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區塊鏈正規軍曝光
A. 區塊鏈的興起,對未來金融造成什麼影響
2018年8月6日,華為公司金融行業顧問、華煊科技創始人兼CEO蔡毅先生在DAGA | Blockchain & AI (核心群)做了專題分享,主題為:區塊鏈金融的現狀與展望。以下文字根據講座的語音整理,已經過作者審核。
蔡毅:華為公司金融行業顧問,華煊科技創始人兼CEO,共享讀書會創始人,中國作家協會成員,從事金融科技研究工作十餘年,是銀行數字化轉型資深專家。
大家晚上好,很高興也很榮幸可以在這里跟大家分享一些思考。
先做一個簡單的自我介紹:我叫蔡毅,在青蔥歲月當過作家,90年代寫過一些書籍刊物和小說,那時還沒有互聯網。工作之後一直從事金融行業信息化工作,從金融的渠道到數據中心,從網點到科技,見證了金融科技的發展,也發現了一些問題。2014年之後做過投資合夥人,近幾年也在華為做金融行業顧問,從認知層面,為金融行業數字化轉型的人才發展作咨詢顧問。
接觸區塊鏈是2015年,我創辦了華煊科技和共享讀書會。目前我們主要關注區塊鏈的認知和金融技術解決方案落地。認知層面採用讀書會的方式進行互動分享和知識管理,技術層面結合區塊鏈、大數據和AI等技術,重塑金融行業流程和場景,從局部切入。結緣區塊鏈,源自我自己對區塊鏈感興趣,經常學習並和一些朋友進行探討研究。當然有些觀點還是比較膚淺,希望大家多交流批評指正。
美國的精英智囊曾經認為:維持全球領導地位的核心是科技,科技必須依靠經濟,經濟的核心是金融。那麼,金融的未來是什麼呢?
今天的題目是:區塊鏈金融的現狀與展望。我想主要從三個方面來介紹:
簡單介紹一下金融和金融體系;
區塊鏈金融現狀;
區塊鏈金融展望。
初步形成階段,第一個五年(1948年~1953年):中國人民銀行成立(1948年),這時的人行遠不是我們現在想像中的那樣。但它標志著新中國金融機構體系的開始。
央行統收統支的「大一統」體系,第二個五年(1953年~1978年):中國人民銀行是全國唯一辦理各項銀行業務的金融機構,集中央銀行和普通銀行於一身。大一統其實是我們照搬國外的模式,具體國家我就不說了。
初步改革和突破「大一統」金融機構體系,第三個五年(1979年~1983年8月):中國銀行(1912年成立)、中國農業銀行(1951年成立)、中國建設銀行(1954年成立)相繼恢復或成立,但中國人民銀行仍然集貨幣發行與信貸於一身。我們看到改革開放之後,中國金融行業發展非常快。
多樣化的金融機構體系初具規模,十年時間(1983年9月~1993年):形成了以中國人民銀行為核心,以工、農、中、建四大專業銀行為主體,其他各種金融機構並存和分工協作的金融機構體系。1987年之後相繼出現了交行、招行、深發、中信、恆豐。1988年出現了平安、廣發、興業。1992年出現了光大、華夏、浦發並在同年設立了證監會。
建設和完善社會**市場金融機構體系的階段(1994年至今):形成了由「一行三會」為主導、大中小型商業銀行為主體、多種非銀行金融機構為輔翼的較完備的金融機構體系。1994年成立了三大政策性銀行(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1995年成立了第一家民營商業銀行民生銀行(這個意義很重大)、1998年出現了城商行並設立了保監會。銀監會其實出現的比較晚,2003年才設立。從此一行三會格局形成。不過不久前,銀監會和保監會合並成了銀保監會,大家可以關注一下。
各類金融機構呈現出「網狀化」「強關聯」的業態, 即:現在的銀行與銀行、銀行與其他金融機構以及各金融子市場之間的關聯度顯著上升,信用聯系日益緊密、混雜交織,錯綜復雜。
金融業生態環境也出現了一些明顯變化。一方面,傳統正規金融機構謀求加快轉型和創新,力求在經營戰略、市場定位、管理架構、業態、產品等創新方面搶佔先機。另一方面,各類新興金融機構大量涌現。
金融業態也呈現房地產金融化、非銀機構「銀行化」、資產證券化等新特點。
金融體系與實體經濟的互動關系趨向復雜,金融體系催生和放大資產泡沫的作用被低估。
金融體系的網狀化和強關聯拉大了金融業與金融監管的缺口,削弱了傳統監管的有效性。我國現行金融監管體制運行時間才十幾年 那。
貨幣政策通過金融體系傳導的路徑和機制發生變化(貨幣政策的傳導鏈條拉長或變形,傳導性和效力下降),調控的主動性和有效性面臨新的制約。現行貨幣政策框架自1996年建立以來不斷因應經濟和金融市場發展而加以改進,但近年來的金融體系復雜化對之提出了新的考驗。廣義貨幣M2也受到金融深化、支付電子化等因素的沖擊,被影子銀行體系進一步削弱。
各類規避監管的跨市場、跨業務、跨界行為使多種風險因素相互交織,比如:期限和產品嚴重錯配的資金池操作隱藏較大的流動性風險、產品嵌套導致風險傳遞、影子銀行監管不足以及地方債務、房地產、外部沖擊等,都給金融體系穩定帶來很大挑戰。
一是依賴法律條文存在的商業信任,即政策導向;
二是由**第三方作為信用中介來保障實現資產轉移交易;
三是由集中式清算機構為中心,處理完成的交易結算和清算。
1)誠信體系和信任機制問題。傳統金融必須有嚴格的交易記錄來累積信用,沒有交易記錄很難實現融資或貸款,因為沒有技術手段確保雙方交易安全。
2)交易結算的時間較長。傳統金融交易時間不斷提速,但結算時間仍比較長,尤其是跨境交易,往往不能即時到達。
3)中介服務成本高。傳統金融交易體系重要收入來源是依靠收取交易手續費或者貸款利息;在跨境交易中,更得付出匯率改變造成的成本。
4)安全性欠佳。傳統金融人為參與環節多,意味著人為錯漏發生機率也更高。
一、金融與金融體系
1金融的概念
首先來講講金融的概念,「金融」一詞源於明治維新(1868年)後的日本,這與日本1897年確立的金本位多少有些關聯。20世紀初從日本傳入中國,最早在1902年由財政部長梁啟超提出,而當時張之洞提出了反對意見,所以,甲午戰爭後中國一直留在銀本位,不過這也讓中國躲過了1929的十年大蕭條。
金融原意「金錢融通」,指資金在社會上的流通,後來意義得到擴展,表示與貨幣、信用有關的交易和經濟活動。翻譯成「金融」其實還有個原因:黃金曾是國際貿易中唯一的媒介,價值與財富是以黃金為依據和標准。因此人們在製作標准金條時,需要將黃金融化成型,這也許是「金融」一詞的本意,即將金屬融化。
金融是貨幣流通和信用活動以及與之相聯系的經濟活動的總稱
再來看一下後來我們對於金融的定義:金融是貨幣流通和信用活動以及與之相聯系的經濟活動的總稱,廣義的金融泛指一切與信用貨幣的發行、保管、兌換、結算,融通有關的經濟活動,甚至包括金銀的買賣,狹義的金融專指信用貨幣的融通。
簡單地講,金融的內容可概括為貨幣的發行與回籠,存款的吸收與付出,貸款的發放與回收,金銀、外匯的買賣,有價證券的發行與轉讓,保險、信託、國內、國際的貨幣結算等。更直白一些說,金融是雙向反饋的。而從事金融活動的機構主要有銀行、保險、證券、信託、金融租賃等。這個我們各位是比較了解的,也經常接觸。所以,了解了金融的含義和機構,還需要了解一下中國的金融體系。
2中國的金融體系
我國的金融體系發展的階段大致分為五個階段:
從演化角度看,金融的規范性研究往往是線性的。
就是我們往往以某個演進形態為標准(通常是發達市場經濟體系,如蘇聯、德國、美國甚至於日本等),描述金融體系從非市場化到市場化、從金融資源的低效配置到高效配置的進步途徑,並著重解釋對該標准形態的GAP及原因。
其實,我們從剛才中國金融體系的發展歷程可以發現:自1978年以來,中國金融體系已經朝著市場化、規范化、多元化、國際化的方向演進,中國的金融體系無論是規模還是復雜化程度,均呈非線性地迅速上升:
以上這些變化超乎業界、監管者和政策制定者的普遍想像,會帶來一系列的影響:
積極方面,金融體系的規模和構成均有所擴大,金融機構業務拓展和金融服務能力有所提升,金融市場得到了發展,創新支付發展迅速。這個我們待會要講到的金融科技就是如此。
用一句通俗的話講,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那麼,消極方面的表現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我國的金融體系整體上還是比較落後的。這種落後主要體現在銀行創新的滯後:人行2015年10月宣布取消「利差保護」,而美國早在1986年4月利率就已經徹底市場化,中國遲了將近30年。
3中國金融體系的制度框架與基本問題
當然,我國當前的金融體系是建立在三個基本制度框架之上的:
基於此,也引申出來四個方面的問題:
面對這一系列問題,金融機構其實也一直在尋求解決之道。兩年前我們在與工行、招行交流的時候,他們就已經在探索大數據、人工智慧以及區塊鏈了。而且其危機意識非常強。
4金融科技
正如剛才提到的積極的方面,金融機構一直尋求金融信息化,金融數字化的解決之道。
所以,我提一下,金融科技都發生了什麼。不管是京東提出的FinTech還是螞蟻金服提出的TechFin,我想本質上都是科技與金融的更好的結合,就像我們接下來要探討的金融與區塊鏈如何更好地結合一樣。
金融科技1.0時代
在這一階段,金融行業與科技行業作為並駕齊驅的行業存在,雙方還沒有真正融合,但科技進步已經開始推動金融市場的全球化。自二戰以來,通訊技術與信息科技的高速發展使得金融打破國界,金融機構的跨國投資也大大加速。這一時代金融服務的提供者主要是銀行。
金融科技2.0時代
科技在推動金融在強化全球化趨勢的同時,使得金融服務越來越數字化。金融行業通過傳統 IT 的軟硬體的應用來實現辦公和業務的電子化、自動化,從而提高業務效率。這一期間,金融機構在內部運營方面大量增加IT技術的採用,在許多流程方面已經成功實現無紙化辦公。現在銀行等機構中還經常會討論的核心系統、信貸系統、清算系統等,就是這個階段的代表。
金融科技3.0時代
互聯網金融階段,這個階段金融科技的主力軍是非金融機構的創業型企業,依託互聯網技術與信息通訊技術**提供金融服務或者與金融機構合作推出金融服務。金融業通過搭建在線業務平台,利用互聯網或者移動終端的渠道來匯集海量的用戶和信息,實現金融業務中的資產端、交易端、支付端、資金端的任意組合的互聯互通,本質上是對傳統金融渠道的變革,實現信息共享和業務融合。
金融科技4.0時代
金融業通過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區塊鏈這些新的 IT 技術來改變傳統的金融信息採集來源、風險定價模型、投資決策過程、信用中介角色,因此可以大幅提升傳統金融的效率,解決傳統金融的痛點,代表技術就是大數據徵信、智能投顧。
講到這里,稍微總結一下:金融是信用的中介,金融是雙向反饋的。我們講了中國金融體系,了解了原來工行和招行、平安是同時期成立的,所以我們知道了為什麼工行比其他四大行更活躍更具創新能力。然後我們講了金融科技的發展,帶動了金融科技在信息化數字化方面的更好的發展。
摘抄與:文章:區塊鏈金融的現狀與展望
B. 媒體曝光三年,騙局仍在「轉世」
有些場合,「蓋網」與「壹健哥」的標志會同時出現。圖為山東鄒城一個運營中心前台。 (南方周末記者 李在磊/圖)
(本文首發於2019年5月9日《南方周末》)
裁判文書網一份2017年判決書顯示,「蓋網」基金、原始股沒有國家監管、備案,具有欺騙性,其通過發展下線的方式,獲取高額回報。
中天盛祥核心成員與蓋網、壹健哥基本重疊,宣傳套路大同小異,經營模式也多有雷同。
歷經三次轉世,O2O、互聯網+、共享經濟、區塊鏈技術這些熱門詞彙,被其一網打盡。
音響轟隆,人頭攢動,聲聲「夢想」的吶喊,飛過密密擎起的胳膊。
2019年4月19日,山東濟寧鄒城市喜樂門酒店八樓會議室內,「中天盛祥」項目推介會正在熱火朝天進行中。
「天上掉餡餅的事情已經不少了,就看有沒有人出來接。」高姐喋喋不休,不厭其煩重復著會上聽來的說辭,「別人問哪有這樣的好事,就是有這樣的好事兒。」回程的車上,她神色迷離,情緒久久無法平復。
高姐向南方周末記者介紹,只需投資5萬元,買進一枚叫「中天碼」的二維碼,就可以成為集團合夥人,終生享受業績分成,另外獲贈2萬份區塊鏈「中天積分」。增值潛力無限,輕松賺取幾百倍,甚至上萬倍的收益,「比特幣漲了幾十萬倍,你想想有多厲害」。
中天盛祥全名為中天盛祥 科技 有限公司,2018年8月注冊於北京,法定代表人是寇南南。2019年年初,以中天盛祥為名號的二維碼、區塊鏈產品,在山東、河南、廣東等地迅速蔓延。這家成立不足一年的公司承諾,依託於互聯網革命,在短期內可以實現財富巨額增值。
三年前,寇南南曾經是蓋網旗下公司股東。蓋網涉嫌傳銷,採用「周返利」的模式販售原始股,投資10萬元基金,宣稱兩年內可以收獲20萬元回報(詳見南方周末2016年5月19日報道《我是做互聯網的,還要上市哦》)。
報道刊出不久,蓋網在全國多處運營機構因涉嫌傳銷被查處。此後,陸續有媒體爆出,蓋網原班人馬又以「壹健哥」的名義繼續活動。
南方周末記者追蹤發現,中天盛祥核心成員與蓋網、壹健哥基本重疊,宣傳套路大同小異,經營模式也多有雷同。
當年的報道中,他們曾大力宣傳的產品現已銷聲匿跡,但在頻繁更換的馬甲掩護下,各式嶄新概念被源源不斷包裝出來。歷經三次轉世,O2O、互聯網+、共享經濟、區塊鏈技術這些熱門詞彙,被其一網打盡。
2019年4月19日的推介會,有著成熟完備的模板。鄒城的中天盛祥業務骨幹輪番登場,按照順序,依次介紹了公司的雄厚實力、中天碼的革命性創新,隨後,「發了財」的先行者也現身說法。
眼花繚亂的產業布局,被做成PPT在大屏幕上投放。復雜的加盟模式,需要專業人士用水筆在黑板上講解。
「因為投了馬雲,阿里的前台都成了億萬富翁。」流程行進至闡述商業模式的環節,音樂戛然而止,現場的主講人李總,一字一頓鄭重提醒,「錯過了馬雲,千萬不能錯過今天的機會。」
她解釋,投資5萬元,分配一個中天碼,自己找線下商家洽談,或者公司地推團隊幫助落地,將二維碼鋪設到實體店,對掃碼交易產生的營收進行扣點,這部分扣除可以視作利潤,其中的30%歸投資人所有。
這里應用到他們所謂的「共享經濟」理念。該款軟體號稱提供在線支付功能,張貼了中天碼的商戶,同時入駐中天「分潤軟體」上的「中天社區」,消費者通過中天社區下單,可以享受到九五折優惠。如果推薦新用戶下載這一應用,在別處消費的利潤的30%,歸推廣的商鋪所有。至此,投資人與商鋪不同方式的抽水,稱之為「共享利潤」。
推演過程中,項目造血功能似乎取之不竭。李總把盈利手法做成圖表細細算賬,她舉例說,正常情況下,約定實體店流水的5%—20%作為扣點,按照平均每天萬元的銷售額計算,一年360天的利潤是18萬元,投資人每年可以從中提取30%,也就是5萬多元的收入。李總四十來歲,是鄒城團隊管理層,全套西裝,發型一絲不苟。
這還只是一年的進項,中天盛祥承諾一碼對應一鋪,終生享受利潤分成。不過在投資人李燦偉看來,這些「蠅頭小利」只能算作開胃菜,真正的大魚還在後頭。他自稱是一位事業單位退休員工,家庭積蓄並不充裕,東拼西湊5萬元,購置了一個碼。
每買一個碼,贈送5萬元的等價值藝術黃金,以及2萬份區塊鏈「中天積分」。
「比特幣最早0.3元,最高點一萬五美元,去掉個零,也是上萬倍。」講到虛擬貨幣,李燦偉掏出小本本認真筆記,他對南方周末記者說,中天積分為區塊鏈4.0技術,而且,發行總量固定,黃金錨定價值,比比特幣更有價值。
安徽宿州的小郭,眼睜睜看著父親砸進去上百萬元卻無力阻止。小郭爸爸參與比較早,與鄒城的模式又有不同,充值5萬元的中天「忠誠卡」,贈送5萬元的紅包,卡上的積分可以消費,紅包分期3年返完。
「家庭關系可緊張了。」小郭告訴南方周末記者,自從迷上發財項目,父親變得神神秘秘,不停開會,到外地交流學習,彷彿是在做一件改變世界的大事,「能上市可以100萬變一億,可笑」。
聽完喜樂門酒店的講解,高姐收拾行囊,准備出國開會。在中天盛祥「家人」群里,充斥著4月24日「新加坡全球區塊鏈投資峰會」的消息,高姐和幾位合夥人將親臨現場,「學習最先進的經驗」。
高姐之前做茶葉生意,因為自認找到了一勞永逸的好生意,全職投入新項目。
在高姐眼中,濟寧幾乎每周都舉行的推介會,只是小場面。她去外地參加的千人大會,紅旗招展、掌聲雷鳴,景象之壯觀讓人終生難忘。在中天盛祥的宣傳材料中,單單在 體育 場舉辦的大會就有好幾場,此外,贊助播出的城市春晚、軍民聯歡會也屢見不鮮。
會議重點傳輸的信息,在於展示公司實力。大規模集會,公司老總會站在舞台中央,當眾宣告新簽約的項目。而日常小會議,營業執照、高大上圖片,用幻燈片一遍遍播放。「都是真的,不信你可以上網去查。」高姐對會議上展示的一切深信不疑。
在中天盛祥的宣傳中,中天碼是其核心業務模式。通過掃碼消費產生的利潤抽成,是中天社區以及投資者的主要獲利來源。按照他們估算,這個售價5萬元的二維碼,落地後一年至少能產出5萬多元的收益。
根據中天社區頁面顯示的商家名單,南方周末記者走訪調查了北京市朝陽區、東城區、西城區,以及廣州市天河區、越秀區,共十餘家落地商戶的中天碼運營狀況。
北京的5家商戶中,地址欄顯示為管路1號的一家酒店不存在,而東四北大街的一家雲南菜館、東直門大街的一家火鍋店、大柵欄西街的一家賓館的前台稱,從來沒有聽說過分潤軟體、中天社區或者壹健哥,在線支付也只支持微信或者支付寶。
只有東城區龍潭街道光明中街的一家健身房豎立著中天碼的牌子,但是從未有客人使用過,「你是第一個來問的」。
廣州寺右二馬路的一家美發店已經倒閉,中天社區APP仍顯示營業中。東興南路的一家減肥中心表示,從未有人用過中天社區或者壹健哥的二維碼支付,「沒見誰用過」。天河南二路的一家酒店、保利大廈的一家教育機構當中,工作人員對這一軟體聞所未聞。
在上述減肥中心,掃碼後會出現一個支付頁面,但是停留在「請選擇支付方式」的步驟無法選擇,也無法點擊完成實現支付。
「原先我們這里有貼一個二維碼的,因為像支付寶、微信,客人老是掃錯,我們嫌礙事就撕掉了。」華普廣場的一家茶餐廳收銀員對南方周末記者說。
除了合作商家之外,中天盛祥宣傳稱,直營板塊的營收也十分可觀。分潤軟體主菜單的自營界面介紹稱,它們是中天社區旗下生活類自營電商品牌,通過自營店鋪購買商品,結算時選擇對應的代金券,可以抵扣對應的金額。可是,整個自營區域只能找到4款產品,同樣無法實現在線支付。
央行發布的《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第三條規定,未經中國人民銀行批准,任何非金融機構和個人,不得從事或變相從事支付業務。
南方周末記者查詢央行網站已獲得支付業務許可證的企業名單,沒有發現中天盛祥或者蓋網、壹健哥的名字。
中天盛祥對外宣傳的直營業務板塊,還包括「蓋鮮生」與「蓋象大葯房」。工商資料顯示,這兩家公司全名分別為廣東蓋鮮生 科技 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與廣東蓋象大葯房有限公司,寇南南、鄭永雄是這兩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或股東。
南方周末記者實地探訪發現,蓋象大葯房廣州分公司位於寺右一馬路泰恆大廈的地址,只是另外一家不相干公司內部的一張工位;蓋鮮生位於黃埔大道西76號富力盈隆廣場的辦公室,其實是一家提供公司注冊、虛擬辦公室出租的專業機構。
中天盛祥每次推介會,主講人都會重點宣揚公司的雄厚實力、革命性的創新模式以及廣泛的產業布局。 (南方周末記者 李在磊/圖)
鄒城李總在宣講會上宣稱,凡購買5萬元的中天碼,即可成為中天盛祥的合夥人。她還在大屏幕上展示了總公司獨特的股權結構,其中,合夥人們佔到公司35%的股權,負責技術開發管理的廣州優高久營銷管理有限公司持股35%,而資源方中國經濟新聞聯播網、開元國際金融控股有限公司,持有剩下30%的股份。
在其宣傳中,中國經濟新聞聯播網與開元國際金融控股有限公司,是有著雄厚實力的中資央企,可以幫助中天盛祥拓展、提升業務。
實際上,中天盛祥股權結構十分簡單。工商資料顯示,中天盛祥公司股東只有兩位自然人,分別是持股70%的寇南南,與持股30%的陳道銳,並無央企背景。公司地址位於建國門內大街9號2幢內,該處地址是一家酒店高層的一間辦公室。
PPT宣傳中,中天盛祥的業務線分為農業、 健康 、自然資源、文創和互聯網六大板塊。上文提及的蓋象大葯房屬於 健康 板塊內容,蓋鮮生則歸於農業板塊。
在農業板塊中,還有另外一家名叫蘇州硒谷的重要企業。蘇州硒谷 科技 有限公司的股東很多,但是無論中天盛祥還是寇南南、鄭永雄,都沒有出現在股東名單當中。
另外,互聯網板塊展現的產業最多,除了中天社區以及自營之外,還包括「三眼蛙」「壹健優品」與「雄雄車」幾項內容。
三眼蛙是一款會務軟體,中天盛祥在其間有不少會議內容介紹。三眼蛙的開發者是無錫漢詠 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稱「漢詠 科技 」),是一家新三板掛牌企業,工商資料顯示,漢詠 科技 與中天盛祥並無股權關系。
「只是合作,我們是獨立的公司,不是它們旗下的,只是有它們的一些咨詢,還有會議系統。」漢詠 科技 電話回應南方周末記者說。
鄭永雄也曾在公開場合對壹健優品項目進行過宣傳。壹鍵優品是一款購物軟體,推出拼團搶購與限時搶購兩大活動專區,向消費者分享優惠福利。事實上,這款應用已經難覓其蹤,無論蘋果商店還是安卓商店,均搜索不到,更無法下載安裝。
雄雄車隸屬於廣東雄雄車 科技 信息有限公司,是一家線上線下相結合,為車主提供自助保養服務的平台。查詢工商資料,沒有在股東名單中找到中天盛祥或者寇南南、鄭永雄的名字。
公司地址位於廣州金穗路8號星匯國際大廈11樓,與蓋鮮生情況類似,這個地方也是一家提供公司注冊、虛擬辦公室出租的專門機構。
在文創板塊,中天盛祥號稱擁有兩家上市公司Gate Vendorstures與IPDN。FT中文網發表的一篇名為《一家現金殼公司股價瘋漲之謎》的報道指出,Gate Ventures只是一家在配股中籌集300萬英鎊的空殼公司,並無現實業務。
FT中文網該篇報道刊出前,Gate Ventures已經退市,只是在必達克(BRITDAQ)的網站上可以找得到相關信息。倫敦證券交易所集團回復中國媒體稱,Gate Ventures早已退市,必達克市場不是公共證券交易中心,和倫敦證券交易所沒有任何關系。
2016年南方周末調查蓋網的報道刊出後,蓋網在全國多處運營機構因涉嫌傳銷被查處,多家媒體跟進報道稱,蓋網發展下線「涉嫌傳銷」。
裁判文書網的一份2017年的判決書顯示,「蓋網」基金、原始股沒有國家監管、備案,具有欺騙性,通過發展下線的方式,獲取高額回報,其中,寇某南、鄭某收到了打款。
這還不是第一代「馬甲」。據人民法院報報道,早在2015年,廣東掌上品互聯網 科技 發展有限公司(下稱「掌上品」)通過召開投資者會議的方式,宣傳投資項目,發展下線投資會員,並承諾兩年內連本帶利返還2.6倍至2.8倍的利益,向 社會 公眾非法吸收巨額資金。因此,掌上品負責人李紹增、鄒菲被判處有期徒刑。
工商資料顯示,李紹增還是北京蓋網通傳媒技術有限公司的股東,該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即為鄭永雄。在中天盛祥的宣傳體系中,鄭永雄是商業模式的總設計師,也是公司早期的靈魂人物。
如今居於官方宣傳「C位」的寇南南,比鄭永雄進公司要晚。「有機會就去嘗試一下。」在一次分享會中,寇南南說,2013年下半年他已經退休,在「鄭總」的引薦下對互聯網產生興趣,想重新做一番事業,隨即選擇加盟蓋網。
到了寇南南在分享會上回顧創業歷程的時候,背景牆碩大的LOGO已經變成了「壹健哥」。這一時期,蓋網的那些基金項目不再被提及,社區O2O平台「壹健哥」成為拳頭產品。
壹健哥的開發者為廣州涌智信息 科技 有限公司,寇南南為該公司的董事,鄭永雄原為該公司法定代表人,2017年6月1日法定代表人變更為張志雄。
該公司宣稱壹健哥軟體是線下實體與線上平台的結合,門店為線上提供流量,平台與顧客做互動,為線下促進了消費,「形成了一個完整的O2O閉環」。這時,「O2O」取代了「互聯網+」。
河南一位人士告訴南方周末記者,他父親充值了5萬元的壹健哥「消費卡」。整日念叨著,壹健哥是愛國企業,是互聯網行業的領導者。消費卡承諾返利160周,最終可以拿到手10萬元,可是,錢投進去沒幾個月,返利就宣告中斷。剛開始,解釋為系統升級,再後來被轉成原始股,「現在又搞什麼區塊鏈」。
終於,從蓋網一直「轉世」至中天盛祥的「區塊鏈」階段,兩倍、十倍的收益率,已不再能吊起人們的胃口,中天盛祥的新故事變成了「投資五萬搖身成為億萬富翁」。
C. 如果比特幣成真,大量持有比特幣的人成為巨富,這合理嗎
肯定不合理也不可能成真。
你想一下,比特幣只發行2100萬枚,如果真成世界法定貨幣,你每擁有一枚,就是未來不吃不喝,永遠不用幹活,也相當於擁有這個世界2100萬分之一的財富。
你覺得合理嗎?
比特幣本身是一個通縮貨幣,不符合正常的 社會 經濟秩序,擁有比特幣的人不會再去投資,消費。因為他們手上的貨幣只會越來越值錢。進而流通率降低, 社會 蕭條,經濟和物價一起崩潰。
我記得這個問題在某乎上面回答過,那我就再說一遍。
貨幣本身是沒有任何價值的,它本身就是一張紙而已。他的價值來源於政府站台,來源於多少人認同他的標價。
比特幣也是如此,他的價值就是那一小圈比特幣信徒的狂熱。去年比特幣漲瘋,除了圈內本身人外,基本就是做多機構割投機者韭菜。
比特幣雖然說是去中心化,但實則還是要靠中心化的交易機構交易。
各國政府不可能也不會拋棄自己的法定貨幣,去為比特幣的信用背書。這行為不光蠢,也不符合人類發展。
說白了,比特幣現在真正的應用市場還是黑市,暗網,X錢。而像真正的貨幣實力應用場景,在全世界都少之又少。
我覺得如果你如果想了解幣圈,小額投機試試水就算了,如果真把他當成世界金融秩序的信仰,那就趕緊放棄這個想法。
我不知道區塊鏈未來會不會真的顛覆世界貨幣,但肯定不是比特幣。
就比特幣等數字貨幣來說,在10年前能看到數字貨幣將來的,那是先知,在5年前看到數字貨幣前途的,那也可能翻車。
我們先來看看數字貨幣們現在的樣子。情況是這樣的,BTC在5400美元附近,它的兄弟BCH在273美元的價格上,昨天竟然漲了13%,ETH價格是163美元,XRP的價格是0.3美元,但是它數量多。
在經歷了2017年年底的2萬美元高價位之後,比特幣等數字貨幣就走上了熊市,最低掉到了3000多美元,也就是跌去了85%的價值。這也使得像日本軟銀孫正義這樣的投資老手翻車,據他自己說,在比特幣里虧了1.2億美元。都夠我吃幾輩子了。
在今天,你敢不敢投呢。在今天也同樣不知道明天數字貨幣會不會成。在一件事情還沒有成的時候就加入進去的,那就是風險,高風險就有高回報。同樣高風險也會有大損失。有比特幣信徒信誓旦旦的說比特幣會到25萬美元一個,另一個聽了覺得不過癮,100萬一個,到不了這價位直播吃翔。說這個話的是McAfee,慢咖啡,就是搞殺毒軟體起家的那位美國瘋子。現在還因殺人案面臨美國的引渡。他們說歸說,反正沒人會來為自己的言辭買保險,聽了這些話,投進去錢,結果虧了,也不會有保險賠付。
就像題目講的,如果的東西都是萬一,這事情萬一要是成了呢。萬一的事情,也就是有9999個不成。如此的風險,有幾個能頂得住。我們買理財的話,資管新規不再兜底保本了,就這個很多人都受不鳥,要是投比特幣,9999的可能都是虧,那麼賺9999倍,或者賺幾倍幾十倍,看來也就公平了不是。
就在剛剛,美國有一項調查出來了:11% of the American population owns the major cryptocurrency bitcoin (BTC), according to a new survey published by Spencer Bogart of venture capital firm Blockchain Capital on April 30.11%的美國人口有買了BTC了。
總的人口中2017年有77%的人聽說過比特幣,到2019年4月這個數字增加到了89%。年齡段上細分18-34歲的人中90%知道比特幣。當然,擁有比特幣的人群中,也是這個年齡段的最多,有20%,而人口平均持有比特幣的才11%。
這是比特幣市場比較真實的一個寫照。
作者無意慫恿別人投資數字貨幣,因為這里可能存在潛在的風險。任何新的東西都一樣,謹慎為好。如果成了看似不錯,萬一不成呢,錢就呵呵了。
說實話,我從來就沒搞懂比特幣,也不太想去搞懂,因為比特幣違背了我所受教育的基本的貨幣常識!雖然比特幣從我第一次聽說的幾塊錢倒到最高的2萬美金一個。但是,說比特幣成真,或者比特幣成為未來流通貨幣,或者成為各國貨幣當局認可,而具備合法流通權的人,是真的完全不懂貨幣學的基本常識的人才會這么想和說的出口的人。
所謂的比特幣,盡管我不是很懂,大約知道是一種基於區塊鏈技術的一種演算法,基於演算法的基礎上,按照演算法生成比特幣,並且一度風行全球,卻始終不被諸如巴菲特等人所認同其存在價值的說法。我簡單地總結,比特幣之所以有今天的價格,本質是炒作,尤其中國資本的炒作,且因為炒作的邏輯,持有者不怎麼參與交易和流通導致了流通數量和炒作需求的巨大缺口而持續上漲和炒作。而這個邏輯一旦失效,則雪崩可期!
為什麼說比特幣註定不可能成為全球流通的支付貨幣?這要從貨幣的基本常識說起,實際上,貨幣是一種信用和政府公權力強制發行,即沒有對應的兌換黃金義務和責任,純粹以政府強制力和央行信用作為隱性擔保而發行的強制性流通紙鈔,其對比的是如果在金本位時代,貨幣的信用是綁定黃金,即多少貨幣兌換多少黃金是法定的央行義務和責任。即見票即付的責任,後來因為美國的黃金兌付機制沒有足夠的黃金作為保證之後,美國強制全球協議以布雷頓森林體系所取代金本位之後,從此美元不再具有強制兌換黃金的責任和義務而脫鉤黃金。這也就是為什麼各國黃金儲備主要在美國保管的根本和 歷史 原因,因為需要拿黃金兌換獲得美元!
也就是說,連黃金,都是各國和全球央行貨幣當局的天然敵人,意思就是是各國貨幣的天敵,假設黃金真的按照實際價值具備流通權力,那麼各國的貨幣就會一文不值,因為貨幣屬於信用,其等價和購買力屬於信用擔保和國家權力強制流通而不是剛性以實際儲備的等量於流通貨幣的黃金擔保。如果黃金存在支付權力則沒人會信任貨幣,一張紙而已。
這也就是我看到很多大咖說保值抗通脹買黃金我就想笑,如果央行給予黃金真實的價格,那麼,買黃金肯定是最保值的,但是,黃金天然是央行的天敵,他使得央行信用下發行的貨幣容易存在無法兌換承諾含金量的黃金。
那麼,黃金,尚且難以全球性流通(唯一例外的一種條件就是各國央行破產,或者世界大戰,全球不再信任任何貨幣,包括美元)何況比特幣?從黃金這個角度非常好理解,比特幣必然受到各國央行的抵制,抵制,並非是抵制其存在,而是允許在一定的范圍和程度存在,比如有限的規模,有限的炒作,但是要取代各國貨幣的存在,或者換一個角度說取得流通權,那是完全不可能的。打一個不太准確的比方,如果黃金不是央行的天敵,那麼隨便按照哪國貨幣,就拿美元來說,按照布雷頓森林體系建立的同等時期的黃金購買力和美元購買力來說,黃金現在至少價格應該是每盎司1-2萬美元(可能不太准確,甚至應該達到20萬美元,對比布雷頓森林體系建立的同時期黃金購買力而言),而事實是價格為1100-1300美元,道理就在這里!
從我國比特幣的發展來看,無論是挖礦,還是炒作,我國央行始終非常警惕比特幣,不僅僅是上述我論述的央行天敵,也更多的是跨境和洗錢的違法工具。
因此說,題主所說,比特幣成真,不管是如何成真,都不可能。
盡管目前按照價格,或者賬面來看,的確,擁有一個比特幣的價值不菲,以前用比特幣支付一杯咖啡的事,按照目前比特幣的交易價格來看不可思議,但是從貨幣常識角度來看,其未來法律的風險巨大,越是發展風險越大,越不發達越脫離央行的警戒視力范圍。
最後,奉勸所有投資和炒作比特幣的人遠離比特幣,假設某天,央行下令封殺比特幣,立刻分文不值,因為黃金和比特幣,是紙幣貨幣條件下央行的天敵!
投資比特幣不能看到有人笑就看不到有人哭
2011年前後作為投資比特幣的最佳時間周期很多人是無法抓住這個風口的,當前已經流通於世的1700多萬枚比特幣陷入沉默賬戶永世不出的接近於500萬枚。從這個數據中就可以看到當初是有很多人擁有比特幣的,2010年前後淘寶上還有5元1枚出售的比特幣,99%的投資者是無法想像的未來若干年後,比特幣可以如此值錢甚至一度達到2萬美元的高度。
所以說在任何的投資市場,先知先覺者吃肉後知後覺者喝湯盲目跟風者接盤。 不管是最新的挖礦還是投資比特幣,在這個行業里邊處於一夜暴富奇跡下的人群永遠是最少的。絕大部分的人只是作為一個普通的投資,那麼有贏有虧也就十分的正常,無需眼紅平常心去看待下一個風口就行。
非常合理。從財富分配,風險收益和貢獻大小看。
財富分配是否合理?
問題中有個概念要澄清,大量持有比特幣的人,是指:
1)大量(持有比特幣的人)
2)大量持有(比特幣)的人
先討論命題一,這一群體其實是不存在且無法成為巨富的,看下面這個圖。
本文數據均來自btc區塊鏈瀏覽器(19.1.11), 比特幣的所有地址加起來也不過才2000萬多一點,也就是說使用者只少不多。作為一個全球投資品而言,人數真的太少了,而且我們可以看到,只有2%左右的人擁有超過1BTC,我就不說比特幣有一天漲到月亮上去的事兒了,就算是漲到一兩百萬美金,這些持幣量不足1BTC的人能成為巨富?怕是連套北京的兩居室都買不起吧。所以,不存在大量(持有比特幣的人)成為巨富這一事實。
而且,能拿出幾萬閑錢投資虛擬貨幣的一般都是城市新中產,小額投資也許可以改善他們生活,但無法實現階層躍遷,這是合理的。
再看命題二大量持有(比特幣)的人呢?那這些人如果成為巨富,合理嗎?合理。因為我們得看風險和收益的比例。
風險收益比例合理嗎?
成為巨富不合理的邏輯是風險低,收益高,這些人賺了過於容易賺到的錢。但事實上比特幣大戶或者你所知的莊家都承擔了對應的風險,可以看下面的圖。
持幣量第一名的地址是18年1月才逐步參與交易進來,這是幣價大跌,市場都在喊比特幣歸零的階段,在17年初陸續建倉13萬個比特幣,在大牛市裡也沒怎麼出手,這是做好巨額虧損的准備才進場的比特幣莊家,這個風險遠遠超過大多數有錢人能夠承受的風險資本體量。
我們選擇了排名第一到第十做個參考,前十名的地址里,只有一個是11年入場的,而近期交易頻繁的第十名,是在18年底才進場的,就是大家哭爹喊娘,各大群里靜悄悄的時候。
看到韭菜和莊家的差距了嗎,這些人本來就是大富,如果比特幣成真,他們的成為巨富也是理所應當的吧。不幸的是這些故事都並不屬於你,只好假想出一群早期礦工,一群運氣好的普通人,去完成自己的白日夢。
因為早期的礦工可以很輕易的挖出大量的比特幣,只要拿到現在,就可以輕松的獲得與自己的知識和能力不相匹配的財富,於是有些人就得出結論,這不合理不公平。
早期礦工做了什麼?
早期的礦工大多是極客或是懂金融,哲學,密碼學,經濟學, 社會 學這些各個學科的聰明人,這些人在早期參與的過程里,已經擁有了獲得它的資格,而如果能拿到今天,那也是他應得的。但事實的真相是,早期的礦工可能早就退出了。試想一下,你從電腦里挖出來的莫名其妙的東西有一天,突然值1美元了,你賣不賣?不賣,好,值100美元了,你賣不賣?你看了看,發現你電腦里有1萬個,這個時候不賣的就會覺得自己是傻子了。
大家都在嘲笑1萬比特幣換比薩的故事,事實上,那個程序員在後來接受采訪的時候,並沒有任何後悔,因為當時1萬比特幣不值錢啊,你的知識和能力既然無法駕馭這些未來的變化,為什麼要後悔?能拿到今天的信仰者們都是真英雄,在比特幣宣傳,流通量的減少,和穩定幣價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在那個比特幣系統不夠安全穩定的早期階段功不可沒,他們的知識水平,學習能力,判斷力和承受力都遠超常人,這份財富當之無愧。而事實證明,這樣的人真的少之又少。所以也沒什麼不合理的。
總有些人光看到巨富的機會看不到巨富背後的風險,你以為10萬比特幣算多嗎,不算多,跟你做交易對手的人比比皆是,莊家進場也是要相互博弈的,而且不能隨進隨出,尤其是熊市。這些大戶的體量至少要經歷1-2輪大牛才能達到自由進出的水平,現在都是扛著巨量的風險在冰上行走。
圈裡很多人都等著正規軍入場,正規軍為什麼不入場?風險大啊,入場也就是買10來萬個,跟你博弈的人一大堆,本來自己可以想印多少印多少,何必去一個到處都是對手,還不知道是誰的市場呢,風險和收益不匹配。
趙長鵬賣房抄底,套兩年卻有了世界第一的數字貨幣交易所。
貼吧48萬哥賣房梭哈,套一年卻痛失財富自由。
故事的開頭何其相似,結局卻令人扼腕嘆息,而在我看來,48萬哥成為巨富才是不合理。
空有暴富的心,卻沒有為自己熱愛和相信的東西做一點事情的覺悟,一敗塗地也沒什麼可說的。
所以終歸只能閑錢投資 因為大多數人都是不敢的。
你如果敢,扛得住這種心理壓力,我覺得沒什麼不合理,也許這個 社會 實驗明天就失敗了呢,是不是?怕不怕?
突然看到有人舉了拆遷做例子,說實話,這么一比,拆遷反而是更不合理的那個。
不是嗎?
存在即為合理,認為不合理的只是一種酸葡萄的心裡!
早十年買房的人,可以坐收房租,是否合理?
坐擁黃金地段,拆遷後瞬間實現財富暴漲,是否合理?
生與條件優渥家庭,出生既高起點,是否合理?
早十年第一批互聯網人,現也已經萬貫家產,是否合理?
改革開放初期,第一批下海經商的人,早已經功成名就,是否合理?
看似不合理的表象下,是有你看不到的膽識,魄力,以及智慧的積累和運氣。這是無形財富和有形財富之間的轉換。
樓主說的比特幣成真,應該是指有越來越多人使用比特幣,比特幣得到各國的認可,比特幣成為數字黃金。
從比特幣誕生到現在,已經走過了10年的歷程,從最開始的加密圈慢慢走向普通大眾,使用比特幣的人數是越來越多,了解比特幣的人數一直在擴大。到目前為止,根據statista統計的數據,比特幣錢包用戶數一直在增長。截止2018年4季度,比特幣錢包用戶數達到3191萬。離60億人口,還有很大距離,但是用戶數量一直保持增長,一直走在成真的道路上。
目前為止,還沒有國家定義比特幣是非法的,區塊鏈是非法的。
大量持有比特幣的人成為巨富,是合理的。為什麼說合理呢?這里有機會成本,比別人看的遠還能堅定的執行,到收獲成果時,憑什麼就說不合理呢?有些人看不到這個機會,有人是看到了機會確做不到,看到又能做到,難到不該享受巨富嗎。當然,這裡面也有很大的風險,就是歸零的可能性。看一張比特幣的走勢圖:
比特幣價格波動巨大,有多少人能拿住不放呢?能拿住,拿到比特幣成真的時候,這過程中,已經經歷了多少財富的暴漲暴跌,有多少人能承受資產縮水90%還不拋呢?
比特幣一直沒有成為法幣,也不可能成為法幣,但比特幣是區塊鏈的產品,也是一種數字資產是受法律保護的。
比特幣一直沒成為法幣,但是卻可以在交易所流通,換成法幣,比如國內比較大的火幣和OKCOIN。所以只要你有比特幣就可以換成法幣,也可以用法幣購買比特幣。
在美國兩大期貨交易所已經把比特幣作為標的,以後也會在證券交易所申請ETF。
通過挖礦和炒幣資產大幅升值的人大有人在,但作為一個金融產品,風險依然很大,還是要學會控制風險。
比特幣的定義是數字貨幣,或者說是虛擬貨幣,本質上是一種資產,既然是資產,無論是28定律也好,還是馬太效應也好,都是少部分人佔有大部分資源。這與我們日常生活中的資產,房產等概念相同,然而不同的是,比特幣屬於虛擬貨幣。即使數量有限,現階段也難以達到其他貨幣的效果。
再者,貨幣本身是沒有任何價值的,它本身就是一張紙而已。它的價值來源於政府站台,來源於多少人認同他的標價。比特幣也是如此,它的價值就是那一小圈比特幣信徒的狂熱。去年比特幣瘋漲,除了圈內人外,基本就是機構割投機者韭菜。盡管比特幣具有稀缺、易於分割、數量恆定、流通方便、不可造假、透明安全、去中心等等優勢,但在我國是不被承認的。所以,通俗講,僅僅比特幣是虛擬貨幣這一點,就難以讓廣大群眾所認同。你信,它就值,你不信,它就不值。不過如果真有一天世界變成完全數字化,比特幣成為主流也不是不可能。
比特幣不可能成真,盡管擁有比特幣的人做夢都希望它是真的。這是由比特幣的特點和現代法定貨幣的屬性所決定的。
比特幣用的是區塊鏈技術,這種技術的特點就去中心化,不受某一個中心控制,這種技術很先進,但用在貨幣上就成了它的致命弱點。再來看現代主權國家的法定貨幣,不管是美元、人民幣、日元還是英鎊、法朗、盧布,其發行的數量、方式與時間,都有一套完整的科學方式,不能多也不能少。發行多了,會導致通貨膨脹,少了就會導致經濟發展動力不足,都必須受主權國家完全掌控。任何一個主權國家和政黨,都不可能放棄對貨幣的掌控,因為貨幣在現代 社會 的作用不僅僅是購買這么簡單,它可以達到用其它方式無法完成的政治目的。美元現在在全世界是硬通貨,這是美國憑借其在二戰的戰果以及強大的 科技 、經濟、軍事實力確定的,多少國家的貨幣想取代美元,但都由於實力不夠而望洋興嘆, 歷史 上這種情況的改變往往只有通過戰爭,比特幣憑借一個區塊鏈技術就想取代全世界主權國家貨幣,大家覺得可能嗎?
在不影響主權國家的金融體制、國家安全的情況下,給它一點小小的生存空間,讓一群人自娛自樂,已經是很恩典了,還要幻想全世界人們都用它?
中國政府是一點面子都不給,直接全部轟走,因為比特幣除了洗黑錢、轉移資產、為恐怖分子提供便利之外,還涉嫌擾亂國家金融秩序。
一句話,現代法定貨幣是和國家主權分不開的。沒有國家主權背書,任何貨幣都是自娛自樂的 游戲 。
如果比特幣成真,那一天肯定是到了共產主義 社會 ,沒有國家、沒有階級、沒有剝削、按需分配,不過到那時,貨幣也沒有了,留著比特幣也沒用。
不少人因為比特幣賺錢了,但沒有什麼值得驕傲的,因為他們賺錢是以無數人血本無歸為代價的,你說這合理嗎?
D. seasbridge是那個國家功放
您好,請讓我來回答您提出的問題。首先據我了解Sealchain是一條做資產流轉的金融公鏈!創始人張宇焱Marvin在華爾街投行幹了10幾年,SEAL技術團隊是全球區塊鏈技術排名前50的技術大咖韓非組織的!項目是金融背景正規軍和區塊鏈技術含量非常高的結合!內置金本位穩定幣,用實物黃金抵押,1:1錨定美元。目前在菲律賓等東南亞國家已經有5個落地項目在跑!綜上了解,可以暫時推斷使我們國家的,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可以幫助到您。
E. 電子貨幣未來發展趨勢
電子貨幣是紙幣的替代品,法定數字貨幣是dcep是發展趨勢。
F. 國內正規的區塊鏈平台GUCS是正規的嗎
不正規。
GucS數字貨幣不是傳銷,是屬於區塊鏈的虛擬貨幣,龍頭就是現在很熱的比特幣。數字貨幣風險很大,因為是虛擬的,沒有實際價值,主要靠人氣,沒人氣做不起來就全軍覆沒,全沒了。
這種東西風險還是很大的,投資要謹慎,注意防控,不懂得千萬不要入。
G. 為什麼說,比特幣是被高度控盤的!!!
為了不浪費大家時間,直接把本文重點結論放在開頭:
A 比特幣是被高度控盤的,莊家想它漲它就漲,讓它跌它就跌,比你家寵物狗還聽話些。
B 市場漲跌都隨比特幣,因為在市場共識里,只有比特幣是有價值的,其他幣未來都很有可能會歸零。
一
上學時候,如果你的學習成績好,你會發現你的同學朋友全都是學習好的,如果你的學習成績不好,你的周邊也都是成績差的。
學習好的不願意和學習差的玩,在那時候的潛意識里,學習差的同學是沒有前途的,自己是優秀的,跟他們玩會降低了自己的身價。
在武俠世界裡也是一樣,《神鵰》的郭靖在武功還沒練成時,他會和沙通天這小嘍啰打架,武功很厲害之後,他的對手就是江南七俠歐陽鋒這類厲害角色了,這時候的沙通天,不說和郭靖過招了,能躲多遠躲多遠。
這就是圈子文化。
中國人做生意就是有關系,也就是進入自己需要的資源圈層。
圈子的城牆是很堅固的,沒有圈子共同基因,一般人是很難進來的。爸爸當了市長,兒子可以當縣長,兒子當了縣長,兒媳婦可以當校長。這里的「共同基因」是血緣關系。
如果你沒有某種關系,單純靠自己的努力,估計聯合村長都很難當上。
比特幣也有自己的圈子,或者叫股東圈。持有比特幣的人都是比特銀行的股東。持有1個比特幣的是小股東,持有6位數的是大股東。
生活里你會發現,當你沒錢時,最關心你的是一些貸款機構,更別說能接觸到一些財富機會了。當你有錢時,你不用去刻意找項目,各種各樣的項目方會找到你。你唯一需要做的,就是甄別哪個項目是可以賺錢的。
想成為比特銀行的股東很簡單,買一丟丟btc就是了。想進入他們的圈層就不是那麼簡單了,因為你需要至少持有好幾位數的比特幣。
比如你有十萬比特幣,你就會感興趣誰也有至少十萬個比特幣。有趣的事,他也想找到擁有十萬個比特幣的你。
就想相親一樣,男的對女的有情,女的對男的有意,那麼他們在一起就是很簡單的事了。
於是乎,很快的,這世上所有持有十萬以上的比特幣大戶就會形成一個圈子。這個圈子掌控了很大一部分的比特幣,也就成了比特銀行最大的庄。
莊家是幹嘛的呢?莊家只干兩件事:控盤與洗錢。
二
區塊鏈市場有個很特殊的現象:比特幣漲,其他幣會跟著漲;比特幣跌,其他幣也會跟著跌!
好像幣圈的人都知道這個規律。市值管理團隊,抄幣專業戶都會盯著比特幣的漲跌採取相應措施。
說這種現象特殊,因為全球股市都沒有這類現象。沒聽說過,哪天因為谷歌的股票跌了,所以納斯達克大盤都跟著跌了。
這種現象主要因為,幣圈除了比特幣是大家公認的網路黃金,對它有長遠的堅定價值認可。對其他幣種缺乏信任導致的,不相信其他代幣可以像比特幣一樣,可以風雨洗禮十年二十年。。
我記得2017年,當時的以太坊、EOS是被公認的價值幣種,他們分別擔任著區塊鏈時代2.0和3.0技術。所以那時候,他們也有幾次領航大盤行情上漲。
可惜的是,隨著市場時間的見證,他們並沒有給到市場預期的結果。人們對他們的信心大不如以前,未來不可預期,唯有比特幣千秋萬代。
所以區塊鏈持有者,堅信有一天可以見到100萬一個比特幣。而買其他山寨幣的,都是投機分子,是在賭博。
如果有一天,區塊鏈市場上能出現其他能夠讓大家信任,可以永世長存有價值的代幣,真到那時,市場才算真正走向正規化!
正規軍期待正規化!
H. 區塊鏈就是虛擬貨幣嗎
正規區塊鏈企業不是幣,區塊鏈溯源打擊假冒偽劣虛假信息。
這兩年,區塊鏈這個詞很熱,區塊鏈電商無疑將會是未來十年最大的風口。但是行業亂象叢生,很多人聽到區塊鏈以為就是幣,對區塊鏈有很多的誤解。所以在談區塊鏈之前,先要談區塊鏈思想。
區塊鏈現在大部分人都是理解成「幣」,幣圈幣牌太多了,比特幣這個幣那個幣。其實區塊鏈和幣是毫無關系的,它是一種技術,是一個商業生態,是一種思想,主要是應用在每一個領域當中,它跟互聯網是極度相似的。現在談區塊鏈就像早二十年前的互聯網。二十年前的互聯網,我們都談什麼呢?談它的技術架構、操作系統、語言、伺服器等等這些東西,那時候都說互聯網電子商務是騙人的,因為很多人都沒有接觸過這方面。實際上現在很多人對區塊鏈也是這樣的,尤其是被幣圈搞亂之後,對區塊鏈產生了很大的誤解。
久零區塊鏈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久零是從2016年開始考察籌備,大概有半年時間對區塊鏈方方面面的考察。2017年開始全面投入進入區塊鏈領域。到2020年已經是走到第五個年頭,已經取得很多經驗,在應用方面也取得很多成效。我們是從來沒有去玩過幣的,沒有搞過ICO的。剛開始幾年的時候,我們也沒有發出很多聲音,就是踏踏實實把技術做好、把平台打造好、把瀏覽器做好,往溯源方面去應用。溯源的應用我們從2017年就做得比較好,有很多產品已經推出來了;2018年有一萬多產品在溯源方面應用,2019年更推進一步,今年更是更進一步,在全程可視化這塊全部打通。所以剛開始的時候,我們是在溯源一個領域上面用,從2018年開始我們在整個區塊鏈生態當中全部使用,有區塊鏈溯源、區塊鏈發票、共享經濟、供應鏈金融、通用積分等等方方面面的應用,還有我們打造的平台技術方面的服務等,我們已經全面進入這個領域,而且相對來講做的比較成熟,而且是完全落地的。
再說到為什麼現在區塊鏈火起來?為什麼區塊鏈發展達到「思想」的高度?這是順應時代發展的趨勢的。
我們來回顧一下中國近幾十年經濟發展的歷史。蔣介石時代的財富集中在土豪劣紳軍閥這些人身上,而毛澤東解放大多數老百姓是農民,團結大多數人更適合當時中國的形勢,所以打敗了蔣介石,推翻了土豪劣紳軍閥的官僚主義,把他們的財富做了再次分配,生產力再次發展,完完全全重新做了革命和分配,毛澤東真正實現了為人民服務,讓老百姓過上了好生活。進入大集體時代,人民去農村裡幹活掙工分,根據你掙的工分可以分得多少糧食。到鄧小平時代,覺得這樣不對,可能是效率不高,吃大鍋飯,後來就改革開放,改革開放之後田地根據有多少人分到戶,分到戶之後一下子產量就提高了很多,把所有人的激情給激發出來了,提升了產量、提升了效益。改革開放後,商業工業企業開始發展起來了。
可以看到,經濟發展是根據時代的需求。中國改革開放走了幾十年,從傳統的經濟時代走到了電子商務互聯網的經濟,現在區塊鏈出來了,也是因為互聯網時代財富分配又出現了新的問題。
互聯網時代社會財富又高度集中在幾個平台上,像阿里、騰訊、網路、京東等等,互聯網電商頭頭在金融方面、資源方面的壟斷、在產品等各方面的話語權太強。社會發展完全失去了平衡,財富分配的不均衡,使富者越來越富,窮者越來越窮,沒錢的包括整個中國的工業企業除了壟斷的央企之外,大部分的企業現在很難生存,這個時候就需要再有一種商業的革命,生產力必須要重新分配,重新調整。正好區塊鏈是應運時代需求而生。
區塊鏈的規則機制完完全全是公開公平,不可篡改、去中心化,把機構的寡頭去掉,形成一種共享經濟,共同發展。政府為什麼會那麼支持區塊鏈,因為政府可以全面進入區塊鏈領域來進行監管,而且公民個人的隱私可以得到保護。互聯網中的個人信息是得不到保護的,而區塊鏈中個人的信息是掌握在自己手裡的。互聯網電商時代,寡頭機構壟斷了信息資源,有太多的假冒偽劣的產品、太多的虛假信息,讓我們沒有辦法去分辨。
這個時候區塊鏈去中心監管的規則機制應運而生。區塊鏈不光是技術(在原有互聯網的技術上面做了一些提高和提升),更重要的是它在應用上面,解決互聯網、傳統電商、傳統生態解決不了的問題,比如溯源。互聯網時代的溯源是可以作假的,一個溯源碼貼在哪裡都行,但是區塊鏈溯源就不一樣,區塊鏈的技術是真實的,大家可以一起來參與,通過分布式儲存,每一個參與的人可以都得到這些數據,再通過所有的東西都可以溯源,包括產品、發票可以溯源,包括一個人發一條信息都可以溯源、儲存、保真。
區塊鏈溯源從原材料開始,再到生產加工,再到入庫、銷售等等,每一個環節要全程可視化,要有圖片,要有視頻,要有文字,會留下每一個環節的痕跡。這樣的機制才能在現在假冒偽劣太多、缺乏信任的情況下,做到讓所有人完完全全信任,做到公平公開透明。簡而言之,區塊鏈要解決的就是互聯網解決不了的問題。
說到區塊鏈,很多人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比特幣。比特幣實際上對這個世界的貢獻,是提出了一種規則和機制。比特幣本身沒什麼價值的,它沒有產品,沒有依託。但是它技術和理念是很好的,因為這種技術是做不了假的,這種技術的源代碼都是開源的,可以共享的,它的技術是用了區塊鏈的思想。
區塊鏈這種規則和機制一出來就受到大家的追捧,但是這幾年時間又被幣攪渾了,那種幣簡直是騙人的,簡直是跟區塊鏈背道而馳,反而讓大家對區塊鏈不信任了,因為大家對區塊鏈是不夠了解的,以為區塊鏈就是幣。因為對一個領域想要了解,就像久零區塊鏈已經走入第五個年頭,天天都是在搞區塊鏈生態、區塊鏈溯源、區塊鏈數字積分、區塊鏈技術開發、區塊鏈瀏覽器的開發等等,在這個領域當中,還是在不斷學習,因為一個領域要想學習透是非常不容易的。為什麼我們在做的這幾年都是非常有動力,是因為知道它的一個大的趨勢和來臨。就像早20年的互聯網,很多人不相信、不理解、置若罔聞,但是早10年,騰訊、阿里、華為這些大企業就起來了,那同時現在這個機會放在我們面前,我們能否抓住呢,這是值得大家思考的問題。
最後也要跟大家再明確一點,區塊鏈壓根跟幣無關。
正規的區塊鏈企業,政府是有要求和認證標準的。
標准:3個基本要求(要有專利,軟著,在國家級區塊鏈園區注冊公司,實繳注冊資本,有專用的區塊鏈研發資金),4個落地應用標准(必須有區塊鏈瀏覽器、網站,有區塊鏈應用場景、有區塊鏈產品),5種區塊鏈專業人才(區塊鏈金融專業人才,區塊鏈數字專業人才,區塊鏈信用管理專業人才,區塊鏈軟體開發專業人才,區塊鏈加密技術專業人才,本科以上入職超一年員工),可以得到6項基本補助。
區塊鏈行業魚目混珠,做幣做ICU的至少有幾萬家,都說自己是正規的,但是能不能拿出這些證件呢。文件指出,只要公司有數字貨幣或ICO,就不是區塊鏈公司。
在這時代背景之下,區塊鏈的思想、規則機制、去中心監管、隱私保密分布,能夠保護到大家的利益,能夠使生產力資產重新分配,不能讓利益太集中在某一些寡頭和機構的身上,讓大家共同參與,讓大家把自己的能量一起發揮出來,打擊假冒偽劣,偷稅漏稅、打擊虛假交易,做一個保護老百姓利益的、良心的、能夠提供造血功能的生態圈,這是區塊鏈真正的目的。
I. 區塊鏈培訓機構有哪些
目前區塊鏈培訓機構不在少數,包括黑馬程序員、孔壹學院、深創學院、巨推學院、51CTO等,培訓費用也從幾百元至幾萬元不等。
總體來看,線上學習雖然價格便宜,時間靈活,但線上課程較為適合通識類的知識,並不是區塊鏈培訓的主力軍。
像這種技術性和操作性較強的課程通常都線下學習更佔有優勢,但對於零基礎的小白來說,幾個月的時間掌握一門編程語言已是難事,更別說可以實踐綜合性區塊鏈技術了。
與傳統的線下數月的培訓時長相比,一些短期訓練班、訓練營則顯得更加「夢幻」。它們一般都擁有豪華的講師團隊,培訓時間在一周到六周不等,學費均在20000元以上,主打高端培訓,以某學院為例:
該學院號稱專注區塊鏈技術研發與區塊鏈技術教育,致力於打造成為區塊鏈技術開發第一學習平台。學院研發實力雄厚,擁有多項目區塊鏈領域的發明專利。
教學團隊由清華大學、牛津大學、芝加哥大學、中科院大學等國內外知名高校的博士及專家組成,並長期從事區塊鏈技術研究、軟體開發等工作。
某學院課程安排
如此的高效學習,讓人不得不感嘆,果然是由知名高校博士及專家組成的教師團隊,可以在短短不超過150個小時的時間內讓學員掌握區塊鏈相關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