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區塊鏈知識 » 2018年中國區塊鏈產業發展

2018年中國區塊鏈產業發展

發布時間: 2024-12-28 14:03:05

『壹』 區塊鏈前景怎麼樣

2018年以來,區塊鏈產業蓬勃發展。區塊鏈相關探索及應用已不僅局限於底層平台,互聯網巨頭和金融巨頭已經在金融、公益、商品溯源等領域加強區塊鏈的運用,特別是在金融領域,以區塊鏈技術為核心的應用加速落地。

區塊鏈產業處於高速發展階段

我國區塊鏈產業目前處於高速發展階段。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區塊鏈行業商業模式創新與投資機會深度分析報告》數據顯示,截止到2018年3月底,我國以區塊鏈業務為主營業務的區塊鏈公司數量達456家,從上游的硬體製造、平台服務、安全服務,到下游的產業技術應用服務,到保障產業發展的行業投融資、媒體、人才服務,各領域的公司已經基本完備。

2013-2018年Q1中國區塊鏈產業新成立公司數量及融資事件數變化趨勢分析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從排行榜上TOP20企業的應用場景分類來看,除了13家企業專注於底層平台、區塊鏈硬體等區塊鏈基礎設施與平台建設方面,區塊鏈的應用場景已逐漸豐富。從產業細分領域分布狀況來看,行業應用類公司達到7家,主要是互聯網企業(阿里巴巴、京東、騰訊)應用於公益和商品溯源,以及金融企業(平安、招行、中行)演化的創新金融科技應用,如供應鏈金融、票據及交易清算。

由於區塊鏈可以實現信息的不可篡改,從根源上杜絕了數據作偽的可能性,特別是對真實數據要求較高的金融業,將更積極地擁抱區塊鏈。

區塊鏈發展趨勢分析

一、區塊鏈成為全球技術發展的前沿陣地,開辟國際競爭新賽道;

二、區塊鏈領域成為創新創業的新熱土,技術融合將拓展應用新空間;

三、區塊鏈未來三年將在實體經濟中廣泛落地,成為數字中國建設的重要支撐;

四、區塊鏈打造新型平台經濟,開啟共享經濟新時代;

五、區塊鏈加速「可信數字化」進程,帶動金融「脫虛向實」服務實體經濟;

六、區塊鏈監管和標准體系將進一步完善,產業發展基礎繼續夯實。

此外,作為一項新興技術,區塊鏈在金融業的實際生產環境中應用,還存在不少的技術難點,比如吞吐量、擴展性、共識機制、隱私性及安全性、可管理性等。

區塊鏈等技術創新對於金融行業意義重大,有望加速「可信數字化」進程,持續帶動金融「脫虛向實」。

『貳』 涓鍥藉尯鍧楅摼浜т笟鏀跨瓥鏈夊摢浜

涓鍥藉尯鍧楅摼浜т笟鏀跨瓥鏈変互涓嬪嚑鐐癸細1銆佹妧鏈灞傞潰鎵舵寔錛氬湪鎶鏈灞傞潰錛屽悇鍦板尯涓鏂歸潰榧撳姳鍖哄潡閾炬妧鏈鐨勫壋鏂扮爺絀跺拰搴旂敤錛屽姞蹇鍖哄潡閾炬妧鏈鏍囧噯浣撶郴鐨勫埗瀹氾紝鍙︿竴鏂歸潰錛岄紦鍔辮劇珛鍖哄潡閾句駭涓氳仈鐩燂紝榧撳姳浜у︾爺鍚堜綔鎼寤哄尯鍧楅摼瀹為獙瀹ゃ佷駭涓氬洯錛岄紦鍔卞尯鍧楅摼鎶鏈涓庡ぇ鏁版嵁銆佷漢宸ユ櫤鑳界瓑鎶鏈鐨勮瀺鍚堢爺絀跺拰搴旂敤錛岃В鍐充簡紺句細鐢熸椿涓鐨勫疄闄呴棶棰樸2銆佷駭涓氬彂灞曟壎鎸侊細鍖哄潡閾句駭涓氬眰闈錛屽悇鍦板尯涓鏂歸潰鍙戣搗璁劇珛鍖哄潡閾句駭涓氬熀閲戱紝鎵舵寔鍖哄潡閾懼垵鍒涗紒涓氬彂灞曘傛嵁浜烘皯鍒涙姇緇熻★紝鎴鑷 2018 騫 12 鏈堬紝鍏ㄥ浗鐢辨斂搴滆劇珛鐨勫尯鍧楅摼浜т笟鍩洪噾瑙勬ā宸茬粡杈懼埌灝嗚繎 400 浜垮厓銆傚彟涓鏂歸潰錛屽悇鍦板尯鍧氭寔浠ュ尯鍧楅摼浜烘墠涓轟腑蹇冿紝瀵瑰尯鍧楅摼媧誨姩銆佸尯鍧楅摼鍩硅銆佸尯鍧楅摼浜烘墠寮曡繘絳夋柟闈㈢粰浜堟斂絳栥佽祫閲戜笌鍦哄湴絳夊氱淮鎵舵寔錛岄氳繃鍚稿紩鍜屽煿鍏繪洿澶氭洿浼樿川鐨勫尯鍧楅摼浜烘墠鍔犻熷綋鍦板尯鍧楅摼浜т笟鍙戝睍銆3銆佹妧鏈搴旂敤鎵舵寔錛氬湪搴旂敤灞傞潰錛屽悇鍦板笇鏈涘尯鍧楅摼浼佷笟浠ュ疄闄呭簲鐢ㄩ渶奼備負瀵煎悜錛屽湪浜т笟鍙戝睍榪囩▼涓閫氳繃鏀跨瓥鎵舵寔錛屽煿鑲插嚭涓鎵圭湡姝h兘鍦ㄦ斂鍔°佸叕鍏辨湇鍔°侀噾鋙嶇瓑鍦烘櫙鎻愪緵钀藉湴搴旂敤鐨勪紒涓氥
鎴戜滑閫氳繃浠ヤ笂鍏充簬涓鍥藉尯鍧楅摼浜т笟鏀跨瓥鏈夊摢浜涘唴瀹逛粙緇嶅悗,鐩鎬俊澶у朵細瀵逛腑鍥藉尯鍧楅摼浜т笟鏀跨瓥鏈夊摢浜涙湁涓瀹氱殑浜嗚В,鏇村笇鏈涘彲浠ュ逛綘鏈夋墍甯鍔┿

『叄』 區塊鏈公司市場什麼(區塊鏈公司市場什麼時候發展)

區塊鏈現在市場整體情況怎麼樣?

全文統計口徑說明:1)搜索關鍵詞:區塊鏈及與之相近似或相關關鍵詞;2)搜索范圍:標題、摘要和權利說明;3)篩選條件:簡單同族申請去重、法律狀態為實質審查、授權、PCT國際公布、PCT進入指定國(指定期),簡單同族申請去重是按照受理局進行統計。4)統計截止日期:2021年8月30日。5)若有特殊統計口徑會在圖表下方備注。

1、全球區塊鏈行業專利申請概況

(1)技術周期:處於快速發展期

2010-2020年,全球區塊鏈行業專利申請人數量及專利申請量均呈現增長態勢。整體來看,全球區塊鏈技術處於快速發展期。

註:當前技術領域生命周期所處階段通過專利申請量與專利申請人數量隨時間的推移而變化來分析。

(2)專利申請量及專利授權量:2020年專利數量及授權量均有所下降

2010-2020年全球區塊鏈行業專利申請數量呈現逐年增長態勢,2020年全球區塊鏈行業專利申請數量為1.48萬項。

在專利授權方面,2010-2018年全球區塊鏈行業專利授權數量逐年增長,2019年開始出現下降趨勢,2020年全球區塊鏈行業專利授權數量為2017項,授權比重僅為13.6%。

2021年1-8月,全球區塊鏈行業專利申請數量和專利授權數量分別為4537項和324項,授權比重為7.09%。截止2021年8月30日,全球區塊鏈行業專利申請數量為4.3萬項。

註:①專利授權率表明申請的有效率以及最終獲得授權的提交申請成功率。

②統計說明:如果2012年專利申請在2014年獲得授權,授予的專利將在2012年專利申請中顯示。

(3)專利法律狀態:「審中」專利為主

目前,全球區塊鏈大多數專利處於「審中」和「有效」狀態,兩者區塊鏈專利總量分別為3.12萬項和1.05萬項,佔全球區塊鏈專利總量的73%和24%。PCT制定期內的區塊鏈專利數量僅有1414項,佔全球區塊鏈專利總量的3%左右。

(4)專利市場價值:總價值超11億美元,3萬美元以下專利數量較多

目前,全球區塊鏈行業專利總價值為11.31億美元。其中,3萬美元以下的區塊鏈專利申請數量最多,為3.28萬項;其次是3萬-30萬美元的區塊鏈專利,合計專利申請量為3810項。3百萬美元的區塊鏈專利申請數量最少,為50項。

統計口徑:按每組簡單同族一個專利代表的去重規則進行統計,並選擇同族中有專利價值的任意一件專利進行顯示。

2、全球區塊鏈行業專利技術類型

(1)專利類型:發明專利佔比高達96.67%

在專利類型方面,目前全球有4.16萬項區塊鏈專利為發明專利,佔全球區塊鏈專利申請數量最多,為96.67%。實用新型區塊鏈專利和外觀設計型區塊鏈專利數量分別為1279項和153項,分別佔全球區塊鏈專利申請數量的2.97%和0.36%。

(2)技術構成:第一大技術佔比近15%

從技術構成來看,目前「防止未授權行為的保護計算機、其部件、程序或數據的安全裝置〔8,2013.01〕[2013.01]」的專利申請數量最多,為1.04萬項,占總申請量的14.57%。其次是「H04L1/00至H04L27/00單個組中不包含的裝置、設備、電路和系統〔5〕[2006.01]」,專利申請量為9993項,占總申請量的14.05%。

(3)技術焦點:十大熱門

全球區塊鏈前十大熱門技術詞包括智能合約、認證方法、節電設備、完整性、資料庫、計算機、管理系統、塊鏈網路、數字簽名和用戶終端。進一步細分來看,區塊鏈技術熱門詞包括區塊鏈、區塊鏈技術、安全性、大數據、管理方法、計算機設備等。具體情況如下:

註:旭日圖內層關鍵詞是從最近5000條專利中提取。外層的關鍵詞是內層關鍵詞的進一步分解。

(4)被引用次數TOP專利:十大專利被引用超過1500次

基於公共身份賬本的區塊鏈身份管理系統(專利號:US9635000B1)和資產交易平台以及資產的數字化認證和交易方法(專利號:CN105956923A)是被引用次數最多的兩大區塊鏈專利,分別被引用262次和217次。其它被引用次數前十大專利如下所示:

3、全球區塊鏈行業專利競爭情況

(1)技術來源國分布:中國佔比最高

目前,全球區塊鏈第一大技術來源國為中國,中國區塊鏈專利申請量佔全球區塊鏈專利總申請量的63.52%;其次是美國,美國區塊鏈專利申請量佔全球區塊鏈專利總申請量的15.44%。韓國和中國香港雖然排名第三和第四,但是與中國專利申請量差距較大。

統計說明:①按每件申請顯示一個公開文本的去重規則進行統計,並選擇公開日最新的文本計算。②按照專利優先權國家進行統計,若無優先權,則按照受理局國家計算。如果有多個優先權國家,則按照最早優先權國家計算。

(2)中國區域專利申請分布:廣東最多

中國方面,廣東為中國當前申請區塊鏈專利數量最多的省份,累計當前區塊鏈專利申請數量高達8481項。北京當前申請區塊鏈專利數量也超過六千項,浙江、上海、江蘇、山東當前申請區塊鏈專利數量均超過1000項。中國當前申請省(市、自治區)區塊鏈專利數量排名前十的省份還有四川、福建、湖北和陝西。

統計口徑說明:按照專利申請人提交的地址統計。

(3)專利申請人競爭:騰訊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奪得桂冠

全球區塊鏈行業專利申請數量TOP10申請人分別為騰訊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創新先進技術有限公司、支付寶(杭州)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國際商業機器公司、深圳壹賬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中國聯合網路通信集團有限公司、阿里巴巴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北京瑞策科技有限公司、杭州復雜美科技有限公司。

其中,騰訊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區塊鏈專利申請數量最多,為1476項。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排名第二,其區塊鏈專利申請數量為1191項。

註:未剔除聯合申請數量。

——以上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區塊鏈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區塊鏈應用前景有哪些呢

中國區塊鏈行業市場發展迅速

2017-2020年,大型IT互聯網企業紛紛布局區塊鏈,初創企業進入井噴模式,產業規模不斷擴大,根據IDC的數據,中國區塊鏈行業經歷了從2017年的0.85億美元級別市場規模,到2020年的5.61億美元級別產業規模的改變。

在企業數量方面,2020H1我國提供區塊鏈專業技術支持、產品、解決方案等服務,且有投入或產出的新增區塊鏈企業數量達303家,同比增長274.07%。

中國區塊鏈專利數在全球范圍佔比大,產業聚集效應初顯

從全球競爭格局來看,我國在區塊鏈行業競爭優勢較為明顯。從專利數量上看,根據全球權威知識產權第三方機構IPRdaily聯合incoPat創新指數研究中心發布《2020上半年全球企業區塊鏈發明專利排行榜》的數據,TOP

100名企業主要來自14個國家和地區,中國佔比46%,其次為美國佔比25%。

區塊鏈產業園區作為區塊鏈產業集群發展的重要載體,各地方政府正在加快推進建設。從產業園的位置分布來看,北京、上海、杭州、廣州、重慶、青島、長沙等城市區塊鏈產業園區數量較多,形成以北京、山東為主的環渤海聚集效應,以浙江、上海、江蘇為主的長江三角洲聚集效應,以廣東為主的珠江三角洲聚集效應和以重慶、湖南為主的湘黔渝聚集效應。未來,中國區塊鏈行業有望依託聚集效應加速發展。

區塊鏈金融領域應用最為廣泛

我國區塊鏈產業應用主要分布在金融,供應鏈,溯源和硬體,佔比近65%。根據《區塊鏈藍皮書:中國區塊鏈發展報告(2019)》的披露,全國區塊鏈企業近28000家。其中投入生產環節的區塊鏈企業約1000家,佔比僅3.6%,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廣東、浙江等東部發達地區。

未來區塊鏈行業市場容量有望達萬億級別

區塊鏈技術是中國新一代信息技術自主創新突破的重點方向,蘊含著巨大的創新空間,在晶元、大數據、雲計算等領域,創新活動日趨活躍,創新要素不斷積聚。區塊鏈技術在各行各業的應用不斷深化,將催生大量的新技術、新產品、新應用、新模式。

中國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更加註重經濟質量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採用包括區塊鏈技術在內的新一代信息技術改造升級傳統產業,提升傳統產業的發展質量和效益,提高社會管理、公共服務和家居生活智能化水平。

未來巨大的市場需求將為區塊鏈技術帶來難得的發展機遇和廣闊的發展空間。研究員整理分析認為,中國區塊鏈市場將保持高速增長,2021-2026年市場規模年復合增速達73%,2026年的市場規模將達163.68億美元,且在未來20年,中國區塊鏈行業市場規模有望達萬億級別。

更多數據來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區塊鏈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區塊鏈現在市場發展怎麼樣?哪個公司專業?

中國區塊鏈發展現狀

1、行業處在高速成長階段

從區塊鏈的行業層面上來說,2016-2018年,由於國內大型IT互聯網企業紛紛布局區塊鏈,初創企業進入井噴模式,區塊鏈的產業規模不斷擴大。根據IDC的數據,中國區塊鏈行業的市場規模從2017年的0.85億美元增長到2020年的5.61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達到60.3%。

2、廣州是區塊鏈企業的聚集區

區塊鏈企業已經擴散到全國各地,並形成了以北京、山東為主體的環渤海聚集區;以廣州為代表的珠三角聚集區;以浙江、江蘇為代表的長三角聚集區;以湖南、陝西為代表的中部聚集區;以及以四川、重慶為代表的川渝聚集區,其中,廣州聚集區的企業數量遠超其他地區。

3、區塊鏈多領域多向拓展

由於區塊鏈行業迅速發展,各區塊鏈企業加速布局區塊鏈領域應用,拓展其業務領域。截至2020年6月,我國區塊鏈應用企業涉及金融應用、解決方案、BaaS平台、供應鏈應用、數據服務等,其中,金融應用、解決方案、BaaS平台佔比位列前位,佔比分別為18%、10%、9%。

區塊鏈前景如何?

三季度區塊鏈行業分析:預計四季度市場將回歸理性

中國區塊鏈處於蓬勃發展階段未來發展走勢被關注

區塊鏈是新型計算機技術的應用模式,具有點對點傳輸、共識機制、加密演算法等特徵。作為隸屬於比特幣技術的重要概念,區塊鏈本質上是去中心化的資料庫,其字面含義代表著區塊形成的鏈條,在每一個區塊當中,都包含著有效的信息。

從2017年開始,浙江、江蘇、貴州、福建、廣東、山東、江西、內蒙古、重慶等9個省份、自治區和直轄市就區塊鏈發布了指導意見,多個省份甚至將區塊鏈列入本省「十三五」戰略發展規劃。

在貴州貴陽、浙江杭州、山東青島、廣東深圳、重慶四地甚至將區塊鏈放在較為重要的位置,並出台了專門的政策扶持文件。

如今,在中國已經形成了「無幣區塊鏈」的蓬勃發展階段,未來區塊鏈發展走勢被市場關注。

2018年第三季度新增項目數量驟減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區塊鏈行業商業模式創新與投資機會深度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總體來看,2018年前一季度區塊鏈新增項目數量呈下降趨勢。第一季度新增項目共計197個,第一季度新增項目共計

128個,環比下降35.02%。第三季度新增項目共計36個,環比下降71.88%。

具體來看,1月份發布項目最多,共有105份,2-8月份,每月平均發布數量在44個左右。進入7月份,新增項目數量驟減,分析是由於加密貨幣市場行業處於熊市,行業發展趨緩所致。

2018年1-9月中國新增區塊鏈項目數量統計情況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三季度區塊鏈項目融資數量呈下降趨勢

總體來看,2018年前三季度區塊鏈項目融資呈下降趨勢。第一季度融資項目佔比29.41%,第一季度新增項目佔比24.02%,環比下降18.33%。第三季度新增項目佔比19.12%,環比下降20.41%。

2018年前三季度中國區塊鏈項目融資數量佔比統計情況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三季度中國區塊鏈專利數量呈下降趨勢

截止到2018年9月30日,中國擁有的區塊鏈專利累計共有2326件。目前,2018年申請的專利共有650件,第?季度共有417件,第?季度共有229件,第三季度目前只有4件。造成數量較低的主要原因是專利申請和審核周期較,至少是三個月,因此很多信息還未收錄。目前,5月之後的專利數還未公布。

北京位居申請專利數量第一名,前三季度累計申請專利數量

289件,第二名是廣東,幾乎是北京的一半,前三季度累計專利申請數量為162件。其次是浙江、江蘇、上海、四川和重慶,數量依次為39件、33件、31件和27件。

2018年前三季度中國區塊鏈專利數量統計情況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2018年前三季度中國地區區塊鏈專利申請數量統計情況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第三季度中國區塊鏈人才市場趨於冷淡

2018年的區塊鏈人才供需比在3月份達到了最高峰,之後持續下滑。主要原因是從3月份開始,區塊鏈職位的數量不斷增加,而求職的人數增長速度較慢,因此人才供需比失衡。

值得注意的是,ICO融資額也從3月份開始下滑,整個市場慢慢趨於理性,整個行業更加關注自身的生存與成長。對於核心技術的人才仍舊需求較大,對於市場、運營等人才需求緊縮。因此,行業門檻的升高,迫使求職者退出區塊鏈市場。

2018年第三季度的人才供需比持續下滑,並在8月份達到了最低值1.9。但進?9?份,由於大量的區塊鏈公司破產倒閉,因此崗位數量大幅下降,很多區塊鏈從業者失業,市場供不應求,導致人才供需比上升。

2018年前三季度中國區塊鏈人才供需比統計情況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三季度中國區塊鏈行業應用技術落地

1、傳統互聯網巨頭頻繁布局BaaS領域,賽道競爭較為激烈。其原因一方面是與自有業務結合,解決傳統業務的痛點,另一方面是趕上區塊鏈風口,關注技術創新。

2、金融領域仍為區塊鏈熱,門場景之一,三季度涌現的項目較多,尤其是供應鏈金融、資產證券化領域。

3、我國政府鼓勵將區塊鏈技術應用於電子政務場景,積極建設「一網辦」。良好的政策環境背景下,區塊鏈電子政務取得了一定進展。第三季度中,區塊鏈在電子政務方面的應用主要分為:數字身份平台、數據共享平台、涉公監管平台、電子票據四大類。

四季度中國區塊鏈行業發展展望分析

預計2018年第四季度整個市場將趨於理性,區塊鏈技術的一些應用即將落地,各個企業的發展目標更加貼近國家政策導向。

區塊鏈公司前景如何

2019年中國區塊鏈市場支出規模將接近3億美元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區塊鏈行業商業模式創新與投資機會深度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截止到2017年中國區塊鏈市場支出規模僅為0.83億美元。2018年全年中國區塊鏈市場支出規模將達1.6億美元。並預測在2019年中國區塊鏈市場支出規模將接近3億美元。現階段區塊鏈的總體市場規模較小,這是因為市場上的區塊鏈項目多處於嘗試階段,投入不大。另一方面,很多企業已經認識到了區塊鏈的潛力,計劃在未來增加預算,受此影響,中國區塊鏈市場將迎來快速增長,預計到了2023年的市場支出規模預計達到19.5億美元,2019–2023年的年均復合增長率為60.51%。

2017-2023年中國區塊鏈市場支出規模統計情況及預測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中國區塊鏈發展不利因素分析

1、技術不夠成熟。目前,區塊鏈技術在系統穩定性、應用安全性、業務模式等方面尚未成熟,無法同時滿足「高效低能」、「去中心化」和「安全」等要求。其一,性能問題。區塊鏈上可進行的交易吞吐量不高,目前的區塊容量很小,導致了網路擁堵,高頻次業務需求難以得到滿足,很多項目在也在著手優化,但距離真實的場景例如銀行、證券交易所等的交易吞吐量還有一定距離。其二,共識機制問題。能耗方面,工作量證明等共識演算法能源消耗大、成本高,使得區塊鏈浪費大量全網計算力和對力;種類方面,目前的區塊鏈共識機制種類過少,在未來多樣化的商業場景下,必然需要更加豐富的共識機制相適應。其三,安全性問題。隱私保護、有害信息上鏈、智能合約漏洞、共識機制和私鑰保護、算力攻擊、密碼學演算法安全等問題,都令區塊鏈面臨著平台安全、應用安全的嚴峻形勢。其四,資料庫問題。與傳統資料庫不同,區塊鏈應用需要大量的寫操作、HASH計算以及驗證操作,專門面向區塊鏈的資料庫系統仍是需要突破的難點。

2、應用場景不明確

當前,區塊鏈項目仍處於探索階段,找不到具體的落地場景。目前較為看好的領域有金融、共享經濟、物聯網、公共服務等,但從現有的區塊鏈技術成熟度來看,區塊鏈應用還存在很多問題,離實際使用還有差距。其一,區塊鏈技術的不成熟制約了商業的應用落地,目前隱私保護演算法、共識機制等區塊鏈核心技術雖種類較多,但是普遍來說還不具備商業可用性。其二,區塊鏈的應用模式仍在探索中,區塊鏈的「不可替代」優勢還未體現。區塊鏈本身代表了一種共識系統,應當從一個更高層次去構建一個符合相應商業場景的共識化系統,而不僅僅是做到「業務+區塊鏈」。中國用戶數多,商業場景復雜,而且任何一個商業產品均會牽涉到非常龐大的流量和人口,目前的區塊鏈技術並不能滿足。

3、專業人才稀缺

區塊鏈技術是一門多學科跨領域的技術,其涉及領域主要包含操作系統、網路通訊、密碼學、數學、金融、生產等等,但目前我國在交叉學科、領域方面尚有不足,相關領域人才供給嚴重不足。一方面,研發技術人才缺口大。區塊鏈的技術研發主要集中在Go、Javascript、C和C+等編程語言上,新型的智能合約採用Haskell、Ocaml、Rholang等新型函數式編程語言。在中國的人才市場中具有相關語言資深研發經驗的技術人才有非常大的缺口。另一方面,底層設計人才缺乏。與研發技術人才不同,區塊鏈底層系統架構設計人才要掌握多項交叉學科的專業技能,不僅要深入理解區鏈底層設計原理、兼具各系統架構設計經驗,更要掌握具體應用場景業務邏輯。雖然目前已有部分高等院校展開交叉學科教育、區塊鏈專項技能學科設定,但專業人才仍十分稀缺。

中國區塊鏈發展有利因素分析

1、政策利好推動發展。2017年1月,工信部發布《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提出區塊鏈等領域創新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等要求。2017年8月,國務院發布《關於進一步擴大和升級信息消費持續釋放內需潛力的指導意見》提出開展基於區塊鏈、人工智慧等新技術的試點應用。2017年10月,國務院發布《關於積極推進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的指導意見》提出要研究利用區塊鏈、人工智慧等新興技術,建立基於供應鏈的信用評價機制。

2018年3月,工信部發布《2018年信息化和軟體服務業標准化工作要點》,提出推動組建全國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管理標准化技術委員會、全國區塊鏈和分布式記賬技術標准化委員會。2018年6月,工信部印發《工業互聯網發展行動計劃(2018-2020年)》,鼓勵推動邊緣計算、深度學習、區塊鏈等新興前沿技術在工業互聯網的應用研究。

自2016年區塊鏈首次被列入《「十三五」國家信息化規劃》以來,區塊鏈日益受到國家政府的重視與關注,北京、上海、廣東、河北、江蘇、山東、貴州、甘肅、海南等24個省市或地區紛紛推出股利政策,開展對區塊鏈產業鏈布局,積極探索基於區塊鏈的行業應用。

2、區塊鏈產業逐漸形成

目前,我國區塊鏈技術持續創新,區塊鏈產業逐漸形成,開始在供應鏈金融、徵信、產品溯源、版權交易、數字身份、電子證據等領域應用,有望推動我國經濟體系實現技術變革,組織變革和效率變革,為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作出重要貢獻。隨著創業者和資本的不斷湧入,企業數量的快速增加。區塊鏈應用將加快落地,助推傳統產業高質量發展,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利用區塊鏈技術為實體經濟「降成本」、「提效率」,助推傳統產業規范發展。此外,區塊鏈技術正在衍生為新業態,成為經濟發展的新動能,區塊鏈技術正在推動新一輪的商業模式變革,成為打造誠信社會體系的重要支撐。

3、未來應用前景廣闊

在過去,實體紙幣的流通是很難追溯的,但有了區塊鏈技術的應用之後,所有數字化資產的流向都將有「鏈」可查。比如在金融領域,區塊鏈有望能夠解決支付領域的痛點和難點,可以降低交易的復雜性,提升交易端到端的速度,降低交易過程中的溝通成本,提高交易記錄的透明度和不可篡改性。金融機構特別是跨境金融機構間的對賬、清算、結算的成本一直很高,還有復雜的手工流程,而區塊鏈技術具有數據不可篡改和可追溯性,其應用有助於降低金融機構間的對賬成本及爭議解決的成本,能顯著提高支付業務的處理速度及效率,還使小額跨境支付成為可能。除此之外,區塊鏈的應用還將延伸到醫療健康、教育、慈善公益、社會管理等多個領域,市場前景十分廣闊。

區塊鏈市場發展怎麼樣?

區塊鏈定義

根據中國信通院《區塊鏈白皮書(2019)》中的定義:區塊鏈(Blockchain)是一種由多方共同維護,使用密碼學保證傳輸和訪問安全,能夠實現數據一致存儲、難以篡改、防止抵賴的記賬技術;在中國人民銀行《金融分布式賬本技術安全規范》中定義:分布式賬本技術是密碼演算法、共識機制、點對點通訊協議、分布式存儲等多種核心技術體系高度融合形成的一種分布式基礎架構與計算範式。

區塊鏈技術以去中心化方式集體維護可信資料庫技術,具有去中心化、防篡改、高度可擴展等特點,正與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5G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快速融合,並應用到政務、醫療、公益慈善、司法治理等各個重要領域,有望推動人類從信息互聯網時代步入價值互聯網時代。

區塊鏈發展階段

近十年來,區塊鏈技術不斷升級,業界將其演進發展歷程分為三個階段,這三個階段並非依次實現,而是共同發展,相互促進的過程。

區塊鏈企業超千家主要分布在四大聚集區

2016年以來,大型IT互聯網企業紛紛布局區塊鏈,初創企業進入井噴模式,投融資頻次及額度劇增,產業規模不斷擴大。截止2019年12月,我國提供區塊鏈專業技術支持、產品、解決方案等服務,且有投入或產出的區塊鏈企業共1006家。

企業主要分布在四大聚集區:以北京、山東為主的環渤海地區,以上海、浙江為主的長江三角洲聚集區,以廣東為主的珠江三角洲聚集區以及以重慶、四川為主的湘黔渝聚集區。

2019年行業市場規模達12億元

2016年中國區塊鏈行業市場規模在1億元左右,到2018年增長至10億元,

2019年我國區塊鏈產業規模穩步增長,產業規模約12億元。隨著各地政府的關注和重視,預計到2022年,我國區塊鏈核心產品和解決方案以及相關衍生嚴業的市場規模將達到百億元。

2020年區塊鏈產業將進一步得到規范

2020年,我國區塊鏈政策將持續利好、標准規范更加完善、產業規模持續增長、技術持續創新發展、重點領域應用示範效應加速顯現。同時根據2019年我國區塊鏈發展存在的問題,賽迪區塊

『肆』 2018年區塊鏈技術的發展趨勢是什麼

金窩窩將著力於以區塊鏈技術促進大數據的合法流通和商業應用。下面是金窩窩分析的2018年區塊鏈的發展趨勢:
1、亞洲和中東地區將積極推動區塊鏈;
2、網路安全需求將帶動區塊鏈的普及;
3-各行業將全力投入區塊鏈應用技術;
4-自動化、私有化即將到來。

『伍』 區塊鏈現在什麼狀況(區塊鏈現在發展到什麼階段了)

現在區塊鏈整體發展怎麼樣?

中國區塊鏈發展現狀

1、行業處在高速成長階段

從區塊鏈的行業層面上來說,2016-2018年,由於國內大型IT互聯網企業紛紛布局區塊鏈,初創企業進入井噴模式,區塊鏈的產業規模不斷擴大。根據IDC的數據,中國區塊鏈行業的市場規模從2017年的0.85億美元增長到2020年的5.61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達到60.3%。

2、廣州是區塊鏈企業的聚集區

區塊鏈企業已經擴散到全國各地,並形成了以北京、山東為主體的環渤海聚集區;以廣州為代表的珠三角聚集區;以浙江、江蘇為代表的長三角聚集區;以湖南、陝西為代表的中部聚集區;以及以四川、重慶為代表的川渝聚集區,其中,廣州聚集區的企業數量遠超其他地區。

3、區塊鏈多領域多向拓展

由於區塊鏈行業迅速發展,各區塊鏈企業加速布局區塊鏈領域應用,拓展其業務領域。截至2020年6月,我國區塊鏈應用企業涉及金融應用、解決方案、BaaS平台、供應鏈應用、數據服務等,其中,金融應用、解決方案、BaaS平台佔比位列前位,佔比分別為18%、10%、9%。

區塊鏈現在發展怎麼樣?

2020年,區塊鏈被國家納入到了「新基建」的范疇中,至少有7省出台區塊鏈支持政策。同年,區塊鏈技術也正從概念逐漸走向落地,應用場景多點開花。「區塊鏈+」各種行業應用更是成為區塊鏈不斷成熟的標志。

2020年「區塊鏈+」發展狀況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世界經濟發展的不確定性大幅增加。各國政府、企業探索採用新興技術降低經濟社會運行成本,提升實體經濟運行效率,進一步尋找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

當前,區塊鏈與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新技術基礎設施交叉創新,越來越多的實體經濟垂直領域呈現出「區塊鏈+」的發展格局和「脫虛向實」的良好勢頭。

而為避免脫實向虛,除繼續嚴厲打擊投機行為之外,還必須引導區塊鏈技術與實際應用場景深度融合。因此,「區塊鏈+」各種產業應用場景,成為區塊鏈發展的必然趨勢之一。

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近日發布的《區塊鏈白皮書(2020年)》顯示,截至2020年10月,已有超過262家上市公司涉足區塊鏈領域,分別來自保險、房地產、商業百貨、安防設備、包裝材料、電信運營等39個領域。而在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布的區塊鏈信息服務備案清單中,上市公司區塊鏈項目達到45項。

其中,金融是區塊鏈技術應用場景中探索最多的場景,在供應鏈金融、貿易融資、支付清算、資金管理等細分領域都有具體的項目落地。白皮書顯示,截至2020年11月,國內已備案的區塊鏈信息服務中,金融(含供應鏈金融)領域項目數量排名第一,佔比高達36%。

隨著區塊鏈應用落地加快推進,「區塊鏈+」業務已經成為互聯網骨幹企業進軍區塊鏈行業的發展重點,在金融業務之外,積極部署互聯網、溯源、供應鏈物流、數字資產、政務及公共服務、知識產權、法律、醫療等多領域的應用。

同時,行業內也漸趨理解,區塊鏈是可信交易的基礎組件,但這並不意味著區塊鏈可以包打天下。需要區塊鏈與人工智慧、物聯網、大數據、5G等其他技術相結合,利用協同效應形成一體化解決方案,共同助力數字化轉型。

據相關數據顯示,目前區塊鏈應用主要在存證領域,區塊鏈已進入了如何從工程角度把它做得更好,更可信、更穩定,擴展性更好,能夠容納更多節點的階段。中國信通院雲計算與大數據研究所所長何寶宏認為,這一過程還會持續一段或更長時間,下一步區塊鏈技術性競爭由工程性的優化改良轉向技術生態和商業生態。

另外,據了解到,區塊鏈產業長期向好,行業認知回歸理性。隨著中央對區塊鏈技術發展的規劃指引,我國區塊鏈明確了以聯盟鏈為基礎,圍繞服務實體經濟、優化公共服務為目標的發展思路,產業發展方向進一步清晰。現階段廣大從業者對區塊鏈的信心持續向好,普遍認可區塊鏈的長期戰略性價值。

2021年「區塊鏈+」前景如何?

隨著我國區塊鏈產業鏈逐漸完善,多數區塊鏈企業不止聚焦於某一方面,呈現多領域協同發展態勢。據統計,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布的801個區塊鏈信息服務備案清單中,北京、廣州、上海、浙江、江蘇、山東為備案企業最多的省市。

與技術特徵相對應的區塊鏈核心作用,主要體現在存證、自動化協作和價值轉移三方面,隨著其價值潛力不斷被挖掘,應用落地場景已從金融這個突破口,逐步向實體經濟和政務民生等多領域拓展。

而區塊鏈針對實體經濟的核心價值正是促進產業上下游高效協作,提升產融結合效能。發展前期,區塊鏈應用模式主要以文件、合同等的存證為主。現階段,區塊鏈產業應用正逐步向政務數據共享、供應鏈協同、跨境貿易等自動化協作和價值互聯邁進。

2020年是2021年的熱身。2021年,區塊鏈、分布式賬本和智能合約工具的使用將繼續像2020年那樣增長。並隨著區塊鏈技術的不斷深入,區塊鏈產業基礎將越來越好,產業生態也將發展迅速,產業鏈分布日益廣泛。

從產業結構來看,區塊鏈產業重要分為底層技術、平台服務、產業應用、周邊服務四部分。

前三部分呈現出較為明顯的上下游關系,分別由底層技術部分提供區塊鏈必要的技術產品和組件,平台服務部分基於底層技術搭建出可運行相應行業應用的區塊鏈平台,產業應用部分主要根據各行業實際場景,利用區塊鏈技術開發行業應用,實現行業內業務協同模式革新。

周邊服務部分則為行業提供支撐服務,其中包括行業組織、市場研究、標准制定、系統測評認證、行業媒體等,為產業生態發展提供動力。

其中,就區塊鏈的產業應用而言:區塊鏈是信息技術的創新發展成果,也是各行業業務流程重構和產業互動模式革新的主要助推器。

區塊鏈已經從最初的數字金融,逐步向供應鏈金融、產品溯源等領域擴展,現在已在政務、民生、工業管理等行業探索應用,其應用場景日益豐富,呈現出與其他行業深度融合發展態勢。

目前,國內企業重點聚焦於服務實體經濟、改善政務民生相關應用發展,其中供應鏈金融和產品溯源已佔到全部應用的半壁江山,其他如政務、民生等已成廠商未來重點布局領域,即將出現爆炸式增長。

在經過2020年區塊鏈投資降溫,2021年區塊鏈行業或將開始逐步趨於理性。但較完備的產業鏈條和積極活躍的市場主體,為區塊鏈產業融通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區塊鏈產業在政策扶持、生態構建、平台服務、應用落地以及融合創新等方面也將呈現積極向好的發展態勢。

區塊鏈的投資情況好不好?現在能投資嗎?

當前投資情況不是很好,國內不承認這一種投資方式,個人建議不要對進行投資,如果手頭有餘錢,可以考慮銀行發布的基金或者保本短期投資,都是一種很好的投資方式。

我在網上了解了一些這方面知識,個人認為這種投資不被國家承認,甚至很多時候容易被詐騙分子所利用,投資時很容易被騙,如果一旦不謹慎,很容易被資金公司和團隊控制,導致資金損失。

一、個人認為投資前景不好。

當前雖然很多公司都引進了國外這種區塊鏈技術,國外也對區塊鏈技術反應非常好,很多人認為區塊鏈是將來一種走勢,但是個人認為區塊鏈投資和以前投資有些不一樣,很容易受公司和團隊影響,可控因素太多,很容易被不法公司和團隊利用這種投資形式行詐騙手段,如果國家出台有關區塊鏈投資管理辦法,很容易會限制區塊鏈投資,所以個人認為區塊鏈投資前景不好。

二、區塊鏈到底是什麼?

我剛開始對區塊鏈是什麼也不了解,後來經過一些資料查詢認為區塊鏈是一種新型金融方案,雖然有些人認為區塊鏈可以以小變大,一夜暴富,但是個人認為如果這種虛有經濟沒有實體項目作為支撐,那麼很難形成投資規模,也很難形成有效回報。

三、應該遠離區塊鏈投資。

當前區塊鏈雖然口號挺響,人們所認可度也很高,但是在國內政策上不被允許和承認,雖然說有些人通過區塊鏈達到了一夜暴富的目的,但是大多數人在區塊鏈投資上都已經受損嚴重,所以個人認為應當遠離區塊鏈投資,如果真的想投資,應該選擇比較穩當牢靠的基金投資比較好。

以上幾點看出,這種投資需要謹慎,最好不要投資。

『陸』 國內區塊鏈怎麼發展(國內區塊鏈怎麼發展起來的)

現在區塊鏈整體發展怎麼樣?

中國區塊鏈發展現狀

1、行業處在高速成長階段

從區塊鏈的行業層面上來說,2016-2018年,由於國內大型IT互聯網企業紛紛布局區塊鏈,初創企業進入井噴模式,區塊鏈的產業規模不斷擴大。根據IDC的數據,中國區塊鏈行業的市場規模從2017年的0.85億美元增長到2020年的5.61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達到60.3%。

2、廣州是區塊鏈企業的聚集區

區塊鏈企業已經擴散到全國各地,並形成了以北京、山東為主體的環渤海聚集區;以廣州為代表的珠三角聚集區;以浙江、江蘇為代表的長三角聚集區;以湖南、陝西為代表的中部聚集區;以及以四川、重慶為代表的川渝聚集區,其中,廣州聚集區的企業數量遠超其他地區。

3、區塊鏈多領域多向拓展

由於區塊鏈行業迅速發展,各區塊鏈企業加速布局區塊鏈領域應用,拓展其業務領域。截至2020年6月,我國區塊鏈應用企業涉及金融應用、解決方案、BaaS平台、供應鏈應用、數據服務等,其中,金融應用、解決方案、BaaS平台佔比位列前位,佔比分別為18%、10%、9%。

區塊鏈現在發展怎麼樣?

2020年,區塊鏈被國家納入到了「新基建」的范疇中,至少有7省出台區塊鏈支持政策。同年,區塊鏈技術也正從概念逐漸走向落地,應用場景多點開花。「區塊鏈+」各種行業應用更是成為區塊鏈不斷成熟的標志。

2020年「區塊鏈+」發展狀況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世界經濟發展的不確定性大幅增加。各國政府、企業探索採用新興技術降低經濟社會運行成本,提升實體經濟運行效率,進一步尋找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

當前,區塊鏈與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新技術基礎設施交叉創新,越來越多的實體經濟垂直領域呈現出「區塊鏈+」的發展格局和「脫虛向實」的良好勢頭。

而為避免脫實向虛,除繼續嚴厲打擊投機行為之外,還必須引導區塊鏈技術與實際應用場景深度融合。因此,「區塊鏈+」各種產業應用場景,成為區塊鏈發展的必然趨勢之一。

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近日發布的《區塊鏈白皮書(2020年)》顯示,截至2020年10月,已有超過262家上市公司涉足區塊鏈領域,分別來自保險、房地產、商業百貨、安防設備、包裝材料、電信運營等39個領域。而在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布的區塊鏈信息服務備案清單中,上市公司區塊鏈項目達到45項。

其中,金融是區塊鏈技術應用場景中探索最多的場景,在供應鏈金融、貿易融資、支付清算、資金管理等細分領域都有具體的項目落地。白皮書顯示,截至2020年11月,國內已備案的區塊鏈信息服務中,金融(含供應鏈金融)領域項目數量排名第一,佔比高達36%。

隨著區塊鏈應用落地加快推進,「區塊鏈+」業務已經成為互聯網骨幹企業進軍區塊鏈行業的發展重點,在金融業務之外,積極部署互聯網、溯源、供應鏈物流、數字資產、政務及公共服務、知識產權、法律、醫療等多領域的應用。

同時,行業內也漸趨理解,區塊鏈是可信交易的基礎組件,但這並不意味著區塊鏈可以包打天下。需要區塊鏈與人工智慧、物聯網、大數據、5G等其他技術相結合,利用協同效應形成一體化解決方案,共同助力數字化轉型。

據相關數據顯示,目前區塊鏈應用主要在存證領域,區塊鏈已進入了如何從工程角度把它做得更好,更可信、更穩定,擴展性更好,能夠容納更多節點的階段。中國信通院雲計算與大數據研究所所長何寶宏認為,這一過程還會持續一段或更長時間,下一步區塊鏈技術性競爭由工程性的優化改良轉向技術生態和商業生態。

另外,據了解到,區塊鏈產業長期向好,行業認知回歸理性。隨著中央對區塊鏈技術發展的規劃指引,我國區塊鏈明確了以聯盟鏈為基礎,圍繞服務實體經濟、優化公共服務為目標的發展思路,產業發展方向進一步清晰。現階段廣大從業者對區塊鏈的信心持續向好,普遍認可區塊鏈的長期戰略性價值。

2021年「區塊鏈+」前景如何?

隨著我國區塊鏈產業鏈逐漸完善,多數區塊鏈企業不止聚焦於某一方面,呈現多領域協同發展態勢。據統計,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布的801個區塊鏈信息服務備案清單中,北京、廣州、上海、浙江、江蘇、山東為備案企業最多的省市。

與技術特徵相對應的區塊鏈核心作用,主要體現在存證、自動化協作和價值轉移三方面,隨著其價值潛力不斷被挖掘,應用落地場景已從金融這個突破口,逐步向實體經濟和政務民生等多領域拓展。

而區塊鏈針對實體經濟的核心價值正是促進產業上下游高效協作,提升產融結合效能。發展前期,區塊鏈應用模式主要以文件、合同等的存證為主。現階段,區塊鏈產業應用正逐步向政務數據共享、供應鏈協同、跨境貿易等自動化協作和價值互聯邁進。

2020年是2021年的熱身。2021年,區塊鏈、分布式賬本和智能合約工具的使用將繼續像2020年那樣增長。並隨著區塊鏈技術的不斷深入,區塊鏈產業基礎將越來越好,產業生態也將發展迅速,產業鏈分布日益廣泛。

從產業結構來看,區塊鏈產業重要分為底層技術、平台服務、產業應用、周邊服務四部分。

前三部分呈現出較為明顯的上下游關系,分別由底層技術部分提供區塊鏈必要的技術產品和組件,平台服務部分基於底層技術搭建出可運行相應行業應用的區塊鏈平台,產業應用部分主要根據各行業實際場景,利用區塊鏈技術開發行業應用,實現行業內業務協同模式革新。

周邊服務部分則為行業提供支撐服務,其中包括行業組織、市場研究、標准制定、系統測評認證、行業媒體等,為產業生態發展提供動力。

其中,就區塊鏈的產業應用而言:區塊鏈是信息技術的創新發展成果,也是各行業業務流程重構和產業互動模式革新的主要助推器。

區塊鏈已經從最初的數字金融,逐步向供應鏈金融、產品溯源等領域擴展,現在已在政務、民生、工業管理等行業探索應用,其應用場景日益豐富,呈現出與其他行業深度融合發展態勢。

目前,國內企業重點聚焦於服務實體經濟、改善政務民生相關應用發展,其中供應鏈金融和產品溯源已佔到全部應用的半壁江山,其他如政務、民生等已成廠商未來重點布局領域,即將出現爆炸式增長。

在經過2020年區塊鏈投資降溫,2021年區塊鏈行業或將開始逐步趨於理性。但較完備的產業鏈條和積極活躍的市場主體,為區塊鏈產業融通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區塊鏈產業在政策扶持、生態構建、平台服務、應用落地以及融合創新等方面也將呈現積極向好的發展態勢。

2021年了,未來我國區塊鏈技術發展趨勢怎麼樣?

當前,全球科技創新正處於空前密集活躍的時期,數字經濟正深刻地改變著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方式,成為經濟增長的新動能。區塊鏈技術發展與產業應用,正在引領全球商業模式、組織形態,甚至思維方式的全方位變革。

工信部原黨組成員、中國綠色供應鏈聯盟理事長金書波在致辭中表示,我國將區塊鏈作為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的重要突破口,並在今年將區塊鏈納入新基建范圍,表明區塊鏈正式升級為國家戰略,必將為正在轉型升級的中國經濟帶來強勁新引擎。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黨委書記、副院長宋顯珠在發言中表示,區塊鏈作為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設施,正在不斷與5G、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雲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快速融合,推動我國由信息互聯網向價值互聯網迭代升級。「重慶市高度重視區塊鏈技術創新和產業布局,在多個方面已走在全國的前列,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將繼續加強區塊鏈的研究工作,引領國家區塊鏈發展的新風向。」

抓住風口:提升區塊鏈核心技術的自主創新

本次峰會邀請了三位院士進行學術觀點分享。

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山表示,要抓住區塊鏈作為新基建的風口,不斷提升區塊鏈核心技術的自主、可控、創新能力,加速區塊鏈與新一代信息技術融合發展,推動建設區塊鏈與新型智慧城市的融合運用,提升城市管理的智能化水平,「區塊鏈正在鏈接未來,而未來正在發展鏈路。」

中國工程院院士陳鯨在《站在全球視野高度談談大數據深度應用帶來的挑戰與思考》的主題演講里表示,數據是與物質、能源一樣重要的戰略資源,數據的採集和分析涉及每一個行業,是帶有全局性和戰略性的技術。從硬技術到軟技術的轉變是當今全球性的技術發展趨勢,而從數據中發現價值的技術正是最有活力的軟技術。

挪威工程院院士容淳銘在《基於區塊鏈重新設計互聯網服務》的主題演講里說,「5G時代,共享數據是一個很大的難題,現在的區塊鏈就能幫助我們把這個問題解決,做到網路就是我的計算機。從網路計算機到我的計算機,這一個跨步是很大的,它能真正為我們帶來一個全新的模式、全新的平台、全新的生態和全新的商業等各種應用。」

聯盟揭牌:成立聯盟,就是一種「區塊鏈」

目前,區塊鏈已經成為全球各國競相布局的前沿科技產業,美國、德國、英國、日本等發達國家正加速打造以區塊鏈為核心的新興經濟形態。據統計,我國從事區塊鏈技術創新和服務的企業接近1500家,圍繞政務、民生、能源、金融、供應鏈等領域,披露的案例累計超過了1000例,全球領先。

在此背景下,重慶市科技局批復成立了重慶市區塊鏈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以下簡稱「聯盟」)。由聯盟發起並主辦本次峰會。

峰會上舉行了聯盟成立揭牌儀式。重慶市人民政府副市長熊雪,工信部原黨組成員、中國綠色供應鏈聯盟理事長金書波,為重慶市區塊鏈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揭牌;重慶市委網信辦主任文天平為聯盟理事長單位重慶賽迪工業和信息化研究院有限公司授牌;相關領導為聯盟單位授牌。

隨後舉行的中國區塊鏈協會聯盟戰略合作簽約儀式,採用了區塊鏈技術進行「鏈」上簽約。簽約文件同步存證於易保全電子數據存證保全中心、公證處、司法鑒定中心、互聯網法院等聯盟區塊鏈節點上,實現了司法機構同步公證與監督,即時固化內容,有效防篡改、防抵賴,保證簽約文件的真實有效性。

「成立聯盟,就是一種『區塊鏈』」。目前聯盟已集聚優勢區塊鏈企業100餘家,加速推動重慶區塊鏈產業發展,在核心技術突破、產業園區建設、生態環境打造等方面取得了積極的成效。

重慶市區塊鏈數字經濟產業園管委會黨組副書記、副主任羅林表示,重慶2017年率先發展區塊鏈,在西部地區處在一個優先發展的地位。據數據統計顯示,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三大經濟圈用全國2.8%的土地聚集了約18%的人口,貢獻了約38%的GDP,而整個西部地區占據71%的國土面積,GDP僅佔全國的20%左右,西部地區發展空間越大,機遇更多。

成果發布:重慶區塊鏈發展位居全國前列

重慶市墊江縣人民政府縣長賈暉,就地方政府在區塊鏈與產業發展中的作用發揮,發表了主題演講。墊江作為一個農業大縣,在100天內「換道超車」,已取得矚目成效。100天內,破零實現600多家轄區企業同上一張網、3萬多台設備同上一朵雲;採集140餘萬條工業數據,為數據資源化打下了有利基礎。重慶墊江,這塊數智實驗田,值得企業和資本的深度關注。

賽迪區塊鏈研究院院長劉權,在峰會上發布了《2020年中國區塊鏈發展現狀與展望(上半年)》《2020年上半年中國區塊鏈企業發展報告》《2020年中國區塊鏈典型企業名錄》《公有鏈、聯盟鏈安全技術指南》。

2020年以來,多地印發了區塊鏈專項扶持政策,探索區塊鏈產業發展路徑。截止到2020年6月底,已有湖南、貴州、海南、上海、北京、南京、長沙、廣州、福州、寧波、泉州、重慶等12個省市印發區塊鏈專項政策。重點省市區塊鏈產業競爭越發激烈。

從產業發展現狀來看,新成立企業8000餘家,分布於四大聚集區:環渤海聚集區、長江三角洲聚集區、珠江三角洲聚集區,以及以重慶、四川為主的湘黔渝聚集區。

具有投入產出的企業303家,同比增長274.07%。其中北京、廣東數量不相上下,以300多家企業位居第一梯隊;上海、山東、江蘇、浙江、四川、重慶企業數量超40家以上,屬第二梯隊;其他中部地區、西部地區以及東北地區數量明顯較少,屬第三梯隊。上半年僅8家獲得投融資,初創企業融資困難問題依舊突出。

對下半年區塊鏈發展趨勢展望,賽迪區塊鏈研究院院長劉權認為,在新基建背景下,區塊鏈基礎設施建設將不斷加快,與工業互聯網等新技術融合趨勢漸顯,有望推動數據要素流通,賦能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更加深入。

區塊鏈的未來展望是什麼?

展望區塊鏈技術的創新發展和技術變革,需要保持審慎客觀、理性務實的態度。既不能因其技術的革命性和顛覆性,就理所當然地認為區塊鏈可以應用在所有金融場景;也不能因當前技術的不成熟和無行業標准共識的約束,就止步不前。

區塊鏈可以有效解決傳統金融領域中業務鏈條長、參與方眾多、信息不對稱嚴重的復雜場景的痛點和難題,但並不適合部分單邊、高頻的金融業務。

因此,區塊鏈技術的發展並不是要完全取代現有的互聯網底層協議和金融基礎設施,而是根據適用條件有選擇地並行發展,在不斷解決起步階段存在的內生性技術缺陷的過程中,迎來技術更迭所帶來的社會演進圖景。

作為未來金融科技的底層技術,區塊鏈具有很強的戰略意義。在未來金融科技探索上,國內金融業應加強頂層設計,加快推動區塊鏈技術研發、實踐和應用,積極參與區塊鏈金融的國際合作和國際區塊鏈聯盟及標準的創設,以爭取國際金融戰略制高點,提升我國金融核心競爭力,讓金融更好地為實體經濟服務。

區塊鏈發展問題難點

區塊鏈技術還處於發展的早期階段,將其推廣應用於各行業尤其是金融領域尚存在諸多問題難點。

首先,缺乏統一技術標准。區塊鏈的底層技術並不成熟且尚未統一,大多數平台在性能安全性方面還有所欠缺。

其次,實踐方面缺少可靠案例。盡管目前最大的區塊鏈應用——比特幣最高市值超過3000億美元,但若承載每天上萬億美元的大規模交易,還需要對區塊鏈技術做進一步測試。

其三,平台重置成本較高。對傳統金融機構而言,區塊鏈技術應用的基礎建設投資成本過高,且將原有業務遷移至新平台的風險較大,機構推倒重來意願並不強。

最後,人才資源匱乏。市場缺乏既懂金融又懂區塊鏈的跨界人才,而國內區塊鏈技術儲備與創新以及相關產業發展需要大量的綜合型人才。

賽迪觀點:「十四五」時期中國區塊鏈發展重點及趨勢有什麼?

近日,賽迪發文指出「十四五」時期中國區塊鏈發展重點及趨勢。發展重點:加快關鍵核心技術創新;加快平台創新國推動區塊鏈應用創新和場景落地國創新監管體制機制。發展趨勢:「新基建」下區塊鏈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區塊鏈有望推動數據要素流通,賦能數字經濟;區塊鏈應用將更加成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區塊鏈監管體系將持續完善,進一步規范區塊鏈生態建設。

區塊鏈具有去中心化、分布式記賬、加密可溯源等顯著優勢,可以很好地保證上鏈數據的完整性和真實性。一旦被篡改或偽造即可被發現,同時,由於區塊鏈具有分布式記賬的特點,即使刪除個別節點上的數據,其他節點仍然能完整地保存數據,保證整個區塊鏈存證系統的正常運轉。基於以上優勢,區塊鏈天然適用於電子數據數據存證。引入區塊鏈存證,可以有效解決電子證據真實性、合法性問題,使電子數據存證過程具有更高的可信賴性。未來的行業趨勢將會基於「區塊鏈+」的模式發展。易保全利用區塊鏈技術,可以很好地解決電子數據從產生、存證,到公證、舉證等全鏈路可信問題:上鏈時,利用區塊鏈保障存證數據的原始性和完整性;上鏈後,利用保全鏈上的各司法節點保障數據的可信性與安全性;訴訟時,證據直通互聯網法院提高維權效率。

熱點內容
幣圈資金中國多嗎 發布:2025-02-07 12:42:02 瀏覽:297
以太坊gas最小值 發布:2025-02-07 12:02:28 瀏覽:892
algo幣圈值得投資嗎 發布:2025-02-07 12:00:59 瀏覽:103
u幣圈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5-02-07 11:48:19 瀏覽:587
區塊鏈技術審計應用 發布:2025-02-07 11:36:49 瀏覽:839
傳媒鏈區塊鏈 發布:2025-02-07 11:35:13 瀏覽:968
關於元宇宙的軟體 發布:2025-02-07 11:34:32 瀏覽:669
元宇宙推特回復 發布:2025-02-07 11:29:50 瀏覽:84
我的世界作弊自動挖礦 發布:2025-02-07 11:29:40 瀏覽:620
劍三試煉之地挖礦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5-02-07 11:21:38 瀏覽: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