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區塊鏈知識 » 區塊鏈防偽存證

區塊鏈防偽存證

發布時間: 2025-01-28 15:40:34

A. 區塊鏈存證怎麼操作

優化營商環境解密區塊鏈證據存證、核驗的技術原理

區塊鏈證據

存證、核驗

電子數據的存證技術原理,簡而言之就是把某一電子數據予以保存,用以證明該電子數據在某一時間點的存在。區塊鏈存證方式就是通過對原始數據進行哈希值運算後,將所形成的哈希值摘要上傳區塊鏈加密保存,而不上傳原始數據本身。

原始數據仍存儲在本地具有被修改的可能,法官如何確認當事人提交的證據與原始數據一致未被篡改呢?鏈上數據又有沒有可能被篡改呢?

這就要從區塊鏈存證的技術原理說起。

加密存儲

區塊鏈存證證據並不是存儲電子數據本身,而是將電子數據對應的哈希值存儲於區塊鏈,又稱哈希值上鏈。哈希演算法是單向加密函數,在現有技術條件下很難被破譯,任何一個原始數據(及其完全等同的復製件)有且只對應一個哈希值,哈希值也因此被稱為「數據指紋」。對原始數據的任何修改都會導致其哈希值的變動,從而無法通過後續的核驗比對。

多節點分布式存儲

區塊鏈採用「分布式賬本」技術,即在一個分布有多個節點的系統中,每個節點都獨立保存和更新數據,沒有維護各節點的中央機構,各節點通過共識機制對數據更新進行確認,由此保證鏈上數據不被篡改。

舉個例子:

有個村子原來由村會計記賬,村長保管賬本(中心化記賬),但會計和村長為私利串通做假賬,村民無可奈何。採用分布式賬本技術(去中心化)後,改為公共賬本,全村人手一份賬本,村中每發生一筆賬目,都要廣播給全村人知道,村民再將該筆賬目計入自己的賬本中。

若51%以上的村民確認這筆賬目有效,按照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達成共識,該筆賬目就會被計入公共賬本中,同時全村人都會將該筆賬目添加到自己保管的那份賬本中。

若該筆賬目有假,則無法通過全村的共識確認,將會被作廢。公共賬本以多數村民手中一致的版本為准。

鏈式數據結構

區塊鏈上的數據單元是「區塊」,後一個區塊除了記載一般數據,還包裹了上一個區塊的哈希值,如此傳遞、環環相扣成「鏈」,而且電子數據存儲於區塊鏈附有時間記錄,具有時序性,這使得任何一個區塊無法被單獨修改,且隨著時間經過,修改鏈上數據的難度和成本也直線提升。

聚焦案例

該技術被應用到我院首例「區塊鏈證據核驗」案件中。

銀行與貸款人簽訂電子合同後,銀行業務系統使用區塊鏈存證平台提供的哈希計算程序對電子合同文件等相關電子數據自動進行哈希運算,形成相應哈希值後將哈希值上傳至區塊鏈電子存證平台存證。雙方發生糾紛後線上立案時,銀行在線提交了經區塊鏈存證的電子證據。

此後在庭審舉證、質證環節,法院當場對銀行所提交的電子證據再次進行哈希值運算後,將所得出哈希值與區塊鏈存證平台上的哈希值進行比對,得出「該證據自上鏈之日起未被篡改」的核驗結果,由此輔助法官快速判斷該證據自上鏈後是否被篡改,進而對其真實性做進一步認證。

區塊鏈存證及其核驗技術的運用,有效解決了在線訴訟中電子證據真實性認定的難題,有效降低了當事人的存證、舉證和質證成本,減輕當事人訴累,同時大幅提高了法院的認證效率,審判質效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

法條速遞

《人民法院在線訴訟規則》

第十六條【區塊鏈技術存儲數據的效力】當事人作為證據提交的電子數據系通過區塊鏈技術存儲,並經技術核驗一致的,人民法院可以認定該電子數據上鏈後未經篡改,但有相反證據足以推翻的除外。

第十七條【區塊鏈技術存儲數據的審核規則】當事人對區塊鏈技術存儲的電子數據上鏈後的真實性提出異議,並有合理理由的,人民法院應當結合下列因素作出判斷:

(一)存證平台是否符合國家有關部門關於提供區塊鏈存證服務的相關規定;

(二)當事人與存證平台是否存在利害關系,並利用技術手段不當干預取證、存證過程;

(三)存證平台的信息系統是否符合清潔性、安全性、可靠性、可用性的國家標准或者行業標准;

(四)存證平台的信息系統是否符合相關國家標准或者行業標准中關於系統環境、技術安全、加密方式、數據傳輸、信息驗證等方面的要求。

第十八條【上鏈前數據的真實性審查】當事人提出電子數據上鏈存儲前已不具備真實性,並提供證據證明或者說明理由的,人民法院應當予以審查。

人民法院根據案件情況,可以要求提交區塊鏈技術存儲電子數據的一方當事人,提供證據證明上鏈存儲前數據的真實性,並結合上鏈存儲前數據的具體來源、生成機制、存儲過程、公證機構公證、第三方見證、關聯印證數據等情況作出綜合判斷。當事人不能提供證據證明或者作出合理說明,該電子數據也無法與其他證據相互印證的,人民法院不予確認其真實性。

第十九條【區塊鏈存儲數據真實性補強認定】當事人可以申請具有專門知識的人就區塊鏈技術存儲電子數據相關技術問題提出意見。人民法院可以根據當事人申請或者依職權,委託鑒定區塊鏈技術存儲電子數據的真實性,或者調取其他相關證據進行核對。

致謝:在此特別感謝騰訊集團法務綜合部法律創新中心產品總監蔣鴻銘先生對本文撰寫的指導和支持。

區塊鏈電子存證如何實現?

為了提高司法審判效率,2021年6月17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了《人民法院在線訴訟規則》(下稱「規則」),該規則將於2021年8月1日正式實施。其中,《規則》對電子證據、區塊鏈存證的法律效力作了詳細的規定,並對司法實踐中遇到的諸多問題予以了回應。

關於電子化材料,《規則》中特別指出:經審核的電子化材料可以直接在訴訟中使用。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表示,全國法院系統採用在線舉證質證、庭審語音識別、文書電子送達等新技術進行審判,區塊鏈電子存證、智能合約執行等技術日益成熟,取得便民利民、審判公正高效成效。

《規則》的發布,表明了國家司法機關對區塊鏈存證技術優勢的肯定。區塊鏈作為一種去中心化的資料庫,是一串使用密碼學方法相關聯產生的數據塊,每一個數據塊中包含了一次網路交易的信息,用於驗證其信息的有效性(防偽)和生成下一個區塊。

具體來說,區塊鏈網路是由多個機構或公司伺服器作為節點所構成的網路,該網路上某節點會對一個時間段內所產生的數據打包形成第一個塊,然後將該塊同步到整個區塊鏈網路。網路上的其他節點對接收到的塊進行驗證,驗證通過後加到本地伺服器。

之後,某節點會將新產生的數據及本地伺服器內已有塊的信息放在一起打包形成第二個塊,其他節點接收該塊並驗證通過後,將第二個塊加到本地伺服器,第一個塊與第二個塊相連,之後的網路內部的數據均經上述相同方式打包成塊,塊與塊首尾相連形成鏈,該鏈即為區塊鏈。

若需要修改塊內數據,則需要修改此區塊之後所有區塊的內容,並將區塊鏈網路所有機構和公司備份的數據進行修改。因此,區塊鏈有難以篡改、刪除的特點,在確認訴爭電子數據已保存至區塊鏈後,其作為一種保持內容完整性的方法具有可靠性,因此也可以成為被法院認可的電子存證。

區塊鏈存證是怎樣應用的?

為了滿足川渝兩地區域協同發展過程中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訴訟服務需求,我們的區塊鏈存證技術將在川渝兩地跨域立案、信訪聯控、線上訴訟、聯席會議等各項合作中發揮存證、認證、取證等一系列作用,使得遠距離、無接觸合作變得更規范、便捷、高效。為川渝高院實現普惠均等、便捷高效、智能精準的訴訟服務提供助力。

簡單介紹一下區塊鏈存證的應用——「實槌」可信電子證據平台

實槌」可信電子證據平台通過與司法鑒定機構、公證處、仲裁機構、互聯網法院等合作,實現鏈上存證、鏈上取證、鏈上出證,降低電子數據證據保全成本,方便電子數據的取證及證據認定,提高司法證據保全領域的訴訟效率。

目前,「實槌」可信電子證據平台的證據溯源模式已得到北京、廈門、廣州、深圳等多個法院認可,且已有部分銀行及國企已開始採用「實槌」可信電子證據平台。

B. 國家對區塊鏈版權存證承認嗎

2018年9月7日,中國最高人民法院公布《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互聯網審理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以下簡稱《規定》),第十一條規定指出:「當事人提交的電子數據,通過電子簽名、可信時間戳、哈希值校驗、區塊鏈等證據收集、固定和防篡改的技術手段或者通過電子取證存證平台認證,能夠證明其真實性的,互聯網法院應當確認。」這是最高人民法院首次對以區塊鏈技術進行存證的電子數據真實性作出司法解釋,由此區塊鏈存證的法律效力得到確認。目前,國內涌現出了多個以區塊鏈技術為基礎的第三方版權存證平台。原創者可以在第三方版權存證平台進行版權存證,在發生版權糾紛時,使用平台提供的電子數據作為電子證據。

C. 區塊鏈存證是什麼意思

法律分析: 區塊鏈數據存證,就是把數據存到區塊鏈上,達到防篡改、可追溯、數據來源可信任的目的。 數據可以是文字、視頻、音頻圖片等任何文件形式。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數據安全法》 第一條 為了規范數據處理活動,保障數據安全,促進數據開發利用,保護個人、組織的合法權益,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制定本法。

熱點內容
區塊鏈商城排名 發布:2025-04-22 15:27:08 瀏覽:963
LACLTC曲線 發布:2025-04-22 15:27:05 瀏覽:994
04年買比特幣 發布:2025-04-22 15:17:10 瀏覽:671
什麼交易所可以收波場幣trx幣 發布:2025-04-22 15:13:55 瀏覽:845
trx反向拉背 發布:2025-04-22 15:08:26 瀏覽:804
比特幣價格上漲對誰影響 發布:2025-04-22 14:47:47 瀏覽:463
比特幣病毒畢業怎麼辦 發布:2025-04-22 14:47:14 瀏覽:1000
幣圈a網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5-04-22 14:38:33 瀏覽:476
bfc幣對usdt 發布:2025-04-16 16:34:11 瀏覽:780
怡亞通區塊鏈平台 發布:2025-04-16 16:18:36 瀏覽: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