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橋區塊鏈
⑴ 首所區塊鏈大學將如何打破傳統教育模式
隨著各行各業都紛紛開始進軍區塊鏈產業,區塊鏈毫無疑問成為了2018年全球最大風口。從2014年起,包括麻省理工大學、斯坦福大學、普林斯頓大學等十幾所歐美頂尖大學已經陸續開設了區塊鏈課程。
而現在,不再局限於區塊鏈技術教學,有人准備用區塊鏈技術向傳統的教育模式發出挑戰。據《泰晤士高等教育報》報道,一群來自牛津大學的學者宣布將創辦世界上第一所區塊鏈大學——伍爾夫大學。
課程平台演示 圖據伍爾夫大學官網
積極推進區塊鏈學分認證
「希望未來學位證書被廣泛認可」
然而,將一種新興技術應用到全新的理念中,毫無疑問有許多問題有待解決。英國開放大學的教授邁克·夏倫斯教授表示,盡管伍爾夫大學的創立對於教育領域是一股顛覆性的力量,但如何確保教學高標准,卻是一大難題。盡管區塊鏈可以確保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教學互動,但並不能保證教學質量。
對此,布洛基博士告訴媒體,教育質量的關鍵並不在是否具備實體校園,而是教師的能力。當然,學校也會有相關的教學質量監督措施。首先,只有擁有真正博士學位的學者才能夠以教師的身份加入這個平台,他們必須上傳證書以進行驗證。
其次,學校的前五所學院將由具有全球一流大學博士學位的學者組成。在建立5所高質量的學院後,伍爾夫才會陸續對其他學者開放。
除此外,學院間建立排名系統,根據教學數量、學生平均成績等設立。最後,學校還將設置學術欺詐及作弊的審查系統,由學院院長進行定期審查。
那麼,除了保證教學質量外,區塊鏈的學術記錄又如何能獲得正式的學術認可呢?
布洛基博士表示,區塊鏈可以幫助學分認證過程,因為它提供的信息記錄是高度准確且完全可信的。歐盟委員會近期已就這個問題發表了一份《教育中的區塊鏈》相關報告,但徹底完成這一進程仍需要一段時間。
而在得到官方許可前,區塊鏈記錄將暫時作為申請流程的一部分,前期學生的學位認證,學校將與現有的大學合作,仍然使用傳統途徑認證學分。除此外,在成立初期,學校將邀請牛津大學的學院等教育機構加入平台,充分利用他們已有的學位認證機制。與此同時,伍爾夫大學已經開始在歐盟及美國積極尋求教育認證,希望在未來的10年內,伍爾夫大學的學位證書能得到廣泛的認可。
布洛基博士表示,伍爾夫大學是未來的教育模式,將線上線下教育結合,並通過搭建一個全球性的人才網路,將全球的優秀學生與教師聯系在一起。「希望這樣的模式,能提高整體的教育質量,為學生們獲取知識、實現成功提供一種新的途徑,無論他們身處何方。」
⑵ 2019年區塊鏈技術人才成為職業新貴
2018年已進入倒計時,區塊鏈元年接近尾聲。2018年區塊鏈技術在全球范圍內受到了極大的關注,各國政府在區塊鏈領域積極發力,企圖搶佔下一個產業創新的制高點。據《區塊鏈產業年鑒》了解到,在人才供養方面,區塊鏈人才缺口大,對復合型人才要求較高,除了社會培訓和培養外,各大高校紛紛開始區塊鏈課程。
例如,斯坦福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和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都已開始提供區塊鏈或數字數字貨幣的相關課程。並且,很多在線課程和大型開放式網路課程也開始提供相關培訓服務。
誠然,區塊鏈技術作為一項「年輕」的技術,未來發展的主力軍勢必是年輕人。但目前很多區塊鏈行業從業者都是自學成才,沒有系統的專業知識培訓,或僅僅是密碼學、編程學、互聯網技術等單方面的人才。
而區塊鏈技術更看重的是多項技術的復合型人才,或許這正是區塊鏈人才日益成為剛需的內在原因。進入2019年,區塊鏈技術人才儼然已成為職業新貴,定將備受爭搶。
⑶ uupay這個app靠譜不,穩不穩定
比較靠譜,玩起來挺穩定的 !
⑷ 非洲離「區塊鏈中心」這一稱號還遠嗎
裝好幣,去海外!過去幾個月來,這似乎是幣圈頭腦靈活者最為熱衷的話題。
的確如此,在相關禁令出台後,幣圈的創新者開始參研「幣幣」交易和「代投私募」等避險手段,並且頗有建樹。不過這依然沒有抑制住眾多交易所和幣圈大佬移師海外的步伐,而日本京都的町屋民宅,明斯克(白俄羅斯首都)的加密貨幣公司注冊申請,也因此水漲船高。
京都町房一時間洛陽紙貴
只不過,京都漲起來的是當地的房價(包括某大佬民宿的價格);而明斯克漲起來的,是其高新技術園區(HTP)代理注冊的中介公司報價。
任何東西只要一熱起來,各方面的成本就都會增加。於是更為聰明的人,開始將目光盯上了非洲這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
作為世界古人類和古文明的發源地之一,非洲也被貧窮和落後所困擾。而最近,這片土地正在被更多幣圈人士視為「下一個區塊鏈中心」,許多投資者和創業者開始呼喊,「區塊鏈相關企業正在這里不斷涌現,一個與傳統印象大相徑庭的非洲也許不久後就會出現在人們面前」。
人們總是去相信他們願意相信的東西,甚至對事實都置若罔聞。從目前看來,非洲離「區塊鏈中心」這一稱號應該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要去淘金務必三思。
我們從四個方面來分析:
管理部門的觀念僵化
開普敦是南非第二大城市,以其美麗的自然景觀及碼頭聞名於世。
就在近期,一所「區塊鏈研究院」在開普敦悄然建起。據媒體報道,該區塊鏈研究院並不是做學術研究的,他們主要的工作是向當地的一些初創型企業提供區塊鏈技術相關的培訓服務。據其內部人士表示,他們不僅僅提供培訓服務,同時還給企業提供區塊鏈咨詢服務。
除此之外,這家區塊鏈研究院還與當地的金融機構開展緊密合作,包括巴克萊非洲銀行、南非標准銀行等。有意思的是,這些銀行的部分管理人員都曾在「區塊鏈研究院」接受過相關的培訓。
其實,這家區塊鏈研究院是一家很普通的教育機構,而且是帶有盈利性質的,它的教學能力值得懷疑。更為重要的是,在非洲大陸上並沒有看到一所大學在開辦區塊鏈相關課程,沒有相對應的區塊鏈人才供應,絕大部分民眾對於區塊鏈仍處於一知半解的狀態。
而在發達國家,區塊鏈課程已在高校落地生花。據不完全統計,已有普林斯頓大學、清華大學、斯坦福大學、丹麥哥本哈根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倫敦帝國理工大學、劍橋大學、紐約大學等幾十所大學開設了區塊鏈課程。
如果教育無法跟上,沒有大量的人才供應,產業的建設就會力不從心。對於非洲大陸的區塊鏈之路,人才可謂是當務之急。
基礎設施堪憂
談到區塊鏈,自然少不了挖礦這個話題。挖礦需要大量的電力消耗,通常礦工們用的比特大陸螞蟻礦機S9,在運作時一般需要消耗1350瓦特的電力,形象點來說這相當於耗盡一台吹風機壽命所需的電量。
而世界各國的電價因不同的因素各有不同,包括當地的自然條件,生產力的發展水平以及相關福利政策。
據某機構的一項研究結果顯示,在非洲挖礦成本最低,挖出一個比特幣的平均成本是4626美元。其餘依次是南美洲(5456美元)、中東(6249美元)、亞洲(6378美元)和歐洲(6695美元)。
這是否就意味著數字貨幣挖礦就能在非洲大面積展開呢?
非洲發展小組發布的《People, Power, Planet》研究報告,就從側面告訴了我們答案:在非洲,每3個人中就有1個人沒有電力,按照非洲總人口來計算的話,大約有6.21億非洲人用不上電。按照其發展趨勢,非洲要到2080年才能實現整片大陸的電力普及。就電網容量來說,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區大約為90兆瓦,這個數字甚至低於人口只有它五分之一的韓國。
盡管電價便宜,但當落後的基礎設施還沒有讓民眾完全擺脫缺電的困擾時,區塊鏈的大規模落地前途未知。
內容來源:鳳凰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