為代表的數字加密貨幣體系的核心支撐技術,是一個去中心化的資料庫。簡而言之,區塊是一個去中心化的、分布式的數據存儲模塊,而鏈則是通過加密演算法進行點對點傳輸。
(二)區塊鏈在傳媒業的賦權實踐
區塊鏈在傳媒業中的應用主要體現在去「把關人」的內容審核、版權與利益的基本保障以及創造新的個體生產權等方面。
Ⅱ 馬靜華:5G與區塊鏈是提高影響力最好的工具
在本屆峰會的論壇環節,現場嘉賓就《媒體的走向與趨勢》主題展開深入研討,分別根據各自的企業特點、行業經驗做出精彩的解讀。原華晨寶馬公關副總裁,大眾汽車品牌總監、現大連天巳博物教育集團國際部副總裁馬靜華女士談到:
我非常認同任何商業一定要有戰略的目標。它的遠景、使命、目標都要清楚,5G、區塊鏈都是技術,這個主次一定要清楚。尤其是在未來,品牌傳播是很重要的,品牌打造基本的原理、元素跟消費者的關系,怎麼維護這個品牌的價值,怎麼衡量這個品牌的價值,這個基本的商業規則不會變,希望大家沉下心來把這些規則搞明白,把這些東西學到手,存在腦子里,這時候你才不會在大浪打來的時候失去方向,更不會被五彩繽紛的技術搞的很暈。
具體來看,5G的特點是低延時,傳播速度很高,這對傳媒人員、公關人員素質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再就是內容分發渠道和方式發生了變化,5G帶來的萬物互聯、萬物皆媒、智慧城市、智慧家居,包括每個人都成了媒體。這種情況下,你怎麼影響大眾,怎麼去傳播你的信息?大家應該從更高的層次上考慮,因為它的低延時、高速度,再加上短視頻的興起,客戶體驗感高了,要求也高了,作為公關、媒體怎麼適應?
作為一個媒體公司,或者媒介傳媒人員,要有一個清晰的戰略。兩種技術都交織的情況下,我的公司該怎麼做。據我個人認為,無論是5G還是區塊鏈,其實是提高影響力最好的工具。我們抓住這個機會,順應這個潮流,順勢而為強大自己。這是一個機會,是建造影響力的時代,很難得。
針對區塊鏈,我稍微學習了一下,因為我有一個同學寫了中國第一本關於區塊鏈技術普及的書。正如傅總剛才所說,區塊鏈最核心的就是對原創者的保護,對原創者及作品的保護,給了原創人員自我價值、自我產品衡量的平台和標准。這就為媒體的創造,媒體從業者對內容的創造,提供了一個很大的保護。將來我們寫的每個東西,只要是好的,獨特的,便一定會有N多的人去買、給你點贊,這其實在美國已經很普及了。
區塊鏈對分發渠道也是有幫助的。你任何粗製亂造的東西都會有痕跡,你寫的好的東西也會得到印證,被廣泛的引用,創造更高的價值,你有權力做自己。因此,媒體公司一定要盡早的製造區塊鏈戰略,趁勢而上,抓住這個時機。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Ⅲ 區塊鏈的應用場景有哪些
在甲骨文公司的網站上列出了區塊鏈的十類行業應用場景
包括金融、生產、教育、傳媒、娛樂、政府、零售商務、健康、醫療、供應鏈、保險、公共事業。是不是很高大上?但是我想說的是這些應用場景,在真正高能的區塊鏈應用面前,這些應用場景只能先躲到牆角,瑟瑟發抖。
現在區塊鏈真正高能的應用場景是龐氏應用,俗稱「龐氏騙局」。是智能合約型的錢寶、是滾動入金出金的區塊鏈游戲、是以交易為目的的ICO、是全球通用的養老金平台。
龐氏騙局是我們人類最古老的應用場景之一,在互聯網出現之後,龐氏騙局已經升級了一次「互聯網+」,即「互聯網+龐氏騙局」。互聯網為龐氏騙局賦能,所以發生了類似錢寶百億級別的事件,在互聯網時代以前,很少有這么大規模的龐氏騙局,通過互聯網賦能,通過手機APP入金出金,最後滾動幾年,達到了百億級別的規模。
互聯網實現了打破地域限制,物理限制,資金流動限制,傳播限制。只要有手機就能玩錢寶APP,人人參與,人人入金,人人出金,涉案人數據說達到百萬級別,相對而言,還停留在線下拉人頭的傳銷(龐氏騙局1.0),天天開會洗腦不能停,使用暴力非法手段,簡直弱爆了。隨著區塊鏈技術的興起,使用「區塊鏈+」賦能的龐氏騙局,已經不能用如虎添翼來形容了,簡直是如雞變虎。跟互聯網一樣,「區塊鏈+」技術對應用場景的提升是實打實,龐氏騙局在「互聯網+」的二代基礎進一步升級,因為有重大的場景提升和改進突破,變成龐氏騙局3.0,其特徵主要在以下幾方面體現:
1、去中心化,無首腦化。區塊鏈的智能合約是自動運行的,不需要人為干預,也無法被人為中斷。代碼規則寫死,無法篡改。在場景改進上,解決了幾千年來,龐氏騙局最大的痛點,即首腦跑路的問題。因為首腦是程序,是代碼,區塊鏈的程序可以做到永久存在,沒有任何人可以刪掉它。我認為這是最大的突破。這個虛擬的首腦是一直在的,跑不掉,也不會跑,也不會改,規則永遠不變,堅持龐氏路線一百年一千年一萬年。可能會有人說,智能合約是可以迭代的,還可以做手腳留後門。沒錯,但是也可以做到不需要迭代,即使迭代,也是透明可見的,留了後門,也是一目瞭然的。這就是區塊鏈智能合約的特點,你在上面作弊,等於在老師眼皮下拿出小抄,這樣的智能合約,上線了也沒人參與。所以經過技術審查、驗證,沒有後門,公平規則,不可撤銷的智能合約,可以使用區塊鏈技術實現。這樣的可靠性,一次驗證通過,永久不變。這就是智能合約的確定性,一段程序,一個字元的代碼都不變,運行一百萬次一萬億次,結果都是一致的確定性。
2、過程透明化。入金人數、地址賬號、數額、時間;出金人數、地址賬號、數額、時間;全部可見。區塊鏈具有公共的賬本功能,全世界人人可以查看,人人查看的賬本數據完全一致。錢寶為什麼爆倉?因為我們看不到他的後台賬號,每天進去多少錢,出來多少錢,具體的每一筆明細。這樣在入金之前就能看到兌付能力的評估,而且這個評估結果也是絕對確定性的,即不會在你入金之後發生變化。
3、徹底匿名化。你如果聽過什麼零知識證明技術。這部分就可以跳過。簡單來說,以前我們在數學知識庫裡面的一些東西,很多發明之後是沒有應用場景的,後來被人發現,這些知識拿來做匿名化很好用。區塊鏈裡面的密碼學技術,能夠很好地實現身份隱匿。大家知道,知乎在技術結構上是實現不了真正意義上的匿名的,區塊鏈可以。
4、規則公開,對所有人公平。入金一塊錢,返利出金十塊錢,所有人都是這個規則,永久不變。你入金一塊錢,先去給前面的人出金,然後後面的人入金,再給你出金。公平吧?這一點,我反思了很多次,覺得還是很公平。
5、可持續迭代。低級的龐氏騙局,首腦、產品設計者、利益分配者、利益獲得者經常是四位一體,而區塊鏈龐氏騙局,可以完全邏輯分離四個角色。實現永續迭代。通過基於社會化的協作,這些項目可以永續迭代下去。圍繞比特幣進行開發,還在不斷更新代碼的資深工程師現在有400名,這些人可以誰也不認識誰,只要這個應用有價值,就可以一直迭代下去。哪個中心化的項目可以做到,就算是BAT級別的公司,也聘不到這么多分散在全球的專業人士。這種社會化迭代方式不受某個具體的人和具體的組織的變動的影響。
「區塊鏈」賦能的龐氏騙局,使用的區塊鏈技術范圍各不相同,因為這個領域的技術還在不斷更新,像智能合約這一塊的應用是這兩年才多起來。最早的區塊鏈應用是比特幣,有人認為比特幣本身就具有龐氏騙局的特徵,2013年我寫過一個回答就隱晦地指出,這種新型的龐氏騙局殺傷力會很大,因為具有無首腦、賬本公開、不會跑路、規則公開公平的特徵。後來,我也發現,身邊的很多人,對龐氏騙局的喜好,遠高於對區塊鏈技術的興趣。一聽說比特幣不是龐氏騙局,在我開始講點區塊鏈的技術之前,一般就默默走開了,反之,你跟他說是龐氏騙局,然後他們接著就會問,在哪裡買?當然,比特幣算不算龐氏騙局是有很多爭議的,因為比特幣的實際應用場景是一直在擴展的。
而在ICO熱潮裡面,有很多空氣幣,則是如假包換的龐氏騙局,是沒有任何應用場景的,這些空氣幣,買的人大概也知道是龐氏騙局,但是看包裝得不錯,就買了。這樣的空氣幣估計有幾百種上千種。涉案范圍遍布全球,金額何止百億。這些ICO使用智能合約進行認籌和分配,然後自行到二級市場流通。這種情況下,出金是沒有保證的,有人虧得血本無歸。很多人區塊鏈專業人士,一直想跟這些應用劃清界線,因為這些空氣幣雖然用了部分區塊鏈的技術,但背後還是一個中心化的組織或者個人,網路節點極少,用戶入金的時候直接匯聚給了某個組織或個人(因此會被卷跑),但無疑,空氣幣還是利用區塊鏈進行入金和發籌,解決了一部分跑路的問題,提升了龐氏騙局的范圍和傳播能力。這是客觀發生的情況。
而從今年開始,隨著技術的進展,利用智能合約實現更加去中心化的龐氏騙局,開始浮出水面。入金和發籌使用智能合約鎖定,完成完整的入金、認籌、出金閉環。已經可以是很純粹的區塊鏈應用,有一些區塊鏈游戲,已經可以很大方地承認,發行後公開聲稱自己就是一個龐氏游戲,他說:你看,規則透明、代碼可見、入金合約鎖定、不會跑路、無人為干預、自動出金。早玩早收益。這是很關鍵的一步突破,公開承認自己是龐氏騙局,這種玩法是以前龐氏騙局1.0和2.0做不到的(不敢公開承認自己是龐氏騙局)。厲害了。玩法簡單粗暴啊。
這就解決了以前龐氏騙局推廣過程的重大障礙,以前是靠洗腦拉人頭,現在靠代碼說話。你看「這段程序不會自己跑路吧,裡面沒有後門吧?首腦已經消失了吧?中本聰被抓住也不影響程序繼續執行吧?」所以區塊鏈龐氏騙局第一批上鉤的是看得懂代碼的碼農,然後這些碼農再站出來說,經技術驗證,確實是這么一個效果,帶動其他不看代碼的人加入。
區塊鏈除了實現娛樂、賭博、詐騙性質的龐氏騙局應用場景之外,在涉及國計民生、公共事業性質的龐氏騙局應用場景也有大展拳腳的機會,甚至可以極大地增強人民獲得感、幸福感,以及實打實改善人民生活。比如基於區塊鏈的國家或全球公共養老金平台應用,這種平台因為基於區塊鏈,可以解決養老金的幾大弊病:
1、資金挪用問題。賬本公開,資金非中心化鎖定,沒有人可以解鎖,除了符合規則的領取人可以出金。沒有挪用可能性。
2、通貨膨脹問題。現行的養老金體制每年都要根據通貨膨脹等一系列復雜的演算法,調整系數,調整完之後,領取者經常會不滿意,因為總額上升了,但是購買力下降了。利用虛擬貨幣無法增發的特性,可以剋制通脹率,保證領取到的都是真金白銀。
3、不可預測的問題。我們很難預測30年後養老金的出金情況,通過智能合約則可以實現提前預測。刺激繳納積極性。
4、政策漏洞和公平問題。任何養老金政策面向的群體多樣化,裡面會有不公平情況,任何人都想著少繳多拿、晚繳早提。區塊鏈的透明度細化到每個賬號,而不是一套籠統的政策,堵住實施過程的漏洞。每個人都是一樣的,多繳多出,早繳早出。甚至可以繼承,永不丟失。
這么干極大地減輕了國家管理養老金的負擔和成本,現有的養老金制度能做到的事情,使用區塊鏈技術之後,仍然能夠做到,比如國家補貼,往合約里打錢就行了,打進去就鎖定,不會有假,比如強制繳納,每筆記錄也都是真實可追查的。總而言之,現有的體制和規則全部可以上鏈,在不影響現有效果的基礎上,提升了效率和產出水平,保證公平,而且因為減少了龐大的管理體系的成本,每個人能領取到的絕對數說不定能上升一大截,這就起到了實打實改善人民生活的效果,還是那句話,有獲得感、幸福感的提升。在養老金這件事情上,我們信任的主體從單一的國家政府,變成國家政府+區塊鏈,50%以上的過程變成固定的軟體程序,我們這樣不是更相信了嗎?如果100%實現鏈上養老金系統,那麼甚至可以打破國家范圍限制,由一段誠實的、不會作弊、無法篡改的代碼來實現,自動入金、自動出金,信任它,就像信任一個死人,不會有錯誤。
下一代人養這一代人的設計,是我們人類進化的一個偉大發明,加速了社會發展的速度,這樣表面看,好像地球上的最後一代人會比較吃虧,其實不會,因為地球的最後一代人也不一定知道自己是最後一代人(可能最後幾秒鍾知道,但又如何),何況地球都消失了,最後一代人還需要出金養老嗎?顯然,不需要啊。
龐氏騙局,最大的弊端就是中途跑路,資金斷裂,區塊鏈在解決這個問題上,有明確的技術解法,而且還能被證明、也能夠被證偽,所以,這個技術是科學的。弊端被消除,好處逐步顯現,龐氏騙局未來還將取得更大的發展。
我也想問一個問題,在人類歷史上,有沒有哪些原來是負面的、或者沒用的東西,後來隨著技術的發展,弊端被消除或規避,作用被發掘,然後變得越來越有用,越來越重要?
Ⅳ 全球媒體區塊鏈聯盟在哪裡成立的
7月19日,2018全球媒體區塊鏈峰會在香港交易所金融大會堂舉行,與會多家媒體圍繞區塊鏈發展前景、行業走向等議題,就深化媒體區塊鏈合作,促進行業健康發展建言獻策,共同宣布成立全球媒體區塊鏈聯盟。
全球媒體區塊鏈聯盟秘書長丁來濱表示,區塊鏈技術有望帶來社會新的變革,需要呵護其健康發展。在區塊鏈領域的輿論監督方面,媒體應充分發揮作用,挖掘行業價值,打擊行業欺詐,為區塊鏈行業走遠走好貢獻力量。
Ⅳ 什麼是區塊鏈新聞
區塊鏈新聞是伴隨著區塊鏈技術的出現而興起的一種新的數字新聞形態,由於區塊鏈技術具有同以往互聯網技術及其產品顯著不同的特點,所以基於區塊鏈技術而生成的區塊鏈新聞一出現就顯示出獨特的屬性,自成一類。
區塊鏈新聞是指,基於區塊鏈技術呈現的更為客觀的、透明的、不可篡改的數字化新聞。它以區塊鏈技術為基礎,所有的新聞生產、製作、傳播等皆發生在「區塊鏈"技術場域中,所有的過程皆在區塊鏈程序代碼當中留下痕跡,具有透明可查且不可算改等顯著特徵。區塊鏈新聞自2016年起開始出現,並呈現出多樣化的媒介形態,到2018年已日漸成為新聞界關注的焦點。
區塊鏈新聞的分類
目前,區塊鏈新聞媒體大致可分為五個類別:區塊鏈新聞網站、區塊鏈社交網站、瀏覽器插件、區塊鏈搜索引擎、其他類型媒體與區塊鏈媒體合作生產區塊鏈新聞。它們都以代幣為基礎,希望通過區塊鏈平台上勞動所衍生的價值維系媒體的運作,同時代幣還作為激活受眾參與的手段和新聞產品等的評價標尺,從而使新聞實踐擺脫第三方的影響,用新技術手段來實現一直以來傳媒業所追尋的傳統價值,即客觀、公正、中立等。
(一)區塊鏈新聞網站類
這是目前出現較多的區塊鏈媒體,代表性的有Civil 、Po.et 等。從華樹上基本借鑒了傳統新|聞網站的整體架構,所不同的是,以往的新聞網站依託的是互聯網技術,而這些新聞網站依靠的是區塊鏈技術,並發行自己網站的代幣,以代幣激勵新聞創作和公眾參與。從追求的價值觀來看,這些新聞網站都強調去中介化和對理想新聞的追求,如Civil在其白皮書中就強調「該協議限制了第三方的影響」旨在創建公眾與記者間更加直接,透明的關系,同時利用區塊鏈來加強對記者的保護,防止審查和知識稅的侵害。
(二)區塊鏈社交網站類
代表性的有Steemit,它「將社交媒體概念與構建加密貨幣社區經驗相結合」,構建了基於區塊鏈技術的社交媒體網站。Steemit通過代幣可直接實現帖子內容變現,根據其規則,帖子被點贊越多,發帖者受益越高。此外,相較以往社交媒體,它具有上傳信息超過7天不可編輯和撤銷,賬號密碼不可找回的特點。
(三)瀏覽器插件類
Adblock Plus開發公司就將使用區塊鏈技術在瀏覽著擴展樣於e新聞的來源、希望能夠幫助用戶在瀏覽網路時發現假新聞的來源,用「可信」「未知」或「諷剌」來標識新聞來源的可信等級,可以給用戶在閱讀新聞之前就提供信息預警.減少假新聞傳播給用戶後,用戶信以為真,進而難以糾正其認知上「先人為主」的情況發生。此外這一打願程行松計劃發布代幣來追蹤獎勵,避免數據被操縱和破壞的風險。
(四)區塊鏈搜索引擎類
以 Userfeed 為代表。在「注意力即資本,用戶即價值」的時代,目前搜索引擎壟斷平台的演算法不透明、平台受利益驅使等問題,使得排序給用戶認知乃至物質利益造成損害。該類型主要致力於解決上述問題,優化搜索引擎的內容排序,Userfeed 以數字代幣作為排名依據,由用戶自定義內容排序,將排序權利重新交回用戶手中,進而打破平台壟斷的排名系統。
(五)其他類型媒體與區塊鏈媒體合作生產區塊譽新聞。
這個是目前媒體進行較多的嘗試,在未來也將是一個相當活躍的區塊鏈新聞實踐領域。在這種合作模式下,—方面,諸多媒體省去重建區塊鏈場域的費用櫃時間精力;另一方面,媒體可以拿到區塊鏈網站的貨幣,實現媒體內容的變現,同時還能補充初建期區塊鏈新聞媒體內容不足的短板。目前美聯社就與區塊鏈新聞平台Civil達成了合作協議,此外新加坡的CNNTo-ken和印度的新聞平台NewsDog達成合作,建立起基於區塊鏈的內容生態系統等。
區塊鏈新聞的應用價值
作為舊事物的延伸,它修補了互聯網新聞存在的種種問題。
一是打擊假新聞問題。區塊鏈創造一種新機制來追蹤和評估新聞的可靠性,該機制包括源頭評估、多節點驗證等,這一機制與區塊鏈技術應用的分布式存儲結枸、密碼學,智能合約等技術相關,在信息收集傳播和分享過程中實現了防止以相此外還通過資料庫的建立和維護,可以在區塊鏈的任意節點上實現對新聞真偽的辨識。目前的Adblock Plus的瀏覽器擴展程序以及區塊鏈新聞網站上的事實核查,都利用區塊鏈技術本身特性致力於對假新聞的打擊。這與互聯網的匿名和追查的較高成本形成鮮明對比,是社交媒體等平台上假新聞屢禁不止的有益補充。然而,區塊鏈技術對假新聞的打擊也僅限於事實核直部分,給惡意的虛假新聞和謠言的傳播造成了巨大的阻礙,減少了虛假新聞和謠言大范圍傳播的可能性,但對於由人們認知滯後等原因導致的假新聞也束手無策,因此在打擊假新聞過程中,我們既要善於運用技術的輔助,同時也要提高自身的認知真偽的能力。
二是增強新聞透明性,進而促進客觀性的實現。傳統新聞生產流程對廣大民眾來講就是一個黑匣子,從選題的確立到材料收集,再到新聞作品的成形發表,都是在專業人士、專業知識的掌控之下。這一問題在互聯網時代有所改觀,人們可以通過互聯網碎片化的認知世界,每個碎片提供一種視用,藝里悉這新聞媒加立體的世界,也因此讓大眾有機會得以知道新聞媒體對「真相」定義的偏向性,媒體用形式、內容和組織間關系裝點起來的客觀性不再為公眾所接受。
三是推動公共新聞的發展。將新聞選擇權還給用戶,而不是交給專業人士或演算法。公眾可以用代幣投票,選擇話題讓媒體去完成,以往的專業選擇標准和規范在這里全部化約為公眾的投票,公眾所想所知即為「新聞標准」,讓新聞的公共性得到更好的實現。另外,以代幣作為運轉動力的區塊鏈新聞業擺脫了第三方的經濟控制。
區塊鏈新聞的局限性
首先,區塊鏈新聞的不可篡改性使得「真理」與「謊言」同時被留在區塊鏈新聞場域,且邏輯上不可被刪除。Steemit網站的聲明介紹中就特意指出一條,即放在Steemit平台上的內容不可刪除。虛假內容一旦上傳不會在區塊鏈中消失,最多是被標記為假。這一特性對普通假消息而言可能並不會造成特別重大影響,但是異端思想的傳播和滲透則會給整個區塊鏈新聞生態帶來惡劣影響。區塊鏈新聞不可更改,唯一辦法就是丟棄整個鏈條,對於區塊鏈新聞場域的損失也將是巨大的。
其次,區塊鏈技術運轉速度問題。區塊鏈技術雖然從2008年至今已經經歷十餘年的發展,但是運轉速度卻一直不能與互聯網的運轉速度相比肩,尤其是鏈條越長,哈希演算法難度越高,其運轉速度越慢。比特幣的底層設計僅支持每秒7筆交易,但目前比特幣成交至少要等10分鍾甚至1個小時以上,與傳統互聯網每秒8000筆交易速度形成鮮明對比.與支付寶雙十一創造的每秒25.6萬筆的交易記錄更是相差甚遠。Steemti對於「發帖頻率」的解答為通常情況下,發帖必須間隔5分鍾。可見區塊鏈吞吐量對新聞的限制。一方面它客觀上做到了對互聯網信息爆炸的剋制;但另一方面這種克制阻礙的是人們運用媒體的表達欲,以及技術賦予人的權力的行使,因此吞吐量的解決對於區塊鏈新聞的發展至關重要。
再次,區塊鏈缺乏認知智慧能力,以最長鏈為權威,以大多數人認可為標准,但多數並不等同於正確。但區塊鏈與AI的組合或許能夠為該問題的解決提供方案。區塊鏈以最長鏈為權威,判定鏈條是否延長的方式為工作量機制,是「少數服從多數」的簡單民主形式,這就帶來諸多問題。一是區塊鏈場域畢竟是數字虛擬場域,既然如此,與實體的對應關系就可能並非為一—對應關系,那麼就會造成占據CPU數量越多的人話語權力越大,帶來形式上的平等,實際卻並不平等的問題;二是只有機械判斷卻缺乏智能判斷標准,不能判定真理。具體到區塊鏈新聞實踐上,如區塊鏈新聞網站依靠用戶代幣投票決定新聞選題,但如果出現類似互聯網社交媒體上的Socialhot ,出現諸多虛擬機器人程序進行干預,或者是佔有諸多CPU的相關機構進行干預,新聞的客觀性就會備受打擊,表面看起來的客觀,背後卻是被各種權利所操控,對真相的判斷也是如此。因此,區塊鏈技術需要其他技術和相應理念的協同跟進,配合解決發展中出現的問題。
Ⅵ 清華X-lab數權經濟實驗室主任鍾宏:區塊鏈技術為傳媒行業注入新活力
當前全球正在興起新一輪的 科技 革命、產業變革和數字化革命,區塊鏈作為互聯網的顛覆 科技 ,正成為這一輪 科技 革命產業變革的重要技術。以區塊鏈為代表的信息技術正在加速推動全球經濟的網路化、數字化、智能化和綠色化,並帶動包括生物技術、新能源技術、新材料等相關領域的技術突破。
「特別是在教育、法律、政府服務、 健康 醫療、精準脫貧等相關的業務場景,區塊鏈有非常重要的創新作用,正在成為未來 社會 重要的生產工具,以及數字化時代全球數字文明和數據秩序的新型基礎設施。」鍾宏進一步舉例稱。
而清華大學作為區塊鏈技術最早的一批研究的高校,清華x-lab三年前就在推動區塊鏈專業人才的培養和培訓,「2018年由清華經管學院牽頭全國百所高校共同打造基於區塊鏈上的沒有圍牆的大學,讓我們的教師、學生、專業知識能夠基於區塊鏈和新互聯網平台打造一個知識共享的全面的平台。緊接著在去年2019年4月清華x-lab與國研智庫共同合作成立了數權經濟實驗室,專注於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為驅動,研究數據為核心要素的數字經濟的發展模式。」鍾宏稱。
在今年4月30日,教育部印發了《高等學校區塊鏈創新行動計劃》,在這個行動計劃當中,明確提出在2025年在高校布局建設一批區塊鏈的創新基地,培育匯聚一批區塊鏈技術的攻關團隊,推動高校成為我國區塊鏈技術創新的重要陣地。在這樣的背景下,清華x-lab和清華大學技術創新中心堅持 科技 創新為中心,融合推動「區塊鏈+產業中心」。
而在9月19日,由中國經濟傳媒協會、華夏時報等發起,清華大學技術創新研究中心等提供學術支持,火鏈研究院等共建的傳媒區塊鏈產業智庫正式成立,「我們不僅推動技術的研究,還推動區塊鏈技術與傳媒行業相結合的國家智庫,帶動傳媒產業與區塊鏈技術的深度融合。」鍾宏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