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區塊鏈12月
❶ 馬來西亞區塊鏈公司有哪些
幣虎全球,馬來西亞投資公司HWGC Holdings。
1、幣虎全球成立於2017 年 6 月,是一家設立在新加坡、馬尼拉、香港、馬來西亞的全球化、並且專注於數字資產和區塊鏈數字貨幣領域的科技公司。
2、馬來西亞純陵嫌投資公司HWGC Holdings是馬來西亞一家Web3信息技術研發商,專注於開發WEB3.0區塊鏈生態,並創建了馬來西亞首個一站式WEB3.0生態系統,該生態系統做手由12個獨汪物特的基礎設施的支柱組成,為數據交換提供安全可靠的網路。
❷ 歐聯交易所關閉了嗎
歐聯交易所現在關閉了,歐聯的實際控制人是MBI的張譽發。是馬來西亞的一個傳銷頭目相信大家對馬來西亞MBI集團都很熟悉。MBI集團成立已近8年。事實上,自從MBI集團成立以來,一開始就是變相的查理斯一方詐騙。
張譽發看了區塊鏈技術。2017 - 2019年陸續發行wcg、ENX、MPV、WEN、WENI、WOS、DRT、MTR、MAT、CTM等數字資產。等等,以後歐盟交易所還會發行GRC易非貨幣。
歐聯交易通過虛擬與真實的概念融合,吸引投資者進入公司旗下的「MFC理財平台」。購買MBI集團發行的虛擬貨幣從70萬到24.5萬元,作為誘餌可以獲得較高的經濟回報,提倡單邊升值,只升不降,引誘和發展會員。「MFC金融平台」的收益分為靜態收益和動態收益。靜態收入有廣告位AP,用GRC易貨點和SP積分交換,GRC可以轉換成M幣,或者直接在實體店消費通過VISA卡購買商品。動態收益是通過線下開發吸引更多的人,可以獲得直接推送、平衡和游戲獎勵。張玉發親自平台,主張會員投資金額越大,「M幣」升值越快,一年的利潤可以達到投資金額的兩倍以上。
2012年,何振秋、顧希平通過張玉發加入MBI集團。何振秋明知此次活動涉及傳銷詐騙,仍將「MBI」傳銷詐騙引入中國。何振秋等人為方便從事「MBI」傳銷詐騙活動,牟取暴利,通過成立團體、工作室等方式,為「MBI」傳銷詐騙宣傳和成員招募。
截至2015年1月,何振秋等人在中國發展了20多萬名會員,涉案金額超過2953萬元。
2016年9月8日,沛縣人民法院以組織領導傳銷詐騙罪,判處何振秋等12人有期徒刑8年至1年零9個月,罰款60萬元至10萬元。 雖然何振秋等12名傳銷詐騙骨幹受到了應有的法律制裁,但我國的傳銷詐騙並沒有消失,反而愈演愈烈。詐騙團伙迅速發展到每個城市,形成了嚴格的組織結構,定期以學習的名義轉移成員到馬來西亞MBI商學院,參加會議,參觀各種企業實體行業。有的詐騙團伙是一站式服務,有的人負責講課洗腦,現場的POS機直接刷卡現金,甚至有專人協助現場辦理住房、保單抵押業務。千方百計吸引會員在MFC金融平台開戶。
近兩年來,張譽發一直以各種區塊鏈證書騙取受害者繼續投資資金,但資金使用情況和項目進展情況均未提供任何信息,項目資金下落不明。後來,他以讓受害者回到書中為借口,在沒有合理商業模式的情況下,用各種拼盤誘使受害者反復進行再投資。他不僅反復繞錢,還反復誘導受害者轉移易貨資產,以達到佔有粉絲資產的目的。許多受害者的資產嚴重縮水,甚至為零,球迷們負債累累,沒有錢吃飯;銀行被迫負債,無家可歸,無法過正常的生活!有些甚至走投無路!失去了生命!
❸ 揭秘馬來西亞雲尊幣廖順喜傳銷騙局
馬來西亞雲尊幣廖順喜傳銷騙局揭秘
在數字貨幣投資圈內,有一種神秘的氛圍,如同武俠世界中高手修煉的隱秘之地。一群聚集了大批重倉主流數字貨幣的投資者,在一個名為「簡簡單單100倍」的微信群里分享策略和行情預測。群主如同寺中高深莫測的方丈,偶爾拋出一句「埋伏xx幣」,引發群內討論。
廖順喜,這個名字在區塊鏈領域內引起了廣泛關注。他被傳與「直銷」行業有密切聯系,並活躍於互聯網、虛擬數字資產和區塊鏈領域。然而,關於廖順喜的真實身份和地位,眾說紛紜,褒貶不一。在馬來西亞,他與洪門組織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同時也被視為區塊鏈領域內的「幕後大佬」。然而,也有不少人指出他涉嫌傳銷活動,這一指控在華人群體中尤為敏感。
雲尊集團,由廖順喜操盤,以銷售「夢想之旅」原始股金為名,通過發展新會員並給予返利作為誘餌,吸引參與者加入。會員之間按照雙區金字塔形發展關系,並以直接或間接發展的人數多少作為獎金返利的依據。動態收益包括推薦獎、對碰獎、注冊獎,靜態收益則是期待「雲尊幣」上國際大盤後的增值。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雲尊集團的多個項目相繼崩盤,包括夢想之旅、雲尊幣、雲尊鏈等。面對這一系列失敗,廖順喜再次翻出新花樣,推出虛擬幣礦機,繼續引誘投資者購買。
在回顧雲尊的各種盤面時,我們可以看到其模式的多樣性和復雜性,從夢想之旅到雲尊幣,再到雲尊鏈,以及最新嘗試的虛擬幣礦機。每一階段都以高額回報為誘餌,但實際上,這些項目都隱藏著傳銷的本質。從雲尊幣的內部銷售機制,到雲尊鏈的分紅機制,再到以太基金(ETF)的盤面設計,都透露出其意圖通過不斷發展會員來實現資金循環的傳銷性質。
近期,雲尊集團的參與者再次藉助慈善名義卷土重來,試圖繼續誘惑新會員加入,以接盤的方式延續其傳銷活動。然而,對於那些已經接觸到雲尊集團傳銷活動的投資者,遠離才是最明智的選擇。
❹ 涉幣傳銷 滿星雲體系再崩盤
涉幣傳銷項目滿星雲體系面臨嚴重危機,其旗下Monics APP無法下載和注冊,投資者的提幣申請被駁回。創始人賴采雲,盡管以華人面孔示人,實為馬來西亞籍,她將滿星雲包裝成跨國集團,並利用區塊鏈概念發行數字貨幣,實質上是傳銷套路的翻版。自2014年起,賴采雲接手宋密秋的雲訊通,從原始股傳銷轉戰數字貨幣,其核心仍是拉人頭、返利的傳銷活動。宋密秋因類似罪名已被判處12年有期徒刑,而賴采雲的未來命運引人擔憂。
Monics APP的注冊和下載功能疑似已被停止,其官網狀態各異,且頻繁更改。楚雲龍等投資者透露,平台已無法訪問,會員們的提幣申請被拒,反映出項目的不穩定和可能的法律風險。滿星雲通過自建數字貨幣體系,打著區塊鏈旗號進行傳銷活動,發行了MSD等多款空氣幣,承諾高額回報,但實際上價格大幅下跌,投資者損失慘重。
滿星雲通過MUI等模式,實行靜態收益和動態收益,實質上是傳銷幣的常見手法,而賴采雲在直播中鼓動投資的行為,更凸顯其操縱市場的企圖。賴采雲不僅沿用了宋密秋的雲數貿模式,還在2017年後引入數字貨幣,試圖逃避法律制裁。然而,隨著警方對數字貨幣領域的嚴厲打擊,滿星雲的崩盤和賴采雲的結局似乎已不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