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區塊鏈知識 » 三問區塊鏈全文

三問區塊鏈全文

發布時間: 2024-08-22 19:53:45

㈠ 鍖哄潡閾炬傚康鑲″叚榪炴定

鍖哄潡閾炬妧鏈搴旂敤鍓嶆櫙鏋佷負騫挎硾錛屽挨鍏舵槸閲戣瀺棰嗗煙鐨勬暟瀛楄揣甯併佽法澧冩敮浠樼瓑絳夈傝繎鏃ワ紝鍖哄潡閾炬傚康鑲″叚榪炴定錛學ind鍖哄潡閾32鏀姒傚康鑲″叏閮ㄤ笂娑錛屾棤涓涓嬭穼銆傞偅涔堬紝鍖哄潡閾炬傚康鑲¢緳澶存槸璋佸憿錛熸垜浠鏉ヤ簡瑙d笅鍚с

鍖哄潡閾32鏀姒傚康鑲″叏閮ㄤ笂娑

緇忓巻榪囧勾鍓嶇殑涓杞鏆存定鏆磋穼錛屽尯鍧楅摼姒傚康鑲℃槬鑺傚悗瓚佺儹鐖嗗彂錛岄噸鎷懼崌鍔匡紝騫村悗寮鐩樿繛緇6涓宸ヤ綔鏃ヤ笂娑錛學ind鍖哄潡閾炬寚鏁版定閫400鐐廣備粖澶╋紝Wind鍖哄潡閾32鏀姒傚康鑲″叏閮ㄤ笂娑錛屾棤涓涓嬭穼錛屽叾涓鐢ㄥ弸緗戠粶錛600588錛夈佸崜緲肩戞妧錛002369錛夋定鍋滃皝鏉匡紝嫻欏ぇ緗戞柊錛600797錛夊嚑榪戞定鍋滐紝鍙︽湁7鏀鑲$エ娑ㄩ5%錛3鏈堝畬緹庡紑灞銆

鏈杞鍖哄潡閾劇殑鐏鐑鍔垮ご鍦ㄦ槬鑺傛湡闂寸敱鈥3鐐歸挓鏃犵湢鍖哄潡閾劇ぞ緹も濆紩鐖嗭紝浼楀氬ぇ浣絝欏彴錛岃嚜濯掍綋韞鐑搴︾倰浣滐紝鍦ㄧ綉緇滀笂鎺璧峰0嫻錛屾粴闆鐞冭埇寮曞彂瓚婃潵瓚婂氫漢鍏ュ潙鍥磋傦紝榪戞棩浜烘皯鏃ユ姤涓夐棶鍖哄潡閾撅紝鍦ㄧ儹嫻涓鍐嶆巰涓娉㈠皬楂樻疆銆

鍦╓ind鍖哄潡閾炬傚康鑲$殑32鏀鑲$エ涓錛岃繎5鏃ラ櫎鍋滅墝鐨2鏀鑲$エ澶栧叾浣欏叏閮ㄤ笂娑錛25鏀鎴愬垎鑲℃定閫5%錛岃繎5鏃23鏀姒傚康鑲′富鍔涘噣嫻佸叆鍏辮17.68浜垮厓錛7鏀姒傚康鑲′富鍔涘噣嫻佸嚭1.77浜垮厓錛屾暣涓鏉垮潡涓誨姏鍑嫻佸叆15.91浜垮厓錛32鏀鑲$エ涓浠1鏀閬鍑忔寔璇勭駭錛屽叾浣19鏀鑲$エ鑾峰炴寔鎴栦拱鍏ヨ瘎綰с

璋佹槸鍖哄潡閾炬傚康鐨勯緳澶達紵

楂樹紵杈撅細錛300465錛変富钀ヤ笟鍔★細鐜版湁涓昏惀涓氬姟鍒嗕負涓ゅぇ鍧楋紝閲戣瀺淇℃伅鍖栧拰閲戣瀺縐戞妧鏈嶅姟銆佺Щ鍔ㄤ簰鑱旂綉钀ラ攢銆傝耽鏃惰儨錛氾紙300377錛変富钀ヤ笟鍔★細涓洪噾鋙嶆満鏋勭殑璧勪駭綆$悊鍜岃祫浜ф墭綆′笟鍔$郴緇熸彁渚涚郴緇熻В鍐蟲柟妗堝拰鏈嶅姟銆傞炲ぉ璇氫俊錛氾紙300386錛変富钀ヤ笟鍔★細涓烘櫤鑳藉崱鎿嶄綔緋葷粺鍙婃暟瀛楀畨鍏ㄧ郴緇熸彁渚涙暣浣撹В鍐蟲柟妗堝拰鏈嶅姟銆

㈡ 三問區塊鏈 什麼是區塊鏈

三問區塊鏈:什麼是區塊鏈
近段時間,有關比特幣的新聞非常吸睛,區塊鏈也跟著火了一把。資本市場上,各種區塊鏈概念股的股價漲跌猶如過山車般驚心動魄。從反應敏銳的資本市場可以看出,區塊鏈正站上風口,受到各方高度關注。
什麼是區塊鏈?
一種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賬本資料庫,沒有中心,數據存儲的每個節點都會同步復制整個賬本,信息透明難以篡改
近幾年,越來越多的機構開始重視並參與區塊鏈技術研發。從最初的比特幣、以太坊,到各種類型的區塊鏈創業公司、風險投資基金、金融機構,貼上「區塊鏈」標簽,立馬就「金光閃閃」。不僅如此,很多人的微信朋友圈也被各種解讀區塊鏈的文章刷屏。
那麼,到底什麼是區塊鏈?
工信部指導發布的《中國區塊鏈技術和應用發展白皮書2016》這樣解釋:廣義來講,區塊鏈技術是利用塊鏈式數據結構來驗證與存儲數據、利用分布式節點共識演算法來生成和更新數據、利用密碼學的方式保證數據傳輸和訪問的安全、利用由自動化腳本代碼組成的智能合約來編程和操作數據的一種全新的分布式基礎架構與計算範式。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何飛進行了通俗解釋:「簡單地說,區塊鏈就是一種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賬本資料庫。」去中心化,即與傳統中心化的方式不同,這里是沒有中心,或者說人人都是中心;分布式賬本資料庫,意味著記載方式不只是將賬本數據存儲在每個節點,而且每個節點會同步共享復制整個賬本的數據。同時,區塊鏈還具有去中介化、信息透明等特點。
「區塊鏈技術本質上是一種資料庫技術,具體講就是一種賬本技術。賬本記錄一個或多個賬戶資產變動、交易情況,其實是一種結構最為簡單的資料庫,我們平常在小本本上記的流水賬、銀行發過來的對賬單,都是典型的賬本。」騰訊金融科技智庫首席研究員王鈞說,安全是區塊鏈技術的一大特點,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是分布式的存儲架構,節點越多,數據存儲的安全性越高;二是其防篡改和去中心化的巧妙設計,任何人都很難不按規則修改數據。
以網購交易為例,傳統模式是買家購買商品,然後將錢打到第三方支付機構這個中介平台,等賣方發貨、買方確認收貨後,再由買方通知支付機構將錢打到賣方賬戶。由區塊鏈技術支撐的交易模式則不同,買家和賣家可直接交易,無需通過任何中介平台。買賣雙方交易後,系統通過廣播的形式發布交易信息,所有收到信息的主機在確認信息無誤後記錄下這筆交易,相當於所有的主機都為這次交易做了數據備份。即使今後某台機器出現問題,也不會影響數據的記錄,因為還有無數台機器作為備份。
提到區塊鏈,很多人就把它與比特幣聯系在一起,不少人甚至把區塊鏈等同為比特幣。何飛說,比特幣是區塊鏈的一種呈現方式,但區塊鏈並不等同於比特幣。區塊鏈是比特幣的底層技術和基礎架構,而比特幣是區塊鏈的成功應用,但並不意味著區塊鏈只能應用到比特幣上。
區塊鏈有什麼用?
能解決金融、公益、監管、打假等很多領域的痛點難點,但有不少適用條件
金融服務是區塊鏈技術的第一個應用領域。運用區塊鏈技術能解決支付、資產管理、證券等多個領域存在的痛點。
以支付領域為例,金融機構特別是跨境金融機構間的對賬、清算、結算的成本較高,涉及很多手工流程,不僅導致用戶端和金融機構後台業務端等產生高昂的費用,也使得小額支付業務難以開展。區塊鏈技術的應用有助於降低金融機構間的對賬成本及爭議解決的成本,顯著提高支付業務的處理效率。另外,區塊鏈技術為支付領域帶來的成本和效率優勢,使金融機構能更好處理以往因成本過高而被視為不現實的小額跨境支付,有助於實現普惠金融。
比如,為解決金融機構間對賬成本高的問題,2016年8月,微眾銀行聯合上海華瑞銀行推出微粒貸機構間對賬平台,這也是國內首個在生產環境中運行的銀行業聯盟鏈應用場景。微眾銀行區塊鏈首席架構師張開翔認為,傳統「批量文件對賬」模式長久以來未能解決的成本高問題,正是區塊鏈技術的用武之地。隨後,洛陽銀行、長沙銀行也相繼接入機構間對賬平台,通過區塊鏈技術,優化微粒貸業務中的機構間對賬流程,實現了准實時對賬、提高運營效率、降低運營成本等目標。截至目前,平台穩定運行1年多,保持零故障,記錄的真實交易筆數已達千萬量級。
在公益領域,區塊鏈技術也大有可為。螞蟻金服涉及區塊鏈的首個應用場景就是公益,幫助一群聽障兒童獲得一筆善款,然後運用區塊鏈技術促進公益更加開放透明。螞蟻金服技術實驗室高級產品專家胡丹青說:「區塊鏈公益平台就像是我們在互聯網上構建了一個專門用於郵寄資金的郵局。用戶捐的每一筆錢,我們都會打包成一個包裹,這個包裹通過區塊鏈平台傳遞,每經過一個節點,我們都會蓋上一個郵戳,最後送到受捐人手上。這樣可以保證用戶捐的每一筆錢都是透明、可追溯、難以篡改的。」
在商品打假方面,區塊鏈技術可以大顯身手。胡丹青介紹,螞蟻金服將區塊鏈技術用在了正品溯源上。目前,已有部分來自澳大利亞、紐西蘭的海淘商品比如奶粉,用支付寶掃一掃,就能知道是不是正品。「跟此前商家自錄入商品信息不同的是,區塊鏈是讓多位『記賬師』公正、獨立、不可抵賴地完成記賬。」
對於金融監管,區塊鏈技術也能發揮一技之長。2017年金融區塊鏈合作聯盟(深圳)發布的《金融區塊鏈底層平台FISCOBCOS白皮書》認為,區塊鏈為金融監管機構提供了一致且易於審計的數據,通過對機構間區塊鏈的數據分析,能夠比傳統審計流程更快更精確地監管金融業務。例如,在反洗錢場景中,每個賬號的余額和交易記錄都是可追蹤的,任意一筆交易的任何一個環節都不會脫離監管視線,這將極大提高反洗錢的力度。
有業內人士認為,區塊鏈1.0主要針對數字貨幣;區塊鏈2.0針對智能合約,可以應用在金融市場中;區塊鏈3.0適用的場景將會更多,甚至會開創一個「區塊鏈時代」。
何飛認為,區塊鏈確實能解決很多領域的痛點難點,但區塊鏈不是萬能的,也有很多適用條件。
比如,區塊鏈技術去中心化的特點適合多方參與的場景,如果只是單邊或雙邊參與價值就不大。由於需要每個節點都去核對,區塊鏈技術也不適用那些高頻交易的活動。
再如,區塊鏈強調的是公開透明,並不適合對數據隱私要求特別高的場景。
區塊鏈會成新風口嗎?
技術目前還不太成熟,要警惕概念炒作,特別要區分是技術創新還是集資創新,不能為了區塊鏈而區塊鏈
區塊鏈概念這么火,未來會成為又一個「互聯網+」嗎?
近年來,區塊鏈的發展生態逐漸得到改善與豐富。業內人士認為,擁有國家政策扶持,得到廣泛關注和資金支持,區塊鏈技術能實現逐步穩定進步。區塊鏈技術上行前景雖廣闊,但對此也要保持一顆平常心。
「盡管眼下區塊鏈大熱,但我們仍然認為,它還處於一個非常早期的階段。」胡丹青說,區塊鏈概念目前存在虛熱,不是熱在拿技術解決現實問題,而是熱在集資圈錢、炒作估值,尤其是熱炒的絕大部分所謂ICO(首次代幣發行)都是集資工具創新,跟技術創新無關。
區塊鏈技術確實能創造很大的價值,但一些風險也不容忽視。
「區塊鏈技術還不太成熟,可應用場景比較有限,更應警惕資本市場炒作概念。」何飛說,區塊鏈熱潮的背後免不了會有一些搞噱頭想投機的公司,他們並沒有真正開展業務,只是企圖到資本市場撈一筆就走,要謹防由此出現「劣幣驅逐良幣」,導致真正想開展業務的機構退出市場,影響區塊鏈技術的應用。
胡丹青建議,對於目前的區塊鏈熱,監管部門應更主動地介入,區分是技術創新還是集資創新,鼓勵政府組織、有公信力的專家、行業參與者共同幫助公眾辨識,全面遏制區塊鏈名義下的集資創新,讓ICO實際控制人必須為集資行為承擔責任。「判斷是技術創新還是集資創新的依據其實很清楚,即是否以信任為始,是否通過解決信任問題創造了實際價值。」
今後更好地推廣和使用區塊鏈技術,還需繼續完善基礎設施、加強相關法律政策制定等。
王鈞認為,共識演算法等區塊鏈的核心技術尚存在優化和完善的空間;另一方面,區塊鏈的處理效率還難以達到現實中一些高頻度應用環境的要求。目前主流的區塊鏈技術平台均發源於國外,國內的區塊鏈技術服務商要耐心地從底層開發做起,做到技術自主可控,爭取引領全球區塊鏈技術發展。擁有區塊鏈應用場景的企業,要積極擁抱新事物,同時科學評估上鏈需求,不能為了區塊鏈而區塊鏈。

㈢ 鏈榪戝ぎ瑙嗙殑鍖哄潡閾句笁闂鏈変粈涔堝獎鍝嶆柊闂婚噷璇寸倰甯佹槸鍚﹁繚娉曚簡鍚

鍦ㄨ繎鏈熺殑鏂伴椈閲岋紝涓昏佹秹鍙婂埌3涓浜猴紝涓涓鏄鏉庣瑧鏉ワ紝鏉庣瑧鏉ヤ笉蹇呭氳達紝闄や簡浠栦互澶栵紝榪樻湁鍙﹀栦袱涓錛屾湁涓涓浜哄仛鏉犳潌琚瑲kex鍧戜簡1000涓囷紝榪樻湁涓涓浜轟粠鍑犱竾鎶勫埌涓婁嚎涔嬪悗錛屽氨鑷宸辯粍寤哄鉤鍙般傝繖涓鏂伴椈閲岄潰鏈夎〃鏄庯紝鎶勫竵涓嶈繚娉曪紝緇勫緩鍥藉栬祫璐ㄥ鉤鍙頒篃涓嶈繚娉曪紝浣嗘槸闇瑕佺泩浜忚嚜璐熴傞櫎姝や箣澶栵紝鏂伴椈榪樺簷鍚嶏紝絀烘皵甯佸洟闃熼潪娉昳co錛屽拰騫沖彴鐨勪笉閫忔槑鏆楃辨搷浣溿備篃灝辨剰鍛崇潃鍔ㄦ佺洃綆¤佹潵浜嗭紝鐜板湪騫沖彴鍦ㄥ浗澶栬倝韜鍦ㄥ浗鍐咃紝娌℃湁鍗婃墦榪涜岀洃綆★紝濡傛灉鍐嶅己紜鐐癸紝浼拌″湪鍥藉唴鑲夎韓涔熻佸嚭璧幫紝鐜板湪榪欒兘鍋氱殑浼拌″氨鏄鏀鵑偅浜涘鉤鍙板洖鏉ワ紝鐒跺悗榪涜屽姩鎬佺洃綆★紝姣斿傝寸◣鏀訛紝椋庢帶錛岃祫閲戠洃鎺х瓑闇瑕佸叏閮ㄦ彙鍦ㄦ斂搴滄墜涓娿
鎴戜滑閫氳繃浠ヤ笂鍏充簬鏈榪戝ぎ瑙嗙殑鍖哄潡閾句笁闂鏈変粈涔堝獎鍝嶆柊闂婚噷璇寸倰甯佹槸鍚﹁繚娉曚簡鍚楀唴瀹逛粙緇嶅悗,鐩鎬俊澶у朵細瀵規渶榪戝ぎ瑙嗙殑鍖哄潡閾句笁闂鏈変粈涔堝獎鍝嶆柊闂婚噷璇寸倰甯佹槸鍚﹁繚娉曚簡鍚楁湁涓瀹氱殑浜嗚В,鏇村笇鏈涘彲浠ュ逛綘鏈夋墍甯鍔┿

㈣ 五大賽道、八位專家,銀行局中人眼裡的AI江湖

誰說大象不能跳舞?

2020於全體銀行而言,是一場無預告的終極考驗,一輪最直觀的金融 科技 對決。疫情讓網點流量驟降到接近於0,全方位挑戰銀行線上服務水平,檢驗那些連年增加的 科技 投入,有多少真正變作數字化、智能化的一點一滴。

踏進2021,銀行們迎來周密復盤、整裝待發的最好時間節點。

在過去這一年,銀行更努力地擺脫大象轉身的刻板印象,告別以往被各路創新推著走的窘況,試圖在金融 科技 和數字新基建的浪潮里承擔更主動、開放的角色,以輕快敏捷的步伐持續向前。

沒有一家銀行不想擁抱AI,沒有人願意錯過數智化轉型的未來。在梳理數十家銀行AI全布局,以及 「銀行業AI生態雲峰會」 多位嘉賓的分享過程中,我們逐漸發現銀行業AI的那些挑戰和困境,那些艱險之處同樣是機遇所在。

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

銀行業AI,首先被AI本身正面臨的數據困境,和日漸收緊的數據監管尺度攔住。

在技術維度不斷向前奮進的同時,銀行必然要思考的一個議題是:業務創新與隱私保護如何兼顧?

雷鋒網AI金融評論主辦的 《聯邦學習系列公開課》 曾對這一問題展開過系統深入的探討。第一節課上, 微眾銀行首席人工智慧官楊強 就直接點明:「人工智慧的力量來自於大數據,但在實際運用過程中碰到更多的都是小數據。」

平安 科技 副總工程師王健宗 也在課上指出,「傳統的AI技術必須從海量的數據中學習或者挖掘一些相關的特徵,利用數學理論,去擬合一個數學模型,找到輸入和輸出的對應關系,比如深度學習中訓練網路的權重和偏置,模型效果與數據量級、質量、以及數據的真實性等有著密切的關系。」

一個典型例子就是銀行信貸風控:現在大部分AI應用都由數據驅動,信貸風控更需要大量數據訓練,但大額貸款風控的案例又非常少。「要是來做深度學習模型,只用少量這種大額貸款的樣本遠遠不夠。」楊強解釋。

小數據需要「聚沙成塔」,同時又面臨侵犯隱私的可能。為此,網路安全與數據合規領域的立法進入了快車道,濫用數據和爬蟲也受到過嚴厲整治。

雖然目前《數據安全法》還只是處於草案的狀態,但是草案明確提出要關注數據本身的使用,需要在保護公民組織、相關權益的前提下,促進數據為關鍵要素的經濟發展。

數據被稱作是新時代的油田,但銀行該怎樣通過AI摸索出更高效、更合規的開采工具?

在「銀行業AI生態雲峰會」第一場演講中, 微眾銀行區塊鏈安全科學家嚴強博士 就對銀行必備的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思維,進行了深入討論。他指出:

在數字經濟時代下,銀行業AI發展 必須要尊重「數據孤島」作為數據產業的原生態,隱私保護技術則是打破數據價值融合「零和博弈」的關鍵,需要打通隱私數據協同生產的「雙循環」。

區塊鏈 是承載數據信任和價值的最佳技術,對於隱私計算和AI應用中常見的數據品質等難題,都可以通過區塊鏈進行互補或提升效果。

聯邦學習、TEE可信計算、安全多方計算等多個AI技術路線也正嘗試落地於銀行的核心業務場景。

AI金融評論了解到,除了微眾銀行, 江蘇銀行 2020年也已開展聯邦學習方向的 探索 ,他們與騰訊安全團隊合作,基於聯邦學習技術對智能化信用卡經營進行聯合開發和方案部署,在聯邦學習技術支持下進行金融風控模型訓練。

銀行資料庫

以「數據」為線,銀行前中後台的升級軌跡清晰可見。

如果說前些年的銀行 科技 ,討論度更集中在前台智能化應用,那麼如今中後台建設開始更多地來到聚光燈下,討論它們為銀行數字化轉型呈現的價值和意義。

這當中的一個重要模塊,就是 銀行資料庫 的改造升級。

我們曾經報道,Oracle自進入中國市場以來,在銀行資料庫市場,一直具有壓倒性優勢,也是許多銀行的采購首選。

由於長期使用Oracle,不少銀行形成較嚴重的路徑依賴。平安銀行分布式資料庫技術負責人李中原也曾向AI金融評論表示,系統遷移和重新建設需要大量成本,從單機變為多機群體,故障發生的故障發生的概率和維護成本都會加大,對整體系統運維將是巨大挑戰。(詳見 《銀行業「求變」之日,國產資料庫「破局」之時》

但隨著銀行業務創新需求愈發復雜,傳統資料庫在技術邊界、成本、可控性方面越來越不相匹配;采購資料庫的來源單一也讓銀行陷入非常被動的處境。

而雲計算的出現,讓Oracle在資料庫市場接近壟斷的地位有所動搖,各大互聯網雲廠商殺入戰場。

騰訊雲副總裁李綱就表示,雲化資料庫勝在成本低、易擴容兩大特點,任意一台X86的PC伺服器就可以運行,理論上也有著無限的橫向擴展能力,這都是Oracle等傳統資料庫難以企及的優點。

中國數千家銀行由此獲得更多選擇餘地,開始從集中式資料庫遷移到分布式資料庫,一場事關「大機下移」的漫長征途就此展開。

這場變革已有先行者,例如 張家港行 在2019年就將其核心業務系統放在了騰訊雲TDSQL資料庫上,傳統銀行首次為核心系統選用國產分布式資料庫;2020年,平安銀行信用卡的核心系統也完成切換投產,新核心系統同樣採用了國產資料庫。

在「銀行業AI生態雲峰會」上, 騰訊雲資料庫TDSQL首席架構師張文 就深入分享了張家港行和平安銀行這兩個典型的資料庫遷移轉型案例。

平安銀行 為例,其體量之大,意味著應用改造更具挑戰性。張文解釋道,為了配合此次改造,應用引入了微服務架構對應用進行了拆分和解耦。對賬號的分布進行了單元化劃分,以DSU為一個邏輯單元,單個DSU包含200萬個客戶信息,單個DSU同時處理聯機和賬務兩種業務。

但國產分布式資料庫也同樣還在成長當中,張文也指出了目前金融級分布式資料庫面臨一系列挑戰點,除了有可伸縮、可擴展的能力,更要解決高可用性、數據強一致性,同時 探索 更具性價比的性能成本,以及為金融機構打造更易上手的、更產品化的成熟解決方案。

中台建設

「中台建設」這個熱門關鍵詞,不再是互聯網公司的專屬。銀行也不例外,甚至更需要中台。

銀行這樣的大型機構,架構極其復雜,還有跨部門多團隊的協作,海量數據日積月累之下如同年久失修的危樓,更需要及時、持續的治理。

在看來,銀行擁有大量的數據、技術和人才,資源卻往往「各行其是」,部門之間沒有配合意識、獨立造煙囪;技術流於表面,無法鏈接、深入,這造成了銀行資源的大量浪費。

中台 的體系化建設和順利運轉,才能將這龐大體系中的「死結」一一梳開。

建設銀行 監事長王永慶就曾指出:中台建設是商業銀行數字化經營轉型的關鍵環節,認為商業銀行數字化轉型的必然歸宿是生態化、場景化。

盡管商業銀行在多年經營過程中沉澱了一定的競爭優勢,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內部生態系統,但目前仍是封閉的、高冷的,還無法滿足數字經濟對開放式生態化經營可交互、高黏性、有體感、無邊界的要求。

因此,建行也已在數據中台先行一步,其落地上概括為5U(U是統一的意思),包括統一的模型管理、統一的數據服務、統一的數據視圖,統一的數據規范以及統一的數據管理。

為求輕松支撐億級用戶,實現高時效、高並發場景化經營, 招商銀行 近兩年也在中台和技術生態體系的建設上持續發力。去年年底發布的招商銀行App 9.0,迭代需求點超過1800項,「10+N」數字化中台建設就占據了相當的比重。

如何構建金融機構需要的數據中台?

在「銀行業AI生態雲峰會」上, 360數科首席科學家張家興 就用「三通三快」概括了數據中台的標准:

金融機構面對著海量用戶、復雜業務,一個優秀的數據中台,必須是達到多業務打通,內外數據互通和用戶關系連通,同時還要做到數據的實時處理快、使用快、需求響應快。

他進一步強調,數據與AI融合得非常緊密,如果數據中台和AI中台各自建設,兩者之間將不可避免地存在割裂的現象。

基於此,360數科也推出了自己的數據AI融合中台,將最上層數據平台,到中間數據服務支撐的平台服務,再到整個數據資產的管理,到最下面整個數據技術架構的設計都進行調整,並且將自身沉澱的AI能力嵌入其中。

張家興也在雲峰會的演講上透露,360數科研發了一項聯邦學習技術——分割式神經網路,通過神經網路在高維空間,Embedding不可逆的特性,使得不同參與的數據合作方只需要傳遞Embedding向量,見不到原始數據,但最終可以使模型產生目標效果。

銀行信貸智能風控

而在過去一年裡,銀行信貸風險管理,仍然是最引人關注的方向之一。

關注度一方面來自於,受疫情影響而劇增的貸款逾期和壞賬風險,如何藉助技術手段「端穩這碗水」,把握好信貸支持尺度,成為銀行、消金公司和風控技術服務商們的開年大考。(詳見 《信貸戰「疫」:一場給風控的開年大考》

而另一方面,2020年下半年起,針對金融 科技 或是互聯網金融的監管「紅線」逐漸清晰。例如《商業銀行互聯網貸款管理暫行辦法》,其中就明確提出了對商業銀行的風險管控要求,和對合作機構的管理規范。

盡管結合AI、大數據的智能風控在銀行 科技 應用中不再新鮮,但這並不意味著智能風控已經足夠成熟—— 數據資源壁壘、自有數據累積、數據特徵提煉、演算法模型提升 ,被認為是大數據風控目前所面臨四大困境。

某商業銀行負責人就曾表示,在模型建設和模型應用過程中普遍存在數據質量問題,包括外部數據的造假(黑產欺詐)和內部數據的濫用等,在模型迭代方面,很多銀行只追求迭代的速度和頻次,而忽略了最終效果。

前網路金融CRO、融慧金科CEO王勁 進一步指出,數據規范和治理體系不健全,數據質量差且缺失率高,技術能力不足,復合型 科技 人才匱乏等因素都是銀行等金融機構無法做好模型的重要原因。

王勁曾在有著「風控黃埔軍校」之稱的美國運通工作17年,負責過全球各國各類產品相關的700餘個模型提供政策制度和獨立監控。在雲峰會上,他也結合自身二十餘年風控經驗,剖析了金融風險管理中的那些理念誤區。

「很多人並不是特別理解,風險管理永遠是一個尋找平衡點的科學。」王勁認為,風險管理平衡有著這樣的核心三問:

他也解析了銀行等持牌金融機構做好風險管理平衡的核心要素,談到風險管理最重要的就是對數據的把控,「金融公司成立之初就要思考數據的生命周期。首先要從對業務產品和客戶的選擇當中,決定需要什麼樣的數據。」

數據戰略是一個相對長期的落地過程,機構首先要立下數據選擇的原則和條件:要考慮的不只是數據的合規性、穩定性和覆蓋率,更要考慮數據的新鮮度、時效性和時間跨度。

從模型建設的角度出發,王勁指出,一個卓越的風控模型應當具備辨別力、精準度、穩定性、復雜度和可解釋性五大要素,「原材料」數據、模型架構和演算法的選擇,衍生變數的出現,對模型的監控和迭代,以及對y的定義和樣本的篩選,無一不影響模型的「鍛造」。

在他看來,銀行等金融機構如果能在身份識別和控制、數據安全管理、風險模型管理,和自動化監控體系方面,做到高效完善,將會是非常理想的一種狀態。

RPA與內部流程優化

還有一個關鍵詞,在各家銀行年報中出現頻率越來越高,那就是RPA(機器人流程自動化)。此前AI金融評論也曾舉辦 《RPA+AI系列公開課》 ,邀請到五位頭部RPA廠商高管分享RPA與金融碰撞出的火花。

RPA的定義,很容易聯想到2012年左右的「流程銀行」轉型潮。當時的流程銀行,意為通過重新構造銀行的業務流程、組織流程、管理流程以及文化理念,改造傳統的銀行模式,形成以流程為核心的全新銀行經營管理體系。

如今銀行的轉型之戰,全方位升級為「數字化轉型」,內部流程的優化改造在AI和機器人技術的加持下持續推進,RPA也迅速成為銀行數字化轉型不可缺席的一把「武器」。

達觀數據聯合創始人紀傳俊 在「銀行業AI生態雲峰會」上指出,RPA+AI為銀行帶來的價值,最明顯的就是減少人工作業、降低人工失誤,提升業務流程效率,同時也提高風險的預警和監控能力。

AI金融評論注意到,已有多家國有大行將RPA投產到實際業務中。

工商銀行 為例,RPA在工行的應用覆蓋了前台操作、中台流轉和後台支撐等多個業務場景,在同業率先投產企業級機器人流程自動化(RPA)平台並推廣應用,全行累計46家總分行機構運用RPA落地實施120個場景。

建設銀行 同樣也引入了RPA,建立國內首個企業級RPA管理運營平台,敏捷研發業務應用場景 100 個,實現人工環節自動化、風險環節機控化。

農業銀行 方面則透露,農行目前還處於技術平台建設階段,之後將以信用卡業務、財務業務等為試點落地RPA需求。其實施策略,是建設全行統一的RPA技術平台,面向總分行各部門輸出RPA服務。

中國銀行 在2017年底,旗下公司中銀國際就已有RPA的概念驗證,團隊成功投產20個機器人,分別在不同崗位執行超過30個涉及不同業務流程的自動化處理工作,也與RPA廠商達觀數據展開了合作。

紀傳俊也在雲峰會上分享了目前AI+RPA在銀行各大典型場景的落地:

例如智慧信貸,面向的是整個銀行最核心的流程——信貸流程,分為貸前、貸中、貸後三大階段。其中涉及數據查詢、數據處理、財務報表、銀行流水等專業環節,需要完成基礎信息的錄入、盡調報告的審核,而這些環節中的大量重復勞動,可以基於AI、OCR、NLP等技術自動化完成。

㈤ 2018年最好的投資方向是什麼

2018年春節,「3點鍾無眠區塊鏈」火爆了朋友圈,這個集合各路VC、區塊鏈創業者、高曉松、韓庚、佟麗婭等藝人的「全球第一區塊鏈社群」。2月26日,《人民日報》整版刊發了區塊鏈的相關文章,整版報道了三篇文章:《三問區塊鏈》《做數字經濟的領跑者》《抓住區塊鏈這個機遇》三問區塊鏈,人民日報公開呼籲,抓住區塊鏈這個機遇。什麼是機遇?這就是最好的機遇啊!如果這就是上天給我的人生一次機會,我會毫不猶豫緊緊的撲過去抓住它。

幣精英商學院是一個非常有愛且「干凈」的團隊,他們積極向上,期待和你一起成長

㈥ 機器信任

007不寫就出局 第四篇

                        區塊鏈之信任機器

前兩天看到一則消息,說邏輯思維的羅胖也要進軍區塊鏈了。

羅胖是我很尊敬的一位老師。他帶給我一場場頭腦的風暴及燃燒,更難得的是他和時間做一場20年的約定,每年年底的跨年演講更是我必不可少的跨年禮物,在這里向羅胖說聲「謝謝您」。

這就像我們007一樣,7年之約南極不見不散。我相信7年裡堅持去做一件有意義的事,將對我人生產生巨大的變化。讓我們一起靜等時間復利帶來的收獲吧!

好的,說今天的主題——區塊鏈。我覺得區塊鏈以它獨特的魅力正在吸引越來越多的人,而且是各領域的大咖。那它的魅力到底在哪裡呢?

我相信在看到這文章之前你或多或少聽到過區塊鏈,加之上周中央2台播報的「三問區塊鏈」更是把它推向了風口浪尖。

講區塊鏈的文章有很多,我談談我心中的區塊鏈,有不正確之處還請朋友們提出,好加以改正。

現在還沒有專門的學習渠道,都要靠自己主動去找資料,東拼西湊的拼成你心中的圖案。我嘗試用簡單的方式來闡述:

區塊鏈是什麼?我的理解是:信任機器。

相信機器而不是「中介」,這正是它的魅力所在。

那首先我們要去信任一個機器,如果這個機器是一台機器,並且被人控制,那我肯定無法相信。所以用了分布式網路,把這台機器打散,變成很多台機器,把它分散,確保沒人控制。裡面還有個技術特性全網廣播,確保分散出來的所有機器它都可以保持信息的一致性。這樣做雖然分散了,但還是一台機器的效果。

密碼學賬本是機器之間的溝通語言。數學和程序是最嚴謹的,就像1+1=2不會錯。所以我們最終信任的是數學和程序。

激勵機制構建起機器與人的一個橋梁,沒有Token的獎勵也就無法調到人的積極性,沒有人願意拿出自己的時間、算力、硬碟、信息去維護網路的安全。如果沒有激勵機制也就沒有了共識,沒有共識也就沒有了安全,沒有了安全也就什麼都沒有了。

區塊鏈=分布式網路+密碼學賬本+激勵機制(共識機制)

下次有人在問你區塊鏈是什麼?你可以這樣給他說:如果在信任上有擔心,那我們信任機器吧!                                    黃煒翔                                  2018年5月27日夜

㈦ ip術語翻譯



友 導 讀

IP這個互聯網時代的熱詞,由流量決定,是存在於精神領域的文化邏輯,一旦被認知,就會自發性傳播。IP就是一個具有人格化的「虛擬生命」,此「生命」的意義在於「強烈被用戶需要」。

IP的實相是什麼?不是什麼?它有什麼利益相關方,具有什麼屬性和價值?在本文中,陳智慧老師結合了大量的實例闡釋了上述問題,並指出卓越IP的誕生,會帶著它獨特的使命成為人類社會的朋友、成為人心連接的紐帶、成為精神共鳴的知音,甚至成為「上帝」之心,決定著社會資源和精神能量的支配源。

日前,在「2017年度中國十大學術熱點發布會」中正式發布的2017年度中國十大學術熱點,「IP產業發展與網路文藝新形態」位列其中,相關情況介紹可點擊閱讀原文了解更多。

本文長度約8833字,閱讀全文大概需要8分鍾

本文重點:

IP在當今是個熱詞

那麼IP到底是啥東東?

IP的實相是什麼?——虛擬生命?!

IP不是什麼?

IP 的屬性與價值

IP的「家族」——利益相關方

卓越IP進化論?

IP的核心價值

IP在當今是個熱詞

曾經有人預言,IP很快因泛濫而被拋棄,可事實上,卻越來越成為一個常用詞。為什麼?

IP符合語言的三大個性:
1、簡單易記易傳播:IP本來就是伴隨網路而生,不過今天賦予了新的文化意義,但這個詞簡單,且運用廣泛。
2、特別豐富的內涵:在互聯網時代,IP是知識經濟的專屬名詞。過去的物權時代,大家問的是此物屬於誰?今天的問法改變了,這個IP是哪裡來的?它的涵義是針對某個創造性的心智知識的具體表達。比如「時光雞」,就是出自電影《十萬個冷笑話》里的經典造型(冷笑話的英雄)。
3、具有通用性但不確指:比如當前時代漢語出現頻率相當高的常用詞是:「法律、市場、資金、責任、成功、精神、文化、價值觀」等等。每一個詞都有通用性,是中性詞,但並不確指某個具體的事物,甚至於每個人心裡的認知都有很大差別。而IP就是這樣一個詞,它將隨著區塊鏈的發展而變得更重要且頻率更高。

那麼IP到底是啥東東?

IP:intellectual property,按照翻譯的原意,是才智屬性、智力財產,或才智所有權。

然而,屬性、財產、所有權都是物權時代的說法,這大概就是人們無法真正理解和領悟的根源!

為什麼?

首先,IP是屬於互聯網時代,而不屬於物權時代;物權時代是誰擁有、誰支配的交易邏輯,所以一定要問歸屬權的主體,因此才有財產一說。

互聯網時代是誰分享、誰使用自傳播的邏輯,IP是信息分發的過程生成的,是由流量決定的;因此網路的概念是不準確的;其次,IP是文化邏輯,不是商業邏輯;文化邏輯是可感知、可想像的,不存在於現實世界,但存在於精神領域的。

比如哪吒或者孫悟空,雖然不在現實世界,但是只要提及,大多數華人立即就會關聯種種故事,乃至各種想像,以及人們會口耳相傳、相互分享傳播,從而喜聞樂見,千年不絕。

商業邏輯是交易邏輯,交易結束,各歸其主。即使是不斷傳播,也都是單向地重復性投入,在過去有限的、受控的媒介體那裡,人們只能被動接受,而今天可選擇的空間越來越大,從而導致廣告變成文化的附載物。

IP自其誕生日,雖然開始也需要傳播推動,但是一旦被認知,就會自發性傳播,因為這是文化邏輯,非商業邏輯——因為在個性化的時代,即使花錢讓人看,也會有很多人拒絕的。比如《戰狼2》,拿下56億元的最高票房,不可能是商業自身實現的,而是它的故事性,以及故事傳達的中國人當下渴望自強、自信、不屈不撓的文化精神邏輯,推進下實現的。

再次,IP是精神消費,不是物質消費。物質消費的現象是消費即結束,人不可能吃掉一個饅頭就自發生成兩個饅頭;而精神消費,則是消費越多,生成越多,信息會不斷地因分享而被迭代和繁衍,從而形成IP系,乃至生生不息。

比如伊甸園里的蘋果,由於被亞當和夏娃吃了以後,按照《聖經》的說法,才有了人類繁衍,於是這顆「善惡果」,就帶進了每位教徒的心智里,甚至成為原罪而不可磨滅。

IP的實相是什麼?——虛擬生命?!

IP是舶來詞,很難用漢語的某個詞對應,這就給應用帶來很大麻煩。

很多時候人們對IP的認知混亂,還由於另外一個原因造成的:IP不是一個商業邏輯,也就是說IP是非線性的、非邏輯推理的;而說它一個文化邏輯,是說它是具有心性特質的,非常個體化的一種方式。

也就是說,你精心打造的品牌可能網友毫無感覺,反而一個不經意的詞彙,就會引發互聯網群眾的情感洪流爆發~比如2016年突然火爆的「藍瘦香菇」——難受想哭,很個體化的一種失去戀愛的情感,引發了億萬人同情的相應。

但如何找到IP的確切意義呢?

柯南道爾

用大偵探福爾摩斯,這一IP的創造者——柯南道爾所說:排除一切不可能,剩下的即使再不可能也是真相。

IP不是什麼?

1、IP≠品牌:IP具有創造者的文化個性,這是粉絲經濟的典型產物,因此不同於物權時代的品牌概念。

也就是說先天就具有人格化特質,而不是一種物權專屬的「烙印」(Brand),是具有生生不息的特性。比如米老鼠與唐老鴨,無論何時何地,都與本身傳達的童年才智與個性相關,是連續的生發的,而不是聰明機靈的烙印那麼簡單。

最典型的莫過於星巴克是品牌,但卻不是IP,為什麼?這是由星巴克的品牌定位「第三空間」決定的,空間是靜態概念。

而Blue Bottle卻是IP,因為它傳達的互動要素,就是「哪裡有品質好喝的咖啡」的知乎答案,而且它把咖啡美學推向極致體驗中,使得它成為一群對咖啡口感堅持的小眾的樂園,被網友稱為有靈魂的咖啡。

2、IP≠標識:IP是具有高識別度的精神產品,不是代表創造者或創造物的某個形象或者符號,而是具有鮮明個性化的集中表達。

比如梵高的「星空」就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星空」,就具有梵高繪畫世界的特指性,如果不知道梵高為誰的人,就無法領悟這個IP的內涵與外延,更無法理解,這是他在阿爾勒小鎮的繪畫達到巔峰的一種意象表達。

3、IP≠知識產權:IP具有可傳遞的互動屬性,知識產權是靜態的,一名科學家的發明會經過確權形成知識產權,但卻在互聯網上不會成為IP。

IP是動態的,可分布式傳播的,也就是說IP可以成為用戶再創造的標的,比如表情包、手偶、動漫標識或者電影、動畫或者舞台劇。

比如小說《盜墓筆記》在過去作者享受的是著作版稅,可是由於粉絲的追捧,光其貼吧關注的就有3750438人,而且會越來越多。《盜墓筆記》的作者南派三叔,已經成立了一家名為南派投資的公司,專門做IP孵化經營。

IP除了以上三個容易被誤解的可能性,剩下了什麼?

那就是具有人格化的可傳遞的精神消費品。很拗口吧,那麼為了更好的表達,我總結為IP是

IP就是一個具有人格化的「虛擬生命」。

此「生命」的意義在於「強烈被用戶需要」。

這是它的核心價值定義,也是它的生成哲學!

一個優秀的IP是「空性的、多義的、自由的」——越是如此,IP的生命力就越持久,而國內很多專家只是盯著流量和變現談IP,其實是事後諸葛亮,甚至是緣木求魚。因為IP自身如果不能成為流量的源泉,那麼平台的、明星的、娛樂事件的流量總會消散的。

在國內較早出現的IP不是人們說的「喜羊羊與灰太狼」,而是企鵝QQ(騰訊的小企鵝),以及IP:QQ寵物。

《QQ寵物》是騰訊公司推出的一款虛擬社區喂養游戲,貫穿寵物成長全過程,包括餵食、清潔、打工、學習、游戲、結婚、生蛋、旅遊、任務。玩過的人都知道非常虐心——激發人們尤其是孩子的各種「惻隱之心」——完全是一個虛擬的「生命」,但騰訊因此吸金巨多——天底下人都知道馬雲的每年雙十一能賺多少錢,但估計很少有人知道QQ寵物為騰訊賺了多少,乃至到今天,騰訊的主營業務依然是游戲。

(僅其游戲系統就有14項: 結婚系統 企鵝徽章 寵物炫 天使獎勵 家園介紹 喂養訣竅 極速成長 開心極限 智能雙擊 隱藏之招 自由落體 滑鼠指揮 晃點寶貝 終極尋找)

IP 的屬性與價值

IP是具有人格化的「虛擬生命」——那麼它的具體屬性是什麼?

1、文化性:具有文化主體源發的人格化特質,主要是源發地文化要素。
2、思想性:具有才智表現的持續創新價值,主要是充滿可視化思想性。
3、精神性:具有粉絲共鳴的互動娛樂精神,主要是具有共鳴的精神性。

而這三點恰恰也是生命本身具有的價值,為什麼明星藝人能帶來流量,網紅可以火爆,大V具有話語權,實際上網民對某種人格化特質的投射與追隨——包括他的文化價值觀、人生態度、思想維度,尤其是與大眾密切互動的頻率與層次感。

甚至於更多時候是他們在影視里的形象和個性,在劇情里的人格表達;電影角色的態度傳遞,而不一定是真實生活中他的言行舉止!

舉例說明:

比如《喜羊羊與灰太狼》,深受小朋友甚至成人喜愛。羊與狼的傳說,在中國大概幾千年了,而狼外婆更是童話里不可缺少的主角之一。喜羊羊的諧音是「喜洋洋」,是非常中國化的一個褒義詞。

大灰狼則是另外一個凶惡角色的代名詞。灰太狼是大灰狼的同義詞——在古代,太,大也。——《廣雅·釋詁一》,如大宰俗作太宰,大子俗作太子,周大王俗作太王是也」。在漢語里「太」表示「非常、特別」。

因此這個IP本身具有了文化的源發性,所以「喜羊羊與灰太狼」一出現,人們都覺得很熟悉——好像早已存在,只是被人忘記了一樣。而喜羊羊與灰太狼在主題設計上實現了劇情反轉,不再是狼欺負羊,而是羊愚弄狼,這和《貓和老鼠》異曲同工,這是它的文化性所在。

羊村裡不止一隻喜羊羊,還有懶羊羊、慢羊羊、美羊羊、暖羊羊、奔羊羊、快羊羊等,這些羊族成員都各具擬人化的個性,因此就能不斷生發各種情節、劇情、故事以及沖突,這就具備了不斷創新的價值和劇情沖突過程帶來的思想性。

灰太狼也不是一個平面呆板的形象,為現實生活的暗喻帶來很多娛樂性。灰太狼是一個總是被聰明的喜羊羊愚弄的笨狼,但是灰太狼的另一面則是一位「愛妻子、疼愛孩子,即使受氣也不埋怨的好丈夫」。

這也暗合了民間的「妻管嚴」的可笑丈夫形象。各種羊與狼的鬥智斗勇,充分體現了「以小博大、以弱勝強」的中國文化。

這是其思想性的豐富層次。

最大的密碼其實是在它的精神世界的表達:狼夫妻的對話或者場景安排,其實是影射了父母或者大人們的世界:

1、灰太狼要不斷出去抓羊,就像是需要掙錢養家的爸爸,甚至是一個不斷努力掙錢又不斷失敗的中年男形象。

2、喜歡打扮,喜歡苛責,乃至一言不合就玩平底鍋的紅太狼,很像是小孩子眼中傲嬌的媽媽形象。

3、羊族活在理想的青青草原,不愁吃不愁穿,正好是兒童眼裡的世界。這是其故事性的根本精神所在,所以這部劇一出現,就經久不衰。

4、喜羊羊與灰太狼其實是兒童眼裡的世界對大人們的無聲「叛逆」表達——在小孩子的世界裡,大人們總是抓他們學習、打斷他們的游戲,甚至各種「聽話」的哄騙和誘導,難道不像是總在抓羊的灰太狼嗎?這個視角非常重要,所以喜羊羊對付狼的各種辦法,也滿足了孩子對付大人的心理訴求,甚至是一種無聲的「逃跑或對抗」。

所以孩子們不僅喜歡看,還喜歡扮演,甚至成了他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表達。因此可見,一個卓越的IP實際上是一種「生命內在的表達」。

IP的「家族」——利益相關方

1、IP必須有文化源發性——這是母體,離開了文化的源發地,一個IP很快就會消散或者死亡。

比如QQ寵物中的小熊夢工廠是一個具有明星夢的IP,但是這個形象與大多數人們的生活場景相距較遠,同時小熊不具有騰訊的QQ企鵝的屬性與特質,辨識度不高,包括名字哈尼熊。而QQ寵物豬則完全是企鵝的另一翻版,沒有指向性和精確細分定位,很容易沖淡QQ企鵝的地位。2013年7月騰訊公司果斷關停。

2、IP必須具有文藝創造家——IP夢工廠。這個IP要具有高識別度和強勢傳播性——一個好的IP是具象的,生動的,有根源和繼發性。那些散漫的,主體多元的,缺乏主線的都是最終消逝的。

比如《爸爸去哪兒》靠明星+粉絲做起來的節目,雖然取得一時的成果,但由於缺乏明確的具象的人格化表達,因此再創作的前景很窄,即使投資去做,也無法開創更豐富的情節與內容。

3、IP必須有粉絲社群——這是IP的江湖(確立市場地位的領域)。僅有故事和人物,沒有獨特性的IP,尤其是抄襲和山寨版,很難形成繼發流量。國內有幾部抄襲奧特曼的動畫劇,最終都失敗了,即使是小孩子,也不是打打鬧鬧就可以糊弄的,IP本身的獨特性是非常關鍵的,而粉絲社群這是由於IP的核心價值與思想觀確立其地位的。

值得一提的是《功夫熊貓》第一部,不僅具有IP的文化性(中國功夫的哲學精髓)、還有個性特質的思想性,包括龜大師的智慧、師父的憂慮、阿寶的執著、嬌虎的聰明勇敢沖動、仙鶴的厚道優雅、金猴的沉穩、靈蛇的善良、螳螂的熱心都極具思想表現性;以及娛樂性的阿寶,不僅是勵志的榜樣,同時也是幸運的福將,充滿奇趣和妙曼。

4、娛樂化平台——IP的舞台,互聯網是個流量時代,平台決定了IP的流量,而內容決定了IP的轉化力。尋找適合IP生長的平台做授權分享,從而產生更多的轉發流量,以及參與創作,從而實現更大的傳播價值。

因此,塑造一個優秀的IP需要五個基本要素(見下圖)

一是具有文化源發地的多種文化元素組成,包括哲學、歷史、文化、英雄、傳說、生活、社會等,這是IP生成的土壤;

二是要有初始文藝創作的「種子用戶」的設計和詮釋,好的IP一定有原創者與首批感受者,這都是「種子用戶」,大家通過不斷地評價和反饋,甚至參與修改,都會為最終完善IP有積極貢獻;

三是要有適合價值細分的粉絲社群,這個人群可能是小群,具有相同的價值觀或者興趣愛好,或者社會驅動力,以及在社會生活中同類角色,因此很容易取得認同,並自發傳播,也就是流量用戶;

四是要實現IP的開源授權,爭取更多的跨界的用戶參與進來,進行再創作和再詮釋、再延展等,確保形象的主要特徵(辨識度)明確;

五是衍生產品,實現多元化開發,包括手偶、寵物玩具、表情包、各種相關藝術造型等等。

最後形成分布式網狀產品——完成IP從虛擬走向現實的變現。

卓越IP進化論?

一個卓越的IP應該具有以下特性:

1、它的創作驅動力是什麼,也就是它的誕生到底是要完成什麼樣的使命或者願景?也就是為什麼而來?(人格化)

2、它的人生態度是什麼?為那些尚未表達的群體而表達?他們的情緒是怎樣的?應該得到怎樣的理解和領會?(情感化)

3、那麼因此它承擔的身份是什麼?具備什麼樣的文化角色?進而要表現怎樣的人生?(個性化)

別小看這樣三問,實則它的答案完成了IP的三大屬性向「虛擬生命」的轉移:

文化性——人格化:比如《琅琊榜》中「麒麟才子」梅長蘇是一位【超級英雄】,憑借超越常人的智力和情商,才冠絕倫、以病弱之軀撥開重重迷霧、智搏奸佞,為昭雪多年冤案、扶持新君完成人生使命的故事。

思想性——情感化:比如《花千骨》表象是穿越六界的魔幻古裝愛情故事,其內核卻是「靈魂伴侶」的傳遞——若缺少對方,主角無法實現自身價值。任何的思想性,如果沒有情感化的轉移,那麼就是空洞無物的,電影《捉妖記》的萌妖「胡巴」抓住了人們對妖與兒童的情感切換,使得電影變得一點也不恐怖,反而具有歡樂性,以獨特的情感方式曲折地表現了「萬物有靈且美」的電影主旨。

再比如《憤怒的小鳥》是由Rovio開發的一款休閑益智類游戲,於2009年12月首發於iOS。游戲以小鳥報復偷走鳥蛋的肥豬為背景,講述了小鳥與肥豬的一系列故事。這個IP具有各種憤怒化表情、以弱擊強的必死意志,以及傳達了互聯網上的情緒宣洩(包括吐槽)情緒化表達。

娛樂性——個性化:IP的身份、角色都代表著粉絲(觀眾)如何採取參與和互動的態度,比如豬八戒一直是搞笑的角色,所以豬八戒反而有了令人親近、憨厚真實的人間味道;而無所不能的孫悟空,卻在IP的衍生開發中成了一個情緒化、個性復雜的叛逆者,因此,娛樂性的基礎是個性化塑造,唯有個性化的成功,才能帶來更多粉絲流量的喜愛與互動。

比較經典的是「熊本熊」——源自日本的熊本縣,熊本熊的造型是來自於當地黑山城(文化源發地的城市象形),而萌系角色的腮紅,是當地文化「火之國」傳承的精神象徵。它的各種表情包則體現萌系的情感角色——無知懵懂、羞澀頑皮,從而引發了情感化共鳴;包括故意製造的事件——熊本熊遺失了自己兩頰的腮紅(失去了個性表達)案件調查,這次事件達成了6億日元的廣告營銷成果,最大的價值是製造了社群粉絲最大量的參與性和娛樂性,從而將此IP創作推向了高潮,2016年熊本熊一舉拿下68億元的IP變現價值。

IP的誕生和發展,很像是一場互聯網時代的信息進化論——這場進化是將一個「單細胞」的信息,轉變成看不見的「文化性、思想性和精神性」,從而再次進化為具有生命特質的:人格化、情感化、個性化。

IP的核心價值

卓越IP的核心價值就是「賦能」——對這個碎片化、精神信仰缺失的迷茫大眾來說,這是最具娛樂性的高維價值!

IP的進化論完成的重要任務是:此IP與粉絲的社交互動、情感溝通、精神共鳴,從而使得完成人與這一「虛擬生命」的互動式的往來,並得到應有的賦能。而這些往往是現實生活不能帶給人們的夢、囈語、隱喻等無法進行公開表達的元素,從而完成了一次精神世界裡的「造化」的活動。

比如電影《阿凡達》實現了一個人們厭惡戰爭和控制的人間「政治游戲」,而尋求一個與自然之靈共存通感的「神奇世界」的表達,同時表達了越戰傷殘的老兵所無法實現的英雄夢和真愛之旅。一句「I see you」成為知遇、真愛和珍惜的最佳表達。

再比如《哈利波特》在全球有數十億記的粉絲群體,這是十幾年的IP資產累積沉澱所至,因此哈利波特的主題公園的推廣,並沒有採取電視、廣播、雜志等傳統媒體進行宣傳,而是利用「哈迷」的熱忱——由精挑細選出來的7名粉絲,被邀請觀看了一段屬於「最高機密」的視頻,然後由這七位散布關於「哈利·波特主題公園」的官方消息,花了很少的預算(製作那段視頻和網站的費用),竟然通過滑鼠將信息傳達給3.5億人。

這是對魔幻世界熱衷,又公開進行的「神秘」之旅,「最高機密」也代表著最高賦能,這樣的內心榮譽感是無法在現實世界找到的。

而這個數據,是不是讓那些每天為「流量」為發愁的人,感到震驚!

卓越IP的誕生,它會帶著它獨特的使命成為人類社會的朋友、成為人心連接的紐帶、成為精神共鳴的知音,那麼在不遠的將來——人類在虛擬社會里會多了許多夥伴——他們就是虛擬世界的各種IP。

如果說《未來簡史》揭示的大數據「演算法」成為未來生活「上帝一般」的掌控權會實現的話,而影響「演算法」流量的IP會成為「上帝」之心,決定著社會資源和精神能量的支配源,因此IP產生的影響,您自己可以估量和想像,未來到底掌握在誰的手裡,或許是您閱讀至此,最應該陷入沉思的一個問題。

Q&A
在日常討論和成文過程中,發現很多人問了一些共同的問題,茲錄如下:

Q:IP不等於品牌、標識、知識產權,那麼它和這些存在關系嗎?
A:品牌、標識、知識產權是物權時代的「烙印(Brand)」是便於商業交易形成的有價值信息;而IP是信息時代的具有人格化的「晶元」,當IP最為精神或者靈魂元素具體呈現為具體物的時候,也都會具備以上三者要素,但它本身更像是「生命元素。

Q:人格化的虛擬生命如何被估值?
A:IP的價值主要看它的「生命力」,當它越是被用戶所熱愛,它的價值就會在各個方面迅速迭加,並長期佔領粉絲的心智。
比如七度魚畫了漫畫《屍兄》,作品於2011年11月22日開始連載,目前仍在連載中。截至2014年03月29日,《屍兄》點擊量在線突破30億。漫畫《屍兄》還被改編成同名動畫《屍兄》和《我叫白小飛》(動畫第二季),網路小說《屍兄》, 以及舞台劇《我叫白小飛》。目前網路貼吧粉絲量超過17萬之眾,貼子超過235萬,長期霸佔網路搜索完整頁面76頁,詞條信息超過760條。也就是說「屍兄」這個IP,在互聯網上已經具備了很高的估值。

Q:IP只和互聯網相關嗎?
A:IP其實和每個人都相關,也和一些線下的品牌或者地域的非遺等都相關,但有了互聯網之後,IP的價值被網友的鏈接和轉發(傳播)迅速放大,從而在互聯網上形成生態,這一點在傳統的媒體上是無法做到的,也無法在線下長期存在,所以從這個相關性來看,IP是信息時代(包括互聯網)的產物。

Q:哪一類機構需要IP?
A:這是個很好的問題——目前的時代可以稱得上是信息時代,也可以說是文化經濟時代,正是這兩者的交互,產生了IP——揭開了一個以「文化」為主體的「精神虛擬世界」——這個世界在現實也許並不存在,但是卻在人們的心智中具有長期無限的位置——比如誇父逐日這個形象,從它在民間誕生到現在可能過了兩千年了,依然是活著的「虛擬生命」,即使它的形象可以千變萬化,但是此IP本身的精神屬性不會消失,只要人類文明還存在。
因此,希望透過文化來傳播自己的機構或個人乃至商品,都需要IP;比如「三隻松鼠」,透過松鼠採集堅果,及其可愛的形象,三隻數量上的人格化的團隊協作(易經上三、四爻為人),包括細膩互動的服務,成為商業世界一經典的IP。

2018年1月15日(北京)

作者簡介

陳智慧老師是「一哲學」、「智慧流」創始人,東方古老智慧應用者與實踐者,IP品牌化專家,組織管理教練。國際注冊咨詢師(CMC),國際教練協會認證教練,北京國信品牌評價科學研究院MIC課題組組長,百年品奧(北京)創始合夥人,印心書院聯合創始人,北京中泓智慧管理咨詢公司首席顧問。

在文化塑造方面,陳智慧老師提出優秀組織文化的三項標准,植根於人性、發軔於思想、彰顯於個性,完成二十多家企業品牌文化咨詢案。在品牌方面,提出中國經濟最大的挑戰——「空心論」,並為此提出解決之道,創建「一哲學」。

陳智慧老師對儒釋道與西方哲學互鑒和應用有獨特研究,尤其在中國精神結構「一體兩翼」、心學源流(一體)兵法、易經(兩翼)有獨到而深刻的體系研究。

執行主編 | 張羽漫

總編輯 | 汪亦兵

顧問 | 葛繼延

㈧ 區塊鏈是什麼有什麼用會成新風口嗎

三問區塊鏈(經濟熱點)

近段時間,有關比特幣的新聞非常吸睛,區塊鏈也跟著火了一把。資本市場上,各種區塊鏈概念股的股價漲跌猶如過山車般驚心動魄。從反應敏銳的資本市場可以看出,區塊鏈正站上風口,受到各方高度關注。

「區塊鏈技術本質上是一種資料庫技術,具體講就是一種賬本技術。賬本記錄一個或多個賬戶資產變動、交易情況,其實是一種結構最為簡單的資料庫,我們平常在小本本上記的流水賬、銀行發過來的對賬單,都是典型的賬本。」騰訊金融科技智庫首席研究員王鈞說,安全是區塊鏈技術的一大特點,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是分布式的存儲架構,節點越多,數據存儲的安全性越高;二是其防篡改和去中心化的巧妙設計,任何人都很難不按規則修改數據。

以網購交易為例,傳統模式是買家購買商品,然後將錢打到第三方支付機構這個中介平台,等賣方發貨、買方確認收貨後,再由買方通知支付機構將錢打到賣方賬戶。由區塊鏈技術支撐的交易模式則不同,買家和賣家可直接交易,無需通過任何中介平台。買賣雙方交易後,系統通過廣播的形式發布交易信息,所有收到信息的主機在確認信息無誤後記錄下這筆交易,相當於所有的主機都為這次交易做了數據備份。即使今後某台機器出現問題,也不會影響數據的記錄,因為還有無數台機器作為備份。

提到區塊鏈,很多人就把它與比特幣聯系在一起,不少人甚至把區塊鏈等同為比特幣。何飛說,比特幣是區塊鏈的一種呈現方式,但區塊鏈並不等同於比特幣。區塊鏈是比特幣的底層技術和基礎架構,而比特幣是區塊鏈的成功應用,但並不意味著區塊鏈只能應用到比特幣上。

區塊鏈有什麼用?

能解決金融、公益、監管、打假等很多領域的痛點難點,但有不少適用條件

金融服務是區塊鏈技術的第一個應用領域。運用區塊鏈技術能解決支付、資產管理、證券等多個領域存在的痛點。

以支付領域為例,金融機構特別是跨境金融機構間的對賬、清算、結算的成本較高,涉及很多手工流程,不僅導致用戶端和金融機構後台業務端等產生高昂的費用,也使得小額支付業務難以開展。區塊鏈技術的應用有助於降低金融機構間的對賬成本及爭議解決的成本,顯著提高支付業務的處理效率。另外,區塊鏈技術為支付領域帶來的成本和效率優勢,使金融機構能更好處理以往因成本過高而被視為不現實的小額跨境支付,有助於實現普惠金融。

比如,為解決金融機構間對賬成本高的問題,2016年8月,微眾銀行聯合上海華瑞銀行推出微粒貸機構間對賬平台,這也是國內首個在生產環境中運行的銀行業聯盟鏈應用場景。微眾銀行區塊鏈首席架構師張開翔認為,傳統「批量文件對賬」模式長久以來未能解決的成本高問題,正是區塊鏈技術的用武之地。隨後,洛陽銀行、長沙銀行也相繼接入機構間對賬平台,通過區塊鏈技術,優化微粒貸業務中的機構間對賬流程,實現了准實時對賬、提高運營效率、降低運營成本等目標。截至目前,平台穩定運行1年多,保持零故障,記錄的真實交易筆數已達千萬量級。

在公益領域,區塊鏈技術也大有可為。螞蟻金服涉及區塊鏈的首個應用場景就是公益,幫助一群聽障兒童獲得一筆善款,然後運用區塊鏈技術促進公益更加開放透明。螞蟻金服技術實驗室高級產品專家胡丹青說:「區塊鏈公益平台就像是我們在互聯網上構建了一個專門用於郵寄資金的郵局。用戶捐的每一筆錢,我們都會打包成一個包裹,這個包裹通過區塊鏈平台傳遞,每經過一個節點,我們都會蓋上一個郵戳,最後送到受捐人手上。這樣可以保證用戶捐的每一筆錢都是透明、可追溯、難以篡改的。」

在商品打假方面,區塊鏈技術可以大顯身手。胡丹青介紹,螞蟻金服將區塊鏈技術用在了正品溯源上。目前,已有部分來自澳大利亞、紐西蘭的海淘商品比如奶粉,用支付寶掃一掃,就能知道是不是正品。「跟此前商家自錄入商品信息不同的是,區塊鏈是讓多位『記賬師』公正、獨立、不可抵賴地完成記賬。」

對於金融監管,區塊鏈技術也能發揮一技之長。2017年金融區塊鏈合作聯盟(深圳)發布的《金融區塊鏈底層平台FISCO BCOS白皮書》認為,區塊鏈為金融監管機構提供了一致且易於審計的數據,通過對機構間區塊鏈的數據分析,能夠比傳統審計流程更快更精確地監管金融業務。例如,在反洗錢場景中,每個賬號的余額和交易記錄都是可追蹤的,任意一筆交易的任何一個環節都不會脫離監管視線,這將極大提高反洗錢的力度。

有業內人士認為,區塊鏈1.0主要針對數字貨幣;區塊鏈2.0針對智能合約,可以應用在金融市場中;區塊鏈3.0適用的場景將會更多,甚至會開創一個「區塊鏈時代」。

何飛認為,區塊鏈確實能解決很多領域的痛點難點,但區塊鏈不是萬能的,也有很多適用條件。

比如,區塊鏈技術去中心化的特點適合多方參與的場景,如果只是單邊或雙邊參與價值就不大。由於需要每個節點都去核對,區塊鏈技術也不適用那些高頻交易的活動。

再如,區塊鏈強調的是公開透明,並不適合對數據隱私要求特別高的場景。

區塊鏈會成新風口嗎?

技術目前還不太成熟,要警惕概念炒作,特別要區分是技術創新還是集資創新,不能為了區塊鏈而區塊鏈

區塊鏈概念這么火,未來會成為又一個「互聯網+」嗎?

近年來,區塊鏈的發展生態逐漸得到改善與豐富。業內人士認為,擁有國家政策扶持,得到廣泛關注和資金支持,區塊鏈技術能實現逐步穩定進步。區塊鏈技術上行前景雖廣闊,但對此也要保持一顆平常心。

「盡管眼下區塊鏈大熱,但我們仍然認為,它還處於一個非常早期的階段。」胡丹青說,區塊鏈概念目前存在虛熱,不是熱在拿技術解決現實問題,而是熱在集資圈錢、炒作估值,尤其是熱炒的絕大部分所謂ICO(首次代幣發行)都是集資工具創新,跟技術創新無關。

區塊鏈技術確實能創造很大的價值,但一些風險也不容忽視。

「區塊鏈技術還不太成熟,可應用場景比較有限,更應警惕資本市場炒作概念。」何飛說,區塊鏈熱潮的背後免不了會有一些搞噱頭想投機的公司,他們並沒有真正開展業務,只是企圖到資本市場撈一筆就走,要謹防由此出現「劣幣驅逐良幣」,導致真正想開展業務的機構退出市場,影響區塊鏈技術的應用。

胡丹青建議,對於目前的區塊鏈熱,監管部門應更主動地介入,區分是技術創新還是集資創新,鼓勵政府組織、有公信力的專家、行業參與者共同幫助公眾辨識,全面遏制區塊鏈名義下的集資創新,讓ICO實際控制人必須為集資行為承擔責任。「判斷是技術創新還是集資創新的依據其實很清楚,即是否以信任為始,是否通過解決信任問題創造了實際價值。」

今後更好地推廣和使用區塊鏈技術,還需繼續完善基礎設施、加強相關法律政策制定等。

王鈞認為,共識演算法等區塊鏈的核心技術尚存在優化和完善的空間;另一方面,區塊鏈的處理效率還難以達到現實中一些高頻度應用環境的要求。目前主流的區塊鏈技術平台均發源於國外,國內的區塊鏈技術服務商要耐心地從底層開發做起,做到技術自主可控,爭取引領全球區塊鏈技術發展。擁有區塊鏈應用場景的企業,要積極擁抱新事物,同時科學評估上鏈需求,不能為了區塊鏈而區塊鏈。

何飛認為,政府可以出台相關政策,指導有志於投身區塊鏈技術研發應用的企業,同時明確一些區塊鏈適合應用的場景及國家鼓勵的領域等。

《中國區塊鏈技術和應用發展白皮書2016》建議各級政府主管部門借鑒發達國家和地區的先進做法,結合我國區塊鏈技術和應用發展情況,及時出台區塊鏈技術和產業發展扶持政策,重點支持關鍵技術攻關、重大示範工程、「雙創」平台建設、系統解決方案研發和公共服務平台建設等。同時,建議國內重點企業、科研、高校和用戶單位加強聯合,加快共識機制、可編程合約、分布式存儲、數字簽名等核心關鍵技術攻關。

能給企業帶來錢就會成為風口。

熱點內容
2013比特幣錢包 發布:2025-01-12 02:55:22 瀏覽:791
比特幣eth以太坊每日開盤時間 發布:2025-01-12 02:53:57 瀏覽:478
atc挖礦平台怎麼樣 發布:2025-01-12 02:43:55 瀏覽:669
eth代幣手機挖礦智能合約 發布:2025-01-12 02:36:06 瀏覽:694
以太坊2020年會爆發嗎 發布:2025-01-12 01:42:28 瀏覽:739
算力挖礦是屬於合法的嗎 發布:2025-01-12 01:16:08 瀏覽:145
eth廠 發布:2025-01-12 01:07:45 瀏覽:945
bter交易平台pst對eth 發布:2025-01-12 01:03:49 瀏覽:948
普通人玩eth 發布:2025-01-12 00:58:55 瀏覽:812
美國多所大學捐贈基金持續買入比特幣 發布:2025-01-12 00:56:05 瀏覽: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