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區塊鏈知識 » 保時捷親測區塊鏈

保時捷親測區塊鏈

發布時間: 2024-05-23 07:04:23

Ⅰ 保時捷卡宴保值率位於第二,那它的質量到底如何

於大部分的車型而言,高配車型的售價的保值率是比低配車型的保值率更低。一般情況,高配車型的二手售價大都賣不到這款車型的平均保值率的水平。保時捷卡宴的二手保值率也是如此;高配車型保值率是要比低配車型的保值率要差些。當然,這不是絕對,目前市場上也會有一些車型出現例外。

引自汽車之家圖庫

加入其他費用後,目前市場這款車入手價得400萬。而賓士邁巴赫S680這類雙調典藏版如果真的進入二手車市場,會獲得和車價不相符的二手保值率。這種情況在豐田艾爾法身上也可以看到。而法拉利拉法更是其中之奇葩,二手車比新車貴上千萬也是不爭的事實。但是,這些僅僅是個例,是沒有代表意義的。

Ⅱ 當汽車遇上區塊鏈 兩者究竟能擦出怎樣的火花

說到區塊鏈技術,其幾乎是一夜之前成為了大家耳熟能詳的詞語,並成為了不少行業追逐的技術風口,汽車行業也不例外。

據MOBI聲明稱,該聯盟旨在創建聯盟成員之間的共同標准和API(應用程序介面),尋求建立一個新的數字移動生態系統,使企業和消費者對其駕駛數據擁有安全和主權,管理出行共享及車輛共享交易,並儲存車輛的身份和使用信息。

不過朱幼平也指出,汽車企業的規模都比較大,聯盟區塊鏈將對汽車企業有更深遠的影響,但目前區塊鏈技術在汽車行業的運用最大的難點在於對此認識不足。也正因此,像MOBI這樣的聯盟還需要更多的成員加入,一方面是讓更多的車企認識到區塊鏈技術,另一方面則是讓車企的數據可以實現共享。

作為近些年剛剛興起的技術,區塊鏈目前仍處於初期發展階段,其日後能否得到大規模應用還是個未知數,即便可以大規模使用,也需要等待很長的時間。但目前不可否認的是,區塊鏈技術的出現以及應用給予了汽車行業發展更多的可能性。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Ⅲ 淇濇椂鎹蜂腑鍥藉彂甯冮栨劇郴鍒楁暟瀛楄棌鍝侊細911-姊︽兂瀹

鏄撹濺璁  1 鏈 13 鏃ワ紝淇濇椂鎹鍦涓婃搗涓捐屸911-姊︽兂瀹垛濋栧彂鏁板瓧鈃忓搧瀹樻柟鍙戝竷浼氾紝鎺ㄥ嚭棣栨句負涓鍥界敤鎴峰畾鍒剁殑緋誨垪鏁板瓧鈃忓搧銆傞氳繃姝ゆ″彂甯冧細錛淇濇椂鎹鍒嗕韓浜嗘帰緔㈣櫄鎷熶笘鐣岀殑姊︽兂鏃呯▼錛屼笌鑹烘湳瀹跺強璧勬繁Web 3.0浠庝笟鑰呭氨鉶氭嫙涓栫晫鐨勮壓鏈灞曞紑娣卞叆鎺㈣錛屽e竷鍝佺墝鍚慦eb 3.0鏃朵唬榪堝嚭浜嗛噸瑕佷竴姝ャ傗911-姊︽兂瀹垛濈郴鍒楁暟瀛楄棌鍝佸皢浜1鏈23鏃ュ叕寮闄愰噺鍙戣岋紝闄愰噺996鏋氥


Ⅳ posche是什麼代幣

保時捷代幣posche。
補充資料:POSCHE智能合約是由區塊鏈極客技術愛好者聯合TRX技術團隊開發的DAPP去中心化應用,架構基於波場公鏈上研發的去中心化智能合約生態系統,是一種新型實驗代幣。POSCHE採用區塊鏈技術具有可溯源、不可篡改和高透明度等特性,通過智能合約實現100%去中心化,模式制度與數據100%公開透明,由區塊鏈上自動生成合約地址,為資金安全保駕護航,並通過權威機構審計,真正的做到公平,公正,公開。

Ⅳ 打造車載數字新生態 保時捷風投戰略性投資萬像文化

Ⅵ 趁熱再說幾句區塊鏈

趁熱再說幾句區塊鏈
區塊鏈,又火了
互聯網成了維密的 T 台,大佬們穿著技術的內衣褲,搔首弄姿秀性感,腿毛飄飄在風中絲絲縷縷,油黑閃亮。
2017 年末,區塊鏈成了最性感的小內內,各路人馬人手一件,有的穿在襠部,有的頂在頭上,還有的插在桿上當旗幟。
盯著屏幕上的智能合約代碼,我有些憂郁。T 台上沒我,T 台下也沒我,我在暖氣不足的辦公室里,還穿著跟性感毫不沾邊的羽絨服。
今天早上,在小區里遇到牛大媽,她拉住我,語重心長的告誡我,別寫 Java 了,搞區塊鏈吧,概念股都漲瘋了。那是早上 7 點,小區里零下10 度嚴寒逼人,空氣中卻有一種莫名其妙的氣息,聞起來生機勃勃,很可能是天然氣鍋爐排放的廢氣中有某種興奮劑。
我感到無力,感到無奈,這一波的熱度,絕逼又跟我無關了。我那幾行智能合約代碼,對區塊鏈這個2017年的網紅毫無貢獻。 那些 T 台上的大佬們,又一次沒叫我 「同去」,他們一貫如此!
區塊鏈火的莫名其妙,彷彿就在一瞬間,幾個月前的情勢還完全不同。那時候,人工智慧是主角,區塊鏈就像是嫁到山東人家的媳婦,上不得檯面的。有一次在飯桌上,一位 VC 大佬 (不是很大,半大不大)介紹自己的投資方向:「必須是人工智慧,區塊鏈不行的。」 他眼睛盯著我,炯炯有神。 我低下頭,有些羞愧。這要是在微博上,我就死掐了,你可以看不起我這個人,但你不能看不起我用的技術,對不對?
然而,就在最近,這位大佬(不是很大,半大不大)開始轉徐小平,馬化騰關於區塊鏈的文章了,而且評論道:「深刻好文!改變世界的區塊鏈!」。不知道這位大佬(不是很大,半大不大)是否也要掀區塊鏈的牌子了。
我一直疑心,有一個神秘的 「互聯網名詞炒作委員會」,就是他們在翻雲覆雨興風作浪,一波波的炒作各種概念......而我見到的那 VC 大佬(不是很大,半大不大),很可能不在這個委員會中。
人工智慧 VS 區塊鏈,該誰吃雞?
人工智慧與區塊鏈,可謂是絕代雙驕,成了近年來最火熱的兩個概念。
如果硬要比一下的話,人工智慧與區塊鏈,誰更牛逼?
談起人工智慧,人類就要發抖,說是害怕有一天被機器收拾了。這有點像家養的寵物狗,看到只斷翅的蒼蠅,就如臨大敵,張牙舞爪上躥下跳的汪汪叫,其實就是平時太無聊,找個機會自己嚇自己玩。人工智慧也好,機器人也好,別說收拾人類了,就是收拾只蒼蠅,都還早著呢,往一百年外展望吧。我覺得,我國的 GDP 銀河系第一,都會比人工智慧擁有自我意識來的早。
而談起區塊鏈,那發抖的是各個中心化的權力機構,其中就要包括各國政府啦。這可真不是小狗抓蒼蠅的游戲,想想吧,現在就有多少財富藏在了比特幣鏈條上,而各國政府無能為力,束手無策,一籌莫展,恨之入骨。蒼蠅也是肉,眼看著蒼蠅越來越肥,小狗們抓不到,著急死了。
所以說啊,從長遠來看,人工智慧一定是牛逼多了。未來科技的接力棒,是要從人類的手上交給 AI 的,這還不夠 AI 臭屁的?
但從近期看,區塊鏈的意義卻更加重大,因為,它改變的目標,乃是人類的組織模式。
區塊鏈消解中心化的權力;區塊鏈建立信任的網路;區塊鏈用代碼傳遞價值;區塊鏈協調機器間的對話;區塊鏈實現社區自治。從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也沒有神仙皇帝 - 這句歌詞完全可以送給區塊鏈。過去千百年來,社會的運轉全賴中心化威權機構的安排,而今,終於有一絲曙光出現在技術的地平線......
管它什麼東西,到我中華民族眼裡,第一個問題是:這東西能不能吃?第二個問題是:這玩意能不能掙錢。
區塊鏈自然不能吃,這個不用我回答了,問問你身邊的廣東朋友吧。要問人工智慧與區塊鏈,哪個在掙錢這件事上更牛逼,我還真回答不上來,廣東人也一樣不知道。這個問題該問那位 VC 大佬(不是很大,半大不大)。
中本聰當年搞 「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真不是為的錢。 密碼朋克小組里的那些大佬(真的很大,大無可大)哥們,都是貨真價實的反賊,他們就是要跟政府對著干! 追求的那是個自由的感覺。 早到從 RSA 那三個哥們開始,只要是搞密碼學的,又不是美國政府體制內的,哪一個不是美國政府的眼中釘肉中刺?這還說的是美國政府,換個別的政府,噢,天哪,血都涼了,墳頭草都亭亭如蓋了。
還有另一波大佬(真的很大,大無可大)哥們,他們是米塞斯、哈耶克一夥,對各國政府深懷敵意的一群經濟學者。哈耶克認為,貨幣的發行權就不該壟斷在政府手裡,政府根本沒有能力掌控貨幣的發行,貨幣的發行應該交給自由市場。讓政府發行貨幣,就如同讓老鼠去烹飪美食,首先老鼠就壓根做不到烹飪,其次老鼠會偷吃原材料。 哈耶克說:任何人都可以發行貨幣,應該讓多種貨幣在市場中自由競爭。
哈耶克一貫的核心思想就是:從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也沒有神仙皇帝,能夠制定和控制經濟運行的規則,這些規則是在自由市場中無意識的演化出來的。
交給自由市場吧,有些事情是人類理解不了的,也操作不好的。
哈耶克的核心思想,也是人工智慧的核心思想,也是區塊鏈的核心思想。為什麼這么巧合呢?因為啊,牛逼的人想法都是相同的,而不牛逼的人各有各的想法。
人工智慧說,這個函數太復雜,人類找不出來的,讓機器找出很多個線性函數來擬合它吧,交給機器吧。
區塊鏈說,信任這種事,交給人類真的不放心,還是讓機器來執行約定好的規則吧。
把權力交給機器,是人工智慧與區塊鏈共同的哲學思想。
說到這里,我們可以犀利睿智的指出,其實人工智慧和區塊鏈乾的是一件事嘛。 區塊鏈從組織形式上,為機器開道。人工智慧則從能力上,為機器開道。人類的組織形式和能力,都太過老舊了,該為將來的機器文明做一些變革了。
對於開發者來說,區塊鏈要更容易上手一些。人工智慧太麻煩了,又要數據又要顯卡,還要建模調參看效果。所以,窮屌絲程序員,要掙小錢,就搞區塊鏈吧。懷揣夢想,渴望掙大錢的程序員,請走右邊,右邊是人工智慧通道,請閉上眼睛,齊步走,一二三,跳!
區塊鏈,能幹些什麼?
在現階段,用區塊鏈干什麼最合適? 我的答案是營銷!換句話來表達,就是用來忽悠,最合適不過。
據說,現在全國有 5000 家公司與區塊鏈有關系。又據說,全國能開發區塊鏈的開發者,一共 200 人。
我覺得這兩個數字都不很靠譜。我認為,靠譜的說法是,全國共有 5000 家公司的老總,在朋友圈裡瀏覽過區塊鏈的科普文章,於是他們的公司就都與區塊鏈沾邊了。 至於開發者,能跑起來 Hyperledger,Ethereum,能寫幾行智能合約,全國怎麼也得有個 5000 人。
還據說,這個說法我認為較為靠譜,那就是在 2017 年,區塊鏈技術帶來的收入,不超過 1 億人民幣。
所以說,現在那些鋪天蓋地的宣傳,大家聽聽就好了,不必太當真。在這個階段,這種宣傳倒也不是壞事,也算是推動行業發展了。四人抬轎,千人吆喝,總能快一點點,啦啦隊也不是沒有貢獻。
而且,區塊鏈的發展,也確實被推動了。我已經被 50000 個人問過:我能用區塊鏈做些什麼?
被忽悠一番後,大家都開始盯著自己家那些中心化系統了,懷疑的波光在眼神中流轉。就像新一季開始,女人審視自己的衣櫃一樣。
其實呢,大家完全不必喜新厭舊。 區塊鏈要幹掉的,是中心化的 「組織」,不是要幹掉中心化的 「系統」。你那 OA 該怎麼用還怎麼用吧,自家的 OA 系統,沒必要搞區塊鏈。就跟你一家族企業,要投票選舉董事長了,你這不是腦子進水么。
要用區塊鏈,您先想一想,您是要與誰,在哪個業務上,去達成 「共識」? 您是要與誰,在哪個環節,去取得 「互信」?
核心是 「共識」。
當然,區塊鏈還能做到永不停機,這是以太坊大肆宣揚的。但在我看來,這真沒那麼重要。中心化的系統做好了,離永不停機也差不多。
舉個區塊鏈應用的例子。常見且便於理解的例子,是簽合同的場景。我們現在簽訂合同,依然依賴的紙質合同。在紙質合同上簽字蓋章,然後一式兩份,雙方各持一份。這是發生在現實世界中,一次 「共識」 的達成。
「紙質」 與 「簽字蓋章」,這就是為了防篡改。而 「一式兩份」,就是分布式存儲。
要把簽紙質合同這個過程,用軟體來完美的實現,那就是區塊鏈了。「紙質簽字蓋章」 在區塊鏈上的實現,是通過時間戳、哈希運算、非對稱加密簽名等技術。 而 「分布式存儲」,則是通過 POW,POS 共識演算法以及 P2P 協議完成。
以上全過程的軟體實現,就是一次區塊鏈 「共識」 的達成。
IT 技術、互聯網技術發展到今天,現金都被電子支付取代了,而合同卻一直是個老大難,紙質合同流程一直頑固的存在著。現在,區塊鏈就是來顛覆紙質合同這樣頑固場景的。
再舉個例子吧。 積分互通的場景。不知道為什麼,2017 年末,做積分突然火起來了,家家戶戶都要做積分。我私下猜測,怕是有些楚王好細腰的意思,楚王的聖意被 「 「互聯網名詞炒作委員會」 破解了。早年間咱們的 「工分」 不就是一種積分么。
當然,商業積分在很多國家是非常成熟的,對於企業來說,積分是很好的客戶忠誠度管理工具,但在我國一直沒有做起來,所以,發展一下商業積分,是個好方向。
例子是這樣的。兩家企業,A 與 B,都發行了自己的積分,叫 A 積分與 B 積分吧。 兩家企業想搞積分共用,讓消費者可以在 B 那裡用 A 的積分,在 A 那裡用 B 的積分。
這就產生了一個場景,消費者燈下鼠到了企業 B,用 A 積分 100 萬買了台保時捷,若是在傳統的中心化系統下,企業 B 的系統要通過 API 連接到 A 的系統,驗證燈下鼠的身份,以及積分數量。驗證後,請求 A 的系統,要消費 100 萬 A 積分,經 A 的同意,A 的系統記錄 B 消費了 100 萬積分。B 在自己的資料庫中記錄,收到 A 積分 100 萬。
到了月底,B 拿著 100 萬積分的報表,到 A 那裡去結賬。A 到資料庫中查詢,確認有 100 萬積分到了 B 那裡。OK,結算成功。
問題是,A 若是不承認 100 萬積分怎麼辦? 抵賴怎麼辦?A 若是改自己的資料庫怎麼辦?若是再復雜一些, 多家企業參與, B 收到 A 的積分,還可以到 C 那裡去消費 A 的積分,這該怎麼處理?
區塊鏈就能完美的解決這個問題。A B 兩家企業,通過聯盟鏈,把積分交易近乎實時的達成共識。也不用月底再走對賬手續了,任何時候,A B 兩者的區塊鏈數據都是一致的。
有的開發者要鑽牛角尖了:我用傳統的中心化系統,一樣能保證資料庫一致。
當然是可以的。但只要你做的完美,讓 A B 兩家的資料庫能夠完全一致,解決了各種可能出現的問題,那麼實際上,你就是在開發一套區塊鏈了。
在多方之間,達成 「信任」,達成 「共識」,就是區塊鏈的用武之地。
中本聰設計比特幣,完全是為了設計一種去中心化的電子貨幣。由此,誕生了區塊鏈。
而到了以太坊,則區塊鏈搖身一變成了 IT 基礎設施。以太幣乃是驅動區塊鏈應用的價值度量,而以太坊上的智能合約,才是鏈條的主角。
理論上,智能合約能開發任何系統。智能合約英文是 Smart Contract,這里的 「智能」,與 AI 的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的智能沒關系。實際上,尼克薩博在 95 年提出智能合約時,也與區塊鏈也沒關系,它的概念很簡單,就是將法律條文寫成可執行代碼。
但巧克力與下雨天最配,智能合約與區塊鏈最配。 如上文所述,合同,都是要一式兩份,或者一式四份的。 而智能合約,既然是法律條文,又要可自動執行,當然不能控制在合同的某一方手中,一定是要實現分布式存儲,才能令參與各方放心,這就是所謂的去中心化了。
今天,用區塊鏈,用智能合約來做的應用,主要集中在如下幾個領域:
金融領域:用來做數字貨幣;用來做支付系統;用來做匯款系統;用來做清算系統;用來做證券交易系統;用來做供應鏈金融。
資產描述:用來做資產的登記,例如房產土地注冊,貴重物品登記。
保險產品:用來做互助保險,以及其它條款簡單的保險產品。
身份認證:用來做個人以及企業的身份信息存儲以及在線認證。
供應鏈:用來做商品的溯源,生產流程的跟蹤。
政務:用來做投票;用來做公文存證;用來做產權登記。
當然還可以用來做游戲,比如做一個區塊鏈養貓,養狗,養青蛙,或者也可以試試養漢子?
甭管做什麼了,在您決定要進軍區塊鏈之前,在您決定開始搜索 「區塊鏈」 之前,記住我的話,一定要先宣傳,要用能讓全世界都聽到的嘹亮聲音呼喊:我們做區塊鏈了。
區塊鏈技術的現狀
能幹什麼,與乾的怎麼樣,是兩件事。
區塊鏈最成熟的應用,自然還是比特幣、以太坊等系統。而在商業應用領域,只能說大家都還在摸索。
很多報道說xx公司區塊鏈應用上線了,其實多數都是在自己家裡,或者幾家公司聯盟,在各自的實驗室里跑了條鏈而已。還沒見到哪個應用,把鏈條數據直接放出來的。
現階段,智能合約的應用,也是與中心化的系統結合使用。少有把所有的業務邏輯,都在智能合約上實現。
把區塊鏈用的純熟的,多數都是創業型公司。能自己寫一條鏈條的人,大約是不屑於打工了。
大規模、大容量的應用,例如電商什麼的,幾乎沒有用區塊鏈實現的。畢竟現階段,區塊鏈還有效率和容量的問題。 但我想,真的實現,也不會太久了。現在雖然還是 「只聽樓梯響,不見人下來」,但一旦下來一個人,跟風者馬上就會擠滿房間的。
不用 10 年,區塊鏈就會成為一種常用的技術,就和今天的關系型資料庫一樣。
但區塊鏈註定有別於關系型資料庫,有別於移動、大數據技術什麼的,它是與互聯網一個級別,甚至超越互聯網的概念。因為,它挑戰了人類的組織模式,它改變了人類的組織模式。
今天的互聯網如此繁榮,如此劇烈的改變人類的生活,但它並沒有改變人類的組織模式。電商是非常發達了,但只不過把市場從社區商店超市搬到了淘寶和亞馬遜。銀行還是那個銀行,支付寶微信也不過是另一個銀行;中介還是中介,淘寶店不過是商店的網上形態;你要證明自己是父母的蛾子,還是要去派出所蓋個章,一切都沒有變化,和明清時代也少有不同。以 「人」 為中心,來執行判斷,來做決策,幾千年來毫無變化。
是時候,將一部分工作,交給機器了。
當區塊鏈技術發展 50 年後,人們回首望去,驚訝的發現,有那麼多的機構竟然消失不見,才能領會到 2107 年區塊鏈所生發出的意義。
10 年之後,區塊鏈技術在開發中,將要佔據十分之一的工作量。這是我估計的,不一定準,先瞎猜一個,萬一準了呢。
上文說的,智能合約與區塊鏈最配,智能合約彷彿俠客,而區塊鏈則是一匹駿馬。
區塊鏈還有一個絕配,那就是物聯網。萬物互聯,物與物之間的對話,物與物之間的交易,該怎麼搞? 用區塊鏈的去中心化存儲,用區塊鏈的共識演算法,再合適不過。不過,那還遠,區塊鏈結合上物聯網的時候,我國 GDP 肯定早已太陽系第一了。
我該怎麼應用區塊鏈
前文已敘,使用區塊鏈的第一件事,是要大聲喧嘩,要讓全世界都知道你用區塊鏈了,一方面給自己做做營銷,另一方面順便推動行業發展。
第二件事,是審視下自己的業務,有那些地方,需要與他人達成共識,需要與他人達成互信,找到了,就是你用區塊鏈的地方。
但切切記住,在今天應用區塊鏈,一定要謹慎,這與用關系型資料庫和JAVA 開發系統還是很不一樣的。
一定要認真的分析,認真的設計,然後再動手。用哪個開源區塊鏈,是公鏈部署還是私鏈部署,智能合約如何設計,與中心化系統的介面怎麼搞,上線後怎麼運行,怎麼維護,這些都要仔細考慮。
其實能選擇的技術路線,就那麼幾種,比特幣,以太坊,Hyperledger,Quorum,可選的不多。
找國內的區塊鏈公司,直接用他們的鏈條也可以,有些公司的鏈也很可靠了。趣鏈、布比好多家都是認真做鏈的。不過,就我所知,國內的鏈,也都是從那幾條國際鏈改過來的。
要是自己搞,就找兩個研究能力強的工程師,從頭開始學習以太坊或者 Hyperledger,大約過二三個月,應該就能寫智能合約了,也能做 Dapp 了,要是還不能,你就開掉他們吧,重新招兩個。要是野心大的,想要自己改鏈條協議,從源碼玩起,這個難度要大些,你得找幾個數學好,精通演算法的博士,認真干個一兩年吧。其實,改鏈條源碼,也是個良心活,改多改少,只要不放出去,也只有你自己知道。
動手之前,最好還是找一些做過區塊鏈項目的,咨詢一下。可能人家的一句話,就省卻你 3 個月的功夫。 要知道,在浩瀚的互聯網上,還真找不到區塊鏈的成熟應用方案,大家都在摸索。
最大的挑戰就是:我的應用場景,該如何用區塊鏈技術來實現。
大家都在黑暗中摸索,摸到成功的,就是開了一盞燈,等到千百盞燈亮起,房間里燈火通明的時候,區塊鏈技術也就不稀罕了。
怕的是摸了一通,黑燈瞎火,光摸到飄飄的腿毛,摸不到燈,大家就灰心喪氣,就散了,不摸了。人工智慧就散了好幾次,這幾年又重振信心,繼續摸開了,大佬們的腿毛再次在黑暗中油光發亮。
用了區塊鏈,我能得到什麼
對於工程師來說,掌握了區塊鏈技術,當然薪資要漲一把了。今天區塊鏈人才還是很稀缺的。
對於一家企業來說,若是用上了區塊鏈,千萬別看著區塊刷刷挖出來,自己個兒偷著樂,一定要大肆宣傳,品牌會提升,銷售會增加,股價市值會暴漲。
說到底呢,股價和市值,跟區塊鏈技術沒多大關系,漲了也是因為忽悠的技術好。那些大佬們,也就是 「互聯網名詞炒作委員會」 的委員們,人家不炒區塊鏈,也會去炒 AI,不炒 AI 也會去炒 iOT,總之,人家的炒鍋里不會缺料的。怎麼忽悠,怎麼來錢,刷刷的從天上掉錢。
真喜歡區塊鏈技術,又在 「互聯網名詞炒作委員會」 里沒有乾爹的,就別想那麼多了,屌絲戒之在貪。 別想錢的事了,先用上再說,得不到什麼便宜,也能嘗個鮮不是。
2013 年的時候,在望京的一間狹小辦公室中,我與幾個朋友聊天,談起用 Java FX 做一個比特幣交易網站。一位朋友說:「比特幣現在漲瘋了, 200 多塊錢一個,做個交易所不錯的。」
我那個時候就喜歡比特幣,因為比特幣那反賊氣質,但我沒有買。交易所也沒做。
現在我後悔了,但卻不僅僅因為錯過了比特幣高漲的盈利機會。而是我反思得出了一個結論,那就是,雖然我口口聲聲熱愛自由,實在只是葉公好龍罷了,當一個自由的烏托邦擺在我的面前,我卻沒有珍惜,不敢走進去。我沒買比特幣,就是個好的例證。

熱點內容
幣圈爆倉之後的錢去了哪裡 發布:2024-06-23 10:26:23 瀏覽:838
比特幣替代人民幣 發布:2024-06-23 10:15:39 瀏覽:62
天龍八部挖礦二級去哪裡 發布:2024-06-23 10:14:07 瀏覽:131
區塊鏈應用發展經歷了幾個階段 發布:2024-06-23 09:57:16 瀏覽:793
facebook的穩定幣與比特幣 發布:2024-06-23 09:35:11 瀏覽:935
區塊鏈的錢從哪來 發布:2024-06-23 09:29:26 瀏覽:467
以太坊rec20 發布:2024-06-23 09:20:18 瀏覽:604
chia幣新礦池 發布:2024-06-23 09:19:45 瀏覽:996
eth短線最新行情 發布:2024-06-23 08:59:36 瀏覽:225
s7礦機挖什麼幣 發布:2024-06-23 08:31:58 瀏覽:601