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梧桐社區
A.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率先設立元宇宙工程系,對人才引進有哪些利好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宣布成立元宇宙工程系,並設立“元宇宙與數字城市”實驗室,在該校率先設立“元宇宙工程系”,積極推動校地、校企合作共建、協同創新。這意味著,該校依託在國家信息安全領域的優勢,已經具備了率先進入元宇宙產業前沿的實力。
未來的南信大將致力於打造元宇宙教學、研究,產教融合,學術交流,高層次人才培養和國際合作新高地。依託元宇宙研究院,聘請高水平人才。正所謂“栽得梧桐樹,引來金鳳凰”,良好的平台才能搭建發展的舞台,吸引更多人才的交流、融合。
B. 杭州免費十大景區有哪些可以具體說說嗎
西湖、皋亭山、青芝塢、茅家埠景區、三潭印月、千島湖、蘇州園林、橫店影視基地、河坊街、浙江大學。
1、西湖
「西湖十景」是指浙江省杭州市著名旅遊景點西湖及其周邊的十處特色風景。最著名的以南宋蘇堤春曉、斷橋殘雪、麴院風荷、花港觀魚、柳浪聞鶯、雷峰夕照、三潭印月、平湖秋月、雙峰插雲、南屏晚鍾聞名。
村道口,矗立著一塊由梁平波題寫的「青芝塢」三個大字的景觀石。石後,是一汪碧波盪漾的人工湖——「青柳塘」,湖邊有親水平台,有彎曲的亭廊。
C. 「新基建」浪潮下,騰訊「上車」的邏輯
作者:何奇
新技術與傳統產業深度融合,催生了新基建浪潮,也給汽車行業發展帶來了新機遇。
「新基建將加速交通產業革新升級的過程,數字經濟時代5G、雲計算、AI、區塊鏈等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將進一步加速通信和交通行業的融合發展,為交通行業的智慧化帶來升級。」騰訊副總裁鍾翔平如是說。
5月22日,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一個新名詞「兩新一重」,明確指出要加強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發展新一代信息網路、拓展5G應用、建設充電樁、推廣新能源汽車和激發新消費需求、助力產業升級、加強交通等重大工程建設。
「兩新一重」戰略規劃的提出,將從產業結構調整上,帶動汽車產業新一輪的升級。
當前,國家和地方政府不斷地加大智能網聯、自動駕駛和自動交通場景示範區的建設和投入,鼓勵社會企業參與其中,共同推動智能交通技術的應用和場景的落地。
鍾翔平表示,新基建加速交通產業革新升級的歷史機遇下,騰訊希望幫助車企建設自己的數字化護城河。
投身新基建浪潮
出行是產業互聯網推動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新舊基建融合發展的典型場景。
騰訊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在兩會建言中,將新基建、數據要素和產業互聯網的三者關系比作「路—油—車」,產業互聯網與新基建的緊密結合,就如同未來智慧交通所必需的「車路協同」。
在近日央視網和騰訊聯合舉辦的「產業互聯網與城市智能交通」線上沙龍中,鍾翔平表示,在智能交通產業升級過程中,騰訊正發揮自身的技術和數據優勢,騰訊未來網路實驗室、自動駕駛技術團隊也正在開展5G-V2X的應用研究。
「隨著新基建的加速落地,數據的生產要素價值將不斷放大。」鍾翔平認為,在5G時代,移動互聯網從手機向更多終端延伸,汽車也從單純的交通工具升級成為出行產業鏈中的「數位元組點」。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汽車消費市場,作為互聯網原住民的年輕一代已經成為汽車消費主力,國家一系列政策將智能網聯汽車列入了頂層發展規劃,面對歷史性的升級發展機遇,各大互聯網企業開始搶占智能汽車流量入口,擴大自身產業邊界。
2018年11月,騰訊發布了智慧出行戰略,整合車聯網、地圖、位置服務、汽車雲、自動駕駛、乘車碼等業務,並不斷加大網路安全、AI、內容服務、微信等生態能力的協同,面向汽車行業提供完整的、一體化的數字化解決方案。
騰訊希望通過發揮好連接器的關鍵作用,讓智慧交通的產業鏈各個環節之間形成數據的流通。並通過出行「新基建」助力汽車產業數字化轉型,創造產業新價值。
共建車載生態
2020年成為了5G爆發的關鍵一年。據工信部部長苗圩5月25日介紹,中國每周大概增加1萬多個5G基站,4月份增加5G客戶700多萬,中國5G客戶累計超3600萬。5G正加速汽車產業數字化升級。
鍾翔平表示,汽車產業的數字化升級核心在於服務化能力的提升。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突圍,比拼的是如何讓汽車產品給人帶來更好的體驗,與用戶建立更緊密的品牌情感聯系。通過數字化的工具,讓車更懂用戶,讓車上的服務更能滿足用戶需求,建立品牌區隔,形成車企的數字化護城河。
當前,汽車成為下一代智能移動終端,正從交通工具向移動生活空間轉型。
作為互聯網資深玩家,騰訊自帶流量和生態入局,與車企、開發者共建車載服務生態,通過微信車載版、車載小場景等不斷豐富車內服務場景,並與車企、開發者共同挖掘出行場景下的新商業模式,為汽車創造增值價值。
通過與產業鏈各方共建,騰訊打造車載輕應用生態。據悉,騰訊車聯開發了一套跨OS、雲端輕量化、易開發、易適配的車載輕應用框架——「騰訊小場景」。面向開發者,騰訊提供車載場景入口和開發者服務平台,支持開發者接入小場景生態,幫助構建商業閉環。
另一方面,騰訊面向車企提供車企服務平台,支持車企靈活上架適合車型品牌特徵的小場景「生態庫」,也支持車企自主開發「私域」小場景生態。此外,騰訊與長安汽車合資成立梧桐車聯,推出搭載微信車載版功能的梧桐車聯TINNOVE OS汽車智能系統。
擴大車企朋友圈
在智能網聯汽車發展機遇之下,中國的自主品牌汽車也確實在智能化、數字化道路上做出很多前瞻的布局。
從2017年開始,騰訊就與廣汽集團達成了戰略合作協議,騰訊以數字化助手的角色,為廣汽集團的產品智能化轉型、企業數字化轉型、出行服務化轉型等方面,提供了從車端到雲端的全鏈路支持。
截止到目前,騰訊已與東風、長城、寶馬、本田等29家國內和國際車企達成戰略合作,落地7大平台、59款量產車型。同時,騰訊利用科恩實驗室的技術優勢,與多家車企建立了安全聯合實驗室。
今年5月16日,Honda中國與騰訊簽署戰略合作備忘錄,雙方將整合各自的技術優勢,共同探索適合中國市場的車載生態服務體系,助力Honda在華本土化數字化戰略的發展。
出行行業的核心在於以人為中心的服務化轉型,鍾翔平坦言,騰訊希望在這個方面提供四種核心能力,幫助車企更好地服務用戶。包括認識和理解用戶的能力、與用戶對話和連接的能力、連接廣泛的生態服務的能力,以及貫穿品牌生命周期的能力。
例如結合騰訊汽車雲能力,通過大數據理解用戶、進行更精準的用戶溝通,實現千人千面的用戶服務體驗。
「我們想通過智能化的車,通過智能化的路,以及雲端大腦的數據處理能力,讓數據驅動智慧交通的演進,也加速整個行業的數字化升級。」鍾翔平直言。
騰訊也將在交通系統智慧化升級過程中,扮演好產業互聯網連接器的作用,讓產業鏈上下游各環節之間形成數據的流通,充分挖掘數據價值。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D. 雄安新區就業者將實行積分制是真的嗎
「雄安新區絕對不搞土地財政,一定要考慮百姓的長遠利益,絕不搞形象工程。」 日前,雄安新區建設的這三條原則一公布,立即在社會上引發強烈反響,讓很多人眼前一亮。
不過,也有不少人看了這一消息後,覺得不解渴:不搞形象工程這一條好理解,但不搞土地財政,那雄安新區的財政收入靠什麼?城市建設的資金從哪兒來?未來的雄安新區,既有原來土生土長的農村人口,也有來自四面八方的創業者,他們之間的利益如何平衡?百姓的長遠利益又該如何保障?
針對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雄媒中心記者采訪了新區管委會和有關專家,對新區的發展方向和具體思路作進一步解讀。
不搞土地財政,變與民爭利為讓百姓獲利,不走房地產主導的城市發展老路
雄媒中心記者報道:「雄安新區不搞土地財政,不走房地產主導的城市發展老路,未來將在房地產方面進行創新,實行租售並舉。」雄安新區管委會負責人表示,雄安新區是千年大計,規劃建設堅持世界眼光、國際標准、中國特色、高點定位。
「土地財政」是民間的一種叫法,意思是一些地方政府依靠房地產業的發展,通過出讓土地使用權來支撐地方財政收入。近些年來,這一模式在地方上越來越普遍,不少城市的開發建設也因此獲得了快速發展。
但是,以房地產主導的城市發展模式也存在明顯弊端,帶來了一些深層次矛盾和問題。比如,政府以較低的佔地補償從老百姓手中「拿地」,又通過招拍掛以較高的價格出讓給開發商,這裡面存在與民爭利的問題。而且,當佔地補償與百姓期望值差距較大的時候,征地拆遷就容易出現問題,引發社會矛盾。
「更大的問題在於,這種純資本推動式的房地產開發模式,將會不斷推高房價,令居住成本越來越高,導致新市民安家困難、城市發展競爭力下降。」上海財經大學公共政策與治理研究院院長胡怡建認為,雄安新區是疏解非首都功能的集中承載地,在資源和創新方面有很多優勢,完全可以探索嘗試新的路徑,為未來城市發展提供示範「模板」。
「雄安新區的房地產業如何發展,要有新思路,但不等於排斥房地產市場和房地產業的發展,重新回到計劃經濟時期的做法。這涉及到雄安新區產業布局和發展,如何循序漸進的問題。」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認為。
城市建設和城市管理並行研究
如何建立一個廉潔、透明、高效的政府,正是擺在雄安新區黨工委、管委會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目前正在探討通過創新體制機制,實現對政府行為的全方位監管。比如,在政府管理中引入大數據高科技,對工程建設招投標等每一項決策,進行全過程信息留檔,作為證據隨時可以調取查看,出現問題依法問責。
「而且,這些信息不是建個資料庫放在裡面,而是通過區塊鏈技術存儲,可以實現永久保存。」新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區塊鏈」技術是分布式存儲,具有不可篡改等特徵,已經越來越多地用於行政管理。
「雄安新區建設要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理念上首先要領先。」劉尚希建議,新區規劃建設要有世界眼光,從世界范圍內考察當前城市發展存在的問題和缺陷,注意吸取教訓,避免走彎路。同時,也要從中國歷史文化中尋找思想資源,從古代城市建設中尋找啟發,這樣才能具有中國特色和國際領先水平。新區城市建設與城市管理,不能搞成「兩張皮」,應當並行研究、綜合規劃設計。
E. 湛江對標北上廣深杭打造營商環境高地
栽下梧桐樹,引來金鳳凰。
2月24日,湛江市召開春節假期後第一個全市性會議,專題部署「營商環境整治提升年」活動,把優化提升營商環境作為黨史學習教育的「自選動作」,作為「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的重要突破口,通過「比狀態、賽激情、看擔當、評實效」,推動政治思想、服務意識、機關作風和發展環境各方面實現整體提升,以營商環境大改善大提升推動湛江高質量發展、跨越式發展。
近年來,中央賦予湛江「打造現代化沿海經濟帶重要發展極」和「與海南相向而行」的時代考卷;省委、省政府賦予湛江「全力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的使命擔當,要求湛江盡快在沿海經濟帶西翼率先發展起來,並出台政策給予大力支持,湛江迎來了跨越式發展的黃金機遇期和戰略窗口期。
時不待我,感恩奮進。湛江市把2021年定為「營商環境整治提升年」,成立「營商環境整治提升年」活動領導小組,制定《湛江市「營商環境整治提升年」活動方案》以及工作實施方案和任務台賬,以「感恩奮進在狀態、為民服務有激情、改進作風敢擔當、優化環境出實效」為目標要求,聚焦整治重點,有效破解營商環境中的痛點難點堵點。
根據《湛江市「營商環境整治提升年」活動方案》,從今年2月開始到12月底,湛江市將對標最高最優最好,參照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和杭州等地做法,重點開展審批流程再造、簡政放權、「信息孤島」、誠信體系、司法執法環境、不作為亂作為、招商引資、平安湛江等八個專項整治,補齊開辦企業、勞動力市場監管、辦理建築許可、政府采購、招標投標、獲得電力、獲得用水用氣、登記財產、獲得信貸、保護中小投資者、知識產權創造保護和運用、跨境貿易、納稅、執行合同、辦理破產、市場監管、政務服務、包容普惠創新等18個營商環境評價最核心的要素短板,落實70個目標任務,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深刻轉變政府職能,確保2021年底湛江市營商環境各項指標達到全省前列水平。
當好服務企業的「店小二」
打造優質高效政務環境
一座城市營商環境的好壞,與政務服務水平息息相關。湛江將以優化服務為突破口,推動政府職能大轉變、幹部作風大改進、服務效能大提升,全力打造陽光法治服務政府,做到每個部門都是營商窗口,人人都是湛江營商環境代言人。
特別是,對企業遇到的各類「急難熱」問題,湛江主動作為、靠前服務、及時解決,當好服務企業的「店小二」;掀起新一輪「放管服」改革——能放則放、真減實放;加快構建行政監管、信用監管、行業自律、社會監督相結合的綜合監管體系;持續開展「減證便民」行動,努力用政府權力的「減法」換取市場活力的「加法」。
而以往令企業、居民頭疼的「審批慢」難題,也將在今年得到解決。湛江開展審批流程再造專項整治,深入落實「互聯網+政務服務」,全面推進網上受理審批,並力爭做到線下辦理「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次」。此外,大力推進數字政府建設,深化政務大數據分析和應用,實現「一網通辦」「一網統管」「一網協同」。
「勁頭不足不行,作風不硬不行,效率不高不行,環境不好更加不行。」湛江市委書記鄭人豪表示,「再好的政策、再好的機遇如果抓不住,錯失了,必定追悔莫及,甚至成為湛江發展的罪人。我們一定要從政治的高度、發展的高度,真正把優化提升營商環境作為經濟發展的生命線,敢於刀刃向內、刮骨療毒、自我革命,集中精力打一場優化提升營商環境攻堅戰,推動營商環境持續優化、根本轉變,為湛江高質量發展、跨越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近幾年來,湛江市營商環境不斷改善提升,使經濟連年保持穩健增長,但對標中央、省的部署要求和先進發達地區營商環境水平,我們還有不小差距。我們將正視差距,解放思想,把開展營商環境整治提升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任務,以『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干』的作風,只爭朝夕,奮勇爭先,營造一流的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推動湛江成為投資熱土、創新高地和市民福地。」湛江市市長曾進澤說。
用好政府和市場「兩只手」
打造公平有序市場環境
如果說市場是「看不見的手」,政府則是「看得見的手」。優化營商環境,有賴於正確處理好這「兩只手」的關系,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
按照「非禁即入」和「非禁即准」原則,湛江繼續放寬市場准入條件,全面梳理各領域准入事項,拓寬工程建設、教育、醫療、體育等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特許經營領域,消除各種阻礙民營經濟公平參與競爭的壁壘,落實一批高質量的項目吸引社會資本參與。平等對待外來和本土企業,切實履行好市場監管職責,促進市場公平競爭,進一步釋放市場活力。
湛江還將建立以招商引資為核心的制度、架構和工作模式,壓緊壓實各縣(市、區)招商引資主體責任,推動各地聚焦產業園區招商,提升招商服務水平,為經濟發展注入源頭活水,切實整改實體經濟項目引進難、落地見效難問題。與此同時,大力開展誠信體系專項整治,以政府誠信體系建設帶動社會誠信體系建設,為經濟發展激活「一池春水」。
凈化投資環境「空氣」
打造公開透明法治環境
法無授權不可為,法定職責必須為。湛江深諳「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找准關鍵環節,切實在完善法治上下功夫,推動法治文化建設,在全社會形成「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氛圍。
湛江將集中開展司法執法環境專項整治,重點整治違反執法監管有關規定,進一步明確履職責任和權力邊界,全面規范執法行為,最大限度減少執法活動對企業正常生產經營的影響。
湛江還將扎實開展平安湛江專項整治,重點整治化解經濟金融風險、社會矛盾風險、個人極端風險以及消防、交通、食品葯品等領域安全隱患;嚴厲打擊涉槍涉爆等違法犯罪行為,完善對重點領域、突出問題的常態打擊整治機制。依法堅決懲治破壞市場公平競爭等經濟領域違法違規活動,嚴厲打擊破壞營商環境的黑惡勢力及其「保護傘」,保護好市場主體的財產權、知識產權等合法權益,切實維護社會大局和諧穩定。
提升對接國際規則「軟硬體」
打造互利共贏開放環境
營商環境是企業賴以生存的土壤,也是提高一個地區對外開放水平的重要保障。唯有持續打基礎強弱項補短板,才能推動投資貿易自由化、便利化,營造互利共贏的開放環境。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縱觀國內,北上廣深杭等先進地區的經驗做法為湛江提供了借鑒,湛江將對標對表先進城市,加快補齊開辦企業等18個營商環境評價最核心的要素短板,並推進制度型開放,健全外商投資促進和服務保護體系,搭建對外開放平台,高標准建設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湛江綜合保稅區,加快推動湛江納入廣東自貿區擴區的片區;推進大通關建設,壓縮「跨境貿易」時間和成本,加快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功能由口岸通關執法向物流、貿易服務等全鏈條擴展。
此外,湛江還積極融入國家對外開放戰略,深度融入「雙區」和海南自貿港建設,大力發展樞紐經濟、門戶經濟、流動經濟,推動陸空聯動、多式聯運的綜合交通樞紐體系建設,加快拓展國際化聯系網路,深化與東盟、歐盟、日韓、南太平洋等地區務實合作,聚力打造廣東新的投資窪地與開放高地。
■亮點解讀
跨越性變革
打造營商環境升級版
湛江市緊緊圍繞市場、企業反映的突出問題和第三方參照世界銀行《2020營商環境報告》、國家發改委《中國營商環境評價指標體系》以及《2020年廣東省營商環境試評價報告》評估發現的問題開展集中整改,將優化營商環境18項指標細化為70項具體指標任務,在改革創新、優化服務、簡政提效方面持續發力,全力打造湛江市營商環境升級版。其中,部分領域將出現跨越性的變革。
●線下辦理開辦企業,將「照、章、稅、金、保」5個企業開辦事項,整合各事項所需填報的表單,實現「一窗一表單」,並提供銀行開戶預約服務。2021年12月底前實現企業登記、公章刻制、發票和稅控設備申領、員工參保登記、住房公積金企業繳存登記0.5天辦結。
●探索解決企業「注銷難」問題,推行市場監管、稅務、社保、公安等部門信息共享,實現一般企業注銷「一事一網一窗」辦理。
●政府投資項目審批時限從立項到竣工驗收不超過85個工作日,社會投資項目審批時限從簽訂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到竣工驗收不超過35個工作日,社會投資簡易低風險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時限不超過30天。全面實施網上並聯審批,將電水氣外線工程審批納入工程建設審批平台,審批時間壓縮至5個工作日。
●對社會投資項目進一步劃分,對社會投資簡易低風險建設項目從企業投資項目備案、用地清單成果運用、規劃許可證核發、設計方案審查、施工圖審查、工程質量安全監管等方面精簡辦事程序,減免辦事手續。
●推動用水用氣外線工程進入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平台實行並聯審批,用水用氣報裝辦理環節精簡至2個,申請材料實現系統共享,無須用戶提供額外材料。
●進一步壓縮辦理時限,不涉及外線工程的用水報裝壓縮到4個工作日內裝表通水,涉及外線工程的7個工作日內裝表通水。不涉及外線工程的用氣報裝時限壓縮至4個工作日裝表通氣,涉及外線工程的7個工作日裝表通氣。
●推行「一窗通辦」,實現跨部門線上線下服務融合,申請人僅需取一次號、提交一套資料,即可跨部門辦理個人二手房交易、納稅和過戶登記業務。全市所有縣(市、區)實現「互聯網+不動產登記」,實現一般登記3個工作日內,抵押登記1個工作日內辦結。
●推動不動產轉移登記與水電氣過戶一窗聯辦,不動產登記辦理環節精簡至1個,辦理時間減至1天。
●發揮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作用,逐步提高擔保放大倍數達到2倍以上,對小微企業融資擔保平均擔保費率降至1.5%以下。
●在新設立登記的納稅人中實行增值稅專用發票電子化,此後逐步擴大地區和納稅人范圍,進一步提升消費者開票體驗,降低企業開票成本。同時,爭取試點應用「稅鏈」區塊鏈電子發票平台開具通用類發票。
●打通交易、開票、報銷各環節的信息流通壁壘,為納稅人提供「零成本、零開發、零難度」用票體驗,降低納稅人辦稅成本,繳納稅費時間壓縮至100小時以內。
●壓縮進出口整體通關時間,進口整體通關時間優於全省平均水平,出口整體通關時間壓縮至2.5個小時。
●推出司法數據公開平台,進一步加強司法數據向全社會公開,民事商事平均審執時間壓縮至200天以內。
●合並、簡化工作流程,建立破產案件審理程序,對債權債務關系明確,債務人財產狀況清楚的簡單破產案件,適當簡化審理程序,在6個月內審結。
●提高勞動糾紛處置效率,推動爭議調解機構服務范圍向基層延伸,將現有勞動糾紛處置效率提升20%。
●建設完善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台,深度融合身份驗證、預約、辦理、送達等全流程在線服務功能,實現依申請事項可網辦率95%以上,政務服務大廳辦理事項網上可預約率100%。
●建立健全政企互動機制,梳理與海南、廣西等相鄰省份地市政務服務「跨省通辦事項」,優化系統對接,推動政務服務高頻事項,實現「跨省通辦」,全程「網辦」,全力打造優質高效的政務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