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十營商環境
『壹』 《北京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發布,是怎樣點名「電子簽名」的
近日,北京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次會議通過並公布《北京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自2020年4月28日起施行。
作為國內領先的電子電子合同平台,我平台電子合同及「實槌」可信電子證據平台均以區塊鏈為底層技術,據裁判文書網公開資料顯示,目前法大大電子合同效力已獲得全國近70家法院認可。
『貳』 浙商銀行小微金融被央視「點贊」,背後的邏輯是什麼
浙江金華的科脈信息 科技 是一家科創型小微企業。這家公司為企業提供移動支付等SaaS服務。去年,受疫情影響,客戶對於非接觸運營管理需求大幅上升, 但是科脈信息卻缺少擴張的資金。在了解到企業的資金困難後,浙商銀行金華分行通過「銀稅互動」系統,給企業辦理了375萬的稅收倍數貸款,幫助企業解決了資金問題,獲得了市場先機。
你或許會納悶,什麼是「稅收倍數貸」呢?「稅收倍數貸」是將企業納稅信息作為融資增信的重要徵信依據,對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按其納稅額的一定倍數核定並發放貸款。
納稅額造不了假,它和營收有一個倍數的關系,通過納稅額,銀行就可以倒推出企業的真實營收,浙商銀行正是利用這一關鍵信息完成了對科脈信息的授信。
剛剛公布的半年報數據顯示,2021年6月末,浙商銀行小微企業貸款佔比為18.73%,處於股份制銀行領先位置。
截至6月末浙商銀行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2218.25億元,較年初新增197.43億元,增速9.77%,快於境內機構各項貸款增速3.53個百分點;授信客戶數10.83萬戶,較年初增加0.43萬戶,增速4.13%。通過線上化產品累計授信超1300億元。
如果說余額和客戶數還只是量的增加的話,那麼融資成本的下降和資產質量的提升,則是經營硬實力的體現。
浙商銀行是怎麼做到的呢?
這篇文章我們提供一個基於專利的視角。
1
科技 創新專利的視角
專利是反映一家企業研發能力和對 科技 重視的權威指標,為了客觀衡量浙商銀行的金融 科技 成色,我們通過知識產權資料庫智慧芽進行了搜索後發現,目前,浙商銀行總申請量達到了58個,在審核中的專利達43個,佔比為74.14%。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在2020年,浙商銀行的專利申請次數在突然加速,達到37次。這與我們慣常的預期一致,金融 科技 和數字經濟在疫情中大大提速。
浙商銀行近年來專利申請數
更進一步,我們還發現了浙商銀行金融 科技 創新的關鍵詞!
浙商銀行的專利申請詞雲
從創新詞雲來看,浙商銀行最核心的專利關鍵詞是「區塊鏈」,如果根據引用次數來衡量,其重點專利為「一種提升區塊鏈查詢效率的系統和方法」。
那麼,為什麼浙商銀行這么重視區塊鏈呢?
這就說要到供應鏈了,而供應鏈又與產業互聯網的大趨勢密不可分。
目前,國內的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正在遍地開花,越來越多的地方政府,正在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配置資金鏈,來構建一個完整而友好的創新大生態。眾所周知,中美之間的大國競爭,也是圍繞供應鏈來進行博弈的。
供應鏈體系十分復雜,其中,小微企業是提升供應鏈穩定性和競爭力的關鍵環節,對於暢通生產、流通等環節具有重要意義,而浙江又是我國小微企業、民營企業的重鎮,截至2019年末,浙江省納入中國小微企業名錄庫的就有222.4萬家,佔在冊企業的87.7%。所以,服務好產業鏈上的小微企業,才能助力產業鏈變成創新鏈,促進經濟向高質量發展轉型。
我們知道,金融基於信用,區塊鏈被認為是「天然的信任機器」,區塊鏈這種技術,天然適合在產業鏈多方主體之間記錄信息、構建信任。如果再輔以物聯網和人工智慧等技術,商業銀行的金融服務就可以無縫銜接入產業鏈之中。
事實上,浙商銀行很早就圍繞供應鏈、產業鏈做文章了。
浙商銀行應收款鏈平台
供應鏈的另一種表述,也可以是圍繞核心企業的上下游關系,浙商銀行已經前瞻性的意識到了這種關系的重要性,他們深入到這種關系之中,用平台化服務模式來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通過拓展核心企業的下游經銷商,打造以大帶小的集群化營銷體系,開辟出新客群和業務增長點。由此,浙商銀行有了新的批量獲客方式。
正泰集團是電氣工業的龍頭,其下游經銷商遍布全球各地。正泰集團作為核心企業有階段性時點控制應收款總量的訴求,需經銷商加快貨款回籠;而經銷商要求融資方式高效便利。
在疫情發生後,浙商銀行同核心企業約定了客戶准入標准,由核心企業名單制推薦經銷商,積極切入經銷商網路,解決雙方痛點。與此同時,設計了專項高效業務流程,借款人可通過網銀線上自助提款,讓一切流程變得更快、更方便。最終快速與正泰集團達成合作意向。
正是這樣以核心企業為圓心,通過平台化的模式,浙商銀行的融資服務得以快速輻射到其下游經銷商。在批量獲客的同時,簡化流程,真正做到解決經銷商需要高效便利的融資問題。截至6月末,平台化模式已服務客戶6.66萬戶,較年初增長6.56%,融資余額7014.95億元,較年初增長3.40%。
2
實體經濟的數字化加速
金融和實體經濟永遠是一個硬幣的兩面。
還是以浙商銀行為例,正如我們在先前的文章《浙江、浙商與浙商銀行》中所指出的那樣,浙商銀行的發展與浙江的發展,與浙江的民營經濟的發展、與國家的改革開放都密不可分。
銀行業數字化經營也有賴於實體經濟的數字化。很多金融 科技 的從業者已經意識到,數字金融開展的怎麼樣,與地方的數字化程度密不可分,地方政府和企業數字化程度高,基於數據去判斷企業的情況就越准確。
由於地處民營經濟發達的浙江,浙商銀行在其成立之初,就把小微金融作為了主要戰略業務,多年來既嘗到了甜頭也做出了特色,看普惠小微余額佔比這一指標,在12家全國性股份制銀行之中高於10%的僅有3家。在12家全國性股份制銀行之中,浙商銀行的小微貸款余額為18.73%,處於行業領先位置。
與此同時,浙商銀行也一直在運用大數據和人工智慧,來解決小微企業的融資難問題,不良率也保持在較低的水平。而幸運的是,浙江全省的數字化水平在全國也處於領先地位。
「十三五」期間,浙江在推進數字經濟過程中,把傳統製造業數字化轉型作為重要方向。推動企業「上雲、用數、賦智」。在這一進程中,製造業中小企業通過應用數字化系統,實現了產業數字化。以浙江省嵊州市為例,政府明確了60家示範培育企業,推動製造業企業、金融機構、專業數字化工程企業深度對接。
根據浙江銀保監局局長包祖明介紹,核心的關鍵就是浙江省銀保監局聯合省大數據局,推動全省各個部門的數據整合,構建了浙江省金融綜合服務平台,這個平台構建了54個數源部門數據、3952條檢核規則、6大類指標體系的「金融主題庫」。
也就是說,在解決企業融資難、融資貴這個問題上,浙江省沒有採取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線性思維辦法,而是通過整合數據的方式找到了一個系統性的解法。
有了數據這塊兒肥沃的土壤,浙江大力推進首貸戶、信用貸、無還本續貸。同時,綜合運用 科技 手段和大數據信息,加強信用貸能力建設,加大信用貸款產品創新和業務拓展。另外,浙江省還建設了一個省級的金融綜合服務平台,藉此來解決小微企業的融資問題。
所以,《人民日報》稱贊這種做法是「開創工作新局面」。這也是文章開頭所介紹的「稅收倍數貸」產品得以落地的原因。
2020年6月,浙商銀行與浙江省經信廳聯合啟動浙江智造融通工程,以「三年金融助力1000億」為目標,助力浙江省工業企業加快完成智能化技術改造。截至7月末,為1000餘戶名單內企業提供融資余額457.05億元。
因此,浙商銀行支持小微的秘密,概括起來無外乎兩條,一是浙商銀行對於小微企業的戰略定力,以及平台化服務對金融 科技 的應用,二是整體數據環境的改善。所以說,實體經濟越活躍,經濟數字化水平越高,像浙商銀行這樣具有金融 科技 實力的銀行就越有機會。
『叄』 關於數字化轉型的作用和意義是什麼呢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 要健全運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手段進行行政管理制度、規則的創新,進而推進數字政府的建設。
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體學習: 要 探索 「區塊鏈+」在民生領域的運用,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加智能、更加便捷、更加優質的公共服務;要 探索 利用區塊鏈數據共享模式,實現政務數據跨部門、跨區域共同維護和利用,促進業務協同辦理,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為人民群眾帶來更好的政務服務體驗。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 社會 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 要加快數字化發展,建設數字中國;提高數字化政務服務效能,全面推進政府運行方式、業務流程和服務模式數字化智能化;加大政務信息化建設統籌力度,推動政務信息化共建共用。
尤其,在國內新一輪疫情防控形勢和持續推進「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等政策發展要求影響下,政務數字化轉型已非選擇題,而是國家新時期政務改革的重要任務內容,具有必要性和緊迫性。
新一輪疫情防控
需要進一步推動政務數字化改革
自2020年以來,為保障疫情防控期間各行業領域順利復工復產,保證市場經濟穩定有序發展,國家在政務管理領域加快推動數字化轉型發展進程,不斷藉助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技術應用革新傳統政務管理模式,有效阻斷和控制新冠疫情傳播。
但近期,新一輪疫情傳播迅猛來襲,及18省38市!陝西、河南、天津共有 27個高風險等級地區; 陝西、浙江、河南、廣東、天津、上海共有 64個中風險地區, 國內確診病例達 7069人!
新一輪疫情防控形勢嚴峻,如何通過加速「政務數字化轉型」進一步革新傳統政務管理模式,從而有效阻斷和控制疫情傳播,再次成為國家疫情防控管理的重要內容之一。
結合2020年以來全國各地先進疫情防控經驗,數字化技術在 「遠程防控」、「應急指揮」、「業務協同」、「視頻會議」、「遠程培訓」、「 健康 篩查」、「人員動態信息採集、軌跡追蹤」 等疫情防控管理領域創新應用,為有效防控疫情傳播,助力復工復產發揮重要作用。
新一輪疫情防控形勢下,加速數字化技術在疫情防控管理中的創新應用,將進一步優化、提升各地疫情防控管理工作效率與水平;一方面響應國家疫情防控要求,另一方面保障市場經濟有序運行,這即是全新疫情防控形勢下,加速推動政務數字化改革的意義與價值。
深化「放管服」改革
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需要
近年來,國家在行政審批領域,創新應用各類數字化技術,以政務管理模式的數字化革新,培育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一方面大力精簡審批事項,推動告知承諾等新型審批機制;
另一方面,利用信息數字化技術賦能行政審批管理,以創新技術應用革新傳統審批管理,全線上化操作服務打通審批管理服務的「最後一公里」。
區別於傳統線下人工審批的紙質化管理服務,數字化行政審批通過線上化的數字化系統解決方案,優化審批管理流程,打破各層級與各部門之間的數據「孤島效應」,有效提高行政審批效率。
進入「十四五」發展階段,各地政府也在進一步發揮數字化轉型對於下述政務管理領域的革新賦能作用,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
北京:「十四五」期間,全市政務服務將實現數字化轉型
1. 增強 科技 賦能,提升12345市民服務熱線數字化、智慧化水平;
2. 統籌建設數字政務大平台,打通審批、服務、監管、執法、信用全鏈條;
3. 開展一體化政務服務平台2.0行動,推進市區統一申辦,實現「網上一口申報、中台智能轉派、後台各部門分辦、結果即時送達」;
4. 開展電子印章推廣應用行動,實現在100%政務服務事項中應用政府部門電子印章。
上海:政務服務數字化轉型,浦東有這步「先手棋」
1.先行先試推出「一業一證」改革,大幅提升行業的准入便利度;
2. 打造多渠道、全地域、跨時空、零距離的超級智能服務新模式;
3. 依託人工智慧技術,為企業提供「零材料填報」全新體驗;
4. 全國率先開展人工智慧輔助審批研發和試點,構建「審批大腦」,打造窗口端超級智能服務,為完善政務服務功能提供新動能;
5. 打造首個集政策、辦事為一體的復合型移動端企業專屬網頁,為企業提供定製化政務服務,實現足不出戶就可咨詢辦理。
杭州:江干區以政務服務2.0試點為契機推進數字化轉型
1. 組建30人「雲端團隊」隊伍:提供15分鍾內線上咨詢響應、24小時內疑難問題跟蹤、「多端咨詢——預審幫辦——就近交件——部門審批——便捷取件」的「陪辦式」服務。
2. 推廣「四端協同」模式:積極引導群眾辦事習慣向線上線下融合轉變,逐步構建起「移動端」為主、「PC端」為輔、「自助端」補充、「大廳端」兜底的「四端協同」政務服務新模式。
3. 打造「一窗通辦」模式:開發啟用「受辦分離」標准化收件系統,實現19個部門421個事項「一窗通辦」,窗口數量減少41%,群眾排隊時長縮短20%,辦理時長縮短50%。
4. 優化「網廳融合」布局:中心增設自助服務區、半自助服務區,現場指導企業、群眾進行「網辦」,佔中心審批服務面積的近30%。
5. 延伸「一證通辦」范圍:在146個社區部署便民服務自助終端,349項事項可「一證通辦」,累計使用量17萬余次。讓企業、 群眾享受到「移動可辦、就近能辦、全區通辦」的政務服務。
6. 破解「線下低效」難題:2.0平台線上辦理正式應用,以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登記事項為例,僅需耗時6-7分鍾,與傳統線下辦理相比,節約了近90%的時間。
部分先進省市區也已積極開展政務服務數字化 探索 和創新實踐,使政務服務便捷度和群眾獲得感顯著提升。人民群眾對政務服務有新的期待、新的需求。但與此相比,部分地區「數據煙囪」、「信息孤島」,「數據不跑腿、群眾跑斷腿」的情況依然存在,就全國總體而言,與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政務服務需求相比,智慧政務發展水平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還比較突出。因此如問題所言,數字化轉型並非選擇題,政務數字化改革具有必要性和緊迫性!
本文來源於一窗匯,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處理。
數字經濟,已成為近些年來帶動全世界經濟增長的核心動力。同時,伴隨著其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不斷攀升,也有越來越多的企業走向了數字化轉型之路, 探索 運用數字化的方式來解決企業實際運營中產生的問題。r
在此趨勢下,數字化轉型已成為現代企業適應市場競爭的不二選擇,企業未來10年乃至20年的戰略核心,也必將是數字化轉型。但是,從目前來看,還有不少企業對數字化轉型一知半解。r
企業數字化,其實是其信息化的衍進。也就是說一個企業,先有信息化,才有可能數字化。我們所認為的將商品信息放到互聯網上,這其實就是簡單的一個信息化的過程,而數字化轉型則是在此基礎上,通過技術手段打通產、銷、存和顧客管理各個板塊,完成商業模式和組織模式的變革。因此,企業通過數字化轉型必然會創造出新的商業模式和數字化產品,創造新的價值。r
那麼,企業數字化轉型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呢?讓我們來簡單分析一下。r
一是產業數據資產化r
數字經濟的到來,可以實現數據的直接或間接變現,如各類型大數據交易所和交易平台。這為整個 社會 經濟帶來了新的增長點。r
但這里還需要強調的一點是,要想實現數據資產化,必定要解決數據所有權的問題,而區塊鏈技術能對數據進行加密存儲,還能完成數據的確權,這為數據共享、交易和安全流動提供了依據和保障。r
二是產業范圍被拓寬r
如以大數據為核心,催生出數據挖掘、分析預測服務、決策外包服務等。企業將自身產業邊界無限擴展,更有可能創造出新的競爭力。r
三是產業涌現新動能r
企業可利用數字化技術應用創造服務新業態,激活新動能。並通過不斷迭代的個性化服務,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增強消費者粘度,以實現可持續發展。r
當然,要想大幅提升企業轉型的成功概率,不僅需要有強大的業務領導力、良好的體系和流程、清晰的願景以及高度的激情和動力,還需要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慧等多技術作為數字化轉型的「基礎設施」。數金鏈生態聯盟推出的商業節點或許是企業數字化轉型進程中一個不錯的選擇。因為企業在申請成為商業節點後,可通過支持數金鏈生態系統的所有全球市場開發和技術操作,打造出一個行業級的高性能技術平台,繼而可完成企業業務流程、營銷管理的數字化升級,給自己帶來更多的盈利。r
『肆』 怎麼加快推動區塊鏈為代表的核心技術研發攻關
要抓住區塊鏈技術融合、功能拓展、產業細分的契機,發揮區塊鏈在促進數據共享、優化業務流程、降低運營成本、提升協同效率、建設可信體系等方面的作用。要推動區塊鏈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解決中小企業貸款融資難、銀行風控難、部門監管難等問題。要利用區塊鏈技術探索數字經濟模式創新,為打造便捷高效、公平競爭、穩定透明的營商環境提供動力,為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各行業供需有效對接提供服務,為加快新舊動能接續轉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支撐。要探索「區塊鏈+」在民生領域的運用,積極推動區塊鏈技術在教育、就業、養老、精準脫貧、醫療健康、商品防偽、食品安全、公益、社會救助等領域的應用,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加智能、更加便捷、更加優質的公共服務。要推動區塊鏈底層技術服務和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相結合,探索在信息基礎設施、智慧交通、能源電力等領域的推廣應用,提升城市管理的智能化、精準化水平。要利用區塊鏈技術促進城市間在信息、資金、人才、徵信等方面更大規模的互聯互通,保障生產要素在區域內有序高效流動。要探索利用區塊鏈數據共享模式,實現政務數據跨部門、跨區域共同維護和利用,促進業務協同辦理,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為人民群眾帶來更好的政務服務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