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區塊鏈知識 » 廣州獲批創建區塊鏈先行示範區

廣州獲批創建區塊鏈先行示範區

發布時間: 2024-06-21 21:22:08

A. 滴滴出行里已經開過電子發票還能開紙質發票嗎

滴滴出行里開了電子發票,就不能開紙質發票了,電子和紙質只能選擇其一,兩者都開就是重復交稅了。

2012年5月中旬,國家發改委發布《關於組織開展國家電子商務示範城市電子商務試點專項的通知》,相關城市可提出建設電子商務示範城市申請,試點城市可提出推廣電子發票要求。而獲批開展電子發票的試點城市只有5個,分別是重慶、南京、杭州、深圳 、青島。

(1)廣州獲批創建區塊鏈先行示範區擴展閱讀:

電子發票優點

發行電子發票將大幅節省企業在發票上的成本,節約發票印製成本,而且不包括企業發票管理間接成本。而且電子發票系統可以與企業內部的ERP、CRM、SCS等系統相結合,發票資料全面電子化並集中處理,有助於企業本身的賬務處理,並能及時給企業經營者提供決策支持。

電子發票在保管、查詢、調閱時更加方便,也便於電子商務網站為消費者提供更加方便的服務。而且可以減少紙質發票的資源浪費現象,將減少森林的砍伐,更加的環保,符合未來人類的發展。

網路發票的推出是國家規范電子商務納稅的必然方式,這有利於國家對網路交易的監管,也有利於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電子發票

B. 南沙成立自貿區對容桂房地產有利嗎

2014年12月28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通過決定,劃定廣東、天津、福建自貿區及上海自貿區擴展區域四至范圍。

根據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決定,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116.2平方公里,其中廣州南沙新區片區佔了60平方公里(含廣州南沙保稅港區7.06平方公里),深圳前海蛇口片區28.2平方公里、珠海橫琴新區片區28平方公里。南沙新區片區是其中最大的一個片區。

南沙片區總面積60平方公里,分成了七個區塊,最大15平方公里,最小3平方公里,其中涉及港口、交通、保稅物流和加工的區塊面積佔比過半。

廣東自貿區南沙片區正式浮出水面,讓一衣帶水的順德興奮不已。就在一年多以前,上海自貿區全面啟動,不僅上海本土獲益,周邊的崑山等地也獲得強大的輻射,區域發展得到強勁推動力。

廣東自貿區南沙片區能否也讓毗鄰的順德大大受益,帶來順德新發展?

容桂地產將承接自貿區「溢出」

攤開廣東地圖,南沙是珠江奔向南海的一個出口,也是廣州南拓戰略的一個重要節點。在近幾年裡一直是媒體和社會熱議的焦點。

2012年,南沙獲批成為國家新區之後,該區域的樓市不斷升溫。在南沙申報自貿區消息傳出後,當地樓市再度大熱。廣東自貿區正式獲批的第二日,南沙、橫琴等板塊的樓盤傳來熱銷的消息。網上有消息稱,某個大型房地產公司的樓盤甚至創下了開盤後2小時就賣出房子300套,平均24秒賣出1套的紀錄。

隨著南沙被批准為自貿區,與南沙一水之隔的容桂擁有無可比擬的地理優勢,並有可能直接承接自貿區的輻射,支撐一個新的崛起。於是,與南沙距離最近的容桂樓市「應聲響應」,有的樓盤已開始打「廣東自貿區南沙片區」牌。

張力是一家二手樓交易公司的負責人,他表示,與南沙相比,容桂有著極大的價格優勢。「南沙的房子基本都要9字頭,容桂大崗附近的樓盤是5字頭,價格窪地優勢明顯。」

他告訴記者,廣東自貿區南沙片區的規劃勢必會擴散影響到當地樓市,一些地產開發商目前已經提前做好准備,根據最新規劃調整銷售策略。

容桂街道黨工委書記賴雪暉也坦言,作為順德與南沙最接近的區域之一,作為製造業大鎮的容桂首先獲益的將不是製造業而是房地產。

與位置偏遠的大良五沙相比,容桂確實有著其不可比擬的生活配套優勢,且更加靠近南沙中心區,這給容桂房地產帶來了承接自貿區輻射的機遇。

輻射順德製造業轉型升級

在順德區經濟與科技促進局相關負責人看來,南沙與順德在產業關聯上由來已久。位於大良的五沙工業園即是為了對接南沙汽車製造業而興起汽車配件產業,而順德的家電、傢具等優勢的工業產品也有不少已直接通過南沙港,走向國際市場。

「隨著廣東自貿區南沙片區的獲批,也將對順德製造業的轉型升級形成輻射帶動。」該負責人說。據悉,南沙片區共分為七個區塊,包括海港區塊、明珠灣起步區區塊、南沙樞紐區塊、慶盛樞紐區塊、南沙灣區塊、蕉門河中心區區塊、萬頃沙保稅港加工製造業區塊,分別凸顯了港口、交通、金融、保稅物流和加工貿易等功能。

而此前南沙新區也已經提出要打造以生產性服務業為主導的現代產業新高地,並列出了建設「科技創新中心」、「商業服務中心」,打造「教育培訓基地」、「先進製造業基地」的具體目標。同時國家還將支持南沙新區在內地金融業逐步擴大對港澳開放的過程中先行先試,開展金融業綜合經營、外匯管理等金融改革創新試點。

「金融和科技恰恰是目前順德產業所需的兩大要素,順德與南沙在產業上形成高度的互補。」上述順德區經科局負責人表示。截至目前,順德的GDP超過2000億元,全區工業產值已經接近6000億元,但現代服務業的增長一直較慢,成為制約區域經濟轉型升級的一個「瓶頸」。

盡管前景廣闊,不過,該負責人也坦言,由於廣東自貿區南沙片區獲批才剛不久,其具體的方向定位仍有待進一步明晰,「所以下一步,我們將就廣東自貿區南沙片區進行深入研究,以制定具體的對接計劃。」

也有不願具名的政經觀察人士認為,自南沙2012年獲批國家級新區後,其對順德等周邊地區的帶動影響就備受關注。但事實上,除了前期推動了該區域的樓市大熱外,南沙在具體的產業項目一直未見有太大的進展,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約了周邊區域與之對接融合的決心和規劃。

「目前獲批的三大自貿區中,前海和橫琴已經有比較明確發展定位和規劃了,且已有一定的實踐基礎,但南沙依然是一張白紙充滿想像空間,如果與之對接的周邊區域貿然調整規劃可能反而打亂了自身的發展節奏。」上述觀察人士表示。

物流板塊將成合作首個支點

當利用自貿區帶動製造轉型升級仍需研究之際,利用自貿區的港口與物流區塊,或將成為順德與廣東自貿區南沙片區對接的首個支點。

在廣東自貿區南沙片區的七大區塊中,海港區塊內有南沙保稅港區港口區和物流區,在南沙樞紐旁邊則有萬頃沙保稅港加工製造業區塊。

與南沙有著便利交通對接的順德將率先享受自貿區帶來的便利。「順德境內先後建成了佛開、太澳、珠二環、東新4條高速,包括佛山一環在內,實現了順德境內高速公路里程從不夠12公里到目前95公里的巨大跨越,加上目前正在推進的廣明高速、江番高速、佛江3條高速,形成了『三橫四縱』覆蓋全區10個鎮街的高速公路網路。」順德區國土城建和水利局相關工作人員表示,上述高速路網的建設,可加強順德與南沙新區等周邊地區道路連接,屆時將與南沙樞紐形成聯網態勢。

記者從順德海關了解到,目前區內已經有不少企業「取道」南沙出海。「隨著自貿區建設的不斷完善,企業自然會更多地前往南沙。」粵鑫機械裝備有限公司董事長劉鑫認為,南沙港是珠三角西翼城市通向海洋的必由之路,順德產品走向國際也無需再繞道深圳等地。自貿區的設立,將進一步推動順德企業利用南沙港。

更令劉鑫興奮的是,自貿區未來給出的通關政策,將給企業物流節省更多成本。以上海自貿區為例,目前上海海關已經在上海自貿區試點實施了「先入區、後報關」的新型海關監管模式。也就是說,自貿區內試點企業可先憑進口倉單信息將貨物提運入區,再在規定時限內、向海關辦理進境備案清單申報手續。與過去傳統的「先報關、後入區」的「串聯式」通關模式相比,新模式允許企業把提貨入區作業與申報備案手續「並聯」進行,由此大大降低了企業貨物通關所需時間。有資料顯示,在此模式下,貨物入區的平均通關時間縮短了2—3天,物流成本平均下降10%。車輛過卡入區平均時間從6分鍾縮短到30秒。

■他山之石

交通對接南沙將持續發力

順德幹部談順德應學習崑山主動貼近上海自貿區

及早謀劃產業對接 做好配套服務

胡永文是倫教黨工委委員,去年7月至10月,他與其他2名順德幹部前往江蘇崑山掛職。對於崑山對接上海自貿區,他也深有接觸。他表示,崑山融入上海、承接上海自貿區輻射經驗值得順德學習。

胡永文告訴記者,隨著上海自貿區改革的推進,作為最近「鄰居」的崑山,早就打好了利用地理優勢的算盤,在搶先復制上海自貿區經驗的大背景下,崑山力圖將崑山試驗區作為上海自貿區可復制、可推廣經驗的先行先試區,在部分功能、創新措施上實現共享。

「順德也可以像崑山一樣,更多地融入廣州,最為直接的就是承接廣東自貿區南沙片區的輻射,主動貼近自貿區。」談及崑山經驗對順德的啟示,胡永文表示,順德要爭當區域合作的先鋒,如深入融入新一輪粵港澳合作示範區(自貿區)建設,圍繞南沙這一毗鄰順德的國家級戰略平台,主動接受輻射,及早謀劃產業對接。

「南沙是廣東三個自貿片區中面積最大的,涉及的服務項目也是最豐富的,恰恰與順德這一實體經濟發展體能夠形成優勢互補。」胡永文說,順德應做好配套服務,爭取同步享受部分先行先試政策,享受經濟改革紅利,避免被「邊緣化」。

崑山做法

●崑山率先復制推廣上海自貿區海關、檢驗檢疫監管等貿易便利化措施,跨關區快速流轉試點、境內外維修、批次進出集中申報、集中匯總納稅等措施已先期推開。

●在產業對接上,崑山主動到上海尋求自貿區「外溢」已經是一種常態,崑山對於與上海自貿區的對接力推思路理念、制度創新、功能載體、產業項目、組織機構「五個對接」。

●在項目對接上,以花橋開發區、崑山綜保區、崑山開發區、高新區為載體,分別做好金融後台服務、物流倉儲、高端製造業等項目的對接和「溢出」。

■專家把脈

「順德要想藉助廣東自貿區南沙片區帶來的機遇,交通仍要繼續加強。」身為出口公司負責人的胡信說,目前物流的成本仍然比較高,順德與南沙的交通對接,仍有很大的發展潛力。

事實上,目前,順德與南沙的交通對接有一批項目正在緊鑼密鼓地實施當中。據悉,有望於今年上半年投建的南沙疏港鐵路,途經江門、中山、順德和南沙。根據規劃,該項目自廣珠鐵路鶴山站引出,向東南方向經順德均安、中山黃圃、廣州市萬頃沙至南沙港站,新建雙線87.8公里,投資預估算總額超過90億元。由於南沙疏港鐵路途經順德均安,有利於順德產品更便捷運到南沙。

順德新港也將為順德與南沙對接起到重要作用。該港口建成後是西江流域最大的碼頭,計劃建設成具有二類口岸功能的內河多用途碼頭,共有4個3000噸級多用途泊位,設計年吞吐量達160萬噸,集裝箱9.6萬標准箱。根據運營方計劃,該港口港區全部建設將在兩年內全部完成。

此前,廣東順德浦項鋼板有限公司總經理金在鎰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就表示,他們現在的貨物都需要先送到南沙再通過卡車送過來,物流成本比較高。「如果能用航運,每噸可以節省成本為4元至5元,這可不是小數目。現在我們的原料全部從韓國進口,達到了30萬噸。」

順德新港建成後將成為順德最大的對外貨運港口,華南地區重要的水上交通樞紐和物流基地。「實際上我們可以做到40萬標准箱至50萬標准箱,因為貨物是不停在流動的。」港口建設方介紹,港口可以通過西江直接到達全國各地港口,包括內河港口。順德新港建成後,將為企業提供更加低廉、快速的航運服務。

目前,已經有一批企業瞄準了順德新港對接廣東自貿區南沙片區的便利條件,已經准備入駐。杏壇鎮黨委委員、鎮經濟和科技促進局局長王崇曦說,沃成供應鏈已經落戶順德新港,「該項目將重點打造華南最大的不銹鋼電子交易中心。」

但值得注意的是,雖順德新港已基本成型,但關於順德新港的相關產業發展規劃以及政策暫未出台,導致部分投資順德新港的企業存在疑問,有意向投資的企業觀望情緒加劇,在一定程度上制約有關招商引資工作,影響順德與南沙自貿區的更好對接。

自貿區提速下的順德突圍勢與術

●充分利用南沙人才、科研、金融窪地效應,加快與港澳深度合作

●練好產業和城市「內功」,營造良好國際化營商環境,防範被「虹吸」

■專家把脈

自貿區提速下的

順德突圍勢與術

利用南沙人才、科研、金融窪地效應,加快與港澳深度合作

煉好產業和城市「內功」,防範被虹吸

以地緣經濟的視野來審視區域,兩個一衣帶水地區的發展更迭,其實也是一個共進和博弈的過程。

放之於南沙的崛起對於順德而言,這樣的意味或許更為突出。在廣東自貿區三大片區方案中,南沙片區的面積最大、口最多,且直接涉及海港,具有較大的發展餘地和想像空間,目標是要打造以貨物貿易、金融、科研等生產性服務業為主導的現代產業新高地。

而在毗鄰的順德,一方面,龐大的產業基礎可以為南沙的改革試驗提供實體支撐;另一方面,順德製造也需要借力南沙所吸引的人才、科研、金融等高端要素,為轉型升級尋找快車道。

「南沙的發展其實是給順德一個思考、創新、改革的機會。」在中山大學教授、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江認為,廣東自貿區南沙片區的崛起對順德其實是機遇與風險並存,既需要規劃引領加強與兩地的對接合作,也考驗著順德在產業、城市、政務環境等方面的競爭力。

南沙金改試驗需要順德製造業支撐

如果沒有順德等珠三角實體經濟的支持,廣東自貿區南沙片區也有可能難有太大作為。

南方日報:廣東自貿區南沙片區獲批對其隔江相望的順德將會帶來哪些影響?能否形成一定的輻射帶動效應?

林江:首先從區域經濟的布局來看,廣東三大自貿區本來就是珠三角的重要組成部分,順德乃至佛山本身也是珠三角地區,所以本身內部的就會存在較多的協同關系,屬於自貿區的外圍地區。

南沙本身肩負著全省金融改革的使命,其成果需要經珠三角的企業實踐試驗。如果沒有製造業企業的支持,廣東自貿區南沙片區也有可能難有太大作為。順德乃至佛山作為珠三角製造業的中心,聚集了大量企業,可以發揮其他地區難以替代的實體經濟對自貿區的支撐作用。

因此順德可以鼓勵的一些企業與南沙的一些機構合作,對一些金融創新產品進行對接。順德大量企業本來就存在出口貿易和涉外金融的需求,他們可能需要大量外匯兌換的服務,也需要一些融資的安排,廣東自貿區南沙片區剛好能為這些企業進行配套。

南方日報:順德製造業可以檢驗南沙的改革創新成果,那麼,南沙試驗又能對順德的製造業帶來怎樣的具體影響?

林江:值得關注的是,目前南沙正大力發展融資租賃等新型的金融業務,這對於佛山的裝備製造業來說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在國內產能過剩的大背景下,不少企業存在訂單不足而導致設備閑置的問題,如果佛山的裝備製造業能藉此進軍融資租賃領域,一方面,企業把閑置的固定資產進行盤活,另一方面也獲得額外的租金收入,極大提升生產資源的利用效率。

順德產業可借力高端要素加速轉型升級

順德可考慮與廣東自貿區南沙片區合作,先吸引一些高端的人才到南沙開發,然後再委託南沙的一些人才、機構進行研發、生產,這相當於為順德的企業邁向高端發展,尋找到彎道超車的路徑。

南方日報:根據南沙的規劃定位,未來南沙將主打發展生產性服務業,隨著自貿區的獲批,將加快該區域保稅物流、加工製造業的發展,這對順德的產業又應如何借力借勢?

林江:從產業分工來看,現代服務業與先進製造業是孿生兄弟,沒有現代服務業的支持先進製造業是難以提升的。家電業作為順德傳統製造業的重要代表,正需要一些新技術和物流配送等現代服務業推動其加速提升其產業層次。

通過廣東自貿區南沙片區,還可以進一步加強順德、佛山與港澳的對接,讓順德乃至佛山與港澳的對接融合如虎添翼。過去順德與港澳的聯系,只是停留在資本引入,在珠三角等地開公司辦工廠。但新一輪對接則不再是以往「前店後廠」的傳統模式,而應是是在金融、IT及制度建設等更深入、更高層次的合作。

南方日報:順德製造的轉型提升需要人才、科技、金融等要素的支撐,而南沙本身就是這類資源的聚集高地,您認為今後兩地應該呈現怎樣的角色分工?

林江:順德的傳統製造業轉型提升需要研發投入的支撐,而南沙是將技術研發作為其核心業務進行拓展,順德製造需要哪些信息、配套、技術拓展都可以由南沙來提供運作。單憑順德、佛山難以形成對人才、資本、科技的窪地,但藉助廣東自貿區南沙片區在全省乃至全國的號召力,可以更利於順德吸引利用科研、人才等資源。

順德可以考慮與廣東自貿區南沙片區合作,先吸引一些高端的人才到南沙開發,然後再委託南沙的一些人才、機構進行研發、生產,這樣的配合相當於為順德的企業邁向高端發展,尋找到彎道超車的路徑。

兩地官方可規劃先行加強對接融合

順德更多還是要從自身出發,要意識到不進則退,要力爭上游。南沙的發展其實是給順德一個思考、創新、改革的機會。

南方日報:上海自貿區成立一年多來,累計新設外資企業超1700家。參照其經驗,廣東自貿區南沙片區對外資的吸引力也將驟然提升,您認為這對於順德將帶來怎樣的機遇?

林江:廣東自貿區南沙片區的推進,對順德吸引外資、發展總部經濟也將形成利好。根據中央的布署,南沙首先是復制上海自貿區的成功經驗,上海成功吸引了大量外資企業,相信南沙也會走國際化的道路。一些大企業不可能把設計、生產、銷售等所有的環節都放在一個地方,以後有可能一些企業在廣東自貿區南沙片區內會設在總部,但它同時需要向周邊需求配套服務體系,一些區域性的配套機構或生產基地則可能在周邊區域就近布局,在這里順德就有可能扮演著一個重要的角色。

南方日報:近年來,順德商貿服務業的發展也較快,隨著廣東自貿區南沙片區的推進,一大批企業、人才進駐,對順德的三產會否也帶來促進?

林江:從目前來看,南沙的配套條件還相對滯後,而近年來,順德的商貿服務業的發展迅猛,漸成氣候,順德也完全有可能反過來承接分攤廣東自貿區南沙片區聚集人群部分的生活服務需求,甚至吸引一些高端人才的進駐。這也給順德提供機遇。

順德要形成這樣的「逆吸引效應」,關鍵要及早做好規劃。目前南沙的規劃已經相對明晰。順德現有的規劃能否因應自貿區的戰略作出一定的對接調整。具體而言,順德區政府或佛山市政府應該與南沙管委會對接,探討雙方合作能夠為各自的發展帶來什麼,並最終形成戰略共識:3—5年內,如何布局自身的配套設施,產業如何協作分工。否則,等到一大批外資企業、高端人才進來,再進行謀劃就不及了。

南方日報:南沙的強勢崛起,給毗鄰的順德也帶來了一定挑戰。有人擔心,南沙作為人才、科技、金融等高端要素集聚的窪地,順德可能存在被虹吸的風險,對此您怎能看?

林江:僅就目前而言,南沙的發展是否間接會對順德形成壓力還不好說。個人認為,順德更多還是要從自身出發,要意識到不進則退,要力爭上游。南沙的發展其實是給順德一個思考、創新、改革的機會。

要避免被虹吸的風險,關鍵還是要提升自身的區域競爭力和吸引力,一是要通過發展高端產業吸引高端人才進駐;二是要完善配套,提升醫療、教育、商業等服務條件;三是政府要營造適合創新的制度環境,打造完善的法律、咨詢等配套服務體系。

策劃/統籌:南方日報記者 王基國 劉嘉麟

C. 廣州2022年GDP預增5.5%,沖刺三萬億

廣州2022年GDP預增5.5%,沖刺三萬億

廣州2022年GDP預增5.5%,沖刺三萬億,2021年廣州GDP達2.82萬億元,同比增長8.1%。廣州正在重回高增長軌道,廣州2022年GDP預增5.5%,沖刺三萬億。

廣州2022年GDP預增5.5%,沖刺三萬億1

1月25日上午,廣州市十六屆人大一次會議開幕。廣州市代市長郭永航代表廣州市人民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下稱「政府工作報告」)。政府工作報告顯示,2021年廣州地區生產總值2.82萬億元,同比增長8.1%,5年年均增長6.1%,在全國主要城市中保持領先優勢。

在新冠肺炎疫情之下,廣州穩坐全國第四城,取得這份亮眼「成績單」實屬不易。具體到各細分領域,2021年,廣州固定資產投資超8500億元,增長11.7%,年均增長10%。民營經濟增加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商品進出口總額均超萬億元,國有企業資產總額超5萬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廣州產業結構不斷優化,新動能加速成長,戰略性新興產業在其高質量發展中的動力源和增長極作用不斷凸顯。數據顯示,2021年廣州已形成6個產值超千億元的先進製造業集群、6個增加值超千億元的服務行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突破30%。

政府工作報告明確了廣州2022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地區生產總值增長5.5%左右。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5%,全社會研發投入強度3.2%左右,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5%以內,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3%左右等等。

在受訪專家看來,5.5%左右的增速目標相對適中且留有餘力,綜合考慮了宏觀經濟大局以及廣州市發展實際,體現了廣州穩中求進、守正和創新相統一的發展思路。 廣州提出產業第一、製造業立市目標,將培育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優化營商環境作為具體抓手,將把發展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作為經濟工作的「首要工程」,真正抓住了發展經濟的「牛鼻子」。

沖刺3萬億「底氣」

「8.1%的GDP增速,凸顯了廣州經濟的韌性,也體現了廣州推進『四個出新出彩』,實現老城市新活力的成效。」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院院長羅志恆對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分析稱,廣州2.82萬億元GDP背後,先進製造業和高端服務業起到了重要支撐作用。

數據顯示,2021年,廣州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8%,兩年平均增長5.1%。其中,先進製造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製造業增加值比重為65.7%,且廣州已形成6個產值超千億元的先進製造業集群。

廣州的先進製造業集群不僅貢獻了大部分GDP,還顯示出巨大的增長潛力。例如,2021年,廣州新能源汽車製造業繼續保持良好增勢,全年產量同比增長87.9%,產值同比增長63.4%;集成電路、顯示器、光電子器件和移動通信基站設備產量同比分別增長58.6%、45.5%、40.2%和24.4%。

除了先進製造業,廣州服務業在疫情期間也實現了逆勢增長。

2021年1-11月,廣州市規模以上服務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0.0%。尤其是高技術服務業,相關行業合計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5.8%,兩年平均增長14.0%。其中,科技成果轉化服務、檢驗檢測服務和電子商務服務兩年平均分別增長26.4%、24.1%和20.1%。高端專業服務業發展韌勁凸顯,全市規模以上高端專業服務業合計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3.4%,兩年平均增長13.2%。

羅志恆認為,得益於先進製造業和高端服務業的發展,有效助推了廣州產業結構不斷優化,才為廣州創新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新動能。

在受訪專家看來,廣州接下來沖刺3萬億元大關的底氣十足。

「如果既定目標實現6%以上增長,就能夠沖刺三萬億元。」廣東省體制改革研究會執行會長彭澎表示,但突破三萬億仍需要從多方面努力,具體包括堅持常態化防控疫情,全力保障製造業增長,加大科技創新驅動,穩定進出口貿易,保障居民充分就業,擴大居民可支配收入,促進消費穩定增長等等。

保障製造業增長以及科技創新最為關鍵。政府工作報告提出,2022年廣州市級財政共計安排312.9億元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增長17.4%。

312.9億元專項投資中,科創和產業是發力點。其中,廣州將安排82.5億元支持科技創新紮實落地,安排47.2億元支持提升核心產業競爭力,安排重點產業園區補助資金183.2億元。

政府工作報告特別提出,將舉全市之力支持建設人工智慧與數字經濟試驗區,強化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創新發展試驗區、人工智慧創新應用先導區建設,布局發展量子科技、納米科技等前沿產業、未來產業,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集群。

明確產業第一、製造業立市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2022年廣州地區生產總值預計增長5.5%左右。

在羅志恆看來,這一目標相對適中且留有餘力,既綜合考慮了宏觀經濟大局以及廣州市發展實際,又銜接了廣州2021年經濟增長情況與「十四五」規劃確定的增長目標,體現了廣州穩中求進、守正和創新相統一的發展思路,可對提升綜合城市功能、培育城市核心競爭力、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形成支撐。

但要實現這一目標也不容易,廣州仍需補齊短板。

廣州市代市長郭永航在大會上表示,廣州經濟社會發展還面臨不少矛盾和問題:支撐廣州高質量發展的基礎還不牢固,創新鏈與產業鏈對接不足,創新型頭部企業和領軍人才不多,新產業新業態等新的增長點不夠凸顯,在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中的地位和影響力與城市能級不相匹配。

對此,在2022年的廣州發展「規劃圖」中,關鍵路徑之一便是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

「堅持產業第一、製造業立市。」廣州市代市長郭永航表示,要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推動產業基礎高級化,不斷提高產業鏈自主可控水平,為高質量發展積蓄後勁。

實際上,製造業恰是廣州經濟發展的韌性所在。2021年,廣州經受住疫情的考驗,克服缺芯缺電等困難,全年實現規上工業總產值22567億元,同比增長7.0%,規上工業增加值5086億元,同比增長7.8%。

戰略性新興產業則是重中之重。2021年,廣州的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布局實現重大突破。廣州實驗室、粵港澳大灣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掛牌運作,人類細胞譜系、冷泉生態系統列入國家專項規劃。

未來五年,廣州仍將把發展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作為經濟工作的「首要工程」,將構建「3+5+5」梯次發展格局,全力打造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與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葯與健康三大新興支柱產業,加快發展智能裝備與機器人、軌道交通、新能源與節能環保、新材料與精細化工、數字創意五大新興優勢產業,前瞻布局量子科技、區塊鏈、太赫茲、天然氣水合物、納米科技等五大未來產業。

如何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持續賦能?科技創新是關鍵所在。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不僅要強化科技創新策源能力,全力支持廣州實驗室、鵬城實驗室廣州基地等科研平台開展重大前沿問題研究,還要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打造創新開放合作平台,同時激發人才創新創業活力。

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在「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消費需求是拉動經濟發展至為重要的力量。2021年,廣州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首次突破萬億元大關,達10122.56億元,同比增長9.8%,兩年平均增長2.9%。

亮眼數據背後的支撐力來源何處?

作為「千年商都」,廣州商圈眾多,吸引了眾多國際知名品牌在此落地,擁有著引領消費風潮的'實力。以廣州商業第一大區天河區為例,該區擁有3家銷售額50億元以上的綜合類購物中心、11家總部型商貿企業、3012家限額以上商貿企業、70%的在穗國際品牌,在商貿載體、高端品牌、商旅文體融合等方面享譽全國。

除了傳統商圈之外,近年來,跨境電商、直播電商、首店經濟等新業態的快速發展,也成為廣州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新抓手。

在全國105個跨境電商綜試區城市中,廣州的綜合能級指數位列第一梯隊的首位,多個單項指數均位列全國第一。據海關數據統計,廣州跨境電商規模從2014年的14.6億元增長到2020年1-11月的419億元,增長27倍,佔全國的五分之一,進口連續7年位居全國第一。

據政府工作報告顯示,未來廣州還將通過保障廣交會展館四期建成開館,加快空港國際會展中心建設;提振汽車、家電、建材等大宗消費,鼓勵發展運動健身、醫療健康、文化娛樂、休閑旅遊、家政養老等服務消費;擦亮「羊城夜市」品牌等舉措,帶動多方面多領域的消費,同時促進國際、國內文化的傳播交流。

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建設、市場主體的壯大、創新創業的活躍,離不開良好的營商環境。

2021年,廣州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清理規范市級行政審批事項282項,商事制度等18項改革工作獲國務院督查激勵。政務服務平台「穗好辦」上線便民服務事項超2000項,與省內所有地市、省外17個城市「跨域通辦」事項近9000項。

良好便利的營商環境極大地激發了市場活力。2021年,廣州市場主體突破300萬戶,比2016年增長1倍。本土世界500強企業新增3家、累計5家。開放型經濟水平明顯提升。對「一帶一路」沿線市場進出口總額年均增長8.2%。在穗投資世界500強企業增至330家。累計實際使用外資2240億元,年均增長10%。

政府工作報告透露,廣州即將啟動營商環境5.0版本改革。在羅志恆看來,營商環境改革,聚焦點仍然在企業,他表示,要繼續加快土地、資源、能源等要素市場化改革,完善交通物流海關等基礎設施,吸收引進高層次人才,激發企業創業經營活力。

對此,2022年,在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方面,廣州將完善知識產權運營服務體系,開展專利侵權糾紛行政裁決示範建設試點;推進「兩個健康」示範城市、「中小企業能辦大事」創新示範區建設。完善政企溝通平台,健全企業家參與涉企政策制定機制等。

廣州2022年GDP預增5.5%,沖刺三萬億2

最新全國經濟TOP10城市塵埃落定。

上海、北京、深圳、廣州、重慶、蘇州、成都、杭州、武 漢、南京,位列十強城市。

其中,京滬為4萬億+城市,深圳剛剛突破3萬億,廣州、重慶、蘇州為2萬億+城市,其他均為1.5萬億+城市。

那麼,誰是名副其實的GDP第三城和第四城?

日前,廣州市人代會透露,2021年廣州GDP達2.82萬億元,同比增長8.1%。

根據此前發布的數據,2021年深圳GDP站上3萬億,重慶GDP為2.78萬億,蘇州為2.27萬億。

以此來看,廣州與深圳的GDP差距再度縮小,而對重慶的領先優勢有所擴大。

廣深差距大幅收縮。2021年,廣深差距約為2000億元,而前一年還高達2600多億元,最高峰時期超過4000億元。

與此同時,廣州對重慶的領先優勢擴大到300億元以上,而前一年這個數字只有16.3億。

當然,重慶作為省級直轄市,面積超過8萬平方公里,人口超過3000萬,是否適合作為一個普通城市,與廣州、蘇州乃至鄭州等地進行類比,值得討論。

不管怎樣,經過幾年轉型,廣州正在重回高增長軌道,未來重新實現反超,未必沒有可能。

廣州經濟強勁反彈,靠的是什麼?

其一,三大支柱產業全線飄紅,而戰略性新興產業實現了飛速發展。

廣州以電子、汽車、石化為三大傳統支柱產業。過去一年,傳統支柱產業全面飄紅。

同時,廣州高新產業保持飛速增長。

目前,廣州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與健康、新材料與高端裝備、時尚創意、新能源汽車、新能源與節能環保為6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這些產業發展速度走在各大產業前列。

數據顯示,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5.7%,其中電子、醫葯、計算機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34.7%、23.1%和14.5%。

其中,新能源汽車全年產量同比增長87.9%,集成電路、顯示器、光電子器件和移動通信基站設備產量同比分別增長58.6%、45.5%、40.2%和24.4%。

其二,城市更新,為廣州發展提供了新的支撐動力。

作為老城市,廣州不僅存在大量城中村,還有不少老舊小區,向存量要資源、向存量要空間就成了必然選擇。

正如《中國城市大趨勢》一書所分析的,城市更新,不僅能通過擴大投資創造更多GDP,還能藉助重塑城市空間結構、變低效土地為高效土地、騰挪更多產業用地資源等,提升經濟發展的質量。

數據顯示,2021年,廣州固定資產投資超8500億元,增長11.7%。而2022年,廣州力爭固定資產投資超9000億元,對經濟的支撐作用可見一斑。

其中,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增長10.1%,工業投資增長6.9%,基礎設施投資下降2.9%。分產業看,製造業投資同比增長11.9%,高技術服務業投資同比增長15.3%。

當然,在「防止大拆大建」的定調之下,城市更新的步伐或將慢下來。

但隨著穩步推進作為主基調,其對經濟增長的利好還會逐步釋放

廣州2022年GDP預增5.5%,沖刺三萬億3

1 月 25 日,廣州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廣州市代市長郭永航作政府工作報告。其中提到,2021 年地區生產總值 2.82 萬億元,同比增長 8.1%,5 年年均增長 6.1%。

這一數值目前仍舊領先近年來想要 " 彎道超車 " 的重慶,據了解,重慶 2021 年 GDP 為 27894.02 億元,暫時落後廣州 400 億元左右。

這意味著,廣州、重慶在 " 第四城 " 之爭中仍保持領先優勢。從目前公布和預測的情況看,全國 GDP 前五城市分別為上海、北京、深圳、廣州、重慶。

從增長勢頭來看,2021 年廣州 GDP 各方面表現強勁,具體細分領域數據顯示:

2021 年,廣州固定資產投資超 8500 億元,增長 11.7%,年均增長 10%。

民營經濟增加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商品進出口總額均超萬億元,國有企業資產總額超 5 萬億元。

全市形成 6 個產值超千億元的先進製造業集群、6 個增加值超千億元的服務行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突破 30%。

廣州獲批建設國家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廣州碳排放交易中心碳配額現貨交易量全國第一。廣州期貨交易所揭牌運營,實現國家級金融基礎設施歷史性突破。

來源於廣州地區的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累計 3.13 萬億元,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累計 8475 億元,年均增長 5.2% 和 6.2%。

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 7.9% 和 10%。

單位 GDP 能耗約為全國平均水平一半。

D. 中國有哪些自由貿易區

截至2019年6月,中國有12個自由貿易區。

分別為: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

中國(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國(遼寧)自由貿易試驗區、

中國(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國(湖北)自由貿易試驗區、

中國(重慶)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國(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國(陝西)自由貿易試驗區、

中國(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

簽訂自由貿易協定的成員國相互徹底取消商品貿易中的關稅和數量限制,使商品在各成員國之間可以自由流動。但是,各成員國仍保持自己對來自非成員國進口商品的限制政策。

有的自由貿易區只對部分商品實行自由貿易,如「歐洲自由貿易聯盟」內的自由貿易商品只限於工業品,而不包括農產品。這種自由貿易區被稱為「工業自由貿易區」。

有的自由貿易區對全部商品實行自由貿易,如「拉丁美洲自由貿易協會「和「北美自由貿易區」,對區內所有的工農業產品的貿易往來都免除關稅和數量限制。

(4)廣州獲批創建區塊鏈先行示範區擴展閱讀:

自由貿易區的基本職能:

自由貿易區內允許外國船舶自由進出,外國貨物免稅進口,取消對進口貨物的配額管制,也是自由港的進一步延伸,是一個國家對外開放的一種特殊的功能區域。

自由貿易區除了具有自由港的大部分特點外,還可以吸引外資設廠,發展出口加工企業,允許和鼓勵外資設立大的商業企業、金融機構等促進區內經濟綜合、全面地發展。自由貿易區的局限在於,它會導致商品流向的扭曲和避稅。

如果沒有其他措施作為補充,第三國很可能將貨物先運進一體化組織中實行較低關稅或貿易壁壘的成員國,然後再將貨物轉運到實行高貿易壁壘的成員國。

為了避免出現這種商品流向的扭曲,自由貿易區組織均制訂「原產地原則」,規定只有自由貿易區成員國的「原產地產品」才享受成員國之間給予的自由貿易待遇。理論上,凡是製成品在成員國境內生產的價值額佔到產品價值總額的50%以上時,該產品應視為原產地產品。

一般而言,第三國進口品越是與自由貿易區成員國生產的產品相競爭,對成員國境內生產品的增加值含量越高。原產地原則的涵義表明了自由貿易區對非成員國的某種排他性。

E. 中國中化集團公司的業務介紹

中化集團從事石油業務經營已有60多年歷史,公司能源業務由油氣勘探開發、石油貿易、石油煉制、倉儲物流和分銷零售等板塊組成。近十多年來,公司不斷鞏固和提高石油國際貿易的優勢地位,大力拓展核心商品和核心業務,促進經營內涵提升,同時加快向石油產業上下游延伸,產業基礎和可持續發展能力不斷增強。目前,中化集團已發展成為一傢具有國際化特色、產業鏈完整、營銷服務能力突出的大型能源企業。
勘探開發方面,2002年,中化集團成立了中化石油勘探開發有限公司,專門從事油氣勘探開發業務。多年來,中化油氣油勘探開發業務的產量與儲量規模不斷擴大,油氣儲量穩步上升,油氣產量快速增長,資產質量與結構大為改善。截至2011年底,公司在巴西、哥倫比亞、阿聯酋、葉門、突尼西亞、厄瓜多、秘魯、敘利亞、印度尼西亞、中國等10個國家已擁有23個油氣合同區塊,基本形成以中東、南美為核心的戰略發展布局,權益內剩餘油氣可采儲量達4.1億桶(油當量),2011年權益內油氣產量2201萬桶(油當量)。2002年到2011年,公司在石油上游業務領域累計投資65億美元,累計生產權益油氣8259萬桶(油當量)。
石油貿易方面,中化集團憑借與眾多產油國政府及其國家石油公司的良好合作關系,形成了較強的境外石油資源獲取能力,擁有原油產量超過3000 萬噸/ 年,品種涉及沙特、阿曼、伊拉克、巴林、阿聯酋、葉門、卡達、安哥拉、越南、敘利亞、印尼和俄羅斯等國家的原油。
中化集團與世界上主要石油公司和相關金融機構在石油貿易和風險管理方面保持著長期合作,並憑借良好的信譽和經營渠道、技術手段優勢,為國內外客戶提供優質原油和專業化服務,形成了穩定、廣泛的全球銷售渠道。在依託長約及現貨采購海外原油滿足中國國內市場需求的同時,公司積極向東南亞、歐洲及北美等地區的煉廠進行轉口銷售,大力拓展核心商品和核心業務,重點發展優勢品種,已成為不少國家和地區的重要原油供應商,經營規模和效益實現大幅增長。公司每年代理出口大連西太平洋石油化工有限公司(WEPEC)的高品質產品百萬噸以上,還從事航煤、石腦油、免稅船用柴油和其它輕油的代理進口及自營業務。目前公司全球原油和成品油經營總量達6000萬噸,進口與轉口比例約為1:1.2。
為配合石油貿易業務發展,中化集團不斷鞏固與國際大型船東公司的合作,為中國進口以及第三國轉口石油客戶提供便捷、高效的租船服務,並通過期租油輪等多種方式擴大自主經營船舶的規模。目前,公司承租和運營的超級油輪(VLCC)數量達到9條,初步建立專業的石油運輸服務能力。
石油煉制方面,中化集團涉足石油煉制業務始於20世紀80年代末期,公司是中國第一家中外合資煉廠——大連西太平洋石油化工有限公司(WEPEC)的最大股東。WEPEC是中國第一家中外合資煉廠,原油加工能力為1000萬噸/年,是可加工高含硫原油的全加氫型煉化企業,其1000萬噸/年常減壓裝置、300萬噸/年重油催化裂化裝置、200萬噸/年重油加氫脫硫裝置、200萬噸/年柴油加氫裝置、150萬噸/年加氫裂化裝置、10萬噸/年硫磺回收裝置,均為目前國內單套加工能力最大的裝置之一。
中化集團投資的中化泉州石化有限公司1200萬噸/年煉油項目位於福建省泉州市泉惠石化工業園區,被國家煉油規劃列為「十二五」期間建成投產的重點項目之一。目前,泉州石化項目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環境影響評價報告已經獲得國家環保部正式批准,項目核准工作進入最後階段。該項目設計產品主要包括汽油、柴油和各種石化產品。項目投產後,將成為行業內最具市場競爭力的煉化企業之一,並將支持福建省湄洲灣石化基地發展成為中國現代化的石油化工基地,為推動國家石化產業升級、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福建省及周邊地區經濟騰飛貢獻積極力量。
中化集團參股的中化弘潤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原油一次加工能力為500萬噸/年,生產的汽柴油質量達到國III標准,另有176公里的重質液體化工黃島——濰坊輸送管道和400萬立方米的大型原油儲罐區正在建設過程中,目前已進入收尾階段。
倉儲物流方面,目前,中化集團中化集團運營、在建的負責管理的石化倉儲容量約2500萬立方米,形成了覆蓋長三角、珠三角和環渤海沿海沿江地區的石化倉儲物流網路,以及從3000噸級到30萬噸級多種規模的配套碼頭體系,商用石化倉儲規模位居國內前列,是國內最大和綜合服務能力最強的第三方石化倉儲物流服務商。2011年,公司倉儲中轉量突破3500萬噸。
分銷與零售方面,中化集團國內成品油分銷與零售網路建設近年來取得了較大進展,初步形成了覆蓋華北、華東和華南市場的布局。公司通過加強成品油分銷油庫開發,為分銷業務提供硬體設施和經營資質支撐。公司加快推進加油站開發,與法國道達爾集團在環渤海地區和華東地區共同開發的加油站網路規模不斷擴大。在福建和廣東地區自主建設的加油站網路順利推進,同時不斷拓展山東、山西、安徽、江西等地市場。目前,中化集團已擁有加油站近400座,品牌知名度和市場影響力不斷擴大。 中化集團是唯一經營化肥、種子、農葯三大農業投入品的中央企業,以先進的科技、優質的產品和專業的服務,致力於發展成為中國最大、世界領先的農業投入品綜合服務商,為中國及世界的糧食安全和農業發展作貢獻。 中化集團經營化肥業務的旗艦企業——中化化肥控股有限公司(簡稱「中化化肥」)是中國最大的化肥供應商和分銷服務商,涵蓋資源、研發、生產、分銷、農化服務全產業鏈,為保障國內化肥供應、促進農作物增產發揮了重要作用。 中化集團旗下的中國種子集團有限公司是我國國家級種子企業,綜合實力在國內保持領先,並致力於成為「中國第一、世界一流」的「育繁推一體化」種業公司,推動中國種子產業升級。中化集團是中國最大的全肥種、產供銷一體化運作的化肥企業,並在農葯研發、生產、銷售和種子制種、加工領域保持行業領先。中種集團是我國集種子及優質農副產品的科研開發、生產、經營於一體的行業龍頭企業。根據國資委核定的央企主業范圍,中種集團主業為:農作物種子與種苗研發、生產及銷售;相關農業生產資料及農產品研發、生產與銷售。
2007年,經國務院批准,中化集團先後重組兩家中央企業沈陽化工研究院、中國種子集團公司,將進一步壯大中化集團在農業投入品領域的整體實力。
化肥業務方面,中國最大的化肥生產商之一——公司現控股化肥生產企業7家,參股6家,產品包括氮肥、磷肥、復合肥、鉀肥和新型肥料,年產能超過1000萬噸。這些企業合理分布在資源地和消費市場,便捷地向全國各地供肥。同時,中化化肥也是中國生產化肥品種最多、最齊全的生產商,產品涵蓋了各種大量元素、中量元素、微量元素肥料及BB 肥、有機無機復混肥、緩控釋肥以及各種專用肥和其他新型肥料。
中國最大的化肥進口商——在強化自有生產能力的同時,公司繼續強化海外貨源采購能力,保障國內緊缺資源和品種的供應能力。作為中國最大的化肥進口商,憑借逾60年的國際貿易經驗和實力,公司與國際上主要化肥供應商保持著良好的戰略聯盟關系,形成了包括議價能力、市場份額和品牌效應在內的較強市場地位。
在鉀肥進口方面,公司代理加拿大鉀肥公司、約旦鉀肥公司、BPC等國際主要鉀肥供應商的鉀肥產品,並積極參與我國鉀肥進口談判,發揮行業影響力,為國內鉀肥保持全球「價格窪地」的優勢地位發揮了建設性作用,彌補了國內鉀肥資源缺口,減輕了農民負擔。在磷肥進口方面,公司長期獨家代理摩洛哥、突尼西亞磷酸二銨進口。在復合肥進口方面,與挪威YARA 建立了長期戰略合作關系,連續20 多年獨家代理YARA 復合肥進口,為農民提供高質、高效的復合肥產品,打造了中國進口復合肥第一品牌。
種子業務方面,作為國家級種業公司和我國唯一一家以農作物種業為主營業務的「育繁推一體化」中央企業,中化集團通過實施「突出研發,提升生產,拉動營銷」的發展戰略,不斷提升產業鏈各個環節的核心競爭能力。
中化集團旗下的中國種子集團有限公司經過三十餘年的發展,已發展成為集科研、生產、加工、營銷、技術服務於一體的產業鏈完整的大型種業集團,主要從事玉米、水稻、蔬菜等農作物種子業務,經營規模在國內領先。公司先後獲得大公國際企業信譽評級AAAc 級和中國種子協會行業信用評級AAA 級資質,進一步確立了種子業務的產業地位及競爭優勢。
農葯業務方面,中化集團的農葯業務涵蓋產品研發、原葯生產、制劑加工及分裝、產品登記、品牌營銷等產業鏈各環節,其中專利農葯開發在國內居領先地位。農葯業務經營規模位居國內前列。近年來,公司加快戰略拓展,不斷強化農葯業務產業鏈,公司控股中化國際繼成為江山股份第一大股東之後,與江蘇揚農化工集團也開展戰略合作,行業影響力和綜合實力得到進一步提升。中化集團下屬的沈陽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簡稱「沈陽院」)、浙江省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簡稱「浙化院」)作為兩大國家級農葯研發平台,擁有國內領先的農葯創制能力,承擔了20餘項國家級科技研究課題,目前有8個創制產品處於開發階段。沈陽院為中國農葯研發的奠基者,為我國農葯行業的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沈陽院是農葯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國家農葯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和國家新葯安全評價中心的依託單位,擁有新農葯創制與開發國家重點實驗室,具有從化合物設計合成、生產工藝開發、生物活性測定及應用技術開發、制劑加工、安全評價直至商品化開發的完善的農葯研發體系。目前國內生產的農葯主導品種40%以上由沈陽院開發並推廣應用,已有兩種自主創制的殺菌劑品種成為國內市場的主導產品。沈陽院安全評價中心和農葯檢驗實驗室已順利通過OECD 成員國荷蘭政府的GLP 認證,對促進國內農葯化工產品走向國際市場將起到積極推動作用。
浙化院是國家南方農葯創制中心浙江基地的依託單位,也是浙江省規模最大的科研開發類院所,主要從事含氟新農葯等的研究、開發和生產。 中化集團的化工業務以進出口貿易和流通服務為基礎,在氟化工、天然橡膠、化工物流、石化原料、醫葯等領域建立了較強的競爭優勢。中化集團已發展為中國領先的化工產品綜合服務商,為促進化工行業科技進步和安全、環保、和諧發展發揮著積極作用。 近年來,中化集團圍繞氟化工、天然橡膠、化工物流等若干細分行業,積極進行產業鏈上下游延伸,進一步提升了市場地位和競爭優勢。在石化原料等具有傳統優勢的貿易流通領域,不斷創新經營模式,豐富經營內涵,相關產品進出口份額繼續保持國內領先地位。在醫葯領域,通過與世界知名的生物制葯企業合作,提高了在相關領域的實力。
氟化工業務方面,中化集團的氟化工業務已形成集資源開發(螢石和氫氟酸)、研發、生產、銷售於一體的完整產業鏈。公司是國內領先的氟化工生產企業和ODS 替代品品種最全的供應商,產品覆蓋ODS 替代品、氟聚合物、含氟精細化學品等,其中HFC-134a等十餘個品種居國內、國際市場份額第一。 在資源開發方面,公司下屬的中化藍天集團有限公司擁有3000 多萬噸螢石原礦儲量,居國內同行業前列,形成了支撐氟化工業務長期發展的資源基礎。在研發領域,公司通過科技創新,提供對環境友好、高效節能的綠色產品,打造綠色競爭力和獨特競爭優勢。公司多項新材料研究課題列入國家863計劃,並受工信部委託完成氟化工「十二五」規劃研究報告。同時,積極推進與國內外科研院所、高校和國際氟化工領先企業的技術合作和引進,公司與美國霍尼韋爾公司成功合作開發國際領先的新型環保產品HFC-245fa,增強了在節能環保材料領域的發展潛力。
在生產環節,中化集團擁有太倉、杭州、西安、上虞等多個氟化工產品生產基地。公司不斷改善工藝,形成了技術領先、品種齊全的ODS 替代品產品系列,ODS 替代品產能達到12 萬噸,氟聚合物和含氟精細化學品產能達到1.7 萬噸。此外,公司通過與比利時蘇威公司成立合資企業,在高純濕化學品業務領域合作,生產包括電子級氫氟酸在內的氟化工高端產品,以滿足我國高新行業迅速發展的需求。
在營銷環節,公司實施品牌戰略,金冷(JINCOOL)等品牌在行業內形成了較強影響力。
橡膠業務方面,中化集團經營橡膠及橡膠製品已有近60 年的歷史,業務涉及天然膠種植、生產加工、營銷和增值服務等產業鏈的各個環節,實現全球一體化經營。公司是目前中國最大最強的橡膠營銷服務商,也是國際市場具有較強核心競爭力的天然橡膠產業服務商,資源地遍布東南亞、西非和中國的海南、雲南,市場和主要客戶覆蓋亞洲、歐洲和美洲等地。中化集團控股的上市公司中化國際天然橡膠年銷量達80 萬噸,市場份額位居中國第一、全球第二。
在資源獲取方面,除並購馬來西亞EUROMA RUBBER公司、新加坡上市公司GMG 和泰國德美行(TBH)外,中化國際還在非洲、東南亞等地區獲得新的種植和生產資源,新增天然膠種植土地儲備10萬公頃。在長約資源方面,除了傳統的泰國、馬來西亞資源,公司著力拓展印尼的優質資源,成為在中國市場最大的印尼膠供應商。同時,對緬甸、越南、柬埔寨等大湄公河流域新興市場資源開發也取得明顯成效。
在加工方面,公司不斷完善全球產能布局,目前在西非、東南亞和國內雲南、海南等天然橡膠主產區擁有加工產能53 萬噸;同時,加強新產品的開發,自主研發的TSR10CV 恆粘膠獲得了米其林公司的認證,是繼TSR9710 及TSR5 後進入國際十大輪胎廠商采購序列的又一高端產品。
在營銷方面,公司通過搭建新加坡海外營銷平台和配套相應的物流能力,提高對下遊客戶的營銷服務能力。公司進一步強化與國際輪胎製造商的戰略合作,與多家國際前十的輪胎廠商簽訂銷售長約,營銷規模不斷擴大。
化工物流業務方面,中化集團控股的上市公司中化國際在國內化工物流服務領域保持領先地位,業務涉及船運、集裝罐多式聯運、貨代倉儲、碼頭儲罐等領域,擁有國內規模最大、安全標准最高的液體化學品船隊和集裝罐罐隊,能夠為客戶提供多層次、高效率、低成本的物流整體解決方案。同時,公司注重化工物流業務的環保、健康和安全(EHS)管理,EHS 管理水平躋身國際先進行列。
船運方面,中化國際是提供國內沿海沿江、國際遠洋近洋液體化學品運輸及船舶管理業務的國內領先企業。公司根據國際安全管理規則(ISM code)建立了全面、高效的安全管理體系,獲得了DNV 的ISO9001-2000 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公司船舶達到SHELL、BP 等大石油公司及國際化工分銷協會(CDI)的檢驗標准,符合高端市場用戶嚴格的資質要求,是目前國內唯一一家可承運TDI( 甲苯二異氰酸酯)、MDI(二甲苯二異氰酸酯)等高端液體化學品的船東。截至2011 年底,中化國際控制船舶47 艘,運力超過45 萬噸,國內市場份額提高到16%,在高端客戶市場佔有率達61%。作為首批取得兩岸直航許可的液體化學品船東,公司依託自身的資產規模和行業地位,積極為促進兩岸合作交流、維護直航安全穩定作貢獻,已成為台海間液體化工品運輸的領導者。同時,公司在保持區域市場份額的基礎上,新開辟了遠東—南美—中東的環球航線,逐漸向航運國際化目標邁進。
集裝罐物流方面,中化國際是國內領先的集裝罐物流服務商。近年來,公司立足中國市場,大力拓展遠洋航線業務,提升管理和服務能力。公司現擁有集裝罐數量4600 個,其中特種罐佔25%;運營網路覆蓋國內重點區域以及亞洲、美洲、歐洲、中東等主要國家和地區。中化國際進一步深化與美國Newport 公司的合作,國際業務規模增長迅速,尤其是中標巴斯夫、陶氏化學、OPTIMAL 等跨國公司全球標書,進一步提升了公司品牌影響力。同時,中化國際與全球領先的馬士基航運公司簽署海運長約,優化了集裝罐運營成本;通過歐洲化學品分撥協會的CDI-MPC Tank Container 評核,成為國內第一家通過該類評估的化工物流服務商,提升了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
碼頭儲罐方面,中化國際與連雲港港口集團合資成立連雲港港口國際石化倉儲公司和連雲港港口國際石化港務公司,擬建設三個5 萬噸級液體散貨碼頭和約80 萬立方米儲罐,提供化工品倉儲和保稅及碼頭裝卸等服務,設計吞吐能力約為500 萬噸。
倉儲貨代方面,中化國際擁有國家一級貨代、報關及其他相關資質,在全國各主要口岸設有分支機構。此外,公司在天津、大連、上海、廣州等沿海主要口岸城市擁有經營資質齊全的化學品倉庫,為國內外客戶提供包括集裝箱危險品在內的各類化學品倉儲物流服務。
在金融領域,中化集團向市場提供多種金融產品和服務,旗下的外貿信託、遠東租賃、諾安基金、中宏人壽等企業均在各自領域具有較強的市場地位和行業影響力 。 中化集團是國務院國資委批準的主業包含酒店、房地產開發經營業務的中央企業之一,主要通過旗下控股的在港上市公司——中國金茂(原方興地產)進行經營。
中國金茂堅持高端定位、精品路線,專注於在一線城市及區域輻射能力強的二線中心城市、著名旅遊風景度假區的發展機會,核心業務包括城市綜合體、甲級寫字樓和高檔酒店的開發與運營,是中國領先的高端商業地產開發商和運營商。
目前,中國金茂已進入北京、上海、深圳、珠海、三亞、麗江、長沙、青島、重慶等9 個城市,高檔寫字樓及酒店的持有規模和運營效率均處於國內領先地位。
在注重開發項目品質的同時,公司更加關注與資源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將發展綠色低碳建築納入企業戰略。在2011年,中國金茂完成了中國首個自願減排標准「熊貓標准」碳交易項目,是參與該項交易的首家中國企業。公司目前有6 個項目獲得綠色建築認證,2 個項目獲得「國家示範工程」稱號,4 個項目榮獲「國家精瑞科學技術獎」,其中北京金茂府小學成為中國首個國家綠標三星及LEED-SCHOOL雙認證綠色學校。
中化集團旗下「金茂」品牌連續7 年(2005-2011)入圍世界品牌實驗室發布的「中國500 最具價值品牌排行榜」,品牌價值約50 億元。
項目開發方面,公司先後開發了上海金茂大廈、北京凱晨世貿中心、上海港國際客運中心、上海國際航運服務中心等地標性商業地產項目。此外,還開發了北京金茂府、上海金茂逸墅、上海張楊濱江苑、海怡別墅、珠海每一間花園、麗江金茂雪山語等多個高檔住宅項目,並參與承擔長沙梅溪湖國際新城項目的土地一級開發,積累了豐富的項目經驗。公司還成功進入了青島、重慶市場。
長沙梅溪湖國際新城項目,地處長沙大河西先導區核心區域,總佔地約11452 畝,涵括高檔住宅、超五星級酒店、5A 級寫字樓、酒店式公寓、文化藝術中心、科技創新中心等眾多頂級業態。根據湖南省政府創建梅溪湖國際新城的總體規劃,將被建設為「中國國家級綠色低碳示範新城,華中地區兩型社會的新城典範」。
北京金茂府項目總建築面積約37 萬平方米,被譽為北京市「絕版黃金地塊」,同時引入北京第二實驗小學,產品價值大幅提升,並摘取北京2011年單盤銷售冠軍。
中化集團正在開發的上海港國際客運中心和上海國際航運服務中心,位於黃浦江北外灘地區,形成一個兩倍於外灘長度的濱江區域。其中,上海港國際客運中心是一個集郵輪碼頭和商業辦公為一體的綜合商務開發項目,將成為上海未來的航運交通樞紐。上海國際航運服務中心圍繞航運交易與商務的需要,強化航運服務的商務及配套功能,實現以航運中心為特色的現代化辦公及商業區域。目前,該項目已被列為上海市重大工程,成為上海市建設國際航運中心戰略的重點項目。
地處上海市崇明島的金茂逸墅項目,所在區域被上海市規劃為「十二五」期間擬建設的三大低碳經濟實踐示範區之一。項目濱江臨海,定位為高端低密度社區,總建築面積約17 萬平方米,綠化率超過50%。該項目2011年多次摘取上海同類項目月度銷售冠軍。
中化集團積極投資開發旅遊地產等新型產品。位於雲南麗江的金茂雪山語項目,以「凈心度假」為建造理念,打造集高檔酒店、精品商業街以及低密度住宅為一體的高端度假復合體,建成後將成為麗江市又一個重要旅遊度假資源。
物業租賃方面,公司在北京、上海持有並經營3 座高檔寫字樓。其中,北京凱晨世貿中心和上海金茂大廈均為國內最核心商業區的地標性建築,其經營品質和出租率始終位居市場前列。
在北京,凱晨世貿中心是西長安街新的地標性建築,其獨特的整體設計風格及高端配套設施在北京高檔寫字樓市場獨樹一幟;位於西長安街繁華地段的中化大廈,是集智慧化辦公與人性化服務為一體的純寫字樓。目前,兩座寫字樓均實現滿租,租金水平位於區域前列。
在上海,金茂大廈位於浦東陸家嘴金融貿易區內,是中國標志性建築之一,也是中國傳統建築風格與世界高新建築技術完美結合的範例。其出租率和租金水平在區域內保持領先。
在中國寫字樓行業協會、中國寫字樓研究中心(CORC)2011年聯合發布的中國頂級寫字樓TOP20 榜單中,凱晨世貿中心、金茂大廈雙雙入選,中國金茂也成為榜單中唯一一家擁有兩處頂級寫字樓的房地產企業。
酒店經營方面,公司持有經營的7 家高端酒店全部位於國內一線城市黃金地段和著名風景區;此外,公司正在上海崇明和雲南麗江推進兩家高端度假酒店的開發建設。
位於上海陸家嘴核心區域88 層金茂大廈內的金茂君悅大酒店,自開業以來已獲國內外酒店業大獎100 余項,憑借高端的配套設施及品質服務,享有上海「第一奢華酒店」的美譽。
位於北京燕莎商圈的金茂威斯汀大飯店,在北京奧運會期間接待了美國前總統喬治·布希等眾多外國政府首腦及體育、商界精英人士。酒店以其「個性化、直覺靈動、活力煥發」的獨特理念,廣受業界贊譽。
在深圳,金茂JW 萬豪酒店是當地超豪華五星級商務酒店之一,被深圳市會議展覽業協會評為「最佳會展旅遊接待酒店」。
在海南三亞亞龍灣國家級旅遊度假區,公司同時擁有金茂三亞麗思卡爾頓和金茂三亞希爾頓兩家高星級度假酒店,引領當地高端市場。
此外,地處北京王府井大街的金茂北京王府井萬麗酒店、座落於北京順義區的北京怡生園國際會議中心,品牌影響力和市場地位逐年不斷提升。 中化集團的金融業務涵蓋融資租賃、信託、證券投資基金、人壽保險、財務公司、金融期貨等非銀行金融業務領域,搭建起資質較為齊全的非銀行金融業務發展框架,形成了「遠東宏信」、「外貿信託」、「諾安基金」、「中宏保險」、「冠通期貨」、「寶盈基金」等在行業內具有較強競爭力和影響力的品牌。
融資租賃方面,近年來,中化集團的融資租賃業務一直穩居國內行業領先地位。集團旗下遠東宏信有限公司(簡稱「遠東宏信」)圍繞醫療、印刷、航運、建設、工業裝備、教育六大業務領域,堅持產業運營服務戰略,走「營銷式作業、專業化經營、復合型手法、系統化運作、集團式推進」發展之路,穩步推進發展戰略,企業價值不斷提升。作為國內第一家以融資租賃為基礎在海外上市的創新型金融企業,遠東宏信上市後相繼被納入恆生香港中資企業指數(HSCC)及摩根士丹利中資企業指數(MSCI),獲得資本市場高度認可。
遠東宏信目前已擁有約5000 家客戶、11000 多個項目、1600 人的團隊,奠定了在中國融資租賃行業的領先地位。
信託業務方面,中化集團從事信託業務的專門機構為中國對外經濟貿易信託有限公司(簡稱「外貿信託」),注冊資本22 億元,是中國銀監會直接監管的信託公司之一。
截至2011 年底,外貿信託管理的信託資產規模超過2300 億元,集合信託產品規模達1200 多億元。在大力拓展業務的同時,外貿信託嚴格控制業務風險,2011 年獲得銀監會監管評級2B級(2010 年度)。
外貿信託2011年設立的財富管理中心,大力拓展直銷渠道,以「五行財富」為核心的高端財富管理理念贏得業界和高端客戶認同,直銷規模和客戶數量大幅增長。近期,外貿信託取得股指期貨交易業務資格,公司證券投資信託業務正式進入金融衍生品投資領域。
證券投資基金方面,中化集團參股投資了諾安基金和寶盈基金兩家基金管理公司。其中,公司作為主發起人的諾安基金,旗下管理著18 只開放式基金產品,截至2011 年底,管理資產總規模超過460 億元。
諾安基金旗下產品風格齊全,各具特色,所管理的開放式基金涵蓋股票型、混合型、指數型、債券型和貨幣型基金。該公司2008 年5 月獲批QDII 資格,獲准從事境外證券投資管理業務,並於2011 年1 月成功發行諾安全球黃金證券投資基金。該公司還是首批獲得專戶理財資格的基金公司之一。
人壽保險方面,中宏人壽保險有限公司(簡稱中宏保險)是國內首家中外合資人壽保險公司,由中化集團與加拿大宏利金融旗下的宏利人壽保險(國際)有限公司合資組建,成立於1996 年11 月。公司現已擁有近15000 名員工和營銷員,為近65 萬客戶提供專業的金融保險服務。
中宏保險在中國保險市場深耕經營十餘年,致力於為公眾提供穩健可靠、深受信賴和具有遠見的保險產品和服務。目前,中宏保險在上海、北京、廣東、浙江、江蘇、四川、山東、福建、重慶、遼寧、天津和湖北等地的近50 個城市穩步發展,經營業績在合資壽險公司中保持領先。
財務業務方面,中化集團財務有限責任公司(簡稱「中化財務公司」)是銀監會直接監管的財務公司之一,成立於2008 年。中化財務公司以「依託集團,服務集團,規范運營,創新開拓」為宗旨,圍繞中化產業鏈和價值鏈提供專業、優質的金融支持和服務,已發展成為集結算服務、融資服務、金融中介服務、金融資產保值增值、金融股權管理和風險管控六大功能為一體的綜合金融服務平台。

熱點內容
元宇宙未來十年的重要賽道 發布:2024-09-28 21:01:16 瀏覽:638
qq自由幻想挖礦挖半天沒見礦 發布:2024-09-28 20:41:22 瀏覽:800
區塊鏈公幣怎麼查 發布:2024-09-28 19:41:25 瀏覽:181
比特幣etf別拒了嗎 發布:2024-09-28 19:31:20 瀏覽:431
比特幣技術成熟 發布:2024-09-28 19:00:46 瀏覽:397
魔獸世界懷舊服挖礦200 發布:2024-09-28 18:53:16 瀏覽:765
比特幣賣200萬後 發布:2024-09-28 17:30:32 瀏覽:961
以太坊機器狗 發布:2024-09-28 17:21:16 瀏覽:101
世界區塊鏈實驗室 發布:2024-09-28 17:03:35 瀏覽:59
為什麼挖礦gpu比cpu好 發布:2024-09-28 16:21:06 瀏覽: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