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與圖什麼關系
⑴ 區塊鏈技術能與內容產業進行怎樣的結合
第一,區塊鏈+內容生產。
這一模式的應用主要是共創平台。利用區塊鏈技術對共同創作作品的交易數據進行追蹤、確認和審計,建立區塊鏈共同創作平台,解決版權保護與利潤分配問題。
第二,是區塊鏈+內容流通。
這一模式的應用主要是圖片、音樂、電影、文字作品等版權流通平台。利用區塊鏈技術解決互聯網時代盜版猖獗,促進可追蹤性技術的傳播,支持鏈上追溯和誰。如數字版權領域的Primas項目,通過密碼學與區塊鏈技術,將創作者誰的作品及誰時間、作者信息、時間戳共同加密,生成一段唯一的八碼,這樣不管之後內容「流竄」到哪個地方,都有根源可以追尋。
第三,是區塊鏈+內容交易。
利用區塊鏈技術發行數字資產並進行版權交易和游戲道具場景交易,促進傳統內容產業交易更安全、可靠。
第四,是區塊鏈+內容維權。
這一模式主要用於公證、文件存儲。利用區塊鏈技術多中心化防片尾、可信任特徵,可以使鏈上的文件直接用途具有公證效力的證據。
⑵ 什麼是區塊鏈技術
大家知道人們所說的區塊鏈是什麼嗎?一起來看看吧。
區塊鏈的簡介
區塊鏈是分布式數據存儲、點對點傳輸、共識機制、加密演算法等計算機技術的新型應用模式。區塊鏈(Blockchain),是比特幣的一個重要概念,它本質上是一個去中心化的資料庫,同時作為比特幣的底層技術,是一串使用密碼學方法相關聯產生的數據塊,每一個數據塊中包含了一批次比特幣網路交易的信息,用於驗證其信息的有效性(防偽)和生成下一個區塊。
總的來說,以上就是區塊鏈的簡介了,是不是很好理解呢?你學會了嗎?
⑶ 哈希圖會取代區塊鏈
2018年2月份哈希圖團隊就在Reddit上po出了一種新的實現共識演算法平台,旨在為世界提供一種更有效、快速的價值互聯網底層支撐。
從比特幣出現到現在,區塊鏈這個名詞已經深入人心,似乎我們已經被深深植入一種想法,那就是 價值互聯網 必將通過區塊鏈來實現。而仔細一看,區塊鏈似乎就是一個簡單的鏈表,只不過是更宏觀一些的區塊相連。區塊之內打包的各種公開的交易事務。於是我們從中總結出了人人都能談的區塊鏈的特點:
而區塊鏈的用途承載了我們很多美好的想像,賦予更多節點以價值,包括內容,個人數據等形形色色的各類資產。
誠然,區塊鏈已經在部分領域實現了這個功能。但是,在具體使用過程中,我們漸漸遇到了很多性能問題,先是以太坊上養貓就堵塞了整個以太坊網路。而比特幣就更不用說了,即使全世界成千上萬個分布式節點,各大礦場投入了巨資構建的礦場來支撐這個網路,仍然受限於每10分鍾才出一個區塊的演算法限制。
因為性能瓶頸,其他演算法也迅速出現,企圖解決這個問題。比如通過PoS演算法,DPoS演算法,試圖繞過PoW這種簡單粗暴的解決方案,來提升網路每秒能夠處理的交易事務次數(TPS)。
而最近掀起的EOS節點競選,全世界范圍內各個財大氣粗的團隊,參與競選全球 21個超級節點 ,用於投票產生下一個區塊。本質上仍然屬於DPoS演算法的應用,只不過這個超級節點能夠獲得大量的EOS代幣|Token(主網上線後可稱之為Coin)獎勵,按照當前價格折算,就是上億的收入。資本逐利,無可厚非。但是仔細想一想,官方的說法,這是為了提升TPS而設計的一種折中的方法。意思就是,決定區塊產生的不再是公平的,而是一種代議制,在去中心化和中心化之間找到的一個微妙的平衡,當然這個系統內,除了超級節點,備胎節點也是必須的。本文不贅述EOS。
而這些,不禁讓人深深思索一個新的問題,當年中本聰的設想,一人一個CPU,一個投票權的願景似乎已經漸行漸遠了。
提到區塊鏈,我們常說共識演算法,其實全稱是一致性共識演算法。其中,拆出兩個關鍵詞來:
共識似乎離普通用戶很近,白話說即為,我們大多數人認同它的價值,它就有價值。而一致性卻離得很遠,下一個區塊怎麼產生,節點之間如何同步數據與我何干?
這里,我也只淺淺列出用在區塊鏈世界的幾種牛批的共識演算法,包含:
下面進入本文的主題。
無論是什麼共識演算法,核心目的相同,那就是:在無可信中心節點可以依仗時,社區用戶能夠關於事務的產生,區塊打包達成一致。
此處上一個對比圖,將會一目瞭然,然後我也會再文字贅述一遍,和大家分享我自己對此的一點點淺淺的思考,如有任何差錯,歡迎隨時指正。
可見,左邊是區塊鏈,右邊是哈希圖。
仔細看,區塊鏈實際上是一個公平但是殘酷的機制。每一個參與挖礦的節點,都是在玩一個概率游戲。比如老大哥比特幣,使用純正的PoW演算法,每個人通過密碼學問題,暴力求解那個答案,我們稱之為哈希碰撞。在10分鍾內,產生的交易事務其實不止那個最終被加入最長的鏈上的區塊的那些事務。而是同時有很多其他區塊。每一筆事務會通過廣播機制,向周圍的其他節點廣播以求得到足夠的確認,並最終加入區塊鏈。問題來了,節點保存著當前最新的備份,且只認最長的那個鏈,但是我們知道,廣播意味著一樣長的多個鏈會產生,於是節點就需要同時保存多個備用區塊,然後靜靜等待下一步傳來的區塊,再比較選誰鏈更長,就把誰真的加入大家都認同的那個鏈,而失敗的區塊,就黯然退場,加入下一輪的事務。
挖到那個沒加入到鏈上的節點,只能暗暗擦乾眼淚,繼續前行。
以太坊呢,就稍稍溫情一些,會有一點點獎勵給這類被稱之為叔塊的東西。
看到左邊的區塊鏈結構嗎?生長過程中,是個樹,長成了以後,就會被修剪的只剩下一個白白長長的樹干。這就是我們說的,只認最長的鏈的法則殘酷之處。
哈希圖
對比看右邊的哈希圖結構,是不是要復雜很多?簡單說,就是一個都不能少。
挖到的區塊全都加入到系統。每個分支都將被用到,最終縫合到整個系統。
稍稍想想,就能知道左邊的沒有右邊的事務處理速度快。因為左邊總是要自我閹割一部分打包在區塊內的事務。而右邊不用。
那麼,為什麼右邊可行?而區塊鏈卻選擇的是更慢的演算法呢?
答案很簡單,區塊鏈的廣播方法,在全網達成共識很慢。那麼哈希圖是怎麼做到的呢?
下面將談一談哈希圖的兩個核心機制中的其中一個,官方稱呼為Gossip about gossip協議。
粗淺翻譯為:關於八卦的八卦協議。
先來說一說Gossip協議(八卦協議)。
Gossip協議解決的問題就是在分布式環境下信息高效分發的問題。這個問題的解決決定著系統的一致性程度。
以辦公室八卦為例,八卦一般是從一次對話開始,只要一個人八卦一下,有限的時間內辦公室的人都會知道。與病毒傳播類似。因此Gossip別名就是「病毒感染演算法」,「謠言傳播演算法」。
Gossip的核心就是當前節點隨機選擇一些節點把那個告訴它們你知道的所有事情。好比說,你聽到了一個八卦消息,你會忍不住想和朋友分享,於是你從你認識的人中,隨機挑了一部分人,把這個消息告訴了他們。他們也一樣,每個人聽到這個消息,也會忍不住想和他們的朋友分享。像病毒傳播一樣,迅速傳遍了整個人際網路。
因此理解八卦協議,可以帶入一種日常生活我們總是會參與到的八卦場景。
而關於八卦的八卦協議,這里不再多說,只是可以對照一下,作為一個傳遞八卦消息的人,你再被其他人八卦,是不是有一種意想不到的被人驗證的感覺?後面會再寫文詳述。
總之,通過Gossip協議,哈希圖能夠做到在秒級別實現共識(牛批吧)。因此,就能夠採用這種絕不放棄任何區塊的圖狀方式,進而提升事務打包確認的速度。不是一般的快。
有人認為哈希圖要顛覆區塊鏈的,但是哈希圖的人認為,它們會共存。-- 且當八卦,不必在意
接著引出一個新的問題給大家,我們真的關心底層技術的實現方式嗎?
支付寶好用,微信好用,我們關心它們是怎麼實現的嗎?我想絕大部分朋友是不在意的。
那麼對應到區塊鏈或者哈希圖,我們其實並不會太在意到底哪個演算法更好,而是更關心,我這個轉賬多久能夠被確認,別人給我轉的錢多久能收到。
誠然,我們不必太在意底層,但是支撐起一個良好體驗的產品,必然是從底層汲取能量。
或許,哈希圖將帶來一種嶄新的體驗。
到現在,我相信一組新詞不斷出現在大家的信息捕捉器里:
我的粗淺理解是,不帶代幣的互聯網產品都是古典的,而帶有代幣的大多數號稱價值互聯網的產品也只是耍猴,博眼球,賣空氣,更不要提國外還時不時捧出的12歲CEO,發行以太坊代幣,我歸結為賣傻兒子系列。
不管是什麼互聯網,我們的核心訴求始終都是,要好用,簡單說就是快且安全高效。
而價值呢,更多的願景仍然是希望將個人產生的價值部分乃至全部還歸於個人。
但是,任重道遠。在古典互聯網安家的90後們尚且未能全部擁抱區塊鏈,更別說80後,70後等等大部隊了。
我們終將死去,價值互聯網會在新一代的原住民中生存。
而本篇,希望帶來了一點點價值,那就很好了。
2018.4.21 -- YQ
鄭重聲明
本文里還未提到哈希圖的缺點,導致給人一種推廣軟文的感覺。本文只是純粹科普一下不同的公開記賬本實現方式,並非誘導大家投資,我個人不參加一級市場的私募,風險承擔不起,也不鼓吹大家參與。個中風險,自己衡量,自己把握。
⑷ 區塊鏈是什麼意思
區塊鏈(Blockchain)嚴格的定義是指通過基於密碼學技術設計的共識機制方式,在對等網路中多個節點共同維護一個持續增長,由時間戳和有序記錄數據塊所構建的鏈式列表賬本的分布式資料庫技術。該技術方案讓參與系統中的任意多個節點,把一段時間系統內全部信息交流的數據,通過密碼學演算法計算和記錄到一個數據塊(block),並且生成該數據塊的指紋用於鏈接(chain)下個數據塊和校驗,系統所有參與節點來共同認定記錄是否為真。
區塊鏈是一種類似於NoSQL(非關系型資料庫)這樣的技術解決方案統稱,並不是某種特定技術,能夠通過很多編程語言和架構來實現區塊鏈技術。並且實現區塊鏈的方式種類也有很多,目前常見的包括POW(Proof of Work,工作量證明),POS(Proof of Stake,權益證明),DPOS(Delegate Proof of Stake,股份授權證明機制)等。
區塊鏈的概念首次在論文《比特幣: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Bitcoin: A Peer-to-Peer Electronic Cash System)》中提出,作者為自稱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的個人(或團體)。因此可以把比特幣看成區塊鏈的首個在金融支付領域中的應用。
【通俗解釋】
無論多大的系統或者多小的網站,一般在它背後都有資料庫。那麼這個資料庫由誰來維護?在一般情況下,誰負責運營這個網路或者系統,那麼就由誰來進行維護。如果是微信資料庫肯定是騰訊團隊維護,淘寶的資料庫就是阿里的團隊在維護。大家一定認為這種方式是天經地義的,但是區塊鏈技術卻不是這樣。
如果我們把資料庫想像成是一個賬本:比如支付寶就是很典型的賬本,任何數據的改變就是記賬型的。資料庫的維護我們可以認為是很簡單的記賬方式。在區塊鏈的世界也是這樣,區塊鏈系統中的每一個人都有機會參與記賬。系統會在一段時間內,可能選擇十秒鍾內,也可能十分鍾,選出這段時間記賬最快最好的人,由這個人來記賬,他會把這段時間資料庫的變化和賬本的變化記在一個區塊(block)中,我們可以把這個區塊想像成一頁紙上,系統在確認記錄正確後,會把過去賬本的數據指紋鏈接(chain)這張紙上,然後把這張紙發給整個系統裡面其他的所有人。然後周而復始,系統會尋找下一個記賬又快又好的人,而系統中的其他所有人都會獲得整個賬本的副本。這也就意味著這個系統每一個人都有一模一樣的賬本,這種技術,我們就稱之為區塊鏈技術(Blockchain),也稱為分布式賬本技術。
由於每個人(計算機)都有一模一樣的賬本,並且每個人(計算機)都有著完全相等的權利,因此不會由於單個人(計算機)失去聯系或宕機,而導致整個系統崩潰。既然有一模一樣的賬本,就意味著所有的數據都是公開透明的,每一個人可以看到每一個賬戶上到底有什麼數字變化。它非常有趣的特性就是,其中的數據無法篡改。因為系統會自動比較,會認為相同數量最多的賬本是真的賬本,少部分和別人數量不一樣的賬本是虛假的賬本。在這種情況下,任何人篡改自己的賬本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因為除非你能夠篡改整個系統裡面大部分節點。如果整個系統節點只有五個、十個節點也許還容易做到,但是如果有上萬個甚至上十萬個,並且還分布在互聯網上的任何角落,除非某個人能控制世界上大多數的電腦,否則不太可能篡改這樣大型的區塊鏈。
【要素】
結合區塊鏈的定義,我們認為必須具有如下四點要素才能被稱為公開區塊鏈技術,如果只具有前3點要素,我們將認為其為私有區塊鏈技術(私有鏈)。
1、點對點的對等網路(權力對等、物理點對點連接)
2、可驗證的數據結構(可驗證的PKC體系,不可篡改資料庫)
3、分布式的共識機制(解決拜占庭將軍問題,解決雙重支付)
4、納什均衡的博弈設計(合作是演化穩定的策略)
【特性】
結合定義區塊鏈的定義,區塊鏈會現實出四個主要的特性:去中心化(Decentralized)、去信任(Trustless)、集體維護(Collectively maintain)、可靠資料庫(Reliable Database)。並且由四個特性會引申出另外2個特性:開源(Open Source)、隱私保護(Anonymity)。如果一個系統不具備這些特徵,將不能視其為基於區塊鏈技術的應用。
去中心化(Decentralized):整個網路沒有中心化的硬體或者管理機構,任意節點之間的權利和義務都是均等的,且任一節點的損壞或者失去都會不影響整個系統的運作。因此也可以認為區塊鏈系統具有極好的健壯性。
去信任(Trustless):參與整個系統中的每個節點之間進行數據交換是無需互相信任的,整個系統的運作規則是公開透明的,所有的數據內容也是公開的,因此在系統指定的規則范圍和時間范圍內,節點之間是不能也無法欺騙其它節點。
集體維護(Collectively maintain):系統中的數據塊由整個系統中所有具有維護功能的節點來共同維護的,而這些具有維護功能的節點是任何人都可以參與的。
可靠資料庫(Reliable Database):整個系統將通過分資料庫的形式,讓每個參與節點都能獲得一份完整資料庫的拷貝。除非能夠同時控制整個系統中超過51%的節點,否則單個節點上對資料庫的修改是無效的,也無法影響其他節點上的數據內容。因此參與系統中的節點越多和計算能力越強,該系統中的數據安全性越高。
開源(Open Source):由於整個系統的運作規則必須是公開透明的,所以對於程序而言,整個系統必定會是開源的。
隱私保護(Anonymity):由於節點和節點之間是無需互相信任的,因此節點和節點之間無需公開身份,在系統中的每個參與的節點的隱私都是受到保護的。
⑸ 什麼是區塊鏈圖片
區塊鏈圖片是指基於區塊鏈技術存儲、管理和驗證的圖片數據。
詳細解釋如下:
區塊鏈技術是一種分布式資料庫技術,它以其不可篡改的特性被廣泛應用於各個領域。在圖片領域,區塊鏈圖片是一個新興的概念。
區塊鏈圖片的核心在於利用區塊鏈技術來存儲圖片數據。 傳統上,圖片存儲在中心化的伺服器上,存在被篡改或丟失的風險。而區塊鏈圖片的存儲方式是去中心化的,將圖片數據分散存儲在多個節點上,確保了圖片數據的安全性和真實性。
此外,區塊鏈圖片還涉及到圖片的管理和驗證。通過區塊鏈技術,可以實現對圖片版權的有效管理,防止圖片被非法復制或篡改。由於區塊鏈的不可篡改性,一旦圖片上傳到區塊鏈,就可以追溯其來源,保護創作者的權益。同時,通過智能合約,還可以實現圖片的版權交易和授權,簡化流程並降低交易成本。
總之,區塊鏈圖片是利用區塊鏈技術處理圖片數據的一種新型方式,旨在提高圖片存儲的安全性、真實性和管理的便捷性。隨著區塊鏈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普及,區塊鏈圖片有望在數字內容產業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⑹ 一張圖了解什麼是區塊鏈(五分鍾帶你看懂什麼是區塊鏈)
簡單易懂地介紹什麼是區塊鏈區塊鏈是一種按照時間順序將數據區塊以順序相連的方式組合成的一種鏈式數據結構,並以密碼學方式保證的不可篡改和不可偽造的分布式賬本。廣義來講,區塊鏈技術是利用塊鏈式數據結構來驗證與存儲數據、利用分布式節點共識演算法來生成和更新數據、利用密碼學的方式保證數據傳輸和訪問的安全、利用由自動化腳本代碼組成的智能合約來編程和操作數據的一種全新的分布式基礎架構與計算範式。
比特幣、萊特幣、普銀、以太幣等數字加密貨幣的底層技術都是區塊鏈,他們都只是區塊鏈的一種應用。
什麼是區塊鏈?一幅漫畫讓你看懂(小白必看)
「區塊鏈」一詞其實在早期的密碼學圈子裡,對於比特幣的底層技術就是稱為「比特幣」,英文則用大寫的B開頭的Bitcoin指比特幣這個網路系統或者網路協議。
但是由於大眾的混淆,現在一談起比特幣人們就十分抵觸,認為比特幣就是違法、騙局、傳銷的代名詞,是互聯網金融又一個現象級泡沫!於是乎,人們只好將所有的底層技術(時間戳、工作量證明機制等等等)合並起來,為了跟比特幣區分,重新取了個名字叫Blockchain,翻譯過來就成了「區塊鏈」,這才有了「區塊鏈」一詞的出現。
區塊鏈不是一個單一的技術,而是一系列技術的集合。
那區塊鏈到底應該如何理解呢?我們首先用大家都愛談的戀愛,舉個簡單的例子。建立一個簡單的區塊鏈模型,那麼在這個區塊鏈模型裡面談戀愛將會出現一下情況:
未來所有適齡男女戀愛,結婚的承諾全過程都被其他所有適齡男女共識,兩個人在一起發生的所有故事就會形成區塊。
其他所有男女就是鏈,如果有第三者來插足或自身違背另一半,其他人都能看到,以後就再也找不到對象了。
區塊鏈准確的說就是「全中心」體系,就是鏈上的每個節點都是中心。
試婚男女談戀愛,曬朋友圈,秀恩愛,承諾相愛一生一世並被其他所有適婚男女所知就是區塊鏈的應用。如果有一天某一方違背諾言,不要以為刪除照片就有用,因為樁樁件件都被所有適婚男女記錄在案。
不可刪除,不可更改,這就是區塊鏈技術。
區塊鏈是什麼通俗解釋,一張圖看懂區塊鏈區塊鏈是什麼通俗解釋,一張圖看懂區塊鏈
區塊鏈是最近一個比較火熱的話題,很多人都在討論區塊鏈的問題,最近國內也有一些公司開始用區塊鏈的技術開發了一些產品,區塊鏈是用於比特幣的一種底層技術,這正式因為比特幣的大火讓很多人關注到了比特幣,但有很多人對於區塊鏈是什麼還並不了解,下面就給我來解釋一下區塊鏈。
比特幣是很多人比較關注的數字貨幣,而比特幣的底層技術就是區塊鏈,區塊鏈是一種計算機技術,是一種新型的應用模式。區塊鏈就好比是一個大的資料庫賬本,在這個大的賬本上記錄了所有的交易情況,而記錄這個賬本的人跟傳統的記賬有很大區別,傳統記賬通常是由專門的記賬方進行操作,例如淘寶、天貓是阿里巴巴進行記賬的,微信交易是由騰訊記賬的,而區塊鏈是由全民參與記賬,每個參與記賬的人入手都有一個賬本。
舉例來給大家說明,例如A想找B借款1萬元,B想將錢借給A,但是又擔心A借錢後賴賬不還,因此在借錢時會找第三方的公證人,由公證人幫忙B將這筆賬給記下來,這種就是傳統的記賬方式,靠第三方來獲取信任,記賬的賬本是在第三方手中的,這種記賬方式存在第三方篡改賬本的可能性,而去中心話的意思就是在借款時不需要公證人,不需要依靠第三方來獲取信任,去中心化的形勢就好比B給A借錢時,B拿著大喇叭喊」A找我借了一萬元錢,你們幫我記下賬「這個時候,大家都會拿著自己手上的賬本將這筆賬給記錄下來,每個人都有一個賬本,可以避免賬本被篡改的可能。
什麼是區塊鏈概念?區塊鏈究竟是什麼?三分鍾讀懂!2019年10月25日,新聞聯播傳遞出一個非常重要的信號:國家要大力發展區塊鏈。之後,區塊鏈簡直就是網紅,大街小巷都飄盪著「區塊鏈「的身影。實際上,很多科技企業早已在區塊鏈技術上布局。
盡管說區塊鏈很火,但是很多人對於區塊鏈並不是很了解。
區塊鏈是什麼呢?
我們先看一下度娘是怎麼解釋的。網路顯示:區塊鏈是分布式數據存儲、點對點傳輸、共識機制、加密演算法等計算機技術的新型應用模式。
區塊鏈為什麼會被叫做區塊鏈呢?
區塊鏈是由一個個的區塊鏈接而成,而區塊是一個一個的存儲單元,記錄了各區塊節點的交流信息,區塊很像資料庫的記錄,每次寫入數據,就是創建一個區塊。而隨著信息交流的擴大,一個區塊與一個區塊相繼續,形成的結果就叫區塊鏈。
區塊鏈的特點有哪些呢?
區塊鏈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
1、去中心化:在區塊鏈的系統中,每一個節點都有同等的權利和義務,這里沒有中心管制。去中心化很好的建立了彼此之前的信任聯系,盡管沒有一個中央管理機構,但是人們之間可以相互協作相互信任。這主要應用了區塊鏈分布式賬本技術。
2、開放性:區塊鏈的數據對所有的人是開放的,除了一些加密的信息不被開放之外,所有人都可以在這里查到數據。
3、獨立性:整個區塊鏈系統不依賴其他第三方,所有節點能夠在系統內自動安全地驗證、交換數據,不需要任何人為的干預。
4、安全性:區塊鏈具有一定的安全性,不可篡改性。因為區塊鏈系統中大家手裡都是一樣的賬本,如果有人想篡改的話,那麼只有在控制了超過51%的記賬節點,才有可能偽造出一條不存在的記錄。當然了,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這主要是源於區塊鏈的核心技術:共識機制,共識機制具備「少數服從多數」以及「人人平等」的特點。
5、匿名性:很多人覺得區塊鏈這么開放,這么透明,是不是我們就沒有隱私了?其實不是,雖然說在區塊鏈中的交易信息是公開透明的,但是賬戶的身份信息是被進行加密的,只有得到了授權,才能訪問。
現在給大家講一個故事,幫助大家更好的理解區塊鏈。
家裡一共三口人,爸爸媽媽和哥哥弟弟。去年的時候,家裡的賬本是由爸爸來負責的,家裡所有的進賬以及支出都是爸爸一個人在負責。
然而雙十一那天,一向節儉的媽媽想在某寶上給自己買一件漂亮的衣衣,一查賬本,發現不對勁兒。按理說除了存銀行和理財的一些錢,家裡的日常消費的的錢的去向都在這個賬本上,但是怎麼看怎麼都不對。有的消費明明沒有,卻被記錄在內。
後來,爸爸主動招供,說是自己忍不住買了一包煙。
後來媽媽改了策略,全家人都記賬,每個月的消費支出大家都記在自己的賬本上。每當家裡產生了一筆交易或者消費的時候,媽媽都會喊一聲,記賬啦,大家就都把交易記載自己的賬本上。這就是去中心化記賬模式,人人都是中心,人人手裡都有賬本。
而之前的爸爸記賬模式就是中心化記賬,如果爸爸一個人想做手腳,很難有人看得出來,而去中心化記賬模式很好的解決了中心化記賬的弊端,如果爸爸想篡改賬本的話,非常難。
比如說,爸爸如果想從賬本里拿點兒錢再偷偷買煙的話,錢的數量是有限的,而想拿錢就得改改賬本,但是光篡改自己的賬本是不行的,他得把包含他在內的三個人的賬本都改掉。而這無疑是比登天還難。
所以,很多次爸爸動了抽煙的念頭之後,但是無奈現狀如此,只得放棄這個念頭。
區塊鏈和比特幣是不是一回事兒呢?
實際上,區塊鏈和比特幣並不是一回事兒,它只是比特幣的底層技術,比特幣是區塊鏈第一個應用的數字貨幣而已。
2008年中本聰第一次提出了區塊鏈的概念,隨後幾年,成為了電子貨幣比特幣的核心組成部分,作為所有交易的公共賬簿。而區塊鏈首先被應用於比特幣。
區塊鏈的緣起是解決信任問題,而且,區塊鏈最成功的一個應用是數字貨幣。比特幣可以說是到目前為止區塊鏈最成功的一個應用。
區塊鏈的應用有哪些?
區塊鏈的應用其實很廣泛,除了數字貨幣,比特幣未來的應用還是非常廣泛的,區塊鏈技術目前已在不同行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如商品溯源、版權保護與交易、支付清算、物聯網、數字營銷、醫療等,推動不同行業快速進入「區塊鏈+」時代。
1、支付清算:區塊鏈可摒棄中轉銀行的角色,實現點到點支付,減少中轉費用,加速資金利用率。
2、商品追溯:比如我們在某寶上買一件衣服,我們可以看到這件衣服的前世今生。
3、證券交易:傳統的證券交易需要經過四大機構協調工作,效率低、成本高。區塊鏈技術可獨立地完成一條龍式服務。
4、供應鏈:將區塊鏈技術引入供應鏈系統,系統內部同步信息、可做到對各個環節把控,更好的完成分工協作,便於事後追責。
5、知識產權:版權上鏈,我們的攝影作品、音樂作品、文學作品等都會成為我們的信息,信息所有權將得以確認,成為我們的財產。
漫畫圖解什麼是區塊鏈漫畫圖解:什麼是區塊鏈
什麼是區塊鏈?
區塊鏈,英文Blockchain,本質上是一種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資料庫。任何人只要架設自己的伺服器,接入區塊鏈網路,都可以成為這個龐大網路的一個節點。
區塊鏈既然本質是資料庫,裡面究竟存儲了什麼東西呢?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區塊鏈的基本單元:區塊(Block)。
一個區塊分為兩大部分:
1.區塊頭
區塊頭裡面存儲著區塊的頭信息,包含上一個區塊的哈希值(PreHash),本區塊體的哈希值(Hash),以及時間戳(TimeStamp)等等。
2.區塊體
區塊體存儲著這個區塊的詳細數據(Data),這個數據包含若干行記錄,可以是交易信息,也可以是其他某種信息。
剛才提及的哈希值又是什麼意思呢?
想必大家都聽說過MD5,MD5就是典型的哈希演算法,可以把一串任意長度的明文轉化成一串固定長度(128bit)的字元串,這個字元串就是哈希值。
而在我們的區塊鏈中,採用的是一種更為復雜的哈希演算法,叫做SHA256。最新的數據信息(比如交易記錄)經過一系列復雜的計算,最終會通過這個哈希演算法轉化成了長度為256bit的哈希值字元串,也就是區塊頭當中的Hash,格式如下:
區塊與Hash是一一對應的,Hash可以當做是區塊的唯一標識。
不同的區塊之間是如何進行關聯的呢?依靠Hash和PreHash來關聯。每一個區塊的PreHash和前一個區塊的Hash值是相等的。
為什麼要計算區塊的哈希值呢?
既然區塊鏈是一個鏈狀結構,就必然存在鏈條的頭節點(第一個區塊)和尾節點(最後一個區塊)。一旦有人計算出區塊鏈最新數據信息的哈希值,相當於對最新的交易記錄進行打包,新的區塊會被創建出來,銜接在區塊鏈的末尾。
新區塊頭的Hash就是剛剛計算出的哈希值,PreHash等於上一個區塊的Hash。區塊體的Data存儲的是打包前的交易記錄,這部分數據信息已經變得不可修改。
這個計算Hash值,創建新區塊的過程就叫做挖礦。
用於進行海量計算的伺服器,叫做礦機。
操作計算的工作人員,叫做礦工。
計算哈希值究竟難在哪裡?咱們來做一個最粗淺的解釋,哈希值計算的公式如下:
Hash=SHA-256(最後一個區塊的Hash+新區塊基本信息+交易記錄信息+隨機數)
其中,交易記錄信息也是一串哈希值,它的計算涉及到一個數據結構MerkleTree。有興趣的小夥伴可以查閱相關資料,我們暫時不做展開介紹。
這里關鍵的計算難點在於隨機數的生成。猥瑣的區塊鏈發明者為了增大Hash的計算難度,要求Hash結果的前72bit必須都是0,這個幾率實在是太小太小。
由於(最後一個區塊的Hash+新區塊基本信息+交易記錄信息)是固定的,所以能否獲得符合要求的Hash,完全取決於隨機數的值。挖礦者必須經過海量計算,反復生成隨機數進行「撞大運」一般的嘗試,才有可能得到正確的Hash,從而挖礦成功。
同時,區塊頭內還包含著一個動態的難度系數,當全世界的硬體計算能力越來越快的時候,區塊鏈的難度系數也會水漲船高,使得全網平均每10分鍾才能產生出一個新區塊。
小夥伴們明白挖礦有多麼難了吧?需要補充的是,不同的區塊鏈應用在細節上是不同的,這里所描述的挖礦規則是以比特幣為例。
區塊鏈的應用
比特幣(BitCoin)的概念最初由中本聰於2008年提出,而後根據這一思路設計發布了開源軟體以及建構其上的P2P網路。比特幣是一種P2P形式的數字貨幣。點對點的傳輸意味著一個去中心化的支付系統。
什麼是P2P網路呢?
傳統的貨幣都是由中央銀行統一發行,所有的個人儲蓄也是由銀行統一管理,這是典型的中心化系統。
而比特幣則是部署在一個全世界眾多對等節點組成的去中心化網路之上。每一個節點都有資格對這種數字貨幣進行記錄和發行。
至於比特幣底層的數據存儲,正是基於了區塊鏈技術。比特幣的每一筆交易,都對應了區塊體數據中的一行,簡單的示意如下:
交易記錄的每一行都包含時間戳、交易明細、數字簽名。
表格中只是為了方便理解。實際存儲的交易明細是匿名的,只會記錄支付方和收款方的錢包地址。
至於數字簽名呢,可以理解為每一條單筆交易的防偽標識,由非對稱加密演算法所生成。
接下來說一說比特幣礦工的獎勵:
比特幣協議規定,挖到新區塊的礦工將獲得獎勵,從2008年起是50個比特幣,然後每4年減半,目前2018年是12.5個比特幣。流通中新增的比特幣都是這樣誕生的,也難怪大家對挖掘比特幣的工作如此趨之若鶩!
區塊鏈的優勢和劣勢
區塊鏈的優勢:
1.去中心化
區塊鏈不依賴於某個中心節點,整個系統的數據由全網所有對等節點共同維護,都可以進行數據的存儲和檢驗。這樣一來,除非攻擊者黑掉全網半數以上的節點,否則整個系統是不會遭到破壞的。
2.信息不可篡改
區塊內的數據是無法被篡改的。一旦數據遭到篡改哪怕一丁點,整個區塊對應的哈希值就會隨之改變,不再是一個有效的哈希值,後面鏈接的區塊也會隨之斷裂。
區塊鏈的劣勢:
1.過度消耗能源
想要生成一個新的區塊,必須要大量伺服器資源進行大量無謂的嘗試性計算,嚴重耗費電能。
2.信息的網路延遲
以比特幣為例,任何一筆交易數據都需要同步到其他所有節點,同步過程中難免會受到網路傳輸延遲的影響,帶來較長的耗時。
幾點補充:
1.本漫畫部分內容參考了阮一峰的博文《區塊鏈入門教程》,感謝這位大神的科普。
2.由於篇幅有限,關於MerkleTree和非對稱加密的知識暫時沒有展開細講,有興趣的小夥伴們可以查閱資料進行更深一步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